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楹联故事范例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44516

【导言】此例“楹联故事范例精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楹联故事【第一篇】

关键词:楹联文化 特色建设 科学发展观

我校在“做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着力打造品牌特色学校。学校自2009年确立了以“楹联文化育人”为学校办学特色以来,通过近三年的创建,在师资队伍建设、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基地创建、文化育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3年来,我校有近百位学生200首楹联作品在部级刊物《对联・民间故事》上发表;我校裴尧甫教师受邀作为《对联・民间故事》“联海新舟”栏目的特约辅导员;2008年我校被评为“全国楹联教育先进学校”;2010年,我校被评为“宿迁市楹联教育基地”。如今,我们朝着省级楹联教育基地的新目标勇于攀登,用科学发展的新思维去重新审视我校这一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并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性思考。

一、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楹联文化育人”特色建设

1.科学定位。“特色”的本意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而学校的特色创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审视都应该是培养新一代的新型人才而服务的。把“楹联文化育人”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绝不是简单的复古教育,而是一种善于科学地借用古典文化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探索出一种为教育服务的教育实践形式;是学校法定课程的补充和强化,是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拓展,正确把握特色创建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控制实施的力度,做到“锦上添花”,不是“忙中添乱”,其本质是一种服务,其服务的核心就是“育人”,要义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根本方法是“古今贯通,文化育人”,最终目标是引领学校特色走向文化、走向常态、走向课程,使特色建设成为一种学校文化,成为全效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2.正确理解。楹联:《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句,也称对联。楹联作为中国的国粹,因其具有独特的形式、丰富的内容、铿锵的节奏和优美的文采,历来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它在培养人们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方面,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可以说,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正确认识楹联文化内涵是开展特色文化建设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楹联文化建设有着深度认同和准确理解,才有可能将楹联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文化建设、内涵发展、品质提升的整体框架之中,加以自觉构建;反之,如果对学校特色创建出现偏差,就有可能将特色视作附着于学校教育之外,用来装点门面的饰品。

3.循序渐进。特色学校的形成非一朝之功,它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实践、思考、提炼、秉持的过程。我们朱湖中学自确立以“楹联文化育人”为特色建设以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成长潜能的育人实践,实现了2006年的楹联兴趣小组到2009年的楹联特色学校的转变。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要从真正意义上把它转化为一种素质育人的资源与品牌,成为特色学校的核心支撑,我们必须要以发展学生为第一要义,从根本上去培养学生的兴趣、创新精神及文化素养。在继承中拓展延伸,用循序渐进的科学思想去推动这一特色的发展:一是从局限于“楹联文化”这种点状思维式的研究转向与课改紧密联系的“楹联文化与多课程结合”的系统思维方式的研究;二是以“楹联文化育人”的科学思想来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教育教学、师资建设、环境建设等多方面的育人与管理,带动办学效果的整体提升和内涵的提升;三是从原先的“试探性的实践与思考”走向在“科学、探索”的基础上植入并发展与现代化等元素相结合的研究型的实践与思考。

二、用可持续发展思维推进“楹联文化育人”的特色创建

创建实践告诉我们:特色创建的成功首先在于目标定位要明确;特色创建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务实真干,井然有序。因此,我们在过程研究中用可持续发展的观来推进特色创建,具体的过程操作方案是:

1.坚持一个中心。经过校领导班子的反复研究及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我校创建的“楹联文化育人”特色符合校情、符合课改新思想,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鲜活生命力和比较坚实的研究基础。在特色文化发展上,我们应该坚持以“楹联文化育人”这个中心不动摇,致力于以此为素质教育载体的特色文化建设。

2.紧扣两个基本点。为了使学校特色创建向纵深推进的环境和条件日臻成熟,我们牢牢地把握教师培训和学生活动这两个基本点。首先是健全特色建设的组织体系,校长任组长,负责创建过程中的开发、规划、论评估、支持及硬件文化建设的经费审批等。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特色创建的各项活动及课程安排;其次是基于楹联文化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一支教育教学方面出类拔萃的教师队伍。我们依仗着一流的文科教师队伍的同时,秉承“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管理理念,从本校教师队伍中再次发现并挖掘培养一批在楹联文化方面有特长、在育人方面注重研究的队伍,最终的目标是组建一支师德高尚、富有朝气、业务精湛,而又乐于奉献的特色教师队伍。第三是凸现学生是楹联文化教育的主体,是楹联文化教育的主要受益者,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楹联文化教育活动中培养起欣赏美、鉴赏美、创建美的能力与素养。

3.精抓两个层面。在学校层面上我们主要抓:(1)特色育人环境的建设。建设以楹联文化为内容,以板报、橱窗、文化墙、长廊、班级等为载体的学校特色文化,以此拉大楹联文化的张力。(2)进一步加强楹联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目前,我校已经完成了校本教材的前期开发,从使用情况来看,教材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为了巩固我校校本教材建设的成果,使其更完善,更贴近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3)设立每班每周一节的楹联文化课,排入课表,加强督查并定期开展公开研讨课,对楹联文化课进行常态管理。(4)强化楹联文化特色课题的研究。自把楹联文化育人作为我校特色创建目标的科学定位后,我校便申请了以楹联文化为主要研究方向的课题报告,该课题得到了市县两级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并获批准立项研究,一年多来,该课题从规划、实施、反思、改进等全过程推动楹联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提升了育人价值的魅力。(5)开展楹联教师赛课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促进楹联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班级层面上主要抓:(1)要求班主任和楹联文化课教师共同建设班级的楹联文化特色。如:班训、班级口号、板报等的氛围建设。(2)开展“特色班级”争创活动。通过知识竞赛形式考察学生对楹联文化知识的掌握,要求班级学员能够在班主任及楹联文化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以楹联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资料收集。(3)有效引导楹联文化特色的综合性的建设。在兴趣小组层面上主要抓楹联文化教育与语文、政治、历史、等各类综合活动的整合。总之,清晰的目标和任务分解保证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

4.实施四大策略。特色学校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策略的运用。“可行性强、效果突出”是我们实施四大推进策略的标准。(1)课题引领。由本人主持研究,全体楹联文化课教师参与研究的课题正在研究之中。(2)课程整合。以“楹联文化课”为主线,各类课程为载体,进行各方面资源的有效整合,凸现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地位。(3)基地建设。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于2010年4月被宿迁市文联评为首家“宿迁市楹联教育基地”,我校将在固化已有的基地建设的同时确保楹联活动的有效开展。(4)成果展示。我们将利用多种形式和各种载体分阶段、分层次、分内容进行楹联文化特色教育成果展示。

楹联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科学的视角审视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朝着更高的目标去攀登。我相信,徐洪河畔的这朵莲花会香满校园内外。

参考文献:

[1] 谷向阳主编。中国楹联大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2] 《对联・民间故事》编辑部。对联(2000・1―2002・8), 山西日报期刊社。

楹联故事【第二篇】

楹联也称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具有对仗美、格律美、语言美等特点,欣赏楹联不但可以从中感受楹联的韵律美,更能有效地促进语感的形成与提高。

一、吟诵楹联,初步培养语感

楹联承载着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人民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继承和弘扬楹联文化,是每位教育者责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感到了肩上的责任。于是,我注意在课堂内外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楹联文化的启蒙教育,也从中得到了不少乐趣。

如,在教学《静夜思》一诗中,我提出朗读要求:你懂得《静夜思》这首诗所表现的内容和意境吗?找出相关诗句,反复朗读体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学生自主熟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领会感悟:李白这首诗没有什么绮丽的词句,也没有奇特的构思,其动人之处在于平淡自然,意象真切,含蕴绵绵,读起来琅琅上口,声韵铿锵。如:“举头”对“低头”;“望”对“思”;“明月”对“故乡”。其次,在教学中,抓住韵脚“ang”来指导学生感受诗句,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他们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充分感受诗句的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韵律美,真正领悟大诗人李白是如何倾吐自己的思乡之情。这种诵读于口,领悟于心,有助于学生体会诗句的声律气韵。长期坚持训练,学生就会找到朗读的感觉,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朗读水平,为促进语感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学生对楹联的认识只是一个朦胧的阶段,让小学生对楹联产生兴趣不能急于求成。这不是一朝一夕、一挥而就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此,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 立足“晨读对韵”,激发朗读兴趣。如,在班级开展“晨读对韵”,利用好早晨的黄金时间,让学生放声朗读。

如,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狗尾草对鸡冠花,白鹭对乌鸦。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晨读对韵”,能让学生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楹联的语言美、对仗美、韵律美等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并不断要求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发现,读中成长。

2. 抓实校本课程,感受楹联魅力。楹联课程已经纳为我校的计划课程中,每周一节。在教学中,我注重抓住学生对楹联的初步感知,感受楹联的内在美,让楹联熏陶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不必去字字理解、句句释义。这样,不但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楹联学习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3. 开展竞赛,营造氛围。竞赛可以促进发展,竞赛可以促进提高。因此我通过开展朗读比赛,由一方出句,另一方攻擂(可用成句,亦可试对)。开展“学古诗,诵格言”活动,“赛诗会”等等,还让学生搜集一些趣味性浓的楹联故事,开小型的故事会,培养学生们的楹联意识。

一副联,可让一节课活起来;一副联,可渲染一种气氛;一副联,也可增进师生的情感……传播楹联,其乐无穷。

二、感知楹联,促进语感形成

楹联作为一种兼容民俗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独特文学艺术,在它萌芽、孕育和发展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吸取了民间养料和其他文学与艺术精华,在充实壮大自己的过程中,又把它所吸收消化的精神与物质转化出来回报社会,对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深远影响。感知楹联,不但可以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楹联的内在美来感知中华语言的魅力。

对于对楹联有了一定了解基础的学生,不应仅仅还停留在欣赏的角度,而应更大范围、更大限度地发展、提高学生的对楹联的感知,在朗读中去体会、感悟楹联的内在含义,形成自己独特的语感。指导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直接敏锐的感知力,即激发学生的语感。我们教师就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激活学生的语感,进行语感训练,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让学生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千古名句中来感受作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却抒写出壮阔的胸襟。短短数字,却抒发出作者对友情的肯定。在教学是运用了多媒体的优势,不但从画面上让学生体会,又用声效来渲染氛围,让学生不断地朗读,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自己对诗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从多感官、多角度更全面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搜集楹联,强化语感培养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不断地搜集、整理、认知、巩固、提高。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我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搜集、整理在自己身边的一些楹联和有关的楹联知识。这不但大大地促进了学生对楹联学习的兴趣,还养成了学生爱学习、勤动手的好习惯。陈国治、钱茂竹曾这样说过:“乡土教育是一种最务实的教育,因为一切从乡土出发,以乡土为教材,人人看得见,触得着,所以感染力特别强。而且对每一个人来说,从他的启蒙开始,就随时随地接受乡土教育,可以使人们从孩提时代就铭记在心,终生不忘。”[1]

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一定会有所发现。教学中充分发挥楹联独特的优势,如语言美、格律美等等特点,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将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情景再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诱发学生敏锐的语感。其次,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地在生活的周围去搜集、整理有关的楹联,在读中去感悟楹联的内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

显而易见,要贴近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要把学生的社会语言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贴近生活,运用于实践,才能达到训练学生语感的目标。

总之,语感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能见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利用楹联为抓手,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语感,并且恰当运用身边现有的、广泛的语言资源,使语感培养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全程。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厚积”而“薄发”,学生良好的语感才能逐步形成。

注释:

楹联故事【第三篇】

众所周知,楹联是世界上唯有汉语语言文字才能构成的一种特别的文学艺术形式。在严格的规范模式下,它同样与中国的古典诗词歌赋一样,可写景可咏物,可叙情可抒怀,可评人可论史;可借景说理,可借物言志,可借古讽今。其风格亦可多种多样,诙谐纤巧者有,明快奔放者有,庄严深沉者有;它小巧玲珑,四言五言七言者,甚为多见,数十言乃至百千言者,较为少见,但不论字数多寡,却都可谓字字如珠玑,句句似矛戟。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表现力,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正因如此,它是人见人爱。自它问世至今一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对它情有独钟,终身相许。梅馥葆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出色代表。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对楹联的收集整理、学习研究,无不达到了一种令人钦佩的境界。

少小时读《红楼梦》,至今我还记得其中一个小小的情节。香菱找黛玉学诗,在交流王维《塞上》一诗的含义言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时,宝玉听后称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味’你得了”。“三味”,佛教用语。意为切实掌握了事物的诀窍或精义,达到了造诣深湛的地步。梅馥葆先生的《品联撷趣》一书,虽然我来不及精研细读,翻阅几遍,尝鼎一脔,就像“宝玉听联”一样,有知其“三味”先生全得了的感觉。

一副对联一个故事,可读性强。本人虽然不才,但家藏诗书逾万册。其中楹联集之类的书籍,近乎百部。各有千秋,令人难舍一册一页。《品联撷趣》,更使我爱不释手。其洋洋乎四十来万言,这个大部头里装有几百几千副对联,我不得而知。让我割舍不断的则是这其中的一个个有趣有味的故事。不少的故事还鲜为人知。阅之,让人有爱之如宝不忍释手的感觉。“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此联是清代著名作家鄂比题赠给曹雪芹的一副对联。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已是家徒四壁,过着瓦灶绳床、食粥常赊的极为贫困的日子。作者与曹雪芹乃至交之友。他甚为了解曹雪芹的处世之道,其性格刚毅,其待人耿直。同时,他又谙熟当时之世俗。于是用“远富近贫”、“以礼相交”来赞颂曹雪芹之品德。与之相反的下联,作者对封建社会那种“疏亲慢友”、“因财而散”的人际关系,又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该联赞颂与批判交错,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百感交集,而这一切又因世态炎凉所引起,其同情与悲愤之情就自然难以名状了。此联语贬抑之意显明,其故事编辑之处精到。读一副对联,读一个故事,你就便知梅馥葆先生的老倒功力之所在了。

一对楹贴一种情怀,教育性强。对联又称楹联、楹贴、对子。它工整自然,珠联璧合。不仅有很强的观赏性,更重要的是它有很强的教育性。楹贴恢宏浩繁,有格言联,有言志联,有风景联。格言联,将中国传统礼教和大量训诫,利用楹联形式,灌注于人脑,让子孙后代传留;言志联,寄情山水,直抒胸臆,言成才、言成事之体会,抒立业、抒富家之豪情;风物名胜联,或描景绘色,诗情画意,与胜景相得益彰;或借物抒怀,画龙点睛,使华宇和建筑的氛围升华增辉。言志言情言人言物,在梅馥葆先生的《品联撷趣》一书中显尽了风流。“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势,做这官不清不勤不慎,易造孽,难欺天。”这是湖南宁乡人李石冰为河南省法院撰写的一副楹联。上联劝导百姓,不要寻仇觅恨,不要负气使性,不要听人唆使而评理打官司,就是赢了官司也累了自己。下联警策官吏,做官处事办案,要推理度情,深入细致,不能糊涂不清,做事不慎,如果那样,你会造孽于百姓,天地都不会饶恕于你。《品联撷趣》所入收的楹贴无不反映当时当事当地当人之情怀,一册在手,会使你高明得多聪明得多。

一本集子一部全书,实用性强。梅先生从政,几十度光景。刚从临湘市人大主任岗位上退下来,本应修心养性,静养天年,可他“习惯”了,就是坐不住。一气功夫,把几十年来的深厚积累搬了出来,精心选择,精心提炼,精心组织。于是乎,一本看是寻常却不寻常的著作问世了。《品联撷趣》所收集的楹联,除了在质量的把握上特别讲究,其联句无论是用词、含义、结构乃至平仄上都对得十分工整,堪称对联中的上乘之作之外;除了具有上述故事性趣味性教育性可读性的特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实用性。《品联撷趣》不是简单的楹联汇编,不是简单的故事堆积,它将几百上千副楹联按其内容分为八十大类。诸如,“格言箴语劝世联”、“苦尽甘来劝业联”、“勤政爱民清廉联”、“讥贪刺虐诫官联”、“语重心长家教联”、“尊老敬长孝亲联”、“名人祠庙景仰联”、“切人切事姓氏联”、“松鹤延年祝寿联”、“喜结良缘婚嫁联”、“鸿雁传书爱情联”、“情真意切哀挽联”、“斗智斗巧谜语联”、“论世谕人说戏联”、“幽默风趣调笑联”。这样,既对初学者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也对楹联大家进行学术考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我认为它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楹联全书。

楹联故事【第四篇】

一、花果山风景区大门楹联的文学形式剖析

楹联是最具中国特色文化园中的一支奇葩,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加之与书法的美妙结合,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瑰丽多姿的艺术独创。

1.楹联的文学知识

楹联亦称对联、对子,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我国现存最早的对联是后蜀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题在桃符板上,置于寝门左右。由此可见楹联习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意义。楹联的内容、领词、断句、书写格式都有严格的要求。在我国为数众多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景区,对联是最常见也是极富导游意味的点景艺术。

2.花果山风景区大门楹联文学形式的缺陷

按照中国楹联学会制定创作对联的六条基本规则,花果山风景区大门的楹联则错误百出,如上联“此山半步”与下联“小说所言”的词性、结构均不一致;上下联之间,对应的音节平仄不相对;上下联语意不相关,称作“对开”,是对联中一忌。

花果山风景区大门楹联的书写格式也存在着明显纰漏。楹联的书写应竖写,不用标点符号,上联在右,从右至左写;下联在左,从左至右写,最后一行要空几格,形成“门”字形,称为“龙门写法”。而花果山风景区大门楹联的书写格式则是山寨版的龙门写法,不仔细看真的很像,仔细一看让人哭笑不得。

二、花果山风景区大门楹联的内容剖析

1.上联“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们把花果山与《西游记》两者紧密联系,但是,“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这句话未免说的太大了。什么叫西游记?显而易见是向西这个方位游的记录,全书故事主体是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向西取经,降伏妖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西天取回真经。而不是“未出此山半步”一直停留在花果山上绕圈子,只有离开花果山往西前行,才能发生那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取经故事,因此,说《西游记》处处离不开花果山实属牵强。

也许有人提出那是因为吴承恩以花果山为蓝本,来到花果山,把所见所想运用其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述,写出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因此赞叹“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但是如果您稍微了解《西游记》,便会知道这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例如,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如《酉阳杂俎》《百怪录》之类的小说野史,为他创作《西游记》奠定基础。再如,唐僧取经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从《大唐西域记》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僧取经的故事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为《西游记》提供创作背景。吴承恩创作出令中华民族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是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完成的,并不是“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

2.下联“三藏东传并非小说所言”

上联错误百出让人贻笑大方,下联更是不应该出现在景区大门上。

“三藏东传并非小说所言”这句话本身,无论是形式或内容皆无错误,意思是历史上唐玄奘从西天取回的经书三藏(法一藏、论一藏、经一藏)传入我国,并非像《西游记》这部小说里描述的那样。联语是由镇江金山寺首座和尚梦初为花果山海宁禅寺撰写的,挂在海宁禅寺的山门上。高僧题写的的联语是站在佛教徒的角度上,澄清《西游记》里唐僧取经的一些说法。

联语出现在寺庙门前无可厚非,且相得益彰,给远道而来的游客增加游兴,给海宁禅寺画龙点睛。但出现在花果山风景区的大门上,则让人不可思议,瞠目结舌。大家都知道花果山以“神奇浪漫”为最大特色,奇异的山水特色与多彩的神话传说,使花果山充满了神奇的魅力,是花果山经营旅游业的最大亮点。游客朋友们为了体验《西游记》描述的仙境,不远千里来到这个神话世界,刚到门口还没进门,就迎面被泼上一头冷水,满怀憧憬的游兴大打折扣,真是大煞风景。即使接下来行程中所欣赏到的与《西游记》有关的景点让人惊叹不已,但一想到大门口的“并非小说所言”,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三、如何更改楹联的提议

一副楹联立意再好,但与对联的写作基本规则相悖离,又出现那么多纰漏,便再也无法算是一副上好的佳联。既然美人的脸出了问题,“修脸”势在必行,如何修、如何改,这个问题发人深思。

1.全国范围广泛征联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这就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其灰头土脸地更换楹联,不如由花果山风景区管委会大张旗鼓的面向全国广泛征联,借着全球信息国际化的东风,在征联的过程中无形地为花果山做宣传,这样既免费做广告,又能征联,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征联也给人们提供参与部级重点景区建设的机会,这种主人翁的光荣使命感,激励人们尽心尽责地为花果山风景区的大门楹联出谋划策,同时也能让大众感受到景区管理的民主,对花果山景区增添一份好感。

广而集之的楹联再从中选优,取前列进行一次网络投票活动,再次产生广告联带效应。把决定权交给老百姓,那么最终确定下来的楹联必是人们的心声,届时花果山不再只是孙大圣的老家,更是全国人民的家!

2.书法艺术表现楹联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韵味无穷,连云港市虽然只是中小城市,但卧虎藏龙,有许多优秀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并且早已成立市诗词楹联协会和书法协会。相信只要有需要,这些民间书法家必会竭诚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由家乡人民书法艺术表现出的楹联将成为花果山景区一大新亮点。

当然,上述对花果山风景区的大门楹联的剖析与修改意见,仅是笔者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其缺陷和不足在所难免。但我相信,在众多热爱旅游事业、热衷于家乡旅游建设的朋友们共同努力下,我们家乡的花果山必会被建设得愈来愈美,以更佳姿态,迎接享受幸福生活的四方宾客。

参考文献:

[1]陈凤桐。从两副对联说起。连云港日报,2009.

[2]彭云。也说花果山那副门联。新浪博客,2010.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4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