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儿童教育论文范例【热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52051

【导言】此例“儿童教育论文范例【热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儿童教育文章范文【第一篇】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有效的教师是高质量教育教学的保证,这是全世界教育领域的共识。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师是有效教师?有效教师具备哪些特征?教师应该如何成为有效教师?《有准备的教师》一书围绕着这些问题,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幼儿为中心”的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科学分析五大领域的独特内容及儿童发展特点,探讨如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最佳方式引导幼儿发展。本书由美国高宽教育(编者注:高宽课程即高瞻课程)研究基金会课程开发部高级主管安·S·爱泼斯坦博士所著,北京师范大学李敏谊博士等译,2012年2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有八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分析了有准备的教学的含义。第一章是对有准备的的教师和有准备的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本章首先对有准备的教师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有准备的教师应该认识到儿童主导的学习经验和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同等重要,二者的整合是促进儿童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方式。有准备的教师会思考两种学习经验分别对某一领域的哪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最为有效,并且考虑如何提供进一步优化儿童学习的教学策略。此外,本章对本书中的一些关键术语如“有准备的”“教学”和“内容”等进行了界定并阐明如何将它们结合在一起。第二章有准备的教学的最佳实践,讨论了教师的最佳实践和有准备的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章主要论述了有准备的教师如何在课程中实施最佳实践,用最佳实践来支持有准备的教学。有准备的教师将最佳实践原则运用到其职责内有六个关键领域:设计课程、构建学习的物理环境、安排一日活动流程、与儿童互动与家长建立联系、评估儿童的发展。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七章,就具体课程内容讨论有准备的教学问题。每一章就一个领域探讨了有准备的教师如何推动儿童的学习,第三章是语言和读写,第四章是数学和科学探究,第五章是社交能力和理解能力,第六章是身体运动,第七章是视觉艺术。每一章首先都是内容领域的总体介绍,然后指出哪些知识和技能儿童可以通过自己主导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知识和技能需要通过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获得。以语言和读写领域为例,作者把这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分为了语言(包括听和说)、阅读和书写三方面,在每一具体方面不同的教学方法会有不同的适宜性和游戏性。比如在语言领域关键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中,儿童主导的学习更适宜于儿童对声音的意识以及发声和会话技能的获得。而教师主导的学习对儿童语言意识、词汇、叙述和理解能力的获得更为重要。在阅读领域关键知识和技能获得中,儿童主导的学习经验对于视觉区分能力、文字意识以及与文字互动的动机等尤为重要,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对儿童理解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以及获取有关字母的知识方面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书写领域关键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中,儿童主导的学习对儿童获得良好的精细动作技能、认识到书写的目的和功能特别重要,教师主导的学习似乎对儿童掌握字母知识、单词拼写规则、语法等有重要意义。在每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作者都提出了具有实践价值的具体策略,有助于教师在早期读写教学中教什么和怎么教。

最后一部分就是本书的最后一章,是作者对于有准备的教学的反思。作者首先提出了有准备教学的一些普遍性原则,帮助教师在各个领域和各种情况下运用这些理念。随后,作者与读者分享了在写作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想法和信念。

本书所提供的策略案例,有助于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冷静看待各个学科领域的独特性,增强课程实施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发展适宜性。

儿童教育论文【第二篇】

和谐且漂亮的色彩会个人以美的视觉享受,杂乱且灰暗的色彩给人造成视觉疲劳,甚至影响人的情绪,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儿童的性情会暴躁或孤僻,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用到恰当好处的色彩可以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增强儿童的记忆力,红色的运用有利于儿童对细节的注意和记忆,游戏应用中让儿童能记住某一细节可尝试使用红色。虽然说3-6岁儿童比较喜欢暖亮色,但是过于直接、强烈的色彩会给人造成视觉负担,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同样过于暗的颜色(黑灰色),也会给儿童视觉造成压抑感,产生视觉性疲劳。所以说,色彩设计要尽量往暖色、中色方向发展,而且明度不要太过,保持在适度的层面,尽量给儿童一种和谐明朗的感觉。人视网膜上的锥状细胞具有红、绿、蓝色感受器,分别对红色、绿色、蓝色敏感,在游戏界面设计时使用三种颜色较多,不至于引起儿童反感。设计教育类游戏时一定要谨慎运用色彩,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必须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色彩规律来设计教育类游戏的界面。

二、学前儿童教育类游戏界面色彩应用分析

1.《寻找小不点1-10》界面色彩分析

《寻找小不点1-10》是由荣获多个奖项的“Lazoo儿童图书系列”制作班底携同BabyFirstTV为儿童带来“OOKII大世界”。所有的内容从数字和语言以至音乐和艺术均由教育专家研发,很值得家长的信赖。该应用适合5岁以下的儿童,其内容展现的形式像捉迷藏,很有趣味性。应用中以六种语言(英语、西班牙语、普通话、广东话、韩语和日语)学习数字,而且每一个数字寻找都有10款神奇变化背景,每一个场景颜色都不一样,而且丰富饱满。主界面,采用暖暖的鹅黄色作为背景,关卡选用浅绿色,整个画面主次分明,和谐惬意。两个场景的界面,左边的图是其中一个场景,该场景以树木为主,树木的形状采用儿童手绘方式呈现。场景中主要使用红色、黄色和不同层次的绿色为主。背景采用淡淡的米色,和树木颜色形成反差,突出主体,整体自由而和谐。红色和黄色的物体是不停变化的,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从而发生交互行为。右边的图以星空作为背景,蓝紫色的静谧,儿童内心感到宁静和安谧。天空中的飞机可爱的造型,亮丽的颜色,抓住儿童的好奇心,可以简单且愉快完成交互。这款游戏画面清爽,色彩柔和,儿童在娱乐中感到温暖和幸福,获得家长的大力支持。

2.《叫叫儿歌派对》界面色彩分析

《叫叫儿歌派对》是由成都铁皮人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好玩的儿童音乐游戏,适合的年龄段3-8岁。色彩设计是其中一大亮点,游戏的开始界面内容很简洁,背景色以黄色为主,界面的明度大,很快吸引儿童的注意。每一首歌都以一种颜色表示,如果喜欢绿色就可点击“两只老虎”歌曲就行互动,既能保护眼睛又能让儿童内心平和。左右的箭头用红色表示,红色属于光谱里光波最长的一种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产生兴奋和激动等情绪,给人以提示和警告作用。这里提示小朋友可以向右浏览。每一首歌的界面色彩都是跟自然相关。“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游戏界面背景色是蓝色,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这个颜色的明度比较大,纯度比较高,给人一种平静和安详。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就好像在云端一样,安静而幸福。点击的对象是小鸡,小鸡是用黄色表示,学前儿童在玩游戏的时候对暖黄色的热爱,能够加大交互力度。学前儿童在玩歌曲游戏当中就好像在蔚蓝的天空下享受美妙的音乐,色彩和交互的紧密结合为这个游戏增添的趣味,同时也给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了奇妙的体验。其余的歌曲界面构成一样,只是通过改变色彩和动物或人的形象,给儿童带来不同的环境体验。

三、总结

靓丽的颜色既有助于儿童集中思想,又可以让他们处于疲惫的精力得到恢复。鲜艳的色彩加上丰富的交互,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稳定的注意力,从而增强学习和创造能力。色彩在学前儿童教育类游戏中的运用,最基本可以使用红绿蓝三色。色彩运用的层次更多,避免大幅度用暗色和冷色。游戏中色彩和物体原本的颜色尽量一致,给儿童正确的色彩观。交互和色彩设计更自然和谐。

儿童教育文章【第三篇】

关键词:国内;国外;特殊儿童教育;教育模式

特殊儿童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殊社会群体,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虽然国内外对于特殊儿童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模式与方法,但都是为了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其具备正常儿童的基本能力,完成正常儿童所受的教育。这是特殊教育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国内外特殊教育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索,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特殊儿童教育的水平。

一、特殊儿童简述

特殊儿童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儿童。这些差异可表现在智力、感官、情绪等方面,特殊儿童既包括在发展上低于正常水平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水平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儿童。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特殊儿童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缺陷儿童”“障碍儿童”[1]。其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类型。

二、特殊儿童教育含义

特殊儿童教育,是把特殊儿童或者在学习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作为教育对象。我们通过采取一定的教育方式,使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完善人格,提高社会适应力,从而满足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国内特殊儿童教育模式

(1)特殊教育学校模式。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由政府、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M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专门对残疾儿童、青少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机构[2]。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实际特性,开设不同的特殊教育课程,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在实际教育中,既要注意发展其正常的活动能力,又要尽力弥补其先天不足,对教育活动的进度适当进行调整,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同时形成系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促进特殊儿童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班模式。这种特殊儿童教育模式,是根据某个地区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在普通学校小范围地开设特殊教育班级,班级和特殊儿童的数量都是有限的,特殊教育班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这种特教班形式缺乏一定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虽然能够满足特殊儿童的基本教育,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特殊儿童教育深层次发展。

(3)普通学校中普通班的随班就读模式。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教育发展不均衡,特殊教育发展也出现很大差距,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模式,就是在这种教育背景下产生的,我国的随班就读基本上采用的是完全的随班就读。完全的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在普通班级里学习和活动,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普通班教师利用自己的专长和对学生的了解,针对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进行因材施教,提供个别辅导。这种完全的随班就读模式,虽然把特殊儿童纳入普通班级,但是由于普通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一,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不足,加之我国普通学校班级差别较大,随班就读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四、国外特殊儿童教育模式

(1)融合教育模式。即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起上课。在实际教育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所有学生,特别是特殊儿童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得到充分的提高。主要是开展有效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不追求统一性,而是充分重视特殊性,尊重特殊儿童的心理及身体发展特性,同时,没有在形式上过分强调特殊儿童的特殊性,使所有学生融合在一起,通过展开不同的教学计划、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特殊儿童教育早期干预模式。国外发达国家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早期干预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早期干预的不同模式。通过医护人员与特殊教育专业人员互助合作,将医疗和教育相结合,采用各种有效手段,为特殊儿童提供早期干预。不但促进了特殊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更促进了其素质与能力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特殊儿童教育问题是世界性的研究课题,这不仅关系着特殊儿童的发展,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发展,目前国内外特殊儿童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需要在特殊儿童教育发展中,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特殊儿童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戚克敏。 国外特殊教育有效教学研究及其启示[J]. 教育导刊,2013(9):38-41.

[2]黄艳华。 英美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3]蔺万斌,漆大鹏。 我国大陆地区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探究[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0(1):14-20.

儿童教育文章【第四篇】

关键词:鲁迅 《朝花夕拾》 儿童教育思想

“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这是柳亚子先生对鲁迅的评价。在他的一些著作中,例如大家熟知《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有关于儿童教育的探讨。本文以《朝花夕拾》散文集为例,谈谈其中蕴含的儿童教育思想。

一。《阿长与〈山海经〉》:儿童读书问题

作为一代文豪的鲁迅,童年时代自然是喜欢读书的。《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的1篇回忆性散文,文章还可以看做探讨关于儿童读书的文章。

那时鲁迅最爱看的是上面有许多图的《花镜》,还渴慕已久绘图版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少年鲁迅对此书太过于念念不忘,引起了长妈妈的注意,她竟然买到了被鲁迅称之为“最为心爱的宝书”的《山海经》,虽然是一本“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永远刻在了先生心中:“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任何一个小孩子,只要心智正常,对大自然生来充满好奇之心,喜欢听土匪强盗、上天入地、妖魔鬼怪之类刺激好玩的事情,童年的鲁迅自然也不例外。童年鲁迅喜欢听神奇的故事,喜欢读带插图的书--相当于我们过去读过的小人物,现在的连环画。为此,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也可以看出:他向寿镜吾先生问“‘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上课时描《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

二。《二十四孝图》:对儿童读物题材的严厉批判

儿童读物是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工具,鲁迅对之十分重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新型的儿童读物甚少,大量的传统儿童读物仍在民间使用,这些儿童读物含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其形式、特征也与儿童的心理特点相背。鲁迅对此的严厉批判集中体现在《二十四孝图》中,批判所谓的“孝道”。

《二十四孝图》是中国民间对子女实施“孝”的教育的传统读物,此书以图画加文字说明的方式记录了一系列孝子的故事。不识字的阿长只要一看图画,便能滔滔不绝地说出一段事迹,这说明了它在民间的影响程度很深。鲁迅结合自己儿时读此书的感受,对《二十四孝图》中记录的孝子佳话提出了质疑,批判了它的虚伪、做作与无情。譬如王祥卧冰,赤膊躺在冰上等鲤鱼,“郭巨埋儿”,只是牺牲儿童,来满足父母,这不是延长人类生命的办法,而是缩短人类生命。

鲁迅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出发,对“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式的故事表达了极大的不理解与反感,并将其斥之为“把肉麻当有趣,以不情为伦纪”。郭巨埋儿,埋了儿子以养活母亲,不但残忍,而同时也伤害了做母亲的感情。鲁迅还在文中揭示了儿童反感的原因:儿童天真无邪,无论是做事情,还是想问题都很认真,他们最厌恶欺诈;儿童天生具有同情心,对“郭巨埋儿”式无情天生痛恨。通过此文鲁迅告诉了读者,儿童读物要有健康的内容和适应儿童心理特点的形式,不可用妖妄、虚伪的故事恐吓,欺骗儿童。

三。《五猖会》:理解儿童天真好玩的心理

理解儿童是尽力的教育的首要宗旨。鲁迅认为教育好儿童的前提是教育者对儿童天性、特有的审美情趣以及心理世界的关照。《五猖会》里说“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到东关看五猖会,过于严厉的父亲突然要“我”背《鉴略》,背不出来就不许出门。后来虽然死记硬背完成了任务,但是当初的兴趣已经减去了大半,这给“我”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还有作品《风筝》里,描写哥哥虐待弟弟的情形。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故乡》、《社戏》、《风筝》等文章中都描写了儿童的特点和喜好。教育就是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和发展的特点,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指导,发展他们的智力,养成健全的体魄和高尚的道德,教给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毕竟玩具、游戏都是儿童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85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