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文精编5篇
【导言】此例“高中语文论文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中语文论文1
关键词:锤炼语言 创设模式 调动热情 培养兴趣 趣味教学
语文学科是基础母语学科,教学内容包罗万象,高中学生既惧怕语文,又厌学语文。如何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变机械学习语文为趣味学习语文;如何调整教学步调,变语文知识灌输传授为语文知识熏陶濡染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多年来,本人一直致力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高中学生厌学语文原因探析
首先,高中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语文带有功利性。学生从高考题型上解析,认为课本上的美文佳作与考试关联不大,文本学习耗时费力。这种思想认识错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产生。
其次,语文教师受高考考纲制约,受学校考核机制束缚,爱走实用教学的捷径,只注重知识点传授,不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教师的实用教学思想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作用的认识止于高考,这是学生厌学语文的主要原因。
二、高中语文趣味教学的好处
语文课堂本是充满智慧与灵动的。当年国学大师黄侃、金岳霖先生的课堂是何等生动有趣,学生置身于趣味性课堂,于轻松的氛围中领悟知识,体会情感,自然能把握要领,学到真知。趣味课堂趣味教学大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明显,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语文学科趣味教学可行性做法
(一)锤炼教学语言,使之简明风趣,与时俱进
语文学科兼有知识性与人文性,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放飞学生的思想,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充学生的知识。语文课堂本当活力四射、魅力无穷,可是多数语文课堂,教师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如此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头疼,教师无奈。如何改变这种格局,让语文教学生动有趣起来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1.教学语言要追求别致独特,激趣创新。教师应抛掉陈词滥调,抛掉令高中学生反感的模式化、规范式语言。每堂课从导入语开始,就得独特生动,吸引学生,引起共鸣。例如教学《金岳霖先生》一文时,教师可用如下激趣导入语:“一个教授,他模样另类,教学怪特,爱情痴迷,生活随性,童心永驻。”学生听后自然就急切地想探询教授的与众不同之处。这里新颖切题的导入语言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说,教师授课语言创新独特,扼要激趣,语文趣味教学才有可能实现。
2.教学语言要讲究艺术技巧,与时俱进,幽默风趣。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驾驭这群思想勃发的学生,就得讲究语言的技巧,多鼓励,少批评;多赞许,少刺激;多民主,少武断。学生固执己见时,教师用亲和委婉艺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效果会更好。学生听课显出疲惫神态时,教师可以说句俏皮话,师生开心诙谐一笑,课堂气氛会加倍融洽。鼓励学生时,教师用些“给力、神马”这些与时俱进的流行语,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用语是门学问,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摸索,语文趣味教学风格才能逐步形成。
此外,教学语言富有情感,具有感染力也是趣味教学的重要因素。
(二)创设课堂模式,使之形式新颖,不拘一格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陈旧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学生最反感;形式新颖、耳目一新的趣味课堂教学模式大受高中学生欢迎。学生渴望形式新颖的趣味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作为创新语文课堂模式的有益尝试。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活动具有实用性、自主性、创造性特征,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设定好学习内容,教师不妨就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研讨、质疑、探究、发现、总结。如教学《金岳霖先生》一文时,教师就可采用这两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研究探讨金岳霖先生的个性特征与人格魅力。学生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因课文内容有限,学生还会去图书馆找来介绍金岳霖、林徽因、梁思成等名流的专著阅读,多方面去感受一代文学大师的个性、才华、情感、人生历程。教师把学习研究探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表达能力与阅读审美鉴赏能力都能得到锻炼,而且课堂扩展延伸到了课外,学生视野得以拓宽,思想得以熏陶。研究性课堂、探究性课堂尊重肯定学生的劳动,锻炼学生的能力,使语文趣味教学落到了实处。
此外,答辩、手工制作、调查报告、经验介绍、表演课本剧等学生感兴趣的模式都可以进入语文课堂。高中语文教学应尽可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教师应是勇敢的改革者,学生尝试的新式课堂模式我们要支持,这些大胆创新的课堂模式会使语文教学妙趣横生。
(三)巧用各种媒体,增添课堂趣味
媒体具有视觉性、听觉性、形象性、动感性、立体性等特征,借助媒体教学,能激起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拓展教学的宽度与广度。比如,教学《祝福》时,祥林嫂的可怜形象,学生能从多角度描绘。学生描绘之后,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暴风雪中,拄着破竹竿,跨着破竹篮,曲腰驼背,衣衫褴褛,满脸沟壑,垂死挣扎的祥林嫂写意画像,那一刻学生心灵的震颤,该是何等强烈,要知道,眼前的垂死之人还不到四十岁,还不及这些学生母亲的岁数。此刻,教师不进行思想灌输,学生也会对封建礼教残害妇女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若再于课前或课后择时观看《祝福》电影,营造视觉效果,让学生真切感受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教学实效会更好。巧用媒体的语文课堂,会触发学生的兴奋点,这样的课堂趣味盎然。
此外,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移动网络这些媒体,能突破语文课本容量有限的关卡,充实丰富活跃课堂,为搭建趣味课堂提供可能。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媒体设施的辅助使用,能弥补教学语言的苍白,扩大教学范围,为语文课堂增添趣味。
(四)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语文有趣的思维定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应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切入点。由于教材相对于社会生活的滞后性,目前高中学生使用的教材,或多或少会制约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无法通过这些教材的阅读训练完成教学目标。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若对教材合理取舍,将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话题材料加以整合,设置相关的训练,学生学习兴趣会浓厚,教学效果会极佳。例如药家鑫案发生后,教师及时找出相关事件的报道材料以及社会媒体的评论,然后印发给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会兴趣盎然。这样不仅让学生确立了是非观念,学会了尊重生命,增强了人文主义精神,而且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社会评论的文体写作要求以及语言运用的要求。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5篇高中语文论文,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高中语文论文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高中语文论文2
(一)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只重视词句的表意传达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由于受到高考压力以及高考考试模式的影响,很多高中教师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汉字的读音、汉字书写方法以及汉字用法等表意的教学,而忽视了传统文化在其中的渗透。这使得高中语文教学变得碎片化,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够看见汉字、词汇和句子,难以看见和感受这些东西背后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既不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又使高中语文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学生难以对其提起兴趣。
(二)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较为片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既包含了千百年累积下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包括了古人在长期生活中磨练出来的为人处世哲学,还包括了面对人生苦难时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等,这些都对我们当代年轻人的成长和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需要我们在高中语文教育中通过传统文化来向学生渗透,促使其对这些东西进行熟练地掌握。但是,在很多高中语文教育中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渗透较为片面,只包括了功利性的,对学生眼前发展即高考等有好处的课文内涵分析等内容,这使得学生难以充分地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当然也就无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
(三)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产生背离。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掌握,然后用其自身视角通过现代化的思维方式进行阐释,就形成了与现代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传统的文化,或者说赋予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色彩,这样,我们就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但是,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时,不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相结合。在高中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进行阐释的过程中,往往将其定义为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认为其随意性较强,不符合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就使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较为落后,难以同现代社会科学相结合,所以就在潜意识中产生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漠视,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可程度。
二、传统文化在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汉字的读音、书写、用法等教学与其背后包含的传统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促进汉语言文字表意和内涵的共同发展。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传统文化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渗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课堂之中,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起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其次,高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掘汉字表意背后的传统文化,并且向学生传播渗透传统文化。汉字表意与其背后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割裂既是现代社会功利化色彩渐浓的表现,又是高考压力之下学生和教师的必然选择,面对这种状况,教师一定要主动地发掘汉字表意背后的传统文化,并且及时向学生传播这种传统文化,将汉字的表意与背后的文化结合起来向学生传播,既能够满足学生高考的需要,又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内涵,一举多得。
(二)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全面渗透传统文化。语文课程所囊括的语言文字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所以,我们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一定要全面渗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传统的语言文字以及其背后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首先,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对优美的汉语言文字进行欣赏。不同的汉字可以组成不同的词语,而不同词语组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语境,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对优美的汉语言文字进行欣赏,让其深切体会不同的汉字、不同的词语乃至不同的句子组合在一起产生的微妙差距,促进学生对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字承载的美进行体会和了解。其次,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汉语言文字中承载着的中国古人的为人处世的哲学。中国古人的为人处世哲学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对这种哲学进行渗透能够促进学生民族气质的增长,同时能够使学生对国民本性更加的了解。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古人的为人处世哲学,并且择其优而学之,以促进自己的长远发展。最后,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并且学习古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学生能够勇敢面对苦难,并且在面对得失时能够保持一颗淡然之心。
(三)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应该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只有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将传统文化的渗透与现代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将传统文化渗透与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首先,将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科学社会发展趋势的部分向学生传授,鼓励学生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可。其次,利用现代化的语言以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等来阐释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促使其在生活中主动利用传统文化解决问题。
三、结语
高中语文论文3
1.朗诵
朗诵要创造性的运用语调、停顿、语速,并以感情为核心基础,以肢体动作、眼神的交流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进行辅助从而将朗读艺术化,使其更加丰富有吸引力。朗读与朗诵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朗诵要求的情感表现要比朗读高出许多,朗读更注重的是准确、明亮的读音,而朗诵更加注重于对所朗诵的文章本身情感进行的形象表达,要求语调的抑扬顿挫,同时伴有协调的肢体动作。朗诵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对文章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体验。
2.吟诵
吟诵是汉语诗词的传统诵读方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的诗词歌赋是使用吟诵的方式来进行创作的,想要更加深刻地体会这些诗词歌赋的精神内涵及其审美韵味也只能通过吟诵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吟诵就是一种通过音乐节奏来进行唱读的方式。吟诵更是一种以声传情、以声动人的情感朗读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投入到文章当中,使学生在深刻的理解字词句篇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背诵
背诵是指仅仅凭借记忆而念出读过的文字的一种读书方法,它是读书的众多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背诵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感悟、沉淀、熏陶,它能使背诵者主动置身在渲染文章的情景之中,直接获得文章的美感感知体验。背诵不但可以储备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并且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进行背诵训练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忆,忌死记硬背。第二点,背诵要掌握好背诵方法,只有学会使用正确的背诵方法才能与书文意相连,血脉贯通,背诵一定要以“悟”为核心,以“读”为辅助手段,使学生可以声情并茂地将文章背诵出来。
二、诵读教学法的特征
1.音象性
诵读要具有形象、逼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要求诵读应具备音象性,也就是指声音的意境化与形象化。通过生动逼真的声音把语言内在的意义表达出来,透彻地分析作品,掌握语言所表达的内涵,比如某些附属内涵就需要从声音表达的形式上来分析从而可以找到一个相对比较合适的声音形式。
2.实践性
诵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诵读是由读者与听者共同进行听与读的动作,这就要求读者必须精准无误的掌握了解语言文字,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并对诵读这一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锻炼,只有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可以真正了解诵读所带来的快乐。
3.规范性
诵读规范的作品有利于改正诵读不规范的问题,在诵读时必须使用有声的语言形式,这比仅仅看作品给人带来的印象更加深刻。因此,只有诵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其实践性与音象性才能表现得更加准确。
三、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树立正确的诵读教学意识
诵读教学意识不仅仅停留在思想表面,更多的也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例如经济条件的制约,结合本地现有经济条件开展一些适当的诵读教学,这是每个高中老师应有的教学意识。在这种科学诵读意识的引领下,高中语文不仅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为高中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
2.正确认识诵读教学法
科学的认识诵读教学法,现如今,诵读教学法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达成高中教育界众多学者的共识。正确地认识诵读教学,并看清其对语文教育界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及时认识到的事实。应结合现有的教学内容适当的增加些诵读教学,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3.诵读教学技能化
高中语文论文4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育 传统文化 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是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产物,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高中教育是培养人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塑造人格品质,而如今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逐渐淡化。要想在高中语文教育中逐渐渗透传统文化,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努力,分析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非常有必要。
1.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高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视程度不断降低,国家虽然不断出台政策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可是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忘。现如今有人觉得国学经典生涩难懂学不进去,更有甚者觉得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毫无意义,逐渐形成了一股家长不重要、老师不认真、学生总轻视的不正之风。传统文化经典是经过千百年历史沉淀的经典,其价值和意义是无法估量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孔子《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经典,正道出了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经典却被一些人忽视了。
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授能力分析
语文教师应该有一股文人之气,可是现如今某些语文教师淡化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将国学经典的教授变成照本宣科。甚至有的人自己也搞不清楚文章的内涵,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教师文化素养的缺失和教授能力的差距导致传统文化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难以渗透,导致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无法体现。
2.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方式
课堂教学方法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只有对传统文化有足够通透的了解,才可以在教授过程中运用自如。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要合理运用设备,课件的制作必不可少。只有图文并茂才可以丰富单调的文化典集。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在语文课堂中插入一些国学讲座,例如百家讲坛等。尤其在传统文化著作的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朗诵要延续,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气只有通过朗诵才能够体会到,完善课堂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慢慢渗透传统文化,让文化真正渗透到教学中。
课外实践方法
传统文化的学习仅仅靠课堂教授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中,教师需要给予合理的指导。例如学习《蒹葭》这一课,可以组建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模仿,并且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多体会,多写一些自我体会,从而获得一些对自己有影响的感悟。可以组织学生去文人墨客的故居参观,感受他们的成长过程,品味故居主人留下的书籍和文稿,感悟内涵,从而塑造品质,陶冶情操。课外实践的方法在于以学生为本,多层次宽领域地感悟和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组织与举办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区别于课外实践,它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组织和投入,这样的教育活动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例如传统文化诗会、讲座、交流会等,这样的教育活动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文化诗会的组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创作诗词,这样就能够培养文化创作能力。语文教育的意义在于塑造人的思想,这样的讲座和活动能够启发人,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甚至形成思想,值得组织和推广。
自主研读及品析
文化经典特别多,课本上选择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要让这些经典发挥作用,学生就需要自主研读及品析,例如《东周列国传》、《史记》等。自主研读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尝试,因为有的典集生涩难懂,要读懂这些就需要进行专业指导。教师可以进行部分解读,但是需要把握度,因为毕竟是自主研读,只要点开难点就足够了。学生通过自主研读能够提高古文化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品析,真正理解经典内涵,深厚自身文化底蕴。只有在语文教学中真正渗透经典文化,传统文化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3.结语
传统文化经典在高中语文教育的渗透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高中语文教育只有融入传统文化这个重要因子才能更有价值。学习传统文化是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塑造完美人格的关键,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育中,让学生学习经典、品悟经典,从中提炼出培养素质的东西,从而真正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论文5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语文味
程少堂先生在《“语文味”的成长史》一文中把语文味界定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一、“语文味”的现状
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思维的影响,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 理解偏差,由于语文教师个体素质和理论修养上的差异……不少语文课堂,仍然枯燥乏味——“语文味” 依然远离我们的语文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教学大纲到教材文本,语文教育仍不能完全排斥政治因素。语文的教化作用,是要教出学生情感、 美感和语感的同时,积淀传统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主要是人文精神和文学功能的张扬,而绝不是政治仆化语文。 虽然新课改这种现象正逐步改观,但这种现象仍客观存在。
其次,语文文本解读仍有教条化和概念化现象存在。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是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过程。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的、强大的解释体系,再加上我们部分教师的思维定势和陈腐观念,使得他们在经典文本的解读中依然存在教条化、僵化、单一、概念化,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个无形的框框里面。
另外,我们有的语文课堂仍缺乏激情,缺乏美感。 我们不少语文课还是在枯燥的说教中,教师感情内敛,表情僵硬,语言干瘪,声调平缓;学生目光呆滞,神游物外,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一堂课下来,老师喊累,学生也乏味。其实我们很多教师不乏学识,不乏内涵,也算得上感情丰富,但缺乏的是激情,是感染,是 “煽情” ,是韵律,是美感。 缺乏用情感激荡课堂,用美感震撼课堂。最后,新课改下 “综合性学习” 也产生了一些误区:语文老师应成为“杂家”。如我们有一位老师在讲解科普文章,对于文中涉及诸多科学术语,花了近半节课的时间,介绍这些术语及它们的关系,运用多媒体投影出结构图等等。这位老师确实是在开展 “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综合性学习”,但这些知识是否就要语文教师来解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培养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但语文教学决不能越俎代庖,语文教师也不应该成为“杂家”。
以上列举的只是比较突出的几种。这样的语文课堂远离了语文学科的本真,失去“语文味”或使“语文味”不浓或变味。
二、课堂中如何凸显语文味
1.重视语文选修课,走出地下状态毋庸置疑
语文选修课是教育发展的进步,但对于很多学校而言,选修课仍被列入隐形课程,是语文课的衍生物,可有可无对此,我们不要再考虑选修课是否值得存在的问题,而是要考虑选修课已经存在,如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更有效的发展的问题。首先要为选修课明确独立的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其次是在教学中付诸于行为,最后就是后期补充完成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得选修课走出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 地下状态,满足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审读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引导他们从策划、实施、交流、评价四个环节开展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把写作、口语交际教学融于活动之中,即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而不能理解为单纯的看资料、展图片、玩玩游戏就完事了。
3.关注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入心
阅读教学首先要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之中,拥抱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通过阅读咀嚼对比揣摩,引导学生在品读中理解字词 理解文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精彩的词语,关键的语句,甚至一个会说话的标点,都是教师引导学生咀嚼、感悟、品味的抓手。只有通过有效的语言品味的指导,课堂上才会有思想的交锋 心灵的碰撞,学生的阅读才能真正实现情有所感 理有所悟,教学也才会变得深刻例如,在《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火一句中的“决心”一词,引导学生感受普罗米修斯的勇敢、极富同情心以及对人类无私的爱,真正实现了学生对语文学习情感的深入体验的丰富理解的深刻和语言的发展
4.创设灵动课堂,追求深切的情感
我们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必须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同时,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上出自己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 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师应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 煽情 的人,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 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 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 增力效应 ,让激情燃烧课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析句,品味“语文味”
品词析句,是感悟语言的有效策略,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感受力的主要方法,更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 学生只有在品读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读出语言的意蕴和情味,才能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把有目的 有选择地于细微处辨析字词,看成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 唯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朝气,也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洋溢浓浓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
[1]徐丽敏.新课程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几点反思[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1)
[2]王超.语文选修课的困惑与对策浅议[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