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临床医学论文优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91175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临床医学论文优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临床医学论文【第一篇】

1、地图地图是地理图像最常见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展示区域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如国家、省市等各级行政区的政区地图;二是展示区域地理要素如人口、城市、交通、工农业等人代要素或气候、水代、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空间分布的专题地图。

2、地理示意图可以概括成两类:一是地理关联图,是用简明形象的图形演绎、地理原理、地理过程或规律,如地球公转示意图、气候因子关联图、高低压的形成与天气示意图、工业的投入和产出示意图等;二是地理模式图,是由一般地理规律、原理推演出的地理要素分布模式图,如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气压带风带模式图等。

3、等值线图此类图像在地理试题中所占比例很大,一般以一定区域为底图,再叠加一组代表特定地理数值的曲线,来体现所要表示的地理要素在区域的时空分布、数值变化及内部差异;比如,等高线图、等日照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盐度线图等。

4、地理统计图表地理统计图表是把具有一定数量的地理要素图像化,再进行时间或空间上的组合布局进行构图或制表,是地理信息的定量表述;如坐标图(坐标曲线图、三角坐标图等)、扇形图、柱状图、饼状图、统计表格等。

5、地理景观图主要包括自然或人代景观的素描图或照片,目的是直观形象反映区域地理事物;如热带雨林景观、高原地貌景观、旅游景观照片等。

6、其他高中教材的地理图像除上述的五大类外,还有一些较为易懂且量少的图像,如地理漫画、三维立体图等。

临床医学论文【第二篇】

摘要: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笔者介绍了重庆市某高校(以下简称我校)加强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几点经验,就如何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出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科研能力。

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类的研究生教育在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不可或缺。当今世界的医学教育正在进行着重要变革,传统医学的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不能从根本上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

1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7月中旬,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强调研究生课程,对研究生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加大淘汰力度[1]。这表明教育部已经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到了重要位置。次年,教育部再次印发《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强调了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医学科研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力量源泉[2]。高等医学院校和医疗科研机构医学师资和从事基础或临床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是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人群,需要掌握全面的医学理论且拥有创新科研能力[3]。但大多数人在毕业后实际上进入了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并没有学以致用,缺乏临床知识的积累,仅仅具有各种基础实验经验,对于其发展是不利的[4]。只有将临床实践和基础实验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用基础研究进行实验,再将实验结果用于临床印证,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成为一名有竞争力的医学研究生。

2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培养研究生科研意识。

1)培养诚信意识。近几十年,我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学术造假、论文剽窃等学术不端现象频繁发生[5]。对于研究生的诚信教育已刻不容缓。严谨的学风建设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力保证,我校积极配合中国科协深入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对新生开展学风道德专题教育,让研究生在进入科研的第一天就树立诚信光荣、造假可耻的意识。

2)培养创新意识。207月中旬,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1]。为了激发研究生科研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我校制定管理办法鼓励、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及学科竞赛,奖励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发表;并设立创新基金的申请程序、评定标准和中期考核办法,确保研究生课题的顺利进展。在实施的4年中,极大地促进了论文的科学性与创新性,调动了研究生科研热情。

强化研究生过程管理。

1)课程学习阶段。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要为下一步科研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于研究过程中所必须的实验操作技术和文献管理技能的学习。,我校对课程进行了大幅改革。

(1)将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由原来的一学年缩短为一学期。

(2)强调交叉学科知识的传授,突出前沿性和发展性。开设四门跨学科生命科学基础课,由课程负责人组织模块化教学,任课教师打破以往院系、教研室的限制,选聘在该模块领域从事研究的教师任教。

(3)构建“两个方面、三个平台”。“两个方面”即课程和讲座;“三个平台”分别是学校、院系和导师平台,各平台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2)课题研究阶段。此阶段的重点主要学习一整套科研基础工作的方法,在科研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学习掌握课题研究全过程。

(1)开题报告、中期考核严格把关。起,为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我校开始统一组织校本部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通过本学科校内外专家的评审,对博士生科研情况实行分流淘汰考评[6]。7年内,共有200余位校本部博士生参加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目前博士生的开题和中期报告已成为全校性的学术活动,面向广大师生开放,作为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受到研究生的广泛关注。

(2)实验记录、实验进度定期检查。真实性是科研研究的根本要求,研究生的实验记录本是最能反映研究生实验过程的材料,是从源头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措施。在当前学术造假行为日益猖獗的形势下,我校制定《研究生实验记录规范》,配套制定实验记录和实验进度定期检查评分指标体系,督促研究生真实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及时检查实验进展,分析阴性结果,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科研平台实验情况随时抽查。科研平台是实验数据的重要产地。我校要求科研平台技术人员负责随时检查研究生的.实验数据,对研究生的实验数据真实性和论文投稿承担责任,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及培养过程的监管。

(4)学位论文复制率严格检测。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对研究生学习期间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如过分抄袭他人成果,只能说明其研究成果为零甚至引发学术不端行为。我校从开始启用学位论文复制率检测系统,并对超过学校要求的研究生予以严惩。经过多年的严格要求,我校学位论文平均复制率由20的12%下降至的8%。

(5)学位论文盲评层层把关。,我校对全体博士生和部分学术学位硕士生进行学位论文双盲评审,20,我校更是开展网上盲评,在全国范围内聘请学科内的专家对研究生的论文做出学术上的评价,有效杜绝了“走后门”的现象。

(6)学位论文答辩严格把控。年,我校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改革试点。要求各院系以二级学科为单位集中组织博士生进行毕业答辩,严格把关整个答辩流程[6]。

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

1)科研平台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是科学研究工作最基本的条件。研究生是高水平研究成果的生力军,如果实验条件不好,只能借助于其他有条件的平台完成课题,影响科学研究工作的质量,很难保证导师在研究方向上的连续性[7]。20举全校之力,组建跨院系、跨学科的生命科学研究院,致力于整合学校优势科研资源,搭建高水平生命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平台,培育优秀科研创新人才,孵育和转化领先科研成果。我校随即又对原以教研室为单位的作坊式基层学术组织进行了重构,将分散、封闭、零碎化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组建四大基础医学研究平台,平台内部实行pi领衔的科研团队建设制度。

2)学术平台搭建。创设学术交流平台,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我校积极主办各级各类学术会议,在校内开展各种学术讲座活动,创建研究生学术论坛,通过分组讨论、科研汇报、学术沙龙、经验分享会、校际间合作交流以及资源共享等多种多样的丰富形式,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

3总结。

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研究生在医学科学研究方面的良好方法,形成正确的研究思路,为今后的科研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7]。在国家大力发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新形势下,如何采取措施控制和提高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对于学校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是医学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也是未来医学科学发展的后备力量,担负着提升我国医学科技和医疗水平的重任[8]。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我们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适合的培养模式,加强培养过程监管,才能培养出兼具科研技能和科研素质的研究生,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z].2013.

临床医学论文【第三篇】

摘要:在五年制临床医学教学中,口腔科学作为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与特殊性的必修课。

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脱节等问题。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教学常见的问题入手,以教学方法探索及教师队伍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口腔作为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对人体的健康至为重要。

一方面,口腔健康与否对人体的整体健康有着极大影响;另一方面,以口腔症状为突破口,根据口腔所表现出的症状可检测、反映人体其他部位的健康状况。

可在实际中,由于没有将口腔科学作为临床医生执业考试的内容,造成学校及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忽视。

学校压缩了口腔教学的课时安排。

学生则表现为不重视、不喜欢这门课程。

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在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优质的教学质量、高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让学生全面掌握口腔内科学及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教学目的。

1教学实践中所遇见的问题。

学生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作为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成效。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思想认识不够。

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后并不从事口腔方面的工作,因此忽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上课玩手机、睡觉的比比皆是,课堂纪律严重涣散。

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一些同学的学习热情。

特别对于大班授课,这种情况尤其显著。

其次,学习困难大。

客观来说,由于教学课时比较少,而课程的知识量又很大,这导致学生很难在上课时很难有良好的收获。

要在20个课时内完成口腔专业两年内的教学内容,学生确实很掌握那些繁多且抽象的知识点。

教学模式僵化问题。

优质的教学模式产生优质的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单调僵硬的教学模式也是严重阻碍口腔教学的一大因素。

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教学方法陈旧,比如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

这类教学方法早已不早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是缺乏“反馈”信息,教师虽然很努力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却不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

学生在跟不上教师“节奏”后,自然而然也就不想再继续听课。

也即是说,缺乏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低效而僵硬的。

其次,在教学工作中,“无目的”的教学方法也是不科学的。

笔者认为的“无目的”是指按照书本顺序教学,没有根据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展开、研究进而解决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探索。

加强思想认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革。

口腔医学在整个医学体系中,所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及国家给予口腔医学的重视也越来越多。

针对学生对于这门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师及学校应加大对于口腔课程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宣传,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思想是行动的源泉,只有学生根本上的重视口腔医学,才能顺利的展开以后的教学工作。

借鉴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也即是“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的教学方法。

具体表现为以问题为探讨、研究的主体,教师辅以教学方法,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许多好处。

首先,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研究。

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客观问题,可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热情也就点燃了。

如在牙体牙髓常见病这一节中,我们设计的问题是: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时真要命。

试问不同的主诉与牙体牙髓病的发展、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有何意义针对病例。

临床医学论文【第四篇】

在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毕振强主任医师在我硕士研究课题的设计、实施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他对科研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更加有信心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去。

我的另一位指导导师王志强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他们不仅支持我的研究工作,也关心我的生活。

两位导师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勤奋的工作作风,我会牢记终生,它将一直激励着我将来更好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位领导的支持。

特别感谢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的王显军所长、王玫所长给我的大力支持和无私的帮助。

同时,还要感谢其它老师的热情帮助,使我的博士毕业论文课题在那里能够得到很好的完成。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本教研室王束玫老师、姜宝法老师、贾崇奇老师、贾存显老师的热忱指导和无私帮助,使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李建同学、房学强同学、杨丽萍同学、刘兆兰同学给我的无私帮助,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继续合作。

最真诚的感谢对我理解、支持、帮助的各位!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学习的理解、支持和关心,他们的付出是巨大的!

致谢2。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

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临床医学论文【第五篇】

摘要:在五年制临床医学教学中,口腔科学作为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与特殊性的必修课。

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脱节等问题。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教学常见的问题入手,以教学方法探索及教师队伍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口腔作为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对人体的健康至为重要。

一方面,口腔健康与否对人体的整体健康有着极大影响;另一方面,以口腔症状为突破口,根据口腔所表现出的症状可检测、反映人体其他部位的健康状况。

可在实际中,由于没有将口腔科学作为临床医生执业考试的内容,造成学校及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忽视。

学校压缩了口腔教学的课时安排。

学生则表现为不重视、不喜欢这门课程。

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在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优质的教学质量、高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让学生全面掌握口腔内科学及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教学目的。

1教学实践中所遇见的问题。

学生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作为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成效。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思想认识不够。

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后并不从事口腔方面的工作,因此忽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上课玩手机、睡觉的比比皆是,课堂纪律严重涣散。

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一些同学的学习热情。

特别对于大班授课,这种情况尤其显著。

其次,学习困难大。

客观来说,由于教学课时比较少,而课程的知识量又很大,这导致学生很难在上课时很难有良好的收获。

要在20个课时内完成口腔专业两年内的教学内容,学生确实很掌握那些繁多且抽象的知识点。

教学模式僵化问题。

优质的教学模式产生优质的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单调僵硬的教学模式也是严重阻碍口腔教学的一大因素。

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教学方法陈旧,比如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

这类教学方法早已不早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是缺乏“反馈”信息,教师虽然很努力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却不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

学生在跟不上教师“节奏”后,自然而然也就不想再继续听课。

也即是说,缺乏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低效而僵硬的。

其次,在教学工作中,“无目的”的教学方法也是不科学的。

笔者认为的“无目的”是指按照书本顺序教学,没有根据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展开、研究进而解决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探索。

加强思想认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革。

口腔医学在整个医学体系中,所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及国家给予口腔医学的重视也越来越多。

针对学生对于这门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师及学校应加大对于口腔课程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宣传,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思想是行动的源泉,只有学生根本上的重视口腔医学,才能顺利的展开以后的教学工作。

借鉴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也即是“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的教学方法。

具体表现为以问题为探讨、研究的主体,教师辅以教学方法,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许多好处。

首先,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研究。

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客观问题,可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热情也就点燃了。

如在牙体牙髓常见病这一节中,我们设计的问题是: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时真要命。

试问不同的主诉与牙体牙髓病的发展、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有何意义针对病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临床医学论文【第六篇】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必须改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基础理论学习、轻临床技能训练的现象。重视和加强实习实践环节,按照临床岗位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不同目标设置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增加实习实践占总教学时间的比例。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在广泛吸收国内外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缺乏沟通能力临床医学是医生与病人或家属之间的沟通,互相作用的结果,良好的沟通是保证诊疗计划顺利进行的前提,尤其是在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因为个人的理解,文化层次、生活背景的不同,沟通成为重要的课题,稍不慎言都将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绝大多数医学生一是存在“怕”的心理,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对病人,其二是“不知如何与人谈话”,尤其是在儿科,多数患儿不能正确表达,家长又非常焦虑,当不擅长应用儿童的语言与患儿交流,而与家人解释病情时,便难以取得他们的信任,这就需要更多时间来解释。

缺乏奉献敬业精神医疗服务行业是帮助病人解除疾苦,日夜不停的工作性质使作息时间无规律,甚至常常牺牲节假日时间,而工作强度大,劳动报酬相对较少的现状与目前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社会观念相冲突,造成医护人员的心理失衡。尤其当代许多医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备受享受的环境下长大,缺少艰苦的磨练。在临床实践中医学生对于所承担的医疗工作是最基本的,所管床位的医疗工作常不可能在规定的上班时间里完成,每时每刻病情的变化,诊疗措施的实施,抢救工作难以用时间概念来确定。学生们对于工作的热情缺乏,计较工作时间,在其工作及职业的需要与自己的空闲时间中难以平衡,而超强度的连续抢救及值班、手术后加班,无论是体力和主观上都难以适应。对病人就是一切。

轻视医德医德是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行医以德为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其职业的特殊性对医学生道德素质的要求高于其他学科。由于其服务的对象是身体和心理需要帮助的人,因此,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是宗旨。而医学生对于此理念的概念模糊,注重技术,只埋头学习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当面对患儿家长时,态度较生硬,询问病史时缺乏关切的口吻,机械性追问患儿家长症状,以及罗列套用书本上能出现的模式化的症状,让患儿家长有不平等的感觉,因此难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容易遗漏重要的信息。在实施检查和操作时,缺乏保护性的措施,如天冷时捂热听诊器再听诊,检查时随时关注患儿的反应,努力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和痛苦。医学生在临床考核中普遍扣分是缺乏保护措施,将患儿作为单纯的治疗对象,而忽略了作为人的本质。

二、对临床医学实习实践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加强人文教育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理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模式发生转变。“医乃仁术”是医学先辈们对医学人文精神最本质的概括。目前大学课程中主要强调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在哲学、心理学、论理学等方面的培养还是相当肤浅,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要求提出:“敬业精神合伦理行为是医学实践的核心”,职业道德、态度、行为、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是保证毕业生具备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及基本素质之一。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他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将直接影响合决定他们将来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首先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高,具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合人文精神的人。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合科学素质。因为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医学教育的核心要“以人为本”。

加强临床思维培养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对于短时间内能增加知识,但已造成了对知识接受的被动合不积极的状态,使医学生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随着时间流逝而很快忘记。学校在进行基课教学时,由于医学理论知识涉及的领域广泛,记忆内容多,概念性强,应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会循序贯通,多问“为什么”挖掘其内在联系。在临床课的教学中贯穿问题教学,剖析一个问题从各个相关的基础知识串通在一起,如在讲哮喘时,不是单一的从病因到发病机理,而是从其临床表现及处理的原则中反馈其病理生理、解剖及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使其融贯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强调共性问题,培养纵向思维,而临床上往往出现某些个性问题,因此还要学会横向思维,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另则要培养勤思维的良好习惯,注重条理性,强调课堂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加强临床基本能力的培养临床技能的培训需要大量实际操作的训练。目前的医疗状况要求医学生在进入实习时有一定的操作技能概念,因此在学校学习的后期临床课教学时,开展仿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在模拟病人身上反复进行正规化的训练。在每项操作前,教师要结合具体例子讲解该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交待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应急处理的方法,学生身临其境,领会各项操作的具体要求,准确熟练地掌握各项操作过程,通过图片、录像、vcd等资料方式多渠道反复强化意识。

三、结语。

该文探讨了我国临床医学实习实践中存在的多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针对这几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进一步丰富临床医学实习实践的研究内容,然而临床实践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的有机整合,更深入的临床实践教学研究,如临床实践教学的教育与测量、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评估等有待更进一步的探讨。

临床医学论文【第七篇】

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我院6月-5月近四年收治的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符合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条件:所有患者经b超、胃镜、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ct等检查,均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依据修订的.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表现临床症状为腹胀、腹痛、头晕、贫血,伴随大量呕血及黑便,且经胃镜查实。其中,男32例,女16例,患病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43岁。所有患者肝硬化诊断明确,肝炎后肝硬化29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原因不明2例。

检查方法。

在24-48小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检查,优先给予出血量大且伴随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输血、止血、补液及其他对症治疗,待病情平稳后进行胃镜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参照20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制定标准。

出血原因。

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胃镜检查得出出血原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征象24例,占出血总数50%;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3例,占出血总数27%;消化性溃疡出血8例,占出血总数%;急性胃黏膜病变2例,占出血总数%;胃癌1例,占出血总数2%。

诊断指标。

有病毒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炎病史;有肝功能衰竭与门脉高压性胃病表现;有肝实质硬化结节感;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呕血与便血符合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标准。

治疗方法。

入院后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尿量、体温、呕血与黑便情况。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与血尿素氮。给予抑酸并辅以黏膜保护剂硫糖铝(3g/d),以及改善肝功能、预防肝昏迷及补充血容量。治疗过程中予以口服凝血酶500u3~4次/d,或予8%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50ml,交替使用2~3次/d。静脉滴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剂量μg/min,止血后减为μg/min,3次/d,维持2~3d后停药。维生素k1注射液3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1次/d,静脉滴注。

2结果。

疗效评定。

患者出血疗效评定为:24小时内出血停止,无活动性出血且呕血、黑便停止,伴大便转黄为显效;48-72小时内出血停止,无活动性出血且一周内大便转黄为有效;其余为无效。

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在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42例患者治疗后止血疗效显著,6例止血效果不显著,成功率%;6例中,1例出血抢救无效死亡,5例续发感染。

3讨论。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仍占消化道出血20%左右。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由于胃镜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发现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病人出血并非都来源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如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和消化性溃疡等,其中门脉高压性胃病,尤其是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的出血非常多见,成为第二位病因[2]。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目前多用内科治疗为主。在未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时,应采取常规止血、输血,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和制酸剂;在病情稳定下及早进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以便针对治疗,减少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利于及早恢复。

临床医学论文【第八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医学领域技术、学术的跨国交流逐渐频繁和深入。在21世纪初,诸多医科院校开始招收国际生;同时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逐渐开办了英语专业。为了改进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缺乏英文版标准化病人的现状和践行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目标,将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培训并运用到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国际生;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临床教学。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医学领域技术、学术的跨国交流逐渐频繁和深入。自1995年我国实行各高校自主招收国际生政策以来,来华国际生教育发展迅速,医学专业赴华医学国际生人数增长最为迅猛,已居各专业第二位,学历国际生居各专业首位[1]。我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招收国际生,近年来年均接收200名左右的国际生,目前全校接受全英教学的国际生有近600人,主要来自越南、泰国和印度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受其母语的影响,大多数国际生的英语口音重,且汉语水平不高,这给师生交流、医患沟通带来阻碍。在临床实习期间,语言沟通障碍是阻碍国际生深入学习的主要问题之一[2],语言交流障碍、医患沟通障碍以及病患资源等因素影响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医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标准化病人培训并运用到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既有助于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也为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以及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简称sp)的研究提供资源,是一种多方收益的探索。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医学院校培养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并不局限于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外语人才。我们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3]以及我校优势,在我校开展英语专业学生作为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标准化病人的实践。本次实践对象为我校英语专业大二和大三20名学生以及40名包括国际生在内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共分20个小组,每小组3人,其中英语专业学生担任sp,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分别扮演临床医生和助手。

1.2教学方法。

本次研究实践前,了解英语专业学生情况;实践后,向英语专业学生以及口腔专业学生获取反馈意见。实践全程历时2周。第一周话题培训,在进行口腔临床医学拟诊测试前由口腔专业教师提供10个口腔临床医学话题给每个小组,由小组里口腔学生担任培训教师,口腔专业的全英教师和英语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帮助sp理解剧本,熟悉剧本,掌握相对应疾病的症状以及模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第二周,分别在两个下午时间进行测试,测试当天由小组抽签选定1个话题,随即就该话题进行临床技能模拟操作测试,考核流程包括挂号、问诊、诊疗、开医嘱等必备环节。外国口腔专家、我校口腔临床医学教师、英语专业教师等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随堂打分和评价。

2教学效果及评价。

2.1实践教学前基本情况调查。

实践前,我们对广西医科大学英语专业本科一至三年级的102位学生就充当我校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sp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3人(12.75%),女生89人(87.25%),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基本情况、医学知识了解程度、参与sp培训的学习动机、培训需求等四个方面。在参与sp培训的学习动机方面,大部分学生对sp培训的学习动机比较强烈。问卷结果(多选):因为求知兴趣者94人,占92.16%;为了职业发展者86人,占84.31%;为了更多接触社会者82人,占80.39%。从以上资料可见,本次调查对象具有以下特点:年轻女性占多数,性格属于内外向兼有,具有极端性格的人占少数,绝大多数不具有医学背景并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有87.25%的学生表现出对sp培训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此次实践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知识结构看,95.00%的学生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很少,说明其对医学知识了解总体程度不高,符合遴选sp的基本条件。

2.2实践教学后调查结果。

在口腔临床医学拟诊测试结束后,我们发放问卷,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和口腔专业学生对此次实践的反馈意见。问卷为主观题,包括四个方面:此次临床拟诊中的收获/感想;经过此次拟诊,对sp的认识如何;个人和模拟医生/病人的不足之处;对以后类似sp培训活动的建议。经过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2.2.1英语专业学生结果反馈英语专业学生认为此次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增加了医学词汇,了解一些基本的口腔卫生健康常识和口腔疾病的简单防治知识;同时也发现自己英语口语水平的不足,医学英语词汇相对匮乏,作为模拟sp,对自己的病情还无法进行确切的描述;通过实践更加了解了sp的概念和意义,对以后再次担任sp有很多的帮助。参与实践的英语专业学生对模拟医生搭档做出的评价:大部分参与拟诊测试的医生英语口语发音不够标准、不清晰,存在一些语法错误,英语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国际生口音较重,使听者无法准确理解;在问诊治疗过程中,医生缺乏对诊断的简单解释,部分学生无法用通俗易懂的英语对专业术语进行解释,医患沟通较困难,跟病人互动少,人文关怀欠缺,在操作过程中不够熟练,忽略了一些关键步骤。英语专业学生希望以后的sp培训活动增加培训时间,组织者能提供足够信息供sp准备,考核后提出实质性建议、评价和改进方向;也希望拟诊医生在考核前进行充分准备,熟悉考核内容和操作流程,在考核时注意自己的态度、语气、动作等,多关注患者感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作为sp,应该更仔细揣摩真实病人的状态和心态并尽可能地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为临床医学教学提供实质性的帮助。2.2.2口腔专业学生结果反馈口腔专业学生认为,此次实践让他们对医患沟通和医生与助手之间配合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提升自身临床经验、考查临床操作技能、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到自身不足,如,英语口语水平有限,发音不够标准,其中部分国际生口音较重,增加沟通难度;临床思维不足,准备不够充分导致拟诊过程中过于紧张,诊疗流程熟练度不够,无菌观念、临床沟通技巧等还需提高。他们认为英语专业学生担任sp拟诊活动很好地模拟了在临床中遇到外国患者的情况,督促参与活动的医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身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英文向患者解释病情,如何应对接诊、治疗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缓解医患关系,这对今后的临床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他们还认为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好,可以用自身语言优势很好地参与到拟诊活动中;但对口腔知识不了解,口腔专业英语匮乏,对病情描述不够准确,其中部分同学由于没有经历过口腔方面的疾病或检查,故未能很好地代入患者角色,缺乏临床随机应变能力。与医学专业学生扮演sp相比,由于缺乏口腔专业知识,英语专业学生能更好地模仿真实的病人,表现出临床中病人的多样性,表达更口语化,比较接近真实场景,相对于医学专业学生扮演sp来说能更有利于模拟诊疗。不过,也由于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导致英语专业学生对模拟诊疗内容无法提出意见,sp的“指导功能”表现不足。因此,他们希望英语专业学生多增加医学方面的知识,学校应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更真实地扮演病人,为临床医学教学提供更多帮助。

3讨论及体会。

sp是从事非医疗工作的正常人或病人,经过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体征,能够发挥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和教师三种功能[4]。这是国外医学院校十分流行的一种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近年来在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中,国内高校也逐渐开始引入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于亚峰认为,英文版标准化病人既能拓展和丰富国际生的技能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还能应用于实习生技能培训、临床技能竞赛、临床技能考核等多方面[5]。在临床医学教学中采用临床模拟病例教学,由临床专家、教师设计典型临床案例,由学生扮演某种疾病病人和医生,模拟临床诊治过程,不仅可以弥补临床见习中案例不足的缺陷,还加强巩固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6]。在景汇泉[7]的研究中,通过让中国医科大学182名医学生、11名专业临床医师与19位sp一起为学生分别评分,证实sp是osce(客观化结构化临床考试)有效实施的关键,以及sp记录受试者行为的准确性,且认为sp在评价医学生临床能力方面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检验,国内外专家学者都研究过sp作为临床医学教学受试者的可行性,但以英语专业学生作为sp用于临床教学的研究相当少,是sp研究可开拓的研究空间。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对我校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和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对英语专业学生作为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标准化病人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践验证,认为在国际生临床医学教学中培训一批可供国际生检查和诊断的、具有一定表演能力、沟通能力和较高英语水平的英文版标准化病人,可有效减少在临床教学中国际生与中文版病人的沟通障碍、文化冲突,从而改进临床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培训可以贯彻落实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临床教学和英语教学提供经验,建立适合医学院校发展的教学模式,具有可持续性研究的潜力。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89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