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红色家书读后感样例精彩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10799

红色家书读后感【第一篇】

读红色家书,就是要学习革命先烈对事业的坚韧,做执着奋进、担当实干的先行者。每1篇红色家书都饱含着革命先烈执着奉献的伟大革命精神。在艰苦卓绝的岁月,每一个选择为中国争自由、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共产党员,每分每秒都是在和生命赛跑。烈士裘古怀在被捕入狱后的一年零七个月中,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始终夜以继日的为党工作,直至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份对理想舍生忘死的奉献和执着,无悔无怨,触动灵魂!“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这是__的谆谆教导。今天,面对党的__新部署,对标新时代组织工作新要求,组织部门重任在肩,我们必须俯下身、沉下心、融入情,执着奉献、实干担当。要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把组织工作镜头聚焦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中心工作和复杂环境中,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组工特质,在服务中心大局中体现组工作为、彰显组工力量;要以爬坡过坎的压力感,把从严治党要求压实到每一个党支部,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实到每一名干部,从递一杯热水、解一个难题、坐一条板凳的真情中筑牢堡垒、淬炼党性,让党群鱼水情更浓;要以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大力弘扬“安专迷”精神,以精耕细作,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成党和群众喜爱的“精品”,干出一流业绩。

读红色家书,就是要学习革命先烈对清廉的坚守,做质朴纯粹、一身正气的模范者。红军的高级干部,被捕时身上只有一块怀表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新时代的组工楷模杨汉军,一生住在建于上世纪90年代墙漏水门开裂的家……这种一生质朴纯粹、一身清廉洁白的浩然正气,无私无欲,触动灵魂!花以芳香而美,干部以清廉而贵。组织工作具有特殊性,组工干部也成为一些人“围追堵截”的对象。我们要把“纯粹”“阳光”“规矩”放在案头、记在心间,树立过硬廉洁作风,始终保持“源头活水”的纯净。在生活中,要常常清清朋友圈,多交一些基层之友、人才之友、交心之友;在工作上,要常常把工作置于党员群众监督之下,让组织工作在阳光下运行,抹去“神秘之色”;在平常时,要常常以“畏己知”之心审视自我,时刻绷紧纪律之弦,让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组工干部优良形象伴随始终。

“我决心向培养者教育者贡献全部力量,虽然赴汤蹈火而不辞!”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我们要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始终如一的奋斗情怀,朝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向前。

红色家书读后感【第二篇】

《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辑录了李大钊、方志敏、陈毅安等三十位革命烈士遗书、就义诗、家信等红色书信,再现了革命烈士舍生取义、英勇报国的家国情怀;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党性,带着我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进行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如:方志敏、夏明翰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为国家,正气凛然,坚贞不屈;“我含笑,我更望你含笑,我快乐,我愿你比我更快乐!”杜永瘦的视死如归;“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的毛泽建;革命夫妻陈觉、赵云霄的英雄故事;陈毅安的无字书信等等,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是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桥梁。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蕴涵着无穷的思念,诉说着无尽的衷情,寄托着殷切的祝福。从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们的思想轨迹,可以见到他们对革命事业的矢志不渝、对革命理想的坚贞不屈,为了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惜英勇献身的豪情壮志。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品读《红色家书》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更应从中汲取营养,补好精神之“钙”,牢记先烈们的遗志,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党员。

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共产党员我们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个“要”。

一是要深入“学”。俗话说:“认识能力有多高,行动就有多自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是通向胜利之门的钥匙。”“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只有认真看书学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夯实理想信念基石。在当下,不但要弄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尤其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八个明确”主要内容和“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只有理论知识扎实了,才能更好地用于指导实践。

二是要扎实“干”。实现共产主义不是坐而论道的空谈,也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是“干”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实现理想,必须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方能“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而通过实践则能更好地促进学习,从而达到“知行合一”。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理想,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认认真真干事。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靠的就是中国人民的实干精神,我们中华民族一贯以来就是勤劳的民族,因此,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三是要敢于“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说:“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邓小平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出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改革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是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甚至会停滞不前和倒退,夯实信念基石,必须不断开拓新境界,坚定四个“自信”,夺取新胜利。历史的无数经验告诉我们技术创新、方法创新、体制创新,必将会带来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畏首畏尾只会落后挨打。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习近平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毋庸置疑,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革命理想高于天”。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更要有新作为,作为在新时代的公路人,我们要继承先辈遗志,爱岗敬业,团结创新,凝聚圆梦力量,在传承党的红色基因中使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新的时代价值,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红色家书读后感【第三篇】

烈士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让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这是他们的信仰与初心。陈觉给妻子赵云霄的信写道:“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这是烈士刘伯坚在牺牲前给妻子的遗言。为了理想,为了明天,为了国家,先辈们死且不惧,何惧之有,为雪国恨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世!多少先烈的前赴后继,才有了今日强大的祖国的繁荣昌盛!

红色家书读后感【第四篇】

近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用心读《红色家书》一书,书中一封封家书饱含深情、感人至深、惊天动地,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大公无私的家国情怀,对激发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承发扬艰苦奋斗、无私无畏的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读的过程中,我也在深深地思考《红色家书》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红色家书》其实就是老一辈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缩影、一部简史,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源所在。

69年前,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纽约星报》邀请了几位代表各种政见的美国远东问题专家举行座谈会。他们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胜利?”《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从平均地权的政策出发,阐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赢得民心的。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原美国新闻处处长约翰·费尔班克认为组织起广大贫困农民进行斗争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根源,而蒋介石的前政治顾问,美国新闻处太平洋行动组副组长欧文·拉铁摩尔则认为,是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导致他们输掉了这场战争。他们从各种角度讨论了很多,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得出统一而贴近现实的答案。

然而69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广大中国人民不断迎接挑战,不断赢得胜利,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不由得让国际社会再次发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胜利?”

国际社会所苦苦求索的答案,其实,就记载在这本《红色家书》中。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孔子说过“自古民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仰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乃至一个民族的根本,失去信仰,人就会失去灵魂,政党就会失去活力,民族就会面临消亡。在战争时期,信仰尤为重要,夏明翰烈士在家书中写道“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我一生无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这红色家书薄薄二张,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如有雷霆写就,划破了黑暗的夜空,照亮了新中国的未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夏明翰烈士这般用鲜血浇灌信仰之花的共产党人何止千万,正是他们坚定厚重如山岳一般的共产主义信仰,才让今天的新中国繁花遍地,锦绣河山一片安宁。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共产党员的一身正气。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劳苦大众的代言人。立党初衷,就是解放劳苦大众,造福全中国。每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挺立的旗帜,迎风飒飒响,正气贯云霄。红色家书中,无论是毛泽东致信妻兄杨开智告诫他不要有任何奢望,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还是刘少奇致信姐姐刘绍懿要求人民政府的法令要办的,必须老老实实照办,还是陈毅告诫家人,要想办法自力更生节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无论官多大、位多高,都依然保持共产党员公道正派的作风,绝不徇私枉法,绝不搞特殊化。共产党员都是从人民中来,必须时刻保持和人民的血肉联系。高高在上的姿态、贪赃枉法的行为,只会让人民所唾弃,终究被时代所淘汰,正因为共产党员的拳拳赤子心和浩然正气,让党和人民熔炼成一个整体,历经各种挑战,创造出一个个新的奇迹。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他们”的家国大义。“他们”有的是共产党员,有的并不是。“他们”是这一封封红色家书的另一方,历史的聚光灯也少为“他们停留”。“他们”是替毛泽东照顾病母的舅父文正兴、文正莹;“他们”是瞿秋白每封家书必提到的“小独伊”;“他们”是带着徐向前的一双儿女,东奔西走躲避飞机轰炸的黄杰;“他们”是共产党员的父辈、爱人、儿女。他们何尝不想亲人们留在自己身边,过着平淡的生活,但是国难当头、神州涂炭,唯有共产党能救中国。家国大义面前,“他们”毅然舍小家为大家,不再偏安一隅、儿女情长,他们全心全意支持亲人们踏上救国征程,正因为“他们”毫无保留的鼓励和支持,让这些共产党员们在那个血火交织的年代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之中。这一封封真情流露的家书,虽然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却沉甸甸地记录着共产党员和至亲们的心灵默契,“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新中国的光荣和伟大,永远有“他们”的一半。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国共产党的胜利,绝不是封建王朝那种一朝胜、便称王的暴力更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翻外来侵略、推翻暴力统治的正义的胜利。这胜利来自于人民,也将造福于人民。在这一封封红色家书中,我们看到毛泽东为儿子毛岸英的进步而喜慰,罗荣桓对女儿感叹为人民服务已成终生职业,刘少奇教导儿子刘允诺虚心听取同志们的批评,是这一代传一代的高尚品格和优良传统,让将近百年的共产党队伍历久弥新、永焕生机。无论是风雨飘摇的1921,还是国富民强的2018,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夙兴夜寐、鞠躬尽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必将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发挥我党的优良传统,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这275封伟大而温暖的红色家书,勾勒出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从1919年到1982年这63年的时间跨度,更加凸显了主题的宏大。红色家书记载的不是历史,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传递着脉脉温情,反而让历史更加有血有肉。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矢志不渝,做一个有信仰有担当的共产党人,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辉煌的业绩来报效国家,不负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美好生活,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献出自己的力量!

红色家书读后感【第五篇】

《红色家书》一书选录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革命先辈英勇就义前寄予家人的遗书,我怀着无比崇敬和感慨的心情,认真阅读了《红色家书》,深有感触。

每一封家书里包含对家人最真挚的强烈的情感,对信仰最忠诚的坚定,都让我深深的感动。家书作者们对于父母、子女、爱侣和亲属有眷眷深情,对各种复杂环境有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更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与信念,每1篇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而又振奋人心,唯将情长寄尺笺,碧血丹心照汗青。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血泪故事,交织出一副又一副革命烈士勇往直前,甘洒热血的感人画卷。

尤其是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一些家书,收录了党成立初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等各个时期先烈们的心声。这些家书有的写于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有的写于慷慨就义的前夜,有的写于白色恐怖的日子。字里行间,向我们展现了革命者身处艰险却矢志不渝的英勇气概和必胜信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

以下是我在拜读革命前辈们的家书之后的几点体会和收获。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1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