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集聚公开课 小学数学集聚教案设计【推荐4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小学数学集聚公开课 小学数学集聚教案设计【推荐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数学集合公开课 小学数学集合教案设计【第一篇】
除法
长颈鹿和小鸟、小兔安家、游乐场。
1、让学生经历操作,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乘除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探索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的书写格式。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
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
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1、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培养估算意识,学会估算策略,体会估算价值,进
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本单元共4课时
第一课时 长颈鹿和小鸟 1课时
第二课时 小兔安家 1课时
第三课时 游乐场 1课时
练习五 1课时
第1课时
教材第82-83页。
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习用
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在动手活动、探究学习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生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列出除法的书写格式。
说出用哪句口诀求商,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用吹塑纸做42只小鸟和6个小房子。
动手操作法。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讲故事引入新课:森林中的长颈鹿和小鸟是好朋友,
小鸟来长颈鹿家做客,每群4只,先后来了5群,问:一共来了多少只小鸟?
2、继续引导:这20只小鸟要长颈鹿帮助它们做房子,每所房子住4只小鸟,你们知道长颈鹿要做多少栋房子吗?
3、继续引导提问:长颈鹿家又来了22只小鸟,现在,长颈鹿家一共有42只小鸟,它们都要长颈鹿帮助建房子,每栋房子住6只小鸟,同学们知道长颈鹿要建多少栋房子吗?
二、长颈鹿和小鸟。
1、提问:引导学生思考:42只小鸟,每栋住6只,
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栋房子?(板书课题:长颈鹿和小鸟)
2、在讲台上演示42只小鸟分在6个小房子里。并请学生思考:每个房子里有几只小鸟?
3、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42个小圆片分别放在6个小纸盒里。
4、请学生回顾:积是42的乘法口诀。
5、在黑板上列出除法算式:42÷6=7,同时介绍
除法书写,引导学生认识各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6、出示“想一想”,请学生作练习。
三、练一练。
1、把第一题抄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上来做。
2、纠正学生有错误的答案并讲解答案。
3、请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用哪句口诀。
4、出示“小动物回家”的第3题。请学生说题意,并连线。
5、引导学生计算64÷8时,启发学生:我们为小动
物再建造一个家吧。
6、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猫捉老鼠”,并连线。
7、引导学生讲这个数学故事。
8、演示图画“平均每人吃几个”并列出算式。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
们进一步体会到,虽然数字大了,但除法与乘法是联系在一起的。
长颈鹿和小鸟
42只小鸟,每栋房子住6只,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栋房子?
42÷6=7(栋)乘法口诀:六七四十二
答:要准备7栋房子。
小学数学集合公开课 小学数学集合教案设计【第二篇】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齐答)喜欢,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观察物体。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我这里有一张小动物的照片,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呢?(出示一张小动物的背面图,学生很好奇,纷纷做出判断。)
生1:好像是鹅。
生2:是鸡。
…
师: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另一张照片。(出示小动物的侧面照片。)
生:是鸭子。
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再来确认一下。(出示小动物的正面照片。)
生:鸭子!猜对了!(学生很兴奋。)
师:为什么刚开始猜的时候我们不敢确定谁猜得对呢?
生1:背面不好认。
生2:从后面看不出特征。
生3:光看后面看不出是什么动物,看到它的侧面我就猜到是鸭子。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后面,侧面,前面。)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因为照相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拍到小动物的样子也就不一样。要想辨认它,就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师:请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观察桌面上的小汽车,然后说说你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课前每组学生的桌上准备了一辆玩具小汽车。)
生1:我看到的是车的尾部。
师:哪些同学也是看到车尾?请站起来。(每组均有学生站起。)
生2:我看到的是车头。
…
生3:我看到的是车门和两个车轮。
…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和组内同学换座位观察一下好吗?
(学生很高兴地在小组内互换座位。)
师:你在这个位置上看到小汽车的哪个面?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请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学生独立观察,相互交流。)
师: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对小汽车进行了观察,(课件显示课本主题图)笑笑和淘气也在观察小汽车。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生1:淘气站在车的后面,看到的是车尾,第一幅图是他看到的;笑笑站在车的侧面,看到的是第二幅图。
生2:第一幅图是淘气看到的,因为他站在车后面,看到的是车尾;第二幅图是笑笑看到的,她站在车的侧面,看到车门。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淘气和笑笑站的位置相同吗?看到小汽车的形状一样吗?
生1:他们站的位置不同,淘气站在车的后面,笑笑站在车的侧面。
生2:他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小汽车的形状也不一样。
师:刚才,我们坐在座位上观察了玩具小汽车的前面、侧面和后面,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呢?
生:把玩具小汽车拿起来,就可以从下面观察,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观察物体》。
师:你真会想办法!现在请小组长拿起玩具小汽车,其余同学从下面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车的底盘。
生2:我看到了车的四个轮子。
…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我坐的位置不同,看到车的形状也不同。
生2:我发现要看清玩具小汽车的样子,可以从它的前面、后面、侧面和下面去观察。
生3: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看到东西的形状也不一样。
…
师:对!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果要看清物体的全貌,该怎么办?
生1:把几个面都看一看。
生2:可以转一圈看。
师:你们的办法都不错!
1.小摄影师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很仔细,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假如我们现在给一个同学照相,请同学们用手做相机,如果这个同学站的符合要求,你们就说"咔嚓",好不好?
(学生很兴奋,师请一男生上讲台,其他学生跃跃欲试。)
师:照侧面相。(男生侧面面向全体,其他学生举起双手,说"咔嚓"。)
师:正面相。(男生面向全体,其他学生举起双手,说"咔嚓"。)
…
2.看图连线
师:同学们摄影师当得不错,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2题,学生很顺利地说出准确答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点击连线。)
师:这两道题没有难住你们,有信心做下一道题吗?
3.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
师:各小组取出茶壶,要求把茶壶把正对黑板。请同学们坐在座位上认真观察桌面上的茶壶,把你看到的形状用一个动作表示出来。
(学生纷纷根据看到的茶壶形状,用肢体模仿。)
师:(问一生)你为什么这么做?
生:我看到茶壶把在左边,就左手叉腰;茶壶嘴在右边,右手就向右伸出去。
师:(问一生)你的动作怎么和他相反呢?
生:我看到的茶壶嘴在左边,茶壶把在右边,我就向左伸左手,右手叉腰。
师:(指一生)你又为什么这么做呢?(模仿学生两手合十前伸的动作。)
生:我只能看到茶壶嘴,看不到茶壶把,我就这样做!(说完又做了双手合十向前伸的动作。)
师:同学们做的动作和回答都很精彩!淘气、笑笑也在观察茶壶。(课件显示第13页第3题)他们看到的各是哪幅图画,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再在书上连线。
(学生讨论后在书上连线,集体反馈、订正。)
4.游戏:看图找位置
师:同学们练习完成得很好,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个玩具和一个配套的信封。现在请各组小组长把玩具正面对着教室黑板在桌上放好,组里的每个成员都从信封里抽一张图片,当老师说"开始",你再看图片上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再迅速找到相应的位置。记住:不许转动玩具!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学生按要求放好玩具,抽出图片。"开始"的口令发出后,学生看图片,找相应的位置。学生找到位置后,各组汇报游戏情况。)
师: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想给自己留什么作业?
…
小学数学集合公开课 小学数学集合教案设计【第三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出示题目。)
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课件出示题目。)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通过复习求积的近似数,为后面将求积的近似数和求商的近似数进行对比做好准备,也利于引出课题。在引出课题的同时,让学生知道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教学教材第32页例6。
(1)出示例6题目信息。(ppt课件演示。)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3)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12≈(元)。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三位小数,再将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精确到“角”,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一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二位小数,再将第二位小数“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①通过上面的两次计算,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数?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6)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时,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可以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
①如果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小于5,直接舍去;(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角”的计算过程。)
②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等于或大于5,要在已求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分”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复习已唤起了学生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知识经验,这里通过买羽毛球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体会和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同时也结合实例体会了商的近似数的实际意义。
2.对比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1)对比求“×”的积的近似数与求“÷12”的商的近似数,想一想,它们在求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2)思考: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交流、概括。(ppt课件演示。)
①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②不同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只要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数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后再取近似数。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与复习题的对比,让学生明确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让学生形成了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巩固应用,内化方法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
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集体订正,着重让学生明确每一小题除到第几位小数,然后怎么取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3题。
①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组织学生交流、比较取近似值的各种方法,看哪种方法既快捷又简便。明确从全局出发只列一个竖式,看最多保留三位小数,就先直接除到第四位小数,然后再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地进行保留,这样既简便又不易出错。
2.提高练习。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
(2)求商的近似数时,精确到百分位,就必须除到万分位。( )
(3)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一样,必须先求出准确数。( )
3.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2题。
①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说一说要想知道“是上午铺路的速度快,还是下午铺路的速度快”,该怎么办?(要分别计算出上午和下午铺路的速度,并比较大小。)
②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保留不同小数位数的取值情况。
③组织学生交流各种不同保留小数位数的情况,体会只要能比较出速度的快慢,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少越简单,明确取近似值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精确度,灵活选择保留的位数。
(2)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4题。
①引导学生审题,并让学生明白当题目中没有明确保留小数位数的要求时,一般要保留两位小数。
②引导学生自觉、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将“÷”转化为“÷”),并完成第(1)问。
③完成第(2)问: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注意了练习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注重了让学生通过练习内化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同时对解决问题的技巧进行了适时点拨和指导,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及时巩固
1.课堂作业: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1题。
2.课外作业: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5题。
小学数学集合公开课 小学数学集合教案设计【第四篇】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的成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的全部劳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乐园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努力的方向。还有对学生的评价,包罗万象,既有对学习方法的评价,又有对学习情感的评价,也有对自己的鞭策鼓励。这样的评价,教师只需适当点拨、启发,便能让学生在被他人肯定的同时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从而把主动探究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第一乐趣。这节课我在设计上注重这两点,来设计和展开教学。
在知道两数特殊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正确、熟练地求出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
1、思考并回答:①什么是公约数,什么是最大公约数?②什么是互质数?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回答后做练习十四的第5题)
2、求30和70的.最大公约数?
3、说说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7和21 8和15
我们已经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求这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板书课题)
1.教学例3
(1)求出下列几组数的最大公约数:7和21 8和15 42和14 17和19
(2)观察结果:通过求这几组数的最大公约数,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方法:先让学生讲,再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9页的结论。
(4)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69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做后由学生讲评,集体订正。
1.做练习十四的第7题,学生独立观察看哪几组数是第一种特殊情况,哪几组数是第二种特殊情况,再解答出来。
2.做练习十四的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作出判断后再让学生讲明判断的理由。
3.做练习十四的第9题,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方法。
1、做练习十四的第8、10、11题。
2、有兴趣、有余力的同学可做练习十四的第13*题和思考题。
有的数学问题比较复杂,光靠个人的学习,在短时间内达不到好的效果时,教学时,我让学生前后桌组成四人小组,小组中搭配上、中、下三类学生,由一位优等生任组长,组织组内同学讨论如下问题:(1)、一个数的约数与这个数的质因数有什么联系?
(2)、两个数的公约数与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有什么联系?
(3)、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知道“最大公约数”一课最难理解的就是其算理,我也尝试过多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无论是老师讲解还是学生看书,给学生的感觉大多是:太难懂了,算了吧!这时,何不让学生讨论讨论,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说说?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样,不仅保证了全班同学的全员参与,使每位同学都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而且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启发、讨论、总结,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想法在逐步完善着,学生个人对最大公约数算理的理解都会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归纳、推理、判断等能力也在这里得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在不断增强;当自己的意见被采纳时,学生也在尽情地享受着交流成功的乐趣。如果学生能把学习当成一件“美差”去做,这不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