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原理范例【精编5篇】
【导言】此例“生态学原理范例【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生态学原理【第一篇】
关键词:人性化;持续化;整体化;多样化
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进行后,改革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实施的情况,而对实施过程的监控与评价是考察课程实施状况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生态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同样也关乎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得失。以往的课程评价多采取目标评价手段,学生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到评价中来。因此,新的评价体系应注意规避这些短板,实行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原则。
一、人性化
人性化原则首先是指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原则。“传统语文课程评价,以语文教科书为本,以语文教科书为标准,所以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少数,轻多数;重理性,轻情感。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和语文课程评价标准要求,必须以学生为本,这也是生态理念所倡导的。所以,语文课程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语文知识是怎样获得的,语文能力是怎样形成的,语文素质是怎样养成的”。其次,人性化原则还指人从本质上具有生态性。在对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中,需要注重将人的发展与周围环境结合起来考量,将学生的发展与教师、学校、社区发展联系起来思考。
二、持续化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动态化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套用、复制。持续化原则就是要针对小学语文课程开发的这一特性来进行评价,既要关注现状,又要着眼长远。更重要的是,可持续性也是生态学家所孜孜追求的,即追求人类在地球的可持续、永久性发展。生态教育的宗旨在于创造一个可持续性未来的动态过程,其标准是:(1)社区和人自身的运行机制和特定地区的生态体系相和谐。(2)以长远的眼光来维护土地和资源。(3)理解周围的人并被其所理解。(4)节俭,没有浪费,没有贪婪。(5)提升民主和参与意识。因而,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也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即将人的因素纳入到生态圈中去考量,不仅要强调意识,关注当下的世界及周遭的人与事,培养节俭、适度的生活原则,而且要用生态的思维来考虑语文学习与学生周围事物的关系,
提高学生对事情的参与热情和表达诉求。
三、整体化
所谓整体化,就是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性培养。从内容要求看,要认识到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对语文课程内容的整体关联,包括对学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包括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能力培养的全面重视,避免仅限于只重视阅读与写作能力考查的平面化思维。从评价要求看,它的范围不能仅限于认知领域知识和能力的显性内容考查,还要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隐性内容考查。所以,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评价中都要重视整体化原则的贯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生态教育所倡导的使师生在“乐学、求真、笃行”中共同走向高远博大、臻于至善的人生境界。
四、多样化
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其评价是多样化的,评价主体除了教育行政人员之外,还有学生和社会,并且它们之间共同构成一种彼此对话的状态。该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学生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课程开发本身亦是为学生的学习而存在的。因此,课程开发是否适应学生的能力、性向、经验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来自学生的评价是最有价值的。第二,学校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基于学校、立足于学校,因此,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评价,学校有权利从学校的师资水准、办学条件、办学模式、办学宗旨等实际出发来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第三,社会评价。家长通过参与校本课题,或与孩子有效的交流来认识学校教育,进而做出相应的评价。
总之,生态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原则既要符合自身的人性化、持续化、整体化、多样化要求,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以科学的评价积极推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学校教育改革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胡金木,王云。试论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J].校本教研之窗,2006(2).
生态学原理【第二篇】
1.研究区域概况
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规划范围为龙泉山脉周边地区,包括金堂县、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县和新津县五个区县的47个乡镇,总面积1556km2(图2)。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发展的首要条件是生态环境的恢复,通过生态保育和恢复重建工程提升其环境容量及生态承载力,发展以绿色植被为基础的森林—农田—水域生态系统,充分发挥龙泉山自然生态区域的系统服务功能,平衡都市碳排放并为人们创造自由呼吸新鲜空气的绿色空间,使之成为成渝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及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一个良好空间载体。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应符合成都市城乡国土绿化发展总体规划,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根据周围环境和城市总体规划,适当建设旅游点、森林公园等配套设施。龙泉山属于生态脆弱带,目前形态和景观特性与规划的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和成都市发展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目标相差较远,因此必须以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原理为依据,同时与景观再造相结合,增加景观异质性与多样性,提高视觉效果。龙泉山生态建设应既恢复其生态功能,又尽可能地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在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方面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龙泉山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通过分析龙泉山的生态环境现状,研究龙泉山的自然本底情况,综合评价龙泉山的生态敏感性,并结合龙泉山五区县开展的生态恢复与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及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提出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区划及分区控制策略,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保育规划,从而为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提供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
2.研究方法
通过详细解读龙泉山各区县已有规划或环保政策,深入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实地考察龙泉山地区的土地利用、水系组成、生态系统状况、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结合龙泉山五区县已有规划或环保政策,全面掌握龙泉山地区生态系统变化情况及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龙泉山生态敏感性,探讨龙泉山用地规划,将龙泉山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政策建议,使龙泉山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有机结合(图3)。
3.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
基本农田保护的冲突
龙泉山生态旅游区很多划为基本农田的丘陵耕地坡度在20°以上,属于水土流失易发区,土壤瘠薄,并不适合农作物耕作,而是需要退耕还林的地区。但是,龙泉山地区普遍存在土地生产力低且不适合农作物耕种的坡耕地被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使龙泉山普遍出现无耕地可施的情况,坡耕地的农业发展又不利于山区的生态保护,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水土流失现象。而且,龙泉山地区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的饱和又导致生态林建设用地紧缺。
自然资源匮乏
龙泉山地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较低,森林的屏障作用还未形成。区内仍有疏林地,未成林地及无林地,现有公益林面积中无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龙泉山地区山丘由于土层瘠薄、干旱少雨,及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现状和长期以来林业投入不足,致使植被呈退化趋势。加之坡耕地比重大,与林地相嵌分布,形成明显视觉”裸窗”,坡耕地长期耕作,致使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愈耕愈薄,耕作收入入不敷出,形成恶性循环。龙泉山生态环境的建设任务相当急迫且艰巨。
水土流失严重
龙泉山地区的坡耕地普遍发展林果业,其中,以龙泉驿区的林果业最为发达。龙泉驿区的优质水蜜桃、枇杷、梨等水果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达2亿kg,成为著名的优质水蜜桃产地。但是该区农民的传统果树管理方法却导致了水土流失的现象。
粗放式森林旅游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家乐”应运而生,对丰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龙泉山地区的“农家乐”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不但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但是,龙泉山地区的精品农家乐数量少,低层次重复的农家乐数量多,小型农家乐以““撒沙”的形式遍布整个丘陵,出现了无序发展的现象,影响了周围环境。
4.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综合评价一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人口负荷、土地利用合理程度及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性指标,是生态系统对各种环境变异和人类活动反应的敏感程度,用来反映产生生态失衡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是这个区域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生态敏感性分析实质上是对现状自然环境背景下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明确的辨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区域。通过评估龙泉山的生态敏感性,对生态价值相对较高、生态系统相对较敏感的区域,进行积极合理的保护;将生态价值相对较低、生态系统敏感性相对较弱的土地作为适宜建设用地。保障土地的合理利用、保护健康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效益、逐步改善已经恶化的自然环境,为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评价因子
生态敏感性分析遵循生态优先原则、综合性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通过对成都市龙泉山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要素进行调查研究,依据对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的显著性及资料的可利用性筛选出评价因子(表1)。
生态敏感性评价
依据龙泉山地区植被指数敏感度的统计分析,不敏感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轻度敏感区占%;中度敏感区占%;高度敏感区占%;极敏感区占%。其中,龙泉山西南部的双流县和西北部的青白江区的植被条件最好,其敏感度最高,中部的龙泉驿区和东北部的金堂县的植被条件较差,其生态敏感性较弱。依据龙泉山地质灾害敏感度统计分析,不敏感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轻度敏感区占%;中度敏感区占%;极敏感区占%。其中,龙泉山地区东北部的地质敏感度最高,为地质灾害易发区,西北和西南部分的地质条件较好,其敏感度较低,中度敏感度的地区分布最为广泛。依据龙泉山地区水土流失敏感区的统计分析,不敏感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轻度敏感区占%;中度敏感区占%;高度敏感区占%;极敏感区占%。龙泉山地区水土流失生态敏感度的空间分布极为不均,高度敏感区和极敏感区集中于丘陵山地,造成丘陵山地的生态敏感度显著高于平原地区。依据龙泉山土地利用敏感度分区的统计分析,不敏感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轻度敏感区占%;中度敏感区占%;高度敏感区占%;极敏感区占%。由于基本农田园地和林地主要分布于东部丘陵山地,因此,龙泉山地区东部的土地利用生态敏感度显著高于平原地带。
综合评价
根据权重表中各单因子的权重,将各因子进行叠加分析,通过融合临近多边形和破碎多边形,将规划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划分为5类(图4)。图4生态敏感度分区图其中,不敏感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基本为城镇建设用地和村庄用地。轻度敏感区占%,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水体分布区,以平原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为主,也是龙泉山地区最早被开发,人口密集的区域,这些区域可以承受一定强度的开发建设。中度敏感区占%,在全区广泛分布,以平原耕地景观为主,地形坡度较缓,植被较单一,可承受一定强度的人类干扰,生态恢复能力较高。高度敏感区占%,极敏感区占%。两者呈带状沿东北—西南方向分布,这些区域以林地和基本农田划定的园地为主,虽然地表植被条件较好,但是大部分区域受人类干扰比较严重,生态恢复能力弱,区域敏感性强,需重点保护。
生态学原理【第三篇】
关键词:生态园林 生态学 协调 多样性
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得到了长足进步,但城市绿化绿地形势单调、功能单一、维护投入大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在园林建设中倡导“森林进城、生态优先、生态园林”的思路,改善城市园林建设。
一、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级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其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分布,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大园林道路的探索,如北京、天津、合肥、南京、深圳等。
二、遵从“生态位”原则,进行植物配置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产生直接竞争。应当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于不同种群间相互补充,这样,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如在上海地区的园林绿化植物中,槭树、马尾松等因其生长状况不良,不宜大面积种植。而水杉、池杉、落羽杉、女贞、广玉兰、棕榈等植物适应性好,长势优良,可以作为绿化的主要种类。
在绿化建设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如杭州植物园的槭树园和杜鹃园。槭树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可吸收群落上层较强的直射光和较深层土壤中的矿质养分;杜鹃是林下灌木,只吸收林下较弱的散射光和较浅层土中的矿质养分,较好地利用槭树林下的荫生环境;两类植物在个体大小、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方面有效差异较大,按空间、时间和养分生态位分异进行配置,既可避免种间竞争,又可充分利用光和养分等环境资源,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春天杜鹃花争妍斗艳,夏天槭树与杜鹃乔灌错落有致、绿色浓郁,组成了一个清凉世界;秋天槭树叶片转红,在不同的季节里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
互惠共生指2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就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而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也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其他大多数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必须予以注意。
四、保持物种多样性,模拟自然群落结构
生态学原理【第四篇】
关键词:生态学原理;城市湿地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的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寻求资源和空间利用的最适宜途径与方式,降低对生态规律的干扰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从而实现可持续的景观设计。
为什么要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
湿地环境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充分利用湿地渗透和蓄水的作用,降解污染,疏导雨水的排放,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其次,这将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间,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们了解湿地的生态重要性,在环保和美学教育上都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一定规模的湿地环境还能成为常住或迁徙途中鸟类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如何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进行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1、保持湿地的(系统)完整性
湿地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一样,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特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组成生态系统。在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中, 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为宗旨,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生态设计的目的。
调查研究原有环境是进行湿地景观设计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景观的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对原有环境的调查,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调查和对周围居民情况的调查,如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水、动植物等的情况,以及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和期望等情况的调查。这些都是做好一个湿地景观设计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掌握原有湿地的情况,才能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系统的完整,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而掌握了居民的情况,则可以在设计中考虑人们的需求。这样能在满足人需求的同时,保持了自然生态不受破坏,使人与自然融洽共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持了湿地网络系统的完整性。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1)中尺度
在中尺度的城市景观规划中,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城市湿地研究的基础,可把城市湿地看作是在城市人工景观基质上由湿地廊道和湿地斑块所组成的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它特别强调维持和恢复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也是现代城市生态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指标。把城市湿地放在区域整体景观中进行设计,利用城市的水网结构,通过保持一定的水岸绿化空间,使城市中的山、水、林等自然景观要素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并维持城市自然板块与作为城市景观背景的自然山地或水系之间的联系,也为城市中的水生、湿生和中生生物提供了一个连续的空间。
(2)微观尺度
对于微观尺度的湿地,规划前其景观基质多为农田,在成片的农田基质上常分布着湖泊斑块、苗圃斑块、居住工业地斑块、鱼塘斑块以及森林斑块,各斑块之间以河流廊道、道路廊道及树木廊道连接。据研究表明:在不同类型的斑块边缘,边缘效应的存在导致了景观中的物质流动的改变,一个结构多样性高的植被边缘( 无论垂直还是水平结构) ,其内部存在的动物种群的丰富度也高。边缘的曲折度和宽度共同决定了景观中边缘生境的总量。这就是说,大规模改变湿地的景观格局对各生物种群的发展十分不利,某些关键物种的消失可能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发生退化。因此,对于该尺度的湿地景观,规划后应避免景观的破碎和肌理的损伤。在开发建设时要严格遵循规划要求,在保护区和缓冲区内不要或尽可能少地进行大规模建设,以维持景观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要尽可能维持或改善现有景观格局和肌理状况。维护湿地环境的这种景观结构稳定性,有利于保护系统内部的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又可促进生态系统的整体及各部分功能的稳定,同时又可提高湿地景观的生态美学价值。规划后的湿地中,往往会存在湖泊斑块、农田斑块、密林斑块、湿地群岛斑块、草场斑块、建筑广场斑块、树木廊道、河流廊道和道路廊道等。各种斑块廊道相互交叉形成网络,与基质密切联系。在中尺度内,斑块与廊道强调的是其连续及完整性,而在微观尺度中,斑块与廊道自身的形状、大小、数量则是影响其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应用群落生态学原理
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根据生态学上“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要使生态园林稳定、协调发展,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就必须充实物种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 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
(2)边缘效应与生物多样性
植物边缘效应是基于不同植物群落之间生物的变异和密度增加而提出的, 即在不同植物群落边缘生物的变异和密度有增加的倾向。边缘效应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具有特定的价值,在这种特定的生境中期望有高的生物多样性。其原因是,在边缘地带有新的微观环境,导致有高的生物多样性;边缘地带和为生物提供更多的气息场所和食物来源,允许特殊需求的物种散布和定居,从而有利于异质种群的生存,并增强了居群个体觅食和躲避自然灾害的能力,允许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明显边缘效应的特征。这种边缘效应使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稳定性相对较高,生物物种十分丰富。但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的某些活动可能会强烈改变自然景观格局,引起栖息地片断化、栖息地的丧失和边缘数量的增加,最终可能导致物种的减少。故在对湿地进行规划时,应对敏感区域划分等级,采取不同保护、开发措施,并注意加强边缘效应的利用和管理,这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3)生态演替规律
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 或阶段) 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 或阶段) 替代的顺序过程。生态系统是动态的,从地球上诞生生命至今的几十亿年里,各类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和演替之中。规划中需要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对植被进行合理的恢复,生态规划要在认清规划区域内现存植被的未来演替趋势的基础上再进行规划。
城市和社会需要可持续的发展。一个自我持续的景观设计应能满足当前人们对它的需要,同时又不对环境或人类的未来发展需求产生冲击。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地合理的应用生态学原理。
[参考文献]
[ 1] 黄凤茹。 城市景观和城市规划新思路[ J] . 城市规划汇刊, 1998 ( 1) : 52- 58.
[ 2] 孙广友, 王海霞, 于少鹏。 城市湿地研究进展[ J]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 ( 5) : 94- 100.
[ 3] 潮洛蒙, 李小凌, 俞孔坚。 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 J] . 城市问题, 2003 ( 3) : 9- 12.
[4] 迈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