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终点感悟(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人生终点感悟(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人生终点感悟【第一篇】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但对我们人类而言却也是最无奈的规律。尽管每个人都知道这是“铁律”,但千百年来人类却一直孜孜不倦的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自何处而来?又将去往何方?”。并实际上已经把这个问题上升到哲学最基本的命题。尽管试图揭开这个谜底的人数众多,但真正能勘破生死直至悟境者寥寥。
对于这个命题,我也曾经有过自己的思索。无奈才疏学浅,机缘不合,总也是浅尝辄止,无法窥得门径一二。直到近日有幸拜读了南怀瑾大师的《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方才对这个命题有了些许的感悟。
这本书初初读来于我而言无异天书。尽管南大师已经用了最浅显的字句去解释,尽管我也曾翻阅过一些佛家典籍,但依旧如坠云雾。南大师从“死”讲起,以“入胎”为终,这本身就从顺序上颠覆了我们对“生死”的观点。不是先有“生”才有“死”么?为什么南大师要先谈“死”再言“生”?直到在书中读到了这么一句:“无明缘行,行缘识,识源名色,名色源六入,六入源触,触源受,受源爱,爱源取,取源有,有源生,生源老死”,这时我才明白南大师如此著作的用心。原来,生命的开始竟然是来源于我们一直所恐惧的“死亡”。在我们身边,很多人也许能明白“生既是死”,是因为从“生”的一刻开始,我们的生命实际上就是开始走向“死亡”的过程。但要理解“死”既是“生”,对普通人来说的确是个很困难的事情。在大多数人眼中,死亡就意味着终结。所以我所理解的是南大师要告诉我们:“死”并不意味着终结,“生”源于“死”。此处只有循环往复,只是形态不一。而以什么形态存在,则有因果决定。正所谓: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 今生作者是”
我们为什么都看不破生死?因为我们还不懂得生命的无常。我们无法放下太多的东西。钱财,地位,名声,美色,这些东西带给我们的是真正的快乐么?“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和会终离别,有命咸归死”。世间的万事万物瞬息万变,得到的同时必有付出。也许有些东西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而且我们终于也得到了,但得到的就真的是我们想要的么?即使是我们想要的,又能跟随我们多久呢?在失去所得时,又有几人能从容面对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生死亦是相,是相就是虚妄。我们因为生死执着了太多的东西。就是因为没有看破死就是生的开始。或者说,没有所谓的“生”,也没有所谓的“死”,生死之间并无间断,都只是六道轮回的一部分。终极的解脱只有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如果可以看破这一点,那么外物又与我何加焉?在这个婆娑世界中,我们人类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人群大众大都“熙熙攘攘皆为利来,攘攘熙熙皆为利往”。殊不知我们所用着珍贵的“人身”所换的无非是些“过眼云烟”。
我们之所以要谈论生死,想要了悟生死,最终所追求的不就是要摒弃对“死”的恐惧,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么?我们常常嗟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确也是这样,欲壑难填,我们有太多的“得不到”,所以“生”是苦的。若要为“生”不苦,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所得到的终将失去,只有学会“放下”,放下那些会蒙蔽我们智慧的“浮云”,以慈悲的心怀面对世界,才能让自己的心从浮躁走向平静,在平静中体悟生命的脉动。
如果我们终能连“生死”也可放下,那么还有什么东西是我们“放不下”的呢?佛祖也告诉我们“人身难得”,只有“人身”才是修证悟道的最好机缘。南大师的1篇《人生的起点和终点》表面上看是解释从佛教的角度看,我们是从哪里来,又将去向哪里。但是大师隐藏在文章背后的教诲:爱惜人身,修正悟道,才是大师对我们大众的开示。
人生终点感悟【第二篇】
轨道上有一辆飞速行驶的动车,每一站都有乘客下车。这一站,动车没有做过多的停留,下一站也没有。终点在哪里呢?似乎没有终点……
体育老师有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在跑五十米时,不要把终点线看成终点,更不要在终点前减速。相反,越接近终点越需要加速前进。”
现在仔细想来,猛然发觉——不只是在赛场上,在生活中也一样。我们不能在接近胜利时放松警惕,而是要继续保持前进的速度,甚至是做得更好。
鲁迅先生生活的那个年代是黑暗的,危机四伏,世风日下。让国家变得强盛是他一生奋斗的终点。于是,他弃医从文,开始用文章来激励人们,用笔杆来激发人们爱国的情怀,用生命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卓越的贡献。鲁迅在打造新中国的路程中提早离场,但这是他的终点吗?不!这不是!因为他的思想与灵魂在无形中领导着人们继续向前走去。臧克家先生也在《活着》一诗中这样描写鲁迅: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这也正是鲁迅的真实写照。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可见,学习也没有终点。从过去到未来,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学习;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我们探求;有太多的疑惑需要我们解开。
一段路途的结束也意味着另一段路途的开始。我们没有时间去留恋过去,没有时间在原地停留。我们能够做的,只有背上沉重的行囊,朝着没有终点的终点继续前行……
人生终点感悟【第三篇】
每个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必然是富有使命的,只不过是大小之分。我们应该合理地看待自己的人生,别让环境影响了自己成长的道路。
古代的时候,许多穷人认为自己出身在一个这么贫穷的家庭环境中,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翻身了,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已经一代影响这一代了。当人们看待人生的想法已经发生改变时,必然行动上会发生巨变,所以说就有了奴隶制的由来。
小时候,我在一本故事书上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两只陌生的蜗牛在某个路口相遇了,它们彼此碰了碰触角,互致问候,然后继续向前爬去。但不幸得是他们拥有了相同的想法:对方那么急着朝我来过的路爬去,肯定有什么事,一定是那路上有许多宝贝我没发现。这样想着,两只蜗牛便同时这转头,朝来的路爬去。在同一个路口,两只蜗牛又相遇了,他们又彼此友好地碰了触角,各自继续往前爬去。忙碌了一辈子的蜗牛不知不觉中又爬回了起点。”故事的内容很简短,但不难看出,正是他们的思想致使他们一辈子都在绕圈圈。我觉得,人也一样,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引导自己,一辈子也都在一个圈圈中绕。
就在前几个月,我和我一个朋友见了一面,他讲述着他工作的心酸,我听着也是感触很深。本该在这个年纪努力读书的他却出来工作,可想而知,这种压力是难以想象的。我一直安慰他,“把握住人生的方向,别让自己迷失了。”他听了我这句话后,心中的感受也好了许多。那天,我们聊到了深夜十一点,不光是他,我的收获也很多。回家路上,我看着车来人往的道路,心中也陷入了沉思,我这一生,究竟有什么目标呢?
至今,我依旧还想着那时的想法,我对于我的目标终于有了简单的定义,就是照顾好一个家,照顾好自己喜爱的事物和人。为此,我在不断努力中,不断地让自己呈现出奋发向上的状态。
人生终点感悟【第四篇】
俗语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有人生的起点,草木有草木的芽尖,世间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初始。
有人说,人生的起点是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开始,而在他走完一生那一刻落幕为终点。其实,那婴儿的啼哭不过是我们来到世间的宣言,而走完人生旅途也不过是生物意义上的完结罢了。人类社会正是在这样生生不息的追逐中不断发展、进步,因而,对于我们来说每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每天都有崭新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起点永远都在我的脚下,终点永远在我的追求之中。人生由无数个昨天、今天和明天组成的,生活的过程不是没有坎坷,更不可能坦途一路逍遥自在,如果常常为挫折哭泣,失去的就不仅仅是昨天。那坦途中的每一个脚印,那坎坷上的每一次逾越,哪一个不是崭新人生华章里的起点?人不怕从起点跌倒,不怕行径过程中的挫伤,只怕不知道起点的人,抓不住起点的节拍,永远只能踉跄着甚至趴在冰冷的地面却步不前。失败了,努力下去,前面就是“柳岸花明又一村”;成功了,把它忘在脑后,明天就从零开始,人生的又一个起点将开始启程。由此而知,人生没有终点,人生时时沾粘起点。
芸芸大千世界,千千万万的人生起点演绎着我们生命中一幕幕精彩篇章。这些起点虽然高低不同、大小各异、有好有坏、有近有远,但却往往以小见大,像千里大堤,微不足道的蚁穴是瓦解它的致命起点;像挺拔的参天大树,稚嫩的幼芽是迎风淋雨最终成材的关键起点;像巍峨的山脉,细小的沙石是高瞻远瞩壮阔画卷的基础起点。在生命的原野和人生的旅途上起点无处不在,不要忽视了它们,因为选好了起点就等于找准了成功的方向;选对了起点就等于开创了美好结局的一半;划分好起点就等于缩短了与成功的距离。
人生没有终点,人生处处皆是起点。我在2008年的起点上拉响了新一轮遨游的汽笛,让生命的灵性布满旅程中的点滴,而无须违心的去叩响那赐福者之门。这样,当我的青春逝去时,便会坦然面对这个事实,当我的财富减少时,就能想办法再去创造,同样,当我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时,才会接受这个事实,并把人生新的起点放在这里,于是就会发现,我还有如此许多的人生乐趣;就会在每天早上看到太阳时,感觉生命依然在自己手中掌控,依然能够享受家庭的温馨。
以现在的自己作为人生的起点吧,而不是以前的自己,就从现在开始,去体验生命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