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我传递中国声音(实用3篇)
【导言】此例“傅莹:我传递中国声音(实用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傅莹:从内蒙古走来的女外长1
继去年年底军队和地方省部级大员轮动之后,国务院多个部委也于新年伊始展开了新一轮人事调整。新华社1月4日正式对外消息,公布了国务院对外交部、国新办等多个部委高官的任免决定。其中,崔天凯、傅莹、翟隽获任副外长。
傅莹将会成为继1974年王海容之后,新中国的第二位女性副外长,同时,身为蒙古族的她,也将是新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副外长。
从大草原走来的女翻译
傅莹,蒙古族,原籍哲盟(现通辽市)科左中旗,1953年1月出生于呼市。1969年,傅莹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去内蒙古一个农场进行劳动。
1970年,傅莹进入当时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站。在兵团的三年,傅莹一边往返于兵团各个点,给战友们放映电影,一边坚持自学完成了高中各科目的学习。
后来,回忆起当时的苦难,傅莹说:“这是一段很艰苦的经历,但并不都是不愉快的,当时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苦在一起也乐在一起。在兵团的经历中,我印象最深的体验就是身体的极限、饥饿、寒冷、体力透支、政治上的压力、精神上的磨练等等,这确实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上山下乡锻炼了我能够吃苦、坚毅,而且做事情能够不计较得失,能够敢于奉献。”
1973年,傅莹作为工农兵学员考进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选择第二外语法语。为了适应工作环境的需要,傅莹又开始学习罗马尼亚语。
1977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傅莹进入了外交部。1978年起,傅莹先后在中国驻罗马尼亚使馆和外交部翻译室、亚洲司工作,历任职员、随员。1985―1986年被派往英国肯特大学学习。1986年回国后历任外交部翻译室三等秘书、二等秘书、培训处副处长、英文处副处长。
其间,傅莹曾为邓小平、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多次陪同党和国家有关代表团出访、参加联合国会议、参加双边或多边的谈判等重要外交活动。
大使
1992―1993年,她参与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关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谈判,经历了难得的一次外交锻炼。1993年从柬埔寨回国后,傅莹一直在外交部亚洲司工作,先后担任综合处处长、亚洲司参赞,主管综合调研、东盟事务、亚太安全等。1997年调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馆工作,出任首席馆员公使衔参赞。
1998年11月,傅莹被任命为中国驻菲律宾第八任大使。她成为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
2000年4月,傅莹奉调回国,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是该司建立以来的第二位女司长。此后四年,她经历了东帝汶危机、阿富汗战争、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等事件,并参与处理朝鲜半岛核问题、推动六方会谈。在此期间,其外交才干更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其中,傅莹尤以推动促成朝核六方会谈受人瞩目。
时任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的傅莹作为中方代表团团长与朝鲜外务省美国局副局长李根、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率领的代表团进行了会谈。在三方会谈上,傅莹明确表示:中国期望通过对等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朝核危机。最终,在这次会谈中,三方团长把手握在一起,各方同意,通过外交渠道,就继续会谈进程保持联系。这为后来的朝核六方会谈奠定了基础。
随后,傅莹出使澳大利亚,她在澳大利亚就任的三年,是中澳两国关系史上最好的时期,两国高层互访不断,政治互信加强,经济合作增长较快。
在由澳大利亚华人团体协会主办的悉尼华人华侨欢送傅莹荣调晚宴上,澳大利亚联邦律政部长卢铎赞誉傅莹大使:“我政治生涯中所见过的逾千各国大使中的大使,最能代表和维护中国的利益,最富有影响力和魅力。”
危机大使
历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亚洲司司长、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中国驻英国大使――拥有30余年职业外交生涯的傅莹,被公众认识却不是因为这些光环,而是她在驻英大使任期内对问题及奥运火炬传递等事件的出色应对,并因此赢得“危机大使”的美誉。
2008年3月“”分子冲击中国驻英使馆、干扰北京奥运火炬在伦敦传递后,部分英国媒体歪曲报道中国。傅莹接受英主流媒体采访并发表文章,向英国公众介绍问题背后的真相。
伦敦火炬干扰事件发生一周后,她在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上发表题为《如果西方能够倾听中国》的文章,文笔细腻并以数字和事实介绍了的现状,以感性的笔触描述了她对奥运圣火在伦敦、巴黎的传递遭到干扰的心境,以及来自中国年轻人的伤心、愤怒、不解,她写到那天的漫天飞雪,也写了中国姑娘潮湿的眼睛。“这一天将以北京和伦敦之间的一次碰撞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个碰撞火花四溅,充满躁动”,“中国融入世界不是凭着一颗诚心就可以的,挡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重了”。打动了不少西方读者。
傅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共外交需要多说话,说明白话,凡是涉及中国的问题,都应该设法让中国的声音通达国际社会。去年4月底,傅莹在牛津大学以“中国是强国吗”为主题进行演讲,表示“中国会强盛但不会称霸”。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傅莹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发表演讲,阐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立场及所采取的措施,博得好评。
以“母性的温柔”化解危机
身为大使的傅莹,经常身着中国传统服装在各种场合推介中国,阐明中国立场;而作为母亲的傅莹,喜欢和年轻人交流,也会经常提及自己的女儿。一位记者回忆,他在傅莹伦敦的官邸参加活动时,在官邸客厅的墙边,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本相册,里面是她和女儿的各种照片。
傅莹的母性曾化解了一次小小的“外交危机”。英国一档电视选秀节目进入决赛的选手,居住在她官邸附近。英国媒体误报“中国使馆因选手太过吵闹而提出抗议”,没想到傅莹竟在百忙之中给该报写信澄清这一所谓“外交纠纷”真相。
《X元素》是一档目前正风靡英国的歌唱大赛节目,每周都吸引1400万名左右电视观众收看。
傅莹女士在回信中写道:“这真是太有趣了,当读到关于我们大使馆卷入‘外交纠纷’的报道之后,我发现自己也被卷入了《X元素》热潮之中。我不得不承认,在有空的时候我也很喜欢看《X元素》,而且我有喜欢的选手。”她在信中“如数家珍”般地对《X元素》比赛中人气最高的一些选手一一进行了点评。说自己的女儿也是中国“超女”等选秀节目的“粉丝”。
傅莹甚至将《X元素》与中国的《超级女生》、《快乐女生》等歌唱比赛节目进行了对比。
英国媒体对傅莹以“母性的温柔”化解此事的方式大加称道,该档节目甚至邀请她现场观看决赛。
担任驻英大使两年多时间,傅莹在外交场合西方式的表达以及女性的柔性沟通方式,并没有如她担忧的那样不被中国公众接受,她成为深受中国年轻人喜爱的“美女大使”,一头银发和得体装扮也是被津津乐道的话题。2009年4月,英国《外交官》杂志曾授予傅莹“年度亚洲外交官奖”,称赞她“为增进英国及欧盟对其祖国的理解作出了巨大努力,以前所未有的坦率及富有人情味的方式来阐述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的处境和采取的措施,以及内外政策”,“傅莹大使充分显示了中国希望通过合作寻求和平发展,在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最终建立一个和谐世界的愿望。”
坚决捍卫祖国尊严
前不久,英国籍毒贩阿克毛的事件一时间把中英两国的关系推上各大媒体重要的版面。傅莹无疑成为这个事件中的最受关注的人物。
2009年12月29日下午新华社英国毒贩阿克毛被注射执行死刑的消息,英国政府对中方的请求立即转变成强硬的谴责。英国外交部在29日前后,24小时之内连续两次召见中国驻英大使傅莹,要求就处决一事作出解释,而傅莹大使则坚持主张中国已经给予阿克毛权利诉讼,强烈捍卫中国的立场。
在这次谈话中,傅莹坚决拒绝了对方的所谓谴责抗议,表示中国司法机关完全是依法办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中国人或者是外国人,都应该按照法律来办事。希望英方要尊重中国的司法,不要干涉中国的司法。同时傅莹大使也跟对方介绍了中国现在面临很严峻反毒的形势,中国历史上就深受的危害之苦,这个英方应该很了解这种情况,现在也依然面临这种严峻的形势,所以依法惩处毒贩是符合广大民众的意愿,也是符合中国的法律的。
从中国驻英使馆获悉,作为新中国第二位女外交副部长,傅莹将于二月中旬回国就职。在这一更受外界关注的新职位上,傅莹的魅力和风采将为更多人领略。
傅莹简历:
197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85-1986年在英国肯特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
1978-1982年任驻罗马尼亚使馆随员。1982-1990年任外交部翻译室三秘、二秘、副处长等职,承担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工作,参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和平谈判。1992-1993年参加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和工作。
1993-1997年在外交部亚洲司工作,任副处长、一秘、参赞等职,主要负责亚洲多边合作和东盟事务。
1997年出任驻印度尼西亚使馆公使衔参赞。
1998年出任驻菲律宾大使。
2000年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参与推进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朝核问题斡旋和六方会谈。
2003-2007年3月任驻澳大利亚大使。
2007年4月出任中国驻英国大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这3篇傅莹:我传递中国声音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傅莹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傅莹:温婉而刚毅的外交巾帼2
2010年1月4日,新华社了国务院任免一批国家工作人员的消息。在长长的任命名单中,蒙古族女性身份的傅莹格外瞩目――外交部副部长,这是继王海容之后中国第二位女性担任这一职务,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副外长。
早在200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时任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在回答记者有关“外交部为何还没出现女部长”的问题时说,“我有一部分责任,我们会更加重视女干部的培养和提拔工作”。这年4月,傅莹任驻英国大使,事实上就已经是副部级外交官。两年多以后,傅莹成为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首位女副外长。
由于长年在海外工作,中国民众对傅莹并不太熟悉,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在伦敦传递。当时,傅莹以中国大使的身份在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发表文章《如果西方能够倾听中国》,以细腻和感性的笔触描述了自己对奥运圣火在伦敦、巴黎的传递遭到干扰的心境,进而以数字和事实详尽地介绍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状,打动了不少原本对中国缺乏了解的西方读者,也让不少中国人认识了这位一头银发、风度翩翩的女外交官。
渐渐地,傅莹被民众所熟知和喜爱。优雅得体的着装,银色的短卷发,温文尔雅的谈吐……都是傅莹的形象符号,她一直以美好的形象与奕奕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西方误读中国之时,她挺身而出,在她面前没有文化的鸿沟,没有厚厚的坚冰。她的优雅、睿智、坚韧和干练,让鸿沟成了桥梁,让坚冰成了活水。
国际风云的洗礼中成长的“大使”
2010年1月26日晚,伦敦文华海德公园饭店内热闹非凡。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的离任招待会正在进行中,400余名同事和各界友人共聚一堂,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今晚我心情非常复杂,即将离开伦敦和英国,心里充满了难舍的眷恋。”傅莹动情地说,虽然作为外交官已经习惯了离别,但每一次都令人伤感。最难舍的不仅仅是这里的历史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3年来结交的新老朋友。“我会带着对过去3年的美好记忆而离开。”
傅莹的讲话感人至深,引来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外交国务大臣伊万・刘易斯代表英国政府说,傅莹担任大使期间,英中关系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傅莹为所有关心英中关系的人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刘易斯随后还对记者说:“她很得体,也很大方。她在任期间致力于英中关系的发展,英中之间保持着非常友好非常温暖的关系。我们祝愿她将来能有更大的成就。”谁会想到,刘易斯对他的这位外交对手评价如此之高,令人很难联想到此前在英籍毒贩阿克毛事件处理上双方激烈的语言交锋。
再见了伦敦,再见了英格兰。傅莹踏上归国的旅途,舷窗外的云团千变万化,她的思绪也浮想联翩……
1985年,傅莹作为少数公派留学生第一次到位于欧洲西部的这个岛国,成为英国肯特大学卢瑟福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在这里深造。她说:“当年在肯特大学读书时是我第一次在西方国家生活,它使我能够与英国及其他国家的学生之间深入了解。那时,我们就像来自不同的世界,彼此认知十分有限,但我发现人性的共同点远远超出分歧。”忆及当年的学习生活,傅莹说:“我是少数能到英国留学的幸运儿之一,但那时我需要与另外一名中国学生分享一份英联邦奖学金。很拮据,每月住宿就要花掉100英镑,只剩五六十英镑零用。我把每天的伙食费控制在1镑以内,如果超过1镑,我就没钱买书或其他东西了。我偶尔跟同学泡吧,之后就不得不缩减下周的开销。”
当年,傅莹自英国肯特大学硕士毕业后,承担起中国领导人的翻译工作,多次陪同党和国家有关代表团出访、参加联合国会议、参加双边或多边的谈判等重要外交活动。1992年,她参与了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关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谈判,经历了难得的一次外交锻炼。“我作为中方翻译参加了柬埔寨问题巴黎会谈的全过程。经过1年多的10多轮谈判,我有机会利用学到的方法和知识,提高谈判能力和经验。”
由于出色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养,很快她就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外交工作,历任外交部亚洲司一秘、参赞,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馆公使衔参赞,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等职。她在澳大利亚就任的3年,是中澳关系史上最好的时期,高层互访不断,政治互信加强,经济合作增多。傅莹离开悉尼时,欢送宴上,澳大利亚联邦律政部长卢铎赞誉她是“我政治生涯中所见过的、逾千各国大使中的大使,最能代表和维护中国的利益,最富有影响力和魅力”。
2007年4月,傅莹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再次踏上了英国这块土地。这年6月12日,英国女王派出两辆皇室马车,专程来中国使馆接送新任驻英大使傅莹一行。在白金汉宫,傅莹向英国女王递交了中国国家主席签署的国书,并向女王转达了对女王的问候和生日祝愿。从此,她开始了自己为期3年的驻英生涯。
如今,中国外交战线上久经各种历练的傅莹回来了,她对充满挑战的新角色充满信心……
邓小平开怀大笑瞬间的背后
青少年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当医生,当老师,当歌星,当兵……早年,傅莹在数学方面的悟性尤为突出,曾使她产生过当数学家的愿望。但个人理想在时代洪流面前显得如此渺小,1969年,响应主席“上山下乡”的号召,傅莹去了内蒙古一个农场进行劳动。
1970年,傅莹进入当时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站,并学会了电影放映技术,经常奔波往返于兵团各点之间为战友们放电影。“当年电话很少,消息都通过广播,我早上和中午在广播室广播,播报天气和其他消息,我还是电影放映员。”这位年轻的电影放映员敏捷地爬杆架银幕,毫无文弱女孩的娇气。劳动之余,傅莹一刻也不忘记学习。任何境遇下,不是抱怨,而是去准备;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去做你认为该做的事――这是傅莹的人生哲学。
“因为当广播员,我有个收音机,广播里当时有英语教学节目,我就跟着学,很初级,诸如‘I am a student,you are a teacher(我是学生,您是老师)’这样的句子。不久,推荐上大学,我笔试考得不错,之后参加了面试,北京来的教授当考官。我不知道为什么让我去面试,可能领导觉得我跟广播学英语,有可能通过考试吧。”1973年,她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到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并选择了第二外语法语,为了适应工作环境的需要,同时还学习罗马尼亚语。
傅莹:我传递中国声音3
微卷的白发、轻柔的语调、亲切的笑容、优雅的气质……2013年3月4日上午10时许,当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指定大会发言人傅莹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历来“硝烟弥漫”的新闻会现场瞬间增添了柔和的气息。作为人代会设立发言人30年来的首位女发言人,傅莹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为什么是傅莹
1970年,傅莹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上山下乡”,她去的是当时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站。在兵团的3年,傅莹往返于兵团各个点,像小伙子一样爬杆、架银幕,为战友们放映电影。傅莹说:“我印象最深的体验就是身体的极限、饥饿、寒冷、体力透支、精神上的磨炼等,这确实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她同时坚持自学完成了高中各科目的学习内容。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傅莹在外交部翻译室担任英文高级翻译,为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进行翻译工作,这为她以后做外交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85年,傅莹经历了人生的重要转折――作为早期少数公派到英国的幸运儿,到肯特大学卢瑟福学院深造,并获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这段经历对傅莹影响很深。那时,中西方人生活在迥然不同的环境中,“我认识到,人类的共同之处远远大于差异,完全可以通过相互接触和交流加深人民之间的理解,而不应在敌对的面具下相互排斥。这也与中国古代哲学倡导的‘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不谋而合。我对普世的人性有了信心。”
在英国留学的经历坚定了傅莹在不同观点之间找到交汇点的决心。无论是在参与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和谈中,还是在后来推进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努力中,这一决心帮助傅莹在棘手的谈判中悉心寻找利益的汇合点,提高谈判能力,打开局面。
傅莹很喜欢英国首相丘吉尔自传中的一句话:没有勤奋就不可能有聪明。当丘吉尔还是议员时,每次在议会上发言,哪怕只是提一个两分钟的问题,他都会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查阅大量资料,研究事情的背景。这对傅莹很有启发。直到今天,她对自己做的每一场演讲和接受的每次采访都精心准备。
其实,傅莹这种执着的个性深受父亲的影响。傅莹的父亲是内蒙古知名的文化人士,对哲学有较深的造诣,由于“”时受到迫害,长期住院休养,澳大利亚《时代报》记者记录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傅莹进入外交部后,每个周末都乘火车从北京到呼和浩特,然后和父亲在医院待上一天。”
辛勤耕耘多年后,1998年11月,傅莹被委以重任――成为中国驻菲律宾第八任大使。她成为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
傅莹的3种表情
媒体宠儿、社交明星、最好的传播者,这是傅莹外交活动中3种最经典的表情。
2008年4月,北京奥运会火炬在伦敦、巴黎等地传递时,遭到当地抗议者的阻挠。4月13日,傅莹在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上发表文章表达一个中国人的态度。在文章的开头,傅莹这样写道:在返回机场的大巴上,北京奥组委年轻的女士们,包括前奥运冠军乔,都坚定地认为是全英国的人在跟她们作对。一个女孩儿说:“这哪里是养育了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国家啊!”另一个说:“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到哪儿去了?”我花了很长时间试图说服她们,但从她们潮湿的眼睛中我明白,我没有做到……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
在奥运圣火传递频频受阻,西方媒体一边倒歪曲中国的背景下,这是中国外交官第一次在海外主流媒体发出中国的声音,反响强烈。
实际上,傅莹魅力的独特之处远不仅止于文字――她优雅端庄,幽默睿智,深得西方媒体宠爱。2007年4月,到伦敦担任驻英大使的第一周,傅莹便出席了“中英媒体论坛”,主动与媒体接触,不畏惧、不退缩。此后,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登门造访英国各大媒体老总,和他们喝茶聊天,希望他们能报道真实的中国。当然,她也不是什么媒体都会造访,从《泰晤士报》《独立报》到《每日电讯报》《经济学家》,都是英国中产阶级才看的媒体。因为“中产阶级是英国社会的核心,说服这部分人至关重要。”
文章只发表在主流大报上,上电视当然也有所选择,如2009年3月29日,傅莹选择了英国王牌节目Andrew Marr Show所在的英国广播公司一台,当时,傅莹满头白发,戴着眼镜,打扮考究,用流利的英文解释中国在金融峰会上的立场,希望西方不要捧杀中国。她睿智诙谐的话语时常引得主持人哈哈大笑。
在国内,傅莹常被称为“柔性危机专家”,而在英国精英阶层,傅莹的名字早已深入人心。“她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出击,打入英国主流社交圈,是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一位关注她的中国记者说。结交英国各界精英,频繁出入酒会、讲座、论坛,官方的、非官方的,到处演讲,以柔克刚,和风细雨地阐述中国政策与立场,傅莹以春风润物的方式成为了当时英国的社交明星。
任驻英大使期间,傅莹在英国频频亮相,演讲的主题无一不跟中国有关――更好地了解中国;变化中的中国与变革中的世界;中国与英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伙伴……自己说不一定有说服力,她就拉来本地人现身说法。工党的“中国论坛”上,傅莹找来英国前副首相普雷斯科特撑台。
一位多次旁听傅莹演讲的中国留学生回忆,傅莹在大学演讲时总是会营造非常轻松诙谐的氛围,现场“没有鼓掌,只有笑声。”
傅莹在演讲时很喜欢引用邓小平的话――中国既大又小,既强又弱,告诉英国人“这仍然是当前中国的真实写照”。当然,“谈这些情况是想说明,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需要集中精力解决国内的多种问题。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将回避自己应尽的国际责任。”
“正如总理所言,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而言,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就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傅莹常用这段话来提醒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
站在外交的立场上,傅莹善于用各种技巧传播中国,但以传播者视之,她只不过做了一个传播者的本分――讲故事,而不是说大道理。如果硬要说技巧,那就是她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结合,运用比拟和剖析等西方人习惯的表述方式,不生硬,不突兀,有高潮,有转折,引经据典,行云流水,娓娓道来,游刃有余。
传递中国声音的使者
2011年,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傅莹接受德国《明镜》周刊的采访。在这次采访中,傅莹谈到了中国航母、南海纠纷、达赖喇嘛等话题,得到了中外媒体及网友的一致好评。
中国网友纷纷大呼过瘾。认为傅莹睿智机敏、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地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在采访者有预谋的挑衅提问下,讲出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的理智,中国人的自信。西方媒体对傅莹此次应对采访的反应和评价也非常高。
德国汉堡大学国际媒体中心的史代芬・博克哈特认为:“傅莹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她是在以一种西方人固有的骄傲口吻同西方人平等交流。这种自信、雄辩的交流方式,不符合德国人对中国官员惯有的旧印象。在西方社会的语境里,这个采访会给读者一种‘中国赢了’的感觉。”
此前,几乎没人知道,仅仅为准备这一次采访,傅莹就前后演习了6次。
“这是一个很严峻的较量,必须进行大量痛苦的练习。”谈及自己进行采访前的演练时,傅莹不时露出微笑,有时眼睛四下转动,显出几分调皮。首先,同事们分别扮演记者和被采访者,她在旁边观察,发现扮演记者的20多个人个个“比《明镜》周刊的记者都可恶,一个半小时,30个问题,不停打断,就是要逼迫你作出第一反应”,但他们扮演被采访者时,都败了。后来,傅莹亲自上阵接受这些同事的采访,也败下阵来。她“很沮丧,苦恼”,特别是到第三次用英文练习时,提问者准备了大量问题,结果,傅莹说,自己非常混乱、挫败,完全被提问者牵着走,觉得很痛苦。
演习一共进行了6轮,等到结束时,傅莹已经变得很厉害,坐在《明镜》周刊记者苏珊娜面前时,演习收到了成效。德国电视二台早间新闻老牌主持人尤利安娜・海舍甚至一眼看出,“她早有准备,而且受过系统训练,知道如何应对媒体。她回答问题的时候非常自信,表达不满责备时反应迅速,当她转换话题时,这种经验就能表现出来。”
这并不是傅莹第一次接受训练。无论是作为大使还是外交部副部长,她都要接受大量采访,并在多个场合发表演说。刚开始担任外交官时,她只能亲自做准备,“那是很笨的,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准备”,有时候得准备10倍于对方提的问题。后来,傅莹开始跟专业的公司交流,接受他们的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布局演讲内容、把握节奏、抓住听众注意力,以及如何利用尖锐问题表达自己立场,然后还得不断“痛苦地练习”,并反复推敲。
就是这样反复不断地锤炼和进取,傅莹才成就了自己如英国《金融时报》总编辑莱昂内尔・巴伯曾经描述的“有魅力、坚毅、出言谨慎,是一个炉火纯青的职业外交家”形象,恰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为傅莹出版的《大使讲演录》撰写的序言中所说的一样,傅莹是“最能清晰地传递中国声音的使者之一”。
2013年3月,傅莹被任命为人代会发言人。众人瞩目的傅莹肩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中国的声音在世界上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使更多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据《新京报》《国际先驱导报》、外交部网站相关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