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浓墨重彩的藏族服饰实用2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40789

【导言】此例“浓墨重彩的藏族服饰实用2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藏族服饰色彩的美学特征1

摘 要:色彩是一个抽象而神秘的概念, 它依附于具体的形态而存在。生活在不同空间中的人们,因其自然环境,民俗风情,历史背景的不同,对于色彩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对于不同颜色的钟情程度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服饰色彩文化是人们审美观念和共同文化心理的反映,是民族集团的符号,代表了人们对自然万物的认识和喜好。藏族服饰喜用强对比的色彩组合,也是由众多的自然、社会因素影响而成的,藏族的色彩就像一段无声的历史悄悄地记录了这个民族的繁衍生息,它折射了藏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情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藏族服饰;色彩;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57-01

一、对自然色彩的模仿与学习

藏民族对于自然色彩的运用,决不是单纯的模仿,他们掌握了色彩使用的规律,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特殊的生活环境培养了藏族人民敏锐的色彩感觉,藏族喜用高纯度的色彩,但纯度高的色彩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因此色彩的搭配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但可以增强色彩的节奏,还可以取得一种色彩的平衡效果。比如在藏族服饰的装饰上,就非常注重对于色彩的均衡性, 纯度高的色彩只会以点缀式的方式出现 ,如玛瑙、 珊瑚等装饰物的经常以点的形式出现在藏族的服饰之中,而以面的形态出现的是相对比较柔和的色彩。以此来达到视觉上的一种平衡,从色彩之间的互补关系入手,符合人的视觉生理,有效地解决了眼睛面对高纯度色彩容易疲劳的问题,在这样一种人的生理本能和色彩平衡的视觉下,补色的运用,把色彩的对比推到了极至,也极大地丰富了藏族民间色彩体系。这是藏民族区别于其它族对于色彩运用的独道之处,更是一种科学色彩体系的建立。

二、宗教影响下的色彩观念和习俗

色彩的审美心理不仅仅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它是与道德、政治、宗教、伦理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形成受其文化心理结构的支配和影响。

宗教文化对于很多少数民族来说,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了在物质生活中影响他们,更是在精神层面有一定的主宰作用。在藏族社会中,宗教作为政教合一的制度的绝对优势,其不同的色彩观念也形成了颇具影响力与感召力的宗教的外在色彩形态表现。在宗教的影响下,色彩,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物理色彩,它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一方面推动着色彩的发展,依附在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上,使色彩有了更好的传承方式,但另一方面又约束着颜色的自由使用。

(一)苯教对色彩语言形成的影响

苯教二元论的哲学观念是“即光明与黑暗,白卵与黑卵,现实与虚幻,神与恶魔”,反映在色彩上,就用黑色和白色来表示。苯教认为世界起源于“洁白之霜”,因此又以光明为象征。苯教崇尚白色而厌恶黑色,在它认为黑色会产生邪恶、疯狂和愚昧,生出恶鬼。于是白与黑构成了象征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的对立。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宗教对色彩的影响。

(二)佛教对色彩语言形成的影响

佛教虽然是一种外来宗教,但在传入藏区,尤其是形成藏传佛教之后,便成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宗教。藏传佛教从公元7世纪初,大规模传入,逐渐渗入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风俗习惯中,成为藏民族广泛信仰的宗教。不同于汉语系佛教的是,它与政治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使得城镇与寺庙结合一体,宗教色彩浓厚。这种影响,同样也反映在了藏族服饰上,在装饰及色彩表达上结合宗教功能与艺术的统一,达到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协调。比如:黄色在藏族人的生活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颜色,它是富贵、光明和诸业兴旺的象征。藏族人有插经幡避邪的习俗,但对于一般信佛的人家而言,是不能使用黄色的,只能使用白色经幡,黄色的经幡是一种权利的象征,房顶上若能挂黄色经幡,则表明这家主人一定是上层人物。黄色是一种高贵,象征着至为崇高神圣的佛祖旨意和弘法恩典,一般只有高僧、权贵才能穿戴黄色衣帽。藏民向客人赠送白色哈达以示吉祥,黄色哈达却是作为朝拜佛祖的敬谒礼品。普通百姓是绝对不能穿戴黄色的衣物和领受黄色的哈达。这就是受到宗教严重影响的尊崇黄色的审美心理的具体表现。

三、藏族色彩的美学特征

(一)符号化的语言

一个色彩作为表征的符号存在于是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中,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是一个民族在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通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稳定的、普遍性的文化沉淀和审美经验的结果,这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与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历史、宗教等有着密切联系。无论什么颜色用于人类社会,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的心中,受其文化影响的差异就会产生不同的、特定的、表达本民族情感的意思,引起特殊的联想,这样的色彩也就不再是客观的自然色。例如:在藏语里红色的转意是与血肉相联系的,有血腥、凶兆、杀戮的象征意义。在藏传佛教中红与白也是有明显区分,黄教的寺院虽然会用白灰刷墙,但供奉煞神的护法神殿的外墙一定会涂红。 藏民族在心理上赋予“红”的就是厌恶嫌弃的。只有那些念佛的僧侣们,才会穿着被认为是一种“不正色”的绛红色的长裙,披绛红色的袈裟,以此卑贱的服色,表达他们终生苦行的意愿。

藏族服饰色彩承载着对图腾的同化,对宗教的感悟,它使人的紧张心理趋向平衡,对维持社会心理平衡,保证心理安全有一定的功能。它把人们一些理想、伦理、行为规范成一定的识别符号,维持一个民族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等,强化了该民族的凝聚力。

(二)色彩的象征与情感

在原始时代,色彩的象征性基本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现象认识不清,心怀敬畏的心理状态下的,对色彩产生的一种神秘感。象征色彩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反映,在远古时代并不局限于绘画,它几乎影响着当时人类的整个精神活动。

藏族服饰的色彩,用色大胆,强烈却又谐调,在这些具体可感知的形象中,表达着藏民族抽象的观念和情感。色彩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象征的表现方式来实现的。借助于有形的物体,传达出一些抽像的意念,这是在很多民俗事物中极为普遍的表达方式。每个民族都因为地域环境、生活经验等,而有其特定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而这些抽象的观念要得以表现,就不得不借助于一些象征的表达。朗格说:“每一个人都知道,对表现我们的情感,语言是一个十分可怜的媒介。它只能含糊地、粗糙地描绘想象的状态,而在传达永远运动着的模式、内在经验的矛盾心理和错综复杂性、情感与思想与印象的相互作用、记忆与记忆的回声、变化无常的幻想及其纯粹神秘的踪迹、所有无名的情感这方面,语言则可悲的失败了。”所以,人们开始寻求语言之外的一些情感表达、信息传递的途径。于是,许多民族都开始运用服饰上的色彩来激发人的想象和情感体验,用暗示,联想,对比等一系的表达方来传达自己民族特有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从而达到交流和传承的目的。

藏族服饰色彩象征是具象的色彩和抽象意义之间的一种关联。“很少让人只就它本身来看,而更多地使人想起一种本来外在于它的内容意义。”藏族服饰喜用白色,在这里白色不再是单纯的色彩,在藏民族中,白色是神圣雪山的颜色,是美好的象征,在藏族人的一生中白色也处处显示出特有的习俗:白色的哈达用来献给尊敬的客人,系在婚庆用的礼品上,在姑娘的成年礼上,发间会系一条白色哈达,客人敬酒的壶,也会在壶把或壶颈拴上白色羊毛,以此表达吉祥的寓意。

色彩在这里已经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了,更是一种民族思维方式的体现,通过色彩的意象,来约定民间习俗,来达到人们的心理效应,接受着通过色彩领悟某种隐秘的内容。色彩,从具体的一种形式,通过人们运用独特的思维表达,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无论是什么样的色彩,它的美都是一种客观,但是欣赏这种色彩美则需要一定的条件,任何一个民族对于某种色彩所产生的感受,都不是突然或瞬间的,这必然和这个民族的社会实践相关联。

参考文献:

[1]安旭。族服饰艺术[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

[2]李永宪。原始艺术[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宗雪。藏族装饰艺术色彩研究。装饰,2004(2).

[4]潘定红。民族服饰色彩的象征[J].民族艺术研究,2002,(2):40.

浓墨重彩的藏族服饰2

藏族服饰的产生和服饰文化艺术的形成和藏族居住的自然环境,特别与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此之外,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藏族的服饰文化包括了十分广泛的内容。

一、藏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理念的结合点

服装作为一种情绪释放和自我表达的途径,成为最具个人化的创造活动。正如时装设计大师迪奥所说:“在这个机械化的社会里,服装将是个性与独立性的最后隐匿之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服装民族化的选择也就是对个性化的选择,是迎合了人们情感与心理需求的选择。

1.崇尚自然

受早期自然崇拜的影响,藏族人民具有归依自然、顺天而行的生活准则。他们用取自自然的原料制作服饰,从大自然的启示中寻找服饰的色彩和图案……这种热爱自然、与自然一体的生态观念和藏族服饰所散发的拙朴、自由、平和的自然情调正迎合了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审美取向和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

2.关注生命

藏族人民将自己与自然融汇于生命的共同体中,与宇宙众生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的哲学观正反映了他们强烈的生命意识。藏族服饰鲜纯亮丽的色彩则是生命的力量与热度,邦典与饰边上对比、递增排比、粗细疏密等形式语汇的运用,恰是生命有节奏的强劲律动。

二、藏族服饰的样式和文化艺术

无论藏族服饰的样式和文化艺术多么复杂,但具体到每套服饰,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现将藏族服饰作叙述如下。

1.藏衣

藏衣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农区和牧区的服装在用料和制作上各有不同。

农区的服装有藏袍、藏衣、衬衫等。藏袍以氆氇为主要原料,一般比人的身高要长,把腰部提起,腰间系上腰带(带子颜色以红、蓝为多),即是腰带,又可当作装饰。男女的藏袍都是大襟服装,男式以黑、白氆氇为料,领子、袖口、襟和底边镶上色布绸子,女式藏袍大多以氆氇、毛料、呢子作料,腰间都有红、雪青、绿色等绸缎或平布的腰带。藏式衬衫左肩大,右肩小,右腋下有纽扣或用有色布做成的飘带,穿着时结上扣子或系上飘带就行了。男女衬衫也有区别。在颜色上,女的用印花绸布作衬衫,男的用白色绸作料为多。男式衬衫多高领,女式衬衫多翻领。藏族衬衫的特点是袖子要比其他民族服装的袖子长四十公分左右,长出部分平时卷起,跳舞时放下。藏族女式服装比男式服装花色多,女性一般要围一块帮典(围裙),其织法独特,编织精密,美观大方,色彩鲜明,是藏族妇女喜爱的衣物之一,也是藏族妇女的标志。

牧区服装多以皮袍为主,一般是不加面子的板皮。男式的在襟、袖口和底边镶上黑色平绒、灯芯绒或毛呢,镶边宽十至十五公分。女式牧民袍在板皮外边镶上五公分的五彩帮典料,然后用红、蓝、绿等颜色做三至十条四公分宽的花纹,袖子也镶上花纹。牧区的皮袍肥大,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腰间束布腰带。穿时提起下部,腰带一束,怀里和腰间成了一个大行囊,里面可装不少随身用品。腰间的腰带上缀挂火镰、小刀、鼻烟壶、银元等装饰品,这是牧区藏袍装饰上的一个尤为明显的特点。

总之,藏服的构成分衣领、衣襟、后身、腰带等。衣领有两种,最常见的是交领,即衣领直接连左右襟,衣襟在胸前相交,领子也就相交。另一种是直领,即在衣服上垂直安领,从颈后绕到颈前,这在现代比较通行。衣襟的后身下摆不开放,用彩色绸带系扎。藏袍“处巴”,无领、右斜襟、内衬长袖短褂。长袖习俗,流传到今天的已很少,除宗教法衣外,只有藏族的“处巴”和衬衣,保持了这种古老的衣袖特色。

2.藏帽

藏族的帽子式样很多,传统的有喇叭形、筒形、圆形。夏天戴毡制礼帽,冬天戴狐皮帽。在拉萨、日喀则等地,以金宝顶帽为最多。金宝项帽用金丝缎、金丝带和银丝缎做装饰,用当地生产的氆氇和皮毛作料,帽以毡为帽环,帽顶覆以绣有各种美丽图案的金丝缎,边缘也饰以金线,帽翼四支,前后翼较大,左右翼较小。金花帽是藏族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的民族帽,不过男女戴的形式不同,样式有所区别,戴法也有所不同。还有一种赛马骑手们戴的红缨帽,被称为蒙古王公帽。还有镀金的铜钹似的法师帽,格萨尔说唱艺人戴的鸟羽八角帽,藏戏艺人戴的插有五色扇形耳翅的仙女帽,插着鸟羽头盔的古时武将帽,鹿角般的贵妇头饰“巴珠”,藤竹编制的帽子、木石帽、兽皮帽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藏传佛教的僧帽,一般在帽尖上伸出象牙似的尖顶,看去像只昂首的飞鹰。人们从僧帽上可以分辨出其所属的宗教派别,苯教戴黑帽,宁玛派戴红帽,格鲁派戴黄帽。因此,也就有红帽系,黄帽系,黑帽系等等。佛像也戴帽子,有的保护神或金刚力士,还戴有人头骷髅或鸟兽形的帽子。

3.藏鞋

藏族男女鞋,外观均像舞台上古装戏里将相穿的靴一样,底高二寸,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红绿相间的毛呢装饰,鞋腰上也有线条,花纹,粗看如舞台用品。具体说来,藏鞋可分为两大类,即松巴鞋和嘎洛鞋。

松巴鞋的鞋底是牛皮做的,用粗毛线密密缝钉,厚达寸余。鞋帮色彩斑斓,分别用红、黄、绿、蓝等八种颜色的丝线绣花边和花瓣,鞋面绣银花朵,十分艳丽好看。鞋帮用黑氆氇呢做长腰,长腰与鞋面间,用红、绿毛呢相接,颜色相配得体,长腰上端靠腿肚部位,竖开一条约十公分长的口子,便于穿着和提携。这种鞋,实际是靴,很适合高寒的地区。

林芝、山南河谷地带的妇女,则喜欢穿嘎洛鞋。嘎洛鞋以牛皮作底,鞋帮是三层氆氇粘制缝纫而成。鞋后跟和鞋尖缝上黑色牛皮,鞋面用染黑牛皮拉条及金丝线镶边,使之结实美观。嘎洛鞋的特点是鞋尖朝上耸起,宛如木船的前端。嘎洛鞋的鞋帮用黑色氆氇和围裙料子做成,黑色在下,约一尺高;彩条围裙料呢在上,约二寸,花纹竖立,后帮开五寸竖口,口边分别用染红羊皮加固,便于拉携。

三、藏族服饰元素

1.面料

藏族服饰的面料厚重温暖、粗犷朴实,散发着一种原始的乡野情趣和自然的肌理美感。这一面料特征的形成,一方面受到藏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影响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物产资源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藏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与热爱。真实与自然不仅是他们信奉的处世原则,也是他们用来判断美丑、衡量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传统藏装面料以光板牛羊皮、氆氇、棉布、毛料、绸缎为主。面料特点主要为厚重温暖、粗犷朴实,散发原始的乡野情趣和自然的肌理美感。

2.色彩

藏族服饰强调对比色彩的运用,明快热烈、鲜艳醒目为其主要特色。另外色彩通过冷暖、强弱等传达着穿着者的情感、情绪和心理特征。对比强烈、鲜纯亮丽的色彩运用反映了藏族人民轻松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坦荡率直、热情豪爽、爱憎分明的民族性格以及渴望表达自我、突出自我的心理需求。宗教的影响使藏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色彩观念,并且对不同的色彩赋予了不同的寓意。最常用的色彩有白、蓝、红、黄、黑、绿等。

(1)白色:藏族人民尚白,白色是藏族服饰的常用色调。藏族所生活的雪山环境,使得白色成为其图腾色彩,在藏族社会白色代表着纯洁、善良、吉祥、喜庆。

(2)蓝色:蓝色象征天空,静穆、深远。我们最熟悉的是“藏蓝”或“藏青”。

(3)红色:红色象征火焰,充满热情和勇敢的力量。此外,在藏地红色与袈裟密不可分。袈裟中的红色起源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佛教发祥地印度,信徒们把红色作为所有颜色中价值最低廉和最不起眼的颜色,用这种颜色作为出家人的着装色,表示他们的超脱、不求外表、但求精神境界的完美的愿望,并用这种颜色的装束起到不受外界干扰的作用。

(4)黄色:黄色象征土地,富有生气和活力,代表着光明和希望,含有丰收和富贵的意思。还代表着佛祖的旨意和弘法恩典,至为崇高神圣。

(5)黑色:在藏族人民生活中是一种概念非常复杂的颜色,广大民众与黑色密不可分,牧民住的是用黑牦牛毛编成的黑帐篷,藏式建筑门窗上也都涂上黑色边框,在服饰中农村的男女穿的都是黑色氆氇藏装,尤其是传统农村妇女完全是清一色的黑色衣服而绝对不会穿着白色,但由于宗教的原因却赋予黑色“黑暗恐惧野蛮反面邪恶非正道”等贬义的指涉。

(6)绿色:绿色象征江水,意味着生命和富有。在藏民族中具有一种“平民色彩”,它更接近大众,更接近生活和广大农牧区。

(7)金色和银色:金色和银色代表着富贵和庄重,金色属于金黄系列,大部分用在宗教寺院的装饰中,在藏族人的日常服装中并不常用,而遇到节日他们却会穿着镶有金色和银色花边的豪华服装,并配戴家中所有金银饰品以示喜庆于富贵。

另外,色彩上的另一突出特点是色彩和构图上的依次递增。牧区皮袍的花边,常用蓝、绿、紫、青、黄、米等竖立色块,依次组成五彩色带。女皮袍的肩部、下摆和袖口,常用近10厘米宽的黑、红、绿、紫色条纹依次排列。她们大胆地运用红与绿、白与黑、赤与蓝、黄与紫等对比色,并且巧妙运用复色、金银线取得和谐的艺术效果,配色十分大胆精巧。

3.纹样

藏族服饰的图纹艺术受其传统的和文化心理的作用,不仅是一种审美对象,而且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象征意义,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理想。这些图纹一部分来自于原始的图腾崇拜,如“十”字纹,水波纹、尼达(日月)、神山、神羊等,散发着神秘的原始气息。一部分则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如工字纹、回字纹、蝙蝠纹,八卦太极、五珍八宝、龙凤等,这类图案给人以端庄大度之感。还有一部分图纹取材于藏传佛教文化和外来文化,如双鹿金轮纹、交股金刚纹以及六字大明咒、青莲花、萨达花、菩提叶等,这类图案有一种神秘的威力与美感。归纳来说,藏族服饰的纹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圆满性。藏族人受佛教轮回观念的影响以及对“圆通”、“圆觉”、“圆满”境地的追求,服饰图案也成为寄托宗教感情的载体。在图案的构成上,非常注重构图的完整和线条的圆润、丰实繁密,不论器物的形制,也不论图案结构是对称式还是放射式,线条的粗细、数量的多少,都在这一构成的要求下,由均齐、平衡、统一、调和形成圆满的完整美。

(2)适用性。狗鼻纹、缠枝纹、云纹、雍仲纹以及几何纹都在藏族服饰中大量采用,这些纹样在藏族服饰中可大可小,随意变化。在腰带上的图纹也可根据需要自如地采用放射式、或为离心式、或为旋转式、或内心式。

(3)延续性。服饰中的不少图案直接来自于藏传佛教装饰图案,民间使用时虽有一定的变化,但仍沿袭了佛教图案的惯制和理念,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造型模式和使用习惯。如佩饰上的“藏八宝”图案、雍伸纹、文字纹等。其他图案也有较一致的形式,如衣领的如意缠织纹,鞋面的鱼骨刺纹以及带上的福寿纹、几何纹等。程式化的图案在民间服饰中会根据器物的属性和形状发生相应变化,尤其上填充部分的纹样,能够与主题相呼应,形成一种庄严高雅的气质感度。藏族八瑞相亦称八吉祥徽、藏八仙和藏八宝。八瑞相是藏族传统的吉祥图,在寺院、民居、法器、服装、餐具、地毯等上都能见到,是一种最常见的图案。常常作为护身符,它由八种象征吉祥、圆满、幸福的图案组成。

(4)佩饰。佩饰是藏族人民强烈精神需求的载体,这些丰富多彩的饰物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满足着他们实现自我增殖、被群体认可的愿望与需求。它的起源一部分出于炫耀勇敢和力量,以引起异性的好感与注意的心理;一部分来自于取悦鬼神、求得神灵对他们的生命、生存保佑和庇护的宗教理念;还有一部分则体现了标志种族、民族归属和等级制度的社会观念。

在藏区,吉祥文化的意蕴广泛反映在藏族服饰装饰物中。藏族人的饰品中价值最高的是瑟珠,其次是金、银、铜等。瑟珠藏语称“丝尔”,是藏民族心中最珍贵的神物。他们认为瑟珠具有魔力,它具有保护佩戴者使之消灾免祸的能力。同样,他们对珊瑚、玛瑙、绿松石等特别钟爱,源于石头能消灾降福,是一种吉祥之物。在藏族人的生活中,海贝、象牙等具有普遍认同的象征意义,他们常把海贝挂在婴儿的手腕和头发上,或缝于小孩背布上,以祈求宝宝健康吉祥。另有一类与宗教有关的饰物,如嘎乌、佛珠等皆是由于宗教习俗影响而成为祛邪护身、减少障碍与增加福报的护身物。由此可见,藏族佩饰大多被赋予了逢凶化吉的功效。

经过长期发展,藏族的装饰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形式,藏族男女都很喜爱运用珠宝、金银、象牙、玉器、玛瑙来打扮自己。藏族的装饰遍及全身,包括头饰、首饰、腰饰、足饰等。精巧的装饰通过严格的组合,形成了颇具美感的艺术效果。

首饰:耳环、项链、“卡乌”、戒指、手链。藏族不论男女都有佩戴耳环的习俗,男子一般左耳戴单个耳环,女子戴双耳环,形制多为金银镶边的红珊瑚大耳环。藏族妇女都喜欢戴珊瑚、玛瑙、绿松石、象牙珠串成的多圈项链,犹如片片彩虹。项链下坠有“卡乌”。“卡乌”其实是一个银质小盒,盒面上镶嵌有绿松石,内装护身符或者其他圣物。“卡乌”是藏族妇女典型配饰,多为银质镶嵌松石,少有金质镶嵌宝石的,佩带大小数量不等。

背部头饰辫套:珠宝、银饰镶嵌。藏族妇女以长发为美,尤其重视头发的装饰。尽管藏族各地妇女头饰样式差别很大,但饰品构成却基本相同,即金银、玛瑙、珊瑚、九眼珠等。

一般妇女将头发梳编成很多小辫,上面套上发套或辫套,辫套上用彩线刺绣,分割成几个框,间隔镶绣红珊瑚串、绿松石串、银盾、银牌、银币等珍贵珠宝:辫套形制多样,安多藏区的头饰辫套用红珊瑚珠、黄色硕大琥珀及玛瑙做成的头饰被视为头饰之冠。

腰部佩饰:银刀、银盾、银牌、火镰盒、银针线盒等。藏式腰带多嵌有银带环、银盾、银牌等,两侧常常装饰着的一个圆形或桃形银饰、藏语称之为“隆果”,其下部有一孔,缚一红绸绿带,颇为雅致;还有火镰盒、银针线盒等珠宝镶嵌银饰,尽显珠光宝气。

四、服饰文化与原料的选择、加工以及各种民俗习惯的关联

1.服饰文化与纺织的联系

尽管现代化的纺织厂为人们不断提供着各种花色品种的棉、丝、麻、毛、涤纶等纺织面料,但在民间,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农牧区,妇女们仍然喜欢用土织机纺织氆氇。这种纺织习惯仍在民间代代传承,而且有些以其工艺的独特和花样的新颖,打入国际市场,得到许多人的欢迎。为了能达到“丰衣足食”,纺织习惯渐渐形成。比如在的农区,纺织是其家庭副业。原料是羊毛,纺织工具是氆氇机。

2.服饰文化与性别、年龄的联系

造成藏族服饰文化男女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性别关系外,年龄阶段,社会地位,社会分工的不同,对服饰均有重要影响。首先,藏族男女服饰在样式和质料的选择上明显不同。男式服装讲究实用,质料以结实为上乘,款式变化较少;而妇女的服饰不仅式样多,而且增加许多装饰,质料以轻柔为主。其次,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服饰文化也不相同。幼儿期,穿开裆裤。而且在这阶段,男孩和女孩的服装几无差异。稍大一点,女孩子开始留长发,服饰样式和色彩上都有不同。等到成年时,服饰上要相应地加以标志,表示可以参加男女之间的社交活动。结婚后,服饰又不同。中年、老年服饰款式都有区别。

3.服饰文化与气候的联系

藏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和自然气候有密切的关系。在同一气温带,一年四季气候也不相同。藏族人民为了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创造了不同的服装款式。藏族服饰文化的季节表现,还具有突出的节日色彩。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节日。每逢佳节来临,男女老幼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参加庆祝活动和走亲访友。节日服饰,和平常的穿着不同,近似于礼服。所以藏族人民一般都备有节日服饰。在其他一些欢庆场合(比如婚礼等),也穿这种服装。尤其是日喀则、江孜一带妇女的节日盛装,更是服装艺术的宝库。拉萨河谷一带的妇女节日所穿的裙子,则是多褶绣花,挑花镶花。盛装的节日裙,做工精巧,绸缎作里,氆氇作面,彩线绣制的花纹图案,各呈异彩。藏族妇女的节日盛装最讲究佩饰。头、颈、胸、手肩、腰等处的金银玉器装饰物达一百多种。

4.服饰文化与地域的联系

藏族居住的地域辽阔,不同地域的藏族,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文化。这种同一民族内出现的不同的服饰文化,首先取决于其民族内部不同地域的经济生活。比如藏北的藏族,从事畜牧业生产,他们的服装制作多用牲畜皮毛,羊皮袍直接用生羊皮制作,有的用羊毛,羊绒纺线制成衣服。前藏、后藏农区的藏族,多自织氆氇、毛线,喜穿毛线制品的衣服。而林芝、墨脱林区的藏族和一些其他少数民族,他们过去从事狩猎生产,他们的服饰原料常取材于兽皮。其次,同一民族内出现的服饰文化的不同,往往表现出地域不同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具体地体现在对服饰色彩、领口、衣袖、头饰、腰饰、胸饰等部位,不同地域的藏族对这些的追求不同,但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如牧区的服饰多以玉器、骨类装饰为多,而农区的服饰多以金银装饰为多。

5.服饰文化与职业的联系

不同的职业,构成不同的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职业服装已成为不同职业的标志。比如、武警、医生、公安等各行各业都穿有职业标志的服装。在藏族人民中,也存在着不同职业服饰特征的区别,农区、牧区、林区的藏族,有着不同的服饰。猎装结实,便于穿山越岭,寻踪围猎,便于行动和伪装。猎帽是用狍子头颅,剔去骨头和肉,鞣制而成。戴上这种猎帽,可吸引猎物前来,伪装捕杀。农区和牧区的服饰也很有特点,前面已作过介绍。这里着重介绍一种职业服饰,那就是藏传佛教徒的职业服饰。藏传佛教分为四大派系,黄教僧侣身着黄色袈裟,红教僧侣身着红色袈裟,黑帽系僧侣头戴黑色法帽。就是最古老的苯教徒,也有自己特定的服饰。黄教僧侣跳神舞时,有专门的服装和法具。服装多以皮革制成,上面悬有大小不等的许多花色图案和铜铃,另有一件缀满贝壳之类的皮制坎肩,头戴鸡冠形法帽,还配有单面神鼓和弯弯的长鼓锤。苯教徒的祭服更为复杂,举行祭祀活动时,头戴尖帽,帽上缀五色布条,下垂蔽面,外悬小镜,身穿青色长布裙,腰系铜铃,击鼓而舞,口中念咒词。这种宗教装束,在特定情况下穿用,平时并不使用。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2午四川民族学院校级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藏族妇女服饰的形成和演化研究;项目编号:12XYZB001)。

(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美术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2篇浓墨重彩的藏族服饰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藏族服饰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040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