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旅游景点英语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24689

【导言】此例“旅游景点英语最新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旅游景点英语【第一篇】

关键词精译;景点;公示语;城市形象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旅游也以其双向互动的独特优点,成为中西方相互沟通的桥梁。武汉市全球形象口号“武汉,每天不一样!”(Wuhan, Different Everyday!)的出炉,也显示了武汉重新绽放其“东方芝加哥”光彩的决心。为达到理想与现实的契合,旅游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要以相对“精译”而不是绝对“纠错”的立场,城市形象不仅可以“提升”,更能够得以“出彩”。

一、旅游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的现状

武汉市著名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翻译鱼龙混杂。笔者对黄鹤楼、江汉路、省博物馆、昙华林等十一景处点的公示语汉英翻译进行了调查研究,列举出武汉市旅游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的几个问题:

1.区域差异和水平差异明显

像黄鹤楼、省博物馆这样久负盛名且外国游客较多的景点,百分之八十的公示语都有其对应的英文翻译,而在如江汉路此类以娱乐休闲为吸引点的景点里,公示语的翻译鲜少。同样,如市民之家此类由政府直接管辖的景点,其公示语汉英翻译都是经过专家一致讨论通过再实施的,而大部分由商家组成的商业街或企业承包的旅游建设区,公示语翻译就没有按照标准执行,错译、中式翻译的情况比比皆是。旅游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区域差异和水平差异明显,使得城市形象的建设有所失衡。

2.缺乏准确性和规范性

这十一处旅游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普遍缺乏准确性和规范性,存在着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指示不清、意图歪曲、语气生硬、逐字死译、中式英语、文化差异这八个方面的问题。

例1:禁止吸烟译为“No Smaking”

这是江汉路步行街一家小吃店内的公示语,出现了明显的拼写错误,应改译为“No Smoking”。

例2:当心落水译为“Warning!Falling into water”

东湖风景区的岸边隔百米就会有一个这样的公示语,可译成:警告!掉进水里。原是当心落水现在却有一种让人掉进水里的意味,并且“Warning”这个词的语气有一种压迫感,这句话既逐字死译又语气生硬。可以适当精译成“ Be careful not to fall into water”,这样既指示明确又让人感觉很自然。

3.缺乏一致性和特色性

例3:小心地滑

东湖大多译为“CAUTION! WET FLOOR”;江汉路大多译为“Caution!Slippery”;户部巷出现“BEWARE OF SLIPPERY”;中山公园出现“BEWARE OF WET FLOOR”

从例3可以看出旅游景点中公示语汉英翻译可谓百花齐放,但实际上大同小异。同样的一句公示语在不同的景点翻译不尽相同,显示了公示语翻译一致性的缺失,也侧面映射城市对这方面规划不够到位,也是出彩城市形象的一大禁锢。

二、精译旅游景点公示语,出彩城市形象

根据市外办的《武汉市公共场所标识英文译写指南》,为缩小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区域差异和水平差异,政府监管部门应注重公示语的重要性,定期调查分析武汉市旅游景点公示语的分布情况,可按照景点占地面积大小定额分配公示牌。还要严格规定公示语的使用,将公示语在每一处景点统一投入使用。

要加大对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审核和校正,力求做到公示语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政府可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定期对武汉市各个景点的公示语翻译进行调查、采样、分析,然后交由专家进行修改、审核。在城市内形成良好的公示语使用氛围,设立公示语精译信箱或网站,鼓励市民对公示语进行精译。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景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要结合景点区域、景点特色以及景点游客构成,还要考虑到大众的文化水平和游客接受程度。

努力使旅游景点公示语保持一致,体现公示语的城市特色。调研小组可搜集旅游景点同一公示语不同的汉英翻译,制作成调查问卷对中外游客进行调查,结合专家的意见,定出最符合标准、最贴近实际的翻译再投入使用。同时,将公示语汉英翻译结合城市特色。在内容上,原创一些带有地方色彩和浓郁文化特色的公示语;在形式上,不拘泥于文字和图片单一组合。

三、结语

城市形象的出彩与旅游景点公示语的传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有加快旅游景点公示语规范化、普及化的速度,才能开阔城市形象的出彩的广度;只有构建特色的城市形象发展体系,才能加强城市形象与旅游景点公示语汉英翻译之间的联系;只有深刻认识到精译旅游景点公示语与出彩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才能以更长远的眼光把握城市发展的脉动。随着中外交流合作的深化发展,城市形象将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精译旅游景点公示语亟待被提上日程。

参考文献:

旅游景点英语【第二篇】

关键词:公示语 扬州 旅游景点 英译 规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204-0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tourism becomes more public language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tourism public language translation is related to the image of a in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of the public language often found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article will be to list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Yangzhou,to analyze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mistak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trategy with respect to the quality of translators of public signs,production management, translation etc.

Key Words:Public languages;Yangzhou;Tourist attractions translation;Specification;Strategy

公示语(又称“标志语”“标识语”“标示语”等),是在公共场合以公开的方式面向公众,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广泛应用于交通、旅游、商业、运输等领域。公示语貌似不起眼,但完全值得我们去重视它,因为它关系到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脸面”问题,是给所有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士留下第一印象的中国名片。公示语的英译对象主要是外国的友人和游客,因此,汉语公示语的英译日显必要,其目的非常明确,即在必要场合能够指示、提示、帮助在华的外国朋友更方便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众多的公示语中,旅游景点的公示语尤为重要。

1 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的特点

旅游景点公示语是指景区内公开和面对游客的文字及图形标志信息,它包括景区内的路标、公共设施、门票价格目录、告示、游览须知和各种提示、警示的标牌等。因此,旅游景区的公示语是一种应用文体,具有指示性、提示性、警示性、强制性和限制性的功能。

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广泛地使用了名词、动词、动名词、词组、短语、缩略词、文字与标志相结合、现在时态、祈使句、规范性语汇及部分本土色彩浓厚的词汇等构成了所表达的信息既有“动态”也有“静态”的独特的语言风格。同时,还具有尊重文化原则,语汇简洁,措辞精确等特点。

2 扬州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

景点公示语正确的翻译能给来扬州旅游的外国游客带来方便,但令人遗憾的是扬州景点公示语英汉翻译的现状不容乐观,不规范的英文公示语翻译随处可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拼写错误

拼写错误是公示语翻译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是因为译者粗心而造成的。主要包括单词拼写错误、相似字母写错、漏写、大小写字母不分等这些简单的原因。

瘦西湖中“小金山”译为“Litter Golden Hill”,“litter”可能是“littler”的笔误,因为“litter”常用的几种意思在这都不适用。如果是使用比较级的话,就存在比较的对象是什么。也许我们了解但外国游客并不了解。

某游客须知中的果皮“Shin Of Fruit”,正确“Skin Of Fruit”。一个字母的差别,就可能会让外国游客看不懂。我们不能小视拼写错误,有时会闹出许多笑话。

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一般会出现在景区的简介或某一个景点的介绍里,是由于对英语习惯不了解或对语法使用混乱而造成的。各种词法、句法的错误均会出现,如:形式错误、单复数、第三人称、词序错误和短语结构错误等。

扬州某景区内“保持安静”,被译成“Keeping Silence”,此处语法上讲“keeping”应为原形“keep”。“禁止翻越”被译为“Please Do Not Climbing”,

此处“climbing”只能用原形,应为“climb”。

瘦西湖中“五亭桥”译为“Five Pavilion Bridge”,此处语法结构混乱容易引发歧义。“Five Pavilion Bridge”有两个意思,一个为“那有五座桥”;另一个意思为“这座桥有五个桥洞”。这两个意思都不符合五亭桥的特色,所以应修改为“Five-pavilion Bridge”。

中式英语翻译

许多地方的公示语按照中文逐字逐句死译,这就是所谓的中式英语翻译。对于我们这些看得懂的人来说只会觉得有点滑稽,但是对于许多外国游客来说则是难以理解的。

瘦西湖中的“长堤春柳”直译为“Long Dike Spring Willow”,其中“dike”有俚语的用法,指的是同性恋,与中文在内涵上不对应,所以此处应该用不易引起联想的“dyke”,而且可以把词语的顺序稍微修改一下为“Spring Willow Long Dyke”,[1]景在前,地点在后。

何园中“水中月”译为“Moon in the water”,[2]完全是按照中文意思来翻译的,无法突出景点的特色。译为“The Captured Moon”更加合适,做到功能上的对应。

信息表达不完整

在公示语的翻译过程中可能因种种原因而忽略一些重要信息的翻译,造成指令的不清楚或信息量不足,使公示语没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瘦西湖中有一句诗歌“春草池塘吟榭”译为“Chanting Pavilion”,“榭”的意思是建筑在高土台的房子、亭阁,此处应为亭台楼阁之意,译文完全没有表达出此意。而且春草、池塘都没译出来,所以应将译文修改为“Spring Grass Pool Chanting Pavilion”,才能完整地表达整句诗歌的意思,清晰明了。

3 公示语英译错误的原因

翻译人员和制作人员的疏忽

一方面有些公示语翻译人员有很好的英文基础,可能由于本身的疏忽,在翻译时会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另一方面由于标牌、招牌等公示语制作人员不懂英语,只是按照客户交给他们的存在错误的原文刻板,就难免会出现拼写、大小写等错误。

译者的语言能力不足

有些译者会也许学过英语但是只是一知半解,并不十分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的差别。在翻译时又对原文的内涵和深层含义不理解,只是按照字面意思逐字逐句的翻译,结果造成译文与原文不符。另外,一些译者在翻译时完全以自己为中心,没考虑到翻译的目的、表达效果等,为了翻译而翻译,甚至有时用拼音来代替翻译。

监督不完善

公示语的翻译,标牌的制作是不需要审批的,完全是由景点自觉自愿地去翻译和制作的。因此,如果翻译的人员不谨慎、制作的单位不严格,就会出现许多错误。但往往会因为花费的问题,有些制作单位明知有一些公示语存在错误也不立刻去改正。这些错误的公示语的存在就是因为在翻译和制作时都没有专业的人员监督,国外就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值得我们国内的相关部门借鉴和学习。

4 规范扬州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的对策

提高翻译人员的文化素养

翻译者在公示语的英译过程中起着主体性的作用,英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转换。作为译者,要熟知公示语的翻译策略,端正求实的态度。在翻译过程中要细心,尽量避免心粗而犯的一些低级错误;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熟知如何正确使用英语中的各种语法、词法、句法、祈使句等,如失物招领(lost found)、表演中心(performance center)、售完(sold out)[3]等,这样简洁明了的翻译,可以减少在翻译过程中因不熟悉这些而闹的笑话。这就依赖于翻译者的文化素养,以及对公示语的了解,只有设身处地的为游客着想,才能最大限度的将公示语的作用发挥出来。

另外,译者也应该注意英汉文化之间的差异,英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因而他们的审美观、语言逻辑也不尽相同。译者在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翻译中应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处处为译文的读者着想,力求做出既优美又让人一看就懂的译文。

加强公示语的制作管理

公示语翻译错误中的拼写或漏写等错误有时不能完全归咎于翻译者,这种错误可能是在公示语的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我们知道公示语标牌的制作者往往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体力劳动者,他们中学习过英语的很少,不能领悟到公示语翻译的重要性,在制作时为了自己的工作方便或自认为样版的好看就擅自改变大小写、词语位置等。如在餐厅的菜单中鸡腿“chicken leg”被误写成“children leg”(孩子腿)[4],看起来这是一个小小的印刷错误,可是却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甚至恐惧,会带来不可预估的后果。因此,公示语的标牌中不能出现此类细小但是低级的错误。

为了减少和避免这种低级错误的发生,应增加翻译者或懂得英语的人员参与和监督公示语的制作,从而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完善监督统一管理

旅游景点公示语是对外宣传景点形象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体现一个景点的文化底蕴,政府有关部门应设立专门机构,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促进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强术语的统一。

尤其是对于一些古迹景点名称的翻译,例如个园“Bamboo Garden”[5]较之前的“Geyuan Garden”更容易让人理解,让游客对景点产生兴趣。但是对名称的改动方案是政府部门的义务,只有制作单位、制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制作出正确的公示语标牌,使旅游景点的语言环境趋于和谐,使游客们更能理解,对景点更感兴趣,这样才能减少因误译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

采用国际通用英译表达方式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在其1959年出版的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中首先提出了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一术语。正是因为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各个国家的人民交流越频繁,这个词语也逐渐体现在旅游景点的翻译中。我国也正在努力实现与国际接轨,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国,与不同的国家交流也是不可避免的,成为生活中的常事,正因如此,交流中重要的一环就是使用国际通用的公示语。

如上文所述的扬州瘦西湖景点“五亭桥”的通用公示语就应译为“Five-pavilion Bridge”;“长堤春柳”就应译为“Spring Willow Long Dyke”。个园中“水中月”就译为“The Captured Moon”等。

细节决定成败,不论是在国际事务中,还是在中国的一个小城市中,采用国家通用的英译表达方式是必要的。所以在对扬州景点公示语英译、制作标牌时应首先考虑到国际规范,要根据国际惯例采用通用、约定成俗的表达,尽量避免自己编造,这样才能便于与游客的交流,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5 结语

旅游业的繁荣可以促进一个城市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更能加快城市的国际化进程。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翻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又富于挑战性。该文归纳了旅扬州游景点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规范景点公示语翻译的对策。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规范扬州景点公示语的英译,正确的公示语英译既能美化扬州城市建设的形象,也能扩大扬州的对外交流,使扬州能够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 金惠康。跨文化翻译续编[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 何谦卫。文化多元化与翻译策略[J].重庆工学院报,2006(7):132.

[4] 杨永林。双语标示译写研究[J].外语教学,2011(4):89-95.

旅游景点英语【第三篇】

一、跨文化含义

跨文化是指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它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一般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作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显着的文化特征的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从而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第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能力。目前在旅游景点的翻译中就是跨文化的体现。文化与语言是两个重合的圈子,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也是文化领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地域,民族的人们都有着自己特点鲜明的文化,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也会给各自的语言打下特有的烙印,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映射。

二、旅游景点名称的功能

景点名称是一个旅游景点的标志,与一般的地名相比,它不单告诉旅游者景点叫什么,它更重要的是向游客传递了它是什么与它有什么,所以归纳下来,景点名称具有信息与文化功能。当前时代来说旅游的魅力已不单是游山玩水,更重要的是感受旅游景点当地的文化内涵,了解旅游景点与自己生活的地区相异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由于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内涵的国度,所以基本每一个旅游景点都被内化成为当地的文化载体,鲜明地体现了当地的民俗与文化习惯,而这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对于外国客人来说,他们除了希望可以领略当地的山水风光外,更希望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旅游景点的文化风情,增强文化交流。此时,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所起到的文化功能就至关重要,它要保证在与原名称保持高度一致的情况下尽可能传递出它的文化含义。因此在进行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时,译者要保证准确理解源语言的基本信息,使其最大限度的达到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对等,更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源语言的历史、文化内涵,准确传递相关信息,借此达到文化交互、增强读者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和认识的目的。

三、旅游景点翻译跨文化运用的重要性

在进行旅游景点翻译时融入跨文化意识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在现实生活中,旅游翻译既是一种饱含趣味的工作,又是一项很严肃的话题,进行旅游景点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文化真实地展现给国外游客,又把外国文化在最适当的场合下介绍进来。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讲究求“真”,也就是通过语言意义、文化信息处理、地名和景点名称拼写、景点和历史人物名字的翻译以及跨文化意识在旅游翻译中的运用,真实地展现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的文明古国,许多名胜古迹在取名之时有它丰富而又独特的含义。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运用音译或从字面意义去译,而应将跨文化意识运用于其中,运用音译、意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及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中,游客也会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信仰与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某些敏感词的历史背景及政治含义,掌握好译文的分寸。

四、跨文化意识下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策略

景点名称一般包括人文景观名称和自然景观名称,我们从语法结构上分析的话,可以表示成为专有名称加种类名称的形式。专有名称即指对景点的称呼,好比城市的名字或人的姓名;种类名称就是判断、辨别景点类别的名词。从内容上来说,旅游景点的专有名称描述性成分居多,其包含的信息相对广泛与复杂,景点的种类名称标示了景点类别,相对而言意义比较固定、明确。

若是从名称翻译的实现途径上看,旅游景点名称翻译大致可以分为导游人员的口头翻译,旅游景点印刷品的翻泽和景点名称标牌的翻译。无论是简单的名称表述,宣传品介绍、景区标示或者是导游口头翻译,在翻译过程都应当尽量做到准确、传神,最大限度地使目标语读者了解源语信息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象。

上面提到的旅游景点名称翻译准则实际上包含了对等理论也包含有“归化”策略,除此之外,还要求译者采用 “异化”策略。旅游过程中的文本资料对于游客来说,它背后所涉及的丰富内涵及背景文化远高于资料本身,一方面要使目的游客理解景点名称,另一方面又最大限度传播中国特有的文化,以满足外国游客或读者体验异域文化特性的要求。由于景点名称蕴含特定的文化,其翻译就应该尽可能地强调内涵意义的翻译,让外国入获得有关该名称最基本的了解、感受、联想等,否则就达不到国际间文化交流的目的,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此时,“异化”翻译策略,尤其是文化上的异化就弥补了这一不足。这一策略突出源语语言和文化特征,尽量移用源语种的语言形式、文化习俗和传统,使目标语读者获得对源语文化最大化的认知和体会。当然,在注重文化与语言上的“异化”和“归化”策略的同时,也要掌握翻译方面原本的增词,减词,省词等综合技巧的使用,以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旅游景点英语【第四篇】

关键词:英语旅游文本 语域理论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204-02

随着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对外旅游业也在繁荣发展,在此过程中,英语旅游文本,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能够帮助境外游客更好的了解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习俗,在涉外旅游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英语旅游文本这一对象,国内外学者做出许多研究。

1 英语旅游文本国内研究概述

国内英语旅游文本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英语旅游文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领域。如:田传茂[1]大量引用例证,从语篇出发,对中国景点的英译文本和国外景点的汉译文本进行结构比较,分析英汉旅游文本主要差异和翻译方法。闫丽俐[2]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以河南省旅游英译文本为实例,借助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出国内的英语旅游文本在语言使用上应当符合英语旅游者的语言习惯,并提出了旅游英语文本翻译上的一些策略,如改译、扩译等。高旭东[3]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结合翻译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实例,探讨了旅游翻译的有效途径和适于旅游翻译的增补法,类比法,省略法等策略和方法。安春平,张治中,邢兆梅从符号学的角度,运用符号学中三种语言符号意义的理论对旅游翻译文本的汉译英进行分析论述,并对旅游文本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说明从符号学角度进行旅游文本翻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内英语旅游文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这些对旅游文本的研究多集中在实用翻译方向上,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外理论,重视传达翻译策略和技巧,但是却忽略了英语旅游文本的文体特征。而目前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译者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千差万别,许多译本是译者凭着主观经验写成,缺乏实证依据。因此旅游文本的翻译研究应当回归到英语旅游文本的文体特征研究上来,以期减少词汇、句子和语篇层面上的文体失误。

2 基于语域理论的英语旅游文本研究

语域理论

韩礼德在1978年指出:语域是“通常和某一情景类型相联系的意义结构”,1985年,韩礼德进一步指出:语域是一个语义概念,是与某一特定的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情景组合相关的意义组合;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域的三个变量: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语场”即社会行为,也就是正在发生的事件;指正在发生的社会行为的本质、参与者所从事的事情,其中语言是不可或缺的成分;“语旨”即角色结构,指参与者是谁以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语式”指语言所起到的作用,具体指参与者希望语言起什么作用。

以语域理论为基础,对英语旅游文本展开研究,可以使译者在语场、语式、语旨三个层面对英语旅游文本的编写有更好的了解,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撰写出更地道的旅游宣传文本。

语域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旅游文本研究

研究文本简介

笔者以语域理论为指导,将中国作者撰写的英语旅游文本《新大杭州旅游指南》和新西兰作者撰写的英语旅游文本《杭州》作分析和对比,找出异同。研究旨在对中外英语旅游文本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英语旅游文本的撰写提供一定帮助。

中外英语旅游文本在语场上的对比研究

语场指说话的内容。在旅游文本的撰写过程中,景点介绍是其最主要的说话内容。在景点信息的描写中,数据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详实的数据信息,可以给游客的出行,提供精确指南。我们以两个读本中的十个景点的数据描写为例,对中外英语旅游文本在词汇使用上的差异进行说明。具体信息见表1、表2。

从表1、表2的数据描写可以看出:中国作者在进行景点的英译介绍时,具体使用数字来进行长度,时间,规模等的介绍,以期用精确的数据给读者留下印象,当然,这样的数据描写也包含着相当多的文化历史背景信息,反映出编者的民族自豪感。外国作者的读本中,虽然也有这样反映文化信息的数据描写,但是数据的提供更多是为读者提供旅游服务,如搭乘什么车,热线电话信息等等。

中外英语旅游文本在语旨上的对比研究

语旨具体体现交际情景中讲话者与受话者之间的关系和讲话者的交际意图。而人际交往的过程实际上是角色关系的交换过程。在英语旅游文本的撰写过程中,人称代词的使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笔者对上述10个景点介绍中的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做了汇总,具体如表3、表4所示。

从表3、表4,我们可以看出,在英语旅游文本的编写中,编者或译者承担的是旅游产品推广者的角色,他们和游客―即旅游产品购买者之间的关系是疏远的。因此,在文本的撰写过程中,普遍采用第三人称,这既体现了英语旅游文本语体的正式性,也体现了文本在对景点做介绍时的客观性。

中外英语旅游文本在语式上的对比研究

语式是指交际者根据具体的交际对象和现实语境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分为书面语和口头语,在韩礼德后期的著述中,语式还包括修辞概念。英语旅游文本在表达上大量使用长句,复杂句,这些都是由它书面语的特性所决定的。在长句的写作中,连词的使用不可避免。笔者以连词的使用为例,对所选取的10个景点文字描述进行信息汇总,具体如表5所示。

尽管中外作者在连词使用的频率和选择上有所差异,但是不可否认,连词还是广泛的在英语旅游文本中得到使用,这和文本本身的书面语特征息息相关。

3 结语

以语域理论为指导,笔者从语场、语旨、语式三个维度对英语旅游文本的编写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语旅游文本在撰写上具有很多共性,如大量数词的使用,第三人称的运用,连词的应用等。这些都是由英语旅游文本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当然,中外作者在如何使用词汇、句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英语旅游文本的编写或翻译过程中,语域、语篇结构、语言表达手段三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参考文献

[1] 田传茂。中英旅游文互译策略举隅兼及翻译原则[J].海外英语,2010(1):6-8.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424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