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常规教案及反思5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小班常规教案及反思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班常规教案及反思【第一篇】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知道生活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规教育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必修课”,也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教育心理学指出:人的发展有两个重要的领域:一是情感领域;二是认知领域。作为一名大班老师,我在管理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应该强调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充分全面的教育,尤其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领域,关心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的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争取消灭教育死角。那么,如何帮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我觉得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与管理的前提。平时,我比较喜欢和孩子们“疯”到一起,拉着衣服玩老鹰捉小鸡,做他们喜欢的游戏和想做的事情,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和眼神交流来了解他们,发现他们成长的需要。我知道,只有真正的走进他们的心里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为了这个我也在更加的努力。
现在的孩子,都娇生惯养,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难以适应自理的日子,到了幼儿园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首要的,通过学习与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有着良好习惯的班级是多么的优秀与便于管理,良好的秩序不仅能保证课程教育的顺利实施更能大大的降低常见事故的发生,孩子们不争不抢,不打不闹,不抓不咬,老师还有什么可累的,当然这是个不小的工程,需要老师的耐心教导和日复一日的训练养成。还有很多如良好的'用餐习惯、良好的喝水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语言习惯等这都要靠老师平时的仔细观察与发现总结。例如:玩大型玩具时,也是先让幼儿想一想,这么多的小朋友都要玩,哪些事情很危险,是不可以做的呢。虽然孩子们讲述发言的时间占用了玩玩具的时间,但却有效的使孩子们掌握了玩大型玩具的常规要求,而且,记得牢,很少有孩子会犯规。避免教师的过多指挥和干预,让幼儿明白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使各项活动互不干扰、有序地进行。
让孩子有机会参与班级的创设与管理,让他亲身体会到形成一个班级的不容易:打扫卫生,装饰教室,管理小朋友,适时体会一下老师的辛苦,使他能更珍惜劳动成果和体谅老师。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孩子,而且他们每个人的个性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孩子的个性差异,针对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来开展教育工作。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的。于是,我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尝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管理。利用家园桥,家园联系手册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心得;平时我比较注重和家长的语言交流,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在学期初召开了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另一方面,家长在了解了我们的常规工作后,很乐意参与我们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区角材料,这样既方便了我们的教学又节省了我们的财力。
文档为doc格式。
小班常规教案及反思【第二篇】
活动目标:
1、学会排队等候。
2、不吵闹、不拥挤、不插队。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flash动画,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球若干,录音机,磁带,停车场标志,点钞纸,地垫。
活动过程:
一、幼儿看课件。
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
1、动画片里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
2、谁做的不好?它是怎么做的?
3、谁做的好?它又是怎么做的?
二、幼儿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小结。
1、幼儿回答问题:动画片里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
2、幼儿讨论:
(1)谁做的不好?它是怎么做的?
(2)谁做的好?它又是怎么做的?
3、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小结。
(针对三个问题,在适当的时间再次播放课件的相应段落,引导幼儿,巩固记忆)。
三、幼儿模仿买球,强化礼仪教育。
四、游戏:给大象伯伯送球。
游戏玩法:
事先将球摆放成四组,幼儿自由选择去哪一组拿球及球的颜色,但拿球时须排队,然后去停车场标志前排队等车,上车,开车离开。
游戏规则:先来排在前,后来排在后,不拥挤,不吵闹。
延伸活动:
在幼儿生活中排队时,带领幼儿边走边唱歌;在区域活动时,开展“小小自助餐”,在“好孩子书屋”中投放故事图片。让孩子在平时和区域活动中自由、自主地去进行实践,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反思:
我个人认为,排队是我们班大部分孩子都会的,只有“不插队”“不推不挤”需要在第一环节强调一下。重点在通过对比,体验排队的方便,从而自觉主动愿意排队,所以我选用了大量图片,让孩子观看、联想、体验。
小班常规教案及反思【第三篇】
1、观察画面,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尝试朗诵并仿编散文。
一段大自然的音频、《小鸟的歌》朗诵录音及ppt、图画纸每人一张、彩笔每人一盒。
一、欣赏音频,导入活动。
师:“孩子们,听——————”
(教师播放音频,幼儿倾听。)。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幼儿根据自己听到的声音,自由发言。)。
师:“这么多动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听起来真是太美了!这么美的声音会来自于哪里呢?”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测。)。
二、观察图片,理解内容。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你喜欢这里吗?为什么?
师:在绿色森林里你看到了谁?
师: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鸟呀?说说你喜欢它什么?(羽毛、小红嘴、鸣叫声)引出嘀哩嘀哩这个词。
师:这么好听的声音把谁吸引来了?他们怎样听小鸟的歌声?我们来学一学,(理解仰着头、托着下巴)。
师:啊!真好听!旁边的树妈妈也被这动听的歌声打动了,并且编了一首好听的散文,我们来一起听一听吧!
三、欣赏散文,体验美感。
1、播放录音,幼儿欣赏。
2、教师范读,幼儿倾听。
3、师:孩子们,我们一起用甜甜的声音读一遍这首散文吧。(幼儿轻声跟读)。
四、结合散文,尝试创编。
师:孩子们!小鸟的歌好甜、好美、好香,你觉得小鸟的歌声是。
什么味道的?
好美的小鸟,好甜的歌声,孩子们让这美丽的小鸟在我们的纸上飞舞起来吧!
五、拓展延伸,绘画小鸟。
幼儿自由在图画纸上绘画小鸟。
散文《小鸟的歌》教学反思。
这是1篇散文,散文又被称为美文。“美”是散文与其他文体最大的区别。曹文轩说过这样一段话:“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也会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思想的力量是一种理性的思考,美则作用于人的情感,情感的力量在我们的生命中更柔韧,更持久。这是是散文独特的价值。但是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散文欣赏是比较难的。
我觉得它美在三点:(1)色彩的美。(2)声音的美。(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如何让幼儿体会到这三方面的美?《指南》中说“要引导幼儿观察图画,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之间的联系。”事实上,当孩子们打开这本书,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吸引他们的也是这幅图。再进一步说,首先吸引孩子的是着闯入两眼的绿色。所以,我把观察顺序定为由面到点:背景——小鸟——孩子。问题设计如下。
1、“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喜欢这里吗?为什么?”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激起他们对绿树、青草的色彩、气味的回忆。
2、“在绿色的森林里,你看到了谁?”是谁,而不是什么。我想通过这点给孩子一个暗示,人类和动物处于平等的地位,奠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调。
3、“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鸟呀!说说你喜欢他什么?”引导孩子欣赏小鸟黄色带蓝边的羽毛,红红的尖嘴,圆圆的透亮灵活的眼睛……孩子自然会谈到小鸟的歌声。孩子们对鸟叫有一定的感知,所以可以顺势让孩子们学一学,(叽……叽叽喳喳……)。
4、“这么好听的歌声把谁吸引来了?他们在怎样听小鸟唱歌?我们来学一学。”理解“仰着头”“托着下巴”。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教师范读散文。然后幼儿随教师一起“用甜甜的声音读故事”。之所以强调“甜甜的声音”,是想让幼儿感知小鸟的歌声“像巧克力,好甜的”。课上到这里,一个问题让我纠结:“像巧克力,好甜的。像天上的云,好美的。像玫瑰花,好香的。”是语言难点,从修辞方法来看是运用了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学习,是在高中,朱自清先生那篇《荷塘月色》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在这篇给中班幼儿的散文里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可以体会小鸟的歌声像天上的云一样美,通过教师范读,领着孩子朗读,孩子可以体会小鸟的歌像巧克力一样甜,如何让孩子真切的体会到“小鸟的歌像玫瑰一样香”呢?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鸟的歌,好甜、好香、好美,你觉得小鸟的歌是什么味道的?来实现创编这个教学目标。可是面对这个问题,孩子们有的说像棒棒糖,有的说像花朵,思维比较局限。
5、为了使孩子的思维更发散,所以在最后绘画环节中我引导孩子们画完小鸟以后,在进行添画,想一想:你觉得小鸟的歌声像什么,就在旁边画什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画的非常好,说的也非常好。例:浩洋画上了太阳,我先是引导他说:小鸟的歌像太阳,暖暖的。接下来很多小朋友就有了想法,画了棉花糖,就说:小鸟的歌像棉花糖,甜甜的;画了冰糕,就说:小鸟的歌像冰糕,凉凉的。
小班常规教案及反思【第四篇】
活动目标:
1、能说出交通标志的外形特征和含义。
2、尝试制作活动室的安全标志。
活动准备:
交通标志图片、画笔、记录表《要小心的物品》。
活动过程:
1、我认识的交通标志。
出示交通标志,请幼儿说一说交通标志的外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其含义。
归纳这些交通标志的规律:外形简单,颜色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
颜色和外形:红色的圆形表示禁止;黄色的三角形表示警告;蓝色的长方形表示指示。
2、观察活动室环境,寻找安全隐患。
想一想:活动室里有哪些东西可能会造成危险?(幼儿边说教师边记录幼儿说出的危险物品)。
分组到活动室的各区域、各角落找一找你,看看有哪些东西会造成危险,并记录在《要小心的物品》统计表中。
3、展示幼儿的记录表,并分享应该注意哪些事情才不会造成伤害,如:
正确使用剪刀、订书机。
豆子、卫生纸等不能塞进鼻子和耳朵里,也不能吞到肚子里。
玩具和钱币等不能放进嘴巴里。
不拿剪刀、筷子等尖利和细长的东西奔跑,以免戳到自己和别人。
线和绳子不能缠到脖子上玩。
不能乱丢东西,以免不小心踩到而滑倒。
洗手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把水弄到地上,以免滑倒。
小班常规教案及反思【第五篇】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动作协调能力较弱,如果没有良好的常规,保教活动就不能很好的实施。本学期,我园将班级常规培养工作作为园本教研的重点。小班幼儿是常规培养的关键期,可塑性强,在此阶段对孩子们进行具体有效的培养策略将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奠基良好的基础,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针对小班孩子常规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反思:
1.为幼儿创设合理有序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合理有序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常规。如:教师在区域创设中可利用区域调控标志引导幼儿区域活动后有序的收放玩具;可在饮水机前设立半米线,引导幼儿养成接水的秩序感;可在卫生间粘贴“六部洗手法”的范例图,提示幼儿按正确方法洗手;在起床时播放固定轻音乐提示幼儿起床等。
2.利用儿歌、故事、游戏等方法增加常规的趣味性。
儿歌、故事更易于幼儿对集体规则理解与记忆,游戏能够使幼儿在规则实践中获得快乐与成功体验,这样更有利于幼儿主动积极的养成良好常规。因此,教师要在活动运用儿歌、故事、游戏等方法增加幼儿对常规养成的兴趣,使幼儿由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
3.班级教师要共同研讨、商议、统一要求,保持一贯性。
班级常规工作的建立在教师之间的配合工作。首先,班级三位老师要共同研讨,查找班级常规的不足之处;然后共同商议,制定具体有效的常规培养计划;最后互相配合,统一要求,使常规培养连贯一致。
4.榜样的示范作用
爱模仿是幼儿时期主要的.学习特点。从这个角度上讲,父母、老师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他们的行为对孩子来讲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记得有一次我在卫生间洗手,我班的大志小朋友在旁边看着我吗,然后突然问我:“老师,是不是应该用六步洗手法洗手?那你怎么没用六步洗手法洗手啊?”孩子一语惊醒我这个梦中人。是啊,要想让孩子遵守集体规则,我们大人首先要以身作则,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孩子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契机,让孩子向同伴学习他人的优点,这也是常规培养中的有效方法。
5.家园沟通,密切配合。
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离不开家园教育的密切配合,只有家园教育要求一致,共同配合,才能使幼儿更快、更好的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例如在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习惯上,如果家园不能有效沟通,要求不一致,从而在幼儿园要求幼儿独立进餐,而家庭中家长总是喂饭,幼儿很难养成独立进餐的好习惯。
6.给孩子充分的、反复实践的机会。
充分的、不断反复的实践是建立良好班级常规的关键。正确的行为方式,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巩固与加强良好常规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