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定律教学反思精编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运算定律教学反思精编”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篇1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成功与失败、收获与困惑等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与反思,与诸位共享和商榷。
以人为本是我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一切以学生的需要和成长为根本出发点,尽可能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主动的、生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我设计了一下教学流程:复习铺垫——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课堂达标——当堂反思。
1、重视学法渗透。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标要求之一。在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中,如何去分析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画线段图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它能够直观形象的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很大。因此课堂教学合作探究环节我特别提出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此基础上找出途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方程解答才会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2、重视情境创设。
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引发思考的问题情境,学生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必要的、有效的交流和探讨。因此在学案设计合作探究中,我设计了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是对“比八月份节约了1/7”进行研究,让学生产生困惑,与分数混合运算一二中“单位1已知”产生认知冲突。第二次是把“比八月份节约了1/7”改为“比八月份增加了1/7”,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没有发生变化,等量关系也没有发生变化,形成解决“单位1未知”问题的基本数学模型。
当然在课堂实践后我也发现了很多缺憾。
1、课堂环境影响学生表现。
我班共有8个合作小组,在听课中很多教师参与在每一个小组中,原来思维敏捷、敢于大胆发言的学生都显得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学生不适应这么多听课者参加的课堂教学,就连学习最优的张星宇同学发言都语无伦次,那些天生腼腆性格内敛的学生表现就更是差强人意。因此学校要经常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常态课等多种形式的听评活动,这样既锤炼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抗干扰的意识。
2、钻研肤浅影响探究活动。
高效课堂给学生减负了,但是对教师来说却是加压了。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在课堂外下足功夫,这样课堂上教师才会游刃有余、进退有方。本节课中由于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能力,忽视对教材难点的分析与处理,造成了探究活动的卡壳现象。我对“比八月份节约1/7”中“单位1未知”没有充分研究,让学生错误的认为“已知量”才是单位“1”,引发对等量关系的错误认识。
3、思路固化影响课堂生成
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反思等环节都充满着预设和生成的矛盾,课前要充分预设,才能有效的应对课堂生成。但是课堂是动态变化的,无时无刻都在生成着新的问题,不是能够全部预设到的。面对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我还是坚持原来的学案设计流程,希望学生能够侥幸的冲破难关。在这个时候教育机智和教育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及时调整学案设计,针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扭转课堂教学面临的颓势。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无法超越自我,无法相信奇迹发生,只好任其自然了。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在课改的大路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磨练自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要张开宽广豁达的胸怀迎接更加明媚的明天,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和浸润那执着追求的理想课堂。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篇2
“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的一部“重头戏”。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简便计算的起点,其中被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的加法、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更是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简便计算”的基础。
最近在“简便运算”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学习与练习,存在着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学生在计算时常出现“低级”错误,计算的正确率低。难道就真的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我想但凡教过四年级简便计算的老师,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能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很好地进行计算,表面看上去好像融会贯通了简便计算的“精髓。可为什么课后在作业中却出现那么多“五花八门”、运算定律“张冠李戴”的错误呢?
通过透视学生的作业,我按学生计算能力或题目本身的难易把错误现象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在作业里经常会出现下面的错误现象:75+125×25—25=200×0=0或321—126+74=321—200=121又或者800÷25×4=800÷100=8……仔细研究作业本后发现,出现这种错误现象的大多数是计算能力欠缺的学生。他们缺乏观察性容易受到来自习题本身的数字或运算方法等知识本身造成的干扰,明明是不适合简便计算的内容,他们却不懂装懂“滥竽充数”。
(2)顾此失彼的情况也是十分严重,745-(145+325)总是忘了脱去括号便符号,学生每次讲解时思路也十分清晰,就是一做题就顾不上了。计算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也经常出现这种错误。当然,除了习题本身比较难以外还与学生出现感知不准确、算理不清晰、应用不灵活等判断性错误有关;计算思维混乱以致计算时“顾此失彼”出现运算定律“张冠李戴”的错误现象。(三)结果分析在对回收学生问卷的统计中,得出以下几个现象:分析:1、2号题主要是调查学生的学习素质。
(3)做题时,学生容易受内、外环境干扰,没有养成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养成做完题后自觉检查的习惯。因为不专心,做题时常会顾此失彼,丢三落四;不检查,会使本来会做的题出现错误;久而久之养成了“粗心”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