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个性化民居教学设计实用【精编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71553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个性化民居教学设计实用【精编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个性化民居教学设计【第一篇】

一、教材分析:

《一面五星红旗》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的阅读课文,这是1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课文叙述了“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理解和尊敬。本文的思想内涵定位为“爱国者在每个国家都能得到尊敬,爱国者是最值得尊重的”,“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因此,在教学中,我带动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课文对人物动作的细微描写,揣摩人物内心,体味人物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外在动作中读懂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热爱和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学习并运用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二)教学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回顾课文内容。

1、低声播放《红旗飘飘》歌曲。

2、教师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

3、同学们齐读课题。

4、师引导: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设身处地,体会留学生所处环境。

1、自主学习第一部分:在漂流失事后,我的处境怎么样?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学生自主学习,并以文章为凭借谈自己的学习体会。(相机理解:“荒无人烟”、“无影无踪”)。

3、指导朗读:你能把我当时处境读出来吗?(指名读、评价,再练读,齐读)。

4、在这样一种处境下,这位留学生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什么?

(三)品评比较,体会老板的国际友情。

(生画句子讨论,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老板的态度都有哪些变化?

(1)(屏幕出示)“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2)师教方法:自己读读,找一找老板的动作,再学着做一下,通过这个动作你体会到老板的什么心理?(3)师小结:同学们刚才不知不觉中就在运用一种阅读和描写的方法,那就是通过动作体会人物心理。

(4)生用刚学习的“通过动作体会心理”的方法来汇报,

(5)讨论:老板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6)师引导:你们发现作者在描写老板态度变化的特点了吗?

(7)师总结:作者没有用大篇幅对话去展现人物心理。他是通过老板的动作来展示老板态度的变化的。这种用人物动作体现人物内心的方法非常巧妙。在阅读中,我们要学会这种方法,在习作中我们还要尝试并运用这种方法。

3、拓展练习:媒体出示一组练习: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谈谈所体会到的人物的心理。

句子一:我抬起头,仰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庄严地敬了一个队礼。

句子二:刚公布完考试成绩,我就手舞足蹈地大声叫嚷起来。

(四)精读感悟,体会“我”的爱国情怀。

1、过渡:体会促使老板前后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原因。

2、自由地朗读课文。想: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我对五星红旗的珍爱?

3、交流,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4、指导朗读,读出留学生态度坚决宁可挨饿受苦也不愿意换面包的决心。

5、师总结:正是留学生这种对国旗的尊重和对祖国的之情打动了面包店的老板,使他深深地理解中国留学生的行为,老板不仅救了他的生命,还无偿为了支付了医药费。

6、谈感受:你想到面包店老板说些什么?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再次体会老板的救助行为。

(五)拓展延伸,深化文章的主题。

1、资料展示:古今中外,像留学生这样维护国旗尊严的人还有很多很多。请把你分享的“个性化民居教学设计实用【精编10篇】”,吴立章爷爷小时候的故事等)。

师引导: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播放教学课件:天安门广场上,布达拉宫前,南极大陆上、香港回归时、载人宇宙飞船上,申奥成功时,升起五星红旗时激动人心的场面。

3、怀着对五星红旗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读课题!

六、板书设计:

26一面五星红旗。

老板“我”

[一面五星红旗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个性化民居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了解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2.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表达特点。

3.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并能较准确地加以表达。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来自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做民居资料的收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语: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感受我国民居的独特魅力。

2.齐读课题。

3.课文由几篇短文组成?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民居?

4.朗读课前导读,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和学习方向。

个性化民居教学设计【第三篇】

1、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了解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2、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表达特点。

3、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探究兴趣。

1、有感情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并能较准确地加以表达。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做民居资料的收集。

1、导语: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感受我国民居的独特魅力。

2、齐读课题。

3、课文由几篇短文组成?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民居?

4、朗读课前导读,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和学习方向。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有什么特点?

2、学生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教师做适当引导。

以学定教。从地理位置、独特作用、特殊材料、奇特结构和文化特征五个方面对客家民居的特点加以分析、理解。(表格、重点句子见后)。

重点语句:

a.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见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的特点,让读者感到它的壮观。

b.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先祖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表格:

位置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独特的作用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

特殊的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

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1、过渡语:我们去云南看看清秀的傣家竹楼。

2、播放课件,学生观看。

3、说说傣家竹楼给你怎样的感觉?

4、出示表格,明确学习任务。

5、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完成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全班交流。

表格:

位置浓绿的竹林中独特的作用防酷暑和湿气。

文化特征吉祥、平安、家道兴旺、团结和睦。

重点语句:

a.傣族人家至尽仍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

b.“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展示课件,学生齐读该段。

傣家人是如何建竹楼的?这体现了什么?(先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中柱一般是8根,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前去迎接,并泼水祝福;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候,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体现了傣家人企求吉祥、平安、兴旺、和睦的民族心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两篇短文,在描写内容和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异同?

2、学生回答,教师做适当指导。

指导方向:

a.透过作者的描写,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独特的魅力。

b.两种民居的地理环境、形成原因、建筑材料和结构都不同,但人们的向往与追求却是相同的。

c.两篇短文都用了一定的说明方法进行介绍。

1、请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我国其他民居的资料做简单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相关图片供学生欣赏。

板书设计:

“民居奇葩”——客家民居。

“绿色之家”——傣家竹楼。

个性化民居教学设计【第四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对祖国的热爱和世界人民之间的友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感受“我”的爱国之情。

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奥运会中中国国旗徐徐上升的情景,让孩子们说说这意味着什么?引入课后资料袋,了解“国旗”,明白国旗代表的是自己的国家。

2、了解哪些地方常常红旗飘扬。(天安门广场、学校的升旗仪式,航海船只上飘扬的国旗,首次登上珠峰、南极都要插上国旗。因为国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了解,明晰文章内容。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话粗略概括文章大意。

2、点名学生回答。

(板书:我面包店老板)。

(1)、将学生找到的关于红旗的句子在课件上显现,随机正音。

(2)、引导学生概括第一处标题:手举五星红旗。

(3)、再读句子,照样子列出其他标题。

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三、精读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逐句朗读并体会句子的情感:

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句子之一:“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出发了。”

a、指名读,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别人知道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b、把你感到骄傲自豪的体会带到句子中读一读。相互评价。

2、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句子之二:“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a、指名读,他为什么把五星红旗系在脖子上呢?说明了什么?

b、指答,“为了防止丢失才系在脖子上,说明了他把五星红旗看得跟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多么热爱五星红旗啊!”

c、你能用你的朗读声表达作者热爱五星红旗之情吗?

学生找出有关句子并朗读,课件出示句子:“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块巨石挡住了,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

a、指名回答:他处境怎样?(伤痕累累、饥饿难耐、筋疲力尽)。

b、那么,什么是荒无人烟?

c、筏子和背包都不见了,背包里可能装着些什么?

d、如果是你,你的心情会怎样?把你着急、害怕、伤心、难过的心情带到文中读一读。

老师小结:是啊!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天了没吃一点东西,身上多处受伤,此时,“我”最想要的事什么?(我最想吃东西,然后去医院治疗伤痛,再躺在床上美美的睡一觉。)可不,“我”终于来到了一家面包店,“我”要用新大衣换面包,可老板却不干。

3、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句子之三:“突然,老板眼里闪出亮光,他用手指着我的脖子上的五星红旗,惊奇地问:那是什么?”

a、齐读句子,思考:老板看见了什么?

b、老板此时是怎么想的?(嘿,那不是他们国家的国旗吗?还系在脖子上呢,说明很爱他的国旗的嘛。我来考验考验他,用国旗换面包,看他换不换?)。

4、课件出示五星红旗的句子之四:“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接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a、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我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b、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5、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句子之五:“老板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可以用这面旗子换面包。”

a、齐读句子,想象:老板可能是怎样对我说的?

b、我换了没有呢?

6、课件出示五星红旗的句子之六:“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a、指读句子,“凝视”是怎样地看?“久久地凝视”五星红旗,他可能在想什么?

b、他的思想在作斗争,如果换了会怎样?不换又会怎样?

c、谁来把“我”此时的心情和感受用朗读声表达出来?

7、课件出示五星红旗的句子之七:“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a、这句话中哪些词语令你感动?(吃力地、趔趔趄趄、筋疲力尽、)。

b、为什么让你感动呢?(因为他路都走不稳了,可是他即使饿死也不用五星红旗换面包,他把五星红旗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他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因此我感动。)。

c、大声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动。

四、教师总结,体会写作方法。

在我心中,国旗比我的生命更重要,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文中的“我”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但却用神情、动作、表情等体态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是一种很巧妙很传神地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写人的文章中用上这种写作方法。回头写个小练笔也可以。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落实字词。

1、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

2、课件出示已学课文句子当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及时正音;

3、

二、再读课文,另获新感。

1、文中除了我,还有另外一个主人公,那就是--面包店的老板。面包店的老板又是个怎样的人呢?找出描写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句子,读读,体会他的态度。

2、课件出示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变化的句子:

(1)“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2)“他见我醒了,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

a、读一读,谈体会,说理由。

b、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为什么这么大呢?(敬佩我,被我的爱国热情,维护祖国尊严的精神受感动。)。

老师小结:“我”用实际行动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我的爱国之情也赢得了这位外国友人的理解与尊重。

3、课件出示五星红旗的句子之八:“这时我才发现,在我床头的花瓶里,有一束美丽、芬芳的鲜花,花丛中插着那面心爱的五星红旗。”

齐读,读出你的自豪和骄傲。

三、升华主旨,触发情感。

学到这里,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文中的我“说”和面包店的老板说,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我想对中国留学生说:

我想对面包店的老板说: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个性化民居教学设计【第五篇】

1.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了解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2.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表达特点。

3.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探究兴趣。

1.有感情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并能较准确地加以表达。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做民居资料的收集。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语: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感受我国民居的独特魅力。

2.齐读课题。

3.课文由几篇短文组成?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民居?

4.朗读课前导读,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和学习方向。

二、学习第1篇短文《客家民居》。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有什么特点?

2.学生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教师做适当引导。

以学定教。从地理位置、独特作用、特殊材料、奇特结构和文化特征五个方面对客家民居的特点加以分析、理解。(表格、重点句子见后)。

重点语句:

a.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见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的特点,让读者感到它的壮观。

b.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先祖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表格:

位置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独特的作用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

特殊的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

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三、学习第2篇短文《傣家竹楼》。

1.过渡语:我们去云南看看清秀的傣家竹楼。

2.播放课件,学生观看。

3.说说傣家竹楼给你怎样的感觉?

4.出示表格,明确学习任务。

5.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完成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全班交流。

表格:

位置浓绿的竹林中独特的作用防酷暑和湿气。

文化特征吉祥、平安、家道兴旺、团结和睦。

重点语句:

a.傣族人家至尽仍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

b.“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展示课件,学生齐读该段。

傣家人是如何建竹楼的?这体现了什么?(先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中柱一般是8根,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前去迎接,并泼水祝福;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候,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体现了傣家人企求吉祥、平安、兴旺、和睦的民族心理)。

四、对比两篇短文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两篇短文,在描写内容和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异同?

2.学生回答,教师做适当指导。

指导方向:

a.透过作者的描写,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独特的魅力。

b.两种民居的地理环境、形成原因、建筑材料和结构都不同,但人们的向往与追求却是相同的。

c.两篇短文都用了一定的说明方法进行介绍。

五、课堂延伸。

1.请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我国其他民居的资料做简单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相关图片供学生欣赏。

板书设计:

“民居奇葩”——客家民居。

“绿色之家”——傣家竹楼。

个性化民居教学设计【第六篇】

教材简析:

《泉水》是篇很美的课文,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全文共7个自然段,课文用优美的文字描述泉水从山间石缝里冲出来,流过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最后欢快地流向大海,展现了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其中第2到第5自然段是4个并列段,它们结构相似,语言特点鲜明,是很适合学生进行语段积累和仿说或仿写的。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会用各种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本学期学生朗读水平进步较大,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部分学生都能达标,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数同学还不能做到。二年级学生对于此类童话体裁的文章很感兴趣,更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决定课堂上带领孩子通过多种朗读感受泉水无私奉献、帮助别人后的快乐,同时打开学生的视野,拓展课堂的深度,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积累“清泉、天然、静静的山谷、尽情地唱歌、清脆的歌声、约定”等词语,理解运用“清脆、天然”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指导学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中对泉水的四次语言描写重点品读,体会泉水的特点和奉献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到第五自然段,体会泉水奉献的精神;以读促情,以情带读,背诵喜欢的段落,主动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教学的难点是体会泉水奉献的精神;捕捉课文空白点,打开学生想象之门,模仿课文表达方法。

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启发引导法、评价激励法、媒体辅助法等。

学法:圈点勾画法、以读悟文法、角色体验法、想象感受法等。

教学准备:

来自

学生初步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随文识“泉”。

1、播放歌曲:《泉水丁冬响》。

师:同学们,歌曲里唱的是谁在“叮咚响”?(引出“泉水”)。

2、板书“泉”字,指导书写并组词。

3、补齐课题,交流对泉水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出示泉水图片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关于泉水的话题,我们一起来看看泉水吧。

2、说说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泉水。

3、请同学们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出示生字词认读。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5、理解词语的意思。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瓦罐”、“水塔”等词语。

6、小组交流: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三、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要求:读的时候请用自己喜欢的符合画出你觉得用的好的字词,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

预设:

“丁冬”这个词用得好,看到这个词好像听到泉水欢快的弹着琴从山上跑下来。(适时指导读第一句,读出泉水的欢快。)。

“冲出来”,看到这个词感觉到泉水的力量很大,也感受到了泉水想来到这个阳光明媚的世界急切心情。(适时讨论:把“冲”字换成“流”可以吗?为什么?)。

“阳光灿烂”用得好,这个词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景色。

(适时指导用快乐的、兴奋而着急的心情读第二句话。)。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请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想一想:泉水姑娘冲出石缝之后先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2、交流。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圈划:水池姐姐来吧来吧……。

品味词语:很多很多、天然水塔等。

3、这一段主要写了泉水什么特点?(板书:多)。

4、教师引读。

(1)师: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

生1:“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他读的怎么样?谁来评价评价?(听出来了。泉水真的很好很多。)。

生2:“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谢谢你的热心)。

生全班:“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5、自由练读。

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读出泉水的自豪、热情。

(三)迁移学法整体学3—5自然段。

1、学生读书思考,圈画批注。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3、4、5自然段,学着老师的样子用不同的符号标划相关词句。

2、交流自学情况。

(1)同位之间交流交流彼此标划的情况。

(2)重点交流第3自然段。

同学们从这段中读懂什么?(板书:清体会比喻句的生动)。

除了火红的杜鹃花,还有谁会把这很清很清的泉水当做大镜子?(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葱翠的小草……)真是乐于助人的泉水啊!

4、交流第4、5自然段。(从这两个自然段你们又读懂了泉水的那些特点?板书:甜美)。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自由读课文,看谁读的认真。

2、完成课堂练习填空题。

二、品味语言,积累运用。

1、读句子谈发现。

(1)课文中写泉水到了哪些地方,用了哪些词?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运用课件变色闪烁词语:流进、流到、流过、穿过)。

小结:同是“水的流动”,作者用这些近义词既不重复又非常准确,水池前面用了“流进”,不用“流过”;山谷是用“穿过”,而不用“流进”,我们说话、写文章的时注意这样用词,就会显得格外生动。

(2)学习运用。

课文中有四处写了“泉水说”,想一想:“泉水____说”请你填上四个合适的词语,注意用词不重复。

2、课件出示:灿烂的世界;火红的杜鹃花;美丽的身影。

课文中还有许多精彩的短语,请大声读一读。

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短语,打开书,你们自己也来找一找。

三、拓展延伸,感悟主旨。

1、学习6、7自然段。

(2)出示第7段“丁冬,丁冬……”

看!“丁冬,丁冬……”后面这六个小点叫什么?(省略号)。

师:这六点里面省略了什么?

请大家展开相象的翅膀,泉水还会到什么地方?遇到谁?会说些什么?

2、评价泉水。

你们觉得这是一股___的泉水?(大方、乐于助人、热情)。

读导读语,找词语:在课文前面的导读语中,有一些词表现泉水特点,非常恰当。大家读一读,找一找。(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关爱他人)。

3、学习泉水。

泉水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大声读读课文第2--5自然段,读完以后互相评一评,让我们像泉水那样,热情的帮助小组内的同学都能把书读好。

五、有效背诵,内化语言。

1、学生练习背熟喜欢的段落。

2、检查背熟。

六、发现规律,指导写字。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写一写。

板书设计:

5、泉水。

多清甜美。

关爱别人。

个性化民居教学设计【第七篇】

2.学生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教师做适当引导。

以学定教。从地理位置、独特作用、特殊材料、奇特结构和文化特征五个方面对客家民居的特点加以分析、理解。(表格、重点句子见后)。

重点语句:

a.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见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的特点,让读者感到它的壮观。

b.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先祖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表格:

位置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独特的作用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

特殊的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

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个性化民居教学设计【第八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闽西南粤东北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布局均匀风雨侵蚀安然无恙。

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蜂拥而来家道兴旺。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

三、了解民居特点。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

位置。

作用。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客家民居。

位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材料。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结构。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教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

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

1.自己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傣家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如果由你来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各小组推选选手,共同设计导游词,参加评比。)。

3.评议。

七、拓展阅读:这篇文章在介绍永定土楼的特点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近五六年来,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慕名前往闽西永定县,参观考察被称赞为“中国古建筑奇葩”的闽西土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汉斯安德烈先生参观了土楼后赞美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永定土楼,特别是圆形住宅(土楼),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扬名于世。优美而壮观的永定圆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有如从地下冒出来的自然生长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环形的屋顶飘浮在烟雾中。仅以永定县苦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例,楼里三圈,直径80米,周长250米。外圈四层,房子260间;中圈二层,房子60间;里圈一层,房子8间。共有房子328间,里头住毒害80户500人。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堆积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终完好如新。

永定圆楼由于土墙环拱,又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易于防卫,便于管理。

闽西土楼为什么能历久不毁,成为我国古建筑艺术的一个奇葩呢?控其奥秘,原来它以黄土为主要原料,佐以沙、石灰,拌掺少量红糖、糯米和木屑、竹条等,经过反复揉打、研舂、碾压,然后夯打土墙,并以木料为梁呆,瓦片为顶盖,因而异常坚实牢固。

个性化民居教学设计【第九篇】

本课通过节奏明快的儿歌,把生字的组成规律和中国的百家姓结合在一起,为识字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自主识记生字,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课文短小,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经验来理解儿歌,也可以通过组织游戏来帮助学生在趣味中诵读,在诵读中感悟,培养语感,读出韵味。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师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用时:3分钟)。

1.师生谈话,互相介绍自己姓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姓。

3.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1.说说自己姓什么。

2.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

3.跟老师朗读课题,注意“姓”的韵母是后鼻音。

1.我会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小组合作情况。

(1)指名朗读生字。相机正音。

(2)开火车读。

(3)齐读。

(4)指导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

2.找一找课文,圈出“姓”。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1)小组内抽读生字,不认识的,互相帮助,看谁记得牢。

(2)小组内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读,进行评议。

(3)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编顺口溜,编儿歌等识字方法。)。

2.给下面的字注音。

姓()氏()。

李()张()。

古()吴()。

赵()钱()。

孙()周()。

王()官()。

三、诵读课文,领会感悟(用时:15分钟)。

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组织拍手游戏进行问答,指导背诵。

3.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运用课后“照样子做问答游戏”的练习题中的方法介绍自己和别人的姓。

(可以用把字拆分部件和组词的方法。)。

4.引导学生运用其他的方法进行介绍。

5.引导学生质疑。认识复姓。

6.指导学生朗读,知道省略号表示什么。

7.总结。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师生进行拍手游戏,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句子来介绍。(先小组内,再班内交流。)。

(1)你姓什么?我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2)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4.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介绍。

5.认识复姓,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复姓。

6.了解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这样的复姓。

7.齐读,背诵。

3.读一读下面的名字,圈出名字中的姓。

曹操诸葛亮。

东方朔姚明。

毛泽东。

4.按照要求写一写。

我还知道这些单姓:_________。

我还知道这些复姓:_________。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示范指导比较难写的字。(姓、国、双)。

3.教师范写生字。

4.检查学生描红本。

1.保持写字姿势正确。

2.认读生字。

3.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该怎样写好生字。

4.说说这些字的笔顺。

5.观察老师范写生字:姓、国、双,边看边书空。

6.进行描红。

7.投影仪展示,进行点评。

五、布置作业,拓展知识(用时:2分钟)。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1)制作姓氏卡。

(2)认读《百家姓》。

(3)了解姓氏背后的故事。

1.说说本课的学习收获。

2.制作姓氏卡:用彩色笔写出自己知道的姓,注上拼音,写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读。

3.课后在家长的帮助下认读《百家姓》,了解姓氏背后的故事。

5.读一读,写一写。

6.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个性化民居教学设计【第十篇】

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读记记本课的一些词语.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能力目标: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情感目标: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2.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分组侧重研讨一种民居.

生:我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师:(板书:客家民居傣家竹楼)是的,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客家和傣族两个民族的民居.

生:我觉得“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特点都非常鲜明,确实像题目写的一样--各具特色.

师:这是我们读了课文的初步感受.接下来我们分成小组来学习.每个小组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民居深入地读一读,读完后再讨论讨论:这种民居有什么特点然后做好汇报的准备.

(学生分组读书,讨论,准备分工汇报.)。

二,交流“客家民居”的特点.

师: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哪一组先来给大家汇报。

生1:我们小组重点阅读的是《客家民居》这个部分.我先来给大家谈谈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我们找出了最能反映客家民居特点的语句;然后,我们深入阅读了这些语句,从中总结出了客家民居的特点;最后,我们还研究了客家民居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下面,我来说说我们勾画的语句.

1.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2.营垒式住宅.

3.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4.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5.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6.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

我汇报完了,请我们小组的其他同学接着汇报.

师:(拿出一张八卦布局图)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一张八卦布局图,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生2:谢谢老师,我接着汇报.最后,我们发现客家民居的第四个特点,他们在分配房屋上非常平等,不分贫富与贵*,每家人都能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这就是我们在合作学习中,总结出来的客家民居的特点.

生3:我接着说.我们小组在阅读时,还发现了客家民居之所以有这些特点,是和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本民族文化分不开的.例如:。

第二自然段中讲到,“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这就是居住的环境对客家人建筑风格的影响.

还有第三自然段写到“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第四自然段写到勤劳善良的客家先民在房屋的分配上,体现了他们团结,和睦,公正,公平的性格特点.我们觉得,正是生活的环境和特殊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客家先民如此独特的建筑风格.

师:你们小组合作学习得非常认真和深入,对客家民居的特点了解得非常清楚,分工汇报也非常清晰.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值得大家学习.听了你们小组的介绍,我们感受到,走进客家民居,就真是走进了客家的历史与生活,走进了客家的传统文化!

三,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师:那么傣家竹楼有什么特点呢哪一个小组来汇报。

生4:我们小组经过读书和讨论,发现了傣家竹楼的三个特点.我先汇报第一个特点.请大家看第1自然段,傣家竹楼有“藏在竹林”的特点.

生5:我汇报第二个特点.第2自然段告诉我们,傣家竹楼还有“傍水而居”的特点.主要是因为他们住在亚热带,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

生6:我汇报第三个特点.第3自然段告诉我们,傣家竹楼还有“树满寨,花满园”的特点.我们小组汇报完了.

生1:我来说说竹楼的整体结构吧.请大家看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每幢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柴禾.竹楼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这里主要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傣家竹楼结构简单.还有“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篾,将楼房隔为两层.以前屋顶是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来大都改用瓦顶”,从中可以感受到傣家竹楼也有别致美观的特点.

师:你着重介绍了傣家竹楼“结构简单,别致美观”的特点.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我来补充.竹楼本身的特点在第4自然段也写到了,“室内通风也很好,坐在室内,只觉清风徐来,花果飘香.”可见它还有“宽敞和通风很好”的特点.

生:我还要补充.课文最后一段给我们介绍了傣家建造竹楼的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这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团结友好,也算是傣族盖房的一大特点.

师:说得很有道理.这也是傣族文化的象征,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

四,比较两篇短文表达方法的异同.

师:通过两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自学汇报,我们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有了整体的了解.那么这两篇短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呢请同学们把两篇短文对照起来看看,仔细想想.

(生默读,思考,批注.)。

生:我觉得两篇短文把民居的特点介绍得鲜明生动,我似乎亲眼看到了客家民居,亲自走进了傣家竹楼,就像课文题目一样,真是“各具特色的民居”呀!

师:我们透过作者的描写,充分感受到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具特色”!

生:我发现两篇短文都讲了民居的形成原因,但原因是不同的.客家人是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所以形成了营垒式住宅;傣家人是为了防酷暑和湿气,所以建造了风格别致的傣家竹楼.

师:是的,每一种特色的民居都有它形成的原因,我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除了注意民居的特点,也要留心它们的形成原因.

生:两篇文章的开头也截然不同.客家民居一开始就说它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使我们想一口气读完,看看这是一朵怎样的“奇葩”.而傣家竹楼的开头“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让我们仿佛跟随作者来到了傣家竹楼旁边,一起去慢慢感受它的特点.

师:是啊,文章的开头方式不同,给读者的感受就不同.

生:两篇短文都运用了很多说明方法,比如,列数字,打比方.

生:我觉得两篇短文也都通过民居,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深入.在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学习和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出事物的鲜明特点.

在《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介绍了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并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中我先是放手让孩子自学课文,讨论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然后说说你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接着我出示讨论题:

2、从客家人的居住情况你们想象下客家是怎么样的一个民族?

3、如果你坐在傣家竹楼闻着阵阵瓜果的香味你会想写什么呢?

然后我和孩子们就围绕着这几个话题展开了层层讨论,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孩子们个个兴高采烈,兴趣盎然的。特别孩子们在说怎么写出我们民居的特点的时候,真让人大开眼界。

尽管这课的教学好象偏离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但是我觉得给孩子们带来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是功劳,孩子们也是学有所得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77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