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酒店服务管理论文(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64629

【导言】此例“酒店服务管理论文(汇总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酒店服务管理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层次递进实践教学运营机制

[作者简介]何志贵(1980-),男,江苏南京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理论、餐饮管理。(广西桂林541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立项课题“酒店管理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LJKT20100203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158-03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涵

高职教育实训体系主要包括教学性、校内生产性和校外生产性实训。综观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刚刚起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为“1+2+4”的模式,即学校自建型,企业和学校共建型,行业、政府、企业与学校联合共建型。主要突出实践教学,并且以产品生产为主,服务市场为辅的一种新型的实训教学模式,为师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不断地更新设施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技术研发等,变消耗性实验实习为创造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看,多元化共建型模式是校内生产性实训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发挥各自互补优势,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基于对校内生产性实训本质特征的认识,笔者将校内生产性实训界定为: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独自或与企业、行业及政府联建,在校内建设仿真式的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以及社会服务等一整套生产性过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并在产学研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技术含量的实践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仿真式实践性教学新模式。

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近几年通过与国内外星级酒店人力资源需求调查,明确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和岗位群,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就业岗位和岗位群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二是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学生在酒店服务中和未来自身发展所体现的一种职业精神;三是专业拓展能力,为学生今后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思路。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为旅游酒店业培养中、高级管理人才,提出“1+2+4”模式,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具体化,更加贴切市场需求。结合高星级酒店业人力资源实际分配情况,将学生在酒店中入职岗位分解为初次实习岗位、就业岗位和管理岗位,明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为中高级管理人才。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实践教学计划的衔接

要实现“实践教学产业化、产品研发市场化、基地建设企业化”,就必须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实践教学计划的衔接。校内实训基地必须结合分层梯进实践教学(见右图)及四个实践教学环节,即酒店认知实训、酒店单项服务技能操作实训、酒店综合服务操作技能实训、酒店单项管理技能实训和综合管理技能实训。为“教、学、研、发、产”多元化综合技能运行模式奠定基础。促进教师授课模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师生创造了真实的实践环境,变传统消耗性实训为创造效益性生产实训,确保教学仪器设备、原材料消耗的资金来源,为学生减轻负担,为学校创收,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酒店管理专业分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岗位需求,明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所具备的各项实训技能。围绕当前高星级酒店行业市场需求及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以“模块递进,分层培养,逐级提升”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层次递进实践教学结构(见右图)。专业基本功培养层由酒店基础服务模块完成,主要强化受训学生基本服务技能;督导技能培养层由酒店督导实务管理模块完成,主要促进学生基本管理技能;管理技能培养层由高级管理实务实训模块完成,主要培养学生的高级管理技能。

(二)酒店管理专业的四个实践教学环节

1 酒店认知实训。在校内仿真式酒店实训基地进行认知实训是生产性实践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通过认知模块实训,使学生了解酒店管理专业业务范围及社会地位与作用,激发其对该专业的求知欲望。专业认知实训包括星级酒店实地参观学习、基地高层管理人员讲座、基地高级专业人员示范表演三个项目,这能使学生了解酒店服务工作应具备的技能、素养、态度及价值,熟知国际酒店业发展趋势。

2 酒店单项服务技能实训。酒店单项服务技能实训模块是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模块。通过这一环节的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酒店的单项服务技能,促进下一阶段管理技能的实践。酒店单项服务技能实训模块包括课程单体服务技能实训和实训基地体验实践,两者交替进行,课程实训和基地实训采取“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的模式,改变传统将二者分开的模式,达到层次递进式综合实训的目的。酒店服务技能实训模块由五个项目实训课程组成(见160页表)。学生在实训中,由基地双师型实训指导教师和知名酒店行业高级管理层加强实训指导,完善具体考核细则与方案,充分保证实训质量。

3 酒店综合操作技能实训。酒店综合操作技能实训主要集中在餐饮部门,如中西餐制作、茶艺、调酒和咖啡制作等。学生接受的训练项目紧密结合相应的生产产品,完成实训基地的工作任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任务驱动式、项目管理式课程,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接受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系统的、真实的、创新的训练模式和酒店管理模式。这能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完成生产与实训任务,掌握综合操作技能,使其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锻炼,巩固所学知识。

酒店服务管理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度假酒店;服务质量;服务管理;服务优化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谈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收录日期:2016年8月30日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度假酒店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其服务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针对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的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目前度假酒店在竞争和生存中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一、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度假酒店的决策效率有待提高。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度假酒店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变革,从而能够更好地迎合市场的需求。因此,在度假酒店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层的管理者对相关的变动进行决策。但是,目前很多度假酒店存在着决策效率差的问题。首先,很多酒店的高层管理者并没有对度假酒店的市场环境和顾客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其决策依据主要是效仿竞争对手的服务模式,或者是照搬国外大型连锁度假酒店的经营理念等等,因此无法从根本上促进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的提高;其次,度假酒店的高层管理者对于旅游市场的敏感度不高,无法在市场出现变动时及时给予相应的决策变更,导致在服务质量管理方面经常落后于市场需求,从而无法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无法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住宿需求。

(二)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差。对于度假酒店来讲,针对服务质量的管理需要多个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合作,因此在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对多个部门进行管理。然而,目前很多度假酒店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度假酒店中的很多部门虽然相互之间需要协调共同提供服务,但是很多度假酒店的相关部门却呈现出各自为政的状态,每个部门都只关心自身的利益和服务,对于其他部门之间的共同协作不太关心;第二,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差还体现在:当度假酒店在服务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时,很多部门之间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而是相互推诿,从而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顾客的住宿问题。

(三)度假酒店的一些员工素质比较低。对于度假酒店来讲,员工是直接与顾客接触的人群,因此员工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度假酒店的服务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很多度假酒店的员工素质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度假酒店的内部员工专业知识欠缺。例如:很多内部员工无法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因此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无法利用专业知识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第二,度假酒店的内部员工职业道德素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度假酒店的内部员工存在偷窃顾客财物的现象;第三,很多度假酒店的员工流动性比较强,这是因为度假酒店对员工的要求比较高,但是薪资比较低,导致很多度假酒店员工离职。

(四)恶意价格战争导致服务质量低。随着我国度假酒店的不断发展,其内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很多度假酒店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开始利用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但是,恶意的价格战争导致了很多问题:首先,恶意价格战争使得度假酒店的内部利润比较低,因此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提高度假酒店的硬件服务质量,虽然在价格战争中抢占了先机,但没有足够的硬件措施依然无法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顾客的流失程度依然比较高;其次,恶意的价格战争使得酒店利润缩水,因此酒店就会通过开源节流来进行调整,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减免度假酒店内部员工的福利,员工的福利待遇降低,使得他们无法拥有良好的状态去提供服务,导致度假酒店的整体服务满意度下降。

二、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酒店高层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于目前我国度假酒店的服务质量管理来讲,需要度假酒店的高层能够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从而做出更加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然而,目前度假酒店的高层普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很多度假酒店的高层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无法对度假酒店的市场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估,因此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无法更好地通过市场来进行度假酒店的调整,导致目前度假酒店的服务质量管理中还存在较多问题;第二,目前,我国度假酒店高层的流动性比较大,因此很多高层在任职期间,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没有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一心只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利益;如果度假酒店因为服务质量管理存在经营的风险,他们依然可以去其他度假酒店担任高层。

(二)度假酒店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对于很多度假酒店来讲,其内部员工的素质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度假酒店的员工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也缺少相关的认证,因此在度假酒店中为顾客提供服务时,无法更好地展现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影响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整体水平;第二,很多度假酒店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没有对内部员工定期开展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素质培训,从而无法提供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进而无法更好地提高度假酒店的服务质量管理。

(三)度假酒店缺乏相应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度假酒店来讲,对服务质量的管理非常重要,然而目前很多度假酒店都没有建立相应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这也是导致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中存在多个问题的原因。度假酒店缺乏相应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相应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因此当度假酒店为顾客提供服务时,就需要通过多个部门的协调来共同完成,当在服务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时,无法及时地定位到相关的部门和个人,导致对服务质量问题处理的时间较长,从而引起顾客的不满;第二,没有建立相应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使得度假酒店的内部员工无法积极主动地承担自身的服务职能,导致在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没有呈现出度假酒店应有的高水平服务,从而导致顾客对度假酒店的服务质量不是很满意;第三,没有建立顾客服务评价体系,使得顾客对度假酒店的意见无法被酒店管理人员看到,从而无法针对顾客的意见,对度假酒店的服务质量管理进行相应的改善,因此导致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问题一直存在。

三、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优化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我国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度假酒店管理层的服务意识。为了更好地提高度假酒店的服务质量管理,需要酒店管理层首先认识到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需要对管理层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得管理层能够掌握对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使得他们能够充分地根据市场环境,从而对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酒店的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和顾客的需求;第二,可以鼓励度假酒店的管理人员出国进行学习,从国外的大型酒店中学习相关的先进经验,同时根据度假酒店自身的特点,对酒店服务质量管理进行相应的改革,不断促进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增强度假酒店部门的协调性。对于度假酒店来讲,为了更好地对服务质量进行管理,需要多个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和合作,为了更好地增强度假酒店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意见:第一,建立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平台,使得部门员工之间以及各个部门之间都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能够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好地提高度假酒店的服务质量;第二,要加强对度假酒店部门员工的培训机制,能够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素质,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才能够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承担自身应有的责任;第三,要树立度假酒店的内部文化,能够通过文化对员工进行柔性管理,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度假酒店内部员工能够形成一个集体,从而对外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度假酒店来讲,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其服务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立员工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使得度假酒店的管理人员能够对内部员工的日常服务进行监督,并且对其服务能够给予良好的建议,不断促进内部员工服务质量的提高;第二,建立顾客对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使得顾客的意见能够及时地反馈到度假酒店的管理人员手中,才能够更好地根据顾客的意见,对酒店的服务质量进行改进,更好地提高顾客对度假酒店的服务满意度;第三,建立多样化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例如度假酒店可以开设网上服务评价体系,使得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对度假酒店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能够更加方便人们表达自己的意见。

(四)不断完善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度假酒店来讲,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能够进一步提高度假酒店的服务质量。在完善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意见:第一,要始终坚持微笑服务的原则,微笑是心灵沟通的语言,通过员工的微笑服务,能够让顾客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可以在居住期间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第二,要进一步提高服务的效率,对于顾客提出的一些服务,度假酒店内部员工应尽最大努力满足,尽量避免拒绝顾客的服务要求;同时,对于解决服务过程中的问题,也需要尽量缩短时间,能够尽快地给顾客满意的答复;第三,对酒店内部员工的工作进行合理地分配,从而能够使得人员安排合理,确保度假酒店服务的正常开展,并且能够及时为顾客提供服务,进一步提高度假酒店的服务质量。

四、小结

随着度假酒店内部竞争的日益激烈,针对其服务质量的管理是促进度假酒店发展的核心,因此必须从顾客的住宿感受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多家度假酒店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论述了目前国内度假酒店在服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最后论述了如何促进度假酒店服务质量提高的优化策略。相信,随着我国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能够更好地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田芙蓉,杨韫。基于顾客价值的度假酒店服务体验质量评价模型和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

[2]肖轶楠,李江敏。基于在线点评的高端度假酒店宾客感知服务质量研究――以悦榕庄酒店为例[J].价值工程,

[3]王晴。基于携程网游客评论的酒店服务质量分析――以拉萨瑞吉度假酒店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

酒店服务管理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酒店企业;服务力;劳动密集型

作者简介:徐力(1968―),女,北京市人,南京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饭店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9;F240 文献标识码:A doi:/(x).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5-04-02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人事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相比较而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均较为落后,特别是酒店这样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酒店企业市场竞争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酒店企业服务力提升的视角探寻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服务力概述

所谓服务力是指企业部门及部门员工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能力,其中包含利润创造能力、满足客户需求能力以及赢得顾客忠诚度能力等。管理学理论认为企业运营的基本能力包括3种,即决策力、执行力和服务力。对于酒店企业来讲,服务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基层员工。由于服务力是影响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其已经成为酒店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来源。酒店类企业的服务力主要体现在一线的服务部门、团队和员工个体对酒店绩效的贡献程度,是酒店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在整个过程中,各个服务团队有效地合作来保障一线服务部门的服务力,基层员工的有效合作来保障各个服务团队的服务力。以服务力为主线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将服务力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中,按照酒店服务力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来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方法和技巧,以此来保证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酒店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的关键点,而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目标即为加强部门员工的服务力。

二、基于服务力视角的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流程基本包括:招聘选拔―员工培训―员工管理―留住员工,具体来看:

1、招聘选拔

招聘选拔员工是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其直接会对酒店的日常运营和长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果酒店招聘、选拔高质量的员工队伍,必然会对其快速、健康、高效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因此,“选对人”是酒店服务力提升的基础。在此阶段,结合服务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具体包括下述三方面:第一,招聘前准备。酒店的运营、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因此酒店在组织招聘工作之前应统筹各岗位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计划、岗位说明等,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招聘、选拔形式;第二,招聘选拔重视一线员工的服务力,具体包括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技能。当前,随着高等学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教育的普及,很多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水平的服务意识,所以酒店如果能够与师资力量强、教学效果好的旅游专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接收一定量的实习生或者应届毕业生,会对酒店一线员工服务力的提升大有益处;第三,招聘选拔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看应聘者的发展潜力与个性。当前虽然学历、经验、智力等是限定人选的客观条件,但也并非这些条件就能确保应聘者适合酒店所设置的岗位。不同的工作性质对应聘者个性要求不同,所以招聘人员在考核员工的时候可以采用压力面试等形式,尽量全面地了解应聘者。此外,通过招聘面试了解应聘者的工作动机是否与酒店企业文化相吻合,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者规避高流动性的重点控制环节。

2、员工培训

支撑酒店企业发展的三大主要资源有信息、物质、人力,其中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具开发潜力的资源,而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又有赖于系统的培训。针对酒店企业员工的培训,不仅能够提升员工个体的自身价值和综合素质,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员工的服务力水平,而对于酒店企业来讲,培训能够降低损耗和劳动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提升各服务部门对酒店的贡献率,进而整体上增强酒店服务力水平。当前,人才培训还未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体系,组织的大部分培训都忽略了员工的主体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酒店培训经费有限,尤其是当前酒店业竞争激烈,盈利空间缩小,培训效果难以在短时间转化为业绩;二是员工流动性较强,酒店管理者不愿意在员工培训方面放太多精力。但是,从服务力的角度考虑,酒店员工培训应该首先从高层管理人员做起,革新其对员工培训的传统观念,使其意识到员工培训是酒店服务力提升的一个重要保障,是酒店应该长期坚持的战略性的工作。

3、员工管理

员工管理主要涉及到酒店如何“用人”,这一环节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绩效考核机制、薪酬待遇机制、晋升机制、监督反馈机制等等,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系统集合。其中,晋升机制保障酒店服务力的持续性,考核机制主要是验证当前酒店的服务力是否满足了业务发展的要求,薪酬待遇机制是酒店服务力提升的动力和激励,监督反馈机制则是保证服务力稳定发挥的有效手段。当前,大部分酒店企业尚未构建一套成型的、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机制和薪酬待遇机制,关键问题是绩效考核指标难以量化,可操作性较低,很难给员工以公平感,导致用人方面出现“黑箱”问题。在服务力视角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上述各种用人机制的设计和构建均应该以酒店绩效为基本依据,即以各个服务部门、服务部门的员工对酒店整体绩效的贡献程度作为其考核、晋升和激励的量化标准。

4、留住员工

留住员工是当前酒店行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酒店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员工流动率极高,这也反映了酒店行业在员工福利保障、薪酬管理、价值支撑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大的问题。员工是酒店服务的提供者,顾客是酒店服务的体验者,整个消费过程中,员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员工对酒店管理有较强的满意度,才能努力使客户满意。曾获得“美国企业最高质量奖”的里兹・卡尔顿酒店颠覆了以往“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提出“我们是为绅士和女士提供服务的绅士和女士”的经营理念,指出酒店员工与客户是处在平等位置的,不是凡人与上帝、仆人与主人的关系,而是主人与客人的关系。该酒店经营管理的另一个核心理念是出错率是导致酒店走向衰退的关键问题,而出错率增加体现了员工工作不愉快,导致其抱怨引发客户抱怨。员工对工作满意度的感知涉及到招聘选拔、培训、管理、工作氛围、工作环境等各个方面。此外,酒店要想留住人才,就要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在企业中得到归属感,感知到自身价值,从而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服务力,即使对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也能够通过沟通加以解决,而不致于跳槽。

三、高效人力资源管理下的酒店服务力良性循环

在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下,通过招聘选拔,可以掌握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通过员工培训,能够激发员工潜能,提升其综合素质,然后依照不同岗位的需求,将合适的人选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同时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组织科学、客观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相应地给予薪酬、福利等方面的激励,对于可用的人才给予福利、价值支撑、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特别照顾,以为酒店服务力的整体提升储备一级人才。当酒店高一级的职位出现空缺时,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便可以由储备人才中选用合适的人员,通过更高一级的培训后,让其担任更高一层的管理职位,并相应地提升其福利待遇,作为提升酒店服务力的二级储备人才。通过上述不断的循环,能够实现酒店服务力水平的阶段性、层次性提升。

虽然服务力属于动态性生产能力,但是酒店服务力在特定时间内基本是不变的,但是长期来看,酒店服务力运行方式是螺旋式的。酒店企业服务力与其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具有直接性关系,所以服务力变化体现在循环方式上也是螺旋式的恶性或者良性循环。后者主要是酒店借助一系列的改革来不断提升自身服务力,使其呈现螺旋式增长的趋势,而前者则主要是酒店经营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低层级员工对酒店、对工作牢骚满腹,满意度下降,酒店整体服务力呈现螺旋式下降的趋势。因此,基于整体角度,酒店企业保持不同阶段管理水平的逐步优化,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酒店服务力呈现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为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核心竞争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服务力是当前服务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新视角。如何针对服务力与企业利润、员工绩效考核、顾客忠诚度等三个方面的关系构建能够量化的服务力测量体系是管理学的新课题。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由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员工绩效考核与酒店服务力之间欠缺一种明确的、能够量化的联系,导致管理者很难依照酒店服务力发展的现状来调整具体的员工管理模式与方法,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上文基于服务力的视角详细探究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在阐述服务力对酒店企业发展重要性基础上,循着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流程提出了提升其管理水平的新策略,并提出了高效人力资源管理下的酒店服务力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注释:

[1] 王华。桂林市星级酒店员工培训现状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41-44.

[2] 冯俊。论服务企业服务力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J].企业活力,2006,(04):38-39.

酒店服务管理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显要义务理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117-02

一、显要义务理论的内涵

显要义务理论是英国学者罗斯(W.D.Ross)在1930年提出的。他认为,所谓显要义务,是指在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中,神志正常的人在大多数场合不需推敲便明了自己应当做什么样的合适的行为,并以此作为一种道德义务。 显要义务有六条最基本的原则:诚实、 感恩、 公正、行善、自我完善、不作恶。

二、显要义务理论在酒店人力资源中的运用的可行性

1.显要义务理论与酒店职业道德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市场营销与酒店都是属于服务行业,都要求员工首先要遵守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酒店员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遵守社会公德,不遵守社会公德是不可能遵守职业道德的。

2.中小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决定显要义务理论适用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由于经济和文化实力的不足,绝大多数的中小型酒店规模相对较小,实力较弱,没有精力像大型酒店那样去对员工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素养培训,往往导致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滑坡,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中小企业相比于大企业而言,受社会关注程度低,来自企业外部的社会责任和伦理建设压力也较弱。因此,中小企业营销伦理的建设更多地依赖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伦理责任和自律水平。显要义务理论简明扼要,现实性强,将伦理责任“人格化”,酒店经营方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去做,尤其适用于在机构、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不甚健全的中小酒店的伦理建设。

3.酒店员工的素质现状决定显要义务理论适用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由于酒店行业的特点,酒店从业人员特别是酒店一线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根据社会相关人事资料显示,目前中国酒店从业人员本科学历的占总人数的%;大专学历(包括进修取得的学历)的占总人数的%;初中及以下学历约占总人数的24%;高中学历的约占总人数的71%。大专以上学历在占总员工平均比例为%,餐饮从业人员的学历比平均水平要低个百分点。在对酒店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时候,烦琐深奥的理论往往不被他们接受,甚至会引发其反感。而六条显要义务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符合人们普遍的价值认知和生活体验,易于被酒店从业人员理解和接受,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虽然它将员工的伦理水平归结为正常人的直觉和意识的反应,难免带有主观性的色彩,但毋庸置疑的是,显要义务理论的积极意义是明显的。

三、显要义务理论在酒店人力资源中的具体运用

按照显要义务理论的要求,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素养培训时,按照显要义务理论的六要素进行教育,力求培训出一名具备“诚实、感恩、公正、行善、自我完善、不作恶”人格的酒店员工。

1.诚实。“人无信不立,店无信难开”,诚实守信是对酒店员工的最基本的要求。酒店工作者只有诚实守信,维护行业声誉,才能吸引广大宾客,保持生意兴隆,从而提高酒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酒店从业者的诚实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酒店员工必须对酒店方讲究诚信。这就要求酒店从业者对于酒店方,从求职应聘开始,到实际从业、绩效考核,以至到离职结束整个过程,都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可以弄虚作假。酒店行业是一个由多部门组成的服务行业,很多部门都涉及到财产问题,这就要求员工特别是财务管理者一定要做到克己奉公、不贪不占、不谋私利、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另一方面,酒店员工必须对顾客讲究诚信。在对客推销时,应该实事求是、公平合理,不能对客户进行虚假的宣传,不能有任何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在对客服务时,应当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与高质量的服务,在不损坏酒店利益的前提下,自觉维护酒店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有真诚公道地对待每一位消费者,才能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稳定和扩大客源市场,实现酒店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26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