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4篇)
【导言】此例“管鲍之交(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管鲍之交的故事【第一篇】
读完后,主教的宽容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这是小说中的人物,生活中也有这样胸怀宽广的人。
“管鲍之交”成为千古佳话:他们合伙挣了一大笔钱,管仲拿了一大部分。别人叮管仲贪,只有鲍叔牙说“管仲家上有老母,下有幼儿,多拿点钱孝顺,应该的!”难怪鲍叔牙病危的时,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古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无圣贤,孰能无过。”
宽容是一种品德,它不仅能影响一个人的未来,有时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
《将相和》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若蔺相如没有放开心胸,去容忍廉颇将军对他的侮辱,那么泰国很有可能乘虚而入。
有句耳熟能详的话:天空是广阔的,而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可往往我们只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有谁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呢?
生活中,很多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干戈;同桌为了不使“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在桌子上该下了一道道“三八线”,在菜场买菜,因为缺斤少两而吵起来……这样的事比比皆是。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么多名言警句,这么多古训,从中我们获得一个道理:
管鲍之交的故事【第二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历史;德育教育
近来,一系列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相继发生,暴露出我国社会“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温家宝总理在与国务院参政知事座谈时强调“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在呼吁加强对生产销售环节监管的同时,许多人也将希望寄托在教育的德育功能。
随着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出台,“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纷纷着手,加大对教育投资力度,积极促进当地教育规模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教育的根本问题绝不仅仅是教育规模和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缺失才是最根本、最紧迫的问题。
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历史在德育领域的作用?
首先,利用历史故事培养学生为善的意识。
我们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却经常发现学生不屑一顾,认为这样做太傻了,除了吃亏没有好处。在讲授“春秋五霸”的时候,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的原因有哪些?二是齐桓公能发现管仲这个人才并且任用管仲为相,离不开谁的引荐?随后我给大家讲述了“管鲍之交”的故事,让大家谈谈自己是如何看待管鲍之交的。学生有的指责管仲的自私,有的赞叹鲍叔的宽容,还有的为鲍叔抱不平。在学生议论纷纷之际,我展示了“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的故事结局。
在学生陷入思考之际,我又与大家分享了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例子。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说:“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我一直比较具备为同学服务的精神。我这个人成绩一直不怎么样,但我从小就热爱劳动,我希望通过勤奋的劳动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的注意,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了北大以后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打扫了四年。……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他认为自己的学习不是最优秀,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同学的加盟,而跑到国外发展的同学之所以原意加盟新东方,很大程度上看在俞敏洪给他们打了四年的水。这不正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真实写照吗?
其次,利用历史知识教育学生以诚信为本。
针对目前社会上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现状,在讲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一课时,我布置学生收集和讲述商鞅《立木为信》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两则历史故事,借以说明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国无信不兴。对此,有些孩子会觉得我不是政治家,更不是君王或管理者,作为普通人偶尔失信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针对这种想法,我给大家讲述了秦末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正是由于他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所以,即使是作为个人,也要谨守诚信的道德准则。
谨守诚信还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很多老师尤其是教龄较短的青年老师,害怕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反而容易激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反之,如若适时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还会赢得学生的敬佩。有一次,课堂上有几个学生迟到,当一个学生推门进入时,我不悦地说:“又迟到了。”她反唇相讥:“我哪儿又迟到了。”我的本意是说班里同学又迟到了,看到她不快的眼神,我知道她误会了我的意思,过多的解释既耽误课堂时间,又不益于平息她的怨气,刚好那一节课该接着“汉武帝的大一统”讲西汉的衰落,我立即诚恳地说:“我说的是咱们班,引起你的误解,对不起!其实每个人生活中都有做的不到或不对的地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连年征战,穷兵黩武,造成百姓穷困不堪,怨声载道,但是汉武帝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向全国颁布《罪己诏》承认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终使西汉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在学生满眼诧异又不住点头的时候,我问大家知不知道《曾子杀猪》的故事: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就看到曾子要捉小猪去杀,急忙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通过这个故事,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一定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重视言传身教、以身立教。
再次,教育学生要自立自强,认识才华是立身之本。
幼师生以女生为主,以男权为中心的传统中国社会虽然受到重大冲击,但是认为女孩儿学的好不如有个好爸爸,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的思想依然有很大市场,对此,我在讲述《秦汉文化》一课中的文学成就汉赋时,插进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尤其是司马相如富贵后欲弃糟糠之妻,派人送了一封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信,卓文君悲愤之余提笔回复一首数字诗:幼师女生大都充满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通过这个故事,让他们认识到要抓住爱情,仅靠青春美貌是不够的,只有满腹才华才是赢得忠贞爱情和立身处世的资本。
当然,历史中还蕴含大量的爱祖国、爱家乡、自强不息、仁者爱人、宽以待人等德育素材,只要我们能够在教学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就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阴霾,展示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充满人文气息的智慧广场,带领学生在历史的舞台上挥洒出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俞敏洪在北大开学典礼的讲话》.
.
[3]《复旦校长:无德学生越有知识可能越祸害社会》http://msn.省略/・oid=69397509.
[4]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和革新》,《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5]《温家宝: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必须深化政治体制等改革》,中国网。省略.2011-04-18.
管鲍之交范文【第三篇】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信:使……守信用
B.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与:给予
C.上服度则六亲固——服:服从
D.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将:扶持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管仲有“政治才干”的一组是( )
①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②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③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④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⑤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⑥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与鲍叔牙交情深厚。两人一起做生意,分财分利的时候,因为管仲贫困,鲍叔牙常常多分一些给他。
B.公子纠败,管仲没有为之死,而受囚受辱的原因是功名没有显于天下,自己的政治抱负没能实现。
C.管仲巧妙地处理君臣关系,灵活有节地施政,是齐国称霸诸侯的重要原因。
D.管仲是人们公认的贤臣,而孔子却看不起他,认为管仲应劝勉齐桓公称王而非称霸。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A
管鲍之交【第四篇】
鲍叔牙,也称鲍叔,出生于今天的安徽颖上,是春秋时期齐国人。他与管仲属同乡同学。管仲家有高龄老母,生活极其贫困。鲍叔家比较宽裕,平素做些生意维持生计。鲍叔看管仲人很孝顺,做事精明,就与他合伙做起了生意,并让他代为管账、管钱。管仲的股份钱是东挪西借的,债权人催急了,管仲就私自将大伙的盈利堵上了自己的窟窿。年终分红时,管仲的那一份仍照拿不误。这下别的合伙人不干了,同样地投资,同样的辛苦,管仲凭什么要多拿多沾。退一步说,起码要尊重点你鲍叔,与你通个气吧。你看鲍叔咋说,人家不是贪,是家中太穷,又要面子,我等就不要细究了。私自挪用,分配不公,放在桌面上是说不过去的。可鲍叔如此豁达,众人也无话可说。
管仲毕竟是读书人,鲍叔决定让他打理生意,心想多赚点钱,好堵悠悠之口。可管仲不善经营将本钱赔了精光。当管仲怯怯地向鲍叔自责时,鲍叔虽心疼金钱,但还是宽慰管仲说,做生意哪有只赚不赔的,下次小心点就是了。鲍叔的大度与理解,让管仲感佩不已。管仲暗下决心,一生跟定鲍叔。
鲍叔不是池中之物,在那兵慌马乱的年月,读书人的机遇也必须在沙场上求得。鲍叔弃商从戎,管仲也随之入伍。鲍叔英勇善战,威望日隆,不久就升了官。可人们发现管仲在每次战斗中,冲锋在后,凯旋在前。人们认为管仲是个胆小鬼、是个投机分子,于是直接将他绑缚到上司跟前。鲍叔得知后向上司拍胸作保说:“管仲是我的兵卒我了解,他并非鼠辈,而是个孝子。他家有八旬老母,若他战死,就会一尸两命。”结果鲍叔降了职,管仲保了命。鲍叔虽因管仲之事受牵连,但他毫无怨言,对管仲仍一如既往地关照。管仲感动得流涕,叹道有鲍叔这样的君子为生死之交,此生无憾。
造化往往捉弄人,生死之交竟成了竞争对手。
鲍叔做了齐襄王弟弟公子小白的老师,管仲做了小白的哥哥公子纠的老师。那时齐襄王担心这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篡位,欲加谋害。两位公子被迫逃到各自的姥姥家,鲍、管各事其主,相安无事。
可齐襄王被杀后,两位公子认为有了继位之机,都以吊丧为名,日夜兼程往家赶。公子小白的姥姥家离齐国近。问题是谁先回家,谁就有可能做君主。管仲此时不顾与鲍叔的手足情深,只顾主人的尊位得失,毅然率部拦截公子小白。
面对气势汹汹的管仲,鲍叔劝道,你奔你的丧,我吊我的唁,你为什么阻止我们?管仲置若罔闻,形同陌路,毫不犹豫地拉弓射杀。还好射到了公子小白的衣带钩上,小白乘机装死,才躲过了一劫。要知道管仲是当时一等一的弓箭手,公子小白若不诈死,祸福难知。
历史往往就在一瞬间形成。公子小白先期抵达齐国,坐上了国君的宝座。在鲍叔牙的辅佐下,稳定了局势后,陈兵威胁鲁国。公子纠的姥姥家鲁国,只好将公子纠的头颅和管仲这个罪囚押送到齐国。
一箭之仇,怎能不报?公子小白确有杀戳之心;一代贤者,怎能不用?鲍叔实有举荐之意。小白怎么也没想到,任鲍叔牙为相时,鲍叔牙却坚辞不受,并甘居人下,推荐了犯上而不顾情面的阶下囚管仲为相。并列出了5点理由。鲍叔不计个人尊卑,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君子之量,让小白汗颜,于是国君小白摒弃前嫌,任管仲为相。之后,管仲在鲍叔的支持下,辅佐小白齐桓公成为一代名君。
让人想不到的是,管仲临终时齐桓公问谁堪当重任,他也没将鲍叔做为首推人选。当齐桓公的宠臣易牙将此事告诉鲍叔时,鲍叔淡然地说,管仲不徇私情,这就是我极力举荐他为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