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论文【精选4篇】
【导言】此例“动物学论文【精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动物学论文范文【第一篇】
作者:王琦 贾祥凤 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在讲胶体化学中的表面活性剂时,先给学生播放新碧浪洗衣粉广告,然后提问:“新碧浪洗衣粉去污能力为什么这么强”,“新碧浪洗衣粉中的蓝色和绿色强效去污粒子的成分是什么”,“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区别是什么”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查阅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是什么;加酶洗衣粉中的常用酶制剂是什么;探讨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探讨加酶洗衣粉对不同污渍的洗涤效果.把查阅的资料和所做实验的结果放在网上让学生相互学习,并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讲解、进行问题答疑,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做到了理论知识与前沿实践的统一.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网络教学的重要表现是从重教转向重学,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前瞻性、开拓性的重要手段[5].教师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承担网络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设计者,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认真研究、整合,制作与课程相关的课件、专题网站,教学录象,提供给学生,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从互联网上自由地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和需求.如在讲第六章《电化学》时,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所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互联网上搜索引擎工具查找锂离子电池和电化学电容器的一般原理、了解化学电源中的前沿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小组成员把研究内容进行交流学习,由组长汇总、整理,写出书面报告.最后小组代表发言,班级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多媒体网络为基本平台,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艰辛的探索以及体验获取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形成强大的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网络课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培养学生的最高体现是人才的创新能力,这是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是现代高等教育重要的教育目标.创新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掌握了创新方法后,能顺利完成创造性活动,并富有创造成果的人才.网络教学具有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兴趣浓厚、操作使用方便、交互性强等特点,我们可以运用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设立直观的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更具体、更感知,以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和巩固知识,而且能及时补充物理化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和热点问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表面与胶体部分的时候介绍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在电化学部分讲述太阳能电池及化学电源的未来发展方向,对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大有裨益.网络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物理化学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通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学生引向探索未知世界的新领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把学习的控制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对教师依赖性减弱,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逐渐淡化.教师要积极顺应新形势发展,适应时代和网络发展的需要,及时转变角色,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实现信息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做到“网络发展”与“传统教育”相互结合,以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和优势,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改“教”为“导”,成为学生学习征程上的合格“引路人”、“导学者”.关于网络教学资源问题探讨从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学体系的角度来看,当前物理化学网络教学资源的缺乏主要体现在网上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库建设和网络课程内容等方面.具体讲,一是网络教学资源利用形式单一.在构建网络课程时,有些物理化学网络学习资源只是简单地将教科书、教案或是讲稿转换成文本,网上教材也大多是直接把教师上课的录像搬上网络,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二是网络资源库建设缺乏科学的设计与组织.物理化学资源库建设片面追求数据量,大量转录网上未经梳理的资源,只考虑信息的存贮与呈现,缺乏有效的设计和融合,这样很难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影响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能有效地为新的物理化学教学模式提供服务.三是网络课程内容缺乏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实际问题的学习资源.网络教学的目的不仅使学生获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创新的能力.教师应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根据物理化学学科内容的难点、重点,自主制作适合教学急需的课件、动画、音频、视频等素材库,以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符合课堂教学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是极富挑战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开放的教学资源下,学生与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实现了基于网络丰富资源的互动式学习,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性、广域性、开放性和异步性等特点,利用群体的智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教学目标.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式教学,促使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个要素互相支持、互相融合,相得益彰.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作为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项新生事物,有着巨大的生命力,是当前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教学实践.随着它的不断完善,将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
动物学论文【第二篇】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1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必要性
“活动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国外早期可追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以及后来杜威提出的“学校及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国内从两千多年前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都十分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起来,让教与学达到最好效果。
我国的活动教学先后在课外活动、活动课、活动、活动类课程、科学探究课、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活动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展。但在具体学科教学过程中,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因此,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生动活泼地去探索,积极热情地去交往,是初中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实现三大转变: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以知识量为目标,讲授为基本方法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实现上述三个转变的核心,是能否有效地将“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因此,“活动化教学”是实施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较为适宜的教学方式。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也是生物学科本身教学特点的需要。生物学本身就是一们实验性科学,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探究,讨论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的活动性,学生要获得生物学知识,既要动手,还要动脑。活动寓生物学知识于学习,探究于游戏之中,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还是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不满足。“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和动机,也可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实施
谈到“活动”,人们普遍想到学科课堂以外,冠以“课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课堂中活动,为了赶进度,许多学校也多是延续到课外,学生自行开展,教学质量难以控制。我们应该让生物课堂教学也“活动”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化研究,让学生用“动”的方法学习,在“动”中学,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思维、空间,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校生物科组教师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关键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
制作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俗话说:心灵手巧。训练手就是训练脑,“十指连心”手巧才会促进心灵。在课堂上,我们设计许多制作活动,如:细胞模型、人体骨骼模型、耳模型、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的模型制作,环境污染课件、手抄报等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我们设计《跟我做生态球》的活动,目的在使学生在制作“生态球”及观察中认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真正含义。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学习生态环境知识的兴趣,培养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树立环境观念,提高环境意识。首先,老师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生态球图片和自制生态球,吸引学生兴趣,再利用flash?动画引导学生分析瓶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通过讨论、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制做生态球,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直接体验与感悟,是难以充分发挥活动教学的特殊功能与价值的。
动物学论文【第三篇】
1.多媒体课件总体框架的构建。根据实验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课件的总体规划上突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理论的教学重点,将实验课的10个实验项目,按实验时间、实验技术和研究对象进行组合,划分成5个模块进行实践教学。每个实验项目的主体框架由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主要试剂及仪器、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实验结果分析6部分组成。
2.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术支撑及风格定位。常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包括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Photoshop等,在制作设计风格上以“和谐统一、各具特色”为总方针,根据主体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展示风格。所谓“和谐统一”主要表现在界面的整体规划与设计方面,包括模板选择、内容编排、文本格式和色彩的搭配等。课件统一采用白色背景模板,主体内容与框架结构编排一致,统一字体格式及页面布局,色彩搭配上以易于阅读和重点突出为主,使用背景与字体对比鲜明的颜色,如浅色背景配黑色或深红、绿、蓝色字体。而“各具特色”主要由于实验原理、仪器和实验结果等的不同,在图片、图表、动画或视频的选择上呈现差异。如酶活性实验的结果分析部分,采集学生的实验结果图片,通过实验结果的直观对比,说明不同组间在实验现象上可能出现差异,而不同的实验现象均能用同样的理论来进行解释,通过图片的对比分析,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仪器介绍和实验原理讲解部分,课件主要采用动画或视频进行演示,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多媒体课件的素材采集及编制。根据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涉及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教学及网络资源两种方式进行课件所需图片、图表、动画和视频等资料的采集,再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将这些素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通过静态文本、动画和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制作成适合实验项目的多媒体课件。如仪器介绍部分、移液器、离心机等常规仪器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进行仪器结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讲解,节约了制作成本;而分光光度计由于型号不同、使用方法存在差异,主要通过图片呈现和自行制作的动画来介绍使用流程。实验操作步骤部分,根据操作的难易分别采用图片、图表或视频等方式,如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实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该类实验方法相对陌生,从而选用相关的网络视频进行操作步骤的演示,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全程的了解及细节的掌握。同时,课件还利用制作的动画模拟介绍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如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IgG实验中,聚丙烯酰胺不连续系统电泳产生浓缩效应的原理较难理解,课件制作了相关的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示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二、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分析
本实验室自2008年就开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该多媒体课件也历经了5年时间的补充和完善。以2013级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水产养殖专业、蚕学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在229名本科生中随机选择了112名学生进行了多媒体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表1给出了本课件教学效果的综合统计结果。从反馈信息的综合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广泛认同多媒体技术适用于实验教学,且比传统板书的教学效果好,有助于教学内容的讲解,同时通过图文并茂以及生动直观地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掌握。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效果上,约%的学生对现有的课件表示满意,这说明课件在总体上很好地满足了教学要求。
三、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多媒体课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的学生认为单个实验多媒体讲解的适宜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因此在实验编排及讲解上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该课件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的学生表达了对增加教学视频的愿望,说明包含听觉和视觉信息的视频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视听的交互作用下强化接收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的学生认为课件在版面设计方面需要调整,通过对课件的总体检阅,笔者发现部分章节存在文字较多的现象,对这些内容将本着“内容精简,行间稀疏”的原则进行调整,同时丰富课件的色彩及插图,使课件不仅具备技术性和实用性,同时具有较强的整体美感。
%的学生觉得课件框架需要调整,这反映出学生在对所学知识尤其是部分章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课件后期的调整应加大这部分内容素材的收集、完善以及整理,通过动画或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对知识重点和难点的消化和吸收。
四、结语
动物学论文【第四篇】
1.资料来源 20__年1月~6月正式出版发行的三类(基础医学类、药学类、综合类)医学核心期刊[1],共51种期刊1617篇研究论文。2.分析内容 分别统计51种核心期刊中刊载动物实验论文期刊所占比例;统计刊载动物实验期刊中论著、实验研究、研究论文栏目中动物实验论文数及所占比例;所统计论文中使用各种实验动物的分布情况;统计论文书写中反映的获得资助情况,根据论文中脚注,按部级资助、省部级资助、军队资助、高等院校资助、未注资助分类统计;分析论文中写明使用动物级别及动物来源论文数及比例。
二、结果
1.三类核心期刊中动物实验期刊数及其中动物实验论文数 由表1可见该三类期刊中动物实验研究论文较多。基础医学类占期刊总数85,医药类、综合类分别占85、72,平均80。该类期刊中动物实验论文数占论文总数:基础医学为50、医药28、综合类35,平均39。
2.论文中各种实验动物分布 从表2可知我国实验动物研究使用了大鼠、小鼠、兔、豚鼠等10余种,其中大鼠使用分布最高,小鼠次之,兔、豚鼠、犬使用也较常见。
3.论文书写中获得资助情况 各类研究占比例最高的是未注明资助的项目,为,其次为部级资助项目、省部级资助项目、军队、高等院校资助项目(见表3)。
4.论文中写明动物级别次数及比例、动物来源数及比例 1617篇论文中629次使用动物,多数能写明动物种类、体重、性别、数量,有366次写明了动物来源(约58),仅有38次(约6)写明了动物级别[2],其中普通动物(一级动物)7次,清洁级(二级动物)17次,无特殊病原体动物(三级动物)16次,无菌级(四级)0次。
三、讨论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创新的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科技期刊更是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型信息传播工具,是直接地、系统地传播科技知识和创新成果的载体。实验动物是医学研究的基础和支撑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生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十几年来我国医学实验动物事业在法规的制定、科学管理、专业建设、科研水平、动物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仍存在着差距。基础医学、药学、综合医学是医学中使用实验动物较多的学科,通过20__年发行的在各专业享有较高声誉的核心期刊中相关信息的分析,注意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正确认识实验动物科技工作的重要性 从我们的分析中可见,基础医学、药学、综合性医学期刊中涉及实验动物的期刊数、论文数和比例都很高,平均为80、39。可见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的实验动物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个世纪,人与自然、人与健康的诸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要靠生命科学研究来解决。在世纪之交的当今世界,要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就要充分认识实验动物工作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实验动物工作,使实验动物科学水平更好地适应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
2.因地制宜发展实验动物工作 从论文分析中可见,目前我国动物试验用量最大的是大鼠、小鼠、兔、豚鼠等动物,一些动物用量很小。因此我国既要有较具规模的大型实验动物中心,而一般的实验动物中心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搞小而全、低水平重复,要确保饲养设施、饲养动物都达到医学实验动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