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统计分析精彩4篇
【导言】此例“农业统计分析精彩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业统计工作总结【第一篇】
左站长首先向记者介绍了过去一年省农经总站取得的工作成绩。2010年是“十一五” 规划的最后一年,根据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省农经管理总站确定了继续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全力推进农村“三资”管理、全面完成农业保险任务、探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等重点工作内容。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二是加强和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从总体看,我省的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在全国试点数量最多、工作进程最快,得到了国家农业部的充分肯定。三是稳步推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新增20个县(市、区)和40个乡镇成为第二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10年我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了万公顷,比2009年增加万公顷,增幅%。
农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
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面落实了“三项制度”。围绕省纪委落实“三项制度”,加强“三资”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做了5项工作。一是根据《关于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精神贯彻情况督查调研的通知》(吉农廉办〔2010〕4号)文件要求,按照省农廉办的统一部署,于2010年6月中上旬,采取抽查、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四平、松原2个地区、5个县(市、区)、12个乡(镇)、2个村的“三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调研,并形成了督查调研报告。二是起草了《关于的说明》和《关于上报的请示》。三是参与筹备了4月26日召开的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四是针对白城市、辽源市、镇赉县等地在落实“三项制度”过程中的好做法、创新经验和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内容,编辑下发了11期简报。五是组织召开了全省落实“三项制度”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经验交流会。
全面加强农村审计工作
一是结合村级换届选举,部署了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力保障了村级选举的顺利进行。二是组织开展了农业保险专项审计工作,对全省9个地区的15个县、85个村、502个农户的2009年农业保险理赔资金兑付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据统计,2010年全省各级农村审计站共审计6658个单位,审计金额35亿余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88余起,涉及金额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全面部署农村经济管理统计工作
为全面掌握基本资料、基础数据和基层情况,设计了6大类、16张统计表格,涵盖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审计监督、政策性农业保险、农经教育培训、农经体系建设、农经信息化等方面工作,并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经济管理统计工作的通知》(吉农经发〔2010〕7号),对农经统计的时限、汇总、上报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
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方式
根据全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在东丰县和梨树县开展了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探索,由县级农经部门组织协调当地商业银行、农业保险机构和参保农户开展银保联合,将银行卡作为农业保险承保理赔卡,一卡两用,拓展了农村金融服务方式,降低了银行贷款风险,降低了保险公司工作成本,同时降低了农民贷款门槛、减少金融服务程序,实现了银行、保险公司、农民三方受益的效果。
积极参加 “政行风”热线和“12316新农村热线”,解答农民来电咨询
一是积极参加走进“政行风热线”直播间活动,接受农民来电咨询,通过电台为农民答疑解惑。并对热线中农民提出的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调查了解情况,形成《关于“政行风”热线直播间农民提出问题的答复反馈情况报告》。二是参与“12316新农村热线”,通过热线电话、广播电台、电视专栏解答农民咨询。半年来,通过“政行风热线”和“12316新农村热线”接待农民咨询2800余件。
左站长针对今年的工作重点进行了简要介绍:
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调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体系。二是积极推进我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试点进程。三是加大仲裁工作力度,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问题。四是继续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
全面做好农业保险工作
根据省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继续加大农业保险工作推动力度。一是开展农业保险理赔资金审计调查。对2010年全省农业保险理赔资金发放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二是开展农业保险调查研究工作,科学地确定我省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保险的目标与任务,为省级补贴预算提供依据,使农业保险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工作
一是抓好“三资”管理工作。努力推进“三资管理”省、市管理平台建设。二是健全和完善村级财务会计制。确保制工作的连续性和权威性,巩固和强化农经工作。三是探索设立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联系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城市近郊选择一个经营性资产较多、自主产业比较发达、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作为省里产权制度改革联系点。
继续强化农村审计工作
以专项审计为重点,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认真总结银保互动试点工作经验
农业统计工作总结【第二篇】
农业经济统计作为掌握农业生产一手数据资料的重要工作,为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标准化数据统计水平的提升,其在农业经济统计方面带来的影响也愈加深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需要提供足够的统计数据,同时也对数据统计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农业经济统计相比其他行业统计的特殊性,其标准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探究。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
一、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石。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数据统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经济数据统计通过标准化指标的构建和标准化统计步骤的实施来完成的。在信息化时代,通过大数据的快速处理和信息数据化详细全面探究农业经济数据统计的标准化问题,了解当前农业经济数据统计面临的问题和其未来在标准化道路上的发展趋势,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分析性数据,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现状
(一)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精细化水平不高
对于任何行业的数据统计进行体系把握和控制时,必然涉及到统计标准的选择上来。对于农业经济数据统计而言也不例外,由于农业统计的发展处于从传统型向信息化转变的时代,其精细化水平仍有待提升。首先,在我国统计局公布的行业划分标准方面,农业属于农、林、牧、渔业中的一类,并包含农业服务业及其他农业服务业,但是在统计体系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对于复合行业即可能包含农林牧副渔业中一个行业或者多个行业的统计信息划分就不够清晰,可能会导致在农林牧副渔业中的统计信息存在交叉及数量关系方面的不准确,当前有关农业统计并没有对这复合行业进行详细划分和规定,可能会存在复合行业的统计信息缺失及错配的情况。其次,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历史经验的不断完善和修正而得,这使得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中仍然保留着很多传统过时统计方式的影子,很多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可以被先进的设备设施所替代,而传统的一些统计方法可能存在人工成本较高、准确性较低等缺点,不利于提升农业经济统计的准确性。如在实际工作中的农产品成本统计,就是采用的简均法统计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生产费用,即县级对各乡村调查户数据汇总,以各户的实际播种面积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省市级采取简单算术平均办法来进行汇总。如果遇到调查户数据记录不准确,就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影响统计结果。
(二)农业经济统计数据从收集到传输缺乏专业性
由于农业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作物收集的不同也为农业经济统计带来了一定难度。当前,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在收集环节到传输环节由于信息量大、种类多,农业经济统计面临着专业性较弱的问题。首先,在收集阶段,由于统计抽样的方式选择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确定,由于种类过多,在统计抽样时,如何选择抽样方式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抽样方式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最终呈现出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随机抽样方式在统计工作中是非常普遍、操作也是较为简单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农业统计时却并非特别容易进行。这和农业统计的特性有一定的关系,农业经济统计的一般是生鲜制品,对农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类较难,在统计过程中随机的方式虽然可以减少工作量,但也容易使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下降,这不符合大数据时代对于大规模数据准确性的要求。其次,在数据传输阶段,过去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统计数据一般由村开始层层上报,下层人员有关统计知识的水平较低,数据的传输多采用报送纸质资料、电话汇报等方式,这容易造成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二次差错,同时这些差错也很难在后续的复核、处理过程中被发现,最终这些差错就会扩大数据的误差率,造成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可用性降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此类问题,农业部农业综合统计中的农村经济基础资料卡片的统计就是由县级信息员报送,省市级信息员逐级汇总,层层上报,上报过程中,如果每一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增加下一步的复核难度。
(三)农业经济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偏低,缺乏可信度
农业经济数据在经历过收集、传输之后必然面临着数据标准化的处理问题,只有进行有效数据处理和加工,数据才具有较高的可视化,才可以被加以有效利用,从而提升农业经济数据信息的可信度。但是当前,在农业经济数据标准化处理方面,我们仍然面临着处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最终导致农业经济数据的信息可信度欠缺。首先,部分农业经济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仍然较为落后,统计分析手段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汇总、平均方面,未对数据的深层次关系进行挖掘和分析。简单的数据统计手段对于简单分析农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精细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如何对现有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加以利用,指导并促进未来农业生产便成为关键性难题。其次,统计部门也需要找寻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原因,通过数量关系分析可以适时实现统计的最终目的预测未来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规律轨迹。当前有的统计部门的人员构成仍然较为传统,难以负担负责的统计数据分析和处理问题,也难以对未来趋势进行准确预判。这也使得统计数据虽然已经存在,但是能够用好、用对统计数据的人员不多,难以将一手数据转换为具有真正经济价值的统计数据信息。为解决农业经济信息统计标准化,陕西省农业调查总队几年前就建立了覆盖全省农村的统计调查网络,设立了一套科学的农村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统计调查队伍,建成了农村统计调查信息网络体系,调查手段日益现代化。实时了解掌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情况,分析判断形势,及时、准确反映和监控全省农村社会经济指标。
三、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发展趋势
(一)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要求的不断协调,促进指标体系精细化
当前,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水平仍然不高,为了促进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要求的协调,促进指标体系的精细化和完善化。首先,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不单指一项制度,而是指一套全面的从指标制定到指标实施、数据收集传输处理等全面的数据统计指导规范。统计标准化需要符合基本的统计制度规范要求,并利用现代化分析手段和方式对统计标准化指标进行确定以协调其与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之间的关系。其次,过去的农业经济统计存在指标过于粗放化的问题,不利于统计数据的精细化收集和处理工作,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统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指标应当进行细化和详细解释定义,确保指标体系精细化也为后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扫除一定的障碍。除此之外,对于复合领域的经济统计问题要把握复合行业的经济实质,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指标和实际的对应。对于不确定统计指标项目的内容,可以向有关统计单位进行咨询汇报以确定统计指标运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集的专业化,强化统计信息传输的数字化管理
想要改变当前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集专业化水平不高、数据收集缺乏专业性的问题,要不断加强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益的专业化能力,强化统计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进程,提升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发展质量。首先,在数据收集方面,需要确定准确的总体、样本等基本概念信息,在选择抽样方式时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并进行误差可能性分析。通过选择合理的抽样方式既可以保证统计抽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可以节约成本、减少统计工作的成本。其次,在进行数据收集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于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基础知识培训工作,提升统计专业水平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专业性。除此之外,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传输也需要逐步改变传统模式,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传统的纸质材料报送方法虽然仍具有一定意义,但是面对大规模大批量的统计数据,传统纸质材料报送方式既不利于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也不利于数据的保存和留档。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云内存的兴起使得电子信息化数据传输和存储成为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统计部门也应当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完善数据传输系统,来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三)提升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全面提高统计信息可用性
提升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水平,对于全面提高统计信息可用性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而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道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首先,在农业经济统计部门可以通过招聘一些具有较强经济学和农业复合学历背景的人才来从事农业经济统计工作,人才引进政策也会在短时间内提升从事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而内部培训机制的完善也有利于提升现有职工的统计业务水平。内外部员工水平的整体提升会促进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的标准化处理水平。其次,通过完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系统也可以通过不断磨合、系统升级来提升计算机时代的信息处理准确性。在未来,农业经济数据的处理不单单局限于简单的数理统计方面,还可以利用现有统计数据来对未来情势进行预测。通过多种模式来提升数据处理水平,可以全面提高统计信息的可用性。除此之外,在进行标准化数据处理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前期统计数据收集、传输、存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确保统计结果在可行的置信区间。通过以上的举措可以逐步提升信息化时代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处理水平,最终实现统计结果的可用性和有效性,促进农业经济的精细化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经济水平的全方面发展,数据统计工作的作用也愈加凸显。对于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而言,标准化的统计体系、专业化的数据收集手段和方式、非传统的信息传输模式和标准化处理方法都对提升统计信息的可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通过不断试错和吸取世界先进经验,才能最终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国发展需求,适合我国基本现状的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体系和方法,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王艳荣 单位:陕西省农业展览馆(陕西省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陈茹。我国乡镇(街道)图书馆统计标准化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02).
[2]王萍。建立中国统计业务流程的构想[J].统计研究,2013(03).
农业统计分析【第三篇】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农业种植 环境监控 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093-01
引言
我国当前最基本的民生产业,会受到农产品质量的直接性影响。在我国农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保障农产品数量,也应该将农业产品的质量以及品质进行改善,并且将农业产业的主要结构调整好,这样可以改善环境污染、资源严重不足、利用率低、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才能促进农业长期健康发展。由此可知,研究农业物联网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农业物联网技术
产生农业物联网的背景分析
当前,在我国农业科技生产中,农业信息技术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现在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主要的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融合”的目标,“农业物联网”实质上就是借助相关的智能传感设备对农业种植环境及操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借助相关的数据采集设备中无线网络系统将各个数据向信息控制中心传送,这样可以对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个环境条件(如:土壤温度、含水量、湿度、光照、病虫发生情况以及温度等)进行智能监测控制,并且做到及时灌溉和技术防治,也有助于达到自动检测生态新型农业种植的效果。
在农业种植环境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在农业种植环境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第一个方面,就是实现物联网有效监管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过程中,常常会有效地应用着很多其他技术,例如:网络平台技术、物联网中间件、传感器网络、条形码、电子标识等,这样可以实现农产品生产、交易信息、储运的实时监控以及透明化,这样也更加有助于实现农产品全程的管控追溯,有效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2)实现物联网智能化管理农业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安装智能控制的系统,这样可以实时监测整个农作物种植环境中所需参数,按照参数变化状况总结最佳生产农作物的环境条件,把握农作物生产的环境要求,在无线传感器节点应用中获取生物信息的方法,掌握更多有效地精准调控温室的科学依据[2]。
2 农业物联网种植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监控农业物联网种植环境系统的主要技术
在控制系统监控农业种植环境的过程中,会有效地应用物联网技术,其中主要的技术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在感知层采集以及感知无线数据;第二个方面,就是借助远程智能化控制网络传输层的计算机来分析收集的数据,对作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水分、温度以及空气等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更加有助于创造更加精准的农业种植方式[3]。
构建监控农业物联网种植环境的系统
在我国农业种植的环境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就是物联网技术,这样就能够适时有效地监控种植农业作物的主要环境,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就是:感知层:采集以及感知相关的数据,达到种植农业作物环境中科学合理的光照、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湿度,以及将实时感知自动灌溉系统的数值向ZigBee 协调器节点上进行传输;实时感知自动灌溉系统的应用主要是有效地将出现的相关数据采集,并且进行信息处理以及存储,甚至是按照下达的控制指令,有效地为客户提供的决策以及分析的主要依据,这样客户就能够随时随地借助电脑等终端进行信息数据的查询[4]。
构建监控农业种植环境的系统
在构建监控农业种植环境的系统中,最主要的两部分构建系统有构建的系统软件以及构建的系统硬件:第一部分,就是构建的系统软件,设计系统软件的主要工作就是设计ZigBee 协议栈的程序,以及设计传感器节点的程序。第二部分,就是构建的系统硬件,主要有(1)电源板,很好地连接着传感控制模块以及无线节点模块并且还可以将电源提供给系统。(2)控制以及传感模块,要有光照强度、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3)无线节点模块,ZigBee 主要是应用在低功耗以及低成本的射频中,其中有传感节点以及网关协调器[5]。
3 结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的主要目的就是感知,这样更加有助于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网络。在很多的领域中,都非常广泛地应用着物联网技术,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农业是所有应用领域中的一个。监控农业种植环境的系统在研究物联网技术的过程中,主要是将当前农业产品的整体质量提高,有效地将生产的效率提高,同时将农业中出现的占有资源率低、智能化水平以及自动化低的状况进行改善,这样也能够促进普及农业物联网、智能化管理、自动控制、自动检测智能农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北方设施农业环境数据监测与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129(22):2064-2065.
[2]张开生,田开元,吕明,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设计[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5,35(06):805-811.
[3]张军国,赖小龙,杨睿茜,等。物联网技术在精准农业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4,213(06):254-256.
农业统计工作总结【第四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多元统计;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24;F3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相互联系着,但是局限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土壤、气候、水分等。农业生产条件会因为各个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有些地势复杂、土质较差、通水排水设施不便,都会减少农作物的种类和数量,而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多元统计的运用可以很清楚的分析出生产农业条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因此,提高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多元统计已经是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刻不容缓的事情。
一、多元统计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大大小小的因素,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农业进行多元统计。多元统计是数理统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从各个方面进行同时统计,将多元统计运用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能够同时了解到气候变化、土壤情况、农药使用状况和化肥用量等问题,还能多方面同时了解、同时分析找出其中的相关性,能够更加有效的想出对策来提高农业产量,改善农业状况。
陕西省地形复杂多变,农业统计人员能够运用多元化,对每个地区的不同耕地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根据当地的气候、技术水平来制定适当的方案,将农业进行改革,因地制宜才能使农业经济更快的发展。在多元统计的过程中,能够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使农业物质生产条件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而且也能够配备适当的劳动力,有效的完成农业所需工作,推进农业经济发展进程。
二、多元统计在农业中的应用的分析
农业的生产条件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可以使农村的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在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多元统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农村的劳动力、农村土质和农村的机械化程度进行一个合理的统计和分析。根据对生产条件的多元统计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农村劳动力、农村土质和农村机械化程度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中所占的地位均会在不同乡镇发生改变。比如在咸阳地区,农村土质和农村机械化程度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并不占据着主要因素,而是农村劳动力为主要影响因素。多元统计的分析可以很快的了解各个乡镇当地的农业所需状况和农业资源情况,然后进行合理的利用,能够更好的分配农业资源,有效促进农业的经济发展和持续性发展。
三、利用多元统计完善农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1.政府要想真正做好农村农业生产,首要任务必须先做好农业多元化统计工作,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多,给农业统计工作造成了不少困难。一些乡镇农业统计部门人员少,在统计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指标不合理的现象,统计的方法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就导致了统计数据不精确,统计结果不科学。为了全面提高农业统计工作水平,首先要利用多元化统计来减少基层报表的上报数量和次数,但是还要保证报表的真实性和质量。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部门之间的工作量。在这个过程中报表分为定报和年报,其中定报可以结合秋播与春播。在此期间还可以取消预计夏秋产量报表,适当延后实际产量报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还可以减少统计量。另一个方面就是可以对畜牧指标报表进行缩减,对统计对象进行精减,保留代表性较强的猪、牛、羊、禽、蛋、奶等统计指标。除了对畜牧业的统计,此方法还可以将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生产进行合并报表来减少重复统计。年报中的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和中间消耗量可以按照乡镇统计报表数据进行汇总,乡镇部门还要根据所管辖区的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统计指标体系,除了将本辖区的农业产业纳入到统计范围中,同时还可以借鉴一些农业先进乡镇或示范县市的统计指标体系,利用多元化统计指标体系制定出自己的农业统计指标体系,并及时关注转型发展中的乡镇在不同阶段的农业指标,尽量将现代化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农业社会服务等新的产业形势反映到统计工作中去。
2.以往由于r村统计调查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使得统计数据出现偏差,甚至造成了统计数据的不真实。目前统计报表制度以全面报表为主。农业统计的大量基础数据基本由村级来完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村级缺少专业的统计人员,因此统计工作经常是由村会计兼职完成。由于村级工作人员,人数较少,工作量大,而且工作人员水平又有限,所以对数据的真实性难以保证,这样就导致了统计效率的低下。此外农业总产值的消耗计算表太过复杂,比产值计算表多六十余项,并且没有确切数据来源,只能靠统计人员凭经验估算。要想改变这一问题,就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改变以往这种落后的调查方式,实行全面抽样调查任务。这些问题源于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的,原有的生产队等组织形式迅速瓦解,生产单位变成千家万户,统计对象成倍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全民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工作势必不切实际。因此要建立严格的抽样调查统计制度,来确保统计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定期报表中,播种面积和产量报表要由镇村按照实际数据科学上报、汇总,这样既降低了县级统计的工作量,也可以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度。农业总量指标的测算要有确切的数据依据,计算产值的价格要以市场平均价格为准。
四、结语
农业经济发展已经是我国农业的重中之重,而多元统计应用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在进行农业发展中,需要对各个地区的情况进行多元统计,只有在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多项指标中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有效的掌握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才能够因地制宜的进行农作物的选择和栽培。经过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弊端,才能够有效快速的制定出新的发展方案,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郑晓杰。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多元统计[J].农业工程,2014(2):108-109.
[2]李本金,王德林,姚秀娟。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多元统计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2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