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中西文化差异与理解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09860

【导言】此例“中西文化差异与理解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西方文化差异范文【第一篇】

一、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1.交际礼仪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日常见面打招呼,一般都是关于吃饭、去处、去做什么事情等,这使得人们感觉到一种亲切感。然而在西方国家,这种寒暄方式反而会使对方感觉到突兀、尴尬,甚至厌恶,在他们看来这种打招呼的方式是在“盘问”,是在打探他们的私生活。对于西方人来说,日常问候只需一声“你好”或标明时间来区分的问候:“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又如,尤为特殊的是,英国人见面一般只谈论天气:“今天天气很好啊!”

在称呼上,汉语中一般只有彼此很熟悉甚至亲密的人才可以直呼其名。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则在很大范围内都可以“直呼其名”。在英语中,“先生”和“夫人”是用来称呼不知名的陌生人的。对于女性来讲,十几或二十几岁称呼为“小姐”,之间不分长幼尊卑,已婚的可称其“女士”或者“夫人”。家人之间可以互称姓名或者昵称,可以叫父母的名字。所有男性长辈均称之为“叔叔”,所有女性长辈均称之为“阿姨”。而在汉语文化中,一定要严格分清老幼辈分等关系,否则就是及其不礼貌的。

在告别语方面,中英两种语言差距也较大。如医生和病人告别的时候,汉语中多数会说“多喝温开水”“注意加减衣服”“好好休息”之类的话,以此表示对病人的关切。但英语中这样的表达往往会被认为是唐突和冒犯,西方本文由收集整理人一般只是简单地用“请多保重”或者“祝您早日康复”等来表达。

2.餐饮文化的差异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可见中国人是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的。中国菜肴素来讲究色香味形意俱全,营养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西方国家则是讲究科学的饮食,注重营养的搭配以及吸收。西方人的饮食多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健康状态,似乎不太讲究色香味形意的搭配。

对于餐饮氛围,中国人很享受喜庆热闹的氛围,喜欢大家围在一起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国人在餐桌上没有很特别的礼仪,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而西方人则享受幽雅娴静的用餐环境,他们很重视自己的用餐礼仪,强调文明用餐,如在进餐时绝对不能发出不雅的声音。在宴请礼仪方面,中西方也是各具特色的。在中国,向来都是以左为尊,地位最尊贵的客人要被安排在最左边的上座位置。而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女宾的席位要比男宾的席位稍高些,男士要给自己右边的女宾拉椅子,以示其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在用餐时要端正而坐,他们认为低头,弯腰或者用嘴凑上去用餐,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用餐时,西方国家的主人不提倡大肆饮酒,而在中国的餐桌上酒却是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也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二、中西方教育背景的文化差异

教育是所有国家振国固邦的重要因素,中西方国家都着力发展现代化教育,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包括与教育有关的一系列环节的改革与创新。这其中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尤为重要。

就教育模式来看,考试是当前世界各国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手段。然而,考试在各国考试又存在很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就体现在各国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上。

深受几千年来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中国历来重视考试成绩。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张提供了了大量的人才。但由于受种种的社会因素及某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教育事业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就美国而言,美国的基础教育及其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的基础教育相对漠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尤其是不够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的培养。中国的家长和学校都将“应试”作为学习的目标。

就国际数、理、化“奥赛”而言,我国对其重视程度无疑超过了任何国家。某位参赛选手在“奥赛”中获得了金牌,其省教育部门的领导及学校地领导和教师们为其组织了隆重的仪式并全程拍摄,此段拍摄在其省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相比之下,美国教育对此事要很漠然得多,有甚至连相应的正规辅导也不进行,这仅仅被看做是对学生某种能力的日常测试。

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及其成功经验,对中美教育的差异发表了自身的见解: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10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杨教授还通过他所指导过的中国研究生总结了中国学生的某些共性:在考场上游刃有余,一到实验室却不知所措。他曾在一次演讲中用一个生动事例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对一个将上海交通地图背熟了的外地学生和一个完全没有背上海交通地图的上海本地学生进行有关上海交通知识和能力的测试。在考场上,外地学生的分数遥遥领先,当两人进入上海市内交通中进行实地比赛时,外地学生不知费了多少周折才能成功,而上海学生却能轻车熟路地达到目的。

就具体的教育实践而言,中国的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分数的提高而轻视人格的塑造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不可能有真正的培养出学生和人格本位,培养出的只能是分数本位。

基于以上差异,经过反思,我们得到如下几点认识:

其一,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强弱不等的现象。强是指我们过多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传授和牢固,过多强调对学生考试能力的训练扎实而有效。弱则是是指我们对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普遍薄弱,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

中西文化差异与理解【第二篇】

一、中西方文化不同的生长基点

讨论中西文化差异,必须首先要清理中西方文化的生长基点。学者钱穆指出:“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究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中国文化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充沛的水资源、内陆式格局、温和的气候孕育了中国农耕式经济模式。西方文化发源于古希腊地区。地处欧洲南部的希腊半岛,三面环水,海岸线有3000多英里,岛屿星罗棋布,成就了发达的渔业和海洋贸易。这也应和了列宁说的“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经济关系以及随在经济后面的所有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因此,农耕经济模式和海洋贸易模式是铸造出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点。其次,在精神层面,自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西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深刻塑造出了中国人集体共有的国民性格和思维模式。西方文化的另外一个源头是希伯来宗教(犹太—基督教)。肇始于犹太教的基督教,公元392年,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从此,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基督教发挥着统一欧洲的巨大力量。基督教的思想扎根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可以说,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思想是铸造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基点。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从秦汉以后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伦理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从西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形成的以基督教思想为主体地位的宗教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由上述两个基点导致了中西方文化间在价值观、哲学、宗教、文学等各方面的差异。

(一)中西道德价值观的差异

一般来讲,社会实践、符号、语言属于显性文化,信仰、价值观、标准属于隐性文化。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关系可用冰山理论来解释,冰山露出海平面的部分属于显性文化,在海平面以下的部分属于隐性文化。前者是可见的,而后者是不可见的是寓于前者之中的,在研究中西文化差异时,首先要搞清楚水面以下的部分,因为这一部分是冰山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含的种类繁多,而道德价值观是价值观的核心。道德价值观所涉及的人际关系又尤为重要。中西涉及人际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差异主要有以下两点:集体本位和个人本位。中国文化的价值指向是集体主义,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核心就是“仁”的道德思想。《论语?颜渊篇》:“仁者爱人。”《礼记?中庸》:“仁者人也。”《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实质就是倡导以人为本,关爱他人,营造良好的人伦关系的一种集体道德价值观。在中国的农耕经济模式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族为单位,传统的中国家庭是四世同堂,在这种大家庭中,长幼尊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观念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推而广之,家庭是国家的基本单位,国家的道理和家庭的道理也是一样,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封建的等级制度就在集体主义观念中孕育出现了。在传统中国社会,从农耕经济模式到儒家仁爱和集体主义观念产生,再到等级制度出现,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而西方文化的价值指向则是个人主义。西方最早的占主流地位的经济模式是海洋贸易,这种商业经营模式是赢利性生产方式,注定必须损人利己,具有鲜明的利己主义价值取向。商业活动的流动性又很强,离乡背井,妻离子散是司空见惯的事。如白居易所言: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因此,商业社会的家庭关系不可能像农业社会一样盘根错节,只能以夫妇子女为中心,也即核心家庭。商业文明的道德,也即以个人本位为标志。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高扬个人主义的旗帜,以反对中世纪确立的神本位思想,唤起人们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视。平等观念也从个人主义中衍生出来了。西方文化的另一基点基督教宣称,人人在上帝面前,生而平等。平等的理念在西方人中的确是深入人心。在西方社会,从海洋贸易模式到个人主义观念和基督教平等精神的确立,也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义务本位和权利本位。中国道德观主张义务本位,西方道德观主张权利本位。在日常的人伦关系中,蕴含着各种特殊的义务观念,礼运有十义: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有相对之关系,故有相当义务,是谓义务本位。西方人重权利观,天赋人权之说,远在希腊斯多葛学派便开始萌芽。“到罗马帝国时期,西塞罗更把它发扬光大。到了近代,英国的弥尔顿和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斐逊,都以提倡人权著称。”1688年英国人权宣言、1775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更是向全世界宣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维护人权,政府有保障维护人权的责任。权利的观念在西方人中逐渐深入人心。

(二)中西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典型的反映出中西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论和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论是中西哲学观的基本思维方式。天人合一最早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哲学思想体系,由此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就是把自我淹没在浩瀚的宇宙中,达到无我,忘我的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儒家和道家都主张无我。老庄《逍遥游》说:至人无己。意即具有最高的道德标准的人是无我。儒家的仁德思想就是无我,这是最高的思想境界。而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德菲尔神庙上就篆刻着“认识自我”,西方哲学奠基人苏格拉底也说:我自知无知。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从开始就凸显个人的主体地位,重视审视、考查个人。在文艺复兴以前,黑暗的中世纪是神权统治一切,在现实世界是教会主宰一切,到文艺复兴时期把神权,教会。人文主义者把目光聚焦在人的尊贵和卓越之处。西方近代哲学创始人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他明确提出主客二分思想,我是主体,其他是客体,主体必须去认识客体,认识规律,为我服务,这种哲学思想也必然导致自然科学发展,自然科学的本质就是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以求掌握并驾驭自然。而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观主客不分,不强调人怎样统治自然,也必然导致自然科学的落后。这两种相异的哲学思维方式导致中西方的自我观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观是普遍性压制个性,而西方传统文化的自我观是个性突出于普遍性之上。美国学者赛尔(Searle)给自我下的定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我”就是一个根据理性能自由行动、自由思想的行动者。凡是自我都有独特性或个性。自我又离不开社会性。每一个自我是宇宙普遍联系的交叉点,世界上的事情是各种力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一个网络,这些网络有各个交叉点,交叉点方式不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个性是网络普遍性的交叉点。“我”的两个方面,独特性和普遍性紧密相连。北大学者朱滢在《文化与自我》一书中,把中国人的自我观称为互依型的自我,把西方人的自我观称为独立型的自我。中国人过于把自我束缚在普遍性、社会性中。西方人又过于强调个人独创性。但物极必反,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学习西方科技、思想。19世纪末期思想家魏源、龚自珍、谭嗣同、梁启超、章炳麟、孙中山等提出中国人自我观的产生。梁启超就提出要以物随我,不要以我随物,孙中山提出精神物质二元论,就是笛卡尔心物二元论在中国的反映。发展到,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归结起来就是强调自我的表现。因为科学就是强调人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中国哲学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中心,主张个人修为的人生道德哲学,西方哲学是以探求知识为中心,讲求发现自然规律的理性哲学。

(三)中西的差异

“中国宗教以现世现生的生存和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西方宗教以来生彼岸世界为现世人生价值的目标。”中华民族在佛教传入之前,没有形成有组织的宗教。中国文化主体精神是儒家学说,儒家学派是无神论者,真正的儒家知识分子,是不信鬼神的,中国文化是无神论文化。在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中已得到清楚的表达。《周易》说:“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归”,圣人说的天神鬼是为了教化,不是为了信仰而讲道德,而是为了道德而把鬼神拉了出来教化百姓向善。儒家文人关注的是内在的道德修为和现世的经世之用,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故有“成己成物,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儒家思想也讲天命,如“五十知天命”、“君子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命的观念也是主张顺应天理、天人合一、劝诫教化的目的。因此,一些中国学者如胡适、唐君毅、钱穆,认为:中国的社会是人文的社会,儒家的思想是人文思想,和宗教不相关。逮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土,也是援儒入佛。中国人信佛求佛,是祈求平安、富贵、多子多孙,都是现实的愿望。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却是轻看现生,重视来生。《新约》中圣保罗劝诫教徒不要挂念世上的事,而要向往天上的事,人世的生命都是暂时的,身后的生命才是永久的。《旧约》中上帝也对以色列人承诺,尽管今生他们国运蹇厄,命运多舛,但只要信奉上帝,等到世界末日终极审判之时,上帝会引领他们到一个流着奶和蜜的美好国度,而其他民族则会受到审判。中国人的是以人为本,而西方人的是以神为本。中国的儒道两家都是主张天人合一,儒家思想,着重在自身修为,一切从自身出发,一切又以自身为归宿。他看待宇宙万象,不是物我两分,而是物己融合。道家也说:“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外来的佛教,亦从人类自身出发,仍以人类自身为归宿。西方人主张天人两分,在宗教上也有天国和人世的对立。基督教的理论建立在上帝与神之信仰上。中国人对宗教的看法,是祭神祈福的看法。西方人对宗教的看法,是把人生的一切都由和教会指导。可以说,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而基督教是以神为本的宗教。是故佛教只从人的身上,尤其是人的心上,说到外面万物众生与大千世界,而基督教要从天地创始上帝主宰说到万物人生。因此佛教思想与儒家为近而甚得中国人信服,而基督教极易与希腊哲学合流。

(四)中西文学审美风格的差异

中国文学史以诗歌和散文为中心,西方文学史以戏剧和小说为主体。这种分别也是中西相异的生产模式造就。中国诗和散文多取材乡村和自然界,是农业文化之代表。西方戏曲与小说,多取材于都市,为商业文化之代表。都市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冲突矛盾多。田园生活宁静淡泊,闲适恬淡,安逸舒缓。中国文学审美趋向是伦理性,西方文学审美趋向是宗教性。《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它是一部伦理的歌咏集。孔子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歌颂爱情、劳动、友谊和各种为国为民而献身的正义行为;赞美良知和情操,都是有严格的社会道德标准。《诗经》的这一文学传统———文学和伦理的一致深刻影响了中国全部文学史,后世评价文学作品的最高标准既是看是否体现文学性和伦理性的调和。西方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宗教或神话,其主题多是人与神的冲突。基督徒奉为圭皋的《圣经》对西方文学传统的影响尤其深远。众多一流的文学作品都受到它的直接影响。“如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和《复乐园》、小说家班杨的《天路历程》、德国诗人歌德的《浮士德》等都直接借用了《圣经》的情节或体裁。”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多处引用《圣经》的内容。

三、中西文化融合的路径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种存在本质性差异的文化。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中西方之间应该尊重彼此文化,求同存异。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我不是一个雅典公民,也不是一个希腊公民,而是世界公民。他的世界观是开放的。被尼克松誉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人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终生致力向西方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坚信四海之内皆兄弟。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普林也是毕生寻求中西文化共融的文化使者。从苏格拉底到吉普林再到赛珍珠,他们为我们树立了中西文化交流成功的典范。中国文化发展方向,只有走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道路。然而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达到中西文化共融的最终目的,我们应有以下几点基本认识:

(一)首先要了解中西文化历史和现状,特别重要的是需要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及原因。

“离开这一点,去谈文化交流和融合,就会陷入盲目性。”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这一历史潮流而独立存在,都必须在这一历史潮流中趋利避害以求得自身的发展。因此,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也不例外,只有通过深入分析产生各种文化差异的原因去认识各种文化的相同和差异,才能从正面的角度去理解各种文化的不同内涵和历史,进而达到文化融合与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共同目的。

(二)其次要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接受西方文化和塑造中国文化形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西方文化交流异常频繁,西方许多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在中国非常盛行。然而,据调查显示,在20—25岁之间的年轻人中,有98%的人有过情人节和圣诞节的习惯,有87%的人有过愚人节的习惯,但只有7%的人有过感恩节和母亲节的习惯。且这种过西方洋节的习俗正在向中国的中老年群体蔓延开来,已经深入到许多中国百姓的生活中。而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人也频繁地走出国门,他们在国外大肆消费,疯狂抢购奢侈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遵守公共秩序,等等。上述现象表明,中国人在接受西方文化时过分盲目,往往忽视了中国的文化内涵,如我们中华民族流传千古的七夕情人节正渐渐被人淡忘,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流行的情人节,而西方良好的道德礼仪却并没有被我们大多数人记住,正如上述所说,在中国了解西方感恩节、母亲节等的人却为数不多。因此,我们在加强中西方交流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于表层上的学习,应深入挖掘中西方文化的内涵,从正面的角度去探寻、理解、接受双方的文化实质。

(三)最后,加强中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体育、艺术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有机整体,文化的发展由各国不同的经济、政治发展程度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因此,我们除了要加强中西方之间的经济合作以外,还应加强中西方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以促进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协调发展。而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被大量引入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目光,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传统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长期以来被片面地理解为西方文化的导入,没有对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任何一种文化都避免不了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因此,一方面,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各种不同的优秀文化,取其精髓,进而保持中国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应把握好机会,充分利用本国的文化资源,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传播出去,如举办各种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加强中西方教育、艺术等领域的合作等都是一些很好的途径。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又极其浓缩,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它们是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单位,是历史文化传承的基本手段,其间经历了意义的创新、过时、延伸、重复、转移等过程。全球文化构建的正确道路是中西文化互识、互敬、互补,进而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相互融合。当今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全球文化也呈现多样性特色,对中西文化的发展及定位思考应摆脱封闭落后的二元思维框架,从非此即彼的窠臼中走向开放、开明,建立起和谐、共荣、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作者:黄剑 戴丽华 涂雨晨 单位: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西方文化差异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差异 教学 交际 能力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任务里有这样的描述: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事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交际能力。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

但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我就初中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分类,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比较教学。

1.称呼语

人教社jefc教材book3 lesson 14 the man upstairs中,出现过“i’m sorry to trouble you, comrade.”的道歉语。“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就会感到莫名其妙。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上课时的问候语往往是“good morning, teacher!”也就相应地把“李老师”称为teacher li。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李老师=teacher li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别扭。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 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现在这种习惯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接受。)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 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和英语国家人的不同风格。

3.赞美及回答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等。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your skirt looks nice. b:thank you. 而我们对于别人的赞美往往谦虚地说:“没有,没有。”,“哪里,哪里。”不敢喜形于色,以防被人说骄傲。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国家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5.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介绍

人教社jefc book 1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就会觉得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7.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这在人教社jefc教材中有充分地体现,如jefc book 2 unit 3 mid-autumn day和book 3 unit13 merry christmas!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中西方文化差异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 文化背景 差异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每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种语言都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的特有文化。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中西方文明由于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的迥然各异的文化背景上,两种截然不同、差异悬殊的文化背景,造成中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迥异,从而使得中西方现实人格特征大异其趣。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习俗、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文化差异。

在英语学习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社交往来、婚丧嫁娶、节日庆祝、非语言交际、价值观念、有文化内涵的词汇等方面。

1.餐桌礼仪

首先,我们用筷子,西方用刀叉。使用刀叉有一定的规矩: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左手食指按在叉子把上,右手食指按在刀背上。吃中餐时,我们需要把饭碗拿起来,用筷子将饭拨到嘴里,但在西方国家的餐桌上,绝不能把盘子或碗拿起来。我们的习惯是如果菜掉到桌子上,一般不再捡起来吃,但在西方餐桌上应该捡到盘子里吃。吃剩鸡骨头和残渣放在自己盘子的外缘,不能放到桌上,更不能丢在地上。

2.问候语

语言不同,社会文化不同,问候语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常常是交际失败或产生误解的因素之一。汉语中一些打招呼的形式常常使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感到不可思议。比如中国人爱用“吃过饭了”“去哪儿”这样一些话来打招呼,而这种问候语直译过来却是无法被说英语的人接受的。同样,英语国家的人也有用谈天气或称赞对方来打招呼的习惯,这在汉语中也不多见。所以,了解问候语的文化差异是说好外语、促进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

3.握手

中西方握手的礼仪要求存在一些差异:1)英语国家的人在室内握手时,女主人以外的女士不起立(除非对方地位很高或年龄很大);在我国,不分男女,都以起立为礼貌。2)男士在户外与人握手时,如果头戴帽子,英语国家要求先脱帽,后握手,而中国男士却无这一要求。如果带着手套,中西方都以先摘下手套再握手为礼貌。

4.隐私

个人的隐私需求须与交际需求相协调,个人在需要隐私的同时也需要与他人交际,传递信息并寻求伙伴。在寻求这二者间的平衡关系时显示出文化、名族、种族、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等的差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隐私有不同的界定与阐释,因此,异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交际时需考虑对方的文化因素,作出适当的调整,使隐私与交流形成合理的平衡关系。比如说: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5.有文化内涵的词汇

例如:“You indeed are a lucky dog.”直译成汉语就是:“你真是一条幸运的狗。”这在汉语中完全是一句骂人的话。因为“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是贬义的,我们常说“走狗”、“癞皮狗”、“狗头军师”等,用来指讨厌的人。可是在英语中这句话是说:“你真是个幸运儿。”“狗”在这儿用来指人,不但没有骂人的意思,反而表示一种亲昵的关系。因此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意义不同,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要理解懂得甚至通晓这种语言的文化,熟知这种语言的发展背景。

语言是习得的,英语文化是英语语言的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也是习得的,语言的习得程度和运用能力必定有赖于环境文化的领悟,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增加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自觉性,使学生具备在英语文化背景下使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09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