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创新与创业调研报告(精彩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08636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创新与创业调研报告(精彩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创新与创业调研报告【第一篇】

xxx县大学生创新创业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县2011—2013年辖区大学毕业生共xxx名。其中创业人数xx人,占总人数6%,就业人数xx人,占总人数80%;大学毕业后有意向自主创业人数1xx人,占总人数40%。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县大学毕业生以求职人群为主,自主创业的偏少。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近年来我县着重从培养锻炼、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引导、鼓励、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先后组织155名大学生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创业培训。设立xxx公司等见习基地,推荐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到见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学习企业管理、企划营销、经营理念等知识,以拓展创业思路、提高创业技能。

2.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出台《关于促进高校毕业大学生创业补贴实施办法》,在xx县范围内首次创业成功的,经评估其创业项目可行性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可向县就业局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 1万元;高—1—

校毕业生在我县成功创业,新增吸纳2名以上劳动者就业的,可向县就业局再次申请一次1万元的创业奖励,有效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截止目前,有24人申请创业补贴和奖励,兑现资金48万元。

3.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难题。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50万元,主要用于大学生村官创业补贴和贷款贴息。通过与金融部门对接,以基金贴息担保解决大学生村官创业融资难问题。截止目前,我县有5名大学生村官成功创业,担保贷款30万元,落实补贴资金5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1.自主创业热情高、实践少。近年来,县人社局、农业局、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都相应地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热情明显高涨,但真正加入到自主创业行列人数仍然偏少。据调查统计,在我县毕业返乡大学生中具有创业意向的约占40%,但真正创业的只占6%。从数据上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

2.创业项目单

一、创新力度不大。根据调查统计,我县大学生创业多数结合xx山区优势,选择种养殖业项目,而涉及信息技术、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创业较少。95%的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时,往往选择一些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投资风险低的行业,一方面可以降低创业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积累经验。

3.创业信心不足,创业理念滞后。部分村官和创业大学生创—2—

业思路不清,缺乏科学可行的创业计划,主动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在创业过程中,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根据调查统计,85%的大学生对创业项目、市场、风险等缺乏清醒的了解,属于盲目的创业者。对创业信息的了解渠道单一,主要是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足。

四、原因分析

1.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资金双重阻碍。大学毕业生对创业的敏锐度不高,尤其是创业意识、知识、技能欠缺,与当前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臵不合理不适用有关。其次,创业资金缺乏成为困扰大学生创业的一个瓶颈,往往被迫选择投资较小和合伙的方式进行,而对于创新的投入力度更少。

2.创业政策和创业平台双重短板。一是创业政策不配套。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动,群策群力,目前的政策扶持多局限于财政、就业等部门,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联动。二是政策治标不治本。目前,大学生在创业中享受的优惠政策也仅仅局限于办理营业执照、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缺乏技术支持、市场营销指导等的服务平台和培训机制。

3.创业环境和创业信息双重制约。一是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大学生对创业的服务指南、优惠政策等不了解,容易走弯路,甚至产生畏难情绪。二是没有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管理平台,围绕青年创业项目、政策咨询、法律服务、—3—

市场分析、人员聘用等开发相关栏目,使得大学生创业创新缺乏有效的交流,帮扶渠道单一。

三、对策和建议

1.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进一步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仿真的创业平台,促其练就创业的“火眼金睛”,帮助大学生完成从牛刀小试的创业实训阶段向真刀实枪的创业实践阶段的过渡。充分利用创业平台内的优秀创业大学生发挥的集聚效应,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影响周边大学生树立创业必成的信念。给予及时的创业指导,构建一条安全带,编织一张保护网,保护学生的创业热情,保障学生的创业行动。有利于创业活动的顺利、深入、持续开展。

2.完善大学生创业良好环境。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大学生顺利实施自主创业的前提条件。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配套措施、规章制度的健全落实,对现有的政策进行调整,形成合理、有力度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在制定、落实政策时,有针对性地,根据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创业的特点,在资金上进行扶持,在目标上进行政策引导,打破单一的创业模式。另外,大学生创业是开拓性的工作,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在社会舆论上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同时,打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父母、亲属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在各方的努力下,共同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3.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自主创业本是一项极富有—4—

挑战性的工作,是对创业者自身知识、技能、智慧、能力、胆识等全方位的考验,它对创业者个人能力和素质有特定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困难、挫折甚至失败都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大到社会,小到自己,对成功和失败,对得和失合理价值判断,始终调整和保持好良好的心态;另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独特的创业素质,包括自立、自强、进取、意志、创新等,在思想上独立思考,在行动上独立展示自我,主宰自己的命运;再者要从源头入手,以问题导向,改进现行大学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包括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等。同时,对于大学生来说,要虚心学习创新创业的一切相关的知识,仔细钻研,认真消化,为己所用,让创新创业的精神贯穿于自己的创业过程当中,为实现“事业有成”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5—

创新与创业调研报告【第二篇】

“创业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活动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按照县委组织部《古蔺县“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方案》和《古蔺县“创业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实施意见》精神,我办对二郎镇龙滩村、马嘶乡茶叶村、马蹄乡马岭村等三个基层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进行了认真思考,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党组织基本情况

二郎镇龙滩村、马嘶乡茶叶村、马蹄乡马岭村三个村的党组织设置,严格坚持《党章》要求,以便于党员接受党组织领导、教育、管理和监督为准则,依据工作需要和党员数量,按照党员的生产、工作地和行政区划属地管理原则,合理设立基层党组织。到2011年末,二郎镇龙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总数33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流动党员名,支部委员数名,60岁以上的困难党员名,2011年召开支委会次,召开支部大会次,组织党员学习次;马嘶乡茶叶村党支部共有党员名,其中预备党员名,流动党员名,支部委员数名,60岁以上的困难党员名,2011年召开支委会次,召开支部大会次,组织党员学习次;马蹄乡马岭村党支部共有党员名,其中预备党员名流动党员名,支部委员数名,60岁以上的困难党员名,2011年召开支委会次,召开支部大会次,组织党员学习次。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

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活动新方式,不断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

一是按照三个村的经济产业优势,走“支部+协会”、“支部+协会+公司”、“党员+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建立各种农产品民间协会。根据三个村不同特点,计划在二郎镇龙滩村建2000亩红粮基地和设立红粮种植协会,在马嘶乡茶叶村建3000亩茶叶基地和建立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在马蹄乡马铃村见5000亩椪柑基地和建立椪柑专业合作社,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保障农户的权益,实现农产品销售市场化运作;

二是以实施“乡学文建明 村学王家元”活动为契机,根据三个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明确职责、量才定位的原则,打造三个特色党建品牌,抓住“创业创新”这一核心,抓好三村党支部组织活动创新、制度规范创新,结合二郎镇龙滩村、马嘶乡茶叶村、马蹄乡马铃村的地理特点,落实好三村品牌创优创业工作。让三村群众得实惠、党员创业、支部创优。

(二)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近年来,三个村的党组织都把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作为一项硬性任务,从教育培训入手,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的教育,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自觉性。通过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等理论知识的教育,提高了广大基层党员的素质,不断增强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本领。

(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

各村党支部坚持以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为根本,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在党组织建设中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村务和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促进党的生活

1正常化,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使三个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存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这三个村党建工作开展的还很不平衡,在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⒈“创先争优”活动作用发挥不够,个别党员混同于普通群众。总的来讲,大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是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精神和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少数党员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弱化,党员意识有所退化,只顾个人小家庭,对国家和集体的事不管不问。有些年龄大的党员由于年迈体衰,丧失劳动和工作能力,无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些年轻党员虽然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生机活力等方面占有优势,但这部分党员流动性强,三个村年轻党员全部外出务工,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⒉个别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组织制度得不到很好地落实。调查发现个别党支部存在活动次数少、村级党支部基本大部仍存在这类情况,间隔周期长的实际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形成不利的局面。还有部分党支部班子团结不够,个别村两委班子不协调,各唱各的调,互相拆台,使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损害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

⒊基层组织班子事业心不强、责任目标不明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一个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通过调查发现个别党支部成员和支部书记事业心不强,素质能力较差,加上责任目标不明,没有树立起干好党的事业、做好群众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政治上不思进取,工作上被动应付,没有干一番事业的精神,导致班子弱化、工作散漫,上边政策不清、下边情况不明,“带头致富、带领致富”更无从谈起,党员群众对其不满意。⒋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实效性。有的党支部不能把上级布置的党建工作任务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及有利条件,反而当成工作负担。把开展组织活动仅限于传达上级文件和中央精神,读书读报,不能把开展活动与本村经济发展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学习深度不够;有的党支部组织活动变成了业务工作会,失去了应有的政治性、思想性和严肃性,对党员的思想动态过问较少,思想教育的方法很少采用,党员带头致富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

(二)产生原因

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通过调查我们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⒈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水平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尽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全面提速,改革不断深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面对这种快速发展的形势,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上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一是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不适应。有些党员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还不完全适应这种快速的、跨越式的发展形势。有的固步自封,固守过去的老传统老办法;还有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动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二是村级党支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不适应。有的基层党组织思想观念陈旧,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进党的工作,使党的工作出现教条化、行政化的现象。三是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村级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而事实上一些村级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不强。

⒉村级基层党组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村级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抓中心忘党建”,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两张皮”,有的是职能错位,履行党务职

责较差。有的对村级基层党组织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对村级基层党建情况不明,出现“谈行政业务滔滔不绝,说党建工作一窍不通”的现象。部分党员干部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工作存在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没有把抓经济工作与抓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工作只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出现了“都管、都不管”的现象。

⒊部分村党支部工作思路不清,发展农村经济办法不多。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能力不足。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部分村没有长期发展规划,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不能从传统种植结构中解脱出来,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不宽,办法不多,不能满足群众致富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严重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⒋党员整体素质偏低,制约了党员作用的发挥。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经过调研分析,目前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出现老龄化现象严重,学历层次偏低。由于年龄结结构老化,导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由于文化知识素质低,有些党员干部在发挥作用上显得有心无力,存在着三个不适应:一是独立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与群众盼望致富迫切心情不适应;二是有的党支部班子成员政策水平不高,有私心杂念,与群众要求公开、公正、公道的迫切愿望不适应;三是依法行政能力弱,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意识不适应。

⒌村干部更换,财务制度混乱、交接不清。导致遗留问题年复一年,群众积怨深,新上任村干部工作难开展,并且每任干部互不服气,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短期行为严重,根本无干事业的长远打算。财务交接和财务公开都没搞好,财务监管失控,财务制度形同虚设,有的村民理财小组人员只是村干部报个名,从没理过财,开过会,财务公开避实就虚,只是做个样子,长此以往导致财务收支失去监管,问题越来越多,造成村级工作开展十分被动。

四、对策和措施

(一)健全组织,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好基础。要真正做到基层党组织健全完善、坚强有力,确保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空白”,覆盖到基层所有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一是因地制宜,推进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提档升级,使村级基层党的工作横向纵向有效延伸。村级基层党组织要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打破地域限制,在专业合作社、规模化产业链建立党小组,增强村级基层党组织全方位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二是花大力气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清理整顿工作,属于支部班子或负责人缺乏战斗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要及时调整;属于班子成员缺额不齐的,要充实加强;属于一时没有合适负责人人选导致软弱涣散的,上级党组织要及时下派优秀干部任职。三是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结合流动党员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没有一个好的载体,即使党员有发挥先进性的愿望,也很难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活动,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抓住“基层组织建设年”契机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风建设、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增强广大党员的发展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本领,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在农民致富、新农村建设上,探索出一条开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三)选派机关干部回村任职,配齐配强党支部班子。从实际出发,选准配好村支部班子,选好支部带头人,切实抓好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抓好村级基层班子建设,选准选好支部班子,在选人上做到思想解放、视野开拓,大力从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促进村级党员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以有效解决党员、干部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以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来强班子,带队伍。

(四)认真抓好村财务整治工作,有效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在抓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抓村级财务整治工作。财务不清是农村矛盾的焦点,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堵住漏洞,消除群众疑虑,化解干群矛盾,要通过民主手段健全民主议事、民主理财制度,切实发挥他们的监管作用,不要流于形式。村务、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一定要让群众信得过。对因干部更换财务交接不清的乡镇应成立专门班子,办理交接,理清头绪,建立往来帐,通过建章立制,切实把村级财务管理好,特别是对村级与群众发生的债务,要制订具体措施加以消化。要严格控制支出,严格管理,有效遏制财务制度混乱的现象,为村级新农村建设,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创新与创业调研报告【第三篇】

一、创业与创新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也有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曾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中华民族要再续辉煌并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就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创新的民族,使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为此,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与自主创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其中包括劳动力资源从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的机制转变。经济体制和劳动就业机制的转轨给大学生的劳动就业既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转轨过程中,国家政府机关不断深化改革,企业不断进行结构性调整,下岗分流人员不断增加,而高校扩招及每年劳动力的不断增加,使得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这种矛盾的长期存在,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增大。但与此同时,转轨时期劳动就业的压力也给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展示自己才华、实现自身价值创造了条件。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蕴含着无可限量的能量。

三、创业所需要的技能

创业是综合技能的全面展示,是智慧和技能相结合的活动,需要个体或组织具有超强地运用知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知识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领域,同时也要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学生必须通过综合的技能培训,接受创业教育、进行系统的创业训练,培养良好的创业意识。为此高校必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和机制,为学生创业提供环境机会。一是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把选择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作为突破口,改革考试、考核方式,以提交调查报告或企划书等形式进行考核。二是完善创业实践体系,培养创业能力。三是整合学校内部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创业实践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四是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根据创业教育的目的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科学、合理、全面评价、考核体系,全方位评价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等个性特征。总之,大学生创业教育要以培养创业意识为目标,以熏陶创业品质为立足点,以训练创业能力为关键。

四、创业的好处

巨大的创造热情和创业的潜能。大学生创业可为自己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可以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

创业属于积极的就业形式,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寻求机会,努力创新,不断成长。这一过程不仅是自己创造就业机会的过程,而且也是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的过程。资料表明,通常情况下,一个创业者能带动3-5人就业。可以想象随着创业群体,特别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群体的增加,劳动就业的压力必将得到很大的缓解。创业不仅能带动社会就业,而且能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为科技成果成功、快捷地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提供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但自主创新离不开创业精神,更离不开以创业家为主导、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的创业活动。没有比尔·盖茨创建微软,很难想象美国在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成就。

五、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突出的创新精神、卓越的实践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因而需要多方面、多途径地加以培养,学校和社会应共同担负起培育的重任。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学校能够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创新素质,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般说来,学校应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科技知识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加以培养。而创新实践无论是学校的创新实践还是社会的创新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谓创新实践是相对重复性的实践活动而言,泛指人们从事的一切具有创造性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实践有助于强化创新者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具有的基本意识,它是驱使个体进行创新的心理动机,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人们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并调动和激发起自身的潜能,提出创新目标和构想,产生将其付诸行动的精神动力。在创新实践中,创新者能够深切意识到创新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以创新奉献社会的道德观念、追求理想目标的进取心、发现问题的探索欲和批判精神,产生强烈的创造欲望或激情。

(2)创新实践可以极大丰富创新者的创新经验。经验对于任何一项工作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对于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来说也是这样。只有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人们才会理解什么叫文献调研、为什么要文献调研、怎样进行文献调研等。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不是靠书本知识或间接经验可以解决的,必须要有直接经验。创新经验只能来自亲身经历的创新实践,创新经验越丰富,创新的能力也越强。

(3)创新实践可以极大增强创新者的创新动力。在“真枪实弹”的创新实践中,创新者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创新实践的主体,是身处战场中的战士,在创新实践中担负着特定的创新任务和责任,而且通常与自身的前途、利益和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使创新者在创新实践中意志得到磨练,能力得到增强。

(4)创新实践可以增强创新者的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种素质。一个具有良好社会交往的人也会比一个缺乏正常社会交往的人能够在信息获取等许多方面得到更多的及时的帮助和支持,从而更能获得成功。在创新实践中,工作的需要会迫使创新者进行协作和广泛交往,从而使创新者的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磨练而增强。

(5)创新实践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极大地提高创新者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如果仅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缺乏创新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创新实践是无法进行下去的。创新能力主要指与智力因素相对应的创造力,包括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和创新技法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等。在创新实践中,创新者需要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创造,从而使创新者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创新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总之要想创业成功,就必须明白创新的重要性,在市场种类繁多的情况下,如何选择一个新的产品对自己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甚至关系到自己所创业项目的生存与发展,在创新的情况下进行创业才有机会取得成功。经过创新与创业的培训,为日后自己在创业方面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基础,同时也鼓励了自己创业的积极性。感谢学校对我们的教育。

创新与创业调研报告【第四篇】

华电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现状的调研报告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 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向前发展 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在21世纪后,高校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趋势,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种途径,已被社会和高效毕业生广泛认同。本文分析了华电大学生创业现状,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对策分析

一、序言

作为一名211电力大学的学生,我们可以得感受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引起广泛关注日益显著。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竞赛,比如挑战杯,节能减排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以及炙手可热的大学生机械、电子创新竞赛,都显示出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活动在学生中具有广泛的。

近五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国内各类科技创新竞赛,荣获国际级奖项21项,国家级奖项911项,省部级奖项405项,取得授权专利9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31项,特别是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我校学生的作品分别荣膺两项赛事全国竞赛特等奖,分别实现了河北省参赛高校特等奖“零”的突破。创业方面,我校大学生创业实验班已经建立,实验班定期面向全校学生选拔创业项目,并聘请了中国英利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李宗炜,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等一批高层次的专家作为实验班校外指导。此外,学校经过前期积极联系校外的公司企业,已经筹措到大学生创业基金20。同时,我校学生“精灵只能用电系统创业项目”已经开始进入中试阶段,有望在近期实现产品化。我校学生“无电区民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创业项目”已与内蒙乌拉特后旗政府达成合作意向。

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通过对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二校区许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在对创新和创业相关只是的认知的基础上,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报告指出了目前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最初起源于美国,现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大学生参与创新与创业活动被誉为“大学教育的第三张通行证”,是国际高等教育机构的潮流之一。根据资料记载,我国1999由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举办的全国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也开始进入我国的高等院校。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 府的支持引导下,一些高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开展了多角度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显著成就。但就我国传统封闭式的教育而言,仅注重简单的知识传承,使人才培养脱离了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

作者在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二校区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就调查发现的问题分析研究,总结出一些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现状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几个重要阶段

作者立足华北电力大学,利用数字图书馆系统检索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几个里程碑。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各个高校的自主探索阶段,从1997年至2002年4月。在这一阶段,许多高校都进行了积极的自发性探索,比如,1998年清华大学发起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历时5个多月,来自清华和其他高校的320名学生递交了114份创业计划。第二阶段,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2002年4月至今。2002年4月,教育部正式发文确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等九所大学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大学,至此,创新创业进入了政府引导的多元发展阶段。

(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类型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主要类型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以课堂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比如华北电力大学开设的“证券投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创新思维”等选修课程,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第二,以提高学生创新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的创新创业教育。代表性的大学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有专门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的独立学院---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与科技成果孵化园,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提供创业及咨询服务,还设立了300万元创业专项资金,对学生的创业计划进行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资。第三,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第四是综合式创新创业教育,在传授学生知识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则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和必要的技术支持,确定以创新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大学生对创业的基本认知

作者通过机械工程系机械1101—1104班有效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创业的基本认知存在偏差,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就可以叫创业,约三成的学生认为创业仅仅是开办一个企业,五分之一学生认为创业即为开发一项前沿的科技项目,另有剩下的学生对什么是创业有其他的理解方式。调查结果说明,目前大部分的学生对什么是创业并没有清晰的认知,仍存在误区,其所理解的创业概念仅是一种主观行为。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创业是实现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没有创业,难有就业。

创业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去为自己甚至他人制造“饭碗”。从调查数据来看,很多学生把创业当成成才和自身锻炼的一种方式,一部分学生把创业目的仅仅理解为赚钱,这一理解并没有看到创业的实质,仅看到成功后的物质和财富利益。

自2008年底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就业市场一直呈现萎缩的状态,年青一代纷纷加入失业大军的行列,因就业前景不乐观而灰心失望。创业与就业相比,需要更大的投入,因而较难付诸实践。通过调查,学生对于创业的前景持迷茫甚至是不乐观的状态,认为创业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没有兴趣甚至没有想过要创业,与之相比更倾向于选择相对稳妥的方式,少部分认为创业前景好、有兴趣自主创业的学生,由于对具体的操作过程了解甚少,大学生的创业前景不容乐观。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意识不强

首先是大学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较深,经历了从“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阶段,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理解不够深入。其次是人们对职业的认识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普遍对行政事业单位、国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比较认同对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不认同。再者,大学生创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成功的几率较小。目前来讲现行的教育模式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引导不够,致使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

(二)大学生创业的素质能力不足

第二个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相对于就业而言创业更具难度。当前大学生创业者不能很好完成科技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很少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作出理性的选择。自身能力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

1、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面比较狭窄。

2、社会经验尤其是创业经验和市场经验缺乏考虑创业问题简单化,理想化,导致在项目选择规划设计市场运作等方面出现困难。

3、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经受不起坎坷和挫折,尤其缺乏对可能遭遇风险和失败的必要准备往往导致半途而废。

(三)大学生创业面临资金不足的困难

资金短缺是调查所显示出的创新创业的第三大障碍,在物价高涨,普遍收入不高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创业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融资的困难使许多怀有创业梦想大学生只能望洋兴叹。对市场环境不熟悉也是障碍之一,政府部门出台很多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但现实中,这些特殊政策并没有形成一整套的政策和法规,使得学生即使有创新创业的想法,也因与在社会和市场上已经奋斗拼搏过的创业者站不到同一起跑线上而放弃,当然也与学生并没有“用足”这些政策有关系。通过作者的调查,我校目前创业的项目投资最多在2万元左右,一般1万元以下且都是自筹资金,比如我校创业的项目“oldbook”和“旧爱”等等。经营项目和规模受到较大限制,主要原因是学校相关政策制度不明、确资金投入跟不上其次是受各种因素制约与地方政府、企业联系较少缺少相应的赞助与扶持。调查中可以看到,在认识到自己经验不足的前提下,缺乏社会关系被认为是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传统的文化惯性使创业的人际环境存在负累,依赖人际的思想扼杀了部分创新创业者的积极性。

(四)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创业环境是创业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对创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首先是扶持力度,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分别就改善创业环境、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但扶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其次是创业的社会氛围不浓,由于缺乏创业的氛围,风险意识不强,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还不够,缺乏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业、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

四、主要建议

(一)学校构建个性化的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

业能力的基本方法

使创新创业及实践教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合理的个性化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使高校教育更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为我国高校进一步深化、细化教育创新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选拔培养考核过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体系的整合和内容的改革上,要树立以适应性为核心、以个性化为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给学生提供更多能够发挥自己潜能的创业平台。

(二)加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尤其是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真正得以提高。

(三)重视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制定教师业绩考核与创新创业指导项目相结合的模式

华北电力大学第十二届学代会、第九次团代会的胜利召开,校团委赵冬铭书记在做团委工作报告时,明确指出将创新教育模式,将教师业绩考核与参与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情况相结合,重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出台了《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实施办法》以及“教师参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绩效考核及校内津贴调整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创业品质的前题,优秀的导师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所以在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培养出具有敢于探索、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四)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先行条件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具体要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重视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创新思维开发等方面得到主动发展。所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及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最后就是要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 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另外,政府机构有必要增加一些与优惠政策相配套的服务项目,如政府部门组织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引导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创业这种新生事物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赵冬鸣.高举团旗跟党走——在共青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 张天翼.团结勤奋 求实创新 持中守正 笃行明德 在创建高水平大学的道路上的奋勇拼搏——在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第十二次学生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3] 庄越.浅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看法.北京大学bbs,

[4]仇翔,庞鑫培,王柳燕.大学生创业现状问题探析[j].高教与经济,2008(6):80-83.

[5]郑林杰.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9(6):23-36.

创新与创业调研报告【第五篇】

我与创新创业

本学期,我选修了创新与创业这门课程,经过几节课的学习,可谓收获颇丰,对于创新创业,我也有了自己新的想法:

一、创新创业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数量逐年上升。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而且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3、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创业的大学生要注意四个方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公司运作的认识过于简单,他们不清楚如何融资、如何做商业上的事务活动筹谋、如何塑造管理团队等,甚至连基本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常识都很短缺。因此,在创业前,应该有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培训。

其次,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既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创业,那创业就必须符合市场规律,不经过市场调研,盲目投资,成功的可能就很小。因此,在创业之前,应该冷静地思考,选择什么行业来做才更接近成功。

再次,要多方面了解政策,充分利用政策。对大中专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通常有不少相关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哪些用度是可以减免的,哪些优惠是可以申请的,都要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才气在创业之初,节约资金更好发展。

最后,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心理脆弱是大学生的通病,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轻言放弃,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创业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学生在心理上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http:///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途径:

1、构建个性化的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使创新创业及实践教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选拔培养考核过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体系的整合和内容的改革上,要树立以适应性为核心、以个性化为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给学生提供更多能够发挥自己潜能的创业平台。

2、加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尤其是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得以提高。

3、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及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要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去开创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最后就是要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如果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和欲望,而仅仅安于现状和守成,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不竭动力。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活动组织,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具有较高的风险,但也有较高的回报。随着商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猛来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并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大学生创业也因此成为热门的话题。之所以提倡大学生创业,除了创业不失为缓解目前就业压力的一条解决途径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要具有一种敢于开拓的创业精神,以便在以后取得更大的成功。

创新与创业调研报告【第六篇】

创新与创业管理

开始时间 状态 完成于 耗时 分数 成绩

题目1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16:27 完成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17:09 42 分钟 20 秒 /

/满分 (79%)题干

创业者的胜任力冰山模型的最底层是 选择一项: a.技能 b.知识 c.动机

d.品质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动机

a卷 题目2 不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创新可以分为三大类,下面选项中不属于这三类的是 选择一项: a.技术创新 b.市场创新 c.组织创新

d.产业创新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产业创新

题目3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创新的类型 选择一项: a.产品创新

a卷 b.模式创新

c.服务创新 d.工艺创新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模式创新

题目4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创新的模式 选择一项: a.逆向思维模型

b.同步耦合模型 c.相互作用模型 d.线性模型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逆向思维模型

题目5 正确

a卷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关于triz的哪一项描述不正确 选择一项:

a.是基于知识的方法

b.大量采用自然科学和工程中的效应知识 c.是面向人的方法 d.是面向机器的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是面向机器的题目6 不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产生新知识的三种主要途径 选择一项: a.发现 b.创造 c.综合a卷 d.实验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创造

题目7 不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哪一项不是创新者思维应具备的特征 选择一项: a.系统性思维

b.抽象性思维 c.超前性思维 d.创造性思维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抽象性思维

题目8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a卷 题干

驱动方正集团发展的内在基因是 选择一项: a.持续创新

b.不断突破 c.集思广益 d.增加投入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持续创新

题目9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发明原理 选择一项: a.分割 b.分离 c.预补偿 d.解决冲突

反馈

a卷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解决冲突

题目10 不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衡量一个企业商业模式是否合格有9个要素,下面不属于这些要素的一项是 选择一项: a.客户关系 b.分销渠道 c.人才配备 d.价值主张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人才配备

a卷

创新与创业调研报告【第七篇】

调查背景: 如今,大学生创业创新且成功的例子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并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成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

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情况,为开展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各项公益活动奠定基础,促进大学生毕业后的自信创业、科学创业、成功创业。

调查对象: 西安财经学院长安、雁塔、翠华三校区在校学生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 2012年5月30号—6月1号 样本量: 298个有效样本

执行单位: 西安财经学院第四期大学生骨干培养班 主要发现:

1、大多数受访者对创新创业不很了解(“大致了解”43%,“不太清楚”55。

2、半数受访者(50%认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就叫创业,这就比较符合当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超过半数的(55%受访者有过创业的打算,且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为最佳创业时间。

4、几乎所有受访者(99%都具有不怕失败的优秀品质,如果创业失败几乎没有人选择放弃,选择放弃者仅仅只占其中的,失败后一些人(14%会选择“筹集资金,努力二次创业”,还有一部分人(40%会选择“等待时机,积累经验”。

5、更多的受访者能通过创业“使自己不断成长实现自我价值”、“可以做老板”、“可以解决就业问题”。

6、绝大多数受访者(83%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联系并不紧密(“有关系但关系不大”71% “完全没关系”12%。

7、很多受访者(63%对我校创新创业工程不很了解(“不太清 楚”51% “完全不知道”22%。

8、大多数同学比较希望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可以“组织同学去创业基地实地考察”、“创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以及“设立大学生创业启动项目”。

9、兴趣是选择创业方向的重要因素。 主要内容目录:

一、创业想法

二、创业计划

三、创业价值观

四、相关服务与政策

五、受访者情况 ✧创业想法

1.对创新创业的了解程度: 如下图所示,2%的受访者对创新创业十分清楚,43%的受访者对创新创业大致了解,但仍有55%的受访者对创新创业不太了解。

2% 55% 43%

2.对创业的理解: 如下图所示,半数受访者认为开创一份事业就叫创业,近三成受访者认为创办一个公司或企业叫做创业,而一成受访者认为开发一些前沿的科技项目叫做创业,还有一成受访者对创业不够了解。

3.创业方向:

如图所示:近半数的受访者创业时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超过三成受访者则会选择启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较低的领域;有近两成受访者会选择与自己所专业相关的领域;只有少数受访者会受潮流影响,从而选择当今热门领域。

✧创业计划: 1.很多同学都认为在毕业工作后一段时间进行创业,因为,在社会上已经进行一些历练,并且也有了自己的人脉、资金、经验,这样,比在大学内创业更容易成功;

2.而且很多人也有过创业的打算,有可能是大学生毕业竞争压力太大,也有可能是想尝试这样一种过程,不管怎样,当代的大学生敢于挑战自己,敢于创新,这就是我们胆量,而且中间有很大一部分人失败了是不会轻言放弃的。

✧创业价值观: 1.很多同学选择创业是因为创业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能在创业的过程中历练自己,让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2.创业对于我们这财经院校的同学来说,有联系但联系并不是很紧密。

相关服务与政策: 1.有大多数同学对学校的创业政策不大清楚,可能是宣传力度不够应加大学校对于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让同学们对于创业也有初步的了解。

2.很多同学希望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多做些举措,让同学们明白,想要创业要从哪方面入手,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在创业的热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很多同学热衷于让学校组织去创业基地考察和创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受访者情况:

对策和建议

1、在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基础上,同时引导毕业生积极自主创业,设立一些相关的课程,加强创业指导,拓宽内容和形式。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要大力加强对创业人物及其创业事迹的宣传,发挥媒体的作用。激励大学生在创业中就业,在就业中创业。因而高校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创业做准备。大学生创业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彰显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也是对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因此高校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很重要,应鼓励他

们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从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创业经验。目前我校举办的创业大赛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提升自主创业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有一定影响,但由于参与面小,导致这些创业大赛没有太大影响。在创业大赛之前应加大宣传力度。

4、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项目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后盾。大学生刚步入社会,自有储蓄少,资金问题一直是限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之一,可以设立创业专项基金,让学生立项、申请,弥补为其提供小额创业贷款的不足。

5、想创业的大学生至少要注意四个方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公司运作的认识过于简单,他们不清楚如何融资、如何做商业上的事务活动筹谋、如何塑造管理团队等,甚至连基本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常识都很短缺。因此,在创业前,应该有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培训。市劳保局每月都有免费的创业者培训班,有心创业的大学生可以来报名到场学习。其次,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既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创业,那创业就必须符合市场规律,不经过市场调研,盲目投资,成功的可能就很小。因此,在创业之前,应该冷静地思考,选择啥子行业来做才气更接近成功。建议最好先到相干行业

去打工,熟悉一些行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也可到市劳保局到场见习培训,有50多种岗位可供选择,在见习培训中选择创业方向。

再次,要多方面了解政策,充分哄骗政策。对大中专结业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通称里有不少相干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哪些用度是可以减免的,哪些优惠是可以申请的, 都要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才气在创业之初,节约资金更好发展。最后,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心理脆弱是大多数大学结业生的通病,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轻言放弃,是不会取得终极成功的。创业的道 路没可能一帆风顺。因此,大学生在心理上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6、大学生创新创业途径: ①.构建个性化的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使创新创业及实践教育走 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合理的个性化学生选拔培养考 核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使高校教育更为系统化、科学 化、规范化。同时,为我国高校进一步深化、细化教育创新理论提供 了科学依据。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 了新要求,学校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选 拔培养考核过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体系的整合和内容的改革 上,要树立以适应性为核心、以个性化为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 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科学化、规 范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给学生提供更多能够发挥自己潜能的创业平台。②.加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培养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 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尤其是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 新创业能力真正得以提高。③.重视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模式 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敢 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心 态及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 大学生具有良好创业品质的前题,优秀的导师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 养的保障。所以在不断加强和

改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 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 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 创业思想与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大学生进行 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 有效实施;才能培养出具有敢于探索、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复合型 人才。④.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创新精神和创造能 力的具体要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 与学习,加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重 视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创新思维开 发等方面得到主动发展。所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大 学生创业及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 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增强创 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其次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 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鼓励 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 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最后就是要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 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 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 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 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是中国最 具活力的群体,如果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和欲望,而仅仅安于现状 和守成,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不竭动力。创业意识和 创新精神绝不仅是希望创业的同学所应考虑的事情,即使是在其 它岗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不该失去创新之“心”。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活动组织,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具有 较高的风险,但也有较高的回报。随着商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知 识经济的迅猛来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并 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大学生创业也因此成为热门的话题。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所不同的是创业者不是被动地等 待他人给自己“饭碗”(就业机会),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 造“饭碗”。目前,我们国家提倡和鼓励大学生

自主创业,并为此 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工商、税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之所以提倡大 学生创业,除了创业不失为缓解目前就业压力的一条解决途径 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要具有一种敢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创新与创业调研报告【第八篇】

目录

前言-2-

一、调查时间 ...........2-

三、调查对象 ...........2-

五、调查内容 ............5-

前言

现如今,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难、就业要求高等社会问题,以及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年轻人进行创业的情形下,这股创业风也刮到了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对校内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热情较高也不乏理性思考,但关键是缺乏与之相关的条件和平台。大学给了我们一个宽阔的舞台,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丰富的课余生活的机会,是我们人生中最绚丽多彩的时光。当然这一切的精彩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虽然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机会的社会,但面对如今社会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工作待遇不高、社会对学生能力要求提高等严峻的形势,大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我校因受当地协议的制约,校内市场一直受限,未雨绸缪,待与当地村民协议制约放开后,我校校内市场将出现真空的现象,发展潜力巨大。对此,萌发了一个新的概念——校内创业。因而,针对“校内创业”这一新兴的概念,结合我校及周边的实际情况。我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相关访问。从广大同学对“校内创业”的看法,对不同“校内创业”形式的认同,对校方所能提供帮助等方面开展深入的调研。

一、调查时间

2014年3月19日至3月20日

二、调查地点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园

三、调查对象

创业学生调查目的四、调查目的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对校内创业看法和建议,对大学生校内实体店创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五、调查内容

通过调查,了解了学校如何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强化学校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同时鼓励和发展校内创业,在实现学校增收的同

时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既做到服务于有需求的学生,又能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实战演练的平台,又符合学校培养大学精英人才的目标,实现多赢局面。

对于“无锡商院在校大学生校内实体店创业”的调查,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调查环境,有广大同学们的支持和老师的指导,使在调查对象有合理的选择,调查方法上有了很好的指导,让调查的过程更加的顺畅,调查的结果及建议具有更好的实际参照作用。

(一)在创业打算方面,我提出以下问题

是否接受校内创业的想法:%的人选择了接受,%的人选择了若有平台会选择参加,而有%的人选择了校内创业实行的可能性不大,只有%选择了没有想过。如果一个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的行为仅只是作为个人选择的话,那么高达%的在校大学生考虑选择创业就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了。

(二)创业方向

由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我校大学生对实体店创业的经营类型、需要店面的面积以及店面的租金接受范围,在经营过程中他们会选择什么样的进货渠道,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我校大学生对实体店经营的想法。通过分析,可以看选择考虑到了市场需求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这些都可以表明他们的选择是比较谨慎。

(三)对校内实体店创业所面临的问题

1、创业指导方面

⑴是否希望我校开设创业指导的课程选择肯定的有%,而选择否定的只有%。

⑵开设哪种形式的相关指导课程%的人想请成功人士讲授经验,有%的人选择请专业老师指导,定期开设相关的讲座有%。

2、培养能力方面

希望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78%的人选择了亲生实践能力,78%选择了与人沟通能力,%的人选择营销策划能力,的人选择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学习分析能力,%的人选择推销能力。

从问卷的调研结果来看,大多数同学还是较认同校内创业认知。这与现在大学教育逐渐和社会挂钩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百态变幻莫测,与时俱进是大学生应有的素质。面对当今社会给我们大学生的压力,“创业”是一个重要出路,无论是与人合伙或独立门户,都体现了大学生们对拥有自己一番事业的渴望,对创业充满期待,对展现自我风采怀有很大热情。这一现象也是社会现实在大学生身上的折射,可以说是乐观、积极向上的反应,值得发展。问卷中的许多问题不仅涉及对创业的看法,我校大学生所具备的资源不足,对外界依赖大以上两点原因所起的作用显然是值得肯定的,当然除了这些,也还有不足的地方。首先表现再大学生校内创业所具备的资源不足,对外界依赖大。在所需的创业指导上,大部分的同学还是选择需要学校在相关课程上提供帮助,同时也提出了所需课程的要求即需要专业老师和成功人士的帮助;在培养能力上,大部分同学在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营销策划能力等还是较为缺乏的;在实体店创业意向上,对成本的开销关注度很高,对渠道的支持很是关心。

这些说明了,大学生在校内创业的宏观层面虽然有着高度的认同,但在微观层面还是略显不足,即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效资源过少,且利用余地窄,同时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到外界的帮助,这是发展校内创业很大的阻碍与瓶颈。我校大学生在校内创业的问题上,渴求外界帮助对外界的依赖就反应在渴求外界帮助上,这就是第二点的不足之处。大学生能够很好的认识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这在他们对校内创业的高认知与理性分析校内创业上已有很好的体现,但光有认知是不够的,这一点大学生自己也清楚明白,所以要在此基础上参与实践就不仅要发扬自身的优势,更要有办法来弥补不足,因而,广大同学认同的这个好办法就是外界的帮助。

另外,学校建设独特的校园文化街。纵观其他高校的文化街,繁华的背后多少有点商业因素的泛滥。文化街不仅要成为大学生娱乐休闲的场所,而且也应该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加油站。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创业不能局限在食品、服饰等零售方面,而应该发挥大学生的优势,结合创意,开发新概念和新形式的产品。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向创业园的负责人提交需求方案,再由创业园里的成员研讨和开发,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有想法的学生创造一个提前接触社会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提高自我,从而更

好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六、调查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我校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对校内实体店创业充满了激情,他们期望从创业中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创业方向和方式的选择上大学生还是比较明智和谨慎的。对实体店创业的意向问题中我们看到,大学生们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和市场的现状,懂得理性的分析自己的现有承受能力,能够客观的进行选择。但是还有部分的大学生虽然对校内创业的充满了期待,但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着手,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创业方面的培训、辅导和信息等不同的情况。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作为高校,应该加强创业指导课程建设,各学科应根据其特点渗透创业教育的内容,同时加大创业的宣传力度,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还要教育学生当创办自己事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要始终立足于岗位创业,当前我校的创业教育,应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知识为组要内容。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我校的学生具备的资源不足,对外界依赖大,他们渴望外界的帮助。我校大学生存在的组要问题有创业急需资金的凑集、合作伙伴的寻找;丰富的人脉关系等方面。校方和相关的协会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在资金方面,如:设立“校内创业资金会”为创业的学生提供小额贷款,在资金偿还方面可以适当放宽政策,比如可以让学生在毕业后一段时间内偿还;在店面租金方面要考虑学生实际经济状况,尽量不要以盈利为目的;学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组织帮助学生做市场调查,提供学生小成本的可行性方案。在进货渠道上,校方可以也可以作为一个供货商,为学生直接解决货源问题;校方可以帮助有创业倾向的学生在学校相关网站上发布求购信息,并且帮助学生把关;校方要通过一些渠道及时让学生了解市场最新动态等有效的措施。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808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