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历史文学论文(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32195

【导言】此例“历史文学论文(汇总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历史论文范文参考8000字【第一篇】

一、俄罗斯文学产生的宗教特点

第一,由于在古代俄罗斯时期保藏和抄写文献的是修道院的神职人员,因此,绝大多数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都带有宗教性质,虽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一些世俗内容的作品,但大多数都失传了,保留下来的基本上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第三,纪实性也是古代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基本上不允许虚构而严格地遵循事实,其主人公都是重要的历史人物,比如公国的首领、国家的统治者、圣徒等。不过,这种纪实性具有典型的时代特点,直接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被看成在神灵的旨意下、受神灵支配进行的,这些明显具有宗教思想。

第四,因为古代俄罗斯尚未使用印刷技术,文献皆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而抄写文献的往往是具有较高修养和文化水平的修士,在抄写过程中修士们常常根据实际需要和时代要求及个人的趣味加入一些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因此,同一文本经过不同修士的抄写,就会产生文本的变异,形成多个具有宗教语言色彩的版本。

第五,古代俄罗斯文学尚未形成当代意义上的文学体裁,有的只是创作时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原则。宗教文学根据严格的等级性划分为以下级别:其一是《圣经》文本;其二是对《圣经》文本的阐释和宗教节日的文学;其三是讲述宗教圣徒、苦行僧、柱头僧、圣愚等方面言行的使徒行传。第六,〔〕就文学艺术创作方法来说,象征性、历史性、恪守宗教礼仪或礼节是其根本原则,而这些特征同样与古代人的宗教世界观密切相关。与古希腊人的认识一样,古代俄罗斯人也认为世界分为显现的外在世界和高级的精神世界,显现的外在世界是暂时的、过渡性的,是人的眼睛可以看到的低级的物质世界;与之相对的是永恒的、不朽的、人的眼睛看不到的高级的精神世界。古代俄罗斯人认为,种种反映上天旨意的象征和符号皆隐藏在大自然、历史事件和人自身之中,因此,在古代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对比和隐喻比比皆是;古代俄罗斯人相信《圣经》中记述的每一件事件皆取自真实的现实生活,因此,作家创作时大都会遵循《圣经》传统,表现人类社会中善与恶的较量,文学作品也常常建构在善与恶、美德与瑕疵、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对照之基础上。善的推动力量是上帝,而恶的幕后策划者是魔鬼。以上的六点论述说明:俄罗斯最早的原创性文学作品是在俄罗斯接受基督教的影响下产生的。

二、俄罗斯人姓名中的宗教现象

俄罗斯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的相互接触,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加之受^v^的影响,以及俄罗斯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使俄罗斯人的名字丰富多彩,带有多种文化痕迹。^v^文化对俄罗斯人名文化的影响是从公元10世纪末罗斯受洗、^v^被确定为罗斯的国教以后,从此,俄罗斯人开始逐渐选用^v^所提供的人名。洗礼是加入^v^的必要程序。按传统,在洗礼时,父母为洗礼者从教会日历中所列的孩子出生这一天的圣人名单中选一个作为受洗新生婴儿的名字,以得到圣人的保护并与之建立终身的精神联系。^v^的名字来源于拉丁、希腊、古犹太、阿拉伯等多种语言。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现在大多数^v^名字已经俄罗斯化了,成为俄罗斯人现有人名的主要部分。^v^的名字进入俄语后仍保留其在原生语言中的意思。有些^v^人名是从其他语言仿译成俄语的。由此不难看出,俄罗斯人的姓名中有许多宗教文化现象。《圣经》是^v^的经典著作。^v^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广泛传播,使《圣经》成为家喻户晓、耳濡目染的经典。许多来自教会斯拉夫语的圣经词语随之渗透到俄语中来。作为俄语词汇一部分的俄罗斯姓氏自然而然地也融进了圣经的宗教成分。在俄罗斯人的姓氏中,^v^纪念耶稣和圣母玛利亚的十二大节日的名称几乎都在俄罗斯人的姓氏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迹。^v^的宗教文化对俄罗斯姓氏的深刻影响得到了充分体现。教会斯拉夫语是俄罗斯^v^的语言。因此,俄罗斯神职人员的姓氏留下各种各样的宗教痕迹就不足为怪了。而通常,在原本俄罗斯姓氏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是不可能有教会斯拉夫语成分参与的。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出姓氏的词语有时不一定与教会术语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些与姓氏有关的词语往往出自一定的宗教文化背景。罗斯受洗之后,基督教作为国教,在俄罗斯占主导地位,其深刻的宗教思想影响对俄罗斯文化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对作为俄罗斯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俄罗斯语言文化的这种影响、渗透作用很自然地反映到姓名文化中来。人名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民俗、历史发展的百科全书,基督教文化对俄罗斯人姓氏的影响是宗教对整个俄罗斯文化影响的一个缩影。

三、俄罗斯民族数字使用中的宗教影响

人们对数字象征意义的信仰是基督教所代表的西方文化、^v^所代表的东方文化以及古罗斯文化的重要特点,而且,这种信仰贯穿于人们的整个物质生活和精神领域的所有层面,如历史、科学、建筑、艺术、文化、宗教仪式以及^v^之前人们对多神教的崇拜。数字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底蕴以其不同侧面的象征意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它们仍然继续存在于现代人的认知世界里。它们在使用、在发展,并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数字的使用与宗教和文化背景知识有密切的关系。俄语数字的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学意义上的用法,表示真正的数量意义;另一类充分表现出不同民族文化对数字的选择,具有久远的民族文化根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世界各地的原始文化和宗教信仰中,常常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由特定数字构成的一些概念或事物成为部分人崇拜的对象,例如,萨满文化中的“3”、基督教中的“7”。这种类型的数字,往往在宗教仪式、神话传说、历史和文化的诠释中,乃至艺术作品中作为结构要素而反复出现。受宗教文化影响,俄罗斯民族对数字的选择形成了一定的倾向性。俄罗斯的文化传统是三位一体。三位一体的思想贯穿于^v^传入俄国之前所有的象征主义中。“三个太阳”的古老祭祀形象和传统建筑中雕刻在房檐上的木制三匹马就是证明。

^v^教义认为,上帝是三个人的联合体———圣父、圣子和圣灵。所以当^v^成为俄国的国教之后,受^v^的宗教文化影响,俄罗斯文学作品中数字所体现的象征意义具有某种必然性,而且数字的使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象征意义上的数,不仅表达数量,更主要表现思想力量。每一个数字都独具特点。数学意义上的数与象征意义上的数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量的角度鉴别个体,但是丝毫未能揭示出客体的本质,而后者则表达了数与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确立了数与其所列举事物之间的神秘关系。数字的象征意义与当代语用学联系得非常密切。在原始的神话和宗教中,数字是具有神通和魔力的,它被抬高到了神圣的地步。在古代,数字常用于一些神圣的宗教仪式中,当时,在全世界数字都被神圣化、宗教化。每一次,当需要的时候,借助于数字都可以再现宇宙的结构,确定人在其中的位置。同样,数字也成为阶段性表现世界周期发展的手段。中华民族是个讲究和谐、注重团圆的民族,因此,认为偶数是吉祥数,而俄罗斯民族则认为,双数与鬼有直接的关系,是魔鬼的象征。对于俄罗斯民族来说,除了偶数之外,“13”这一数字也有不吉利的象征意义。这个数字源于《圣经》故事中最后的晚餐:在宴会上耶稣的第13个徒弟出卖了他。俄罗斯民族尊崇七德:审慎、坚毅、克制、公正、信、望、爱;忌讳七种会遭天罚的罪过:傲慢、暴怒、嫉妒、色欲、暴食、贪婪、怠情。尤其是^v^的七件圣事:洗礼、敷圣油、圣体血、告解、神品、婚配、终传,也与耶稣基督为拯救世人而牺牲的教义联系在一起,以反映他们的基本宗教信仰及伦理道德规范。因此,分析俄罗斯文化现象中数字的语用内涵对俄罗斯民族宗教文化现象的解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俄罗斯颜色文化中的宗教影响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各种语言中的颜色词语除了表示颜色本身之外,还具有文化象征意义。有些颜色的象征意义是国际通用的,但是,更多颜色的象征意义具有民族性。同一颜色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可能表示完全不同的意义。在俄罗斯,白色多为正面的象征意义,黑色大多只有负面的象征意义。这与俄罗斯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阳光崇拜有关。俄罗斯基本上属于高纬度国家,冬季漫长,冰天雪地,夜长昼短,人们在白天的劳动时间很有限,所以俄罗斯人非常珍视白天,珍爱阳光带给他们的美好、幸福、温暖的生活。白色是古代俄罗斯人心目中“美”的代名词,白色使俄罗斯人产生纯洁无暇的联想。在俄罗斯文化中,白色的百合花象征为圣母,尤其是童真、贞操和纯洁的化身。这与俄罗斯民族崇拜的^v^有着密切的关系,在^v^文化中,洗礼仪式后,洗礼者要着白色衣服,带上十字架。白色衣服象征受洗者在洗礼后灵魂纯洁。俄罗斯人不喜欢黑色,他们认为黑色会带来不详,因此,俄罗斯人总把黑色和魔鬼、巫师、巫术联系在一起。19世界末20世纪初,俄罗斯处在文化、政治、历史、社会的巨变时代。

知识与信仰、进步与反动、革命与^v^等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学艺术流派争论的焦点,探索和革命的浪潮席卷俄罗斯全国。“色度”这一最能体现社会变迁和人们情感的艺术手段引起了众多现代派艺术家和文学家的关注,红白黑三种颜色成为他们表达和反映社会矛盾的象征性颜色。梅列日科夫斯基作为这一时期俄国象征主义的急先锋,是最早捕捉到新时代的倾向,并用美学手段加以表达的文学艺术家。面对19世界末20世纪初危机频仍、灾祸不断、充满动荡和转折的俄罗斯社会,梅列日科夫斯基不仅在自己的心灵中敏锐地感觉和意识到两个世纪的“交战”和新与旧的“交战”,同时他还准确地猜测到这一矛盾的巨大世界性特点。他把周围现实的一切方面都归结为两种绝对因素———基督和反基督,这种哲学世界观的“最高纲领主义”将他变成了世纪之交的真正“英雄”。正是这种对绝对性、对物质和现象的神秘本质的执着追求,使梅列日科夫斯基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坚决反对一切偶然的瞬间因素,反对极短促的印象。在《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中,梅列日科夫斯基的“二元对立”诗学原则正是通过这种色彩观的对比得以体现,并构成三部小说的调色板。红白黑是其中的主要三种颜色,它们或彼此对立,或相互映照,或相互交织,不仅与作品的主题密切相关,也与世纪之交的整个俄罗斯社会氛围交相呼应。在梅列日科夫斯基的三部曲中,白色和黑色一直是作家表达其“二元对立”美学思想的主要色素,它们可以替代光谱中的所有耀眼色彩,产生非常强烈的对比效果。可以说,白色和黑色是整个作品主题“基督与反基督”的象征性代名词。作家有意强化这两种颜色的对比含义,使其达到极限,获得至高的哲学含义。梅列日科夫斯基始终坚信俄罗斯的未来必须通过宗教才能得到拯救。宗教在梅列日科夫斯基的作品里之所以获得如此重要的意义,是来自他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注,他强烈地期待着人间天国和世界的永久和平。他希望通过《基督与反基督》的象征主义叙事进行一种新宗教哲学思想探索,为整个俄罗斯甚至整个人类寻找一条永恒的发展道路。

五、俄语语言文化中的宗教价值观

^v^信仰是决定俄罗斯民族命运的基本因素,俄罗斯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精神气质、道德规范等诸多方面均受^v^的影响。以^v^为依托,历代俄罗斯知识人都走上了精神漂泊之路。灵魂和精神是他们永恒的话题,在不断地拷问生的意义和死的真谛中,他们的追求指向终极,是一种存在朝向末世精神复活的向度。随着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出现的^v^精神复兴现象,俄罗斯出版物中开始大量使用《圣经》词汇。《圣经》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是无需赘述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宗教而范围进入社会各个领域范畴,从而成为历代学者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和艺术宝库,这些与其语言中所蕴藏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是有很大关联的。俄语中有相当数量的成语来源于《圣经》,这些成语除了发挥语言功能之外,还承载价值导向功能,这些词汇是复活的语言与永恒真理的完美结合。俄语中来源于《圣经》中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俄罗斯人宗教信仰的价值观:第一,信仰之爱的价值观。对上帝的信仰,对基督徒来说是一种最高意义上的爱,是神人之伦的根本。俄语中有很多反映上帝万能信仰虔诚的成语,这是笃信论在语言中的沉淀。第二,公义、善恶之道的价值观。在^v^中,因为人的始祖亚当和夏娃所犯之过,故而,人生来就是有罪的,罪人期盼重生,进入新天新地。《启示录》向人们发出的重要信息是:人类的未来是光明的,新天新地必然要实现;代表善的力量的羔羊,最终必将战胜恶势力撒旦;上帝的审判是必然的,行善的得永生,作恶的被定罪。正如托尔斯泰所言:“天国在你们心中”,内在的公义和善行是通往天国的必由之路。俄罗斯人特有的悲悯善良之心与^v^善恶观有很多契合点,这在以《圣经》为语源的俄语成语中有充分的体现。第三,人的生存之道在于灵性和精神的价值观,在^v^价值观中往往强调灵魂高于肉体,精神高于物质。这种价值观在^v^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苦行主义是^v^的重要传统。重精神轻物质、遁世禁欲、弃绝私利、无视钱财、将贫穷视为正义等,都是俄罗斯^v^传统价值观的体现。这种价值观在俄语成语中也有所反映。第四,仁慈与怜悯之爱的价值观。^v^伦理中爱的内涵很丰富,对上帝的爱是一种信仰之爱,是敬畏与谦卑之心;对人的爱是仁慈之爱,是怜悯与宽容之爱,是要求一种从心的真诚。源自《圣经》的很多俄语成语反映着人人之爱。

六、俄罗斯人性格中的宗教影响

俄罗斯人性格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宗教性。俄罗斯人的思维是倾向极权主义学说和极权主义世界观的。只有这类学说在俄罗斯能够有所成就。这里体现出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宗教气质。俄罗斯的未来有赖于三个根源:基督^v^文化;欧洲文明和地理环境;俄罗斯巨大的空间对俄罗斯人性格的进一步的影响。从988年到20世纪初,俄罗斯都是一个^v^占据统治地位的国家,在俄语里,^v^就是正确宗教的意思。宗教世界观在俄罗斯国家、社会形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无私心、同情、奉献、忍耐、怜悯、恭顺、友善、禁欲主义,所有这些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其他特点都是在^v^影响下形成的。俄罗斯人把耶稣看成是一个完美的人,因此真诚地向他祈祷、求教。^v^对俄罗斯人性格的影响很大,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v^是更加家庭式、人民性的宗教,很少发生极端的^v^行为、宗教对抗和宗教战争。

与许多其他国家的新^v^不同,俄罗斯人向基督耶稣祈祷时,牧师们不使用拉丁语、希腊语或古犹太语进行祈祷,而是使用斯拉夫语进行布道。在俄罗斯,牧师和尼姑并非必需学习古老的语言和科学,这也是俄罗斯在科技领域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现在的俄罗斯^v^已经是更古旧和传统的宗教,它用古斯拉夫语进行祈祷,甚至连有教养的人都听不明白。^v^保持着严格的规定:不能穿不体面的衣服进教堂,不能化妆后进教堂,妇女不能穿裤子,只能穿裙子进教堂,头上必须戴帽子或头巾,在任何炎热的天气,妇女的身体必须有遮掩。男人进教堂时则必须脱帽,不能只穿短裤进教堂。不能亲吻圣像的面容,否则会被^v^视为亵渎神圣。此外,一年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v^^v^是吃素的。在复活节前的7个星期里必须特别严格地遵守斋戒。很多俄罗斯人不仅从^v^的角度,而且从食品卫生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2.^v^给俄罗斯人的第二个影响是对俄罗斯人优良品质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强调农民共同富裕、互助、忍耐、克己、热情好客和帮助弱者。可以说,西欧从罗马继承了个人主义和唯物论,而俄罗斯则从拜占庭继承了兄弟团队精神和顺从意识。

3.^v^对俄罗斯的第三个,也许是最重要的影响是弥赛亚学说,即“救世主”学说,意为上帝派遣来人世间的救世主。

这是由拜占庭帝国传统带来的影响。“弥赛亚”一词原为古犹太语,意为“膏油”,后来就指“受膏者”,一个人头上被涂上“膏油”,这个人就成为被选中的人,成为负有某种使命的人。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民族就是这样一种负有某种责任感、某种使命感的民族。罗马教廷分裂后,^v^逐渐在欧洲占了上风,基督教被迫转向拜占庭,就是当时的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但是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俄罗斯^v^会就自封为^v^的首脑,宣布俄罗斯^v^承袭自罗马帝国,为“第三罗马”。“第三罗马”学说是俄罗斯弥赛亚这一意识形成的标志性文本符号。从此,它在俄罗斯思想史上占据重要位置,而且一直不肯退出历史舞台。到了19世纪,随着民族意识的高涨和宗教意识的勃发,弥赛亚这一意识也随之走向高扬。20世纪,“苏联是全人类的解放者”的口号再次唱响俄罗斯弥赛亚这一宗教思想的主旋律,弥赛亚这一意识以世界革命等社会实践的方式贯穿了国家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人也就是全人类的人。俄罗斯的使命是世界性的,俄罗斯不是封闭的自我满足的世界。俄罗斯民族是带有神性的民族,世界性同情是俄罗斯民族的特征。俄罗斯人的弥赛亚宗教意识毫无疑问地影响了俄罗斯人的性格。

七、俄罗斯现代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宗教活动复苏现象

1917年“十月革命”前,俄罗斯^v^会拥有1亿^v^,76个教区,54000座教堂,1000余座修道院,从事教会的神职人员5万多人。莫斯科曾号称有1600座教堂。“十月革命”后,俄罗斯新^v^同宗教进行斗争,限制其发展。20世纪20~30年代,左倾思潮进一步泛滥,苏联政府认为,各种教会组织是“合法存在”的^v^力量,所以,全国多数教堂被毁,神职人员遭逮捕、流放和镇压。到1939年,俄罗斯^v^教堂仅剩100多座。1983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v^开始逐步复苏。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政治的多元化和苏联的解体,苏联宪法赋予苏共的领导地位被取消,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骤然崩溃,出现了可怕的信仰危机,这时宗教便以强大的力量填补了人们的思想空白,俄罗斯国家出现了空前的“宗教热”。1988年适逢俄罗斯接受^v^1000年,俄罗斯^v^会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许多^v^出席了庆典,这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事情。现在救世主基督大教堂成为莫斯科最重要的^v^活动场所之一。每逢^v^重大节日,这里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来庆祝,俄罗斯总统、总理等领导人都来出席这些仪式活动。叶利钦总统在1996年总统选举前夕,来到莫斯科一个^v^大教堂参加仪式,以争取^v^选民的支持。2000年和2008年,普京、^v^竞选总统时,也都去救世主基督大教堂参加仪式活动。19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中规定,俄罗斯联邦是世俗国家,任何宗教都不能被确定为国教或必须信奉的宗教;宗教与国家分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还规定,宪法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包括公民信奉或不信奉宗教的权利、传播宗教并据此进行活动的权利。1997年9月,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又先后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团体法》,不仅重申了1993年宪法中规定的条文,而且对其作出了详细的诠释和补充。文中指出,俄罗斯联邦承认在俄罗斯历史上、在俄罗斯精神及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v^所起的作用,同时尊重^v^、^v^教、佛教、犹太教和其他成为俄罗斯人民历史财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各派宗教。现在可以说,俄罗斯已经完全恢复了延续千余年的宗教传统。

八、结语

1000多年来,由于受^v^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俄罗斯社会文化中的宗教成分是多层面的。甚至可以说,俄罗斯文化的根源就是千年来生长在^v^文化土壤里的宗教文化。俄罗斯民族文化源于^v^文化,俄罗斯民族的发展必将回归^v^,因此,^v^对于俄罗斯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受其深刻影响的有俄罗斯建筑、传统、礼仪、哲学、绘画、文字、文学、节日等诸多的文化领域,首先受其影响的是俄罗斯日常文化生活。^v^团结了俄罗斯人民,为俄罗斯的领土扩张打下了基础。只有更好地解读俄罗斯文化历史发展的宗教现象,才能全方位、深刻地了解俄罗斯。

历史论文3100字【第二篇】

中国^v^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中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殊品格,它决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决不是终极的真理,而是发展的学说。因此,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指导着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另一方面它又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发展。这中间经历了四个过程

(1)以^v^为代表的中国^v^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v^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于中国的革命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任务是与我们党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一部中国^v^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因为中国^v^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中华民族振兴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紧密地联系起来,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这就告诉我们,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离不开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这就是^v^同志说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我理解,这就要求与党的全部实践活动既紧密联系、又相互作用的党的理论活动,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而探索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要遵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般规律,进而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要遵循党的建设的一般规律,进而探索和把握中国^v^党的建设的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可以说,遵循一般规律进而探索和把握中国的特殊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又结合实际要求,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用以指导实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任务。

(2)以^v^为代表的中国^v^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v^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

第二次伟大革命是以^v^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v^人开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v^,我们党把它称为^v^理论。^v^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v^理论也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修订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v^以马克思列宁主义、^v^思想、^v^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是^v^同志从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角度,对如何在实际中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而作出的精辟论断。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基本的指导原理和一般的指导原则,只能从总体上概括实际生活的一般现象和规律。这些基本原理、原则和规律,只有与各国不同时期具体的国情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在民主革命时期,^v^同志曾鲜明地强调,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使之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这个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v^同志对什么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作出的科学回答,与^v^同志的深刻见解一脉相承,交相辉映。正是根据这样的思想,^v^同志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v^理论。

(3)以^v^为代表的中国^v^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解决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建设没有解决或没解决好的新课题。 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历史方位也发生重大变化: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v^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v^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新世纪新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新的要求,党的建设面临两大历史性课题: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v^站在时代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邃理论洞察力,以新的视角深刻

地总结了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80年的奋斗历史经验和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根本问题。时代的挑战、社会的变迁、历史的责任、人民的愿望,要求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好两大历史性课题,“三个代表”就是当代中国^v^人的执政观、领导观和解决两大历史课题的根本指导思想,其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物质基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整合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与先进文化的发展内涵统一起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方向和保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完成十五大确定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制定了正确纲领,同时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v^以后,以^v^为^v^的^v^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中国的重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涵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们党在认识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新时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根本核心,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新时期中国科学的运用和发展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v^思想、^v^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其关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质。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根据国情、世界发展趋势总结出的新的理论成果,它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精髓充分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

历史学科论文【第三篇】

一、试卷

一、试卷设计体现《历史科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

《考试说明》是依据《教学大纲》制定的,它和大纲不同的地方是对考试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和实施问题做了规定。这主要是:考试的能力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其中包括考试的方式和时间、试卷的分类、考试内容的比例和题型的比例;考试的知识范围。

《考试说明》是联系《教学大纲》和考试的纽带,在标准化考试的各个环节中,《考试说明》集中体现了标准化考试的透明度要求,也是用以评价试卷、试题的主要标准之一。

二、考查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

所谓主体内容一是指中学教学的重点内容。考试的内容要和教学的内容一致,更要和教学的主体内容一致,不然,考试就失去了它的有效性。其实,所谓主体内容,在《教学大纲》中有透彻的解释,归纳起来就是:反映历史整体面貌和发展线索的内容;反映历史演变规律的内容;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内容;反映国情的内容。

另外,主体内容亦指与大学学习相关密切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指建立在主体知识之上的与大学学习相关密切的学科理论和能力方面的内容,即指对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反映学科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

这实际上是对试题科学性的总要求。所谓学科的内部联系有两层含义,一是体现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间的本质关系,不能孤立地考查知识点,不能片面地、错误地解释历史事实。二是试卷内容对学科各部分内容的考查要有整体性,也就是说坚持合理的内容比例,这个比例一旦失调,内部联系也就难以全面地反映出来。所谓基本规律,是指试题的设计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引导考生通过历史现象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全面考查学科的各种能力要求

现在公布的历史学科能力共有十项要求,其中第一、二项是识记、理解的要求,做为最基础的能力要求是肯定要考到的。三、四、五项是对历史材料和历史信息的处理能力,由于材料题的数量有限,不可能针对每一项能力要求出一道题,只能是综合性地设计题目内容,把能力要求包含进去。六、七、八、九项是叙述、分析、综合、评价能力的要求,也做综合性处理。

五、题目难、中、易比例合适,总体难度得到有效控制。

题目难度的控制有这样几层含义:其一,大部分的题目难易程度应该在0.3-0.7之间,这个幅度里的题目,其难易程度又应相对集中在0.5这个区域里。其二,全卷题目难度应该难、中、易交替出现,逐级由易到难。从我们的试题安排上可以看出,先是选择题,中间是材料题,最后才是问答题。在每一部分中,难、中、易不是呈扎堆状态,而是交替分布。这样,全卷的总体难度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难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人们认为0.5-06之间是合适的区域。当然,如果需要,也可上下调整到其它区域。

六、试卷长度合适

试卷长度是指试题的数量和参考答案的文字总量之合,试卷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考试的信度。在目前的高考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在50%以上的考生完成全卷内容,这个长度就是合适的。从现在的情况看,试卷长度是比较合适的,有的考生做完全卷后尚有时间检查。

二、试题

一、测试目标明确

任何题目的设计都要体现具体测试目标,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限制题目的随意性,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历史学科的测试目标大致可分为几类,一是对知识内容掌握的准确程度;二是对知识内容掌握的深入程度;三是对历史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程度;四是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的水准,五是历史意识。在这五类目标范围内又可以分为许多小的类目。在实际操作中,一道题目往往含有一个以上的测试目标,但几个测试目标在题目中不能平分秋色,要有主次之分。

二、试题科学、规范

试题不能出现科学性的错误。有些问题虽然不能算作错误,但它存在争议,遇上这类问题应相当慎重。另外,试题的科学也表现在题干和参考答案的对应,题目的测试目的,它所涉及的知识范围等等,都必须在参考答案中有相应的表述,其层次、范围、幅度就都是一致的。不能题干庞大,而答案很窄,也不能题干要求很少但答案要求很多。

规范的含义是题目的设计要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在表述上有相对固定的形式;在格式和语言的运用上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题目角度新颖,立意深刻

在就要求题目的创设应不句泥于教材的表述,设置新的情境,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这样的题目往往都含有较深的立意。如把焚书坑儒和八股取士相联系论述问题,这自然就要求从这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上寻找一个共同角度去展开。把榷场和民族关系相结合也反映了这样的问题创设新的情境,是测量对已有知识掌握程序的最有效的办法。

四、题意明确,表述方式合理

考试当中有时会出现因题意不明或由于考生对题目的表述不理解而出现了审题错误,这是造成误差的一个原因。

题意明确首先是命题者对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准确掌握,其次是对测试目标有准确理解,再是对知识内容和测试目标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题目的表述方式应该选择最简洁、有效的书面语言。

五、题目类型和题型比例合理。

题目类型比例是指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目前历史科高考试卷主、客观题的比例是各占50%。在客观题尚未发掘出更好的测量办法的情况下,这个比例是合适的。大多数的考生往往是在主观题这一部分拉开档次。题型比例是指各类题型所占的比重。前边我们已经提到选择题、填空题、材料题、问答题的比例,它们基本上呈金字塔形状,这种形状是为了有效地实现考试目的。它一方面反映了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另一方面反映了对学科能力的要求。这种状况在目前情况下能够较好地区分考生。

六、有较好的区分度

区分度指试题对不同水平考生的鉴别能力,对于区分度的掌握,有从整体上看的,也有从局部上看的,亦有从一道试题上看的。从整体上看,全卷的区分度应该在0.3以上,说明试卷整体的鉴别能力较好。全卷区分度好不等于要求每道题都在0.3上,但在考查主要学科能力的试题上或综合性较强的试题上要求有较高的区分度,这类试题往往是材料解析题、问答题和部分选择题。在这些题目中,区分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它们之中亦有很高、较高之分。总之,区分度也有一个根据命题意图合理布局的问题。

区分度和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太难、太易的题目都不会有好的区分度,只有中等难度的题目才会产生好的区分度。根据这一原理,目前历史科考试中的问答题里出现了考查再认、再现能力和分析、综合、评价能力相结合的形式,使题目达到一种不难不易的状况,以求达到好的区分度。当然,问答题最理想的设计还是从思维的角度划分层次,这样能充分利用题型的功能。

以上是对于各种试题总的评价目标,但具体到不同类型的试题,也有不同的要求:

[客观题]

一、试题内容适合使用选择题

从理论上说,选择题应该可以考查各种内容和能力要求,但目前对于选择题的功能尚未完全发掘出来,也由于受到试卷长度的限制,所以有的内容不适于选择题使用。比如考查叙述、论证、对历史材料中所含有效信息的筛选等,在选择题中难以实施,尤其是涉及理论的内容,弄不好就会形成模式化、概念化的东西。这几年,实际上用于选择题方面的内容在不断扩大,由最初的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的内容,扩大到理解、分析、综合甚至评价的内容。选择题的发展方向是在发掘题目多样化的同时注重考查历史思维水平。

二、题干围绕一个中心,选项和题干的关系一致

题干围绕一个中心,首先,题干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心问题,不能将题干要表达的意思放到选项中去。其次,题干不能产生歧意。选项和题干的关系一致是指选项和题干围绕一个共同的问题,不能出现与题干所问无关的选项。

三、干扰项有效

干扰项有效是指对正确项的干扰有效。一道选择题出的是否成功,除了正确项无误外,干扰项也相当重要,因为它起到了调节试题难度的作用。如果干扰项不起干扰作用,易被学生排除,试题难度就会下降,因为学生不用对正确项进行分析,只凭排除错误项即可做答,这样,不仅难度下降,区分度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干扰有效也存在一个程度问题。这个程度的控制标准就是使试题达到中等难度为最合适。如何使干扰项有效呢?一是干扰项和正确项对试题题干的关系应该一致,这个在前边也讲过;二是干扰项应该代表考生的典型错误,否则,就会出现干扰项太易或大部分考生把某一干扰项做为正确项的情况。这样,考试的有效程度就会降低,在选拔性考试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四、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

这实际上是要求各选项要整齐。结构是说句式、用词、语气要大体一致,不能出现迥然不同的表述,这样容易带来某种暗示,或者引起评分上的分歧。长度是说文字长度要大体一致,一般来说,选项的文字不宜过长。如果文字不长不足以表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那么就要考虑重新设计题目内容。

五、正确选项比例分布合理

从总题量的角度说,正确项应该大致均匀地分布在四个选项中,这会降低猜题、蒙题的可能,提高考试效果。在多选题当中,正确项存在一个比例问题,原则上正确项不能集中在某一数量上,也要有所分布,同时分布要均匀。

[主观题]

一、题目设计体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

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科能力要求的一个概括性表述。它体现在试题设计上应该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其一,题目涉及的内容在教材中有依托。其二,题目要设计成不同于教材表述的新情境。其三,题目要引导考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新的认识。

这里边第二条最不容易做得好。因为新情境的设计首先受到教材的制约,往往是新情境同时也会带来许多的新的内容,如果这些内容在教材中没有涉及到,就要进行修改、剪裁,弄不好会给人以削足适履之感,有时甚至会失去新情境的意义。在历史学科中,所谓新情境实际上就是人们认识历史现象的新角度或展示的新材料。这些东西不是文学创作,可以由命题者去编制,它必须来源于既有的材料和现实中人们在研究历史现象时所认识到的那些问题以及认识角度,它的规定性很强,要恰当地把它们改造成一种新情境并与考生已有知识对接,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劳动,做到天衣无缝相当不容易。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情境都会带来新角度,命题者不能一味单纯求新,关键还是要看新情境有没有一定的深度,它自身的认识价值如何。这也是我们评价问答题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考查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

历史学科十项能力要求中,涉及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运用能力、论证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应该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这几方面的能力有些共同特点,一是理论水平要求高,二是对历史材料和信息的处理水平要求高,三是对文字表述水平要求高,总的来说,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综合性强。

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是以较低层次的学科能力为其基础的。在主观题的设计中,命题者很注意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深入梯度,也就是说,涉及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叙述、理解的能力要求在主观题中仍占有一定的份量,所以,确切地说应该是重点考查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

三、难度和答题量与赋分值合理

赋分值是指题目在全卷总分当中的比值。历史学科四种题型的赋分值不同,从每道题来说,填空题0.5分;选择题1分、2分;材料解析题9分左右;问答题12分左右,由此可以看出,赋分值是随着试题的难度和答题量的增长而增长的。那么,对于赋分值与难度、答题量的关系的含义就应该这样认识:赋分值是考试内容含量的显示,它反映支付思维活动和文字表述活动的程度。难度和答题量的控制依据是赋分的比值。

但是这里边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赋分值和难度、答题量的关系在同一题型内是相对整齐的,但不同题型相比较就复杂一些,比如十个1分的选择题和一个10分的问答题的比较只能是大致整齐。在主观题中,应特别注意分数的分布和难度、答题量的比重。比重应体现能力考查的要求,应体现对学科深层含义的理解。二是主观题的难度相对地比客观题的难度要高一些,不能用整卷的平均难度值去衡量主观题的难度。另外,主观题的难度和答题量关系要具体而论,通常,涉及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内容,即使文字量多,但难度不高,赋分也较少;涉及综合、分析、评价的内容,即使文字量不多,但难度较高,赋分也多一些。

三、评分

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性是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无科学性错误,另外,亦指程度合适。对于选择题来说,答案就是正确选项,在设计正确选项时就要考虑到它的科学性和程度问题。程度包含难度,也包含其它的因素,如应排除正确选项的偏、怪现象以及它和干扰项的内容是否平衡等等。

对于主观题来说,科学性首先是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科学合理。另外,重要的是要看参考答案是否体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含义,是否揭示了题目各个因素之间的内部联系。可操作性是指评分标准应与参考答案相呼应,相一致,同时又有一定程度的变通性,也就是说,评分标准对答案来说既是给分的依据又是变通的依据。这要求评分标准的含量要大于具体的答案,要能放得开又能锁得住。总之,评分标准应能够应付对同一问题的各种理解的表述。

二、主观题评分既能有效地控制评分误差,又能鼓励考生有创见地答题

控制评分误差和鼓励有创见地答题是一对矛盾。控制评分误差是要求在评分中尽可能具体地设想考生的各种思路,并在评分中予以规定;鼓励有创见地答题则要求题目是开放性的,但题目的开放会给评分的实施中自然显得不好操作,变通无依据。题目越开放,评分误差就越难以控制,这是各科考试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因此,这条评价标准只能是相对而言,我们只能从题目在多大程度上鼓励了考生有创见地答案,在评分中是否相应地采取了控制误差的方法,这就是说,题目向前发展了一步,评分也要向前发展一步,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历史论文范文参考800字【第四篇】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同时也是建党90周年。1911年,中国爆发了一场资产阶级民主的革命——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世纪,使其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1911年1月,同盟会在香港成立统筹部,负责策划和组织广州起义;1911年4月27日,黄兴发动黄花岗起义;1911年5月11日,文学会和共连会在武昌召开第一次国体联合会议;19911年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蒲殿俊,罗纶等,枪杀请愿民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迫害了一批批的党人,却又有一批批的党人站出来。这一串串的数字让人看来触目惊心,听来忧愁不绝。此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原来,辛亥革命的背景竟是如此复杂,而这辛亥革命,又牺牲了多少无辜的人啊!想想都觉得后怕。又不禁对清王朝的腐朽十分鄙视,为何每朝每代都免不了有人起义,归根结底就是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却忘了体恤民情,只是一味地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从百姓们那里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又想起了我们最近刚学过的几篇文言文,几乎篇篇都是写统治者怎样昏庸,压迫百姓的。“苛政猛于虎也!”多么严重的话啊;“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百姓们宁可去做捕蛇那样危险的事情,也不愿去交那沉重的赋税。可见统治者已将农民逼到了底线。这样,怎么会没有人起义呢?而那些起义的,虽是正义之人,却总是被扣上“造反”,“逆贼”等不好的骂名,可是他们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也因此,虽然一次次的起义牺牲了许多人的性命,却一次次有党人,正义的人站出来,起义的信心永远诶有被打倒……100年过去了,我们已经无法体会到当时的凄楚,但同时辛亥革命也推翻了满清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v^。辛亥革命同样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100年前的统治者无能,那已经成为历史了,100年后的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警钟长鸣,告诫自己:努力学习,成为国之栋梁,将祖国发扬广大!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43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