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育人的基本形态与实践路径探索
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育人的基本形态与实践路径探索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英语课程育人就是指在高校教育情境中,从学生成长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出发,以大学英语课程为媒介开展育人的教育实践活动,追求的是遵循语言习得规律与教学规律基础上的价值张力, 是语言习得逻辑和育人逻辑的内在统一。大学英语课程育人要“从反映时代变化、展现世界眼光、拥有中国情怀、立足实践导向、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角度出发”,把握其本质内涵,处理好教与学、显性与隐性、工具性与人文性三对关系,做到教学相长,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以及以人为本、重视工具性之中蕴藏的价值性,将大学英语课程育人“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大学英语课程育人的基本形态
大学英语课程育人形态是大学英语课程培育人、塑造人的存在方式和表现样态。由于课程教学的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大学英语课程育人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课程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可以将大学英语课程育人概括为三种基本形态。
1.在语篇语言教学中育人。以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传递信息,使学生快速、准确而大量地获得间接经验,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最主要的教学形态。以语篇为基础的语言观注重的是口头和书面的完整语篇以及这些语篇所在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版)》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词汇知识、会话规则以及怎样恰当得体地运用语言。表述不同类型的语言行为和社会习俗,彰显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育人的特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较多采用的交际语言教学和任务型语言教学,以及任务驱动法、转换生成语法等教学方法,还有对课程行动研究的关注,都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对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还有对育人的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形态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例如,翻转课堂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自主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重新定义了课程教与学的概念,改变了教师教学的组织流程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心智发展、情感陶冶、思维创造和个性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加快了线上教学形态的发展进程,随着我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实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必然带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形态的革命性变革,可以预见,大学英语教学打破线上与线下的界限、拆除二者之间的屏障,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形态将是必然趋势。
2.在语言环境的直接感知中育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模拟、影像呈现、“英语角”角色扮演或带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性参观体验等,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语言场景或语言现象而获得语言知识技能,也是大学英语课程常用的教学形态。**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为创设生活化的语言环境育人形态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学生是具体的现实的生命体,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语言环境,引发学生尽可能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引导学生知、情、意、行的全身心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在深切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共鸣中实现语言学习目标。在语言环境的直接感知中育人,也可以看作间接德育形态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转化应用,需要把握好大学英语环境直接感知中育人的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的界限,把握好隐性课程德育形态的特征。例如,在一定的语言交流环境中涉及文化和生活习俗,英语学习者只是用英语表达文化和生活习俗,其德育影响是间接的。但如果老师在学生交流中指导学生用英语对不同文化和生活习俗进行对比分析,并阐明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则德育形态由间接转变为直接,可能对德育效果产生影响。
3.在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中育人。由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活动来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使用能力、开发跨文化英语交际潜力、形成语言文化研究意识和培养探究精神,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形态。这种教学形态重视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阶能力。英语的学习教育是双向的,交流就意味着比较、吸收和传播。传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重视目标语言化内容,忽视中国文化的嵌入和英语表达,这种缺漏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反思。跨文化交流不仅是英语一种语言形式的存在和交流,还包含了中国母语文化的传播交流。英语的工具性体现在英语是一种传播中国文化、传递当代中国精神价值的语言载体。《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版)》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跨文化教育,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理解,在文化比较、文化批判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英语水平和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用英语讲好“中国话”,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旨归。因此, 在通过词汇语法和篇章语用等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从事专业工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以世界眼光看待国际形势,在正确认识和分析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中,提高跨文化交际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二、大学英语课程育人的实践路径
大学英语课程育人的本质是大学英语课程育人形态的生成、发展与演变的根本依据;大学英语课程育人的形态则反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要推动大学英语课程育人实践展开,就要科学把握本质与形态的辩证关系中。
1.围绕大学英语课程的本质属性挖掘育人功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教育哲学问题,要坚持立德与树人的统一、价值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战略全局上把握大学英语课程育人与立德树人的内在关系,以课程为基础夯实立德树人根基,围绕大学英语课程育人的目标任务、价值旨归挖掘其立德树人功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大学英语课程教育教学的优势,使大学英语课程育人与立德树人在新时代教育目标的节点上实现内在统一。在大学英语课程性质的认知上,要充分认识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教学不能摒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价值传递而单纯培养语言技能。要重视挖掘转化大学英语课程工具性中蕴涵的价值性,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英语反映时代主题、传递时代价值、讲好时代故事,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以及对外传播的能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蕴含的思政内核和思政元素,融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可以转化利用的思政和情感资源,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丰富其人文内涵,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英语专业知识教育引导, 夯实“四个自信”的思想根基。
2.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创新课程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是教学实施过程中所运用的具体方式。语言的创造性是否可能靠模仿获得是语言生成学关注的重点问题,语境在语言的创造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语言的使用体验总是伴随着语境、在理解他人所表达的内容之后接续表达自己思想内容的过程中习得,语言交流中他人表达的内容与习得者思想的形成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语言理解水平高于语言产出水平的不对称性,把握好语言理解与产生的即时协同,将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中国元素适时嵌入英语交流内容,遵循语言创造性模仿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创造能力。要重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迁移,将学生的二语学习和使用当作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生活化的语言资源库灵活选择并使用表意资源,提高在相关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拔尖孕穗的关键时期,思想活跃,语言交流和模仿兴趣浓厚,大学生英语学习和交流中承载和传递什么样的思想内容,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价值判断, 要树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观,注重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主体性关照,聚焦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丰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中国历史文化内容融入供给,围绕学生成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现实需求,注重课程设置的适度挑战性,打造充满生活气息的富有生命力的大学英语课程特色。要致力于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推动项目实践、成果汇报、主题研讨、测评答疑、情景模拟等各种教学形式的时代转化与创新,以学生真心喜欢的方式呈现、突出“产出导向”彰显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个性化、智能化、开放性。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要加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的研究,使网络自主学习方式成为大学英语课程育人的最大增量。
3.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丰富教学内容和表达。教学资源是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活动的直接条件,要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围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选题策划,加强资源整合,组织集体攻关,推出更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要深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好体现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服务于时代新人的塑造培养。在教学体系构建中要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坚守中国文化的话语权,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融入,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嵌入,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渗入,把大学英语课程优势转化为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教育优势。要重视大学英语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共建,适时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的重要讲话、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大变化转化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丰厚资源,转化为大学英语课程育人的深厚支撑。例如,习近平总书记20*年以来的新年贺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各地视察、对重大社会公共事件的关怀、在国际事务交流中的致辞的英文内容等,都是大学生了解中国变化、增强中国自信,用英语生动表达中国内容的素材。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大学英语老师应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断转变课程教学理念、增强课程育人能力,致力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大学英语课程、进入大学英语课堂,增强用英语“讲中国话”的志气、骨气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