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电影音乐欣赏论文【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10620

【导言】此例“电影音乐欣赏论文【精选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电影音乐欣赏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电影音乐;《放牛班的春天》;音乐;内涵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20-02

以浪漫色彩为主旋律的法国电影向来主张厚重的尊崇个性和追求个性化的美学精神,却在相当高的程度上无视观众的审美观,使得作者个性与观众审美相分离、相对立。然而,可喜的是,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却成功地改变了这一对立。观众不仅能自己思考,而且能旗帜鲜明地传递创作个性。恰好是在这一转化过程中,钢琴等乐器所发出的美妙音符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媒介作用,它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音乐因素:

一、用生命谱写爱心和人生哲学的音乐导师

这部影片的真实意义就在于用音乐灵魂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无论是金色童年,还是生命成长,都是人类社会永恒不朽的焦点,而且这种人性之中最为真实的内在,也最能打动观众,因而也获得了永恒。

在战后的法国,有一所名为“池塘之底”的专门收容教育问题男孩的寄宿学校。该校校长哈珊一贯主张和坚持:不管孩子们是否属于无辜,都毫不手软地坚决采取体罚、关禁闭等方式来教育惩罚那些爱玩恶作剧的孩子。像同龄人一样,虽然也是一个最为叛逆最为调皮的孩子,但莫航志(Pierre Morhange)却拥有一副令人称奇的好嗓子。这也是他能够成为合唱团领唱的根本原因。为合唱团所熏染,拥有音乐天赋的皮埃尔・莫航志也会自己私下地哼唱着马修所作的曲子。但这一天赋即刻被马修发掘,遂即下定决心要好好地栽培他。莫航志的才华和表现,使得合唱团的音乐水准得到了极大提升。

马修仿佛就是这么我们身边的一个人,他是一个“光头佬”,在不停的失业后他来到了一所寄宿学校,这所学样的名字叫做“水池底部”(也有译成池塘底),他满腔热情,却被这个烂摊子重重打击。但他是一个仁爱,友善,亲切,正直的人,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他以自己的方式渐渐走近这些几乎被人遗忘的少年。物质世界随时丰富,可人们的心却总是那么冷酷。这世界变得越来越现实,心灵的交流已经成为最早被人们舍弃的东西,但是在《放牛班的春天》里,在那个严酷环境下依然用爱走进孩子心里的那个人,他这一生是无愧的。因为心灵从来就不是用来征服而是用来走近并温暖的。片尾音乐以其颇富图卢兹元素的忧伤旋律和主导动机再次解释这一富有人文色彩的音乐人物形象。

二、鲜活的音乐人物刻画与独特的细节处理

在巴哈提亚积极找寻首部电影长片时,他想起了曾使自己在孩提时深受感动的音乐电影“A Cage of Nightingales”。他内心早已认定要以音乐为主题,而且四至八岁的孩童最好应是电影的主人公。即便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那部影片中的多部份情景都已经被淡忘,但那部电影的神韵和精神却仍然留在巴哈提亚的心中。

其实,在最初,巴哈提亚并不愿意仅仅起用一名儿童演员,而是一直期盼着找到一名真正的歌手去饰演合唱团的领唱皮埃尔,即使自己知道这一人选很难找到。他曾与制片人找遍整个法兰西,最终在圣马克学校的儿童合唱团里找到了天生具有悦耳声域的Jean Baptiste Maunier,一个12岁具有朗俊外表的男孩。他的歌声堪称天籁之音,乃至于听后余音不绝。合唱团的其他孩子们也都是千里挑一的有潜质的好孩子,尽管自然率性的他们几乎都没有影视表演经历。

如此以来,合唱团的音乐自然水平就上了一个台阶,合唱一次又一次地红火开来。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好比晴天惊雷,带来一阵阵的视听震撼,由此整个法国的合唱事业不断繁荣向上。作为为数不多的能将音乐完美融入电影情景的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成功地使得音乐绽放出无比魔力,进而唱响被抛弃已久的野孩子们的光辉人生。

贯穿该片始终的美妙音乐多次适时地穿插在了故事情景之中,同该片主题音乐一起映照整部电影的主题。温情怀旧的影片风格充分展示和奠定了这部影片的基本格调与节奏。除此之外,在该片剧情的启发上,音乐也起到了渲染主题的重要功效。在影片的开端,音乐家的演奏正式拉开了剧情帷幕,助理老师马修平和单纯的音乐释出了温情,并叩开野孩子们心智之门,将他们引向了声名鹊起的合唱团锦绣前程。这就充分展示出了音乐细节对于电影的巨大影响力,从而以小见大。

三、全新的音乐创新团队奏响感动生命的乐章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是克里斯・巴哈蒂(Christophe Barratier)导演执导的第一部作品,一群老搭档包括雅克・佩兰(Jacques Perrin)一同合作,参与了本片的制作。克里斯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并且也曾与好友雅克一起摄制过《微观世界》等好的电影。他也曾有着十多年音乐制作人的经历,这使得他在制作电影音乐的时候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这部电影的音乐与歌曲是克里斯和电影音乐家布鲁诺・克莱斯(Bruno Coulais)一起完成的作品。

作为影片的主题,音乐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元素。在这部影片的摄制中,制作音乐剧的感觉尤其强烈。早在开机之前的九个月,克莱斯就已经悉心地着手影片音乐的制作工作。作为影片欲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尽一切努力消除传统儿童合唱团在表演圣诞颂歌等歌曲时的陈旧痕迹,达到充盈强劲元素的音乐新境界。因此,克莱斯果断地选择了自己创作音乐的方式,悉心制作了多首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这使得这些电影音乐不仅与电影剧情天衣无缝地紧密衔接,而且又与这部影片的特殊氛围相得益彰、十分融洽,成功地推进电影剧情的发展。这也是剧情与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

从整部影片来看,共有三首抒情柔缓的完整小插曲,这些都可谓是经典作品。从初夏到寒冬,随着节气的变化和影片叙事时间的推进,音乐也随着相应变换,逐渐消融孩子们冰封已久的顽灵,使得影片在情感上随之变得明朗而欢快。马修老师与音乐为曾经身处迷失中的野孩子们指路了方向,点亮了他们快乐自由的希望之光。从这些音乐歌唱声中,野孩子们对马修老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音乐的热爱都跃然纸上,他们快乐向上的精神也逐渐显现。最为可嘉的是,当孩子们唱响第二首歌曲时,整座校园都沉浸在清纯悠扬的儿语中,浸润在孩子们圣洁的音乐声中。曾经笼罩学校上空的阴霾和校长的冰冷似乎均被扫去。此时此刻,校园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祥和,就连冰冷的校长也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学孩子们折纸飞机自由玩耍,古板的数学老师也不由自主地跑来伴奏。可见,音乐带给人们的感染力是无穷的和惊人的。怎样的生命,鲜活动人抑或面目黯淡,都将以轻飘飘的姿态最终定格,欢喜悲愁与泪水飞逝,成为铭记或淡忘的过去,这世界――星空之下大地之上,有什么可以永驻?

好电影所带来的震撼的力量可以在内心激荡许久,当世界变得越来越现实,这激荡变得弥足珍贵。我喜欢法国片主题音乐这种含蓄而美好的表达,戏不是做出来的,也不是演出来的,而是彼时彼刻,你就身处其中,成为那人,并与之共度一生。你不必懂法语,音乐是共通的语言,一曲一词中,马修渐渐的被孩子们接受了。敌意渐渐从孩子们的眼中化去,当合唱团居然受到恶校长的支持时,日子变得充实美好起来,画面也变得更加明亮,白云下,长桥上,奔跑的少年,还有老麦也回来了,而马修,孩子们口中传唱的乐曲就是他最大的动力。

本篇论文成果应用于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2Q115)

参考文献:

[1]马梅。合唱教育的生命化属性[J].大众音乐,2006(2).

[2]马梅。从合唱的角度谈审美价值的取向[J].人民音乐,2002(11).

电影音乐欣赏论文【第二篇】

论文摘要:影视音乐和音乐图片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存在方式,在音乐普及和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例,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影视音乐与音乐图片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在音乐普及和传播方面具有重大的贡献。很多影视音乐、音乐图片音乐被广泛传播。如《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依旧”点亮了整个影片,哀怨而冗长的低音,令人肝肠寸断笛声。音乐将电影情景表现得很好,不论是伤感还是愉悦,用音乐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表现的生动真实,更赋予美感,音乐可以说是信息、情感传播的最佳工具。

1.影视音乐与音乐图片传播有助于提高画面鉴赏力

音乐是视觉艺术互补的一个重要武器,它与视觉画面一起共同构筑银幕空间,推动叙事,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电影音乐、音乐图片不是纯粹音乐,比如说,电影音乐是一种与影视视觉影像相联系的特殊的音乐形式,因而,电影音乐需要融于影视的银(屏)幕造型设计之中,以一种既具有一定独立性,同时又具有视觉配合性的音乐方式组成影视艺术的视听美感。美国已故著名电影作曲家赫尔曼说,音乐实际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系列无意识的支持。它不总是显露的,而且你也不必要知道它,但是它却起了应有的作用。

音乐是艺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鉴赏画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语言在叙事过程中一般根据剧情和画面语言长度,采取分节、分段的叙事法则,音乐语言在叙事过程中为表达感情服务,其美感层次有立意美、渲染美、过渡美、真实美、冲突美、情感美、故事美、幽默美、浪漫美。

音乐都具有这种作用,它使电影、图片的情节变得更生动有趣、更催泪和更加有感染力等。优秀的电影、图片的音乐,总是会增加故事的感染力,把镜头、画面所无法涵盖的意境在无形中呈现出来。画面的表达若缺乏音乐这个元素,它的表达效果会打多大的折扣。如:《亚瑟王》中从头至尾都起伏不断地响起主题悲情基调的音乐,悠远、神秘、凄美、感伤,那么浓重的宿命色彩的音乐。这一主题音乐的反复出现,使得影片的叙事变得生动细致,把作为个体的人在大时代面前的那种悲剧感渲染得分外鲜明。增加了观众对画面的理解。再如:《情书》音乐在这里奠定了电影的调子,烘托了氛围,可以说是画面的外延,使画面的表达更加丰富饱满,充满感染力。像这样的使用在影片后面还有多处出现。如,紧接下来博子趁伯母离开把男生藤井国中时居住的地址偷偷记在自己胳膊上的情节,背景钢琴是纷乱的,一如博子当时的心情,想要记下了又担心被伯母发现自己的小秘密,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观众的心情也被很好地调动起来。还有女生藤井在医院看病时坐在长凳上,发生了幻象——爸爸逝世前被医护人员紧急抢救推过走廊的情景,钢琴音乐的出现既表现了此时画面情节的不真实,又表现了当时女生藤井不知所措、无助、眼睁睁看着自己父亲慢慢离开的悲痛和绝望。除此,回忆中女生藤井在学校车棚等男生藤井并且初次结识行为古怪的大井,弦乐很好地营造了一种搞笑的氛围,且很符合在影片中初次出境的大井的人物性格。这些音乐的使用烘托了画面气愤,提高了观众对画面鉴赏力。

2.影视音乐与音乐图片传播有助于提高审美力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它是人们的感情的凝聚,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有着其他任何一门艺术所无法比拟的特殊魅力。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欣赏者的心灵,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听施特劳斯的《维也纳圆舞曲》,人们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从《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声中,可以想象到那个春风和煦、明月当空、山水相连的动人画面,并从内心感叹祖国山河的无比美好。《义勇军进行曲》给人以奋进的力量,《黄河大合唱》又使多少人受到鼓舞。那亲切优美的民歌、色彩斑斓的民间器乐演奏,如委婉悠扬的江南丝竹 、清新华彩的广东音乐等,不仅能够使人获得音乐的美感,更使人产生一种由衷的民族自豪感……

影视音乐、音乐图片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主要是因为其音乐有明显的节奏感、和主题相配的旋律,能够舒缓身心的作用,所以可以使忙碌的人们从紧张的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在轻松的音乐、美好的故事情节中得到休息,并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因此,影视、图片音乐自身所具有的这种优点为其传播的价值创造了不可替代的前提条件。

影视音乐、图片音乐能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提高在于对高雅艺术品的鉴赏,低俗的音乐只能给人带来不良作用。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欣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欣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影视、图片的音乐大多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或者根据影片的内容进行长期的准备而成。所以它是优秀的音乐,愈是优秀的作品其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愈鲜明。如影片《音乐之声》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值得欣赏,如《雪绒花》、《哆来咪》和《孤独的牧羊人》等。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善于在复杂的节奏中寻求一种惊人的和谐,旋律自然、流畅而简洁,但简洁中又显示出高度的技巧,让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无不沉浸在优美动听的乐曲之中,心情也会变的愉快。再如《情书》这部电影的音乐以提琴和钢琴为主,声音非常纯净,和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一样,纯净而美好,带给人最动人的美——愁苦中的美。《泰坦尼克号》里有一个场景,在下级船舱里,也有聚会,音乐是那首欢快的苏格兰小曲,风琴声,敲打声,踩踏声,画面转换成了令一幅,欢快,疯狂。快速转换的画面,轻快的小曲,让人想到青葱岁月、春游踏青、与朋友追打嬉戏等。总之,良好的音乐素养,对于人们良好审美能力的形成,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作为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忙乱的生活多一分和谐,颠簸的旅途多一份安逸,烦躁的心情多一份宁静,所以说哪里有人类的足迹哪里就有音乐。所以音乐在影视、图片中的运用,不仅能达到所需要营造的氛围,还能消除长时间的视觉紧张所带来的疲劳,培养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蒲亨强。中国音乐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电影音乐欣赏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音乐通识;教学体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187-03

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全体大学生提供他们应该掌握的、与音乐相关的共同知识。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没有音乐的人是不完全的人,他的文化是不完善的”。[1]P35高校音乐通识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还要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理解力、创造力、意志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等,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其实践实训能力,以便能够适应社会,保持音乐文化的传承,这是传承文化、维系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通识教育最早于19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伴随着美国工业的发展,社会上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一些大学开始实行选修课制度,改革之后,不同的学生所学的课程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差别甚大。于是,在大学里是否需要一些共同的课程供大学生修习成为争论的核心。第一位提出“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概念的是美国鲍登学院教授帕卡德(),[2]P30他在《北美评论》上支持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共同教育,提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20世纪后,通识教育成为美国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2.国内研究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和谐教育”等强调学生素质的实践引发了教育界的讨论;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将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推向高潮。[3]P1同年开始,我国教育部提倡在大学设置“文化素质教育”课,首先在32所高校推行“文化素质教育”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设置“通选课”,但因其实施之初未能结合高校整个课程体系的特点,所以实践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通识选修课在当时只是作为不重要的附加课出现,使得“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流于形式。而且课程设置的学科也极其有限,多数都是音乐、美术、影视等艺术欣赏课,选课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根据个人兴趣选修课程,多数则是为了凑足学分。

3.深圳大学音乐通识课现状。目前,与国内高校相比,深圳大学音乐通识课所设课程种类已不少,包括音乐欣赏、钢琴基础、古筝演奏基础、音乐元素与体验、世界音乐等,但是范围仍太窄。学生选课受选课人数限制,有时又因与本专业课程冲突,无法选到自己完全感兴趣的课程。音乐通识课作为补充大学生知识和培养大学生兴趣的一类课程,与一般的必修课相比,应该有更加灵活的选择方式,从而给学生更多自己独立选择思考的自由。

基于以上现状,本文建议,要快速、有效地解决音乐通识课在课程设置及前期选课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应重点研究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实施上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善于自主学习、有创新精神的合格大学生。同时,在长期教学积累与创新基础上,合全国高校众合之力,共同编写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的新教材,为国内同行提供教学依据。

二、具体内容及改革目标

1.具体内容。1998年,深圳大学首次设置通识教育选修课。目前,该课程划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与体育和应用技术五类,教学内容涉及心理学、国际政治、就业与创业、科技、法学、音乐、绘画、舞蹈、影视表演、文化比较等范畴。每学期可提供56门次,近5000名学生选修该门课程。音乐专业自2000年首次开设音乐欣赏课,并陆续增设了综合音乐、世界音乐、合唱与指挥、音乐元素与体验、钢琴作品赏析、音乐电影与电影音乐、音乐基础与歌曲创作等20余门课程;2015年,正式将音乐类公选课定名为“音乐通识课”。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都较好,在前期已积累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和经验。基于前期调查研究,将国内部分高校音乐通识课的选课机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编排等进行对比分析,本文从如何实施音乐通识课教学模式的创新角度,提出了改革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完善选课机制,协助学生做好选课前期准备工作,解决以往学生无法根据实际需要、个人兴趣而盲目选课的问题,由教务处在选课前组织主讲教师以讲座形式做课程录像宣传,进行课程推广。首先,让学生了解学校能够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其次,引导学生了解课程性质、课程大致内容、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及如何进行选课、退课等;同时,让学生能在校园内部网上查到各门课程通过率及优秀率,甚至查看到已经结业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推荐课程意向等,协助学生做好选课前期准备工作,让学生在课程选择上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及个人兴趣,有针对性地遴选课程。②通过音乐塑造大学生阳光心理,本课题充分利用本校心理学院的现有优秀教学资源,采取合作与协作的方式,将心理学理论与音乐通识课的教学及实践相结合,探索用音乐塑造大学生阳光心理的创新之路。现今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遇到困难时常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大学生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已日渐成为当今高校教育的难点。我们力求将音乐艺术教育的美育与德育功能融入音乐通识课教学中,结合心理学知识与手段,缓解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压力,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同时,用音乐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将对社会和谐、家庭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本课题的创新亮点之一。③革新教学模式与方式,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建立模块教学、项目教学的模式。改变过去单一化的课程设置,原来的课程设置只偏重音乐欣赏课,在此基础上,增设互动、参与、体验等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设计模块教学、项目教学的模式,实现学生的兴趣化、个性化培养方案。明确每门课程应培养的具体实践能力,真正实现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构建音乐通识课独特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通识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改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课堂为主动参与式、合作式、案例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课程结业考核以表演的形式呈现;以音乐项目合作为核心,带动学生合作设计和探索,提高其课堂内外的参与度,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课程所提供的资源,充分利用Black-board网络学习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实现网络在线提问与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不仅能加强师生在线交流,还可以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④完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建立多指标考核评价系统,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高等教育在教学评价方面的改革较为缓慢,课程多以期末考试这种结果式评价为主,这造成学生平时学习散漫、考前突击、考后即忘的局面。即使有一些课程考核设置了平时成绩的这一部分,但因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指标而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在此,我们强调重点加强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考核,加大学生音乐实践作品的评分比重,注重学生的成长。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否落实,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目前,我们的专业教师在实际演唱和演奏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完全能胜任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任务,但是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尚显不足,例如,如何从专业课中分离出相关音乐理论文化并有效地加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发挥教师队伍中专业素质、研究能力、知识结构都比较好的中青年教科研骨干教师的作用,将采取对两类教师进行内部培训的方式,使双方取长补短,成为“双师型”教师。

2.改革目标,有效地展开音乐通识课教育,科学合理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内容包括课程改革与教材改革。从课程设置来看,其未来趋势应当是减少单一课、增设综合课。同时,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将音乐学专业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学生和社会满意度高的精品专业和示范专业。不断更新和完善办学指导思想,授课教师要大胆地尝试,改变传统狭隘的单一听赏形式,在拓宽培养口径、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强调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力求为中国未来发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多维教学体系的构建

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从国内高校目前所建设的音乐通识课教学体系看,传统课堂传授方式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新的音乐实践教学体系应围绕我们所设计的教学模块、教学项目,全面开展由教学所带动的相关音乐实践活动。例如,结合课程每学期定期举办一定数量和规模的音乐活动,如歌唱比赛或课程汇报演出、器乐演奏比赛或课程汇报演出,综合性音乐会等。学生在具体排练过程中感受实践的意义,从中真正体会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2.跨学科、跨专业课程群,通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本文作者针对如何拓宽视野、加强教学实践性,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延伸课堂教学,如何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两位以上老师共同开课等改革尝试,更新观念,建立音乐与舞蹈、音乐与美术、音乐与文学、音乐与戏剧、音乐与心理等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群,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最大化地汲取知识营养。结合音乐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探究音乐对大学生情感体验的作用,以探究用音乐提高个人素质、陶冶情操的改革创新之路。

3.高校现行音乐通识课教材,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重点组织学科力量根据实际教学编写音乐教材。例如民族音乐课程可有针对性地遴选广东本土民族音乐素材,拓展民族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学校通识音乐课堂。教材编创的前提是遵循合理原则,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要遵循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及审美认知规律。应充分根据音乐学专业的特点和规律制定课程计划,针对教学对象(非音乐专业学生)制定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做到理论和实践展示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依托学校网上教学评价体系,利用Blackboard网络平台,实现师生实时互动,实施创新教学方案。以上观点是基于我和同事们近年来在深圳大学所作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的。目前,深圳大学音乐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很高,其士毕业的占1/3以上,大都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立足于深圳大学身处国际化前沿城市的地缘优势,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适当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从多维度、多角度对高校音乐通识课在选课机制、教学模式、授课方式、教学内容上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提出高校音乐通识课程改革方案,强调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体现音乐通识教育核心价值,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高校音乐通识课多维教学体系创新研究,为我国新世纪发展培养所需要的高素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尹爱青。当代优秀音乐教育体系与教学法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于淑秀,孙琦,姜林林。大学通识教育研究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RESEARCH[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System of College Music Education

LIU Kun

(Normal College Of 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Guangdong 508060,China)

Abstract:The school music training goal of general education is to provide all students they should grasp the common knowledge about music. 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Shenzhen Univers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forefront of city geographical advantage,from multi dimension,multi angle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music elective mechanism,model,teaching methods,innovative research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proposed reform program,emphasize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education and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truly reflect the general music education of core value.

电影音乐欣赏论文【第四篇】

在基础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提倡他们的主体性,使之能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在音乐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教师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创新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它渗透于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各门学科的教育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需要各学科密切协调,需要各学科教师的积极参与。而音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载体,音乐学科在创新教育上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我们通过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更重要的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音乐教育能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中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针对中学阶段的学生进行的音乐学习个性研究表明,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人生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他们在音乐审美认知、音乐审美经验以及音乐创造等方面都较少年儿童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在审美、音乐表现过程中情感更丰富,逻辑思维更进一步加强,参与音乐活动的指向性、目的性和自我意识更为明显。所以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而且对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其次,要认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地位和作用、教与学的关系。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尊重每一个学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中,有的教师过分关注自己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偏重于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承载体,如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的歌唱教学、死记硬背的乐理教学,学生在这种封闭的音乐课中学习主动意识、创新意识淡薄,创新的天性和潜能得不到发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授转向全面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更多的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和见解来处理歌曲,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相互的探讨,为歌曲编配律动、歌表演,设计适当的伴奏节奏型,运用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欣赏他们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课堂上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供学生的创新舞台

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于创设创新的教学氛围,营造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美,鼓励其具有创新的精神、勇气和能力。

在我们中学音乐课堂中,有时会出现教师提出某个问题,教室里却鸦雀无声,没人愿意举手发言的情景。这是因为中学生虽然处在创造心理的觉醒期,但他们不像小学生那样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担心自己表现的不好,会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丑,甚至受到老师的歧视和同学的嘲讽。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多让学生参与音乐表现活动,并让他们体验到表现的成就感。如在电影音乐的欣赏课中,了解了在音画的结合的各种特点之后,我增设了一个“活动与创编”环节——为没有背景音乐的新闻纪录片配乐。在新闻纪录片中,呈现出了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台湾风灾,2009年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灾区受灾及重建的画面,我告诉学生,画面语言直观了然,信息量大;文字语言准确,有逻辑性;而我们的音乐音响语言是具有概括性的,它是最寓于表情性和渲染性的。然后我请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尝试为视频画面选配上适当的音乐。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进一步提示他们:音乐形象通常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选择一段音乐进行“音配像”,应先从音乐要素(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和声、音色、调性等)分析这段音乐,再与画面对照,确定所选音乐能否起到抒情、描绘、背景气氛、突出主题等作用,音乐的抒情性、叙事性、戏剧冲突性、场景性、通俗性特点能否得到发挥。运用这样的课堂参与环节,通过对无声视频的配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音乐在特定的环境中,更能触动人的内心世界,从情感上让学生更深切感受到生命的渴望与死亡的对峙。同时课堂的音乐艺术实践,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团队间的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应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想象。在课堂中可以设定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学生们进行论证和反驳,鼓励他们创新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得以展开,对音乐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

三.挖掘教材的创新要素,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音乐作品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创造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的创新要素,对教材进行多元化的增补和组合。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因为,提问是启迪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如在学习花城版高中音乐欣赏《多元的时代》一课中,教材内容是欣赏20世纪现代音乐作品,我增补介绍了著名作曲家谭盾《永恒的水协奏曲》、访谈节目录像《谭盾与卞祖善的“音乐之争”:多元音乐的讨论》,通过21世纪中国两代音乐人对创新观念产生的强烈的对峙,让学生理解现代音乐力图打破传统的形式规范的开拓精神以及现代作品复杂丰富的多元局面。由“谭卞之争”这一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种种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时代在发展,音乐文化怎样做到多元化?继而引导学生:对艺术鉴赏的认同是允许存在差异的,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学习方法来认识学习音乐,从而逐渐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的创新要素,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积极思考,这是激发创新的重要条件。善于质疑,才能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

四.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更新教法、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只有在“动”起来,“舞”起来的过程中,才可能有创新的体验,才可能产生创新的欲望,才可能有创新的能力。《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我们应打破传统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运用“挖掘创造力”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别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学生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堂中设置合理的学生活动创编,丰富课堂氛围,同时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使我们的课堂不再单一。如在学习花城版高中音乐欣赏《生活之音》这一章节时,教学内容是通过欣赏伴随人类生活的各种音乐,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作音乐作品。我在这一章节增加了一节“音响探索活动课”。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为音源创作一小段音乐。并用节奏谱或图谱把音乐作品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学生按小组确定创作主题,设计创作方案,再根据确定的创作方案捕捉生活的声音,尝试音响组合,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排演练习和音乐的记谱进行相应的指导。在课堂活动环节,各组组长展示本小组的节奏谱或图谱,介绍各组的创作思路,然后进行音乐创作展示,展示过程中小组互相评价。通过这样的音乐活动课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实践活动生动活泼,他们创作的音乐能恰当地表现主题,并能用节奏谱或图谱设计出具体的创作方案;他们使用的某些音源或音效富有创意;他们的展示过程井然有序,表演自然,组员之间分工明确,合作意识强,配合默契。

这样的一堂音乐活动课,让学生在探索音响与音乐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音乐知觉、创新意识及音乐表现能力。让学生通过参与创造实践,体验创作的成功与喜悦。对青少年学生来说,音乐创作的内容包括探索音响和音乐、即兴创作以及创作实践等。让学生认识音乐创作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创作”,对自己而言在以往的学习经验上创造新价值,获得新收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音乐创作,树立创新意识,有效地促使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活动。

五.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衡量学生的创新品质

音乐学科评价对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启蒙、培养、发展以及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创新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导向、调控作用。合适的音乐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音乐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音乐课不能仅仅以一张试卷或简单的歌曲演唱来决定学生的音乐成绩。应该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选择合理的考评方法,使之既能测定学生基础音乐知识、基本音乐技能的水平,又能衡量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劣。

根据音乐学科教学的特点,可以采用多主体评价和实施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多主体评价。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除了课堂教学中的口头评价外,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课堂、单元、学期的学习评价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可以采用交叉互评、分项互评、讨论式互评、才艺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发现问题,促进今后的学习。

2.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评价,如心得体会、课堂表述、音乐小论文、才艺展示、有关创编活动等,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发展方向;并运用文字记录、录音、摄像、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音乐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制定教育评价体系,要注意是否能衡量学生的创新品质。每位学生教育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经常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喜悦;有利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另外,学校对音乐教师的评价也应改变传统的只看重音乐比赛或个别尖子生的状况,而注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过程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总之,只有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用发展的观点来因才评价,才能让学生创新意识的明灯永不熄灭。

电影音乐欣赏论文【第五篇】

纵观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种种弊端。据调查,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们不得不扪心自问。学生喜欢音乐,这符合青少年发展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但是为什么一到课堂上,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就全无,甚至更严重者变成逆反及厌倦呢?这种结果不得不让人担忧。音乐课程的价值完全丧失了,审美教育无从谈起。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没有很好地把握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正视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教育的核心地位没有被确立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教育,也就是美育。它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美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最早把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他说:“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的教育。”,“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这是他对审美教育目的的精辟概括。审美教育的根本形式是艺术教育,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当中,音乐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小学音乐的审美教育在整个音乐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环节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国新修订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大纲中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作了明确的阐述:“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以“把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音乐课程的最基本的理念,“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

、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3]这些音乐教育的新理念给新世纪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既符合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也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审美性,即它能带给人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音乐是一种流动的时间艺术,它不象文学、绘画,可以通过视觉去感受,进而获得美感,它完全靠听觉去感知,是一种音响效果。音乐的语言是音响、节奏和旋律,通过这些语言间接地描绘画面、塑造形象、表达感情。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含的内容万千,是其他任何艺术不可代替的,它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艺术自身就是美的化身。这个特征决定了音乐教育者们必须把这种“美”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懂得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及创造美。脱离了

“美”,音乐艺术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再好的教育也只是空谈。

我国现行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审美素质是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方面。培养学

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从美好的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主要表现在没有把音乐这门课程真正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课程。“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

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音乐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无论是唱歌教学、欣赏教学还是音乐知识的教学,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完全无法达到审美教学的要求。比如唱歌课的教学,很多教师就是形式上单一地教会学生唱某个歌曲,片面地认为学生学会唱某首歌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即便是进行了识谱教学,也因绝大部分学生对识谱不感兴趣,导致唱歌教学纯粹变成了教歌的形式。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唱,学生一句一句地跟唱,整堂课就是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试想,教唱的那首歌曲要是学生都喜欢的还好,要是歌曲本身就让学生觉得不够好听,旋律也不特别上口,那有多少学生能够接受,有几个人能够坚持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呢?这种教学不仅抹杀了学生原来对音乐的兴趣,而且更谈不上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及综合审美能力。再说音乐欣赏教学,有的教师就是找来许多的音响资料,整堂课放音响,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而这种长时间的被动状态注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当然也无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及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教学的本质是审美训练,即对审美观、审美能力、审美人格的训练。它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同时又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它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及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培养。再说音乐知识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相对音乐课的其他内容是所谓“最为枯燥”的。对这种枯燥的教学内容,教师更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一味地给学生灌输乐理知识和音乐常识,让他们背音的高低、长短,背“两个八分音符相加等于一个四分音符”等基本乐理知识,学生即使是“被迫”吸收了这些东西,但是一唱起谱来,无节奏、音不准,更不能正确把握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的各种要素。诸如此类的种种弊病最终导致整个音乐教学不可能让学生有情感体验及审美愉悦,与“审美核心”背道而弛。

(二)“专业化”与“非艺术化”倾向使得审美教育的作用难以发挥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任何音乐都有它的感彩。贝多芬说:“音乐尽管它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它能够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及整个情感世界。”音乐通过人的审美感知,能迅速调节情感,引起共鸣。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变化,这种交融与碰撞是达到审美教育最终目的的必经阶段。审美教育能让学生从形式、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音乐修养的提高,势必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也可以说,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促进了道德主体育德的养成。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将“乐”置于安邦治国的第二位,提倡“礼、乐、御、射、书、数”六艺教育,他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4]可见,音乐审美教育自古以来就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由于音乐教学的“专业化”和“非艺术化“倾向严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审美教育作用的发挥。使得音乐教育的课程不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课程,不是旨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为主的课程,偏离了正确方向。

其一,“专业化”——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中小学音乐教育属于普通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及修养的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5]可见,中小学音乐教育并非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或音乐专家,而是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不能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非教育的最终目的,本末不能倒置。我们只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一些知识技能的训练,切不可按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实例。一位教师上一堂以训练学生听力为主要目的的音乐课,他首先强调了训练耳朵听力的重要性,接下来整堂课就是进行听写音程的练习,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应很被动。当听课者问及为什么这样上课?这位教师回答说:“大学里老师就是这样给我们上课的。”他还表达了一个非常好的愿望:“把学生的耳朵训练好,为学习音乐打好基础。”显然,这位教师把专业音乐训练中的“视唱练耳”依样搬到普通音乐教育中来,显然是行不通的。“把学生的耳朵训练好”,这对学生音乐听觉感受能力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6]可见音乐听觉能力的重要性。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听觉训练不能是专业的“视唱练耳”,而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只重教师讲授,而轻学生参与;只重知识技能训练,而轻对音乐的表现与鉴赏;只重教学结果,而轻教学过程的种种“专业化”倾向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无法发挥音乐教育“审美”这一功效,音乐课程的价值也就不可能实现。

其二,“非艺术化”——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上有着艺术教育的特征,而艺术教育是围绕美育展开的,它为达到美育目标服务。因此,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也要始终围绕着审美教育这一核心,走艺术化道路。然而,现今的一些中小学音乐课,并不象一门艺术课、美育课,而更像一门语文课、数学课或者思想道德教育课。把音乐课型尤其是欣赏教学上成语言替代型,这完全是不可取的。音乐与语言虽然都是艺术,但是音乐这种非语义的艺术,是语言永远都无法取代的。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说:“语言作为现象的器官和符号,绝对不能把音乐的至深内容加以披露。当它试图模仿音乐时,它同音乐只能有一种外表的接触,我们仍然不能借任何抒情的口才而向音乐的至深的内容靠近一步。”[7]因此,教师不能只是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和表述音乐所要表述的形象、内容,而应更多地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听,给他们以想象的空间,在音乐流动的音响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鉴赏能力,感受音乐塑造的艺术形象。以语言替代的教学效果充其量只是诗歌、散文、故事即语言给人的感受,这完全不是音乐本身给人的感受,这完全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也无法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更有甚者,有的教师把音乐课上成算术课。笔者在几年前曾接触过一位音乐教师,她在给学生讲授乐理知识时,一堂课从头至尾简直就是在做算术题。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诸如这样一些问题:“四分之一的一半是多少?”“二分之一加上它的一半再加上四分之一等于多少?”(解释

节奏型)。这样提了几次问下来,学生头脑里全是些数字符号,而完全没有了音乐意象,还谈什么音乐教育的艺术化呢?还有的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尤其在教唱某首教育性质很强的歌曲时,有的教师往往花很多时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道德品质的教育,以“说理”代替“审美”,这同样是不可取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在音乐教学中,更要突出音乐的艺术性。我们的教育是审美教育,必须坚持走艺术化的道路。

二、改革初探

(一)从《大纲》出发,贯彻《大纲》精神,摆正审美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了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地位,音乐教育为审美教育服务,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的最基本理念。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一理念,真正地把音乐这门课程作为一门美育课,把音乐美的种子散播到每个学生的心里,让他们感受音乐美的无穷魅力,从音乐美中陶冶美的情操,养成美的道德,树立美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他们“精神爆发出火花”,从而得到“比一切智慧、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力求教学形式及方法的多样化,新颖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审美心理及审美特征出发,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心理还尚未发育成熟,处于稚嫩状态,他们对音乐的感觉只是一种听觉上的感知,这个阶段谈不上理解力。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可以概括为“好玩、好动、好奇”三好,这便决定了我们音乐教学必须“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爱好及向往。使他们感受自然界的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聆听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做出相应情绪或体态反应。如教师播放童谣、舞曲、进行曲等各种不同情绪的音乐时,学生能够随着音乐走步、跑跳等,这是培养音乐感受能力的最初阶段,是对年龄层次低的低年级学生最基本的教学要求。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生“聆听美”。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要求又不一样了。他们的心理还在稚嫩中发展,但由于接受了各种基本知识的初步教育,对音乐也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因此,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感受美”。即对音乐不止是听觉上的反应,而是要培养对音乐美的一种感受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可以以趣味性的内容为主,如《彼得与狼》这部交响童话就是一个非常适合他们的音乐作品。这部作品中,作者运用各种乐器的特殊音色和性格化旋律的对比,成功地塑造出小鸟、小鸭子、大灰狼、老爷爷、彼得等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学生对这样的音乐很容易接受。学生不仅在音乐中感受到各种乐器表现不同艺术形象的特点,又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同时为达到审美教育的目标奠定基础。像这一类音乐还有《动物狂欢节》、《小巫师》、中国民族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等等。中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其要求又提高了。中学生的心理已逐步走向成熟,这个时期也是他们的世界观、审美观、道德观初步形成的基础时期。因此,这个阶段着重在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听一些优秀的中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这些优秀的音乐中学会鉴赏它“美的精华”。不仅要知道贝多芬的《欢乐颂》美,更要知道它美在何处,为何而美。另外,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各种演唱、演奏及综合艺术表演中自信地“表现美”。其次还可以根据音乐的表现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这种创作可以是综合性的,例如诗歌、散文、绘画,甚至一个自编的小故事或小舞蹈等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二)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

在任何音乐教育中,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种要素,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然而,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而非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它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人。中小学音乐教育更是如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爱好及音乐素养是首要任务。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协同好音乐知识技能训练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合理地适当地进行有关技巧训练,而不能以它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有这么一句话:“技术教学是短暂的,一段时间过后就会生疏甚至遗忘,而艺术教学是终生收益的。”[8]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相关音乐知识的认识当然必不可少,但是这些只是为达到音乐教育目标的辅教学。唱歌教学中,也有技能训练的内容,如吐字、发声、气息训练等,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在普通音乐教学中,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歌唱潜力得到一定地发掘,学生在歌唱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美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音乐知识的教学中,不能沿袭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法,要把整个音乐概念同感悟某个音乐对象相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训练相结合,通过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

音乐教育始终都要符合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它是一门艺术的课程,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也在于它的艺术性。对学生进行政治、伦理、道德等教育固然重要,但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始终不能偏离美育的方向。音乐课程有辅德的价值,这是它的外在价值之一,而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是审美价值,只有实现了它的内在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外在价值,发挥音乐教育以外的一些功效,这也是对音乐本身的一种超越。从音乐作品中体会高尚的情操,从音乐知识中学习人生的哲理,这些都是以音乐的感悟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了这个基础和前提,也就无法谈及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也是“以美辅德”的含义所在。音乐课的教学重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的相互交流,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能否给学生以审美的愉悦,学生能否在这种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共鸣甚至人格的升华?这是衡量一堂音乐课成败的主要标准。因此,音乐课的教学应是审美教育为主,而德育为辅的教学。教师在给学生分析讲解某首歌曲内容时,不必要长篇大论花上大半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述历史故事、英雄事迹及随之引发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情操等等审美以外的东西,而应把音乐课堂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引导他们从音乐的音响中感受并逐渐学会领悟其深刻内涵。教师的“说理”远远不及学生听觉的主动参与,音乐教学的审美性、音乐性、艺术性不能忽视。

(三)充分利用文化市场中的文化艺术观赏及文化娱乐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过程是漫长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修养不仅仅在课内,课外的很多形式更加不容忽视。电视、电影、文娱晚会、文娱活动等等与音乐有关的艺术文化形式,这些对中小学生来说,平时接触很多,并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及电影中的音乐就有非常好的音乐,而且很多音乐也非常有价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平时在看电视、电影时多注意其中有显著特色的插曲、背景音乐等,与电视电影画面相结合,感受音乐强烈的表现力。这种视听艺术的融合,更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审美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把一些比较优秀的电影原创音乐带到课堂。学生也许对某部电影很熟,但是对跟电影同样出色的该部电影里面的音乐却几乎很少关注,这样教师就要做很好的引导。对那些获得很多大奖的电影音乐,它很有艺术价值,因此也非常有必要了解它。教师可以把片中的音乐分部分结合故事情节、电影画面给学生讲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音乐的音响中同时获得视觉与听觉的审美愉悦,加深他们对音乐及电影作品的印象和感受,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音乐修养。比较优秀的电影音乐如《狮子王》、《音乐之声》、《紫日》等,这些同时也很适合中小学生的口味,对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另外还有大众的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其次是对流行音乐的看法上。对待流行音乐不能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流行的东西未必全都好,但里面也有很多好的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良莠。像陈美的小提琴、理查德

克莱德曼的情调钢琴、雅尼的音乐、“神秘园”的音乐等等,这些音乐在年轻人当中就非常流行,而且这些都是些不错的音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这些音乐有所接触并适当了解,平时可以多看、多听,耳濡目染中也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从而促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及良好的音乐素养。

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这就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为培养造就适应新时展的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而奋斗!

参考资料:

1、《中等学校音乐教学论》陈曼君、吴跃跃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

2、《音乐美学》王次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3、《音乐词典条目汇辑——音乐教育学》邹爱明、马东风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1版

4、《艺术教育学》贺志朴、姜敏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5、《音乐美纵横谈》程民生等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6、《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9月北京第1版

7、期刊《人民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人民音乐出版社

见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见《中国音乐教育》,2000年第9期第8页。

[3]见《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第1期第6页。

[4]见《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12月第2版第81页。

[5]见《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第1期第8页。

[6]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5-126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见《音乐美学》,王次火召主编(引自尼采《悲剧的诞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第100页)。

[8]见《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9月北京第1版第406页。

内容摘要: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然而,我国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这就严重背离了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针对当前现状,笔者对音乐审美教

育的改革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审美教育地位作用改革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