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论文精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44668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论文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论文【第一篇】

摘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互联网被大范围的运用到了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预示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愈发离不开互联网这个助推器,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以及各个部门均加大了对计算机的使用,使企业造就了信息化的发展模式。

然而面对复杂的信息化环境,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造成了企业经营风险相应的增加,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我们通过对信息化环境造成的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的几种状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保障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高质量。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不断运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中,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迈入了信息化的时代。

通过b2c、b2b的方式或者是o2o的方式进行企业产品的推广与销售,这就使得企业对于产品数量、成本以及利润等财务指标的核算变得较为复杂且风险比以前增加了许多。

使得企业的原材料的使用和产品销售变得更加复杂,也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另外,企业为了应对纷繁复杂的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可能会自主引进会计财务软件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以应对复杂的信息化环境,但是其内部控制的缺失会使得会计软件的引进事倍功半,在带来更大风险的同时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我们接下来对信息化环境下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的几种因素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以促进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一)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无法应对信息化环境。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面对的财务数据更加复杂多变,且处理的难度也有所增加,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足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企业财务人员大多只懂得会计核算的相关知识,而对于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无法高效科学的处理繁杂的信息,使得会计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实效性;第三,有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为某私利随意篡改企业财务数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核算指标不足以应对企业的大数据。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采用在线销售或者在线定制预售的模式,这就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并且在交易完成后会产生远多于传统销售方式的会计信息,但是企业在会计核算指标方面的设计不能全面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使得会计信息不全,会计信息质量下降。

首先,企业在进行在线销售时,对于在线销售平台的运行投入,地推投入等成本的核算不够健全,使得企业成本控制缺乏依据;其次,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对于物流的费用以及产生的风险损失的会计核算不够健全,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不利于企业进行运输过程风险的控制;最后,针对电商销售,肯定会有存货,而对于这些商品的储存成本以及无形损耗的会计核算也是不全面的。

(三)信息化环境加大了企业会计信息的风险。

机遇与风险并存,企业在享受信息化环境给自己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自然会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其中给企业会计信息带来的风险是主要风险之一。

会造成会计信息被偷窃或者是会计信息被篡改,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给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

(四)缺乏适应信息化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需要企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目前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信息化环境不相适应,严重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其次,一些企业并未形成完善的奖惩体系,对于控制会计信息质量较好的人员给与奖励,对于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人员给与惩罚;最后,企业并未建立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正因为绩效评价体系的缺失,才无法进行合理的奖惩,也无法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一)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素质以适应信息化环境。

全面提升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应对复杂的信息化环境。

使得会计信息的处理更加全面细致;第三,企业加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管理,对于随意篡改财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个人,进行严厉的处置甚至移交司法机关,切实的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健全企业会计核算指标。

企业应当健全会计核算指标,以全面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考核,使得会计信息更为真实、全面且质量更高。

最后,对于电子商务中必备的存货,应当对存货的储存成本以及存储过程中的无形损失进行精细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三)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避免会计信息被篡改、造假的行为出现;三是规定用于保存会计信息的计算机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并通过防火墙和内部加密等技术避免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此外应当用三台电脑对会计信息进行备份,并同时保证这三台电脑的安全。

通过以上方式有效的降低会计信息面临的'风险,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得力的人给与相应的奖励,以鲜明的奖惩制度倒逼企业员工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

四、总结。

在我国市场经济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企业应当采取各种变通的方式以应对信息化环境带来的各种影响,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指导企业的管理和生产经营,促进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奎.信息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31).

[2]李红,王萍.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07).

[3]张桂林.论信息化时代会计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5(29).

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论文【第二篇】

当前的时代系经济时代,亦属于信息时代。信息系现今社会生活里异常关键的经济资源,其于社会经济里起着主导作用。就目前而言,优质的会计信息质量系公司管理取得胜利的关键标志,然而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不但属于会计监管的失责,同时亦属于公司监管的失利。鉴于会计信息质量已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所以各公司理应给予自身会计信息质量提升应有的重视,以更好地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当下,就公司会计信息这一概念,学术界并没有给出统一的定义,然而民众对会计信息比较统一的理解即会计主体遵照会计准则相关要求,选用专业化措施,针对出现过的经济事物实施相应的明确、详细计算、精准记录,进而较好地构成可以符合信息使用者现实要求,亦可以充分展现公司财务与经营现状体系化信息之总称。

就现在来说,鉴于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特别缓慢,致使经济体系存在许多不足,故一些公司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的规定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陷,最终引发诸多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出现。此外,某些会计人员于处理会计信息过程中盲目遵从上司的命令,人为地使自身会计信息朝监管部门拟定的硬性指标倾斜,完全不顾及市场需求。与此同时,部分公司就当前的会计信息实施了错误的研究,于披露信息过程中很难跳出以前固定模式的限制,如此便造成了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局面出现。

(二)会计工作者存在的失误。

不管什么人,他们于工作时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误,然而会计工作者的失误却会造成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情况出现。会计工作者失误通常指其于会计信息明确、计算、记载及上报等步骤,于自己未察觉的情况下出现的过失。尽管此种现象特别普遍,然而此种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出现的原因却并非会计工作者有意为之。会计工作者于工作时的过失通常分成如下几种:其一,鉴于工作者素质低下,很难精准地掌控专业化知识及技能,进而引发失误;其二,拥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会计工作者因为个人失误而引发问题,但是审计工作者却未审核出此类失误。

(三)外部监管力量较小。

近些年来,虽然政府为了较好地制约会计工作者的举动编撰了相应的法律及法规,然而此类规定却并未起到应用的作用。此外,公司外部监管机构,比方说税务机构、审计机构及相应的中介机构等,亦没有把具体的监管工作落到实处,这便导致监管工作仅流于形式,不具现实意义的现象出现。诸如此类现象的出现致使公司会计信息无法得到恰当的监管,同时亦给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造成了特别大的阻碍。

(一)完善法律法规,切实推动执法力度的提升。

自法律立场出发,强化对公司的监管,促进执法力度的提升,可以较好地规范公司会计工作者的行为及作风,强化其责任理念,亦可以较好地保证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进而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前进。所以,相关政府部门理应从社会及公司现状出发,制定一系列实用性高的法律法规,且扩大法律执行力度,加强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就公司而言,公司理应借助法律法规的监管,切实改进自身财会体系,并应努力提升会计工作者的财务意识,贯彻监管体系,加强执法力度,防止违法乱纪举动的出现。

(二)创建一整套完备的会计监管体系。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会计信息质量,各公司理应加速会计监管机制的创建,为会计监管的顺利展开供给法律保障。至于完善会计监管体系的创建方式方面,公司通常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其一,强化外部监管。外部监管也就是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监管及政府监管的作用。外部监管系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展现公司会计信息公正性及真实性的终极关口。各公司惟有强化自身外部监管,方可充分暴露会计虚假,确保会计信息的高质量;其二,扩大公司监管的透明度,优化公司员工参与公司管理的方式;其三,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为了有效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出现时职工所出现的互相扯皮情况,各公司理应将责任落实至部门及个人,让职工各司其责,切实提高职工工作效率;其四,创建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强化舆论监督。

(三)关注员工素质,切实提高会计工作者专业素质。

对公司会计工作者的要求,各公司理应确保数量及质量的同步达标。针对此方面,各公司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其一,借助与著名财经学院展开合作,聘用部分具有科学理念及较高专业素质人才的方式,为公司的`会计部门注入全新的血液;其二,公司应定期举办培训,以更好地提高自身会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其三,为了有效地跟上时代及社会前进的步伐,公司可于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挑选部分杰出会计工作者去发达地区或本国的部分杰出公司深造,进而将其他公司及国家出色的会计理念引入自己公司;其四,公司可借助邀请知深会计工作者来公司举办专题讲座的方式,加深职工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并促进其专业素质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对于公司的正常运转及可持续前进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前进,各公司理应从自身实际着手,于经营时努力提升自身会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于加强内部监管的同时慢慢优化外部监管,借助内外融合的方式,对公司会计情况展开充分的监督。与此同时,各公司还应强化自身法律监管,切实提升执法力度,进而推动公司会计质量的提升,为公司的健康运转打下牢固的基础。

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论文【第三篇】

“管理会计”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提出,用以指代企业内部会计体系。迄今,基于机会成本的理念和信息科学的手段,管理会计已将传统会计与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完美融合,用以指导企业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活动。信息化是支撑管理会计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的最有效工具和途径(财政部会计司,)。管理会计信息化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会计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处理,为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的行为和过程(熊磊,2015)。当今市场瞬息万变,充斥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信息,并采用科学方法及时作出决策。因此引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辅助决策是十分必要的,对于项目众多、建设条件复杂、管理环节和流程纷繁、不确定因素充斥的大型交通建筑企业来说,尤其如此。跨行业、跨地域、多层级的大型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但在快速发展和扩张过程中财务管理弱化的问题不断显现,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发展,财务管理变革和创新的呼声此起彼伏,财政部顺势提出为管理会计年(李闻一、刘东进,2015)。本文以某大型国有交通建筑企业集团(以下简称a集团)为例,探讨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相关问题。

(一)概述。

早在,a集团财务部就组织开展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讨论与设计等工作。截至20底,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测试版)已开发完毕并上线试运行。该体系体现了管理层对海内外市场及专业市场会计信息的需求,其重点工作是按照管理会计有关内部报告体系建设要求,满足组织适应性建设的需要。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设计的宗旨是:将各事业部视为利润中心,对各利润中心所辖业务的经营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对公司的利润贡献率等重要财务信息进行反映和报告,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以海外事业部等8个事业部为编制主体,归集收入、成本和费用等财务信息,以生成事业部的管理会计报告。此外,按照集团现有业务特点,该报告体系将全部业务分为港口、铁路、公路、房屋建筑等15大类。同时,考虑到a集团是一家业务范围遍及世界的大型跨国企业,将上述15大类业务进一步细分为境内业务和境外业务两个部分。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目前a集团下属子公司的业务不仅广泛分布在境内外各地,而且跨越多个业务板块和行业,基于此,为了能从各事业部、区域、行业的视角反映各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a集团将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目标定位为:顺应集团打造“适应性组织”的创新改革战略要求,满足各事业部、区域总部管理责任体系的建设需要,合理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行业动态,建立相应报表体系并编制相关管理会计报告。

按照a集团建立“适应性组织”的相关要求,目前a集团既有按地域划分的海外事业部及各区域总部,也有按业务类型划分的其他事业部(海外事业部除外)。由于海外事业部、各区域总部与其他事业部之间的管控存在交叉,管理会计报告体系采用了业务类型和地域相结合的业务单元布局。业务单元是能够提供一项或某类具有共同特征的产品或服务的集合,包括:(1)地域,将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所在地分成境外部分和境内部分,再将境外部分细分到国家,境内部分细分到地级市;(2)业务类型,按照事业部划分为港航疏浚、路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海洋重工、房地产及其他五个业务类型,然后根据核算客体是否为投资项目,再在每个业务类型下分为投资和非投资两类。

按照a集团的组织管理架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分别从业务单元、行业的维度出发,以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为基础,对各级单位报表中所涉及的财务指标进行分解和归集,形成反映各事业部与区域总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各行业经营成果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包括事业部管理会计报告、区域总部管理会计报告、行业管理会计报告三部分。

1.逐级合并汇总原则。按照组织结构,以财务会计报表为依据,以单户财务报表为基础,按业务单元、行业逐级合并汇总。2.数据的可复核性原则。各单位按业务单元、行业编制的管理会计报告,不仅要保证表内各项数据计算准确,而且业务单元、行业的管理会计报告数据应与财务会计报告数据保持一致。3.业务单元的非唯一性原则。各单位在编制管理会计报告的过程中,可根据编报规则对本单位的业务类型、地域、行业进行多项选择。4.报表分配的合理性原则。各单位财务报表要分配至相应的业务单元、行业。能够直接明确归属对象的归集到对应的业务单元、行业;不能直接明确归属对象的,要按照相应规则进行分配,并要确保依据充分,分配合理。5.抵销的完整性原则。各单位管理会计报告要清晰、完整反映所有应抵销的交易和事项,并遵照相应的抵销规则编制抵销分录,如实反映各业务单元及行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管理会计合并报表以财务会计合并报表为基础,按照以下方法编制:1.确定报表数据涉及的主要业务单元及行业。报表编制单位应根据经济业务实质和编报规则,选择相应的业务单元、行业将数据进行分解。业务类型、地域、行业应为主要业务类型、地域、行业,不影响报表中业务单元的拆分。各单位填制单户报表,并检查和调整单户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遗漏。2.核对关联交易、关联往来以及内部股权投资。各单位将财务会计合并报表的关联交易、关联往来以及内部股权投资事项等分解成业务单元与行业的'内部关联交易、关联往来以及内部股权投资报表,并再次进行核对,保证业务单元、行业、数据一致。3.编制抵销分录。各单位以财务会计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为基础,分析编制各业务单元、行业管理会计报告抵销分录。4.分配资产负债项目、收益类项目、现金流量项目。各单位将资产负债类、损益类以及现金流量类项目按照确定的分配原则在相关的业务单元、行业进行分配。5.合并生成各业务单元、行业管理会计合并报表。各单位编制完成抵销分录后,各级合并报表单位完成相关报表合并工作,形成各事业部、区域总部、行业的管理会计合并报表。

目前,a集团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心放在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而不是涵盖管理会计各项功能的大数据挖掘、搜集、处理和复合利用(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来,其名称为“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系统”,而不是“a集团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事实上,管理会计报告只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最终结果和辅助决策的依据,只涵盖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的一小部分内容,而信息、数据的获取和运用才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

(二)管理会计报告的来源和类型存在缺失。

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的基础数据主要从现有财务会计报表转换和合并而来,这明显违背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管理会计数据与财务会计数据主要有两大区别:第一,管理会计数据应基于机会成本而非财务成本;第二,管理会计系统不仅考虑了历史和现时数据,更主要的是将未来预测数据纳入决策范围。因此,采用a集团现行的管理会计报告架构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报表,其结果与财务会计报表并无本质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其推行管理会计报告的做法与其说是为了满足管理决策的需要,还不如说是为了满足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强制需要,这也是许多大型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通病。a集团现有的管理会计报表主要局限于最终报表(以损益表为主),而采购管理、研发管理、销售管理、施工管理等过程管理报表则严重缺失,可以想象在现行偏重结果导向的架构下,即便能得到最终管理数据,也无法弄清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忽视预算管理也是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存在的严重弊端。作为大型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强化内部控制、保障项目运作效益的必要手段。显然,缺乏预算管理体系和相应的预算编制功能,是a集团目前管理会计体系中一大明显短板。a集团规定管理会计报告的编报周期为季度、半年和一年,这更是与传统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时限无异。管理会计报告的直接用途是为决策提供依据,其最大的要求就是及时性,显然,按照目前的编制周期要求,“为管理者提供实时决策依据”只能是一句空话。

从a集团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人员现状来看,从基层单位到公司总部,几乎所有的管理会计报表编制工作都由财务会计人员兼任。相当一部分财务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会计专业训练,传统的“做账”意识根深蒂固,很难真正胜任管理会计工作。另外,公司虽然多次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各下属单位填报并上交管理会计报表,但并没有制定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和问责机制,导致下属单位执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推诿、逃避的问题十分普遍。从4月8日公司总部统计的情况来看,在13家下属单位中,完成管理会计报表上报程度最高的为93%,最低的为0,平均为%;在全部应上报的867项报表中,属于强制上报的比例高达60%以上。

(四)成本管理功能弱化。

a集团现行的管理会计报告系统中没有设置专门的成本管理模块。a集团的主营业务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其成本尤其是人员、材料消耗及固定资产折旧这三大块成本因素占到销售收入的80%以上,其盈利水平对成本因素相当敏感,显然在管理会计系统中没有成本管理功能是说不过去的。另外,在现有的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系统中,没有考虑到风险性成本及机会成本因素,同时也尚未采用作业成本归集制度,这会导致企业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对企业管理决策带来不利影响。

(五)编制主体边界不清晰。

对于大型施工企业而言,由于项目复杂、施工周期长、业务边界交叉重合等原因,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以业务为边界,而不是以行政组织为边界,这样有利于反映业务活动的真实状况,厘清业务失败的根源,并进行恰当的激励。而目前a集团恰恰采用的是以行政组织(事业部等利润中心)为主体的管理会计报表编制制度,导致编制主体不清晰,在体制上无法克服业务重报、漏报等现象的发生,也无法真实揭示业务活动的内在规律,从而无法很好地满足“分析数据为管理决策所用”的要求。

(六)未引入绩效考评体系。

绩效考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基于上述的分析可知,在无法真正厘清业务活动的归属从而无法合理地评判业务主体活动绩效的情况下,不可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绩效考评体系。

(七)忽视投资决策及风险管理机制。

作为一家大型跨国企业,投资也是a集团的一项重要业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现有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没有涵盖投资决策机制的内容,令其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大打折扣;另外,有关风险决策的模块(如盈亏平衡分析、经营杠杆分析、敏感性分析等)也未考虑其中,加大了企业的业务风险(尤其是跨国业务风险)。

“让有用的信息留下来”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为此,应在集团现有财务共享中心的基础上,着力打造集团层面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基础数据共享板块,在基础层面上保持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数据的一致性,在具体运用上再分叉开发出新型的管理会计模块(如作业成本分析、预算管理、绩效考核、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专用模块),以满足管理会计及决策的多种功能需求。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上,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施erp等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erp、oa等系统无缝连接,实现管理会计数据的实时挖掘、搜集和处理。同时,结合a集团业务点多面广的特点,加大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力度,推进涵盖全集团的“财务云”系统建设(李闻一、刘东进,2015),实现管理会计数据的精准、快速传递和处理。在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开发上,应强调采用标准的xbrl形式本体统一架构,将系统的运用从报告层深入到账簿层,以增强数据的兼容性和可交流性,实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转。

(二)明晰编制主体。

打破固化的组织界限,确立以业务(项目)而不是以行政主体(机构)为编制边界的原则,以业务(项目)为对象,编制业务(项目)层面的有关管理会计报表,再按业务动因和可追溯的业务要素归集到集团或集团下属相关组织,并据此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

(三)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

建立完善而规范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在集团层面做好管理会计顶层制度设计,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相关的管理会计顶层制度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成本管理制度、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全面绩效管理制度、集团投资管理制度。要改变传统的事后管理,结合管理会计信息和工具,将管理活动打造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完善的全方位、全时空综合管理体系。

通过加大培训力度,从集团现有财务人员中培养选拔一批优秀人员,充当专职管理会计业务人员,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考虑从社会上招聘一批专职的管理会计人员。同时,对集团管理和业务人员灌输管理会计的理念,使管理会计不仅充当一种财务管理工具,更内化为管理者和业务人员骨子里的一种自觉意识。集团上下应形成一种尊重数据、遵守规则、崇尚科学、敬畏制度的管理文化氛围,使管理者和业务人员意识到推行管理会计制度的重要性,此举也可大大减少集团推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阻力。从集团总部到各独立核算单位,建立专门的管理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化部门,具体负责管理会计及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建立问责制度,对执行管理会计信息化不力的个人和部门领导绩效实行一票否决。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以信息化为支撑提升管理效率:《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之五[j].国际商务财会,2015(5):71-73.

[2]熊磊.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j].会计之友,2015(8):7-9.

[5]刘勤,常叶青,刘梅玲,等.大智移云时代的会计信息化变革:第十三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j].会计研究,2014(12):89-91.

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论文【第四篇】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得到提高: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会计信息的实质重于形式得到提高: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告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而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以上的这些会计信息特性方面才能正确的评论会计信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论文【第五篇】

我国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下完成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并由此进入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时期,但在教育管理系统中,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数据中心和教育网络等方面有着较为良好的建设情况,学籍管理信息的建设、校舍管理及学生资助管理等信息采集系统的成功建设,标志着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在二级部署、五级应用模式的进一步部署实施后,基本完成了我国教育系统的数据采集问题。从另一个方面看,我国尚未完成教育系统基础数据的建立,缺乏其应有的统筹力度,出现了数据采集不完整、数据造假和数据重复收集等情况,不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也抑制了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各省市、地区的教育部门全面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落实情况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不难推测,在我国一些网络信息较为发达的城市,其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落实更为迅速,自然比网络信息落后的地区有着更快的发展。另外,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由于有着充足的经费,能够统筹一些信息系统,其支撑队伍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国家系统和自建系统如何完成有效对接仍然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部分中等发达地区在网络建设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经费的不充裕、模糊的管理机制和支撑队伍不强仍然是导致其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无法加快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管理信息化问题分析。

现阶段,人们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观念认识不到位是导致教育管理信息化问题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只是成为一种口号,人们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一句话的含义,换一种方式来说就是这一观念并未深入人心。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教育执行者,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网络之于教育的作用仅仅是“方便、快捷”而已,没有意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对教学决策、教育管理以及公共服务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在全面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中,教育管理信息化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落后的观念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缓慢的发展速度,缺乏攻坚克难的决心,最终导致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与绩效导向。虽然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已经开始了一段时期,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些传统教育时期的落后体制仍然在使用,例如:忽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缺乏对基础落后的学生的鼓励及对进步学生的肯定;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将学生成绩看成重中之重,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而进行成绩的评定。这种不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严重阻碍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步伐,它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基础,忽略了对学生进步幅度的评价,譬如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无法达到标准的要求,但学生已经尽力做到最好,此时,如果学生这些努力被教师所忽视,并最终将学生成绩定为不及格,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可能使其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在我们全面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情况下,结合教育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教育管理中的业务需求,我们建议相关部门采取顶层设计来完成总体框架和教育管理信息化责任框架的建设,进而帮助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构建“双主体”评价机制,让学生和教育执行人都能参与评价。不似传统教学评价,即只注重结果(成绩),而忽略过程(学生的努力程度);教育管理信息化前提下的教学评价,不仅仅需考虑近期教学的显性因素,还应考虑长期教学的隐性因素。基于上述说法,当下教育执行人应努力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育执行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看到每个学生的进步。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将教育执行人的自我评价,学生、教师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最终得到一个客观的评价结果,鼓励学生进行评价,既能培养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也能使教学评价更为客观和科学。实际上,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大前提下,将其从教育运转中抽取出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监管和社会评价,完善政府的监督职能,实现自主办学。因此,快速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和成熟是当前时代条件下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李淑娟.高校教务网络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8).

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论文【第六篇】

会计在很多企业中有“第三者”之称,也就是说既不完全附属与管理者,又不能完全地代表企业的员工。这个矛盾所在就很难使会计管理真正意义上介入企业的管理中。就此而言,应该是会计管理的理论矛盾点所在。当前有一种说法就是把企业会计管理“独立”出来。显然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脱离了企业管理的会计管理理论是不具有科学依据的,更深一个层面来看,会计管理的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必然,管理内容的多元化使得会计管理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行为中,尤其在生产与人力资源管理中,会计管理应当量化成本,量化人力资源的动态价值,把企业内部资源作好统筹分配,实现资源内部资源到资本的转化。如果仅仅是财务管理或者成本的管理,那么势必对企业的管理一些盲区问题是鞭长莫及的。会计管理的定位应当是体现会计管理的全面性与复合性,在管理层面要发挥其决策的作用,在生产销售中又要发挥好其服务作用。在会计管理的转型中,笔者认为:

(1)要加强会计的管理能力培养,对企业中的风险规避,财务分析有着预知和处置能力;

优化管理质量,完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心合.会计是现代企业代理关系中的第三者[j].财务与会计,1999,(10).

[2]@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伍中信.试论会计的本质和立场[j].财会月刊,1998,(2).

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论文【第七篇】

企事业单位应对新的发展需要,对于管理提出更多的要求,不论从哪个方向考虑,都是一项很大的开资,且现代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信息化,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往往会出现捉襟见肘,其管理一块超级体积的财务管理体系,其人才资源,设备资源都将成为台面上的问题。且跨国企业的远程控制和人才调动,必然影响其运行。云计算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是打开了一扇门,为移动办公提供了可能,并且通过数据的强大储存功能,可以解决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对于信息处理需求进行更精确的整合,而且它是通过网络媒介,解决业务,使得企事业单位可以将精力都集中在自己的业务上,从根去掉一块财务管理的心病。而云计算只需用户通过服务器进行对接,云服务商就可以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如此更快捷高效的进行服务,将财务管理单独的承担。不仅解放了企事业单位对财务的负担,更能大幅度的提高整体的协调度。一方面将一个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解放,另一方面将几个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集中处理,这样即节省了人力的浪费,有减少了设备的投入,已经不是一个公司的福利,而是同行业竞争与共发展的催化剂,这样的生产运行环境下,领导阶级更能够很好的完成自己的管辖工作。是一劳永逸的一件事情。

二、云计算环境下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所面临的信息化问题。

企事业单位启用云计算,其主要因由还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也是一种整合计算机思想的现象。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乃是将资源整合,节约人力、节约设备的趋势,这并不是简单的整合资源,而是为了更多的用户提供廉价的技术服务,对于一些企事业单位,其根本不懂得财务信息化管理,这样可以让他们少走弯路。但是云计算技术在中国尚刚起步,运行过程中,面临以下问题:第一,刚起步,制度不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不成熟,且部分的服务商自身技术还不够强,云计算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限制,所需要支付的费用还比较高,加之业内人士了解不足,企事业单位往往会找运营时间长,用户范围广的运营商,云计算平台的建设需要很大的力度去研发,资金风险大,在没有足够的客户合作下,很难得到有效的发展,更无法进行成长。第二,我国云计算服务商的业务比较单一,整体的信息化还比较低级,对于客户的多样化,很难以满足。云计算服务方主要针对的还是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服务形式单一化,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刚好是企事业单位工作中的重点,仅仅在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是远远不够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更需要信息化,所以,倘若要进一步拓展信息化的进程,那么云计算服务需要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也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第三,信息化全面发展的现在,云计算服务还要面临电脑高手的威胁,没有谁敢说有一种无敌的计算机系统,也没有人敢说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是最厉害的,这个隐患,是无法避免的。云计算的安全风险,是现在其推广应用的一大阻力,且将长期存在,成为信息化时代嗯的一大隐患。同时云计算服务商是将所有的客户信息储存在同一服务群组计算机的,一旦被攻击,或者泄露信息,将是对自己的灭顶之灾,同样会连带所有服务在内的企事业单位迎来严重的打击,而此时云计算服务商就需要支付所有的费用。若要大力推广云计算,就必须对网盾工程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与改进。

四、结语。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必然要走出去的坚定一步,而云计算是现代计算机信息化运营商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也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它是将服务也与计算机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一把双刃剑,一边将繁重的财务管理会计工作信息化,一边要迎接新的挑战。其核心市场核心技术都需要相关政策来改进,然后才能更好的运用到实际中。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依旧残酷,这需要我们更努力的去建设新的结构,和完善自己所拥有的技术和资源。

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论文【第八篇】

信息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无形资源,能为管理者经营提供有效的信息,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有作用。但是,当前在许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发展当中,却没有很好地建立一套信息管理制度或系统,使得信息在企业发展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笔者拟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

1.社会信息系统较为落后由于信息是企业发展中的无形资源,同时决定信息的过程,对企业而言,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企业在信息和信息化的建设途中,其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外部信息系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虽然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了多年,也取得巨大成绩。但是,目前在许多企业当中,其社会系统建设不够完善,甚至部分企业还没有构建起有效的信息系统。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速,企业之间竞争压力的增大,使许多企业也开始认识到了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少数企业认真去建立信息管理机构,多数企业信息管理机构并没有建立,还是处于一个管理松散或者其他机构兼任的状态,使得企业不能有效地与市场信息及时建立联系。

3.信息人员素质不高。

当前,信息化管理得到了许多大中型企业管理者的认同并积极采用。但是,在部分小型企业当中,还不具备使用此技术的条件。另外,在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企业中,其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国外企业而言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人员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管理知识与能力与市场需要还存在一顶的差距,信息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整体素质还不够理想。

4.管理者对信息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许多企业的管理中,管理者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安排生产、实现经营效益,却很少关注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把信息同其他物质型资源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而实际上,在当今信息化时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而言,比其他资源还要重要,更具有价值。

1.企业管理者重视度不够在我国企业中,很多领导者认为,给会计人员配备了电脑、安装了相应的财务管理软件或者搭建了管理网页就是会计现代化和信息化了,进而忽视了真正的信息化建设。其实际的信息化水平低下,无法发挥应有的效能,使财务的管理中心地位得不到体现和发挥作用。

探究原因,就在于企业领导缺乏相关的现代知识和财务管理意识,对于信息化的认识和建设没有足够的认识,有的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跟风、装门面的基础上。忽略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它建设的好坏,对企业具有重要影响。

2.会计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少。

资金是一个企业发展的血液和基础,而现代化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在前期往往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在后期的维护和保养中,也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

许多中小企业在资金问题上本身就存在着问题,因而从会计信息化的的资金投入上就可以预见结果。据有关调查表明,将近20%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很多中小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建设投资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相对落后。这种“重硬轻软”的做法不仅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也制约了硬件设备发挥效益。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技术,从它的开发、使用、管理、维护、保养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人去操作,而这“人”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因而,在现代企业竞争中,人才的的竞争就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核心。许多中小企业缺乏这样的专业信息化人才,特别是既掌握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又精通企业管理的综合性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也不利于其功效的发挥。

三、改进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现在管理机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对人才发展与管理观念的重视度逐渐提高,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应对全球经济大融合发展的局面。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每一项活动都是由人通过操作计算机来实现有效管理的,其成效的好与坏就取决于人对知识的掌握度以及自身智慧和努力的程度。因而具有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的人才是我国现代教育的任务,也是企业所及其需要与渴望得到的。会计信息化需要的不仅是精通会计专业的知识,还必须要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基本的计算机技术甚至是电子商务等。

在信息社会,谁最先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先机,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也同样如此。首先,企业要实现有效的、合理的财务管理就必须要准确、及时、全方位、有效地搜集和分析有效的信息,捕捉利于企业积极发展的信息,进而开展财务管理和决策。其次,在财务管理目标上,也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目标,不能把物质资本的多寡当成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信息时代,更多的是在于无形资产在企业资本中比重,创造这种无形资本的资源越来越受到了企业的重视。再次,在财务管理的内容上也必须要拓展,不仅仅要对物质资本投入产出、办公用品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还要对无形资本进行风险管理,而这一块往往是许多企业所忽略甚至忽视的。

3.提高领导层的信息意识。

企业领导是企业发展的领航人,市场判断力、管理能力、管理意识等的高度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实际中,部分企业领导层对财务管理中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却未有足够的重视意识,忽略了对它的投入。因而在现代竞争愈加激烈的局面中,一定要深化企业领导层的信息化意识,使之坚定对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加强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使其顺利开展。不仅如此,还要使其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必要的长期性建设工程。同时,其更要参与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去,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适应企业信息化的需求。还要深化原有的业务流程,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结论。

会计信息化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与会计行业相结合产生的新的管理机制,它的出现,无疑是传统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延续,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新事物的出现到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必然要经过一段漫长的发展。但是,会计信息化技术是企业长远、持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在将来,它将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将会是会计技术发展历程上新的里程碑。因此,企业应不断提高对信息的重视度与管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844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