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大专会计毕业论文范例(推选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33792

【导言】此例“大专会计毕业论文范例(推选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专科会计毕业论文【第一篇】

摘要: 文章从目前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入手, 在认真分析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主要根源的基础上, 硕士论文进而提出了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对策, 为今后提高成人教育本科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是成人教育会计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是衡量其学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这一环节, 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独立完成某项较为完整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另外, 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准确的查阅、分析、整理资料, 形成科学思维方法、严谨工作作风、创新意识, 逐步实现知识积累向能力生成的转化, 真正提高毕业生综合能力,以适应自己所从事工作岗位的需要。为此, 研究如何提高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很有必要。

目前, 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 在时间安排上占本科教育整体时间的 25%左右, 且各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和具体的规定, 为确保毕业论文质量提供了保证。但是在实际执行中, 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学生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 导致论文质量不高。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 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

论文选题存在一定的缺憾

首先, 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及要求基本是沿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的毕业论文进行的, 与成教会计学专业的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如: 成教论文选题多是由全日制本科论文题目筛选而来, 多侧重于科研领域的新观点、新问题; 少有体现会计实践中的新现象、新业务、新问题的选题。致使学生不知如何入手, 对今后的工作缺乏较直接的指导意义。

其次, 部分论文的选题本身前人已经作过不少的探讨, 而且在这些论文已有不少的成果, 但我们仍就没有跳不出已有的、旧有的模式,老是“ 旧瓶装新酒”。

论文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会计理论、会计专业知识来撰写毕业论文。新的会计理论的产生, 都来自于会计工作实践, 但又不等同于会计实践, 它带有一定程度的科学创新, 论文中的某些观点必然反映会计学科的发展趋势。然而绝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主要是对书本知识或文献资料的简单堆砌, 很少提出自己对已有理论新的阐释或运用, 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论文撰写格式不规范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有的成教学生并没有围绕选题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 搜集资料, 阅读有关文献。而是只满足于图书资料、网上资料、专业教科书, 闭门造车、拼凑论文。结果是表现为撰写毕业论文技术不规范, 缺乏平易生动的文采和严谨缜密的逻辑性, 内容重复, 结构不合理, 格式不规范, 缺乏说服力, 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

论文答辩有待夯实

论文答辩是考察成人学生毕业论文的真实性和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环节。按照正规的答辩程序, 答辩人首先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原因、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及研究价值, 然后答辩委员会人员就论文中的相关问题向答辩人进行提问, 以考核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在答辩过程中, 由于前期工作欠扎实, 对论文中的问题浅入浅出, 与论文知识密切相关的深入问题很难回答出来, 答辩委员会人员只能根据答辩者的简要说明, 简单地提一、两个问题了事, 答辩有时只是流于形式。

2. 影响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分析

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

在成人教育的学生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参加工作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再接受教育的, 其学习目的功利色彩较浓, 部分学生急功近利, 只求结果, 不重过程。至于毕业论文, 思想上只想交差了事,通过网上下载、购买等途径, 东拼西凑, 匆匆应付, 甚至抄袭别人的文章等。根本没有把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作为提高自身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

缺乏足够的专业训练

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不一定要求在观点等方面有全“ 新”的价值, 体现出什么“ 学术进步”, 但论文结构与内容展开要基于会计实践, 以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为手段, 经过缜密论证, 得出科学结论。然而现实是学生学术规范意识淡漠, 平时缺乏必要的训练, 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了。从摘要到前言, 从问题剖析到参考文献, 有的学生只是从期刊上或文献资料上摘录一些资料, 然后拼凑在一起就形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可以想象, 如此形成的毕业论文内容上很难有自己的新意, 形式上也是差强人意。

部分指导教师责任心和师德意识不强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客观上存在有的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 面对物质利益降低对学生的要求; 在论文指导工作上敷衍了事, 缺乏与学生定期的交流和必要的指导, 中期检查公式化, 不能因病施治, 对症下药; 审阅毕业论文时, 对毕业论文的内容不求甚解, 重“ 面子”轻“ 里子”, 造成论文破绽百出, 经不住推敲。

3 提高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引导成教学生正确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是成人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正规的训练过程, 因此,应加强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诚信教育, 提高他们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召开由指导教师、学生参加的毕业论文动员会, 从管理部门及指导教师专业的角度, 详细说明论文的目的及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和激发他们设计的动机, 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引导学生在论文写作上加强自律, 以诚实的态度做论文。通过动员会, 建立起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联系, 将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另外, 学校还加强监督和检查, 以利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确保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强化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管理措施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和规范工作, 对成人教育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思想、过程管理、格式要求、评分标准、组织管理等要做明确细化, 要统一设计封面格式、题目审批表、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语表和答辩记录表等, 明确规定成人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责和管理人员职责。

一是, 建立毕业论文导师组, 实行责任追究。规范指导教师的指导责任、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 并建立问责制。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 要定期通过

-->电子邮件或 qq 视频和学生交流, 帮助学生解决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另外, 还要勤于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掌握好论文的写作进度, 确保证论文质量并如期完成。管理部门应对毕业论文的整个写作过程进行督促和检查, 建立和完善预答辩制度, 及时通报存在的问题。如有渎职, 追究部门和个人责任。

二是, 严格把好命题关, 努力做到论文选题结合会计学专业实际。学生选题时, 要根据本人的基础、岗位层面和兴趣选择恰当的题目, 确定论文选题要体现“ 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原则, 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结合科学研究、实际工作和现实问题, 要适合成人教育学生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题目确定后, 还要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 避免题目过大难以完成论文, 必要时可由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论文题目。

三是, 做好论文撰写过程中的检查监督工作。可依据既定的见面时间表, 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和教师的到岗情况; 检查学生论文进展情况、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 了解学生对教师指导工作的意见、要求; 听取师生对毕业论文工作组织、管理的意见, 以更好的完善本专业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

四是, 严格答辩程序和评分标准, 同时实施激励措施。毕业论文导师组要认真地选拔答辩委员会成员, 注重不同研究领域成员的配置, 在认真评阅学生论文的基础上, 按照既定的答辩程序, 公正合理地进行答辩, 做好答辩记录, 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论文成绩。对于优秀论文和不及格的论文实行二次答辩和复议制度。同时建立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优优秀毕业论文奖励制度, 以形成积极的导向作用, 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强化成人学生学术规范的训练

在制定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时, 应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在教学中。比如, 开设学术规范的相关课程, 从选题、搜集资料、确定论点、结构语言到表述方式等毕业论文的各个写作环节,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 使他们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知识、写作规格、写作要求和写作方式, 从而为写好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总之, 要提高成人教育论文的质量, 还要从服务于学生入手,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 要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条件做保障。比如,从信息、图书资料、实验条件、实验场所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做论文的条件。另外, 可采取校企联合共同指导毕业论文。要结合成教生的特点, 可以将毕业论文的开题时间提前, 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减少学生学习时间与工作时间的冲突。要有适当的灵活性,可对毕业论文篇幅要求适当放宽, 加强质量要求, 避免凑字数而大段抄袭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袁小勇等。怎样撰写会计论文m.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

大专会计毕业论文【第二篇】

(一)美国应用型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

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多由民间机构组织,学术导向的博士研究生选择更重视考核候选者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水平,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候选者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会计专业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候选者需要参加托福(TOFEL)和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后者由分析性写作评价、数学和语文三部分组成(申请的学校越好,要求的GMAT成绩越高),同时,他们也需要提供本科平均绩点不低于的学习成绩,学校对于拥有不同背景和目的的学生能够申请不同的项目。下面以美国会计专业排名较前的大学为例,分析会计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1.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课程设置

1948年,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开设了全球第一个会计专业硕士项目,并且截至目前,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会计专业硕士在美国新闻、世界报道和公众会计报告的公告中排名第一。该校学生往往需要完成36或42学分以获得职业会计硕士(MasterinProfessionalAccounting简称MPA)学位,学校的课程考虑到学生的经验、技能以及职业目标,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灵活的课程。通过参加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反应速度,并且有机会将他们在课上所学应用到实际中,与此同时,如果一个学生的最终目标是参加注册会计师(CPA)考试,他的MPA的指导老师将修正其学业计划,以便其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有能力参加该项考试。MPA学位的最低要求是36学分,包括19学分会计核心课程以及4学分的会计非核心课程;最高学分要求是42学分,其具体课程如表1和表2所示。

2.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课程设置

根据2014USnews专业排名,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会计专业在美国排名位于第三,其会计硕士包括会计科学硕士(MasterofAccountingScience简称MAS)和会计学科学硕士(MasterofScienceinAc-countancy简称MSA)两个专业方向。MAS作为为期一年的项目针对伊利诺伊大学会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进行选拔,在向学生提供更多会计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学生也可获得金融、税务、信息系统等进一步的知识。进入MAS课程学习的学生往往集中辅修商务和公共政策、公司治理和国际商务、金融、信息技术和控制或者是税收,MAS的课程安排如表3所示。MSA也是为期一年的项目,其主要是录取没有会计背景的学生,包括国际学生和美国学生(一般是本科读金融,经济,或者工程等其他学科的学生),与MAS项目不同的是,MSA项目主要是为参加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学生提供培训,MSA的学生可能会缺乏高级专业知识,而注册会计师(CPA)课程将覆盖他们这方面的缺漏,因此MSA学生可以参加注册会计师(CPA)的培训课程,获得至少10学分以满足伊利诺伊大学考试委员会对于参加CPA考试的要求。而这些学分和成绩并不计入MSA学位的要求体系。此外对有一些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选修更多的高级课程,例如衍生会计学(DerivativeAccounting)、组织经济学(EconomicsofOrganization)、企业合并(BusinessCombination)、财务报告(FinancialReporting)以及外币折算(For-eignCurrencyTranslation)等课程。MSA的课程安排如表4所示。

3.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课程设置

密歇根州立大学开设了会计硕士研究生(MasterinAccounting)和会计学博士研究生()两级学位。会计硕士学位需修满30个学分,一般可在1年之内完成,而博士学习主要面向理论研究,一般需要5—6年完成。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会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了在会计专业领域继续深入学习的机会,同时,学生还需完成如传播、金融、管理、市场、供应链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学习。此外它也接受非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申请,但这些学生需额外完成会计专业的辅助课程,而这些课程的学分并不算在会计硕士项目所要求的学分中。会计硕士学位要求最低达到30学分,而且每门课的绩点不得低于(每门课程的最高绩点为4),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会计硕士学位分为三个专业方向,即税务、信息系统或政府与企业会计,各专业方向的学生需要选择各自专业方向课程的12—15学分,此外还需选择15学分,其中9学分必须是会计专业以外的课程。

(二)中国MPAcc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

中国MPAcc研究生入学考试包括英语和管理学联考,其中管理学联考作为对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模仿,包括了高中数学、逻辑和写作。然而不同于美国大学的是中国大学对于本科毕业生的绩点关注较少,这就有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不重视对课程的学习,而是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上。在中国,会计专业硕士对于是否拥有会计专业背景的学生来说都是为期两年的学习过程。通过不同大学间的比较,目前存在的会计专业硕士设置方式有:根据不同职位设置(如东北财经大学设置CFO方向、注册会计师方向);根据不同学科设置(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置会计方向,财务方向和注册会计师方向)或者是两者的综合,但是绝大多数的中国大学应用型会计硕士的专业方向是根据学科进行设置。下面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为例对其会计硕士的课程设置进行说明。

1.中国人民大学应用型硕士的课程设置

中国人民大学的会计学位需要修满40学分,其中必修课至少修22学分,选修课至少修12学分,同时还要完成6学分的社会实践,其会计硕士的课程设置如表6和表7所示。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硕士课程设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会计硕士学位需要修满40学分,其中必修课至少修20学分,选修课至少修14学分,同样有6

学分的社会实践。

(三)中美课程设置的差异比较

1.培养时间差异

美国的培养时间较短。美国的应用型会计硕士项目对于无论是否具有会计背景的学生来讲大多都是1年的时间,最多持续1年半。中国的培养时间则一般持续2年,其中往往包括6个月的实习时间。

2.培养对象的差异

美国的硕士培养要区分会计与非会计背景的申请者,有时对其可选项目设置不同(如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MAS和MSA),同时对于没有会计背景的申请者而言往往需要完成辅修课程,并且相比具有会计背景的学生要选修更多的会计课程。中国的硕士培养在入学时不会对会计与非会计背景加以区分,即不会产生诸如MAS和MSA这两者的分类,但也会要求非会计背景的学生补修一部分会计课程。在这方面笔者认为中国会计研究生教育应加强对不同个体的培养,尤其对会计和非会计背景的研究生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

3.培养导向的差异

美国的硕士培养注重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培训。当学生选择课程时,通常能够接受到CPA考试的培训(如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或者应用型硕士项目的顾问会根据学生最终考取CPA的目标对其课程计划进行调整(如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美国会计硕士学位项目的培养内容与学生的职业追求十分相关,其职业导向既可以是重视注册会计师证书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是咨询公司、政府部门或企业。中国的硕士培养往往并不注重CPA考试的培训。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CPA考试不要求具备硕士学位,因此,中国大学并未为CPA考试设置会计硕士课程。然而,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由于其考试的权威及公正性,已经被很多用人单位作为衡量其会计专业水平的一个标准,因此如今大部分的会计专业学生,即使今后不进入事务所工作,也在参加CPA考试,以期找到其他更好的工作。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大学应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以使其适应考试的要求。

4.培养方向的差异

美国学校通常对会计硕士进一步划分不同方向,具体方向通常包括信息系统、政府和企业会计以及税务等研究方向,学生选择其中之一作为其研究方向,其要求的核心课程作为主攻方向,其他方向的核心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程。中国大多数会计硕士培养单位是根据学科进行专业方向的划分,而本文认为,最好的选择是根据未来的职业设置进行划分,对于会计专业硕士的学生而言,首要目标是在特定的行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他们需要明确今后从事什么行业并为之准备更加充足的知识。

5.培养技能的差异

美国课程设置十分注重对调查、分析、判断、决策等方法和技能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的培养,要求一定比例的学分必须是会计专业以外的课程。课程不仅向学生传授更高级的会计专业知识,也向学生教授一个专业会计师所必备的技能,如较强的分析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团队合作时极高的工作效率和领导力)。中国大学往往更重视会计专业知识的覆盖面,但对于会计专业之外的课程学习不做强制要求。笔者认为中国的课程设置应该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如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并加强他们的批判能力,使其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课程设置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设立目的不同

1.美国大学设置应用型会计硕士的目的

美国会计硕士的设立和发展不仅得益于二战后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得益于经济学的相应发展。同时,商业管理人才的急需也是促进美国会计硕士设立和发展的直接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取得学士学位不足以实现会计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获得事业成功所必要的技能,有必要进一步通过研究生的学习来增强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尽管有许多反对的声音,但是美国大多数州已经通过立法要求学生获得150个学分(150个学分相当于五年的大学学历),才能获得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格,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在本科阶段完成120学分后再多修30学分的课程,即达到专业会计硕士水平的报考者才能够取得参加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资格。因此美国许多学校设置专业会计硕士项目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达到根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州会计委员会全国协会共同的《统一会计法案及其实施细则》中针对报考CPA必须修读的150学分的要求。

2.中国大学设置应用型会计硕士的目的

中国最初的会计硕士研究生学位类型为单一型的学术型学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的设置目的是作为博士研究生的前期阶段,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为将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及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但是从我国硕士研究生从业的去向调查来看,只有少数人会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更多的则是走向实务界。因此为了培养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2004年我国开始招收应用型会计硕士研究生(MasterofProfessionalAccounting,MPAcc),MPAcc最初只是招收具备数年工作经验的人员,从2009年起,教育部对MPAcc的培养开始采取“双轨制”的方式,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而且被允许招收应届本科生,2011年又增加了审计专业硕士研究生(Maud)。可以说,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ProfessionalAccounting,简称MPAcc)项目的建立主要是基于健全和完善国家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人才队伍的需要。

(二)学生评价体系及就业去向不同

1.美国大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及就业导向

在美国攻读会计硕士学位的学生通常需要每学期绩点达到。那些绩点没有达到的学生将被给予一学期的重修期,通过该学期学习绩点如果达到才可顺利毕业,否则,将无法获得硕士学位。由于在美国会计师事务所寻找的是修满“150学分”的申请者,也就是学生必须完成150学分或取得硕士学位,许多事务所还要求申请者在就职前通过全科或部分注册会计师(CPA)科目的考试,因此大多美国的会计专业硕士不需要完成论文,通常应用型硕士的培养更重视实习和注册会计师(CPA)的考试,同时对于申请应用型硕士课程的学生而言,他们也较多倾向于在事务所工作。

2.中国大学的评价机制及就业导向

在中国,攻读会计硕士学位的学生通常必修课程都有最低成绩要求(比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要求必须在70分以上),如果成绩没达到需要在学制年度内重修直至达到成绩要求。此外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同学术型研究生一样还需完成1篇毕业论文,只不过应用型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更加接近实际,符合专业硕士的特点,突出知识的运用并关注于解决现实问题,其毕业论文的形式可以选择研究报告或案例分析等。不同于美国,中国的CPA考试只要具备大专以上学位即可报考,不要求具备硕士学位或等同于硕士的学分要求,因此,中国硕士培养单位并未为CPA考试设置会计硕士课程,会计专业毕业的硕士生也很少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例如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毕业去向数据显示,70%的毕业生就业于国有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10%的毕业生签署了中外合资企业,%的毕业生就业于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的学生工作于政府单位,%的学生与私企签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会计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显示,%的毕业生就业于国有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的毕业生就业于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的学生工作于外企,%的学生与私企签约。由此可见中国会计专业毕业的硕士生较少将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首选工作单位。

三、研究结论

美国的应用型硕士是职业导向,其首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行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非常注重考虑学生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并为之准备更加充足的知识,其课程设置除了注重对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外还十分注重对调查、分析、判断、决策等方法和技能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属于应用型的高级会计人才。中国的应用型硕士由于发展历史较短,仅有10年的历史,很多课程设置还是基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学科体系,未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去向,理论性相对较强而实用性较弱,课程比较重视会计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但是缺乏对学生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等的技能培养,因此很难达到建设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人才队伍的目标,在这方面有必要借鉴美国应用型会计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从提高职业导向方面进行改进,以符合国家设立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目的。

专科会计学毕业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系统

1智能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背景

智能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在学科建设上各高校百花齐放、各有特色,但目前国内高校的智能专业本科教学普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㈣。

(1)专业课程过于庞杂。专业课程设置重叠较大,本来的出发点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由于学时有限,过多的课程反而影响了专业特色。

(2)培养模式落后。缺乏学科交叉,且“教师一学生”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3)专业培养缺乏目标导向与社会定位。学生缺乏对智能学科的系统化理解,很难培养其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沿用传统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模式和时间分配方案,以通常的论文撰写和答辩为基本考评方式,效果并不理想。

2智能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思想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育成果的收官之作,对学生进入社会或继续深造都有重要的过渡作用,需特别重视。通过面向能力培养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智能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思想在遵循《南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手册》的基础上,主要强调以下3个方面。

(1)学生应结合课程学习情况、今后拟就业方向、个人兴趣、继续深造方向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和毕业设计题目,而非功种性地选择难度低、给分高、容易过的题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涉及的核心课程知识点再做温习,与指导教师积极沟通,与团队成员经常讨论。

(2)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方面应注重与前沿技术的相关度,可将在研项目、子课题、甚至技术点中的一些工作作为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鼓励教师多出题目。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应给予参考文献、参考书目建议,并根据项目情况提供之前的项目文档,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撰写项目文档的能力。

(3)论文撰写符合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内容、格式规范,做好论文答辩的各项准备。

为了全面贯彻智能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思想,使毕业设计工作顺利推进,智能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正式开展前要经过两个层次的动员工作,一方面由学院教学领导班子动员毕业设计导师,另一方面,学院组织学生集中召开毕业设计动员大会。

3智能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和过程

毕业论文(设计)前导课程

为了使毕业论文(设计)实现更好的效果,学校首先在毕业论文选题前一学年就开设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该课程可以分为春、秋两个学期(即第五、六学期),分别为综合课程设计2-1和综合课程设计2-2。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或教授课程给出1~3个题目,将智能学科核心课程(如智能工程、机器视觉、现代控制论、过程控制、电路基础、计算机基础等)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恰当的选题体现出来。学生在自由选择一个题目后,像研究生一样进入实验室,跟随导师完成题目,并做定期进度汇报。

该课程近两年开始实施,效果比较显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弥补了本科生毕业设计时间不足的问题,真正的毕业设计过程在大四学期才刚刚开始,而该阶段的学生一般忙于找工作、考研、出国等事务,很难集中全部精力和在校时间投入毕业设计中。尤其工科类的题目需要经过实际调试和设计才能完成,很多学生由于时间所限草草应付。前导课程设置在大三学年,学生就有充沛的时间,有较稳定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二是使学生提前进入科研环境,熟悉基本的科研条件和论文写作技能,对知识结构做进一步的整理和温习,并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初步认识,也能较早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在后期真正开展毕业设计时选题更准确、进入研究状态更快、论文(设计)质量更好。

时间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2周,不设上限,充足的工作时间是保证质量的重要前提。学校安排学生在大四上学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动员、选题、导师确定、文献查阅等工作;在大四下学期集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验(调研)、撰写、答辩等环节。大三学年(上下两个学期)开设毕业设计前导课程,客观上也为毕业设计增加了更多时间。

选题要求

(1)以培养智能专业优秀毕业生为目标,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同时,鼓励学生选择以本专业为主的交叉学科课题,如近两年有不少学生将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等技术与生物、法语、环境等学科的实际问题结合,做出了有应用价值的毕业设计。

(2)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选题,不要随意或者盲目。前文提到的毕业设计前导课程为学生达到此要求提供了帮助。

(3)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本科毕业设计应有1~2个创新点。

(4)学生可选择指导教师提供的题目,也可自拟题目。学院采取开题报告的形式审核全体学生的选题,并填写《智能专业开题报告审查表》,经导师、院主管本科教学副院长签字备案。如题目更改,学生需填写《智能专业本科毕业题目变更审查表》,同样经签字后备案。其中,学院会选拔5~10名学生面向整个专业的师生举行示范性开题报告。

(5)学生选题原则上要求每人1题。但由于智能专业很多题目需团队协作完成,因此规定若2人(或2人以上)合作课题,毕业论文(设计)必须分开撰写,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要重点阐述本人独立完成的部分,并明确说明本人在课题研究中完成的内容对整个课题的贡献。

资料查阅、实验设计及数据整理

智能专业本科生如同其他工科学生一样,往往直接着手解决具体问题,而忽略了问题背后的理论意义。因此,学生应进行一定量的文献阅读工作,在开展毕业设计前广泛收集资料,以便了解目前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做好记录。同时,要求学生将课题的研究背景、资料查阅情况、文献阅读心得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初期进行一次详尽汇报。导师对该汇报评价满意后,学生继续进行实验设计和后继答辩工作,若不符合要求则需重新汇报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只有通过丰富翔实的前期调研,才能了解理论界对自己拟研究问题的研究状况,避免低水平重复性工作,也防止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这对学生今后的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编写提纲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根据智能专业特点,撰写论文的时间为4周,在撰写前应与指导教师讨论三级目录。学生应主动找导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每周至少一次,总次数不少于10次。这里特别强调,如学生没有按要求完成之前的环节,而直接提交论文,则不准许答辩,亦不能获得相应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与检查

指导教师应按学校要求对学生进行定期指导,同时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进度、质量、出勤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实填写《智能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审查表》《智能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智能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进度检查表》等表格。

利用网络系统完成全过程质量控制

良好的改革方案,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机制。在该方面,南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利用学科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开发了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用于管理本科生毕业设计全过程。学生可以在综合课程设计(前导课程,如图1)和智能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如图2)分别使用系统完成填报志愿、导师双向选择、开题报告提交、中期检查等步骤。相应地,导师可以通过该系统完成题目布置、开题报告审核、中期检查等工作。学科主管教学工作领导也可借助该系统,通过高权限访问,评阅和批示教师及学生的论文进度和质量。

大专会计毕业论文【第四篇】

实践教学环节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关键,对于继续教育,尤其如此。继续教育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他们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希望获得技能方面的训练和提升,因此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更为重要,关系到培养质量。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继续教育经管类主干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而根据目前各高校该专业开设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来看,存在实践教学严重不足、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的问题。因此,继续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怎样定位?如何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以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探讨这个问题,并提出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以加强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学院和专业概况

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重庆大学直属二级学院,是重庆大学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及高层次继续教育的归口管理部门和办学实体,系重庆市成人高等教育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校园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正式在职教师40人。

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形成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业余、函授)、自学考试、非学历培训等办学形式,设有理、工、文、管、艺等多学科30多个本科和专科专业,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建有14个函授站。学院现有在册成教、自考、应用本科学生约2万人。学院还设有“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培训中心”、“重庆大学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中心”、“重庆大学西永微电子研究院集成电路设计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每年有5,000余人在学校接受高层次继续教育。近十年来,已为社会输送成教、自考本毕业生5万余人,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培训学员4万余人。

工商管理专业是学院管理类学科的主干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系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专业特色是适应面广,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可以同时通过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可获项目管理师资格证书、助理职业经理人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人力资源师证书、秘书、资产评估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业从业资格等证书。

目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包括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高中起点专科三个教学层次,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培养体系,共12个教学班,目前在校人数500人;每年毕业200人,招生200人。毕业后学生均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也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专业特点分析。工商管理专业是学院的老专业,优势专业,生源基础深厚,其专业特点如下:

1、大专业,招生规模大,每年在读各种层次学生人数均保持在400~500人左右。

2、教学层次丰富,包括高起本、专升本、高起专三个层次。

3、本专业大部分在读学生都同时从事工商管理类工作,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际能力,不少学生已经承担企业中高层管理工作,学习兴趣浓厚,对教学内容、方式要求较高,尤其是实践环节。

4、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同MBA等专业硕士相连接,我院每届毕业生都有不等人数继续攻读MBA,而MBA对实训环节要求较高。

5、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因此,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应用性人才,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

(二)实践教学环节现状分析。目前,在本专业的实践环节学时设置上,现状如下:

据统计,工商管理专升本层次学制年,其中理论课时752学时(不含自学学时,下同),而实践教学环节共12周,以课程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主,按1周12学时计,约144学时,与理论学时的比例是1∶5;高起本层次学制5年,理论教学学时1,994,实践教学环节26周,约312学时,也以课程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主,与理论学时的比例为1∶6。高起专层次是2012年才开设的专业,学制年,根据新制定的计划,理论学时为950,实践教学环节共计15周,约180学时,与理论学时的比例为1∶。

(三)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纵观近几年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和教学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存在一些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目标是以职业培训、技能训练为主,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继续教育学院学生90%以上为在职学习,从近几年的反馈和调查来看,学生除了要求系统性地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理论,更注重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这就决定了继续教育应该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增强其在工作中的竞争力。但目前学院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2、实践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目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主要以课程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主,而案例教学、管理实践、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新方式和手段较少运用,不能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环节训练薄弱,案例教学、综合实验、课程设计、课程论文等比重太低,不符合继续教育和工商管理的特点。目前的教学体系是大大偏重于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比例过大,实践教学比例过小,各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基本上为理论教学学时的1/5~1/6。根据国内外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情况看,与理论教学学时比较合理的比例是1∶3~1∶2之间,而学院远远达不到这个比例,实践教学环节严重偏低,这不符合继续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对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读学生中进行广泛调查,选择样本涵盖三个层次,每个年级,调查样本数为150人次,获得有效的问卷124份。调查结果显示:①在目前开设课程中,70%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偏少,应该增强;②有80%以上的学生想得到更多的应用性技能训练;③在目前开设课程中,更多地希望获得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投资等方面的训练和学习,而这些课程是实践性要求最高的课程;④在实践教学方式中,50%以上的学生偏向于课程大作业与实训、管理实验、案例分析与讨论、社会调查,尤其对管理实验和案例教学感兴趣,而对毕业论文普遍认为难度太高,希望能降低。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亟待改革。

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社会新发展的要求,体现继续教育的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亟待改革;鉴于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及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实践环节是教学改革中的最重要一环,实践环节必须增强。

三、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方案

(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方向和原则。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课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通过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动学生进一步温故理论知识和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理论知识;通过课程讨论、大作业和实训、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教”与“练”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更能适应社会,动手能力更强,更具职场竞争力。

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原则是“突出岗位,结合证书,注重实训”。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和专业岗位要求,与专业岗位紧密相关,减少重复性实训;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实训课程,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继续教育应用性教学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具体实施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岗位,体现岗位要求与特点;同时,实践教学可以与工商管理专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比如项目管理师资格证书、助理职业经理人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人力资源师证书、秘书等资格证书,这样把教学与学生的职业前景挂钩,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和手段。实践教学方式包括集中性实践教学和专业性实践教学两方面。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一般指需要单独开设一门课程,设置独立的课时、学分、教学大纲、课程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包括社会调查、管理实践、模拟实验、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方式。工商管理专业的集中性实践环节必须具有专业特色,活动内容应当在经营决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投资计划和管理等范围内。

专业性实践教学指不需要单独开设课程,包含在其他专业课程之中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大作业、课程实训、案例分析与讨论等。

1、管理实践。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管理、营销实践活动,也可以是进行一项模拟实践活动,类型可以是市场分析、制定商业计划、进行市场分析或营销策划、推销或谈判等。学院在这方面比较薄弱,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需要,积极建立和充分利用实习基地,为圆满完成管理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2、模拟实验。当前企业实际运作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学院可以搭建一些管理系统平台,构建一个样本企业的动态经营模拟平台,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参与到企业的各种活动中去,完成其选定的一项任务。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通过参与平台的运作,帮助学生模拟训练,使他们在模拟中体会并学习企业运营管理知识,提前了解企业运营环节,熟悉企业业务流程,不需要到企业就可以直观地熟悉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实施时,可以选用以下管理软件:(1)用友T3人事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2)用友ERP企业沙盘模拟;(3)用友软件— 物流管理模块;(4)用友财务总账模块T3;(5)广发证券模拟投资系统。

3、案例分析与讨论。工商管理专业中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置身真实案例的环境,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经营问题,有利于提高其学习兴趣,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在专业课程中,均应安排相应的案例分析环节和课时。

4、课程大作业、实训实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均应安排相应的课程大作业或实训实验。在形式上可灵活处理,可以单独安排学时,也可以在理论教学中随机安排,或是留作课后作业,甚至作为课程考试的内容。

5、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三)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方案。根据上述实践教学改革原则和依托平台,以高中起点本科层次为例,工商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上建议做如下安排,见表1。(表1)专科和专升本层次可以学制和课程设置情况酌情削减。方案考虑到了课程之间的内容承接性和协调,以及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训。总共约580学时,与理论教学的比例约为1∶3。

四、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建议

一个科学合理、完整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统筹规划和安排,才能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切实履行,保证达到预定的效果,为此提出以下的建议:

1、充分重视,建立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要多方面学习各种先进的管理经验,补充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如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集中性实践教学,可以挂靠教务科;实践教学各课程任课教师需要制定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和《考核办法》,以及相应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细则,明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时间、教学场地及教学进程,明确专人指导、专人负责;加强实践教学过程控制,确保实践性教学计划的实施和保证教学质量。

2、加强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结构合理、富有奉献精神和较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质量控制的关键。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要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高尚的师德和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应加大力度对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逐步形成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

3、在具体课程的安排上。对于集中性实践教学,应单独设置一门课程,设置单独的学时、学分;同时,鼓励授课教师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和学时,尤其是各专业课程的案例分析与讨论,课程大作业和实训。

4、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建议增加投入,建设专门的管理模拟实验室,配备相应软件。如会计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证券投资模拟系统、电子商务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等;同时建立一些固定的实习基地,便于学生进行认知与专业实习。

5、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学习的积极性,学院可以把实践教学和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实践教学内容与相关资格考试的实训部分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并组织学生参加资格考试。

五、结束语

考虑到继续教育层次的定位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是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大方向,工商管理专业存在实践教学学时偏低、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的问题,亟须改革。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社会调查、管理实践、模拟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案例讨论与分析等,应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灵活采用。在课程和学时具体设置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例一般为1:3左右较为合理。同时,可以把实践教学和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实践教学内容与相关资格考试的实训部分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师资配置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影响实践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应加大力度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形成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833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