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论文(精编4篇)
【导言】此例“小微企业论文(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企业营销论文1
[论文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使得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千篇1律的产品或服务,体现营销新理念的定制化营销已经成为新世纪营销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以海尔定制冰箱为例,介绍了定制化营销的含义,实施定制化营销的条件及难点,并在次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分析。
2000年,海尔集团在全国率先推出“定制冰箱”概念,从传统的“我生产你购买”转型为“你设计我生产”,在业绩引起强烈反响。“我的冰箱我设计”的崭新思路使得消费者突然眼前一亮,发现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全新的消费方式,即可以不必被动的接受厂家生产的冰箱,而根据自己的喜欢和意愿来定制冰箱。这一全新的经营方式随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定制”冰箱的热潮。从2000年8月,海尔推出“定制冰箱”只有一个月时间,就接到多达一百余万台的订单。而在1995年,海尔冰箱年产量才首次突破一百万台这个数量。不到五年的时间,定制冰箱一个月的销量便刷新了这个记录,相当于海尔冰箱全年产销量的三分之一,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一道奇观。
一、定制营销的涵义
定制方式的历史由来已久,裁缝根据顾客的身高,体型,喜欢的式样对各种布料进行加工,定制;鞋匠根据顾客脚的尺寸,偏爱的款式制作鞋子等等,这些都属于定制化的方式。而现代的定制营销,是指企业以大规模定制化生产为基础,将每一个顾客看作一个细分市场,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营销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发现、挖掘、把握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接受消费者的个性化订单并传入生产系统,及时把产品提供给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个性化服务等。它是制造业、信息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新的市场营销机会。
定制营销以大规模生产的速度和成本,为单个顾客的小批量、多品种市场定制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它以大规模生产为基础,运用现代制作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把产品的定制生产问题转化为批量生产,实现企业的规模效应。同时,企业借助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重新组合,更好的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而所谓“定制冰箱”,就是厂家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来定做的一种特制的冰箱。比如,消费者可以根据家具的颜色或是自己的品味,定制自己喜欢的外观色彩或内置设计的冰箱。这种冰箱对厂家来说,就是把“我生产你购买”转变成了“你设计我生产”。虽然这两者都是做冰箱,但前者是典型的制造业,后者却有了服务业的概念。
二、定制营销的优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需求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更加注重个性化的消费。标准化、缺乏个性的产品和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现今消费者的需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几天,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而是能否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还要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定制营销”是个性化营销的重要手段,它使得企业更好的迎合消费者的需要,使得消费者更大程度的参与到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设计中,抓住了“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定制营销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定制营销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定制营销强调对于市场的细分工作,把每一个顾客看作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对于顾客的个性化需要给与了最充分的考虑。以海尔集团为例,借助于现代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企业与顾客的双向沟通成为可能,顾客登陆海尔的相应系统,提交自己的特殊需要,只需七天,海尔就能把相应产品送到顾客手中。只有这样满足了顾客的个性化需要,才能提高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有了忠诚的消费群体,企业才有竞争力。
其次,定制营销能够以需定产,减少库存,提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由于营销观念的转变和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方式、沟通效率和沟通效果将会得到根本改善。定制营销在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使企业摆脱生产的盲目性,只有符合顾客需要的产品才会被企业组织生产,这样就避免了传统大规模生产带来的产品滞销、挤压而导致的资源的浪费和闲置的结果。定制营销的销售模式是根据顾客的喜好为顾客度身定做的,这样就使得企业不需要有过多的库存,甚至可以使企业做到“零”库存。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库存开销,而且可以极大地缩短从产品构思到生产再到顾客手中的时间。对于社会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供给与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矛盾,整个社会的资本和劳动力资源将会得到更好地配置,利用效率也因此得到提高,可以有效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增加公众和社会的利益。
再次,定制营销有利于企业获取创新优势。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是应该有依据的创新,是和市场需要和顾客需求相结合的创新。定制营销把顾客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顾客可以直接参与产品的设计,企业则根据顾客的需求,迅速地生产或组装顾客所需要的产品,并且可以有效地连续推出产品的改进系列,以迅速适应市场、技术、标准和潮流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企业还可根据顾客的意见直接改进产品,有效避免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盲目性,增强针对性和可靠性,保证和提高创新的成功率,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定制需求,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实施定制营销的难点
定制营销有如此多的优点,是不是意味着它就完美无缺,是最理想的营销方式了呢?当然不是。事实上,定制营销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定制营销对于消费者的市场细分,固然可以使得顾客的个性化需要得到满足,但是于此同时,也带来了营销工作复杂化和营销成本的增加。同时,定制营销的实现需要企业具备一系列软硬件条件,门槛较高,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就可以随便开展定制营销的。
首先,定制营销需要企业转变营销观念。实施定制营销,首先要求企业必须转变营销观念,真正树立起顾客导向的观念,充分重视顾客的各种需求尤其是个性化需求。另外,大规模定制营销还必须建立顾客个性化需求与成本、速度三者平衡兼顾的理念,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自己竞争优势。
其次,定制营销需要企业与顾客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注重双向沟通。企业应当加强自身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这是定制营销得以实施的关键。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企业才能动态及时的掌握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脱离了这一技术平台的支持,企业就无法与顾客进行良好的沟通,无法了解到顾客的需求,定制营销也就无从谈起。同时,这一沟通应该是双向的,企业在得到顾客提出的特殊需求时,也即获得了其目标市场的精确数据,企业应对这些有效数据妥善管理,对平台功能进行拓展,建立起顾客数据库,顾客群并获取针对性强的有效数据。这样,营销人员就可以通过数据库了解顾客的详细信息,包括顾客以往的购买情况,向其他公司购买类似产品的情况,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以及建议等,强化顾客忠诚和促进再次购买。海尔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其完善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对这些需求的有力支持。
再次,定制营销需要企业建立柔性生产系统。柔性生产系统一般由数控机床、多功能加工中心及机器人组成,只要改变控制软件就可以适应不同品种不同式样的加工要求,从而使企业的生产装配线具有快速调整的能力,可以更好地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所以说柔性生产系统的发展也是定制营销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最后,定制营销需要企业具备过硬的管理能力。实施定制营销必须建立卓越的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没有过硬的管理做后盾,企业就可能在定制营销方式的选择上出现失误,在控制定制程度上把握不好。对于组织机构与人员,必须改变传统的层层叠叠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机构。建立灵活、网络式的组织机构,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使企业能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没有过硬的管理,定制营销的成功实施将很难实现。
四、结语
定制营销是21世纪营销发展的新趋势,它给传统的营销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它可以给企业在市场竞争力、库存成本、技术创新等许多方面带来优势。同时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企业在实施的同时一定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实事求是,不可脱离企业实际情况,盲目跟风。海尔通过实施定制营销,在家电行业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他如餐饮、服装、装修等行业也处于由传统营销模式向定制营销的转变中。事实证明,定制营销的前景是美好的,企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正确的运用这一营销模式,必将走向成功。
企业营销论文2
[论文摘要]营销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措施,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的企业应该建立绿色营销模式。提高企业的主产工艺技术和改善我国绿色产品化的标准,才能适应新环境,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一、快速提高我国企业生产技术应采用有效的战略措施
1.转变营销观念,提高企业的绿色意识
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应该转变观念提高绿色意识。把“绿色营销”观念作为可持续发展营销观念融入其中,再进一步的把它上升为一种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同时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和进行生产营销决策和管理时,必须时时注意绿色意识的渗透。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调整自身行为,从单纯追求短期最优化目标转向追求长期最优化的目标。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目标,这样做是提倡保护生态环境,杜绝资源浪费,以保证长期的永续经营作为企业发展的宗旨,以实现一种环境可以持续的利润最大化。
2.提高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环境经营意识
环保时代的社会,人们必须认识到环境问题和正在发展的全球化信息革命都是企业无从逃避的经营课题。从长远来看,忽视环境问题的企业最终是必然要被淘汰的。企业的生产不仅要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从中获得利润,而且要符合环境保护的长远利益。在经营战略上将企业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三方面合理科学地统一起来,使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定价、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注入环保因素从而实行符合环保要求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营销策略。
3.提高技术装备的水平
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如采用自动化流水线作业的废旧物资处理设备,不仅速度快、效果好而且回收处理的成本也低,有利于企业本身产生效益,也有利于社会的生态环境。企业在提高自身的技术装备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企业的绿色文化。绿色企业文化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消耗、促进资源持续利用、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和以企业社会持续发展为目标,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基本特征。企业应该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绿色教育与培训,使企业员工自觉的将环境意识融入自己的行业中。
二、针对我国污染问题应采取的战略措施
1.建立废旧物处理机构
企业在环保意识的指导下应该积极采取一些措施对废旧物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防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建立废品回收和处理机构,由环保部门负责的垃圾收集、运送、分拣、归类、焚烧、掩埋等机构和企业,他们负责处理的就是居民们每天倾倒的大量垃圾,对仍有可能回收利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清理出来,无效的物资做无污染处理,减少其对空间的占有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重视产品的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指对产品进行可回收有环保功能的包装。绿色产品包装应采取同类型、等级型、组合型、更新型、复用型、少废料的材料,还应选择无毒性、少公害、易分解可回收的材料,包装材料尽可能单纯化,简单化,轻便化,并增加消费者使用和处理包装物的宣传和处理方法的说明。注重产品的绿色包装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人体造成的损害。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要开展和使用无公害材料,禁止使用含铅、汞、锡等成分的包装材料和未达到再循环比例的包装材料。另一方面要研制和生产经济型的绿色包装。所谓经济型的绿色包装,也就是那些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包装,在消费阶段具有可逆性,从而减轻环境保护的压力。
3.开展绿色促销活动
绿色促销即是围绕着绿色产品而展开的各项促销活动的总称,其核心是通过充分的信息传递,来塑造企业或产品的绿色形象,使之与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相协调,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除了政府部门支持建立绿色营销的市场体系,还应在城市建立销售中心,配货中心、专营店等形式的销售网点,促进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建立全国乃至世界的绿色信息交流网络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如人员推销、做广告、销售促进、加强公关力度、搞好绿色销售服务、加大环保投入等促销活动。
我国由于技术水平落后,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因此企业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投入,把治理环境的费用纳入整个企业的发展计划,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履行治理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主导作用。三、打破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应采取的战略措施
1.研制开发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从生产使用到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污染很小符合有关的有利于资源的产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纯天然产品,另一类是无公害的产品。企业在绿色营销活动中,开发研制绿色产品是关键。为此,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应采用高新技术手段。以净化环境为某础,对产品的开发研制、包装设计、生产配送、使用废弃乃至回收过程都应进行无污染控制。尽可能使用再生资源,使产品在销售和使用中安全节能。使用后无污染无公害。如德国企业AEG在设计洗衣机时采用的是“从摇篮到坟墓”的产品生命周期观点,其产品具有低消耗高效能,有利于美化环境的包装设计等特征。
2.加速我国相关技术标准、法律、法则的建设与国际标准化接轨
在执行近年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等一大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同时,推行IS09000族标准。建立相互认可的技术基础,在国际竞争中增强竞争力。所以,从客观上说,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追求技术创新、实行绿色高科技战略是突破绿色壁垒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企业论文3
各位老师:
你们好!
我叫xxx,来自xx级财务管理x班,我的论文题目是《谈企业的成本控制》,论文是在x老师的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肖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参加我的论文答辩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我四年来的各位授课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从会计公式:收入–成本=利润可以看出,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利润的高低。通过成本控制主体在一定职权范围内,把对成本控制产生影响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运用现代本管理理论,引进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明确成本责任制度,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寻求更多更好的降低成本的途径,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成本控制目标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顺利实现。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规范与具体案例相结合,本设计共分六章。
第一章导论,阐明了成本控制的目的和意义,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成本控制概述,对成本控制的含义、内容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当前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从企业的体制、价值链和管理方面入手。第四章企业成本控制的创新思路,引入现代的成本控制方法第五章具体案例分析,重点剖析海尔集团的成本控制方法。第六章结束语,是整个设计的总结,说明了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由于本人思维逻辑性不够严谨以及个人知识能力水平有限,使论文在内容严密上和结构的完整上有待提高。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
谢谢!
企业文化论文4
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如,南齐王融《曲水诗序》称:“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它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社会政治与经济。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我国有时称企业精神,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其内容大体分为:①劳动文化(主体是劳动者);②生产文化(主体是管理人员);③经营文化(主体是决策层)。它是企业领导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既使领导人更换,也会代代相传。如大庆油田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
如何正确认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管理之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人们对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认识的深化,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以经济力量的竞争、抗衡、较量的变化为背景。然而,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从唯理性定义向非理性定义发展的产物。所以说,对“企业文化”定义的表述就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也各式各样。有人认为,企业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包括一整套象征、仪式和神话,它们把公司的价值观和信念传输给雇员。有人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包含为数不多的几个基本原则,它代表着公司存在的意识。而普遍的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内容的复合体,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激发目标对象作出贡献。
在我国,许多学者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异。一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个复合概念,由“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两个部分组成。“外显”指的是文化设施、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和文娱活动等:“内隐”是总目标的倡导,要求遵循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或指这些内容融汇而成的风貌或企业精神。第二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精神风格;第三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反映的是企业这个经济组织的价值观、目的、行为准则和习惯。企业文化不是一个纯粹的企业性概念,更多的是体现它的“社会性”,不仅包括传统观念和积淀,也包括现代概念的冲击影响。当然,也有人从“广义”与“狭义”两种形式来分别定义,认为企业文化由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行为文化三部分组成,这和把企业文化分为“硬件”和“软件”或“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区分法没有太大的差别。可见,“企业文化”概念具有很大的弹性,其内涵与外延有时可以非常广泛,大到无所不包,有时又可以十分具体,细致到某个事物。
上述“企业文化”的概念几乎都是从表象特征性出发来定义,回答的是“这是什么?”而运用主义者却认为,这还不够,必须回答“它做什么用?”和“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两个课题,笔者完全支持这一立场。因为任何理论只有回到社会实践中去,才有实际指导意义,才得以检验是否具有科学性。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把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描述如下: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的产物,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二、 企业文化的功能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理性上的认知是件普通的平常事。但对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要有刻骨铭心的认识,倒是非经历实践和品味它的历史总结不可。“文化”在战争中具有摧枯拉朽之功能。《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粮食局尽,汉军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日:”汉军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他中了刘邦的谋士之计。,多声鹤泪兵败如山倒,抗战时期,日寇以强大的攻势掠我中华,一曲”《义勇军进行曲》激发了数以万计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小米加步枪终于击败武装到牙齿的顽敌。作为民族文化的雷锋精神培育了新中国几代新人。作为创业文化的铁人王进喜,应当是新中国艰苦创业的典范和化身。作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重要体现形式,中国和外国,近代或将来,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非凡作用。如哈佛大学、斯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一批经营管理咨询公司等研究机构都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特别是针对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的日本公司和面临激烈竞争的美国公司,以及一些困难重重的公司,分成三种类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和企业经营业绩产生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当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更是如此,这种文化的影响甚至大于企业管理研究和经营策略研究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的那些作用因素——经营策略、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体制、企业财务分析手段以及企业管理领导艺术等。美国、日本企业界的最优秀的总经理们总是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营造、维护自己的优秀企业文化。他们从企业文化的实践中捞到不少好处,对企业文化情有独钟。如日立公司奉行的哲学“和,诚,开拓”精神。“和”即强调全体员工以和为贵,心心相印,主张开展非正式讨论在内部形成风气,公司一年内收到建议421万条:“诚”则批对用户的态度,以诚相待、诚实信用:“开拓”则要求勇于创新,争取更大成果的一种旺盛的斗志,以“向新领域挑战,百折不挠”的精神调动员工的感情。美国的惠普公司则以“自己就是企业”作为精神支柱。传颂甚广的有一则故事:参观者看到该企业员工江满头大汗,而把电风扇直吹机器,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员工回答很干脆:“要保持公司机器的洁。”这种爱护设备,保证工作而不顾自己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成优秀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优秀企业必定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它们与普通企业公一线之隔。普通企业的文化处于一般或低水平状态,员工们编造借口、推委责任、鱼目混珠而不知所措。优秀企业的员工实事求是,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工作实践,勇于解决问题。他们的领导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劳动热情和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服务,又让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世界知名有优秀企业家都不约而同地有这种体会。英国福特汽车总裁认为,没有任何一种企业可以归结于某一个人,企业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就是群体,健全而稳固的组织结构要比实施的经营法则重要的多。英国原子能管理局局长约翰。鲍尔认为,只有幕僚和职工之间能够心心相印精成和作,企业才能发挥高效益。企业的生产与绩效完全系于全体作业人员,秉头着忠诚做事和只着眼于薪金口袋的心态实在有着天壤之别。团队精神在实现企业管理中已占据重要位置,这也是企业文化必不可缺的主要内容。真正的团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必须能够创造出共同的“产品”,有共同的目标;二是全体成员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三是团队成员之间建立或形成互相认可、互相负责、共同遵守的契约。
四、中国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指的是“人文化成”和“以事教化”,似乎是以“文”为形式,以“教”为手段,达到“化”的目的。这与今天西方语言的“文化”一词所指的培养、教育、改变、发展的意思大致相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性十分明确,那就是文治教化。
纵观企业文化,概括起来说,除一般文化所共同的特点外,还有其个性:
1. 区间性。
文化活跃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针对的是文化的创造者和被实施者,文化的使用范围指的是该种文化的“区间性”。例如,西夏文化,以历史时空为界定;民族文化以种族不同为界定;企业文化,则有自己的专指性,即那种产生于企业,与企业相互依存,虽然与社会有广泛联系但仅能生存和使用于企业这个活动区间的文化。企业文化所包含的所有内容都离不开企业这个主体。反之,在企业之外的文化,它可以与企业生存发展有密切联系,甚至对企业文化产生很大影响,但它不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
2. 依附性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人为本,认为“人者,五行之秀气也”(《小戴礼记。礼运》),有“人为万物之灵”(《苟子。解蔽》)的记载,说的是尊重人性,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西方古典学派的人本管理理论相比更为深刻,有独到之处。企业文化产生所需要的条件具有共通性。企业成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相互间交往,并且无论从事哪些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均可获得一定的成就。在人际关系中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相联系,不断发生矛盾和碰撞,又不断地得到调和、妥协,达到统一。企业文化就是这样通过人和人之间的行为活动,不断进化集聚而成。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依附于企业,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离开人去谈企业文化,就是无源之水。
3.目的性
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紧紧围绕企业自身为其终极目标服务。惟此,别无其他选择。这是因为,其一,企业文化与该企业生存发展同生死、共存亡;其二,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实践的主体是该企业的员工,其中决策者的主导性意见占有很高的地位,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盈利性程度息息相关,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在企业无立椎之地,纵使外来文化的干扰影响,也没有太多的市场。当然,当具体的某个企业目的与社会发展目标相悖时,企业的目的性必须作出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例如,企业文化必须适应环境文化,企业分配制度要适应于现行国家推行的分配体制的总格局等。
3. 社会性。
企业植根于社会,属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细胞。细胞依附肌体而生存。企业文化属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联,它们之间相互产生影响。企业文化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在社会大文化背景下,处于绝对的从属地位,重脱离社会文化的企业文化没有生存的可能,与社会文化背道而驰的企业文化必然遭到取缔。
5.普遍性与差异性。
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企业作为法人,就具有拟人性,不仅表现在承担民事权利义务与责任这个主要方面,还表现在自己的经营思想、经营理念、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经营目标等。企业文化的这些内容对于企业都具有运用的普遍性,但对具体的企业之间来说,企业文化具有差异,甚至千差万别。差别在于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凝聚企业的全力;差别在于针对各自存在的不同的薄弱五一节;差别在于企业都有处于不同行业、生产不同产品、不同服务对象、经济效益处于不同阶段等。
6.可塑性。
企业文化既是长期传统的遗存产物,又是现代文明影响的产物。它不是企业纯自然产生的,而是继承上的扬弃,是在一定基础上的不断挖掘、改进、整理和概括。企业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在社会运行机制没有发生重大变革和企业自身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阶段,总是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但从总体来看,企业文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生产关系调整变化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在企业改革、兼并、重组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优化组合,其企业文化虽然有所差异,但完全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摩合,达到相互融洽或者兼容并蓄,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五、企业文化的组织实践
企业文化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复杂工程,不是一时的经验总结或靠几个文字人员编写出来的,而是企业经过长期的实践提炼而成。从我国目前企业的现实出发,要想使企业文化产生更大更好的效益,在企业文化的组织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文化建设应与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相适应,不能脱离实际乱提口号。
企业生存于社会大环境之中,承接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积极影响。任何企业经营理念、发展目标、保障体系都不能超越大环境而独立生存。企业文化只能在独立给定的表演舞台中显示自己的才华。非此,绝无企业文化生存的土壤。
2.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群众性,吸引广大员工参与,决不是少数人的事。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与导致的统一行为,因此它的成果必须是全体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它来自员工群体,普遍受这个群体的欢迎和接纳,即常说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只有得人心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3.抓住企业文化的核心,处理好国家、企业、员工的利益关系,任何唯精神或物质刺激的倾向都有缺陷。
企业与企业员工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于说理工式的正确引导,决不是简单说教而能奏效。员工思想水平、价值观念随着个人文化素质、经历阅历、社会影响的不同,存在明显的层次差导性。因此,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在企业内客观存在。有的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没有国家的富强就没有企业的生存,离开企业发展,员工收益就是一句空话。但有的员工则急功近利,利自主义、金钱至上的观念较为深厚。当前,我国以近劳分配为主体的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但均贫富、吃大锅饭的思想与习俗仍困扰着企业,企业文化必须用周边典型的案例来引导员工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亡的观念。
4. 企业文化必须倡导团队精神,凝聚合力,共同为总目标服务。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推行生产的总体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家是自己指挥自己的手,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367 页)。企业文化具有为企业总目标服务的特性。总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来构成,因而企业文化必须为优良的管理提供舆论支持,形成良好氛围,使各项管理得以顺利实施。更主要的是协同企业组织系统内的各子系统以至员工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5.企业文化的实施,方法上要采取树立榜样、典型引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优秀企业文化一般都较注意发现和推崇身边的典型、树立榜样。这是因为,这样做可以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魅力,使企业文化人格化、模特化,使员工能看得见,学有榜样,比得上,效仿有型;另一个关健在于,所确立的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如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信守的诺言、制定的制度,领导者必须带头严格遵守,身教胜于言教,“桃李不言,下自为蹊”。如此才能得到员工的敬佩和支持,才使企业文化的推行得以顺利进行。
6.企业文化的组织实施,需要一定的形式来体现,也需要一定的物力财力加以保障,仅高喊口号是无济于事的。
企业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彩球,也不是哗众取宠的装饰。它扎根于企业员工,溶于全体员工的思、言、果之中。然而它又带有灌输性,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体现,如企业形象策划ci导入;各种有意义的庆典活动。如厂庆、升旗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如球赛、文艺汇演、邮展书画展等等。活动必不可少,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必不可少,至于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则是需要提倡的,勤俭节约本身也属于企业文化提倡的内容。
7.企业文化的组织实施,关键在于组织领导,在于实施过程中,重点不在于研究部署,而在于具体去做和不时检查督促。
考察现有企业文化活动,成功的例子不少,他们事先有计划(主要是具体方案)、有部署,按计划进行活动,更重要的是督察活动的全过程,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提高。也有相当部分企业,其效果不明显。问题不在于他们有没有研究和部署,关键恰恰在于领导把这方面工作的精力仅仅放在研究和部署上,到此结束而没有下文。看上去像抓,其实并没有抓,或者抓而不紧。久而久之,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就这样流于形式,以到尘封日久而失去它应有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