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论文范例优秀4篇
【导言】此例“新课程标准论文范例优秀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新课程论文【第一篇】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势学;目标设计
语文,我们母语教育的支柱学科。其教学现状不理想的状态却让人无法释怀,究其根源,语文课堂教学大而空问题不容忽视。调查发现,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仍常常被忽略。在很多课堂上,有些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过于分散,更有甚者,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根本没有目标可言,天马行空,任其发挥。由于失去了教学目标的约束,一部分教师的公开课上得自由而散漫,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背后彰显出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既与部分教师错误的思想观念有关,更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误解有关。因此,笔者缀文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语文教学瓶颈的基点在于夯实目标教学。
我们仔细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夯实目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来就是新课改的应有之意。因此共同探讨如何夯实目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亟须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参与。
一、旧话重拾,理性认识和看待目标教学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提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来,目标教学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所谓目标教学,是指确立教学目标后围绕目标实施教学并根据目标评价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过程。目标教学的称谓是我国为强调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故而称之。
具体而言,目标教学具有五个特征:一是以单元作为控制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将教材按照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分为若干相对完整、独立的单元,在整体设计和分节授课的基础上,把单元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单元达标作为控制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步子,在实现单元目标后,再进行下一单元的教学。二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三是以异步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的教学只有尽可能适合每个学生的特征与需要,才有可能使不同的学生学会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为此,必须把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结合起来。四是以可控变量作为优化教学过程的着力点。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因素有些容易改变,有些则较难改变。教师要通过操作和调控那些较易改变的教学因素优化课堂教学。五是以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高效运行的保证。目标教学借助教学评价建立的自我反馈矫正系统,为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提供了监督保障机制。
二、研读新课标,厘清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
1.整合“三个维度”,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标尺。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三个方面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新课标强调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过程中就应力求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一是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作出安排,做好引导;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协调“三个关系”,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特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要正确地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首先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隐性与外显性。由语文学科性质所决定,语文教学目标具有鲜明的内隐性和外显性。当然,教学目标的内隐与外显都是相对的,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不能为了使教学目标便于交流、测量与观测,而过分强调行为化目标的价值,也不能为了强调情感体验等内隐目标的重要,而排斥行为目标的价值。其次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收敛性与开放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越是低层次的教学目标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达成;越是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和情感发展目标,达成周期越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要具体、明确,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些目标允许在较长的时间内达成。再次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预期性与非预期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处理好预期性目标与非预期性目标的关系,不失时机地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任何教育机遇。
三、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设置课堂教学目标
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为我们准确把握和设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提供了新思路。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完成与编者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充分考虑与学生的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必须首先考虑到作者、编者的意图和语文教学的总导向性,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课时目标,它应该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链节,所有的课时目标之和就等于整个语文教学的总目标的完成。所以每一个课时目标必须像指南针一样坚定不移地指向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就要做到:
1.教师应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教材,确立教学的侧重点。教师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这一点,对确定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仔细钻研教材,在多方收集教材反复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做到透彻理解课文,才能获得对课文的深层次感受。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通过多次阅读课文,教师体会到晏子和楚王的对话部分应是本文最精彩,也是最容易激发学生思维共鸣之处。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很自然就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晏子和楚王的精彩的对话,来体会晏子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唤起自身的体验。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显然就是通过体会对话语句中的重点词语来把握人物思想感情,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做到了这些,引导学生学语习文的目的也就很容易达到。
2.善于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从学生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认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将学生的昨天、今天、明天综合在一起,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不同个体对文本的解读是不同的,教师不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跟文本对话,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新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学的角度,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一方面去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我们的课时目标考虑较多的是教参,是考试的内容,是课文的内容,对教学对象考虑得少,对教学的导向性考虑得少,对教学方式考虑得少。过分的依赖教参限制了老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求知欲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思维的张力,活跃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活动朝着高效快速的方向发展。
新课程论文【第二篇】
论文摘要:语文教学课程要求教师课堂设计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文章针对新的要求就语文教学提出了教师在自身素质建设方面的建议,讨论了课堂设计方面的技巧。就如何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互动谈了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听听那冷雨》、《滥竽充数》等课堂教学进了实例分析。
语文是最丰富多彩的、最有吸引力的一门学科,它能使我们徜徉于奔腾不已的历史长河,感受上下五千年的风风雨雨;它能帮我们攀登一座座思想的高峰,关注一颗颗悸动的灵魂。在高声吟哦中,体味唐诗宋词光彩与韵味,在沉潜玩味中,去品味竹泉松林的高雅,在求同探异中,领悟缤纷的世态万象。但就是这样的一门本应充满吸引力的课,往往不能引起多数学生的兴趣,学生一节课下来,收获寥寥。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新课程要求为指导,强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更新课堂理念,提高教师素质,改革课堂结构
1.充分了解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丰富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语文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理性情感与智慧的结晶,直接作用于社会的发展过程,是增强人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能力的工具。所以人人都有接受语文教育,参与语文教育的权利和责任。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结构,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是一个爱学习、会学习、不断学习的人,通过不断的学习,接受各方面的信息。一个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思想家,一个知识渊博的“杂”家,一个充满激情的演说家。一个充满反思精神的改革家。
2.准确把握调整语文的学习与学生的爱好、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审美情趣。
一般来说,教师较难辨别哪些是学生自己就能理解的,哪些是学生想理解也理解不了的,哪些是他感兴趣的。工具性理论的长期盛行,把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知识的单向灌输,变成枯燥的纯技术训练,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成了两件相互独立的事。在这种教与学的关系中,满堂灌、纯技术性的教学方式,致使语文学科唯美的特点难以体现,学生一个个成了高考的奴仆。不能说学生不努力,但收效甚微。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改革,一定要优化课堂结构,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不应只关注自己的表演,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学”的兴趣。让他们能够自觉地打开自己的心胸,在身心愉悦的阅读中去自我发现、自我吸收、自我创造。这就要求教师融入学生,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读书和自由思考的时间,提供相应的资料,引导、帮助学生自己去提炼文章的要点、难点和疑点,把课本真正当作一个例子,可以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去解剖、推断、体会,或在学习中摸索不同文体的写作规律,或在学后总结学习的方法。教师应该从旁启发、点拨、引导学生自己感悟。才能使学生提高水平尝到乐趣。
比如《听听那冷雨》课文中,在作者笔下,客观的雨富有了人性与灵性,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来写雨。如果我们一句句去分析,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若让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可以找出他们感兴趣的段落去鉴赏,找出他们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虽没面面俱到,但却强化了学生在作为欣赏者的主体地位,感受出了文中诗化的语言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3.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由于活动课形式新鲜,并与一定的社会生活相连,而且涉及到语文知识的方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进行“错别字普查”;让学生组织环保小品演出;研究广告的创意,仿写广告;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辩论比赛;为“感动中国”这个节目编写颁奖辞等等,学生通过参加活动,能做到把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以趣味性带动知识性,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的,也是扎实有效的。
二、培养创新精神
1.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对过去的遗忘,是对现实的不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当孩子充满好奇,带着无限疑问走进学校时,我们应该充分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而不是把他们放进“套子”里让他们按统一的模式成长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是我们教师的责任;让他们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开发他们创造的潜力,能动的追求知识的创新,使他们在创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向成功,是我们的义务。写作教学中,好的作文题目首先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其写出富有情感而且富有个性的文章。否则只能是空对空,空来空去空成空。在分体裁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写一些幻想型文章,这样可以使他们突破思维定势,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另外像续写小说,把诗歌改写成散文,古文改写成话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与满足。2.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论,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尊重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个性得以张扬,1篇课文,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重点,设计风格多样的教案。在教学中,要把课前预设与教学过程的随机生成结合起来,不能死板的照搬教案设计。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比如《滥竽充数》这个寓言,我们应首先引导学生从矛盾的主体东郭先生方面考虑,批判他的不学无术,不思进取;也可以从矛盾的客体齐宣王和齐缗王的角度进行分析,批判宣王好大喜功,爱面子,导致庸才盛行或者赞扬缗王明查秋毫,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从乐师的角度进行思考,批判他们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通过这种思维体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重视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指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阅历经验与智慧知识,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受教育者身上的人文需要,进而培养他们对于自己、他人以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的意识与能力,并最终促使他们认识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树立高尚的人文理想和关怀,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的教育。看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从“诚信”、“心灵的选择”再到“人文素养与发展”、“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无不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得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让学生在人与人交往中反躬自省,寻找人生的真谛,以博爱去面对人生,在物欲横流围困下,站稳脚跟,寻求人生的意义,这才是教育的初衷和根本。
新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恰好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立的。学生能根据兴趣走近名家名著,潜心阅读、钻研。允许他们有选择的学习,根据兴趣进行学习。走近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走近屈原的“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走近司马迁和文天祥,感悟死是一种勇气,而活着更需要勇气。阅读李白,敬仰他的“安能摧眉事权贵”的傲岸;阅读杜甫,感动着“大庇天下俱欢颜”的胸襟;阅读王安石,警醒着“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的告诫。每一次都是学生在与伟大的心灵倾心交谈,都是学生精神家园更加充实,都会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升华。
总之,语文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吹进了每一个教师的心灵深处,他给教师进行教改指明了方向,也增强了每一位教师责任感和危机感,面对挑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语文教改推向高潮,使我们承载着几千年文化的母语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冯永兰。《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甘肃教育》.(27-27)CN62-1024
2.朱超。《人文精神: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基调》.《现代语文:中旬。教育研究》.(13-14)
新课程论文【第三篇】
一、“情感”评价
现代教学评价要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以教学目标实现程度为依据来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音乐课程目标具体涵盖了三个维度,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式、知识与技能。作为一线音乐教师必须明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最核心的目标。它包括“丰富情感的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具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教育效应主要体现在熏陶、体验、感染等情感层面上,所以,教学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音乐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例如《七子之歌》的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曲式结构AB二段。A段旋律平稳,在中音区,力度中弱,学生用平稳,柔和的声音表现对母亲的依恋之情。B段旋律走向高音区,力度较强,用呼唤性的音调表达企盼回到祖国怀抱的强烈感情。如《桑塔·露琪亚》的教学中,曲式结构同上,A段用母音“lu”来哼唱旋律,B段用“la”来哼唱旋律,目的让学生放松声带,控制气吸、打开口腔、训练声音的统一,更好地表达情感。也可用多种教学手法,A段由一人领唱,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表现小船在海面上轻轻荡漾的迷人景象。B段全班齐唱,以饱满的声音表达船夫们热情奔放的性情。可按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将歌词的意境融入于教学中。也可进行“识谱”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也可用多媒体的教学,学生直观感知音乐的内涵,达到声情并茂,神形兼备,情感交融的教学境界。又如蒙古舞蹈《天堂》用肢体语言表达,粗犷、豪放、舒展大方的特点,以赞美草原的辽阔、美丽、抒发对祖国家乡生活的热爱。一曲《扬鞭催马运粮忙》以热烈欢快、清脆、悠扬的笛声,表达人欢马叫、你追我赶运粮忙的热闹场面,和为国家多运粮、交好粮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去表现音乐情感,用自己的歌声、乐声、肢体语言来表达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这也是音乐教学要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学评价要始终把握“情感”这一核心,情感应成为音乐教学的灵魂。
二、过程评价
音乐课程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实现的。这里指的“实践活动”是一个过程,从学生个体而言是一个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在小学阶段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如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总体上与城镇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刚进初中,有的学生连七个唱名,音名也不认识,作为音乐教师,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何进行评价。是激励、唤醒、鼓舞还是埋怨?我选择前者。在音乐课中,我观察多数学生注意的是愉悦性。没有兴趣,谈何喜好!我在苦苦反思,我的个性开朗活泼,有时也挺幽默,学生经常被逗得开怀大笑,但为何他们却没有一种对音乐课完全自我投入呢?更让人不解的是总卸不下戒备的面具。如《青春舞曲》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大胆地、自信地、有表情地表演了一段新疆舞蹈,学生为之尽情地鼓掌、喝彩、着实让我感动。况且他们对新疆“移颈”的舞蹈动作充满好奇,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立即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评点《青春舞曲》,使学生了解到维吾尔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青春舞曲》充分体现了这一民族特点,节奏欢快,载歌载舞,从而加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让学生不限形式地创编《青春舞曲》,这一下教室里“乱”了起来,学生们有唱有跳,有的在教室里寻找一切能发出声响的东西:报纸、玻璃瓶、圆珠笔、易拉罐、凳子、桌子为《青春舞曲》伴奏。全班同学快乐地体验着,沉浸在新疆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之中。
1.重视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主客体的转换,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过程中的主体,在以往的欣赏课中,往往是教师的评价代替了学生的评价,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生对欣赏音乐舞蹈的潜能。由于现代传媒的多样化,学生对音乐舞蹈的欣赏有一定的认知。欣赏蒙古的《牧歌》,新疆的《青春舞曲》,藏族的《走进》,东北的《秧歌》,芭蕾舞《白毛女》选段,《红色娘子军》选段,国际标准舞《华尔兹》,拉丁舞《牛仔舞》,《桑巴舞》,时尚的《街舞、劲舞》,学生均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蒙古舞,刚柔相济,热情奔放,具有蒙古人的性格;新疆舞“移颈”动作的民族性,节奏欢快,常用打击乐器手鼓,载歌载舞,抒发新疆人民爱生活、爱家乡的真挚情感;藏族舞,长袖轻扬,祥和优美;东北秧歌具有“浪”“俏”等特点,用手绢花的变化烘托舞台气氛,突出欢快、喜庆的音乐主题;华尔兹舞曲轻快、明朗而动人,得到美的享受;芭蕾舞是一种优雅、舒缓的舞蹈,脚尖、肢体、身躯等都会“说话”,是一幅精美的艺术品;拉丁舞,表现出活泼、自由、热情奔放和充满浪漫的情调,使人赏心悦目。学生参与音乐欣赏的评价,激发了他们课余对音乐舞蹈欣赏的关注,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拓宽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视野,使音乐融入生活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参与音乐欣赏的评价,收益匪浅。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激励性评价
音乐课的学习不能只限于结果,班级四五十个学生个性差异很大,如果只限于终结性评价,往往把学生定格在僵化的毫无激励作用的档次上,更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谈不上陶冶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如《乐海泛舟》的学习。要看学生能否以自然、甜美的声音唱出《摇篮曲》的意境,能否真正感受到《鳟鱼五重奏》中不同演奏手法所引起的情绪变化,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表现能否感受到了《惊愕交响曲》中最具有特色的变奏手段。能否主动了解舒伯特等艺术家的艺术成就。这里的“能否”两字很重要,只要“能”就达到目的,“深度”另当别论。这个“能”就是一个过程,看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到结束,从“不能”到“能”是参与过程体验情感的过程、成功的过程,加以肯定。设立教室“点歌台”。课前十分钟由第一位进入音乐教室的学生或有进步的学生按照整理的曲目点歌播放,作为一种激励。每学期让学生录制1~3首歌曲,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享受快乐,建立自信。
过程评价还可制作“闪光卡片”,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作音乐档案。为师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得到更多的启示,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从而使教学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三、多元评价
1.考试评价
众所周知,考试是对教学效果评价最常见的方法,指令性课程范式将音乐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束缚在狭窄的课程流水线上,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练习。因此考试也是统一的预定性的。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往往总是一首歌加一张试卷,考试由老师一人说了算。这样的评价往往只有极少数学生优秀,而多数学生都只是平庸者或失败者,事实上,学生因先天条件,兴趣爱好等个性差异,在音乐表现上不能样样都突出。有的擅长演奏,却不喜欢唱歌,有些喜爱唱歌,却不会舞蹈。一个人声带不好,学声乐就有问题,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考试的评价更趋公平化、合理化、多元化、个性化。
2.日常形成性评价
日常形成性评价应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的情操是长时间的、逐步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但平时对学生的考查是十分必要的。平时尽可能通过观察、提问、阶段抽测,实施日常形成性评价。
3.特长评价
特长评价。在期初就确定一些项目:唱歌、演奏、舞蹈、作曲、表述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告诉学生到期末以组织音乐会或演唱会的形式进行测试,这种多元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才艺的展示,也促进学生平时的努力,争取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使不同爱好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学生也乐于接受。
4.自主评价
自主评价。自主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自主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以“快乐参与”为主线,以“班级音乐会”为载体,学生的吹、拉、弹、唱等形式不限,一改往日紧张严肃的考试局面,给学生充分展示才艺的平台,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平常的教学中,我还把写心得体会融入音乐教学,每学期让学生交1篇学音乐的体会文章。学生上交的文章内容比较广泛,有的谈对音乐艺术的认识,有的谈音乐学习的进步与不足,有的谈自己为何喜欢上音乐课,有的谈音乐对校园生活的作用,有的谈自己喜欢的音乐等。让他们得到更宽松的表现自我的空间,行使自评、互评的权利,这样才能构成真实、民主的课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5.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直接成为对学生的音乐等第的考核,我将近6年的市级一、二、三等获奖节目汇总:舞蹈6个,声乐3个,器乐5个,共有88位学生素质报告单的音乐等第直接进入“优”。每年学生参加市中学生文艺汇演的得奖学生及时由学校张贴红榜鼓励,并将获奖节目整合、扩充组建校宣传队,到敬老院、乡村汇报演出,得到群众的高度评价。倡导“合作表演──分项评价”,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社会的认可、群众的好评,对学生鼓舞很大。
6.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要以描述性、鼓励性语言为主,尊重学生纵向的发展,音乐等第要适度放宽,避免教师片面的主观评价。实际上,我每学期都为学生写一段音乐评语,这样做比音乐等第一个字的“优”“良”要更具体、更亲切、更人性化。
通过几学期来的音乐的教学评价实践,我对二年级二个班进行审美态度调查,学生喜爱音乐的人数成倍增长
现代音乐教学评价要体现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评价要尊重学生个体的趋向价值,关注学生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评价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增加了他们爱好音乐的情趣,培养了学生音乐的审美能力。打破狭隘的封闭的评价形式,拓宽了学习音乐的渠道,既激活了课堂教学又落实“双基”,既以学生需要为本,也为学生发展为本,从而有效促进了音乐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音乐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标准论文【第四篇】
关键字: 新课程标准
美术欣赏
人文性
自主性
创造性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它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美术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欣赏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小学美术欣赏课业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一 在欣赏课中凸现人文性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也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美术欣赏课中的一些内容可以很自然的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要响应江泽民同志所倡导的"以德治国"的原则,教育就应该以德治校,在教学中应做到以德为先,在美术课的内容中可以加入中外积极健康的人文思想,从艺术品的欣赏中挖掘德育素材,将德育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价值观。
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欣赏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了中华民族永远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欣赏白石老人的国画《却教蜂蝶为花忙》,透过蜜蜂在艳丽的凤仙花旁飞舞采蜜的忙碌情景喻意颂扬了勤奋劳动的精神。作者从普通的生活景致中表达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品味、鉴赏激起了对普通劳动者的敬慕。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作品还歌颂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而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如欣赏《秦始王兵马俑》,从中感受祖国艺术文化的瑰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在欣赏优秀儿童作品时,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儿童情趣,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这类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鸣。
二 在欣赏课中体现自主性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往往一讲到底,这样,造成教师的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局面,欣赏课变成了“讲赏”课。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自省,全方位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美术欣赏课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有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可采取的教学策略如下: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细的体味。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提出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既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
三 在欣赏课中培养创造性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画,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艺术品。如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做一做,既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教学《民间竹编工艺欣赏》时,首先展示许多竹编工艺品,当学生被工艺品所吸引时,紧接着播放介绍竹编工艺的录像,讲解竹编的制作过程。此时的学生,早已把老师
为他们准备的篾片等材料,不由自主地动手编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小玩意儿”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看着孩子们的欢喜劲儿,仿佛是什么伟大的创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图片上的实物和欣赏的作品进行比较,做出评价,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竹编工艺。
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在欣赏、创作中迸发了。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
让我们勇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自己之力。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