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太原城市历史发展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81073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太原城市历史发展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太原城市历史发展篇1

培育发展城市广场文化调研思考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培育发展城市广场文化调研思考2010-06-29 18:51:43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培育发展城市广场文化调研思考培育发展城市广场文化调研思考(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广场文化兴起的背景

**市街心文化广场是在1996年撤县设市作为市政工程的一部分修建的,当时是出于改善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到当地投资兴业、居家从商,经济发展和经营城市的需要,将广场修建得优美些。1998年作为全疆最早启动的县市文化广场,它起了最初的示范性作用,带动了全疆县市文化广场的兴起。广场文化的兴起与市民文化 的形成相关。在广场修建伊始,街心文化广场的作用与功能是政治性的,只用于政治集会、游行和节日庆典的举行。1998年启动文化广场以来,街心文化广场除了改善环境,吸引投资、发展经济的目的外,更增加了给市民提供娱乐休闲的空间,市民养生保健,在空地跳舞、练拳等体育活动的功能。广场文化的出现正符合市民精神生活的渴求.填补与充实了他们的余暇时间,市民参与广场文化建设,不仅是市民对政府提倡精抻文明的积极响应。也成为他们发展自身的内在要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广场文化正是在市民物质与精神都具备的良好的基础上.在政府提倡,引导和市民主动参与的双重推动下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的。

二、**广场文化的现状

一是政府牵头,各单位广泛参与。近年来**市每年年初就作出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实现了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

范化。全市的8个文化广场每年都举办大型活动60多场次,演出节目800多个,参与单位近150个,参与人数5000多人,观众达10万多人(次),极大地丰富了我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形成了“党委政府倡导、文化部门指导、单位主办、社会联办”的广场文化建设格局,对推动起广场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自发组织,市民自娱自乐。市区居民当中有一定文艺专长、爱好戏曲、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老年朋友们自发组织成立了老年人戏曲队、老年人木兰剑队、老年人秧歌队,老年人夕阳红艺术团等每天在文化广场自娱自乐,同时排练着各种节目,在节假日为居民群众登台亮相。

三是完善群众文化建设的指导机制。市文体局探索群众文化指导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联系,聘请专家及辖区内的文艺名人、具有文艺特长的市民,成立群众文化指导委员会,并将一批思

想品质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的热爱群众工作的市民骨干,采取了志愿者注册制度,形成了专业工作者和志愿者相结合的群众文化活动骨干,使群众文化建设有一支能战斗的文化队伍。

四是充分调动城市居民群众参与广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每年围绕鲜明的主题,精心设计各项活动,让更多的家庭走进活动中。活动形式上,提倡多样化,努力做到富有情趣,喜闻乐见,贴近生活,与时俱进。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中,注意把群众自发、分散的活动组织起来,逐步建立和规范戏曲、体操等各种群众性的文化社团,组织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培育,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广场文化活动中来,使得广场文化成为市民休闲纳凉的一道文化大餐。

五是以城市广场文化为中心,向社区、学校、企业、军营辐射延伸。把群众文化的触角扩展到城区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校园

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三、广场文化存在的问题

1、我市的广场文化活动大部分集中在城区范围,农村广场文化活动相对滞后。近年来我市投入大量的资金新建了哈图布呼镇、夹河子乡、西湖镇、西大沟镇文化广场,但因为种种原因,乡镇广场文化活动开展的不平衡。

2、广场文化活动中的节目质量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要求。广场文化活动中存在一个文艺节目反复演,年年演,缺乏新意,或是照搬录象带、光碟上节目;符合群众口味,特色浓郁的节目少,新创作、编排的节目少,甚至还有滥竽充数的现象存在,使文化活动引力大大降低。

3、广场文化参与性不强。许多单位没有意识到广场文化的作用,以及广场文化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开展广场文化的活动中积极性不高,不能把最美的歌和最美的舞蹈奉献给市民。

4、广场文化活动经费紧张,场地有限、设备不足。广场文化的音响设备多年老化,灯光只是满足照明的需要,这与我市经济发展的步骤不协调。

四、对培育广场文化的思考

1、建立广场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促进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对全市广场文化的领导和宏观指导,进一步健全各类制度,定期开展各类广场文化活动并提前公示各类活动计划。这样既可以提供给有艺术特长,渴望参加演出的市民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又可以让广大市民参与其中。

2、不断交融、互动、发展广场文化。

**市具有三区革命、兵团农七师军垦文化“红色文化品牌”,同时还具有鲜明的“农牧文化”和“工

本文地址:http:///zuowen/

太原城市历史发展篇2

中国城市发展网 >> 城市发展 >> 城市文化 >> 内容阅读

关于太原城市文化转型发展的思考

作者:白晋虎 来源:黄河新闻网-前进 添加日期:11年01月26日

城市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淀的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要充分认识城市文化在转型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十二五”开局之际,根据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太原市围绕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这一核心命题,把城市文化建设作为率先转型跨越发展的精神动力支撑,加快推动城市文化的建设步伐,对于新太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市文化占居不可或缺的地位。

1、城市文化是城市实力的重要源泉。城市文化是支撑城市生存、发展和竞争的巨大动力和无形资产。城市文化既有艺术光辉,又能提高市民素质,丰富社会生活,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社会收益,推动经济增长。如城市艺术文化设施和公共艺术审美的开发、利用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凡是人文精神和科学文化能够得到很好结合并发扬光大的时候,城市就会出现兴旺繁荣。因此,可以说,成功的城市必然是文化城市。

2、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灵魂所在。城市是文化的高地,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与文化密不可分。城市文化,既可充实城市的内在底蕴,又能丰富城市的外在形象。城市形象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展现城市形象,首先都应该体现的是文化意义上的深度和魅力,即文化的内涵。城市要在体现城市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生态环境文化,并以此来升华管理理念,陶冶市民情操,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明水平。

3、城市文化是城市经济的强大力量。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其创造的产业价值也是巨大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很明显的。这种推动力又会对城市及其文化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城市文化营造的良好的投资运营环境成为城市文化产业化延展的前提,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成为产业化的要素,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振兴文化产业的同时繁荣城市经济,城市的发展就有了强有力的产业保证。文化产业符合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标准,它构成了独立高层次的城市生产力要素,是新经济资源的整合器,担负着整合城市其他生产力要素的重要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4、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色的核心要素。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在于个性美。而城市特色又与其山水地貌、民俗风情、历史沉积、文化沉淀是分不开的。一个城市只有保持它固有的特色,在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上不断创造和美化自己,才会具有长久的魅力。人为地改变一个城市的传统风格和特点,牵强附会地注入一些格格不入的东西,都是对城市特色的扭曲。在崇尚个性化的时代,城市如果不能塑造自己的特色,就会失之平庸而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次,城市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城市文化对人才具有很强吸附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制定措施育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筑巢引凤招人才,是一个城市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所在。人才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营造好的城市文化吸引更多人才为我所用,从而进推动城市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

2、城市文化促成创新因子的集聚。事实上,创新精神本身就是城市文化的一个永恒主题。城市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城市形成无形的约束与支柱。一个好的文化氛围确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持久的活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发展能力和水平,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推动城市的创新发展。

3、城市文化对招商引资有较大影响。城市文化是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城市文化的开放性、兼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来投资者本地化的压力,节省投资者的管理成本。而吸引投资的多少决定城市资本力的高低,从而影响城市在竞争中的地位。

4、城市文化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经济价值来看,城市文化及其文化力是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从社会价值来看,城市文化是促进市民提高自身素质,建设文明城市的内部动力;从生态效益来看,城市文化和城市观念对城市生态环境有深刻的影响。

二、转型发展时期要努力做好城市文化的经营和设计

1、打造具有个性的城市文化理念。城市经营中,必须在城市产业特色、城市文化特征、城市风格类型等上面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在未来的城市之林中,城市将以什么形象出现,这是城市文化经营的一个重要前提。为此,城市理念文化的设计,一是要做到把城市核心理念当成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核心要素来看待,切忌把城市的理念文化当作赶时髦的东西。有价值的理念文化,它既包含着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更是这个城市经济、社会与自然等多方位文化信息的浓缩和提升。二是要做到把城市的理念文化当成价值高度浓缩的原价值来看待。价值高度浓缩的理念文化来自高密度创造的精神劳动。理念文化的这种特性,是理念文化成为文化体系设计中创造性最强、知识密度和跨度最大、难度最高的设计。城市理念文化的设计必须在经过广泛的深入调查和充分认证的基础上进行,这一任务可以由专业化的经验丰富的咨询公司承担,应避免其仅仅成为领导或会议讨论式的设计。

2、进行充满活力的制度性安排。推动行为文化建设最有效的途径和杠杆是制度的安排。城市的发展,尤其是文明城市建设,应该更直接得益于城市文化这个内部力量的推动。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它涉及市民素质、社会风气、民俗民情、新闻传播等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各种城市文化设施。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会使人觉得这座城市有种独特的意象和吸引力,使人在精神上产生共鸣,行为上产生共振。当社会中存在着有损社会文化和精神健康发展的不良行为时,决不能简单地认为这只是一个个体的认识问题,或是教育失败的问题,而往往是一个制度缺陷问题。要从根本上纠正这种不良的行为文化,就应当从解决制度的缺陷着手。在城市文化经营中,不

仅要利用传统的教育、文化活动这只有形之手,更要利用制度这只无形之手来推动行为文化的设计,以形成城市文化竞争力之源头活水。

3、在系统整合中塑造出城市魅力。成功的城市文化塑造,应当是在充分展现城市文化内容多样性的同时,又不失文化整体中所要表达的传神的内在魅力和无形的吸引力。要使城市文化得到传神的表现:第一,要实现行为文化、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三个系统的统一。三者之间要交相辉映,就必须走出传统的城市规划的路子,使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观,既不能表现领导的偏好,也不能成为设计者个人技术和艺术才能的单纯展现,而应当是在市民参与的基础上有各方面专家参加的综合成果。城市的建筑语言不能成为简单的建筑美学的符号,而应当是展现城市特有理念的符号。第二,要追求物质与精神二元统一。就是要在城市文化塑造中,实现公共文化产品形成的外溢资产与产业文化系统产出的私人产品之间的良性互动。城市文化在考虑如何利用公共文化的魅力提高城市吸引力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推动产业文化的发展,实现城市文化产品的输出,提高城市的辐射力。

4、瞄准城市文化的聚焦效应着力。就是选定最能表示城市内涵和传神魅力的文化标识作为核心,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载体和多种媒体手段,使整个城市最有效的文化信息不断在城市文化标识上积聚,使城市文化标识在高度聚焦中闪光发亮,成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城市魅力和城市竞争力。城市文化的聚焦效应,要求找出城市文化的核心内涵,以文化创新设计为手段,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经营;在城市的文化经营的过程中,要求保持在空间上聚焦、在时间上连续;城市的文化经营要在明确的城市文化标识的前提下进行,以此形成和扩大城市文化的聚焦效应。

三、要围绕转型发展全面推进城市文化的创新和提升

1、规划是城市文化建设有序发展的关键。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要把文化发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使城市功能、城市环境与城市文化形象有机地统一起来,体现人文精神,符合美学原则,提高城市设计和建设的文化品位。具体要注意体现三点:一是科学性。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要求城市文化的个性、文化产业的设置、文化发展的走向、城市空间的布局都必须符合文化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二是时代性。要更新观念,树立市场经济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理念、公众参与理念,强调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要创造诗意栖居的环境。三是超前性。要强化城市发展的战略性研究,着眼于世界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前沿,使城市文化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而不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

2、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一是要在研究区域文化上下功夫,发展地方特色。搞城市建设,发展城市经济都要打文化牌。需要强调的是,发展地方特色,并不是要排斥外来文化,而是要在找准自己的位置与特色的基础上,认真处理好营造特色与学习借鉴的关系,以开放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广采博纳,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地方特色更浓更厚。二是要在弘扬历史传统上下功夫,发展历史特色。一些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城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历史是根,一些缺少文化传承的城市,纵然高楼林立,总难免会让人感到有些苍白、浅薄,缺少精气神,没有独特的风格、魅力和吸引力。在大规模的旧城拆迁改造过程中,能否以超前的眼光、审

美的品位,慧眼识珠,牺牲一些眼前的利益,把貌似陈旧其实饱含着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保留下来,留住历史的记忆,使之焕发新的青春,这是检验一个城市是否有文化视野和远见卓识的重要标尺。三是要在彰显人文风情上下功夫,发展风情特色。文化往往蕴含在历史上留下来的老街巷、老建筑、老地名中。街道之所以能传达城市的魅力,就是因为街道是一个城市风土人情展示最充分的地方。城市文化建设就要善于挖掘和提炼这种风情,并将其注入城市的本质内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故乡的什么呢?除了故乡的亲人就应该是故乡的风土人情了。

3、不断增强市民的整体文化意识。增强市民的文化意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而市民的文化意识既取决于教育,又取决于管理。目前,我们的城市教育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结果导致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市民教育体系,使广大市民缺乏市民意识和社区成员意识,进而缺乏对城市和所在社区的关怀意识、参与意识、维护意识、建设意识,表现在公共生活中,就是公德意识的欠缺和行为方式的不文明。同时,我们的教育与管理往往还是“两张皮”,口号式教育多,人性化、精细化管理落实少,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如果不以人为本,重物轻人,市民的文化意识就得不到强化,难以变成自觉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注重对人的关怀、尊重,它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比如逛步行街商场能不能歇歇脚,走在橱窗连绵不断的街上疲惫不堪时能否找到可稍坐小憩之处,等等,这都是很重要的。

4、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又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城市、文化、人相融合的城市生态文化系统,它们之间的作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人造城市、城市造人,人造文化、文化造人,城市造文化、文化造城市。对人而言,城市首先是一种物的存在。人造城市,是人类适应、改变环境的活动,它重视城市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重视城市的生态问题,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存环境,减少和避免各种城市问题和城市病。同时,人造城市说到底又是人们对建造城市理念固化的建筑语言表达。另外,城市也对其居民不断地加以熏陶,就是在这种人与城市的互动中,产生了生态文化。在这种过程中,人们逐步调适自己与环境、与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从而对生态的觉悟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最终实现人类诗意地栖居。

太原“十二五”期间和未来更长的阶段要健康和谐可持续地发展,在全国省会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走文化强市之路,在转型发展进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引导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力,这是太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作者系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录入:胡雁霞 责编:钟欣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相关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城市发展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供参考。本站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

太原城市历史发展篇3

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发展

资源型城市如何走上科学发展之路,这是一个非常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产业结构单

一、生产方式粗放、自主发展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是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的困难。一些资源型城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依赖资源,抑制了人们的创造能力,结构调整缺乏内在动力,并且带来了生态恶化、收入差距悬殊等社会问题,加大了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山西省晋城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长期倚重于煤铁资源。近年来,晋城市坚持从资源型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调产,增创优势,在优化结构中构筑支柱产业新格局

近年来,晋城市始终把转型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集中力量狠抓四个重点。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根据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重组整合之后,全市保留矿井129座,产能规模为亿吨,平均单井规模由32万吨提升到87万吨。在此同时,我们还及早规划新建玉溪煤矿1000万吨,东大800万吨,沟底、沁和各500万吨,国投一期400万吨等几个现代化的骨干矿井,力争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

2.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按照“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思路,在延伸煤炭产业链上下功夫作了3篇文章。一是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在稳步建设高浓度氮肥项目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转向发展以醇醚燃料为主的碳一化工,形成煤肥电和醇醚烃及精细化工并举的产业链条,实现由主要生产化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二是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加快了煤层气开发利用步伐。到2008年底,已建成地面煤层气抽采井2621口,年抽采能力达到22亿立方米以上。全市累计建成煤层气发电厂21座,总装机容量18万千瓦;同时建成煤层气加气站5座,累计改装煤层气汽车3000余辆,市区内出租车全部改装成为双燃料汽车。城市主城区80%区域和居民用上了煤层气。三是大力发展煤电化一体产业。主要是鼓励煤电化工企业整合重组,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目前途经我市的全国首条百万伏级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已经完成,实现了由输煤变输电的跨越。

3.精心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了形成多元稳固的产业格局,在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同时,十分注重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是发展精密铸件和制造业。通过淘汰落后工艺、整合冶炼资源,延伸产品链条,积极扶持发展中高档铸件和汽车精密铸件。目前,全市已形成150万吨中高档铸件的生产能力。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晋城市的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已经起步,2011年底晋城市工业园区将实现产值百亿目标,成为全球重要的精密光机电产品生产基地。三是发展新型建材业。充分发挥当地陶土优势,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在阳城建成了建瓷工业园区,入区企业已达到6家,生产能力达到2100万平方米。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在统筹发展各类服务业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领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拓展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我市背靠三晋腹地、面对千里中原的区位优势,利用高速运输网络,通过整合资源,正在抓紧物流中心园区建设和各县(市、区)的物流园区和配送中

心建设。依托当地丰厚的旅游资源,2008年全市旅游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

二、统筹兼顾,创新机制,在工作实践中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子

转型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统筹兼顾,超前谋划,持之以恒,长抓不懈。

1.未雨绸缪,及早规划。转型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转型必然会陷入 “矿竭城衰”的困境。因此,我们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的经验,充分发挥资源稳定开采阶段的各种优势,抓住国际、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制订了全市转型发展规划,努力掌握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转型发展的巨大动力。这几年,我们不断创优发展环境,努力营造了“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先后吸引了台湾富士康、香港华润、德国北威州rwe公司以及中海油、中石化、中煤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晋城落户。这些大企业、大项目、大集团的引进落户,为我市的转型发展起到了牵引拉动的火车头作用。

3.注重科技,尊重人才。不断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认识,大力实施科教强市、人才强企战略,坚持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特别是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培养、培训和引进了一大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实用技术人才,为转型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

4.注重生态,优化环境。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重点,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先后关停了500多家污染企业和节能减排不达标的企业。2008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7天,位居全省前列。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程,重点狠抓了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城市绿化、镇村绿化和企业绿化,完成高等级公路沿线、白马寺山和城市可视荒山绿化任务,提高高速公路出入口、互通口、城市出入口绿化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市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5.注重安全,促进和谐。在转型发展中,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的位置,认真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使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平稳态势。2009年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死亡率、万车死亡率、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为转型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安全环境。与此同时,深入推进“五大惠民工程”、农村“五个全覆盖”和实事工程,着力抓好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们在转型过程中有稳定的生活条件和安定的社会环境。

6.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新农村“四位一体”的思路,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特色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修编完善了城市的总体规划,将市区规划 “六位一体”、带状向心、联动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功能,带动了农村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和农民创业。加强新农村建设,坚持“抓住两头、带动中间、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方针,全力打造全省新农村建设样板区,重点搞好环城高速公路周边区域的村镇规划和产业规划,促进这一区域的城镇和新农村向中心城市融入,中心城市向外辐射,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作者: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太原城市历史发展篇4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广场文化兴起的背景

**市街心文化广场是在1996年撤县设市作为市政工程的一部分修建的,当时是出于改善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到当地投资兴业、居家从商,经济发展和经营城市的需要,将广场修建得优美些。1998年作为全疆最早启动的县市文化广场,它起了最初的示范性作用,带动了全疆县市文化广场的兴起。广场文化的兴起与市民文化的形成相关。在广场修建伊始,街心文化广场的作用与功能是政治性的,只用于政治集会、游行和节日庆典的举行。1998年启动文化广场以来,街心文化广场除了改善环境,吸引投资、发展经济的目的外,更增加了给市民提供娱乐休闲的空间,市民养生保健,在空地跳舞、练拳等体育活动的功能。广场文化的出现正符合市民精神生活的渴求.填补与充实了他们的余暇时间,市民参与广场文化建设,不仅是市民对政府提倡精抻文明的积极响应。也成为他们发展自身的内在要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广场文化正是在市民物质与精神都具备的良好的基础上.在政府提倡,引导和市民主动参与的双重推动下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的。

二、**广场文化的现状

一是政府牵头,各单位广泛参与。近年来**市每年年初就作出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实现了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全市的8个文化广场每年都举办大型活动60多场次,演出节目800多个,参与单位近150个,参与人数5000多人,观众达10万多人(次),极大地丰富了我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形成了“党委政府倡导、文化部门指导、单位主办、社会联办”的广场文化建设格局,对推动起广场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自发组织,市民自娱自乐。市区居民当中有一定文艺专长、爱好戏曲、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老年朋友们自发组织成立了老年人戏曲队、老年人木兰剑队、老年人秧歌队,老年人夕阳红艺术团等每天在文化广场自娱自乐,同时排练着各种节目,在节假日为居民群众登台亮相。

三是完善群众文化建设的指导机制。市文体局探索群众文化指导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联系,聘请专家及辖区内的文艺名人、具有文艺特长的市民,成立群众文化指导委员会,并将一批思想品质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的热爱群众工作的市民骨干,采取了志愿者注册制度,形成了专业工作者和志愿者相结合的群众文化活动骨干,使群众文化建设有一支能战斗的文化队伍。

四是充分调动城市居民群众参与广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每年围绕鲜明的主题,精心设计各项活动,让更多的家庭走进活动中。活动形式上,提倡多样化,努力做到富有情趣,喜闻乐见,贴近生活,与时俱进。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中,注意把群众自发、分散的活动组织起来,逐步建立和规范戏曲、体操等各种群众性的文化社团,组织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培育,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广场文化活动中来,使得广场文化成为市民休闲纳凉的一道文化大餐。

五是以城市广场文化为中心,向社区、学校、企业、军营辐射延伸。把群众文化的触角扩展到城区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三、广场文化存在的问题

1、我市的广场文化活动大部分集中在城区范围,农村广场文化活动相对滞后。近年来我市投入大量的资金新建了哈图布呼镇、夹河子乡、西湖镇、西大沟镇文化广场,但因为种种原因,乡镇广场文化活动开展的不平衡。

2、广场文化活动中的节目质量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要求。广场文化活动中存在一个文艺节目反复演,年年演,缺乏新意,或是照搬录象带、光碟上节目;符合群众口味,特色浓郁的节目少,新创作、编排的节目少,甚至还有滥竽充数的现象存在,使文化活动引力大大降低。

3、广场文化参与性不强。许多单位没有意识到广场文化的作用,以及广场文化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开展广场文化的活动中积极性不高,不能把最美的歌和最美的舞蹈奉献给市民。

4、广场文化活动经费紧张,场地有限、设备不足。广场文化的音响设备多年老化,灯光只是满足照明的需要,这与我市经济发展的步骤不协调。

四、对培育广场文化的思考

1、建立广场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促进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对全市广场文化的领导和宏观指导,进一步健全各类制度,定期开展各类广场文化活动并提前公示各类活动计划。这样既可以提供给有艺术特长,渴望参加演出的市民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又可以让广大市民参与其中。

2、不断交融、互动、发展广场文化。

**市具有三区革命、兵团农七师军垦文化“红色文化品牌”,同时还具有鲜明的“农牧文化”和“工

业文化”品牌,要努力凝练独具特色的文化,成为广场文化活动的闪亮品牌。在**市周边凝聚着兵团农七师团场、奎屯市“军垦文化”,克拉玛依市以及独山子区的“ 石油文化”,和博尔塔拉州县市、沙湾县“农牧文化”,把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先进文化、积极健康的文化介绍给大众,使人民群众获得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把群众文化更深层次的空间开放性,延伸到全

市群众文化、广场文化的联手互动。广场文化一定还要加强合作,开拓市场,丰富内容和形式。和上述文化进行各自特色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发扬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时,期待和尝试着各种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合作的加强,这将使我们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在交流与碰撞中产生出更多的精神火花,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作品。

3、建立广场文化的多元化模式。

文化广场是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地方。广场文化可以开展宣传典型以增加城市的感染力。文化广场除了文化活动外,又是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地方。我市有实力的乡镇和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广场文化的广告效应,用轮换“值班”或分别承办的形式,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宣传企业产品和企业精神,推广自我,提高知名度,发展经济。通过因地制宜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挖掘濒危民间艺术,使广场成为凸现全市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4、开展主题广场文化。

政府、社会和部门要积极行动,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把握广场文化的发展方向上,在引导和培育上下功夫,组织开展各类主题示范活动,如庆五一“民族团结花更红”、庆护士节“天使之歌”庆六一“祖国的希望”、庆七一“颂歌献给伟大的党”、庆八一“军民团结如一人”、庆十一“红旗飘飘”等。或是由市委、市政府组织,由部门单位等组织、举办各类的专场广场文艺晚会、少儿现场书画、乐器表演等,将宣传教育的主题寓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如“农牧民艺术周”、少儿艺术周、重阳节老年人戏曲舞蹈友谊赛、爱国主义影片展映、暑期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等。充分发挥各类专业或业余文艺工作者特长,利用学校、文工团、文化馆教师的人才资源,培育和壮大企业、学校、社区业余文艺团队,把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与艺术培训辅导工作相结合、与基层单位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与艺术创作活动相结合,引导广大群众由起初的好奇参与而渐渐产生浓厚兴趣并且热爱,使广场文化在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5、不断探索广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对广场文化活动的宏观指导与规范管理,探索广场文化市场化运作的新途径,促进广场文化活动的长远发展。可以成立广场文化演出经营服务中心,加强对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节目内容审查等。

太原城市历史发展篇5

顾朝林

摘要从工业城市转型发展路径入手,基于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理论和美国城市的三次转型实践,就中国城市可能出现的转型城市类型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特别注重第三波和第四波城市类型的概括和归纳,它们是后福特主义城市、边缘城市、网络城市和旅游休闲度假城市、文化城市、创意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科技城市和智慧城市等。

关键词转型发展;第三波;第四波;城市类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但是,过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高强度要素投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到了从出口,投资主导型发展模式向消费主导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这一发展模式的转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市场自身的发展完善,自然实现转变;二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主动实现转变。从中国实际看,后一种方式应更为有效(张建华,等,2011)。实现转型发展,主要在于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人力资本积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生态经济,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形成消费主导型发展新格局。因此,实现转型发展必然对未来城市产生深刻的影响。1 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延伸的全球范围工业化,一方面推进了人类社会汲取自然资源,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进程,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社会尤其是人居环境制造了非常大的麻烦,与之相关联的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研究持续不断,且经久不衰。 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理论综述

19世纪的工业革命是现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直接动力。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城市社会结构,法律制度和价值观,而且在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冲击下,引发了西欧城市在组织制度、社会结构、空间布局、生活形态等方面的全面深刻变化。工业化刺激了社会矛盾激化、道德沦丧,城市环境恶化。上世纪初叶,许多理论家和作家都认识到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管理城市的发展。

埃伯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1898年出版《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修订为《明日的花园城市》(霍华德,2000),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的思想。1920年代早期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致力于研究新城规划解决城市问题,他1932年出版《正在消灭中的城市》(the disappearing city)认为巨大的城市中心尽管不会消失,但几乎无法生存,如果能通过现代通讯和交通手段克服距离产生的影响,那么,人们在城市集中既是浪费也无必要。1935年他发表论文《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broadacre city:a new community plan)提出了广亩城思想,试图通过分散手段解决工业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问题。后来芒福德(lewis mumford)、克拉

伦斯·斯坦因(clarence stein)和凯瑟琳·鲍尔(catherine bauer)都接受了大城市走分散发展的思想。芒福德在1938年出版的《城市的文化》(the culture of cities)一书中集中批评了大城市生活质量问题,主张通过小汽车、高速公路和郊区开发来解决大城市的问题,并提出了规划有机城市(organic community)的想法。

1920年代,法国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认识到城市内部存在各种交流,将工业化思想大胆地注入城市规划之中,他1922年出版的《明日之城及其规划》(the city of tomorrow and its planning)提出了“当代城市(contemporary city)”理论。他以技术为手段,改善城市的现有空间,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向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同时扩大道路宽度和停车场,将车辆与住宅直接联系,减少街道交叉口,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顾朝林,郭婧.等,2011),以适应工业城市产生的城市问题。按照柯布西耶上述乌托邦...城市理想建设和改造的城市,日益暴露出从低收入住房到办公楼都需要大量的工程项目建设等诸多问题。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发现:美国大城市的高层低收入公共住房区已经成为城市犯罪的中心和毫无希望的地方。她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y)震撼了全球城市规划界(雅各布斯,2005)。雅各布斯认为:柯布西耶推崇的现代城市规划模式是对城市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彻底破坏(顾朝林.郭婧.等,2011)。

其他城市技术的鼓吹者,如巴克明斯特·富勒(nster fuller)强调:资源——能源、材料和空间——是有限的(finite),必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他们设计了能源、材料和空间三角形,强调最大化的空间和能源效率建立在最小化的材料使用上(leonard man.2007)。

到了1960年代初,许多理论家认识到通过社会、空间和经济组织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并且注意到通讯技术中的创新效应,一些人称之为后工业社会的转型,也有人称“第三波”、全球村或世界信息经济(marshall mcluhan.1965)。在此基础上.塔里克·法斯(tarik a fathy)提出了“通讯城(telecity)”的概念(tarik a fathy,1991)。快速的信息流动促进了原有工业城市内部工作、生活、交通形式的变化,过去的向心空间结构也趋向离心发展形式。

1991年萨斯基亚·萨森(saskia sassen)出版《全球城市:纽约、伦敦和东京》(the global city:new york,london.tokyo),认为通讯技术的优势正在将现代资本主义转型成为包括公司和城市的全球网。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彼得·霍尔(peter hall)1998年发表《文明中的城市》(cities in civilization:culture,lnnovation,and urban order),将城市的活力、创新能力与文化创造力结合起来,从创新角度构建了技术-生产创新(technological—productive)、文化-智能创新(cultural-intellectual)以及文化-技术创新(cultal—technologlcal)西方城市史理论框架。

美国城市的四次转型回顾

托夫勒(tofflers,1994)通过美国城市从前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到工业化和后工业化过程描述美国社会转型的3个波段,托夫勒称后工业化为第三次浪潮。鲁舍曼(ruchelman,2007)依据城市发展动力转向人力资本和全球-地方联结,称为城市发展的第四波。为了简化明了起见,现按表格的形式概况和回顾美国城市的四次转型(表1)。 中国转型发展的时段分析

叶嘉安等(2006)曾将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划分为4个发展波段。中国城市化的第一波(1949-1978)主要特征是城市化水平长期低于20%,城市作为生产中心经历了“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为主的过程,大部分城市变成了功能不全、结构失调的纯工业基地,尤其十年文化大革命还经历了典型的“逆城市化”过程,类似于西方学者描述第三世界的低城市化(underurbanization)现象(konrad,szelenyi,1977; murray,szelenyi,1984)。第二波(1979-1989)从改革开放开始,将市场机制引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中国城市化过程(ma,fan,1994;崔功豪,马润潮,1999)。在全球化推动下,外资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无论是在以集体所有制企业蓬勃发展为特征的“苏南模式”下(ma,fan,1994),还是在私营企业壮大的“温州模式”下(liu,1992),抑或是”外资驱动型”(extemally driven)(eng,1997)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城市化”(exourbanization)(sit,yang,1997),表现为政府在控制城市化进程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避免了第三世界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假城市化”(inuedourbanization)现象。第三波(1990-2000)始于1980年代后期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城市政府通过协议,招标或拍卖等方式出让城市土地使用权,为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以及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大量资金,也...使得土地价值和资本分配成为城市结构优化的基础,出现了“以地养地”等城市土地开发模式。与此相对应,城市开始以中心商务区为主的旧城改造,建设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中国城市的这种在空间扩张和内部重组使传统上以单位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混杂的城市功能结构逐步瓦解,新的城市社区开始出现(gaubatz,1995,1999;wu,1997)。经济社会的多元化使得城市人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此外,城市空间重组也造成了城市无序蔓延和耕地流失等(yeh,li,1999),从而加剧了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问题。第四波(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企业和国际资本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中国城市进入质量主导发展阶段。

诸大建(2007)将中国城市发展按照数量和内容分为3波:(1)第一波:改革开放之前的时期,普遍不认可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在城市的数量上表现为反城市化,在内容上表现为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2)第二波:从1978年到2010年。城市发展完全是一种数量扩张,以圈地型和蔓延型发展为特征。前一个阶段重点发展乡镇企业,走农村城镇化道路;后期城市化道路转向大都市或城市群发展战略。(3)第三波:从现在起将持续到2020年。城市发展面临着总体转型,即:从经济增长转向人类发展,从物质资本转向综合资本,从政府管理转向网络治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国城市的转型发展分期还未真正纳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理论框架之中。笔者认为,中国城市的发展转型需要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国社会正在加速城市化过程和全球技术以及创新可能对中国城市转型发展施加的影响等三方面考虑,密切关注第三波和第四波发展背景下的城市类型规划、培育和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2 创业城市发展战略演化

所谓创业城市(entrepreneurial cities),即是指面对其他城市和经济空间,追求创新战略以保持或提高其经济竞争力的一类城市。1980年代以来,美国创业城市时代的演化代表了第三、第四波城市发展过程,其中直接经济和/或与经济有关的创新领域包括:(1)引入城市生产,服务,工作,消费,生活的新型地方或空间,如技术城市(technopoles)、智能城市,跨边境城市和多元文化城市,并围绕综合交通运输和可持续发展组织这些城市。(2)选择特定空间或新生产方法来创建城市发展优势,如新的物质和社会基础设施,促进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削弱监管,或创建新形式劳动力市场等。(3)通过加强对居民、乘客或游客对文化、娱乐.新城市景观消费空间监管或高档化等新市场开辟形成城市营销新领域。(4)寻找新的供应来源以增强竞争优势,如新移民来源、城市文化融合、新资本来源、吸引外来投资或重新培训劳动力。(5)重构或重新界定城市等级,如世界城市建设、全球城市地位提升以及基于非连续空间之间的区域间合作。这些都被看作是城市创新或创业的发展战略。

通过美国地方发展政策对创业城市发展的影响看第三波和第四波中哪些因素对城市发展起重要作用,可将创业城市发展分为以下4个时期(clarke,gaile,1998)。

地方导向经济发展战略期

...1970-1980年间,地方导向经济发展战略被设计成: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城市来说,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成本和区位优势来吸引企业的迁移和扩展(表2)。 转型的创业导向经济发展战略期

自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是基于市场已经失灵、强化公共干预以支持私营企业活动为重点的转型的创业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城市继续鼓励减少成本,但注意力转向新增长过程和在更多的企业公共政策作用中寻找经验,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城市发展的设施建设、或者向商务活动直接或间接提供贷款或资助基金,如城市发展奖励基金(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block grant)和城市发展行动奖励基金(urban development action grants)(表3)。 政府创业导向经济发展战略期

自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城市发展政策更倾向于市场导向的企业经济发展战略,使用政府权利形成市场机制,关注新企业而不是保护老企业,扩大投资汇报率,发挥公共和私人基金的杠杆作用等(表4)。

全球-地方联结和人力资本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到1990年代中及晚期,发展地方人力成本资源和日益发展的通讯作为一种发展工具,城市发展主要因素转向依靠经济全球化,人力资本资源和信息基础设施(clarke,gaile,1998)。表5概述了第四波过程中美国城市的应对措施。3 第三波及其城市类型

第三波是基于通讯技术的空间重构引起的,其中无线通讯,互联网及其在世界范围的信息扩展,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和外包等领域的电子技术应用,促进了前台办公操作,常规后台办公职能(routine back-office functions)、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和综合办公室工作等由于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新空间形态的出现。由信息技术发育的知识经济成为第三波形成的基础,因此,先进技术和创新拉动也就成为这一波城市发展转型的主要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过去以制造业为主的生产性城市正在转向基于信息和通讯技术发展的服务性城市。老工业城市,公司总部城市(headquarters cities)、创新中心(lnnovation centers)、养老基地(reti rement sites)等与传统工业城市相关的城市或功能区仍然保持繁盛状态,后福特主义城市,边缘城市(edge cities)、网络城市和休闲旅游场所(leisure-tourism playgrounds)成为第三波的新城市类型。

后福特主义城市

众所周知,福特主义城市是发达工业化阶段的产物。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则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由于个性化需求带来的大规模定制,水平型组织形式和弹性生产等改变了传统的福特主义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都具有灵活性(弹性)的生产模式。与之相对应,后福特主义城市则以网络化和信息化为支撑,在城市区域内按个性生产的需求组织生产空间,传统的完整的产业链转变为更加细化的不连续的产业链,城市空间也变得更加分离和松散(顾朝林、赵民、张京祥,2011)(图1)。 边缘城市

边缘城市是指位于传统城市区域外围,在居住郊区和半农业化区域新形成的集商业、购物、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新区。边缘城市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工业化时代的终结,城市的生产性功能不断弱化,消费性功能逐步强化,城市的吸引力也就不断地衰退;另一方面,由于大城市环状与放射状高速公路的发展,在高速公路的交叉互通口,新一代新城逐渐发展起来(顾朝林、赵民、张京祥,2011)(图2)。

... 网络城市

网络城市是知识经济培育出的一种创新性多核心城市结构,由两个或更多原先彼此独立、但存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于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讯设施联接起来,彼此尽力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batten,1995)。网络城市的突出特点表现为(1)强调水平联系和互补性;(2)注重科研、教育、创新技术等知识型活动;(3)城市增长潜力并不受制于城市规模,而与弹性相关,网络城市的增长明显快于单中心城市(batten.1995)。网络城市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划分(图3)。根据形成机制可以分为功能互补型为主、水平联系为主,交互增长为主和混合型4种类型。网络城市也可划分为基于快速交通体系连接的现实网络城市以及基于通讯和文化交流并建立与多个城市之上的虚拟城市(batten,1995)。图洛克和贝利(turok,bailey,2004)根据网络城市的成因分为经济快速发展且在空间上较为接近的几个中等城市或大城市和形成于强大的发展中心周围的几个较小增长点。对于后者而言,虽然它们可能与中心城市存在更密切关联,然而在这些网络城市之间也存在着功能互补和水平联系,并趋向于形成一个更强大的整体。

... 旅游休闲度假城市

旅游休闲度假城市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市发展模式。全球力和地方力协同存在,旅游休闲度假城市被无止境地(再)创新、(再)生产、(再)获取和(再)创造,旅游活动不仅提供给地方居民的工作和收入,也产生意义和表征,旅游创造和映射地方社会、文化、心理新的内涵,反过来增加和提升了旅游价值,促进人、资本、信息和文化符号的流动加速。一方面,旅游产业被跨国饭店公司、娱乐公司、博彩娱乐场,专业的体育授权机构所主导;另一方面,旅游是地方化的产业,当地的旅游组织、地方艺术和文化设施群体、博物馆和历史保护群体构建地方形象,推动旅游景点的产生,吸引消费者和投资。内城、滨水区、城市郊区等空间成为城市休闲度假的集中承载空间,各种旅游休闲度假的相关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要素,在时空的延续中呈现出动态的发展性,构成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基本形态格局(图4)。

第四波主要城市类型

1990年代以后,广泛的经济转型已经和空间转移、行政权利下放(devolution)交织在一起(clarke,gaile,1998),其结果是强化了地方制度设施(1ocal institutional infrastructure)、鼓励大都市区与区域合作,提升地方创业环境,移交资源决策权,这种...积极的创业方法(entrepreneurial approach)逐渐将地方战略调整到关注人力资本发展和全球一地方连接(global-local links)上来,多区位生产过程、高附加值活动、新国际劳动分工和日益增长的人力资本资源成为第四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与此同时,2008年发生的次贷危机以及所引发的金融产品特别是结构性金融产品的危机,宣告了美国以及发达国家的低储蓄、高消费甚至是超前消费的模式发生了危机。从周期的角度来讲,全球经济发展新周期已经开始,并呈现经济增速放缓、贸易增速放缓的特点。同时,在新周期处于一个技术创新的递减区域,技术蜂聚现象产生的基础缺乏,新技术革命快速来临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第四波的城市发展转型将以自我重建为特征,表现为丰富多彩的特点。

文化城市

文化城市,作为一种战略意识予以实践,在1980年代的整个欧洲就已经开始,欧洲文化之都(capitals of culture)就是其中最为盛行的一种形式,一直延续至今。与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模式不同,文化城市更加强调文化活动、文化经济、城市文化形象策划以市...民文化参与塑造等(palmer-rae,2004)。李奎泰(2006)将文化城市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文化城市指重视音乐、电影、美术等以艺术活动为主的文化艺术城市,广义的文化城市则并不停留在艺术活动的层次,其将包含了城市空间规划以及市民生活质量在内的整个市政活动都归于文化城市的范畴之内。总的来看,文化城市建设就是将城市建设成为市民日常生活和生活方式更具备文化涵养的城市,整个市区空间结构更具文化性的城市,具备满足市民文化艺术欲望所需要的文化设施的城市。与此同时,文化城市也是文明城市、学习型社会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从理性趋利决策(西美尔,2008)和城市增长机器本质(莫勒奇,2008)角度看,文化城市也可以理解为以城市文化为核心手段,组织城市经济活动、社会网络与空间形态,支持城市文化多样性需求,打造城市增长机器,建设不断完善且充满人情味的现代城市生活空间。文化城市包含6个基本构成要素:文化资源,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景观、文化氛围(cultural milieu),文化场所和文化制度与政策,其中文化氛围又称为文化场(cultural field),它是一种磁力空间,粘性力量,将文化城市的诸多要素有机组织在一起,从而实现文化城市的3个核心功能:(1)应对全球文化同化,保障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生存;(2)以文化的手段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3)促进城市居民日常交流,破解理性趋利决策造成的城市居民的心理与情感隔离(图5)(刘合林,2010)。

创意城市

创意城市(creative city)原本是指以文化为主的城市再生,通过城市创意对各个行业的渗透而形成以创意产业为主导产业体系的城市(charles landry 2000;厉无畏,2009)。由此可见,创意情境是创意城市形成的环境条件,创意产业是创意城市的产业支撑,创意产业园区是创意城市的空间表现形态。创意城市是创意产业与创意空间的有机聚合体(图6)。通过发展创意产业,带动空间创新和组织创新、制度创新,进而孕育出创意城市。因此,创意城市着重科技、文化、艺术与经济的融合,强调地方文化特色与区域发展的融合,注重人的创造力与城市创意环境的融合。佛罗里达在《创意阶层》中论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是追逐

①着人才而选址,而人才则追逐有质量的城市地点(florida.2002;;佛罗里达2003)。创意城市的环境生命力和活力分成2个不同的层面。第一层面是生态可持续;第二层面是城市设计,包括易读性,地方感,建筑特色、城市不同部份在设计上的连结,街灯的质感,以及城市环境的安全、友善与心理亲近的程度。 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黄光宇2002),即高效,和谐、宜居、幸福、活力的人类栖境(王云才.2007)。生态城市的核心是生态优先,优先考虑自然生态环境。它是一种“图底关系”互换的思维转变,是“正规划”向“负规划”的变化,即由过去的先“建设”后“保护”的规划向先“保护”后“建设”的规划转变。生态城市建设重点在于:(1)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首先从根本上理解城市所处环境的自然过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条件,使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和谐,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完美、自然的城市格局。(2)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设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区。(3)强调人的幸福感,提升城市活力。通过对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善与提升,旨在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健康宜居的城市。生态城市构成要素由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构成,依托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生态农业、清洁工业、城市文明、人口优化分布等要素,创造一个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人居环境优越、居民幸福指数增加、充满活力的人类家园(图7)。 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是指以减少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为导向,以低碳技术量为支撑,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以低碳社会为理念并以低碳制度为管理导向的新城市类型。低碳城市建设包括3个方面:首先是在能源输入环节,开发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倡导使用零碳排能源。其次是在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转环节,强调建筑、交通和生产三大领域内的低碳发展模式;通过紧凑的空间布局将城市各系统整合成为高效运转的复合体;通过建立能源网络实现能源循环、高效利用;通过市政设施等城市硬件设施支撑城市空间与能源网络的高效运行,通过虚拟网络、科技知识、信息传播,政府管理、风险投资等城市软件设施引导城市空间与能源网络的高效运行,并在城市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与城市能源网络之间建立反馈机制。第三是在co2排放环节,增加碳汇,包括加强森林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增加城市绿化(图8)。

... 科技城市

科技城是以科技创新为目标,以科学技术的产生、传播和在产业中的应用为城市的主要功能(downey,mcguigan,2003),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智慧基础设施为支撑,以科技发展和知识的创新促进个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将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文化理念逐渐渗透到整个经济和社会结构中的城市(王志章,2010)。科技城的核心是为居民、企业、社会提供自主创新的环境(castells,hall,1998),其中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居住、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整体系统,比传统科技园区更为综合全面,比科学城更强调科学技术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科技城由创新源核心区、知识共享平台、科技服务平台、rdp综合体、多样化居住区构成,依托公共服务保障、产业发展政策、智慧基础设施、文化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为制度环境保障(图9)。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之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深度融合,也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唐建荣,等,2011;巫细波、杨再高,2010;陈铭,等,2011)。发展智慧城市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骤,也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和社区和谐发展的转换器。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包括城市经济信息化、城市社会管理智能化、环境维护自动化和居民生活便捷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林跃勤,2011)。建设智慧城市有利于转变城市外延型发展模式与生活消费模式,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推动整个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智慧城市主要注重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畅通、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利、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图10)。5 结论

2011年中国进入“十二五规划”实施期,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经济增长方式也将进一步转变,国家将完成由农业国家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国家的转型,适时适当把握国际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有意识地引导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型城市规划建设和传统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从科技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第三波和第四波看,后福特主义城市、边缘城市、网络城市、旅游休闲度假城市、文化城市、创意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科技城市和智慧城市等都值得关注。

(本文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1年9月20—21日在天津召开中国未来学会分会场“未来城市,城市未来”和同期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在南京召开的年会“城市总体规划”分会场和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11月召开的第四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而写,特此致谢。同时感谢彭羽中(网络城市)、杨兴柱(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刘合林(文化城市)、汤培源(创意城市)、姚瑶(生态城市)、郭婧(低碳城市)、袁晓辉(科技城市)等研究生提供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感谢2011年8—9月在美国犹它大学访问期间魏也华教授提供许多帮助。)

注释(notes)①城市的地点质量吸引创意人在此居住,企业跟着创意人来,或者创意人自己创立公司,...由此带动城市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城市的繁荣(佛罗里达,邹应瑗,译,2003,p3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1 佛罗里达·理察.创意新贵:启动新新经济的菁英势力[m].台北:邹应瑗,译.宝鼎出版社,2003. charles landry.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lnnovators[m].earthscan publications,london.2000. 3 eng i.the rise of manufacturing towns: externally driven industrialifz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china[j].urban studies,1997,34(4):647-677. 4 gaubatz p r. urban ttansformation in post—mao china:impacts of the regorm era on china’s urban form[m]//d davis,urban spa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tential for autonomy and community in psst-mao china.washington,d c.: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1995.

gaubatz p r.china’s urban transformation:patterns and processes of morphological change in beijing,shanghai and guangzhou[j].urban studies,1999,36(9):1495-1521.

gert-jan hospers.creative cities in europe:urba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j]. intereconomic,2003,38(5):260-269.

john downey jim mcguigan.科技新城镇[m].江淑琳,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3. 8 konrad g,szelenyi i.social conflicts of underurbanization.m harloe.captive cities[m].new york:john wiley,1997. 9 le corbusier.the city of tomorrow and its planning[m]. dover publications,new york,1987.

leonard i ruchelman.cities in the third wave:the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america[m].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2007. 11 lewis mumford.the culture of cities[m].new york: 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1938.

liu a p l.the“wenzhou model”of development and china’s modernization[j].asian surrey,1992,32:696—711.

manual castells,peter hall.世界的高技术园区——21世纪产业综合体的形成[m].李鹏飞,范琼英,王缉慈,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14 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m].new york:mcgraw—hill,1965.

murray p,szelenyi i.the city in the transition to social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4,(8):90-107.

oecd.employment and growth in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r].new york:permission of the oecd.1996.

richard florida.cities and the creative class[j].city & community.2003(3):3-20.

richard florida.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m].new york: basic,2002. 19 saskia sassen.the global city:new york,london,tokyo[m].princeton 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20 peter hall.cities in civilization[m].new york:pantheon books,1998. 21 sit v f,s yang c.foreign investment induced exourban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alta,china[j].urban studies,1997,34(4):647-677. 22 susan e clarke,gary l fourth wave:global-local links and human capital,in the work of cities[m].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8. 23 tarik a fathy.telecity: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on city form[m].new york:praeger,1991. 24 toffler,alvin,heidi ng a new civiliztion: the politics of the third wave[m].atlanta:turner,1994. 25 turok i,bailey theory of polynuciear urban region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entral scotland[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4,12(3).

wright frank lloyd.the disappearing city[m].nyc: william farquhar payson,,frank lloyd,broadacre ciry:a new community plan[m]//richard t,legates,frederic stout.the city :routledge, wu f l.urban restructuring in china’s emerging market economy:toward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gal research,1997,21(4):640—676.

陈铭,王乾晨,张晓海,等.“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5):84—89. 30 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理[j].地理学报,1999,54:1 06-115.

顾朝林,赵民,张京祥.省域城镇化战略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2 哈维·莫勒奇.作为增长机器的城市:地点的政治经济学[m]//汪民安,等,译.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黄光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4 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李奎泰.首尔和上海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文化政策之比较[j].当代韩国,2006,春.

刘合林.城市文化空间解读与利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潘海啸.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10(1).

唐建荣,童隆俊,邓贤峰,等.智慧南京[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9 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王志章.范式与特点:全球知识城市案例分析[j].城市观察,2010(1):27— 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1):56—60.

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m]//汪民安,等,译.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加]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44 叶嘉安,徐江,易虹.中国城市化的第四波[j]城市规划,2006,30(100):13-18. 45 ma l j,c fan m.urbanization from below:the growth of towns in jiangsu,china[j].urban studies. 1994,31(10):1625-1645.

诸大建.中国城市发展的第三波[eb/ol].[2007—07—01].

...47 诸大建.中国城市第三波[j/ol].决策,[2007--08—22].

张建华,程文.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创新[j/ol].155(9),[2011-01—11] 49 顾朝林,郭婧,刘宛.论当代规划师的精神世界[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3):1—16.

厉无畏.迈向创意城市[j].理论前沿,2009(4):5-7.

林跃勤.智慧城市: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j/ol].中国社会科学报,219,[2011—09—01].52 battern.network cities:creative urban agglomer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m].1995.

作者简介

顾朝林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8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