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城市发展建议(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22630

【导言】此例“城市发展建议(最新5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城市发展【第一篇】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发展;城市精神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0-0084-02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它凝集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集中反映了市民的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一个城市只有打造出自己独特的城市精神,才能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使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共谋发展。城市精神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造就了城市精神,而城市精神真实地反映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同时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城市精神的凝练是城市发展的自觉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城市如同人一样,不仅有外在的形式,如高大的建筑、宽阔的街道、密集的人群等等,还有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城市精神始终和城市相随相依,它伴随城市的形成而萌芽,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成长,随着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而成熟。当我们走进一座城市,立即从它的建筑风格、生活习俗、市民素质等方面感受到其独特的城市精神。因此,城市精神不是有无的问题,城市精神始终存在。但是,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精神还没有成熟,没有经过有意识的凝练和塑造,是隐形的、无意识的、自在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繁华。然而,人们在享受物质的满足与便利的同时逐渐感到缺少了什么,忽略了什么。面对一样的广场、大厦、街道名称,似曾相识的雕塑,川流不息的车辆,拥挤的人群,人们开始怀念那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那铺着石板的街道、古香古色的建筑、甚至那一声悠长吆喝。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城市,不再盲目地扩张,而是开始了对自己的反思,开始对城市建设进行自觉和理性思考,城市精神逐渐成熟。“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定位、彰显、突出、强化本城市特点,探讨、塑造城市新精神便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潮流和时尚。”[1]

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建设应该包括两个层面,即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物质建设是精神建设的基础和依托,精神建设是物质建设的底蕴和灵魂。只有物质建设,没有精神建设,城市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特色,失去了内涵,失去了品位和魅力,变得苍白平庸。凝练、充实、丰富、发展城市精神,注重城市“内功的修炼”,是城市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上成熟的大城市无一不是物质与精神共同发展的,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它的物质的繁华,更有它独特的精神气质。如梦想、创造、竞争的纽约精神,时尚、浪漫、文化的巴黎精神,干练、优雅、合作的东京精神。对精神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崛起和快速发展都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二、城市精神伴随城市发展而发展

城市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也为城市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城市精神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传统与时代的结合。历史传统是城市精神的底色,现实是其生动活泼的画面。“不具有城市传统的城市精神,缺乏历史根基与人文底蕴,缺乏个性魅力和发展潜力;不体现时代内涵的城市精神,既模糊城市前行的方向和目标,又不足以呈现城市的活力与后劲。”[2]同一城市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所不同。历史学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熊月之在《上海城市精神述论》中谈到,上海在不同时期,城市精神差异很大。上海在设县以后、筑城以前,城市精神概而言之曰“宁静”;筑城以后,近代开埠以前,上海城市精神突出之点,一是重商,二是奢华,三是宽容;近代开埠以后,上海较突出的是“崇洋”和“爱国”;1949年以后到1978年以前,上海城市精神主要有四条:内向,奉献,听话,自傲;当代上海城市精神概括海纳百川、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儒雅大气、诚信守法、天下意识、崇尚科学、天人和谐。

城市精神也是一种时代精神,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时代的烙印。城市精神必然是当今时代城市文化的现实反映,市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这样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被市民所接受、所认同,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城市精神是时展所需要和倡导的精神,反映时代主题和时代要求,体现出现实性和导向性,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引领城市发展未来。如1993年,温州的城市精神命名为“自强不息、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1998年,温州将城市精神提炼“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2005年,温州再次将城市精神浓缩深化为“敢为人先,民本和谐”。温州精神的反复提炼深化,反映了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精神的与时俱进,不断成长。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城市在创新,城市的精神内涵也在丰富、充实。

三、城市精神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城市精神可以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凝练城市精神,是为了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为全体市民营造的共有的精神家园,能够增强市民的凝聚力,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市民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精神追求。一个民族没有精神上的凝聚,就会走向衰落;一个城市缺少精神上的认同,就会趋于平庸。城市精神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使市民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精神状态,热爱城市、建设城市。城市精神归根结底是市民创造的,也是市民综合素质的体现,培育城市精神,有助于提升市民的思想修养、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方式等,从而提升城市的内涵和品位,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城市精神是城市一张靓丽的名片,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特色风貌,使城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具有独特气质和魅力,可以宣传和展示城市形象,让外地人了解、认知这座城市,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精神的塑造,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人文风貌和文化底蕴,既体现在城市建筑、城市环境等有形景观之中,也体现在市民的精神风貌、素质内涵上,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核心,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支撑。作为一种软实力,城市精神已经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素,并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推动作用。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旗帜,可以引领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一座城市,追求什么样的城市品质,代表了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价值判断。“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建筑、雕塑、设施都可以进行复制和模仿,但城市的精神是不能被复制、被模仿的。”[3]有了城市精神的引导,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和团结全体市民实现城市建设的远景目标;才能使城市发展有准确的核心理念定位,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不人云亦云,不迷失方向,不盲目跟风模仿,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四、在城市发展中塑造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的人文演进的结果,是历史形成的,不是人为设计的,不应该急功近利,但它又是可以引导、塑造和培育的。塑造和培育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高度自觉。发展是一座城市永恒的魅力,也是城市精神的源头活水,嬗变的动力。我们要在发展中去塑造培育优良的城市精神,丰富城市的内涵,提高城市的品位,让城市成为物质与精神并重的健康和谐的城市。

塑造城市精神要结合城市实际,因地制宜,因城而异,不能盲目模仿照搬。城市精神应该植根于城市的历史,才能根基牢固、底蕴深厚;要反映现实,才能充满活力、与时俱进;要着眼未来,才能引领城市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城市精神的塑造要定位准确,与城市的客观环境相符合、与城市的外部形象相协调,体现市民的信仰追求、价值观念,总体性格倾向、思想开放程度等等。只有这样,城市精神才能与城市融为一体,发挥应有的作用,不是曲高和寡的标语口号。

塑造城市精神必须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文化内涵。城市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体现在每一座高楼、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窗口、每一张笑脸。城市建设和管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载体,是城市精神孕育、生长的土壤,体现了城市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者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品位。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传统、经济支柱、文化底蕴、生态环境等要素,科学布局,合理发展,塑造“神形合一”城市精神,无疑是城市建设和管理者必须努力的方向。

塑造城市精神必须大力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塑造和展现了城市精神,某种程度上城市精神就是市民精神,市民素质是城市品位的核心,高素质的市民才有高品位的城市。另一方面,塑造城市精神的过程,也是带动市民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开展城市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和弘扬城市的精神品质,不断增强全体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帮助市民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提高道德、法律、科学文化、身心健康水平,努力让城市精神成为市民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1]秦亚洲,蔡玉高。“寻找城市精神热”正在各地城市兴起[EB/OL].http://im.省略/jrt/111205/

[2]冯铁蕾,范正宇。城市精神:定义、语码与文化经营[EB/OL].

http://省略/?id_forum=009807.

城市发展【第二篇】

关键词: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151-03

前言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以及城市化进程地快速推进,由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而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威胁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严重的问题。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到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以及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都体现了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于解决气候问题所做出的努力。在此背景之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逐渐在各国达成共识。城市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因此,低碳城市的建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07年起,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注焦点。2008年1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苏州作为中国最典型的现代化城市之一,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建设低碳城市的条件。苏州是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近年来,苏州市政府十分重视苏州低碳经济的发展,编制了《苏州发展低碳经济规划》,为苏州建设低碳城市提供了发展方向。苏州建设低碳城市的步伐已经迈出,然而,为更好地建设低碳城市,必须对苏州目前的低碳城市发展水平做出评价,本文将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苏州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5个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苏州目前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并给出具体的建议。

一、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指标构建原则。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低碳城市发展的水平,应该构建一个反映低碳城市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这个指标体系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基本的原则:(1)可比性原则,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尽量选择可比性较强的相对指标和区域间具有共性特征的可比指标;(2)数据可得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进行实证研究,因此,选择指标时,数据应该可以通过各级统计年鉴、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获得,以便进行研究;(3)代表性、综合性原则,选择的指标应该是具有代表意义的,能够反映所要说明的问题。

2.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笔者在深入研究低碳城市特征的基础上,参照中国科学院2009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报告以及目前国内外评价低碳城市发展的指标构成,基于上述原则,构建了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见下页表1)。

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比较

数据选取及分析过程。本文数据选自2011年苏州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南京统计年鉴、无锡统计年鉴以及常州统计年鉴,并经整理测算而得。

因子分析法步骤:

第一步:首先收集整理5个城市15个指标的相应数值,由于各指标之间的计量单位与数量级不一样,为了准确地评价各市低碳城市发展水平,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的方法是:标准化方法(Z Scores)。

公式:x′ij=(xij-xj)/σj,其中:xj=ij,σ=,

第二步:求 R 的特征值以及贡献率。根据标准化后的数据建立相关系数矩阵 R 并得到其特征向量。采用统计软件 进行分析,得出 R 的特征值和贡献率(见表2)。

变量相关系数矩阵共有三大特征根:、、。它们在一起解释了变量标准化方差的%。因此,前三个主因子提供了原始数据所能表达出的足够的信息。

第三步: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对所提取的四个主因子 F1、F2、F3 建立因子载荷矩阵(见表3)。

上页表3给出了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由上页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由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产值比重(A4)、人均生活用电量(B3)、人口密度(B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C5)决定;第二主因子由人均GDP(A1)、单位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C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C3)决定;第三主因子第三产业占GDP比重(A3)、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A5)、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B1)、每百户家庭家用汽车拥有数量(B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C4)、环境投入占GDP比重(C6)决定。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各因子所占权重即各自方差贡献率占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重,并由此得到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的综合指数F:

F=/ F1+/ F2+/ F3

将标准化的数据代入前式可得出5个城市低碳城市发展水平得分及排序。一般来说,综合得分越高,低碳城市发展水平就越高;得分大于0意味着该城市低碳城市发展水平在5个城市平均水平之上,反之则在平均水平之下,需要积极调整发展思路以促进低碳城市的发展。最后通过计算得出2010年苏州同沪、宁、锡、常五个城市的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序结果如下(见表4):

通过因子分析法,将苏州与沪、宁、锡、常四个城市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苏州目前低碳城市发展水平居于5个城市之首,常州次之。这说明苏州近几年在建设低碳城市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苏州在因子2与因子3的排名均为第一,而从因子2和因子3所涉及的指标来看,这些指标涉及到低碳生产、低碳消费、政府对环保的投入等方面,最能直接反映低碳城市发展的情况,苏州作为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近几年在低碳方面的投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在因子2、因子3各指标中,苏州也有落后的方面,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苏州仅有%,在5个城市中位列最后。苏州的人均拥有汽车数量位于5个城市之首,而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却最低,这种交通方式显然与低碳交通的理念不相符合。然而苏州在因子1的排名却不高,从原始数据来看,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还不高,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调整。人均用电量在5个城市中仅次于上海,这说明居民节能减排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产业的低碳化,产业低碳化要求产业技术密集程度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例大幅度提升,产业能耗少、水耗少、排污少、运量少、占地少,产品附加值高,再生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得以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大大提高。然而苏州目前仍然是第二产业占较大比重,第三产业的比重同周边城市相比还不高,这种产业结构十分不利于低碳城市的建设,因此苏州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政府提供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

2.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加大公交投入力度,加快公共交通发展步伐,完善公共交通线网,增加公共交通密度。加快城市的轻轨和地铁建设,打造高速立体交通网络。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降低汽油燃料比重。逐步限制私家车使用,提高私家车在城市繁忙路段的用车停车成本。加速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节能体系建设,引进和开发运输新技术。

3.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减少碳排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应该是每个人的责任。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应该极力倡导低碳消费模式,即在维持高水准生活的同时尽量使用节能低碳的产品和工具。政府应大力宣传低碳理念,教育市民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意识,号召市民从日常生活细节做起,平时注意节水节电,分类处理垃圾,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努力实现个人生活的低排放、零排放。

参考文献:

[1] 金石。WWF 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J].环境保护,2008,(2A):22.

[2] 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33-35.

[3] 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2009,(4):8-13.

[4] 崔耀杰。基于快速公共交通发展下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2009,(19):11-16.

[5] 辛玲。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7):78-80.

城市发展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城市交通

一、城市中的交通问题

1.交通事故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稳步上升和机动车利用程度的增加(人均出行距离),城市中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在10万人左右,发达国家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在10万人以上。此外,还有大量非致命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不但导致了对贵重医疗设施需求的增加,而且使受伤者痛苦不堪。

2.交通拥挤

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堵车,特别是上下班,和放长假时,如五一节,国庆节,寒、暑假等特殊的时段,大多数人都有过“沙丁鱼”的经历。相对于城市道路网的承载力来说,汽车数量过多,诱发了交通拥挤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交通拥挤是汽车社会的产物。在人们上下班的高峰期,交通拥挤现象尤为明显,据统计,上海市由于交通拥挤,各种机动车辆时速普遍下降,50年代初为25km,现在却降为15km左右。一些交通繁忙路段,高峰时车辆的平均时速只有3—4km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经济的效率。在不同的城市区域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笔者所在地区学生公寓集中,每天上学,放学,第二节课下课,第四节课下课,下午第五节课,第六节课下课等等,整个麓山南路上以学生流为主,也有不少的自行车流量,加上公交车流,小汽车流,以及少量的拖拉机等农用车辆,本来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拥挤不堪,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儿的车速不是很慢,时常见到公交车呼啸而过,路上时常会发生交通事故。每年总有人命发生。但是大城市圈内的汽车道路还在继续建设,汽车数量也进一步增加,道路的建设和汽车的增加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更为严重的交通阻塞。

3.停车问题

车辆并非总处于运动之中。当它们处于静止状态时,就要占据一定空间。汽车越多,占据的空间越大。在城市中心区,人多车多空间少,停车场与汽车数量很不相称,停车也最困难。尽管近十多年来在市区建了许多多层停车场,但仍满足不了停车需求。很多城市颁布了法令,采取了很多措施,限制在市中心区停车,如罚款或者按停车时间收费等,以控制进入市中心区汽车的数量。有一些城市制定了“停车一乘车”计划,在市中心区建若干处停车场,汽车司机只能将车停在这些车场内,然后乘公共汽车进入市中心区。但这些措施并没有解决停车问题。有学者提出,应重新认识大型公共交通工具的价值。美国政府曾在70年代中期制定过一个方案,迫使个人使用公共汽车来代替小汽车。但很多人认为,这个方案的实施会减少家庭小汽车的数量,从而改变消费模式,减少就业机会。于是,失业、福利、职业培训和贫困等问题随之出现。发展公共交通还需要政府大量补贴,其结果将限制解决其它问题资金的流动,或者被迫增加税率。高税率将使货币从个人手中分配到政府手里,从而可能造成社会经济体系变化,也增加了政治不稳定性。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停车问题仍在探讨中。

4.交通公害

(1)噪声污染。噪声源主要是汽车的喇叭声,上海市曾对公共交通路线作过一次调查,一般按喇叭次数平均50次/km以上;行使条件较差时达163次/km,平均40次/min。噪声引起听觉疲劳或听力损伤,严重干扰道路周围居民的睡眠,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2)大气污染。车辆排放废气种类主要有CO,HC,NOx,SO2,铅化合物等。从世界范围来看,排放的氮氧化物的60%,一氧化碳的78%,炭化氢的50%是由于交通而引起。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交通所造成的占据了50%以上。

二、城市交通的战略构成

城市道路是指城市范围内的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并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交通设施,并形成和促进发展城市布局、提供通风、采光空间,作为上、下水道和煤气、电力、通信设施埋设通道的功能。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137—90)的规定,城市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道路交通矛盾突出表现在城市,是困扰世界各国城市政府的一件大事,在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城市政府能够骄傲地宣称自己已经解决了交通问题。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者提出和实施了一个又一个方案,但仍然承受着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的巨大压力。事实上,交通问题决不是一个单纯技术问题,它关系到经济、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等众多方面,牵扯到诸多利益的协调,随着观察问题角度的变化,形成了一系列相互矛盾的观点。因此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很重要,合理协调土地开发与交通网络之间的关系,明确交通发展目标和整体框架,加强交通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配合关系,打通交通瓶颈发挥系统总体效能等方法,使得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1.各种等级道路的比例协调

1995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对于上述四个等级道路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应具有的路网密度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表1)。则从快速路到支路的简单对比约为1∶2∶3∶7,大体上呈现为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结构,等级愈高比重愈小,而其所应承担的运输工作量比重文中没有说明。它们分工明确保持合理的比例非常必要的,只有比例恰当才能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组成一个有机网络,等级愈高,里程愈短,纲目分明,如果道路网络中等级比例失调,必然不能发挥网络的整体功能和各级道路的应用作用。但对于不同性质、规模和结构的城市,其各级道路里程所占比重以多大比例为好,合理的变化范围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等级愈高其里程愈短比重越小,则是肯定的。

2.合理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物。

城市中吸引人流的集散点、枢纽点,例如大型体育场、影剧院、游乐场、百货商店,以及铁路旅客站、长途汽车站、客运码头、大型工厂等,会引起复杂繁忙的交通运输问题。因此,在城市总体布局时不要将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物过分地集中,以免造成交通运输和管理上的困难。在规划设计交通集散的过程中,应从城市总体交通着眼,妥善处理建筑物的出入口、公共交通的衔接部分、广场停车场地以及周围道路等方面的关系。

3.全面掌握城市客、货流的流源、流向和流量,调整城市交通运营。

城市交通规划只有同居民的出行活动,与货物在市区的流动规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符合实际需要。全面掌握城市客、货流的流源、流向和流量,认真做好预测工作,是规划和调整公交路线系统,改善行车组织,提高运营能力的至关重要的工作。

4.合理组织城市交通的运营路线和时间。做好这项工作,可采取以下措施:

(1)实行单向交通。国内外实践证明,交通分流,能够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提高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减少交通事故。据有关调查,单向交通可使车辆行驶时间缩短22%,停车时间缩减60%。

(2)错开职工上、下班时间。城市职工的上、下班活动,是城市内部人口流动的基本现象。其特点是流量特大、时间特短。高峰时,人流拥挤成团;高峰一过,街道秩序如常。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上下班的高峰时刻。可以说解决了城市上下班的高峰运输问题,即解决了大部分城市交通问题。实践证明,错开职工上下班的时间,通过延长运输时间来降低高峰的峰值,便可缓和上下班高峰时间的交通负荷。在一些通往城市工厂区的交通干线上,更应采取这个办法来缓解交通拥挤的矛盾。

5.合理布置各种交通市政设施。

重视道路绿化,利用道路两侧的树木和绿地的散射、吸声可以降低噪声。同时在城市间应保留生态通道,以便各种野生物在城市间往来,有利于生态多样性,减轻大气污染等。考虑出行困难者(残疾人和高龄人员)的出行,应专门建设各种便利的服务设施。虽然可以做到以车代步,但是合理的步行者与自行车活动区间是必要的。合理的修建停车场,可以利用大型建筑物地地下空间建造地下车库,满足小汽车不断增长的需求。

城市发展【第四篇】

2.对城市住宅若干问题的剖析王明浩,肖翊,WANGMinghao,XIAOYi

3.人口流迁与城市化:理解费孝通与霍华德吴志明,赵伦,WUZhiming,ZHAOLun

4.中国沿海与内陆地区城镇化发展比较研究——以苏州和德阳为例张莉,ZHANGLi

5.建设三峡库区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及政策选择胡际莲,熊建立,HUJilian,XIONGJianli

6.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实证分析——以山东省十七城市为例刘永久,王忠辉,吴风庆,LIUYongjiu,WANGZhonghui,WUFengqing

7."都市区"概念辨析孟晓晨,马亮,MENGXiaochen,MALiang

8.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整合协调机制的博弈模型官锡强,欧阳华,GUANXiqiang,OU-YANGHua

9.两型社会建设视野中的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以湖南区域为例李晖,LIHui

10.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与碳排放的趋势研究王卉彤,慕淑茹,WANGHuitong,MUShuru

11."突破辽西北"战略中的生态建设问题研究林红梅,LINHongmei

12.北京都市农业的战略定位与路径选择于爱芝,程晓曦,刘莹,丁新萌,YUAizhi,CHENGXiaoxi,LIUYing,DINGXinmeng

13.天津市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互动机制与对策研究高相铎,季萍萍,张斌,王艳霞,李新,GAOXiangduo,JIPingping,ZHANGBin,WANGYanxia,LIXin

14.滨海环山城市天际线景观的组织与塑造——以烟台滨海天际线景观特色为例张建华,潘蕾,ZHANGJianhua,PANLei

15.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研究刘向南,许丹艳,LIUXiangnan,XUDanyan

16.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的思考李铌,LINi

17.回顾与展望: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法律文化探析牛锦红,NIUJinhong

18.中德城市详细规划开发调控比较研究殷成志,熊燕,杨东峰,YINChengzhi,XIONGYan,YANGDongfeng

19.城市医疗资源的配置:非均衡与校正代英姿,DAIYingzi

20.住房保障范围划定问题分析及改进意见邹晓燕,叶剑平,李子松,ZOUXiaoyan,YEJianping,LIZisong

21.巴西政府对城市低收入阶层住房改造的做法和启示徐勤贤,窦红,XUQinxian,DOUHong

2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焚烧法的可行性分析毛庚仁,张涌新,文雯,何董瑞,MaoGengren,ZhangYongxin,WenWen,HeDongrui

23.基于修正分形模型的泛长三角城市群地理经济研究刘忠远,任启平,LIUZhongyuan,RENQiping

24.城市管理中的合作博弈研究——城管部门与无证商贩之间的冲突解决徐兆勇,戴昀,XUZhaoyong,DAIYun

25.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关系分析付飞,张健,FUFei,ZHANGJian

1.乌鲁木齐市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与对策仇保兴,QIUBaoxing

2.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的空间整合童中贤,TONGZhongxian

3.基于博弈论视角的西安、咸阳两市区域关系分析朱菁,张沛,张中华,ZHUJing,ZHANGPei,ZHANGZhonghua

4.从田园城市到知识城市:国外城市发展理论管窥王志章,赵贞,谭霞,WANGZhizhang,ZHAOZhen,TANXia

5.创意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丛海彬,高长春,CONGHaibin,GAOChangchun

6.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评价与展望刘治彦,付晓东,LIUZhiyan,FUXiaodong

7.珠三角城市制造业聚集与分工研究丁焕峰,DINGHuanfeng

8.经济集聚与服务业的发展王泽填,石理恒,WANGZetian,SHILiheng

9.市场进程中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北京市住宅用地为例闫永涛,冯长春,YANYongtao,FENGChangchun

10.现代城郊农业功能定位和布局模式探讨——以北京市为例李洪庆,刘黎明,LIHongqing,LIULiming

11.资源环境约束对城镇人口增长预测及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安徽省为例吴晓勤,高冰松,郑军,WUXiaoqin,GAOBingsong,ZHENGJun

12.我国矿产开发中资源生态环境补偿的制度体系研究景普秋,张复明,JINGPuqiu,ZHANGFuming

13.景观突围: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杨锐,王浩,YANGRui,WANGHao

14.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周艳妮,尹海伟,ZHOUYanni,YINHaiwei

15.走向一元化:我国户籍制度深化改革构想王文录,郁利燕,WANGWenlu,YULiyan

16.我国城镇低收入群体动态变迁及微观致贫因素分析——以北京市为例的考察刘扬,赵春雨,LIUYang,ZHAOChunyu

17.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共生"的区别及启示康琪雪,KANGQixue

18.香港国际机场交通设计简析及启示李朝阳,张临辉,LIChaoyang,ZHANGLinhui

19.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构建——从登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工业遗产谈起何军,刘丽华,HEJun,LIULihua

20.快速城镇化地区社会系统灾变的理论模型——以三峡库区为例黄勇,王锦,HUANGYong,WANGJin

21.城市社区公共品供给机制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庞娟,PANGJuan

22.走向互动融合的城乡协调发展——《走向2020年的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评介魏后凯,WEIHoukai

23.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思路探析——以人口的流动性与宅基地的区位固定性之矛盾为视点韩清怀,HANQinghuai

24.丽江古城民居改造的原真性保护研究徐江,彭雪妮,XUJiang,PENGXueni

25.可持续目标导向下的重庆都市区空间形态组织王正,赵万民,WANGZheng,ZHAOWanmin

26.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董琦,甄峰,DONGQi,ZHENFeng

1.低碳概念下的国土规划董祚继,DONGZuoji

2.中国能源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彭觅,吕斌,张纯,黄斌,PENGMi,LUBin,ZHANGChun,HUANGBin

3.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谢鹏飞,周兰兰,刘琰,张爱华,庞涛,宋芳晓,XIEPengfei,ZHOULanlan,LIUYan,ZHANGAihua,PANGTao,SONGFangxiao

4.南疆铁路沿线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研究吐尔逊·艾山,孜比布拉·司马义,Tursun·Hasan,Zibibula·Simayi

5.低碳目标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的协调——以杭州为例郭晶,GUOJing

6.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的环境行为——对昆明市企业环境行为的分析贺灿飞,高翔,潘峰华,王一帆,HECanfei,GAOXiang,PANFenghua,WANGYifan

7.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构建思路郭理桥,GUOLiqiao

8.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张希晨,ZHANGXichen

9.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推广模式比较研究何维达,王清勤,于一,HEWeida,WANGQingqin,YUYi

10.基于生存质量评判视角下的城市新移民救助策略研究——以成都市及周边地区为例冯华,冯柏,FENGHua,FENGBo

11.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问题的思考范立夫,FANLifu

12.基于集聚视角的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王磊,WANGLei

13.集中与分散: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的实践历程分析易承志,YIChengzhi

14.战略产业在我国主要城市群的发展潜力评价——以航空产业为例周杰,张文新,张锦宗,ZHOUJie,ZHANGWenxin,ZHANGJinzong

15.老城区存量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冯长春,程龙,FENGChangchun,CHENGLong

16.中国城市住房保障事业的最初纪元(1919-1949)吴珂,WUKe

17.向度与选择——旧城更新目标新论万艳华,卢彧,徐莎莎,WANYanhua,LUYu,XUShasha

18."丽江古城"历时态生长演化及其空间形态对比研究周霖,顾媛媛,ZHOULin,GUYuanyuan

19.经济危机对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空间集聚形态的影响研究——基于两次经济危机的比较视角韦荟,吕斌,孙莉,WEIHui,LUBin,SUNLi

20.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业转型动力机制及路径研究卞显红,BIANXianhong

21.基于"飞地"理论的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研究吕华鲜,程道品,LUHuaxian,CHENGDaopin

22.信息动态

23.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文精神理念李琳,LILin

24.城中村多元矛盾与冲突解决路径探索——以温州为例王新,WANGXin

25.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各利益主体权益及关系分析法丽娜,FALina

1.关于哈尔滨城市发展战略的思考栗战书,LIZhanshu

2.我国城市增长模式的实证分析张思彤,黄伟,ZHANGSitong,HUANGWei

3.转型期制度变迁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绩效分析陈健,杨永春,CHENJian,YANGYongchun

4.天津滨海新区化工产业的空间重构与发展途径柴彦威,马静,相云柯,韩雅飞,CHAIYanwei,MAJing,XIANGYunke,HANYafei

5.城市能源效率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李治,李国平,LIZhi,LIGuoping

6.城市形态与城市物质代谢效率的相关性分析刘勇,LIUYong

7.交通能耗定量化研究尝试:城市微循环交通能耗模拟李王鸣,刘吉平,张颖瑛,LIWangming,LIUJiping,ZHANGYingying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用地规划管理制度变迁邢海峰,XINGHaifeng

9.探索识别中心的新方法——以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为例秦波,王新峰,QINBo,WANGXinfeng

10.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构成逻辑和组织方法代伟国,邢忠,DAIWeiguo,XINGZhong

11.低收入住房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需求方补贴景娟,刘志林,满燕云,JINGJuan,LIUZhilin,JoyceYanyunMAN

12.住房合作社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谭禹,辛章平,TANYu,XINZhangping

13.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机理——基于湖南省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罗文斌,吴次芳,冯科,LUOWenbin,WUCifang,FENGKe

14.《城市发展研究》撰稿须知

15.我国台湾城市与农村土地在宏观调控中的角色与功能施昱年,丰雷,SHIHYunien,FENGLei

16.基于生产函数的工业用地级差收益研究——以部级开发区典型企业数据为例林坚,张沛,刘诗毅,肖丹,LINJian,ZHANGPei,LIUShiyi,XIAODan

17.苏鲁豫皖边界区经济合作模式研究车冰清,朱传耿,杜艳,沈正平,CHEBingqing,ZHUChuangeng,DUYan,SHENZhengping

18.都市区空间范围划界方法探讨——以长春市为例顾凤霞,刘文宝,GUFengxia,LIUWenbao

19.长江三角洲省际人口迁移格局及影响因素朱杰,ZHUJie

20.津冀地区水环境跨区补偿研究徐志伟,温孝卿,XUZhiwei,WENXiaoqing

21.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省产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李勇,徐建刚,尹海伟,王宝强,LIYong,XUJiangang,YINHaiwei,WANGBoqiang

22.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回归工程"发展模式倪毅,冯健,NIYi,FENGJian

23.公平、效率与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郭素芳,GUOSufang

24.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牛婷,赵守国,NIUTing,ZHAOShouguo

25.论江南古镇园林景观要素在现代居住小区中的导入与发展李永红,赵琪,LIYonghong,ZHAOQi

1.我国建筑节能潜力最大的六大领域及其展望仇保兴,QIUBaoxing

2.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陈红霞,李国平,CHENHongxia,LIGuoping

3.辽中南城市群、哈大齐城市群、吉林中部城市群经济发展比较赵映慧,修春亮,姜博,ZHAOYinghui,XIUChunliang,JIANGBo

4.城市群竞争力模型及评价体系——中部城市群竞争力实证分析童中贤,王丹丹,周海燕,TONGZhongxian,WANGDandan,ZHOUHaiyan

5.基于分形理论的特大城市新型产业空间发展演变研究——以广州商务办公空间为例温锋华,许学强,WENFenghua,XUXueqiang

6.近代日本老工业城市发展过程中"社宅街"的形成、演变及改良厉基巍,毛其智,有田智一,秋原雅人,LIJiwei,MAOQizhi,TomakazuARITA,MasatoAKIHARA

7.低碳生态城市——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刘琰,LIUYan

8.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与体系构建袁晓玲,仲云云,YUANXiaoling,ZHONGYunyun

9.中国低碳房地产发展问题与对策喻燕,卢新海,YUYan,LUXinhai

城市发展建议【第五篇】

我市旅游业起步迟,发展速度、发展水平还处于弱势状态,旅游资源开发粗放、品位不高、整合程度低,相关行业联动发展不足,旅游单位的市场化运作意识不强、热情不高,缺乏专业经营人才。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主导,建立健全推进机制

对全市旅游业要实施统一的规划、指导、管理和协调,制定切合我市旅游业发展需求的产业政策和措施,强化对旅游业的组织、引导、协调与管理功能。

1.加强组织领导。推行“大旅游”的管理模式,依照政府主导原则,在政府层面上建立具有统一规划、政策导向、资源整合、部门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的市级旅游领导小组,根据职能设立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建设、招商引资等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石港渔湾水道、开沙岛、进鲜港、南山湖等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同时,建立健全正常的议事、调度、督促、检查制度,强化协调的权威性、有效性。

2.科学制定规划。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根据通州旅游业发展现状,按照“重规划、重建设、边宣传、边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规划协调、综合效益、可操作性为原则,精心组织编制《通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实施旅游资源整合、开辟旅游线路、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和规范旅游市场管理等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编制石港渔湾水道、进鲜港、南山湖等重点旅游景区详规。

3.加大推介力度。要加大旅游宣传投入,以品牌推介为核心,推动城市旅游形象、旅游产品的传播。要主动和周边的南通、上海以及苏南一些著名景区加强联络,进行横向联系合作,扩大旅游辐射面。吸引旅行社参与运作,通过与旅行社共同制作宣传资料,采取价格优惠、奖金激励等多种形式,直接向客源地宣传促销,促进客源的组织。要积极利用会展、节庆活动促旅游发展,精心筹划好通州市重点旅游资源推介会活动。借助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我市旅游景点,建立与新闻媒体双向互动的信息平台,及时各类旅游信息。

二、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

1.打好“人”和“城”两张牌。同志曾说过中国的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謇的业绩及声誉是通州人文旅游资源的一大宝藏,发展以张謇业绩为中心的旅游,实质是实业文化的旅游。作为张謇先生的故里,我市已成为全国家纺市场的龙头,中国南通家纺城被评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我们要充分放大张謇实业文化和南通州家纺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游客来瞻仰张謇先生在通州范围内的遗迹,来家纺城观光购物。通过向游客有偿提供风味小吃、旅游工艺品、民间艺术表演等特色旅游项目,展示通州的人文景观、风土民情、地方特色。

2.做好三水(一湾一岛一港)文章。我市濒江临海,水资源丰富。石港渔湾水道具有河曲、树繁、草茂、鸟多、水清和境幽六大特色;开沙岛环境宜人,自然生态良好,农副产品、水产品资源丰富;进鲜港河宽水阔,鱼虾鲜美,乡野风光保存完好。要围绕“三水”资源,打造各具侧重的旅游休闲景点,做活水的文章。

3.依托成熟景点打造旅游线路。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纽带,强化区域协作,主动与我市主要旅游客源地城市--上海、苏州、南通等地旅行社联手开拓通州旅游市场,逐步将本市景点纳入长三角、南通旅游线路。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加快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品牌建设。大力开展景区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景区档次和水平。

我市目前较成熟的景点可组成三条一日游线路:一是由中国南通家纺城--南山寺--西亭长盛垂钓山庄--石港渔湾水道;二是由南山寺--兴东绿野观光农业休闲园--五接开沙岛度假区;三是从中国南通家纺城--先锋惠凯生态园、御园农庄--五接开沙岛度假区。时机成熟后可将南山湖、謇园、忠孝文化园等纳入一日游线路,以进一步凸显通州旅游特色,完善通州旅游体系。

三、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

遵循“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建立旅游业有偿投资机制,加大景点的投入、开发、建设力度,鼓励外商、集体、个人和有实力的旅游集团投资通州旅游业,形成多元投入、全社会办旅游的格局。

1.设立发展基金。市财政每年列出一定的专项经费,设立市旅游业发展基金,用于开发研究项目、编制规划补贴、旅游宣传推介等。

2.争取扶持资金。积极向上争取水利、交通、农村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以及环保治理、省生态示范工程等专项资金,更多地带动旅游业的投入。

3.吸引民间资金。通过招商引资渠道,运用市场化经营手段,把优势资源变成旅游发展的资本来运行。利用以资源换资金、以经营权换资金等方式,充分挖掘民资民力,引导资金投入旅游业。

四、夯实基础,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通过对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产业链的整合,加强旅游环境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1.完善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如景区建设、

环境工程、宾馆餐饮、标识系统、信息咨询及游客中心等游客服务系统,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必须依照规划,全面协调发展。要重点搞好景区道路、绿化、电力、电信、环卫等配套工程建设,提高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22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