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汇报材料(精编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信息化汇报材料(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信息化汇报材料1
一、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组织学校开展网络教研教师参加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网络培训。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
二、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由教师的“教”到促进学生的“学”,让我们的多媒体课件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鼓励在课堂上教师们主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用精彩的图文并茂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学习提供帮助。
三、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活动
2021年,根据国家、省教育部门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全区中小学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提升工程活动。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各中小学校长、业务校长工作协调推进会,选派教师参加省、市各级培训,从组织领导到顶层设计,从授课人员到日程安排都落实到位,使全体参与人员充分认识到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提升工程活动的重要性,保证了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工作的有序进行。
新冠疫情爆发,学校教学进度一度受到严重影响,教育战线全面参与到抗疫一线,任务艰巨。随着疫情全面受控,学校全面复课。区教育局立即开展织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相关工作,确定各单位参训教师名单,并依据《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和学校相关方案,各校立足自身培训环境、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以及教师能力点选择录制校本课程,录制过程中,学校发挥各级团队作用,管理团队统筹协调并严把课程质量关,截至目前,共录制课程21节,为教师学习提供了本地化的课程资源,同时也锤炼了三支队伍的建设,提高了学校信息化团队的战斗力。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5篇《信息化汇报材料》,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信息化范文2
1995年1月25日通过国家杜马审议,1995年2月20日颁布
第一章总论
第1条本联邦法作用范围
本联邦法适用于调整在下列情况下发生的关系:在建立、收集、处理、存储、保存、查找、传播和向需求者提供文件信息的基础上,组建和使用信息资源时;在建立和使用信息技术及其保障手段时;在保护信息、参与信息流程和信息化的主体的权益时。
本联邦法不规制由《著作权和邻接权法》所调节的关系。
第2条本联邦法中所使用的术语及其定义
本联邦法中使用了下列概念:
信息——关于人、物、事实、事件、现象、和过程的与表现形式无关的知识;
信息化——在信息资源形成与使用的基础上,为满足公民、国家权力机构、地方自治机构、组织、社会团体的信息需求与权利实现而建立最佳条件的有组织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进程;
文件化信息(文件)——具有识别标志的固化于物质载体上的信息;
信息流程——信息的收集、加工、积累、存储、查询以及传播的过程;
信息系统——由实现信息流程的信息技术(计算技术与通信技术)、文件(大量数据)形成的有机的有序整体;
信息资源——独立的文件和独立的大量文件集,以及信息系统中的(图书馆、档案馆、数据库等系统中的)文件和大量文件集;
公民信息(个人信息)——能够识别公民个体生活事实、事件和状态的知识;
不公开信息——受俄罗斯相关联邦法律限制获取的文件化信息;
自动化信息系统与技术及其保障手段——在信息系统设计中所使用和所创建的以保证信息系统运行的方法手段,包括程序的、技术的、语言的、法律的、组织的等多种保证手段(如电子计算机程序;计算技术与通信工具;词典、总词库和分类表;说明与指导文件;条例、章程、岗位制度说明;图表与说明文字,其他相关文件等等);
信息资源、信息系统和保障技术手段的所有者——在俄联邦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对信息资源、信息系统和保障技术手段等制定对象拥有所有权、使用权和传播权的主体;
信息用户——对信息系统或中介进行访问以获取其必需的信息并使用信息的主体。
第3条国家在组建信息资源和信息化领域中的责任
国家在组建信息资源和制定信息化领域中的政策,在于为解决俄联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战术任务问题提供有效和优质的信息创造条件。
国家在信息化领域中的政策的主要方向是:
为发展和保护一切所有制形式的信息资源提供充分的保障条件;
组建和保护国家的信息资源;
建立和发展联邦和地方性信息系统和网络,保障其在俄联邦统一的信息空间内的兼容性和相互配合;
在国家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为公民、国家政权机关、地方自治机关、机构和社会团体提供优质和有效的信息创造条件;
在信息化领域内保障国家的安全,以及在信息化的条件下保障实现公司和机构的权益;
促进信息资源、服务、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市场的形成;
注意现代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信息化领域内形成和实施统一的科技和工业政策;
支持信息化计划和规划;
建立健全吸引投资的体制和鼓励拟定并实施信息化计划的机制;
发展和强化在信息流程、信息化和信息保护领域中的法制。
第二章信息资源
第4条信息资源的法律制度的基础框架
信息资源是自然人、法人、国家等关系的客观描述,是俄罗斯的信息资源且与其它资源一起受法律保护。
信息资源的法律制度由下列内容的准则来确定:信息形成文件的程序;个别的文件和个别的大量文件、信息系统内的文件和大量文件的所有权;按信息的开放程度(获取该信息的可能性)划分的信息类别;信息的法律保护制度。
第5条信息的文件化
信息的文件化(将信息形成文件)是信息列入信息资源的必具条件。信息的文件化是按负责组织公文处理、文件(及大量文件)标准化、俄联邦安全等国家政权机关规定的程序实施的。
从自动化信息系统得到的文件,在按俄联邦法律规定的程序由公职人员签字后便具有法律效力。
利用自动化信息和通信系统保存、处理和传送的文件的法律效力可由电子数字签字来证实(确认)。
在自动化信息系统中,当有确保签字的一致性的程序技术手段且遵守规定的使用制度时,可以承认电子数字签字的法律效力。
证实电子数字签字一致性的权(资格)是在许可证的基础上实现的。发放许可证的程序由俄联邦法律确定。
第6条信息资源是财产的组成部分和所有权的客体
信息资源可以是国有的和非国有的,作为财产组成部分,可以是公民、国家政权机关、地方自治机关、机构和社会团体所有。
有关信息资源所有权的关系由俄联邦民法调整。
提供资金创建、依法获得、通过赠与或继承接受的文件(大量文件集)的自然人或法人是文件的所有者。
用俄联邦预算、俄联邦诸主体的预算建立、获得、积累的,以及通过法律规定的其它办法取得的信息资源,其所有者是俄联邦和俄联邦各该主体。
当信息被认为涉及国家机密时,国家有权从自然人和法人处收购该文件信息。
含有涉及国家机密资料(情报)的信息资源,其所有者仅在取得相应的国家政权机关的许可时,方能行使所有权。
按必需的程序向国家政权机关和机构提交文件信息的诸主体,并不丧失对这些文件和其中所含信息的使用权。根据本联邦法第八条,由法人(不论其法律体制形式和所有制形式如何)以及公民按所需程序提交国家权力机关和机构的文件信息,均属国家和各该主体共同拥有。
属各机构所有的信息资源,依照俄联邦的民法,列为其财产的组成部分。
属国家所有的信息资源,依照管辖权限,处于各该国家政权机关和机构的管理之下,应作为国有财产的组成部分予以清点登记和保护。
除俄联邦法律已有规定外,信息资源均可以是商品。
信息资源的所有者享有俄联邦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其中包括:
有权指定对信息资源实施经营管理或作业管理的人员;
有权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规定信息资源的处理、保护和询索的制度和规章;
有权确定在复制和传播时使用文件的条件。
对信息处理手段的所有权并不构成对属于他人的信息资源的所有权。在按公用事业提供程序或在共同使用这些处理(加工)手段时,这些被处理(加工)的文件属于其占有者。这种场合下制得的产品的归属和规章制度(条件)由协议(合同)来调整。
第7条国家信息资源
俄联邦的国家信息资源按以下管理领域(管辖范围)组建形成:
联邦信息资源;
俄联邦和俄联邦诸主体共同管辖的信息资源(以下称共管的信息资源);
俄联邦诸主体的信息资源。
依照本联邦法第八条第1款,国家信息资源的组建(形成)由公民、国家政权机关、地方自治机关、机构和社会团体来实施。由联邦国家政权机关、俄联邦诸主体的国家政权机关组建(形成)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的国家信息资源,并确保其按所规定的权限范围使用。
国家政权机关和机构在组建(形成)联邦信息资源、共管的信息资源、俄联邦诸主体的信息资源方面的活动,按“信息技术”(“信息保障”)经费条款,从联邦的预算和俄联邦诸主体的预算中拨款。
专门组建(形成)联邦信息资源和(或)在合同协议的基础上共管的信息资源的机构,必须得到在国家政权机关内进行这种活动的许可证。发放许可证的程序由俄联邦的法律确定。
第8条为形成国家信息资源必须提供文件信息
公民、国家政权机关、地方自治机关、机构和社会团体必须(有义务)向负责组建和使用国家信息资源的机构提供文件信息。
必须(义务)提供的文件信息的清单(表册)和负责收集和处理联邦信息资源的机关和机构的名单要经俄联邦政府批准。
义务提供文件信息的程序和条件要通知到公民和机构。
义务提供(必须获得)涉及国家机密的和不公开的信息的程序,依照有关这些类型信息的法律来规定和实施。
在法人登记时,注册机关须向他们提供必须(义务)提供的文件的清单及提供文件的地址。必须(义务)提供的文件信息清单附随法人的章程(法人单位状况介绍材料)递交。
注册机关不向待注册的法人提供必须(义务)提供的文件的清单及其提供的地址,不是拒绝注册的根据。注册机关的公职人员,不向待注册的法人提供必须(义务)提供的文件的清单及提供的地址,要追究责任,直至免除职务。
属于自然人和法人的文件,按照所有者的意愿,可以依照文件纳入相应信息系统的原则,列入国家的信息资源。
第9条信息资源列入全俄国家财富
联邦信息资源的独立项目(个别客体)可以被宣布为全俄的国家财产。
联邦信息资源的具体项目(具体客体)列入全俄国家财产及其法律制度由联邦法律规定。
第10条信息资源按开放程度分类
俄联邦的国家信息资源是公开的和人人都能获取的。法律规定为限制获取的文件信息除外。
限制获取的文件信息,按照有关法律制度的条件,分为涉及(属于)国家机密的信息和不公开的信息。
禁止列入限制获取的信息:
确定国家政权机关、地方自治机关、机构、社会团体的法律地位的以及公民权益、自由和义务及其实现程序的法律和其它规范法令;
含有关于紧急情况的信息,诸如生态、气象、人口、卫生防疫和其它对于保障居民点、生产单位的安全运转、公民和全体居民安全所需的信息文件;
除被认为属于国家机密情报外,有关国家政权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的活动的信息文件,有关使用预算经费和其它国家和地方资源的信息文件,有关居民经济和需求的信息文件;
在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公开馆藏中和在国家政权机关、地方自治机关、社会团体、机构的信息系统中积累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或对于实现公民的权益、自由和义务所必需的文件。
信息列为国家机密信息应依照俄联邦“国家机密”法进行。
除了本联邦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况而外,列为不公开的信息依照俄联邦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11条有关公民的信息(个人材料)
列入联邦信息资源、共管的信息资源、俄联邦诸主体的信息资源、地方自治机关的信息资源的,以及由非国家机构获得和收集的个人材料的清单,应在联邦法律上被固定下来(予以确认)。个人材料属于不公开的信息范畴。
除了根据法庭判决外,不允许不经本人同意而收集、保存、使用和传播有关私人生活的信息,破坏个人隐私、家庭隐私、通信隐私的信息,自然人的电话、邮件、电报和其它消息报道。
不能用个人材料给公民造成财产和精神上的伤害,给俄联邦公民权益和自由的实现造成困难。
限制使用俄联邦公民的社会出身、种族、民族、语言、宗教和政党的属性的信息限制其权益,并依照法律给予惩处。
根据自己的权限掌握公民的信息以及获得和使用这种信息的法人和自然人,依照俄联邦的法律要因违反保护、处理这种信息的制度和使用这种信息的程序而承担责任。
非国家机构和私人从事有关个人材料处理和向使用者提供个人材料的活动应经过必需的特许(申请许可证,申领执照)。特许申请程序由俄联邦法律确定。
国家政权机关和机构在收集个人材料活动上的非法行为,可在本联邦法的第十四和第十五条和有关个人材料南法律基础上,按当事人(主体)的要求,按诉讼程序确定。
第三章信息资源的利用
第12条实现从信息资源取得信息的权益
使用者——公民、国家政权机关、地方自治机关、机构和社会团体——拥有询索(获取)国家信息资源的同等权益,并且不必向这些资源的占有者说明取得其所查询信息的必要性。限制获取的信息除外。
自然人和法人询索国家信息资源是实现社会监督国家政权机关、地方自治机关、社会和政治等等组织机构的活动,以及经济、生态和其它社会生活领域状况的基础。
在法律和上述机关和机构的章程条例的基础上,以及在信息保障(供应)、服务(公用事业)协议的基础上,信息资源的占有者应保障向使用者(需求者)提供信息。
公民和机构在法律的基础上从国家信息资源得到的信息,可由他们用来建立供商业传播使用的派生信息,派生信息须注明信息来源。
在这种场合,利润的来源是建立派生信息时投入的劳动和资金的绩效,而不是从国家信息资源中得到的原始信息。
信息资源的所有者或占有者,遵循本联邦法规定的要求,确定使用者取得信息的程序(说明地点、时间、负责人、必要的手续)。
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的占有者无偿地向使用者提供信息和信息服务的清单、有关询索信息资源的程序和条件。
负责组建(形成)和使用信息资源的国家政权机关和机构,依照这些机关和机构的章程条例所规定的义务,保证向使用者提供有效和充分的供应文件信息的条件。
限制询索的文件信息的存储和处理程序,其保护规章条例及询索程序,由负责一定类型和大量信息的国家政权机关,依照其权限确定,或由其所有者依照法律直接确定。
第13条提供信息的保证
国家政权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在这些机关及其下属机构的活动方面,应建立每人都可询索的信息资源,以及在其权限范围内,在公民的权利、自由和义务方面,在公民的安全和具有社会意义的其它方面,应向使用者实施大量信息供应。
询索本条第1款中述及的信息资源遭到拒绝,可以向法庭起诉。
俄联邦总统信息政策委员会组织登记所有的信息资源、信息系统和公布保障公民询索信息权利的资料。
从国家信息资源向使用者提供的信息服务清单,无偿提供或收取在服务开支总额中亏损的部分费用,由俄联邦政府规定。
所述服务开支从联邦预算和俄联邦诸主体的预算经费偿付。
第14条公民和机构询索有关他们的信息
公民和机构有权询索关于他们的文件信息,针对各该信息的准确性,以保障其完整性和可信性,公民和机构有权知道何人及为何使用该信息。
限制公民和机构询索有关他们的信息必须以联邦法律规定为依据。
有关公民的文件信息的占有者,应按信息涉及到的那些人的要求,免费提供这种信息。仅在俄联邦法律已有的规定的情况下,才能给以限制。
在本联邦法第七和八条的基础上,为充实信息资源而提供有关自身信息的主体,有权免费使用这一信息。
信息资源的占有者拒绝主体询索有关其自身的信息,可按司法程序起诉。
第15条信息资源占有者的义务和责任
信息资源的占有者应确保遵守俄联邦法律规定的和由这些信息资源的所有者依法律规定的向使用者提供信息的规章和处理(加工)制度。
依照俄联邦法律规定,信息资源的占有者违犯信息工作规章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章信息化、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
第16条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的设计(研制)和生产
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及其保障手段等生产活动构成一个特殊的经济部门,其发展决定于国家的信息化科技和工业政策。
国家和非国家机构以及公民都有权设计(研制)和生产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
国家在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的设计和生产领域中要为科研和实验设计工作创造条件。俄联邦政府确定信息化发展方向(先后顺序)及其拨款方式。
研究和开发联邦信息系统按“信息技术”(“信息保障”)费用条款从联邦预算资金中拨款。
国家统计机关协同俄联邦总统信息化政策委员会制定经济活动部门财产核算和分析准则,其发展决定于国家的信息科学技术和工业政策。
第17条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的所有权
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等客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国家所有。
凡提供资金建造,或通过继承、赠与,或其它合法方式接受或获得的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等客体的自然人和法人,被视为这些客体的所有者。
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包括在实现这些客体的所有者或占有者的权利的主体的财产组成中。
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是在维护其设计者(研制者)的特权的情况下作为商品(产品)出现的。
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的所有者确定该产品的使用条件。
第18条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的版权和所有权
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的版权和所有权可属于不是同一个人。
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的所有者,依照俄联邦法律,应保护这些客体的创作者的权益。
第19条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的认证和组建与使用信息资源活动的许可证制度
为公民和机构开展信息服务的信息系统、数据库,应按俄联邦“产品和服务认证”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认证。
俄联邦国家政权机关、俄联邦各主体的国家政权机关、其它国家机关、机构的信息系统,凡处理(加工)限制询索的文件信息者,以及这些系统的保护手段,都须经过必要的队证。
认证程序由俄联邦法律确定。
在设计和生产信息保护手段和处理个人材料的领域中工作的机构,要取得从事这种活动的许可证。申请许可证程序由俄联邦法律确定。
在信息系统中使用进口产品时,信息需求者利益,在国际认证体制的基础上,由俄联邦海关机关来保护。
第五章信息流程和信息化领域中的信息和主体权益的保护
第20条保护的目的
保护的目的在于:
防止信息的流失(外流)、盗窃、遗失、曲解、伪造;
防止威胁个人、社会、国家的安全;
防止未经核准的消毁、改变、曲解、复制、封锁信息的行为;
防止对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的其它形式的非法干涉,保障作为财产客体的文件信息的法律制度;
保护宪法中规定的保守个人隐私的公民权和信息系统内的个人材料的不公开性;
依照法律保守国家机密和文件信息的不公开性;
在信息流程中和在设计、生产和使用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时,保障诸主体的权利。
第21条处理受限信息的信息系统的保护
非法询索可能给其所有者、占有者、使用者和其他人造成损害的任何文件信息均予以保护。
针对下列几个方面的信息制定信息保护制度:
根据俄联邦“国家机密”法,由被授权的机关列为国家机密的情报(资料);
根据本联邦法,由信息资源的所有者或被授权者列为不公开的文件信息;
依照联邦法律,有关个人的材料。
负责组建和使用应受保护的信息资源的国家政权机关和机构,以及设计和采用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以组建和使用限制询索的信息资源的机关和机构,在自己的活动中,要遵守俄联邦的法律。
对遵守信息保护要求和对特殊程序技术保护手段开发的监督,以及对非国家机构中处理限制询索信息的信息系统保护的组织措施的保障,是由国家政权机关来实施的。监督是按俄联邦政府规定的程序来实施的。
处理国家所有的限制询索的信息的机构,要建立保障信息保护的专门服务。
信息资源的所有者或其授权者,有权监督信息保护要求的实施,以及在不履行这些要求时禁止或暂时停止信息处理。
文件信息的所有者或占有者有权请求国家政权机关对在信息系统内履行其信息保护的标准和要求的正确性进行评价。适当的机关由俄联邦政府确定。这些机关应遵守信息机密条件和检验结果。
第22条在信息保护领域中诸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文件、大量文件、信息系统的所有者或其授权者,依照本联邦法制定向使用者提供信息的程序,指明地点、时间、负责人以及必要的手续,并保障使用者询索信息的条件。
文件、大量文件、信息系统的占有者,要依照俄联邦的法律提供相应级别的信息保护。
使用未经许可的信息系统及其保障手段涉及的风险,由这些系统及手段的所有者(占有者)承担。
使用从未经许可的系统得到的信息涉及的风险,由信息的需求者承担。
文件、大量文件集、信息系统的所有者,可向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保护手段认证机构申请分析其资源和系统的保护措施是否合格和咨询专家意见。
文件、大量文件、信息系统的打有者应把违反信息保护制度的全部事实通知信息资源和(或)信息系统的所有者。
第23条在信息流程和信息化领域内诸主体的权益的保护
在组建信息资源、使用信息资源、设计(研制)、生产和应用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的领域内,实施诸主体的权益保护,以防止违犯法律、制止非法行为、恢复遭破坏的权益和补偿所受损失。
在上述领域内诸主体的权益保护,是由法庭、仲裁法庭、公断法庭量及违法和遭受损失的特点来实施的。
国家政权机关、机构及其公职人员在工作中发生文件信息方面的违法行为,依照俄联邦和俄联邦诸主体的法制,要承担责任。
为了在组建和使用信息资源、建立和使用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的领域内审理争端和保护参与者权益,可以建立临时和常设仲裁法庭。
仲裁法庭按有关仲裁法庭法律规定的程序审理争端和各方的争议。
在组建和使用信息资源、建立和使用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保障手段的领域内,国家政权机关、机构和公民违犯国际准则,依照其与外国公司和其他伙伴缔结的协议,尤其是俄联邦批准的国际协议,要承担责任。
第24条保护询索信息的权益
拒绝询索公开的信息或向需求者提供明显不可靠的信息,可依司法程序向法庭起诉。
凡不履行或不妥善履行供应、买卖协议或机构之间其它形式信息资源交换的义务者,由仲裁法庭审理。
在所有场合,询索信息遭拒绝的人和收到不可靠信息的人,对其所受损失有权索取赔偿。
有关无根据地将信息列入限制询索信息类别的纠纷,有关因无根据地拒绝向需求者提供信息或由于其它侵犯使用者权益而要求赔偿损失的诉讼均由法庭审理。
在非法限制信息询索和违反信息保护制度上有过错的国家政权机关、机构的领导人、其他职员,依照刑法、民法和关于行政违法的立法承担责任。
第25条本联邦法生效
本联邦法子官方公布之日起生效。
建议俄罗斯联邦总统推行与本联邦法相关的由其颁布的法律条令。
委托俄罗斯联邦政府:
推行与本联邦法相关的由其颁布的法律条令;
信息化工作汇报3
一、规范化建设基本情况
(一)机构人员得到充实
根据规范化建设要求,我市各级环保部门重视环境信息管理机构及人员落买,在相应科(室)配备信息根据需要和可技术人员。XX市环境信息中心经市编办批复同意在市环境境监理支队挂牌。现与环境监测信息处合署办公。共6名工作人员,承担监测信息职责。专职从事环境信息管理人员3名、配备的6名工作人员,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4名、大专1名;具有高级职称的1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3名。目前,全市人员配备基本到位,组织网络已经形成。
(二)运行及建设经费得到保障
几年来,我市各级环保部门环境信息建设投入逐年递增,环境信息管理机构的人员与公用经费,以及专项建设经费全部纳入环保部门事业发展经费预算之中予以保障,我局环境信息中心近:年累计投入专项建设经费近300万元,有力的保证了环境信息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环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三)重视信息网络基础建设
几年来,我局先后完成了局机关、监察支队、监测站局域网建设‘光纤宽带上网、信息中心机房改造和日政府无偿援助中国100城市环境信息中心建设项目、计算机配置、升级、空气自动监测一拖九、南水北调水质自动站、噪声自动监测站等工作。各县(市、区)全面完成了局域网建设,高邮市、仪征市政府网站建设已经启动,邗江、江都办公自动化初步安装,即将运行。我局信息中心、机关及所属支队、站(所)信息硬件配置基本到位。县(市)联网工作正在实施。对照标准,我市信息网络建设已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四)开展多层次技术业务培训
尽快了解和掌握环境信息管理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操作技能,我局非常重视环境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将环境管理人员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培训:信息管理人员进行高级技术培训,主要培训网络管理、数据库维护与开发、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内容:环境管理人员进行中级技术培训,主要培训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软件的操作与维护、信息查询等方面的内容;决策人员进行基础培训,主要培训计算机操作、信息浏览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了全市环保系统人员的信息应用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
(五)信息管理与服务得到加强
我市环境信息始终坚持以服务于环境管理、环境决策为宗旨,不断适应环境管理工作需要。
1、环境基础数据库建设。根据环保业务发展要求,先后将1991年一2002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1995年一2002年的排污申报数据、l996年一2002年的环境统计数据以及2002年城考数据(总汁达400兆)集中放入服务器;利用中日项目提供的思路数据中心软件,通过网络实现局域网内;根据近十多年来每个监测点位环境质量数据编制变化趋势分析图: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及突变指标进行分析;完成了排污申报数据对环境统计的数
据转换,利用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各类环境管理数据实现数据共享。这一工作为我们环境管理提供极大的便利。
2、信息及办公自动化完成因特网“XX环保”主页制作。根据政府统一部署,承担XX政府门户网站“中国XX”环保部门的版面制作、维护,建立局域网内部主页,承担“三网’’版面的更新和内容的不断充实。今年以来,根据要求每天网上公布空气环境质量日报、预报。“XX环保”、“中国XX’环保部门以及局内部主页构成了我市环保网络信息和宣传的完整的体系,极大提高了公众了解环保、联系环保、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办公自动化得到有效控制,各处(室)、直属单位可以方便地在网上查询和信息。
3、多媒体报告制作。从1999年以来,每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新闻会,利用多媒体演示“环境状况公报’’;在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验收、监理支队、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验收、市长目标责任状检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等方面,均成功地应用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多媒体声像报告和技术报告制作,坚持高质量、严标准,其质量效果受到同行好评,在接受省和国家调研、考核过程中,其演示效果达以了预期目的。
4、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环保厅的要求,我市成功地在1:10000、1:50000的电子地图上建立了我市地面水水环境功能区划电子地图基础地理信息和环境数据库,与环境功能区划文本其他内容相衔接,相辅相成,科学客观的反映I业污染源、排污口分布状况、城市水环境功能现状及发展规划目标,该项工作成果顺利通过省级与国家的考核验收。联合监测点位分布建设,完成了城区环境监测点位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建设。目前该系统运行良好。
(六)对外合作初见成效
结合“863”项目一XX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公共平台建设,积极利用社会力量。与上海飞天空间遥感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申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上报了“面阵CCD数字航测相机系统综合应用示范和成果产业化推广’’申请书,我局作为联合申请单位将结合XX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利用多光谱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对市域进行环境综合遥感调查(包括绿地、面污染源、固体废弃物、水污染源、空气污染源、城市热岛、湿地等)。与南大苏福特、扬州国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洽谈合作,计划在开展环境本底调查基础上,借助环保系统现有各类管理数据库,以GIS为平台、以数据仓库技术为支持,以WEB技术为前台,开发环境综合管理应用程序,相信通过上述合作项目的实施和成果的应用,会更有利于我市环境信息水平和服务环境管理能力的提高。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1、提高/3.47,。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应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发展必将对社会各行业的信息化起到政策导向作用。省厅《关于力,强全省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印发以后,及时转发《意见》,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计划等方面将发挥着越来越显现的技术支持功能,同时要求全市各级环保部门,高度重视环境信息规范化建设工作,认真贯彻省厅意见,全面有序快速的实施我市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提升环境信息管理水平,强化环境信息队伍建设。
2、强化领导。环境信息规范化建设工作重点在领导,只有实施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才能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实施我市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地通过省环保厅的验收,我局成立了由XXX局长任组长,相关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局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并要求各县(市)区也成立相关领导协调小组,负责本局的信息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为有效推进规范化建设工作,要求领导小组各成员各司其职,一把手坚持定期检查环境信息管理工作情况,听取工作汇报,及时做出相应决定,分管领导密切关注环境信息工作,经常了解和听取环境信息建设情况,提出工作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每月在局办公会上通报信息建设进展状态。
3、健全机制。实施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关键在人。我市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98年市编办批复扬州市环境信息中心在监测站挂牌,2001年随着市级机关机构改革发展要求,批复同意信息中心在监理支队挂牌,去年信息中心与监测信息处合署办公,实施人力智力资源整合。目前,我市环境信息中心人员配置达到了规范化建设要求,在局各处(室)、站、支队同时配有兼职信息数据管理人员,监测中心站配有专职监测信息室,监察支队有专职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人员。在抓好市信息中心队伍建设的同时,我局要求各县(市)区环保部门必须认真贯彻省厅文件精神,应明确承担环境信息管理的职能科(室、股),条件具备的应成立信息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县(市)及邗江区人员配备不少于2人,XX、XXX两区可结合工作实际配备相应专职人员,目前,全市环境信息人员配备均已到位,XXX市成立环境信息中心。全市系统已初步形成了环境信息管理网络体系,为环境信息管理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规划,明确职责,完善制度
1、科学规划。环境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其建设指导思想和工作规划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建设整体效益的发挥。为此,我市在2000年就开始编制全市环境信息建设规划,于2002年印发全市环境信息“十五”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我市环境信息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建设局内部局域网络和监察、监测网络,现已完成:第二阶段建设各县(市、区)局域网和全市范围内广域网,目前正在积极实施:第三阶段建设环保数据库、应用系统等内容,正处于前期准备中,有关方案已报市环境信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待批。科学地规划和严格的实施保证了我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2、明确职责。我局先后印发了《关于贯彻省环保厅X环发[2002]24号文件的实施意见》(X环计[2002]2号)和《XX市环境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X环计[2003]13号),明确提出规范化建设的目标职责,要求各县(市、区)环保局切实围绕目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全面推进信息规范化建设工作,认真制定信息化工作规划和环境信息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建设和运行信息管理网络,保障环境信息和网络安全,强化服务实施资源共享,积极推进信息应用软件开发,规范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市局各处(室)在环境信息管理方面分别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岗位职责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3、完善制度。为确保环境信息管理机构的有效运行,我局完善和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政治学习、财务管理、环境信息管理、信息设备管理与维护、安全保密、网络建设与管理等,使环境信息管理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标准、行为有规则、考核有依据,初步形成了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运行机制。
(三)重视基础投入,强化服务意识
1、基础投入是保障。近几年来,我市环境信息管理与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在信息投入方面,我们适时安排各类专项经费,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外援,有力的保障和促进了我市环境信息建设,借中日100城市信息建设合作项目,获得了20万美元的设备援助,我局信息中心的基础实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水质自动站、市区噪声自动监测站、空气自动监测一拖九建设中,同步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传输,实现全市联网,满足了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对环境质量数据自动传输的功能要求。与此同时,我局积极将信息化工作纳入本地区的相关工作规划、计划和财政预算中,逐步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1999年以来,我局加大了环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每年投入信息基础建设的资金达30万元以上(不包括人员经费)。各县(市、区)环保局也都积极筹集资金,目前我市各县(市)环保局及邗江区环保局都已建成局域网,部分县(市)环保局建成了内部主页和因特网主页,为环境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2、信息服务是中心。环境信息是推进环境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环境信息只有服务于环境管理才会有用武之地。我们要求全市上下信息管理人员必须紧紧围绕环保部门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切实找准环境信息工作与全局中心工作的切入点,以积极、主动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为环境信息管理的工作思路。近年来,市信息中心的服务功能得到力,强。以服务于创模为重点,与电视台合作,成功的为创模考核验收制作一部反映扬州市环保工作全貌的创模专题片《春风十里绿扬城》。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为创模验收资料扫描、编辑、制作了大量的彩图充实“创模”资料。在搜集整理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污染控制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承担并完成了创模技术报告声像版的制作任务。
以服务于全局为己任,配合档案达标验收,在局域网上安装了“科怡2000档案查询系统”网络版,将3年来的大部分档案资料扫描、制作成电子图片,输入到数据库中。处室的工作人员在自己的电脑前就可以方便快捷的查询到3年来的原始档案资料。为确保中德合作建设扬州生态城市的德方专家抵扬能尽快开展工作,认真做好提前服务,为其新铺设宽带上网线路,申请邮箱域名,提供设备采购建议。以服务于管理为目标,配合监察支队为“三化”工作服务,完成污染源监控设备联网线路的安装和调试。配合监测站标准化站验收、监察支队标准化验收等工作完成多个声像报告的制作。结合我局实际,开发了建设项目管理软件和档案查询软件。服务不分部门,服务不分大小,服务不分时间,日常工作中面对面广量大的计算机维护、管理,一般信息程序使用困难,以及提供信息查询等纷繁工作,坚持做到随叫随到,随来随做,及时解决问题。版权所有
3、人才培养是关键。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就难于保证环境信息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我市环保部门高度重视、大力加强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能够适应环境管理现代化需要的既懂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又有环境管理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加强信息技术和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近年来,我们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多层次、全方面的环境信息技术与业务培训,要求全系统干部职I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管理对环境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把专业培训与一般技能培训相结合,把集中培训与职工自学相结合,把接受上级技术培训与专业院校的培训相结合,把学习信息管理知识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我市环境管理人员掌握和运用环境信息应用技术的水平得到了提高,拥有了一支稳定的环境信息队伍,这支队伍是我们搞好环境信息工作的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我市环境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环境管理事业发展的形势还很不适应,与上级环保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环境管理主流程尚未真正实现信息化,尚未摆脱以手工为主的工作方式。信息获取、处理到加工、分析的环境管理全过程没有实现数字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技术应用仅局限在文字处理方面;少数单项业务联系虽已初步实现信息化,但综合性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建成,信息共享服务程
度低;二是已建成网站的信息量少,社会服务程度下高;三是对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够,存在重硬件建设,忽视数据库的更新维护等现象。此外,一些地方基础差、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信息化汇报材料4
过去的一年,在园领导、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了一些办公室和人事相关的工作任务。为了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促进后续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现将工作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一、协助办公室的文件、信息整理工作
及时按照办公室下发文件和要求,协助各部门整理和调整工作细分表、管局要求报表材料、宽城区教育局办园许可及统计材料。
二、协助各项检查工作,完善制度材料
根据上级部门安全检查、巡视审计检查要求相继完善了材料信息和更新完善办公室和人事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三、协助70年教育成果展各项准备和现场工作
协助在教育成果展中对接老员工信息、对接现场媒体信息,配合收集采访老员工及幼儿园历史资料。展前分别规划做好签到记录,现场媒体采访等各项工作。
四、对接人事经办相关工作
社保、医保经办系统不定期学习、更新各项信息保障员工有效信息生成,及时参保。
对于历史遗留问题及因政策和系统等原因产生的问题材料,准备申报材料,追踪办理结果。
结合员工自身办理异常,协助员工处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本年度经多方协调,累计取回和发放省医保社保一卡通105张、市医保社保一卡通74张,在途办理社保一卡通54张。
及时处理员工死亡减员、退休转保险状态、生育报销等事宜。
协助花溪分园立户和办理医保、社保相关工作。
五、临时工作项
1、上半年度中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并轨工作的系统申报工作和现场申报工作。完成2014年度以前在编员工的信息统计和申报工作,经过半年的结果追踪,目前无需要修改事项。
待进一步追踪2014年度以后进编人员的申报工作和社保对接工作。目前无政策,经办部门无通知。系统安装和操作均在财务部门。
2、下半年度党务工作系统上线,已按要求完成对当前党务信息的维护、提交,审核无问题。待进一步跟踪后续长期的维护工作,和上级党委的新文件、新要求。
自评待改进不足问题:
一、文字表述能力待提高
结合这一年多幼儿园办公室和行政人事工作的内容,发现自身在文字表达、凝练上欠条理,有时报道文字和汇报材料需要较多调整,需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和文学修养,多读相关书籍、文件,尤其是管局相关的事务性材料,以便提高。
二、汇报沟通能力待加强
办公室工作事项有成型结果,在人事和行政经办工作中有时需要多方面协调,结果不确定或结果等待较长时需要有总结和阶段汇报。这方面汇报工作会进一步让领导和同事们了解工作进展和提升满意度。后续工作中会及时注意总结和汇报。
三、政策学习转化能力待完善
信息化汇报材料5
关键词:英文报刊阅读;报刊阅读教学模式;输入假说;图示理论
1 引言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方式,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渠道。对大学英语阅读策略及阅读教学的研究由来已久,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意识到英文报刊阅读(English Newspaper Reading 以下简称ENR)介入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英文报刊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能丰富教学资源, 拓宽学用渠道,开阔学生视野,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克拉申(1982)提出了“输入假说”。他认为, 第二语言的学习依赖于一种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可理解性的输入” 是指语言习得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 而这些语言材料在难度上应稍微高于习得者目前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根据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 只有当语言学习者反复接收到稍微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可以理解的语言输入时, 语言习得才有可能。为了使习得者有效进行语言习得, 克拉申提出, 当前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必须具备: (1) 语言输入是可理解性的。(2) 语言输入是有趣的或相关的, 输入的材料越有趣、 越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3) 语言输入必须有足够的输入量。 (4) 语言输入不应该按语法顺序编排。因此,作为语言输重要素材的英文阅读材料,首先它必须是在读者可理解的范围内,但难度上又应略高于读者目前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同时,阅读材料的趣
味性和足够的输入量是习得者有效习得语言的前提保障。 英文报刊对英语教学而言是价值最高的可利用资源之一, 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具备新闻性、教育性、知识性、教学性、趣味性、实用性、探究性等特点(傅运春:2009)。一个新词汇、新短语或新表达法总是首先出现在新闻媒介上, 并通过报刊普及开来。因此,将英文报刊作为大学生英语阅读材料的重要补充符合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
然而,大学生的ENR情况现状如何?什么样的ENR教学模式更能使学生有效地习得语言?这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所在。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旨在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报刊阅读情况,包括阅读量、阅读时间及阅读习惯、阅读目的、阅读技巧与策略、报刊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力求探索报刊阅读教学模式, 为大学英语教师开展和反思报刊英语阅读教学, 探索大学英语报刊教学新模式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2 现状调查
为了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ENR情况,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
问卷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了在参考借鉴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的问卷。问卷主要涉及4大类共10个问题,每道题给出4-5个选项,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笔者于2009年10月向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2009级的4个班的245个本科生发放了问卷, 收回243份, 有效问卷为240份。
调查结果分析与启示
调查数据
ENR阅读量、阅读时间及阅读习惯
对于第一大类问题中的第1小题, 19%的学生选择从来不看英文报刊,大部分学生(66%)的ENR量占到英文阅读量的25%以下,而只有少量学生(13%)的ENR量处于25%-50%之间,而占到50%以上的学生寥寥无几。而涉及第2题阅读时间方面,除19%的学生继续选择从来不看英文报刊之外, 27%的学生平均每周的阅读时间仅为半小时以下,41%的学生每周的阅读时间在小时之间。能达到2-4小时的学生比例约为10%,4小时以上的仅为3%。对于有关阅读习惯的第3题,43%的学生是应老师要求而进行阅读,仅有 16% 的学生会定期阅读, 22%的学生有空闲时间才会阅读, 但会争取读完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 19%的学生完全凭兴趣阅读, 即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 也没有阅读量的要求。
ENR目的和动机
对于阅读目的和动机的问题,我们设置的是一个多项选择题。虽然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阅读目的,但大多基于过级考试和老师要求, 47%的学生的阅读目的是丰富词汇量,为过级考试做准备作为阅读目的的学生比例达到64%,了解时事新闻和提高英语综合水平这两个目的的学生比例分别达到31%和42%。
ENR技巧和策略
在阅读技巧和策略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能意识到作记录对于扩充词汇量、拓展知识的必要性以及复述、总结ENR阅读材料对提高阅读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有较大作用。但被问及平所采用的ENR方法和策略时,半数以上的学生(54%)选择了粗略看完,大致理解文本意思。而选择“仔细阅读,读后摘录笔记,并对感兴趣文章进行归纳或复述”的学生仅为 12 %。而有24%的学生选择看完就行,不太关注文本内容。而“仔细阅读,完全掌握文本意思”的学生比例占到10%。 学生在ENR中的生词处理情况为:9%的学生只要遇到生词就查字典, 而有些学生是从不查字典18% , 有28%的学生会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查字典(但大部分学生猜测不出词义或猜出的词义不准确), 有39%左右的学生分别是在猜不出词义或认为某单词影响上下文理解的情况下查字典。 而6%的学生碰到几个不认识的单词影响句子意思的理解时就容易放弃。对于报刊阅读中遇到的新单词的巩固问题, 有32%的学生会设法去记单词(感兴趣或重要的单词)或运用部分单词,而大部分学生不会花时间去进行复习巩固和应用。对于阅读材料中不理解的句子, 有少数学生会和同学讨论或是请教老师(22%),大部分学生(44%)会根据上下文或相关背景知识猜测大意,有34%的学生不去理会这些句子。
ENR障碍
对于“你在进行ENR时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这一多选题,45%的学生选择的是词汇量、语法知识不丰富,阅读时不能专心这一项的比率为 32 %,认为是背景知识不足、综合理解能力不高的学生比例达到了 64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是阅读速度慢。
数据分析与启示
通过此项调查我们发现: 学生虽然能意识到报刊阅读对语言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平时的语言输入中ENR阅读量和阅读时间都偏低,而且在单位时间里的阅读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缺乏ENR计划、不能较好地定期地进行和监管ENR活动,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尽管学生的的阅读目的和动机较为明确, 但为过级考试而进行ENR的学生比例高于其它;学生缺乏系统的阅读策略,不能顺利运用上下文来猜测词义,且阅读信念不坚定,碰到生词、不熟悉的背景知识、不感兴趣的文章内容时易于放弃。大部分学生读后对所获得的词汇、句法及相关文化知识缺乏有效的监控,没有及时巩固复习并加以运用,能从所阅读的报刊中获取何种语言知识或什么样的新闻信息缺乏读后体会。由此可见,学生英文报刊阅读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虽然大部分学生有较明确的阅读信念,认识到阅读策略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操作和监控手段。另外,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和综合理解能力不高是学生在进行报刊阅读中的一个绊脚石。
3 对ENR教学模式的思考
ENR的重要性和大学生ENR的现状表明了将ENR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ENR课堂教学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及英语综合水平。 但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在调查研究后作出以下ENR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教师课堂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目标相结合
根据图式理论, 对一个文本的理解是读者的背景知识与文本所提供的信息之间的一种交互作用。 高效的理解需要读者将文本材料与自己原有的背景知识相联系。教师在阅读前对新闻材料的形式图示(如新闻材料的标题、导语、正文、新闻的文体特点以及六个新闻要素)、内容图示(如文化背景)以及语言图示(如新闻语篇中词法、句法特点)的介绍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减少学生的阅读障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读者所掌握的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内容图式越多,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存储能力及回忆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冉井芳:2009)。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缺乏对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综合理解能力不高” 构成学习者阅读英文报刊过程中的第一大障碍。如学生在进行ENR之前,教师能引导学生激活相关的内容图式, 就能使学生借助记忆中激活的知识结构来填补文本中难于理解或未表述出的细节,以便更为顺畅地按照作者的预期对文本的意义进行理解、推理和记忆,进而实现对英文报刊材料的更好理解。此外,形式图示讲解的重要作用同样不可小觑,教师需要给学生介绍英语新闻的标题的特点和新闻结构的特点,通常,新闻事件内容和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段落。最重要、最精彩、最吸引人的部分放在最前面,次重要的放在稍后,最不重要的放在最后(顾荣荣)。
ENR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但更需要学生对于文化背景知识、新闻背景知识等的不断积累。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课前背景信息的自主查询、课后的巩固为补充,对重点词汇、句法、文化背景的知识要及时的巩固并用于写作和相关的口头表达中。同时,报刊阅读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ENR不能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而应激发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以此达到开阔文化视野、提高阅读速度、扩大信息量、增强词汇运用能力, 积累语言素材,改进英文写作的终极目标。
词汇句型积累等输入性活动与口语写作等输出性语言活动相相结合
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缺乏ENR策略及监控手段,一方面过多关注生词词义,遇到生词时不能用有效的方法及时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等知识猜测意义,放弃对文章的理解抑或查单词意思都是大多数学生在遇到生词时的处理方式。教师在ENR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英文报刊中出现的新词汇、新句式、系统性的锻炼训练学生的词汇学习技巧。同时,也应及时巩固所学词汇句型,并将其用于如口语表达、写作训练等的语言输出性活动,以读促写,让英文报刊阅读活动中的语言知识积累转化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完文章后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新颖的词汇,记录下印象深刻的、有意义的句子,并结合此篇文章的主题布置给学生适当的口语或写作作业,激励学生用所记录的单词句子进行表达。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让其简单概括并口述出文章的大意、读后感,或将一些争议的话题提出来讨论并辩论,鼓励他们表达出对某一新闻事件的看法和建议意见等,让学生关注所读文章的信息内涵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创新思维。这样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又能提高其口语、写作能力,两方面互相促进, 相辅相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ENR教学可采用学生个人学习和开展小组活动的合作型方式相结合。教师在开展此类活动前需精心设计和安排,尽可能选择符合学生现有水平的、易感兴趣的文章。 对于个人学习,可采取任务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规定学生课堂上或课后的阅读任务,让他们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这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提升阅读技巧, 扩大词汇容量。合作学习可采用项目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各组同学分配学习任务,由于各个学习者对任务的理解及视角不完全一样,各种观点之间可以互相补充,故可让组内各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优势自主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顺利完成阅读任务→←。这样各位学习者可以在与组内成员的交流探讨与协调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观点的深刻感悟,使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中学习,从而使其进一步提高逻辑思辨能力、概括归纳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创造性阅读能力。
在线网络报刊英语教学和传统纸质英文报刊材料相结合
ENR教学材料的选择在ENR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所接触英文阅读材料的真实性、趣味性以及时代性。ENR教学材料不仅要依靠传统的纸质英文报刊杂志作为媒介,也不可忽视网络报刊英文材料的重要性。传统的纸质英文素材具有更新缓慢、量不足、面窄、信息滞后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有效地触及地道流行的词汇和语言构式,也影响了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提高和对新信息、社会发展的及时了解和掌握。网络英文报刊具有时代性、共享性、即时性等特点。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将网络英文报刊阅读导入英语阅读课堂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个性化地满足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保证了学习者能够方便地根据自已的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灵活的选择。教师可将传统的报刊阅读素材和新型的在线英文报刊材料相结合,在课堂上安排课堂报刊阅读教学任务(明确阅读报刊的纸质材料或在线网络英文报刊的网址、查找方式、文章标题等信息)、阅读教学的目的、预期阅读教学目标等,以此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课堂阅读和课后的自主学习材料的有效选择。
4 结语
英文报刊阅读不仅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扩充词汇量、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文报刊阅读现状的调查告诉我们课堂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大学生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模式应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形式,遵循词汇句型积累等输入性活动与口语写作等输出性语言活动相相结合、在线网络报刊英语教学和传统纸质英文报刊材料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希望本研究能为大学英语教师开展和反思报刊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思路,为进一步探索大学英语报刊教学新模式提供可借鉴依据。
参考文献
1. 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Ltd., 1982.
2. 傅运春,基于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报刊辅助英语教学,《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期。
3. 顾荣荣,试述英文报刊阅读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