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德国考察报告实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655566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德国考察报告实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德国考察报告篇1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201。2万人,全国划分为16个州。此次培训主要在德国中南部的黑森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巴伐利亚州进行,具体地点主要是宾根大学、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自然保护区、黑森州森林保护协会总部和巴伐利亚州林区。培训内容主要是研究学习德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特点与方法,德国森林多功能利用的结构与范例,德国森林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与途径等。培训方式主要是集中听课、现场考察、与德国专家共同座谈讨论等,先后考察的林地现场有40多处。这次培训受到德国黑森州和巴伐利亚州森林保护与经营协会的大力支持,通过培训考察,使全体成员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许多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圆满完成了培训考察任务。

1、私有制林业为主体,国有、社团、私有多种林业经营形式并存

德国自然条件优越,南部为阿尔卑斯高原山地,中部为丘陵和中等山地,北部为冰渍平原,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境内河流、湖泊星罗棋布,海洋性气候和内陆性温带气候并存,年降雨量500—1000毫米,风调雨顺,林木生长的极端立地条件很少,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十分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发育。德国森林面积1080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3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约为30%,而且林木生长立地条件好,森林分布均匀,林份质量高,生态功能十分明显。这些森林,成为支撑德国林业生态环境的主体。

德国的森林所有制形式有三种,一是私有林地,全国共有46%的森林为公民个人所有。二是国有森林,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都有所属的森林及林地,共占34%。三是社团包括教会、公司团体、市镇政府所有林,占20%左右。所以,德国的森林私人经营保护占主体,全国私有林林主人数130万,占全国人口的1。6%,其人数是从事农业生产人数的两倍多,但私有林林主人均林地3。8公顷,因此,德国的森林总量大,林主多,林地分散,除山地森林、四通八达的公路绿化、城市绿化外,其他大量的林木多是成片栽植、分散分布,布局合理,分布均匀。其生态环境景观是各类林地遍布山区与平原,遍布城市与农村,森林与草地、林木与农田、林地与城镇美丽相间,相互映衬,形成一望无际的田园风光,加上蓝天白云,显得分外生机勃勃,清爽宜人。

2、林分质量高,林地产出多,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明显

德国考察报告篇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的扩大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城市垃圾问题随之日趋严峻。据统计,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堆放量已高达70多亿吨,侵占土地约6亿平方米。20xx年,全国668座城市年清运生活垃圾约亿吨,且每年以8%—10%的增长率逐年增加,其中约200多座城市处于垃圾污染重围之中。城市垃圾快速增长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四大环境污染之一。

据统计,20xx年德州市城区人口为53万,加上流动人口,日产垃圾总量已达1000吨(垃圾550吨,粪便450吨),垃圾的大量产生已严重影响了德州市经济发展和居民身心健康,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之一。近几年,我市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讲,仍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城市环境的需要。解决垃圾问题需要寻求新的途径。

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三r行动即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就会大大减少。垃圾综合治理应从源头做起,使千家万户和每个市民都认识到自己是污染的受害者,又是污染的制造者,也应是污染的治理者,从而限度的减少垃圾量,对产生的垃圾则采用分类、分选、焚烧制能等科学处理方法,使其资源化、无害化。

按照政企分开、干管分离的原则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总体要求,选择适合我市情况和实践阶段的对策,建立科学合理、职责明确、调控有力的管理、作业、监督三位一体的环卫管理体制,努力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环卫事业发展规律的运行机制,做到全城区覆盖、全方位无缝隙管理,确保城区环境卫生明显改观。

目前,我市环卫行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的财政拨款,部分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拓宽资金渠道,引入企业竞争机制的基础是实行有效的垃圾收费制度。财政拨款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有偿服务和“污染者负担”,则是市场经济行为的必然结果。同时还要培育环保市场,发展环保产业,通过利益导向,用市场的办法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环保,实现投资多元化。这样即可畅通投资渠道,解决资金困难,达到社会公众办环保的目的。

德国考察报告篇3

根据国家计委等七部委《企业闲置设备调剂利用管理办法》的精神,为做好闲置设备的调剂利用工作,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投资效益。进一步推动二手设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更多有进口二手设备需求的企业有机会参与国际采购。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于4月18日至4月30日组织国内的有关企业组团参加了德国卡尔斯鲁厄国际二手设备博览会。

德国二手设备博览会创办于1995年,每年举办一届,根据德国总理gerhard schroeder创办的“持续发展顾问委员会”统计:在全球最大的二手设备展(resale) 年均展出世界范围内10亿欧元的设备。每年有大约10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参展商带来了约160,000台的库存,世界各地的10,000多位买家怀着浓厚的兴趣参加了现今世界上二手机械设备领域最大的专业展览会。展览的设备范围从发电机到机械搬运、信息技术设备和加工设备到电厂设备、医疗技术系统、测量和检测系统以及农用设备。商用车、机器人和自动控制、废品处理和回收设备以及化工和制药设备也在展览范围。参展公司中,德国公司占一半以上,意大利、法国、新西兰和英国共有上百家公司参展,二手设备博览会将进一步推动二手设备市场的发展。

我协会已连续四次组织代表团参加德国二手设备博览会,展览期间团组成员在融洽的氛围下积极踊跃参与相关业务商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参加德国二手设备博览会期间还重点访问了奥地利大型二手设备公司hesse(海瑟)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位于瑞士日内瓦的瑞中经济促进会,对这些欧洲主要的机械设备制造国在机械设备、尤其是二手设备的维修以及流通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对欧洲二手工业设备领域的现状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团组成员结合本职工作,在本次出国考察的过程均有不菲的收获。

欧洲的机械设备管理系统已经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系,欧洲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走过了上百年的历史,各国在工业生产领域的法制十分健全,在机械设备的社会化分工非常精细,各个行业协会拥有严格有效的行业准入和约束机制,设备的管理和调剂主要由各区域的机械设备行业协会进行专业指导和提供信息及咨询服务。众多欧洲的设备制造公司、二手设备公司展览及销售公司大多是各级机械设备行业协会的会员,接受统一的信息服务和统一的管理。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利其器必先顺其治,先进的理念和严格的制度确保二手设备市场的有序发展。

在设备的流通方面,企业的私有化体制决定了欧洲工业企业在固定资产投入,尤其是设备投资方面非常谨慎,没有盲目的投资扩充和其它主观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在有必要投资的情况下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供应商,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将最具竞争力。而欧洲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设备的开发和更新日新月异、市场对新产品的不断需求,使各企业不断更新所适用的设备,被替换下来的设备就成为二手设备流入市场。二手设备不同于陈旧或劣质设备,很多情况下只是因为企业转产造成设备更新,和新设备相比其性能和品质上的差距并不大,二手设备却在价格上极具优势,因而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私有化以后的东欧国家重点采购对象。欧洲的很多机械设备制造商对其所提供的设备实行终生跟踪服务制度,对于原购买方停用的设备大多采取回购、更新,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新用户要求后再次投放到市场销售。

高超的机械设备品质确保了用户对二手设备能够继续提供较高生产性能的信赖。欧洲国家每年都举办众多的二手设备交易会,而设备行业协会对会员单位的信息支持又在供需双方搭起了畅通的桥梁,因此设备的流通非常活跃行业协会联合二手设备的专业展览公司举办的国际推介活动也是促进西欧二手设备流向国际市场的有利渠道。

通过本次参加德国二手设备博览会和访问奥地利海瑟(hesse)二手设备公司及瑞士瑞中经济促进会,充分认识到二手设备的采购对于企业节约资金、实现企业投入与产出收益最大化的重要意义,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体会到企业对现有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不断更新的必要性,做好二手设备的调剂和流通工作对设备的转让方、采购方和设备的充分利用都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近几年来与欧美各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行业协会都有接触和来往,以后还将定期和不定期组团前往参观考察和交流,进一步推动二手设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更多的国内企业有机会参与国际采购。

德国考察报告篇4

出访德国学习的基本情况

团组拜会了联邦劳工和社会事务部、柏林市政府社会局、柏林工商局等,学习并借鉴先进的管理和实施经验,并与相关人员座谈交流。德国约有8050万人口,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通过联邦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包括社会保险、社会赡养、社会救济和社会补贴在内的内容丰富、体系健全、完备成熟、执行有序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整个20世纪的过程中先后诞生了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1975年,德国将各种社会法规汇总,颁布《社会福利法》,该法典是当今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德国养老保险体系由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自愿保险等多种形式组成。这三者所支付养老金的比例大约分别为70%、20%和10%。

法定养老保险是德国养老保险的第一支柱,也是联邦政府实施的一种强制险。作为养老保险最重要的支柱,涵盖了最广泛的人群。根据法律规定,几乎所有雇佣劳动者及一些特定的独立经营者均有义务参加法定养老保险。医生、律师、零售商等高收入者不属于义务参保人范围,但这些人年满16周岁均可自愿参加保险。除此以外,依法属于解除投保义务的人员,也可以自愿投保。公务员和法官是国家终身雇佣人员,有自己独立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参加法定养老保险。自谋职业的农业人员有独立的“农民养老保险”。德国法定养老保险的机构一共有27个,包括:23个州养老保险局,负责管理工人的养老保险;1个联邦职员养老保险局,负责管理职员的养老保险;采矿、海运和铁路行业各有1个自己的养老保险机构,负责统一管理本行业工人和职员的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待遇规定和保险资金统一适用于所有人员。只有采矿业在养老保险待遇和缴费方面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

德国法定养老保险金主要来源是雇主和雇员缴费,费率根据实际得工资水平每年都会发生变化。另外,国家财政补贴也是德国养老保险金来源的重要渠道,约占其总支出的1/5。2011年德国法定养老保险的费率为%,雇主和雇员各分担一半。

从1995年开始,德国根据社会需求,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增加了一个新险种——护理保险。每月交纳的护理保险费为雇员工资的%,由雇主和雇员各缴50%,并规定凡参加法定医疗保险者必须同时参加护理保险。目前,德国参加法定医疗保险人口的覆盖率已达90%以上。德国法律规定,凡雇员加入法定医疗保险,其赡养人口则也视为同时加入。因此,德国的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几乎可以覆盖全社会的人群,切实有效地保障了老年人和病残者应该享有的基本护理权利,体现了一种社会公平。

近年来,德国又推出一项“储存个人服务时间”的制度。凡年满18岁的公民,均可利用公休或节假日义务到老年公寓、老人院和老年病康复中心提供各种护理服务,不拿报酬,但服务时间可随时储存在服务者个人档案中,以备将来自己需要接受护理服务时,将这些服务时间提取出来免费享用。这项制度深受德国公众欢迎,因为它既避免了年轻公民人力资源的浪费,增强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年老和病残公民的自我救助提供了一种选择。

二、出访学习德国的具体经验

1、德国养老服务业特点

德国的养老制度被誉为“世界上最慷慨的养老制度”。政府对老人的养老问题很看重,众多保障和扶持政策促进了老年服务业发展,形成了非常完善的机制和政策建设。

一是较高的老年人福利保障水平。德国的社会福利通过完备的养老法规进行的立法。德国的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已实施了近百年,护理保险也运行了20年,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和运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为制度的运行奠定了基础。德国养老保险为老年人奠定了坚实的养老的物质基础,2014年德国联邦政府支出养老金850亿欧元;护理保险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基本解决了后顾之忧,约65%的80以上老年人享受到了护理保障。

二是规范的非政府组织运行体系。德国已基本形成政府宏观管理,非政府组织具体运作的运行体系。政府主要是制定政策与发展规划,提供经费资助,开展调查研究,进行检查与评估,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主要是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来实施。如养老护理院为基金会出资兴办的非盈利性机构,专业护理机构也是社会组织,企业养老保险的经办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办理等,在养老护理方面方面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的作用等等。

三是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为了减少人力、降低成本,养老护理院在设施上采用了很多当前先进的辅助器具如电动轮椅、电动护理椅、跟踪定位系统、企业化的经营管理软件等,相对于传统养老模式,智能化养老在安全性、独立性和与外界沟通等方面均有大幅提高。智能养老体系还可引导医疗、家政、物流、信息服务等多种领域的服务机构加入养老产业,推动养老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跨进。

四是形成了专业的老年护理学科。德国老年护理专科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并源源不断地生产老年护理的定向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的老年护理人员不是普通的护士,而是针对老人和老年病的专业护理人员。在科研方面,德国也十分重视对老年人和老年病的科研研究,包括老年病、老年慢性病康复和老年护理医学等方面的研究。随着制度设计的完善,德国实现了康复养老护理一体化模式。通过健康评估,根据身体状况对康复、养老和护理进行相互转诊。

五是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德国联邦政府原则上不直接介入养老服务市场的开发,但是政策上给予充分支持:财政上支持需要护理的老人,税务上支持护理企业。比如说德国首都柏林的养老院对于护理级别2的收费需每月3000欧元的费用,除去护理保险每月所支付的1279欧元,自己必须交付剩余的1721欧元。如果个人无法交付如上述的1721欧元,则国家根据个人收入的底线而做出相应的财政补贴。对于护理企业,政府免收19%的企业销售盈利税,13%的企业营业税,只收取15%的企业所得税。

六是实现养老模式的多元化。为了适应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要,德国政府和社会各方近年投入了较大力量发展养老设施。目前,全德各种类型的养老院有万家以上,多数养老院是养老院和护理院合二为一的“护养院”。在德国,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这一原则在德国基本上已实现。目前德国需要护理的老人约230万人,其中150万人以居家养老为主,能够得到亲戚、朋友、邻居和社区的帮助,他们的年龄平均在80岁以下。另外80万人选择机构养老,通常生活在养老院的老人年龄在80岁以上。老人第一阶段以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结合进行养老,第二阶段是老人进入机构养老。德国的老年护养上门服务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专门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对象大都是患有严重疾病、丧失行动或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因此这种机构的护理员必须受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另外一种是向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和简单的护理工作。由于老人住在家中享受上门服务,不用付住宿费,加之护理保险可以承担符合条件老人的护理费,这样养老成本大大降低,因此“上门服务”模式近年来在德国一直蓬勃发展。除了以上养老方式,德国部分老人还采取异地养老(包括旅游养老、度假养老、回原居住地养老等)、以房防老、“多代同堂”等方式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七是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树立健康、快乐养老的理念。德国打造了良好的家庭、邻居、社区、护理机构、养老机构、政府多层次的养老环境,建立健康环境,提倡人文关怀,积极发挥家庭、社区和志愿者的作用,建立健康养老、快乐养老的理念,使老人得到良好的关心照料和尊重。近年德国联邦政府倡议和扶助的“多代同堂”(也可叫“老少之家”)就是的一个邻里互动的养老项目,目前在全德已有500家。“多代同堂”的通过媒介和组织,社区内不同家庭之间形成了“互帮互助”链,如:年轻人,包括中、小学生帮助老人做家务,陪老人读报、聊天等;老年人则帮助年轻家庭照顾、管教孩子,比如他们担任“白天家长”,就是在双职工家长上班时,这些老人负责督促孩子写作业或开展课余活动。

考察团考察参观的多家养老机构,均实现了养老服务精细化、精准化的人文关怀特点。在美因茨老年公寓,有公共的餐厅、活动室和阅览室,每个房间里摆放着鲜花和各类饰品,所有房间都实现了无障碍通行设施,餐厅里摆放着一架钢琴,志愿者在老人就餐时为他们弹奏乐曲;寝室多为单人间,里面的布置各不相同,有些房间内摆放的都是老人从自家带来的老家具,住在养老院就像住在家里一样;每个养老院都实现了为失能老人无障碍助浴的设施,老人坐在轮椅上就能实现全自动的洗浴;养老院结合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在不同的公共空间,粉刷不同的主色调,缓解老人的精神压力;多数养老机构都组织了各类兴趣小组,有的对老年人的手工作品进行义卖,体现老年人价值;按照规划,德国所有的养老院必须配备一定面积的室外空间,美因茨养老院的花园还对外开放,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养老院,与老年人亲密接触。德国政府采取多项措施鼓励义工为老年人服务,一些公益性养老机构,义工占比达30%以上。

2、德国养老服务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和社会条件的急剧变化使德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法定养老保险金支付总额的持续上升和缴付总额的不断下降,导致现行养老保险模式已不堪重负。

一方面,人口出生率持续低迷,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严重。德国生育率自1960年代以来持续下降,目前平均生育率仅为 ,人口结构的变化意味着缴费者与受益者的比例的不断提高,预计 2040年将会是100个在职人员赡养50个退休人员。

另一方面,高福利导致的高失业率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使得法定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不断减少。1992年德国政府进行养老金改革时,规定男性65岁、女性60岁为退休年龄,实际上退休者的平均年龄要远远低于法定的退休年龄。因为失业和提前退休使得养老保险收入减少,却要负担更多退休人员更长时间的养老保险,从而导致支出超比例增加。另外,德国社会保险制度是以职业为中心的社会保障,想要领取“标准”福利金的人必须长时间从事全时职业,然而劳动力市场上临时工作、计时工作等新型的雇佣方式不断代替正常的雇佣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法定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

一是降低退休金水平,提高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为改变公共养老金支付总额持续上升和保险费缴付总额不断下降的趋势,德国政府在提高法定养老保险缴纳比例的同时也在降低养老金的领取比例。德国政府计划,到2030年养老金给付水平(即养老金相当于在职职工平均净收入的比例)将从2000年的70%下降至67%,法定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将由目前的%提高至22%。

二是提高退休年龄。德国人均寿命的延长给养老保险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支付压力,为应对人均寿命延长的趋势,按规定在2030年以前德国法定养老保险的法定退休年龄将逐步从65岁提高至67岁。

三是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纳入“可持续发展因子”,以实现代际公平。德国政府将能够反映缴费者与养老金领取者之间人数比例变化情况的“可持续因子”纳入公共养老金指数计算公式公式之内。通过这种方式,德国政府力图使养老金领取者分担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负担,减轻年轻人的缴费压力,实现代际公平。

四是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自愿养老保险等商业性养老保险。为减轻政府养老负担,德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鼓励人们更多地参加“补充养老保险”。采取了现金补贴、所得税减免、所得税延期缴付等措施鼓励公众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目前,德国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自愿养老保险所支付养老金的比例大约分别是70%、20%和 10%。德国政府希望私人养老保险支付的养老金近期能提高到整个养老金的15%,中远期达到25%至30%。这样,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自愿养老保险将有望从现在的补充地位逐步提升到与法定养老保险相近的支柱地位。

学习收获与工作建议

1、加快养老服务业的立法与规划。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在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服务设施、服务标准、公共经费、公益捐款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但在落实时缺少硬性指标,因此要加快养老服务业立法的步伐,做好总体规划和布局的同时,使养老服务业有关规定具有法律效应。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既不能走由国家大包大揽的高福利养老模式,也不能放任不管任其发展走无序化的道路,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要切实把握好政府的角色定位,推动政府由主导养老服务业发展向指导养老服务业发展转变。政府主要发挥托底保障作用,面向“三无”和失能、失智、失独、高龄的困难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价服务,其余老年人所需服务产品主要通过市场化渠道提供。

2、突出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德国机构养老的模式发展到今天,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经济的发展趋缓,政府压力巨大,已开始向居家养老护理回归。据了解,德国的养老机构大多是微利运营,入住率达到90%以上才有赢利空间。我国目前处于机构养老的起步阶段,养老服务机构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较大差距,公益性的老年服务机构远不能满足需要,要加快护理保险的发展,以护理保险为依托,丰富养老的内涵,使养老机构由单一的养老功能向老年医疗护理康复、饮食服装、休闲旅游等综合性养老产业转型,丰富产业链条。

3、建立专业化的养老护理队伍。从德国情况看,无论是专职人员,还是兼职或志愿者,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上岗证的专业人员。因此,充分发挥大专院校优势,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设立与养老服务相关的医学、管理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要加大对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推行职业资格等级管理认证制度,提高持证上岗率。同时,政府加大对养老护理机构的资金的扶持力度,建立培训补贴、服务业用人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从而培育发展专业化的养老护理团队。

4、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养老保障机制。一是加快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步伐,实现国民养老的普惠机制,二是完善和推进职业年金制度,在制度和税收等环节上给与更大的优惠,从而使更多的企业加入这一制度体系,以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总体水平,三是建立与在职工资或最低工资相挂钩的城乡居民养老金增长机制,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四是适当延缓退休年龄,以解决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5、大力发展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政府的经办管理事务。随着养老服务业和社会保险业的完善和发展,政府自身已无法承担大量的评估、经办、服务、监管等事务性工作,因此,应充分发挥基金会、社会中介组织、非盈利性机构和专业性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作用,培育专业性养老护理和社会保险经办的团队,在责权利明确的前提下,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模式,进一步发挥各专业机构的优势,共同参与到日常管理、经办服务等工作中,做到工作的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并体现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

6、加快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德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我国来看,由于这项制度的缺失,一方面医疗保险不能转化为护理保险,护理费用不能报销;二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退休金难以支付护理费用;三是由于缺少投资回报率降低了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热情。所以,随着我国养老压力的增大,建立国家层面的护理保险制度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赴x考察报告

赴外校学习考察报告

赴xxx学习考察报告

2020赴南非高等教育考察报告

赴崇阳县职业教育中心考察报告

-->

德国考察报告篇5

1.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

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告诉我们,他们的学制一般是孩子三岁进幼儿园,六岁入小学,小学学制是四年,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多数学生一开始升入初中,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较明确,初中(五年或六年制)毕业后的第二次分流,是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而定。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为基础,并应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经过职业教育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从事新的工作。职业教育是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即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劳动就业部门既管理就业、救助失业,又管理培训工作;各行业协会、各同业公会、各州政府、各企业为实施《职业教育法》各司其职,政府实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组织工作。

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还告诉我们,德国高中学生需学2-3门外语,完成学业方可进入大学,高中生上大学所占比率仅约占30-35%,其余学生选择高等职业学校,比率65-70%以上。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相当于我国的“中职”,校长在回答我们问询时说:“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也可以上大学,但只能进入对口的专业,即不能进综合性大学,只能进技术学院(高职)。”他还介绍说,德国人特别喜欢职业学习,高中考上大学的,有的也先到港口学习三年再读大学。

德国的教育体系,既使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能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直接掌握一门技术,被企业雇用,同时又能提供有志于继续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2.“双轨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

在德国,约有70%的职校属于“双轨制”。所谓双轨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轨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学员或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职校里接受理论教育。职校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

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轨制”的主体。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德国经济部公布的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93个大类、371个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作为学徒工,企业发给学生每月500-600欧元的生活费用。

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职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并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

双轨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协会负责。考核内容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岗位上的合格技工。

据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介绍,在巴伐利亚州,约有7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中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同时进入各类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这种体制,有利于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生产技术工人。

近年来,在德国又出现了另一种培训形式,即跨企业培训。学生在接受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作为对企业培训的补充和强化。

按照德国联邦政府职业教育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企业内的职业教育经费完全由企业自己负担。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经费由国家、州政府、地方政府承担,通常是州政府负担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地方政府负担校舍及设备的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事费用。

3.学校既不需要为生源发愁,也不需要为学生就业去兜售什么,因为法律法规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

德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完备。相关法律法规有《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培训员资格条例》等。企业根据产业需要招收员工,对新招收的员工,企业必须依法送至国立职校学习培训。“企业根据产业需要送出培养对象,企业会找上门来。对于不了解我们学校的企业,学校才安排去做点宣传,让它们知道我们的学校。”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如是说。

4.培训项目由国家订立,学校培养国家认可的职业,而不能自己另立项目。

德国是16个州联邦制国家,每州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为使职校培养的人才国家通用,职校培训项目由国家订立。学校都培养国家认可的职业,而不能自己另立专业和培训项目。职业教育,都针对整个经济政策而言,作为国家经济范畴,宏观的。

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等,都有政府提出的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同时还设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法律法规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

5.从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看德国职校的2个组成部分:“正规部”和“准备部”。

汉堡共有50所国立职业学校,其中19所是工业产业技术学校,其中5所学校全招女生;其他31所均是商业方面的。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建于1870年,是汉堡最为古老的学校之一,它发端于船舶油漆工的培养。该校现有61个班级,1343位学生,70名教师(其中专职教师50名、非专职教师10名、从其他学校来兼职的10名),45个授课点(教室),6个计算机教室,1个自学中心(利用电脑等做功课),1个餐厅实习点,1艘港口实习船。

国立职业学校一般都包含“正规部”和“准备部”2个部分。

该校“正规部”有港口、仓库、船厂三个领域的专业,承担着为汉堡360家企业培养学生的任务。学生都由港口和造船类企业与学校联手培养,学制3年至年。三个领域,各设一个科长,科长与企业有联系、沟通。

港口领域培养11种与港口有关的职业,如:仓库管理技工、仓库经营技工、仓库搬运技工、仓库包装技工······“仓库”行业在汉堡很重要,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一年为港口培养701人,包括港口船长(内河船长)等人才。

造船领域的专业有:船舶结构机械工(船定单800条船、600条为与朝鲜订购)、板金工(智力不是很发达的学生)、造船工(主要建造体育用船游艇等)。

该校还培养来自铁路、银行等单位需要的保镖、保安、安全人员。

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但需要他们的企业都在汉堡。

学生或定期集中一段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集中一段时间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或分期每周2天在校上课,3天在厂里工作。定期与分期,根据企业需要决定。这是典型的德国职业教育“双轨制”,一轨在用人企业,一轨在国立学校。

企业都想知道学生在学校里学些什么,学校也想知道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情况。因此,学校主管部门的教师常常到360家工厂去了解情况,并听取对教学的要求。

该校“准备部”为纪律差的、学习差的学生就业做准备,学生自己还不知道从事何种职业,学校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专业。德国中小学12年教育制,纪律差学习差的学生,后2年到准备部,由学校帮助他做就业准备。

职业准备教育的学生还在学习期内,由学校情报中心推荐过来。学校努力培养,2年后推荐,让其能就业。如果找不到工作,学校把他们交到劳工部,劳工部把他们当作失业人员登记。

职业准备部在建设工地也有教学点,学习泥瓦匠等。

职业准备部还在监狱设有教学点,帮助失足青少年及社会成员作出狱后的就业准备。

职业准备部的学习采用项目制,让学生在学习项目过程中形成兴趣(学生都有特强心理)。学校还对他们加强现实的思想教育、前途教育。当然,对有些学生,学校对其无能为力。

6.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见闻。

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

这所学校已有100多年历史,校舍欧洲味的古色古香,原先曾是某公爵的宫殿,当今是慕尼黑的文物保护单位。该校创办之初只是为宫廷贵族夫人服务,指导她们各种场合的服装搭配、着装礼仪,培养她们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各类服装的情趣。现在,她是一所只要愿意人人可以免费进来的学校,学生只需买些材料。

为了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教学不仅仅停留于二维,还进行塑泥人、剪裁、服装、造型设计等三维动手实践,通过制图制版、立体剪裁、造型设计,培养动手能力。学校还经常为学生提供参观时装展览、参观博物馆等活动,学生参观的视野从本城、本州、本国,一直到米兰、罗马等地。我们一一参观了学生正在动手操作的课堂(与其说是课堂,不如说是工场),参观了学生完成的服装创意设计的展示室。学生的作品,样式丰富多彩,构思新颖独特。这些作品,曾由艺术总监送至制衣厂的服装设计部作为广告展示。

据介绍,服装设计学习过程中,教师常常通过项目组织学习,围绕一个主题、一项任务,把学生组织到一起。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并充分展示自己。

7.德国对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的要求严格。

考察中,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对我们都有如下介绍:德国对职业学校教师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职业学校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教育学背景,有一门专业,至少有2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准入的过程是:经过国家考试合格,到学校任教2年(试用期);2年试用期内,既有教学实践培训,又有专业进修;试用期结束再经过国家考试,合格者进入学校成为正式教师,政府终身雇用。月收入为3500欧元,与其他学校教师工资基本相同,也与高校助教基本相同。(高校教授月收入约4500欧元)

“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干过这一专业才能执教此专业,唯此,学生学习才有信心。我们学校教师都有职业头衔,均是汉堡市行业技术学会成员,参与各种考试命题、立法……还到博览会做产品专业介绍。”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以强调的口吻对我们说。

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毕业于艺术院校,且有造型设计经历,有位上海师大艺术系毕业的服装设计硕士、高级服装设计师张女士,在此已执教15年。我们进入教室时,她的学生正在以“我”为题设计姿态各异的造型。

8.学校的管理系统简洁,人员精干。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拥有60多个班级、70多名教师、1300多名学生,管理系统只有一名校长,一名副校长,下设4个部门(正规部、准备部、协调科等),各部门一名负责人。每周校长与四个部门负责人举行例会,布置具体工作。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管理系统大体也如此。

1.同生产紧密结合。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轨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企业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除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外,还发动社会力量(包括同业公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关心和支持办好职业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承担义务,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3.在双轨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

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5.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

进门难,要求严,待遇高是德国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要特点。通过激烈的竞争,他们的职教师资大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快捷的效率。这对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结束语: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早有所闻。德国的产品,结构合理,加工精密,外观讲究,质量上乘,性能优异,这是他们重视职业培训、员工持证上岗,人人关心质量的结果。德国产品质量之所以驰名世界的秘诀正在于此。据说农民也要持证上岗,因为他们农民使用的主要农具,早已不是锄头、钉耙,而是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耕作、施肥、除虫、灌溉、采收也已采用一整套科学的办法,多数不是靠一般的手工操作了;各种养殖业、种植业也按照先进的种养方式来完成,未经培训的人难以胜任。在德国,不论担任那一种工作,完成那一种任务,“资格”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资格”,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普通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他们更重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成人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资格”,决不是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除一般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应用,有动手能力。因此,在德国各行各业都重视职业,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55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