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522542

【导言】此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动人民群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的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理论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一些具体问题,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具体来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去,使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国情,在中国具体化和民族化,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以更好地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总结中国的实践经验,并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我党奋斗的一个重要内容,指出:“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85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5年。”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中国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又不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正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前进。列宁曾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盲目,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完全失败。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凝聚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凝聚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今天,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大趋势,我们有很多困难,同时也面临极大的挑战,更需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

经过多年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国内外的情况和我们面对的问题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动人民群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

1.认清当前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的国情是历史造成的客观存在,人们只有适应它,洞察它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正确地开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问题,首要的也是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用马克思主义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并上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发动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要由群众掌握。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分界线就是是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群众一旦掌握马克思主义,就可以更加自觉地发挥自己的历史创造力,并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在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让人民群众运用它,必将极大推动中国发展。

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那与时俱进的品格。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邓小平说:“要向前看,就是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能胜利前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既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生命线。新时代,我们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新的思想高度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文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58~659页。

[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

[3]《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

[5]《邓小平文选》,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年。

作者简介:黄杰,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1级党政班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3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2

马克思主义是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曾说过:“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在我们党内,第一次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而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也证明了这一点,什么时候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符合了中国实际,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发展顺利;如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从农村到城市的革命道路等等。什么时候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陷入僵化的教条,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出现挫折;如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建国后的等等。同时细心的人们注意到,在十七大通篇报告中,有六处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字眼:过去五年最大的成绩归根结底就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而体现在思想上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而科学发展观就是这一路径指导下的最新成果。那么,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呢?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力量源泉。

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作语录,当作《圣经》,开口闭口“拿本本来”。只注意他们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社会,一定会犯“水土不服”的毛病。这样做,看起来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看起来思想无比革命,实际上思维十分保守。一旦采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实践,很容易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理论科学,目标明确,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回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本国化的原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一帆风顺;反之,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这一原则,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

摘 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它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而后又促使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的经济迅速腾飞、制度的不断完善等。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大学生的路标,是其动力。马克思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武装大学生的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先进的中国人带来了一丝曙光,它指导了中国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应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简单点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地与中国具体实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相结合起来,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发展建设和社会改革的现实问题。随着西方国家的侵入,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东方大国。中国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因此封建的经济和文化占主要地位,由于经济和文化的特殊原因产生了很多特殊且复杂的问题,这就启示我们靠照搬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法的观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体方略。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的革命、发展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我们今天的中国是从旧社会的中国的发展过来的,同时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不能与历史相背弃,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总结过去的发展的经验,从而批判的继承这一份宝贵的遗产。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历史经验,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认识到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同时我们要了解和懂得我国历史的状况和社会的状况、我国的发展特点以及我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的实际经验更好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又要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用于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这也是特别强调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是由西方国家传入中国的,要想使我国人民更好的接受它,并为我国使用,那么先进的中国人就应该寻找一种能让我国人民接受它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也不全部是中国文化,而是两者的兼容,总的来说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的过程。因此要想让我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化就应该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汲取营养为我所用从而促使其自身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产生了丰厚的历史成果。主要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历史和现实的考验下,在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结合下,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由于全党坚持贯彻思想,中国共产党才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那时,是我们党发展的困难时期,我们党面临由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组成的三座大山的围追堵截,依旧带领我们冲破重重阻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的建立。建国之后,我们的社会进入发展转型期,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发展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成功的开辟出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围绕我国当时的一系列问题所提出的,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像邓小平讲的“解放思想就是思想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事实求是主管和客观相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由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程度,市场经济的提出,面临着“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确立了邓小平在党的领导地位,同时将我国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而促使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党的十五大的召开确定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写进了,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国实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问题,由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在建国初期遭受到“”严重的摧残,因此在粉碎之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具体产物,都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今世界可谓是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当代的大学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应该加大力度促进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应该与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改变人们普遍认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高高在上的理论看法,从而更好的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更好的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改变我们已经处于定型的思想观念,从而更加坚定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更好的让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个人理想并为之奋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当代大学生应该明确自身的价值做一个真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无论在学习中还是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起到四有青年应该做到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我们日后的生活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707.

[2][3]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364,168.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2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