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公开课精编

网友发表时间 1613291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公开课精编”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公开课篇1

比例的知识是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比例的意义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内容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解比例的基础,和进行正、反比例教学的关键,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比例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六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本班学生对比例的意义以及比例的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兴趣比较高,因此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又个别学生理解能力和数学基础知识比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这部分人群。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能够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计算、交流探索新知。

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观察比例中的内、外项的关系。

1、 什么叫做比例?

2、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出判断方法。

1/3∶1/4和12∶9; 1∶5和∶4;

7∶4和5∶3; 80∶2和200∶5

根据学生的判断说出组成比例的方法。

3、 通过师生能否组成比例的比赛诱发学生的思考:还能有什么方法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设计意图: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1、 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① 提问:我们每个人都名字,那我们的比例有没有名称呢?

② 自学课本,全部齐读。

(培养阅读文本的能力,加深对数学概念的文本理解。)

③ 出示各种不同的比例,让学生说出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并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及时给予纠正。(学生行为:大部分都能说出比例的各部分名称,但个别的还是存在问题。)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并给予及时纠正)

2、 比例的基本性质

① 通过观察、分析、计算等方法,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

② 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③ 汇报自己的发现,全班交流总结。

④ 举例说明,检验发现。

如:4∕5:=:3∕4 → 4∕5×3∕4=×

∕=60∕40 → ×40=×60

学生行为:学生认真观察、计算,并能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设计意图:这环节的学习能够充分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观察、计算中找到规律,并与他人分享,培养合作意识。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全部齐读 明确和牢记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3=( ):4 12:( )=( ):5

1、做一做:完成课文中的“做一做”。

2、课堂小结。

3、完成课文练习4—6题。

学生行为:独立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和检验学习的成果

80 : 2 = 200 : 5

↓ ↓ ↓ ↓

外项 内项 内项 外项

4∕5:=:3∕4 → 4∕5×3∕4=×

∕=60∕40 → ×40=×60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评价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师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能力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评价2、这个环节主要是再次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回忆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到这节课到底学了什么,通过谈感想,谈收获,学生间互相补助,共同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评价中对自己充满信心,是评价成他们发展的动力。

这节课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且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尤其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公开课篇2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第41页内容)。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提高学生观察、计算、发现、验证和总结的能力。

3、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地组成比例。

投影仪。

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和4∶50

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新课讲授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41页第1行、第2行的内容。

教师板书:∶=60∶40

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的比例的外项、内项。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板书:

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我们知道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教师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组织学生观察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并探究它们的关系。

学生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两个外项的积是×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60=96,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验证其他的比例有没有这个规律,举例说明,检验发现。如:∶=∶,两个外项的积是×=,两个内项的积是×=。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如:=,3×15=5×9。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教师: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教师补充: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齐读两遍。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和4∶50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4、教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两种方法: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两个比的两个外项之积是否等于两个比的内项之积。

教材第41页“做一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一说,全班集体订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5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答案:(1)不可以组成比例;(2)可以组成比例;(3)可以组成比例;(4)不可以组成比例

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61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