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计算机型论文实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653491

【导言】此例“计算机型论文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计算机型论文1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现状 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的办学性质属于职业类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未来的社会,不会使用计算机将被称为“文盲”。对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调查统计显示,他们期望毕业生掌握的主要技能是:文字编辑软件,数据管理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网络应用,安全防范,利用网络搜索和处理信息,利用网络通迅与其他人员协调工作,等等。这些都是对普通的工作人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跟上时展的需要,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

1.学生的层次存在差异。

在我国,计算机的普及率并不是很高,拥有电脑的人大多集中在城市,广大农村群众对电脑的接触少之又少,这就导致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和应用能力差异较大,学习的起点不一致,这给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即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兼顾基础差异明显的学生。

2.新生理论与实践脱离。

新生入校时,有的学生接触过计算机,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理论引导,只能局限于简单的操作;有的新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感觉很茫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会导致一味学习理论,实践能力缺失。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理论与实践脱离。

3.硬件条件不足给教学带来困难。

高职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计算机操作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时必须具备能力之一,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全院各专业学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但由于办学影响,上课时,学生不能保证每节课都人手一台计算机,老师授课时会把理论与实践环节分开,理论课在教室或多媒体教室上,这样,在理论课中老师就只能一味讲。对起点低的同学来说,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理论课老师讲的内容到上机实践时用不出来,日积月累,遗留问题越来越多,导致这些学生对此学科失去兴趣。

4.毕业时不能学以致用。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是应用性极强的一门课,用进废退,因此在一年级时所学的内容,不少学生到毕业时已经几乎忘记了,到找工作时不能学以致用,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这也是计算机基础单纯地作为一门课学习必然产生的结果。

二、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高职教育的办学性质属于职业类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无论在授课中还是学习中都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当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全面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在授课时,应将原来的教室授课变为机房授课,这样可以讲解1―2个知识点,就让学生动手练一练,做到边学边练,使学生把每个知识点都学会、学扎实。

2.减小学生的层次差异。

教师可以在最初的几堂课采用分层次组织教学,对基础差、起点低的同学多教、多练,有针对性地辅导;而对以前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以预留作业和指导的方式,使其把计算机基础打牢,最终缩短学生差异。

3.利用网络课后答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计算机网络资源丰富、功能强大,成为人们使用计算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上网”也是提高计算机操作实践能力的方法之一。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与同学们在线交流,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实践证明,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4.温故知新,毕业前增加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

在做毕业论文之前,大部分毕业班同学都已经找到工作,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环节,对论文格式排版、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温故知新,又能使学生适应岗位要求,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总之,计算机基础课虽为公共基础课,但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其已成为高职院校培养的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

参考文献:

[1]杨海英。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控索与研究。计算机教学。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168.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上这5篇计算机型论文是来自于山草香的计算机论文范文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计算机型论文2

关键词:学科结构优化;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4-0005-05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近十年来的蓬勃发展,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快信息化进程,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

1 科技的发展赋予计算机学科新的内涵

1994年,教育部将众多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名称统一规范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简称计算机学科)。这十年来,随着网络和WWW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内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理论与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而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技术、多媒体及其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教育内容得以强化。以至美国ACM、IEEE-CS和AIS联合制定CC2004的专家们认为,目前已经无法继续用计算机学科来称谓它,而改称其为计算学科。我们称之为“计算”的概念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拓展到难以用一个学科来定义的境地,这种变化对教学计划的设计和教育方法会有深刻的影响。21世纪的计算将蕴含有多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的完整性和教学特色。

计算机科学(CS,Computer Science)已经难以完全覆盖学科新的发展,扩展后的学科称为计算学科(Computing Discipline)。在CC2004的草案[1]里面,计算学科应包括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五大分支。计算学科的教学知识体系也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在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早期,数学、电子学、高级语言和程序设计是支撑学科发展的主要专业基础知识。而到了20世纪60、70年代,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基本逻辑、编译技术、操作系统、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等成为学科的主要专业基础知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学科的深入发展,并行技术、分布计算、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目前,程序设计仍然是学科最基本的工具。未来在基础和开发技巧之间,加强基础是首要的。除了学科知识的变化外,近几年来,计算机学科方法论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并被人们重视。因此,计算机学科方法论的内容也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充分的体现。计算机学科的教学需要以知识为载体,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学科方法论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面向未来的教育。

信息产业的主导技术是计算机、通信与微电子。计算机、通信与微电子技术的相互渗透、密切结合和高速发展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构成了信息学科群。信息技术群内部交叉,对相关学科发展的带动作用突出。从事计算机学科教育的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必须要不断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研究学科发展的内涵、特点、共性与规律。

2计算机学科结构性调整的现实必要性

计算机学科不仅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而且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截止到2004年初[2],我国普通高校总数为1683所,本科学校679 所,其中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各专业中,专业点数量第一;2003年在校人数27万,占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也是最多的。这505个计算机专业中的368个是1994年后开办的。这一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对国家信息化建设浪潮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专业建设的数量大、任务重。

同时,计算机相关专业也在蓬勃发展。按照教育部的划分,“计算机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电气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通信工程、微电子学、信息安全、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自动化。这些专业加起来,2003年共有在校生63万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量的三分之一。

近年计算机专业在规模上蓬勃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以及教育质量需要提高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会使用计算机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独有的优势。特别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些毕业生专业特色不明显,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竞争优势不强,近几年就业率逐年下降。

如果说计算机专业应该是培养信息化所需人才最主要的专业的话,它目前的状态是否能够适应这项重要的任务?如果不能适应,应该如何调整?目前,需要调整培养规格和要求,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有相对优势。调查发现,系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计算机人才的不足,是制约我国计算机学科与产业发展的关键。为此,需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按照基本学科能力培养的要求建立课程体系,将学科方法学的内容贯穿于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置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并结合实践教学,学习和掌握一些新系统、新技术。

3调整中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如何确定计算机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

相对单一的教学计划,已经造成了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一种结构性失衡。如果继续维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原有的含义,相对于社会需求,它已经不能容纳现在这个办学规模了。另外,计算机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迅速地扩大,各个分支已经形成丰富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已经不可能将如此丰富的内容安排在一个单一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之中,而且单一的培养模式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多种规格人才的需求,只有通过不同的培养计划才能满足这种不同的需要。

建立切实可行、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计算机学科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基础。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要瞄准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浓缩课时,科学合理地整合课程,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核心是各门课程间的优化组合。特别要借鉴美、英等国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做法。

计算机裸机和一般用户有着较远的“距离”,为了给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手段,计算机专业的各类人员在基本计算机硬件系统上逐层构建系统,形成一系列的虚拟机,让计算机系统完成更多的任务,留给用户更多的方便,使用户界面逐渐接近人的习惯,形成自然人机界面。这不仅表明有更多的东西需要模型化,问题的复杂度也会越来越高;而且更告诉我们要根据学生未来的工作定位在那一层虚拟机上,参照学科的三个形态,并根据所在学科点的特色,确定在教学中强调哪些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分类培养,而不是按照统一的模式去培养学生。

从国家的根本利益来考虑,必然要有一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相应的研究型人才[3]。而国内的大部分IT企业都把满足国家信息化的需求作为本企业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工程型人才。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批信息化的应用型人才[4]。目前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在本科阶段对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从事信息化的应用型工作人才的专门培养则几乎是空白。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培养定位应该瞄准工程型人才和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后者[5]。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2],该思想包含如下要点: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但都要达到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可以考虑三种不同的类型:研究型(或者说科学型)、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应用型(或者称信息技术型)。一个学校在其中一种类型上通过评估合格,就被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合格。从长远看,现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能会被细分为若干不同类型的专业;而从近期看,应该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贯彻不同类型的培养规格。也就是说,进行调整是得到了国家政策支持的。这样才能保证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

如何加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计算学科具有理科和工科特征,抽象逻辑性和构造性并存,决定了本学科的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开发都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这使得与理论密切结合的实践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也就是说,该学科具有理工结合的基本特征,科学与技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高度融合[6]。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有效地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全方位地加强高校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如何使计算机本科教育与国际接轨,与就业接轨?

计算机教育历程是计算机教育内容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在一个阶段出现的新技术,其经历发展和完善之后,成为计算机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又会出现更新的技术。因此,计算机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在当今信息时代,必须在坚持自主教育创新的同时,注重与国际计算机教育接轨。从国外引进和学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吸收国际先进的计算机教育理念、模式、体系[7]。

计算机学科的研究前沿在欧美,新知识都是以英语作为主要的专业技术载体。在实践中,可以推进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001年高教司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必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专业,在金融、法律等专业,以及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领域开展双语教学。2003年,国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

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计算机学会(IEEE-CS)等联合提出的CC2004提供了计算学科5个方向的本科知识体系指导性建议。CC2004认为,针对每个方向都有对应的职业:计算机工程师应该能够设计和实现包括软件和硬件设备综合的系统;计算机科学家面临的是理论问题和软件研究;软件工程师应该能正确的设计和实现大规模的软件系统;信息系统专家应该能分析信息需求和行业过程,能够明确说明和设计满足各机构需要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专家负责规划、实现、配置和维护一个机构的计算基础设施系统。

大学如何进行学科交叉,优化内部结构,调整专业布局,提高自身学术创新水平与竞争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已经产生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在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与合作中出现新的学科内涵与活力。具有综合学科优势的大学在新的信息社会多研究领域中必然具有优势,这也要求大学面对信息社会的需求调整自己的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研究、产业化关系问题。

例如,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科生教育除了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一级学科专业以外,还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工业设计专业两个本科专业。这两个专业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这得益于浙江大学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深厚底蕴,拥有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系论文3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计算机;安全存储

当下计算机信息网络已经广泛深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特别是对企业发展而言,网络资源共享性、网络功能实时传递特征,正取代原有纸质管理架构,逐渐向企业运营核心部分转变。计算机网络及存储功能要想在企业及个人发展中起到功能支撑效果,应具备安全性及可靠性特点。但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体系运行期间,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安全防护技术方面的不完善,极易产生黑客病毒以及电脑漏洞等风险问题,加大安全隐患问题。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及实现,在计算机安全存储系统中,通过高安全性、高效率性、高检索性特征,对计算机存储体系构设安全防护机制,提高系统运行效能。

1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体系的建设,针对计算机网络运行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存储,然后通过共享性、时效性传输功能,对数据信息进行拟合处理。期间,多结构、复杂化的运行模式,对计算机网络存储功能提出更高的需求。但从技术应用角度看,不同类别的技术在建设及应用中,可能存在漏洞问题,而此类漏洞恰恰是不法人员入侵的主要途径。

黑客攻击

黑客入侵一直以来是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主动攻击服务器以及安全存储系统等,对数据信息进行定向化盗取。例如,近年来的金融经济案件中,用户银行卡内部的钱通过黑客攻击,在不被持卡人认同的情况下便予以转走[1]。此外,互联网下各类用户隐私信息,对于黑客人员而言也属于透明化的,甚至是在5min之内便可以对网上用户信息密码以及身份证等进行窃取。此类入侵行为及其带来的危害,对计算机行业将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

病毒入侵

电脑病毒入侵是常见的计算机安全存储威胁模式,通过病毒的可移植性、复制性、蔓延性特点,一旦通过文件或用户非正常操作入侵到计算机系统中,极易产生大面积的连锁反应,且病毒程序的运行将占用网络宽带资源,拉低计算机设备的运行效率,甚至可能出现系统崩溃的现象。病毒对于计算机所造成的伤害是全面性的,其并不局限于传统人们对病毒侵害计算机软件的认知,更会对硬件服务器以及存储器等造成损害,间接加大计算机安全存储功能的缺失问题。

电脑漏洞

联网功能下的计算机设备运行期间,常常需要下载补丁,应对新型病毒、新型黑客攻击技术等造成的攻击问题,因为技术驱动中,当系统进行更新时,相对应的病毒以及黑客攻击手段,要想入侵到此类计算机系统中,也需要进行同步更新处理。此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差恰恰是对各类攻击手段以及防护手段提供的过渡点,此时,因为系统漏洞产生的被攻击现象,可能对计算机设备造成控制[2]。产生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计算机本身存在漏洞风险,例如,更新力度不及时、系统驱动故障等,均将造成计算机运行期间的漏洞问题,加大被入侵几率。

2计算机安全存储中云计算关键技术

数据信息的安全存储以及高效率传输是作为计算机网络运行的主要特征,大数据时代下,大体量数据信息同步节点的传输需求,对计算机网络呈现高标准,与之相对应的数据安全问题也逐渐增多。此过程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及实现,为计算机安全存储功能提供全方位的防护系统,通过高精密的处理技术以及精密算法等,检测与识别计算机安全存储功能运行期间存在的各类隐患故障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安全存储的防护系数,保证计算机激起网络运行的安全性。

密钥管理技术

借助云计算技术建设密钥管理体系针对网络安全存储实现密钥共享与加密强化作用,其在既定的安全管理存储模式下,按照多类型的验证码形式,进行预约方式的保护处理。因为软件驱动过程中,云环境与终端物理环境之间,需要通过账号的绑定,进行双端登录处理,期间,如果存在某一端账号被泄露的情况下,极易产生信息丢失风险。通过云计算密钥管理技术,可同时对双端的密码信息进行确认,例如,在百度云网盘应用中,如果用户想要登录云端系统,需通过手机终端的扫码确认以及身份认证处理,只有相关信息确认以后,才可对用户开放权限[3]。在文件信息传输过程中,用户是以网络链接的形式传递给其他人,接受者要想打开网络链接,则需输送传输人提供的提取码,且提取码与网络链接的对接形式,极大程度的保护系统驱动安全性,在网络安全视域下实现文件共享传输。

数据加密技术

云计算技术支撑下的数据加密安全防护体系,大多数是采用对称与非对称的加密算法,通过对当前网络视域下的文件信息起到加密与阻隔效果。其中对称加密算法具有较强的加密与解密能力,对数据信息的保护机制相对较高,但是对称性加密算法的响应时间较长,对于大体量数据信息传输,将消耗更多时间。非对称加密算法在响应效率以及传输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加密与解密过程相对繁琐,在数据传输及存储时间存在局限性。对此,计算机安全存储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类别的数据信息以及算法加密、解密的运算过程,设定云计算加密体系,保证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

身份认证技术

云计算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及实现,是结合计算机网络确认操作人员身份建设的解决方案,利用云计算身份认证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计算机数据存储及传输的安全性,无论是对于固有的数据传输,还是人员辅助操控等,均是按照可信任机制进行数据信息的罗列处理。当下,常见的云计算身份认证技术包含口令认证、智能IC卡用户认证、PKI身份认证等,借助不同驱动场景,嵌入相对应的数据认证技术,增强信息的协控性。(1)口令认证:作为常见的密码认证形式,在用户访问数据库时,需要按照计算机界面输入口令认证信息,待计算机设备核验信息之后,如正确,对用户开放权限,如错误,需进行充分认证,此类认证形式相对直接,按照不同驱动场景进行验证比对,如果用户多次输入错误时,达到上限以后将禁止访问。(2)IC卡认证:IC卡是将用户信息通过芯片的形式进行录入处理,如果IC卡内部身份信息与当前操作权限的指令信息存在不符时,则无法驱动计算机系统,防止外部操作对计算机存储环境造成损害。(3)PKI身份认证:此类身份认证模式借助密钥进行操作,其也可以看成是包括硬件、软件、人员、策略、规程的合集,保证公钥密码体制的密钥和证书的产生、管理与存储功能驱动的合理性(如图1所示)。此类身份认证对于计算机安全存储系统而言,可通过身份认证、数据保密、数据不可逆的属性,将数据信息进行时间节点与空间节点的确认,保证系统驱动过程中,通过多维度的认证机理,最终获取访问全面,提高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数据备份技术

数据备份是数据容灾的基础所在,特别是在云环境下,大体量数据的同节点涌入,加大数据信息的传输压力,令系统面临高负荷压力。云计算数据备份则是将计算机存储功能移植到相关载体中,数据信息的多位置存储,可保证系统运行的连续性。传统数据备份模式是将利用物理存储器进行“冷备份”处理,如果物理存储介质发生损毁的话,内部数据信息也将面临损毁,且海量数据信息的传输下,物理存储器空间效果相形见绌。云计算技术支撑下的存储功能是将虚拟云平台作为存储介质,云端备份功能基本可满足任何支持云功能的软件运行诉求[4]。同时,云平台的“无限”容量,无需担心大体量数据的传输,用户只需要登录云端账号,便可同步下载信息,有效避免黑客攻击、病毒入侵以及系统漏洞等问题,提高数据信息的传输质量。

3云计算技术在计算机安全存储中的运用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不断完善下,已经深度应用于各大行业领域中,多架构的运行模式,增强数据信息之间的对接质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海量数据信息的传输诉求,对传统计算机存储提出更高要求,如未能及时优化与更新,可能加大系统运行风险。云计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大体量数据传输中计算机存储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起到补充作用,深化计算机及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为个人及企业营造更为安全的网络场景。

提高系统吞吐性能

从理论层面,云计算搭建的驱动场景可以做到数据信息的“无限”存储,此过程中,云平台与物理存储系统相比较,庞大的存储容量以及无需担心物理损坏的优势,令其在计算机存储方面呈现更多应用性能[5]。此外,云计算平台的同步存储功能,可为物理存储器提供连续性、大量性的吞吐能力,提高数据信息的容载量,即便是面对线性增长,也具有一定抵抗能力。但是部分系统驱动功能中,软件系统需要开通云平台功能,才可介入相应的存储体系中,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切实云服务方案

大体量数据信息传输及运算中,需要按照不同区面进行数据信息的索引,保证数据信息在不同存储模式下实现精准契合。此过程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则是通过庞大的信息流量进行数据化解析,确保信息服务过程是按照既定框架予以操作处理的,避免出现数据传输误差的问题。此外,云计算平台可为不同用户提供单独的信息存储机制,虚拟云的存储路径为系统驱动赋予独立化功能,确保在不同运行模式下,数据信息存储与调取过程中的衔接性。

虚拟机动态迁移

虚拟机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衍生体系,其通过多维场景的设定,增加系统驱动过程中的虚拟性,最为常见的运行模式,利用虚拟机的虚拟云功能进行数据移植与解析,保证数据信息的动态迁移机制不会产生繁杂问题。在同一IP地址条件下,需借助物理路由完成动态迁移,迁移结束后,如果网络配置无法保持与外界正常通信,计算机信息难以长久保存。引入云计算数据后,为提升网络安全存储效率,需布置虚拟机,具体应在二级网络中进行。通过技术改进和升级,提高计算机存储技术水平,网络运行能力随之增强,虚拟机承载规模逐渐扩大,进而满足大体量数据信息的存储。

4结语

综上所述,云计算技术在计算机安全存储系统中的应用,是按照不同驱动场景进行虚拟化处理,每一类数据信息的表述形式则可为系统多元驱动提供载体,增加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效能。对此,后续发展中,应加强对云环境的分析,挖掘关键技术与计算机网络驱动场景之间的契合形式,提高数据信息的表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艳雨,刘萍。基于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数据挖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35):45-46.

[2]左毅,郭长金,游华。云计算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18):28-29.

[3]程志强。计算机安全存储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21(23):75-76.

[4]孙力。云计算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7):78-79.

计算机系论文4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电力系统网络安全

1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电力信息化的不断深人,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已从简单数据计算为主发展到数据库处理、实时控制和信息管理等应用领域,并在OA系统、电能电量计费系统、电力营销系统、电力ISP业务、经营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内,它已经成为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现存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与操作系统千差万别,应用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在计算机网络覆盖全球,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讨论和研究电力系统计算机的应用及安全性则显得尤为重要。

2电力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管理

电力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应对各方面管理进行集成,来管理带宽、安全、通讯量、存储和内容。同时进行数据信息标准化和数据资源共享,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和灵活性,适应不断变化的要求,满足系统多层次的不同应用,使系统的开放性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保证应用软件和数据资源有较长的生命期,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充性,体现集中与分布式的管理原则。

(1)集中就是由省局统一规划全省的计

算机网络结构,统一对全省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进行协调;对已有的局域网进行论证分析,使其从结构上与总网相适应,对建立的新网进行指导与监督;对网络的通讯建设统一规划管理。建立一个范围广泛的工ntranet,应使用广域网网管,提供与工nternet的出口并进行防火墙技术安全管理,对于在系统内有广泛共性的工作要进行统一的开发与推广。

(2)分布式管理就是体现基层部门的内部管理,各个不同部门在其内部进行网络应用管理,基层部门与省局联系时进行统一的协议管理,保持全省通讯与应用协调一致,又根据单位性质的不同,开发不同特点的Intranete。

3电力系统计算机应用的现状及问题

计算机安全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计算机危害主要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资源遭到破坏、更改或泄露,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要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就必须治理(即清除、控制或预防)计算机危害。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与不安全是从多方面反映的,从目前使用和发现的情况看,系统运行不稳定、内部资料外泄、网络利用率低等是主要常见的现象。

通过计算机网络使得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管理范围扩大了,工作人员的办事能力增强了,但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变得更加严重了。例如:通过电子邮件感染病毒,电力系统管理网络互联接口的防火墙只配置了包过滤规则,提供的安全保证很低,容易受到基于IP欺骗的攻击,泄露企业机密,有些局域网没有进行虚拟网络VLAN划分和管理,造成网络阻塞,使工作效率减低。绝大多数操作系统是非正版软件,或网上下载免费软件,不能够做到及时补丁(PATCH)系统,造成系统漏洞,给攻击者留下木马后门;绝大多数工作站没有关闭不必要的通讯端口,使得计算机易受远程攻击病毒可以长驱直人,等等。

4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安全性是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部分。安全性既包括网络设施本身的安全,也包括信息的安全;既要防止外界有害信息的侵入和散布,又要保证自身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I)提高网络操作系统的可靠性。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应选用运行稳定、具有完善的访问控制和系统设计的操作系统,若有多个版本供选择,应选用用户少的版本。在目前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选用UN工X或LINUX。不论选用何种操作系,均应及时安装最新的补丁程序,提高操作系的安全性。

(2)防病毒。防病毒分为单机和网络两种。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病毒的危害越来越大,因此,必须采用单机和网络防毒结合的防毒体系。单机防毒程序安装在工作站上,保护工作站免受病毒侵扰。主机防护程序安装在主机上,主机的操作系统可以是WINDOWS,UN工X,LINUX等。群件防毒程序安装在Exchange,Lotus等群件服务器中。防病毒墙安装在网关处,及时查杀企图进人内网的网络病毒。防毒控管中心安装在某台网络的机器上,监控整个网络的病毒情况,防毒控管中心可以主动升级,并把升级包通过网络分发给各个机器,完成整个网络的升级。

(3)合理地使用防火墙。防火墙可以阻断非法的数据包,屏蔽针对网络的非法攻击,阻断黑客人侵。一般情况下,防火墙设置会导致信息传输的明显延时,因此,在需要考虑实时性要求的系统,建议采用实时系统专用的防火墙组件,以降低通用防火墙软件延时带来的影响。

(4)对重要网络采用和MIS网物理隔离的方法保证安全。物理隔离是在物理线路上进行隔离,是一种最安全的防护技术。

计算机系论文5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增量开发模型;过程管理

1提出问题

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的目标中,除了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作为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校内教师或校外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围绕特定选题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和开发过程,是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前期的综合课程设计巩固已修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并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及协作能力。与课程设计不同,毕业设计更强调系统性和综合性,使学生在以下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自主获取新知识、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③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能力;④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⑤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论文写作能力[1]。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主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大学生所学课程质量的综合检验,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过渡阶段。作为本科生毕业前的关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周期长、任务重,如果不采用有效的开发方法和管理措施,极易出现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毕业设计质量低下等问题,影响学生的毕业。实际上,计算机类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可以视为一个小型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目前,在毕业设计实践中也出现了应用软件工程思想的相关探索,包括分析毕业设计和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映射关系[2]、用软件工程思想指导毕业设计[3-5]等。

2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系1985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目前共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等3个计算机类专业。这3个专业均在大四上学期第10周为学生分配指导教师,开始毕业设计工作,大四下学期第16周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要求每位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独立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近年来,在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未能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的预定目标,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较低,体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2.1选题不当在毕业设计选题时,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参加过实际的软件项目,一般会选择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等常见题目,或者自己设想一些题目,并出现多个学生选择同一题目、内容雷同、缺乏创新的现象。也有部分选题脱离实际,学生对要完成的系统内容不清楚,影响了软件开发及毕业论文撰写。此外,有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导致选题过大或过小,有些内容实现有困难或者来不及实现,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得不多次换题。

2.2未采用有效的开发方法《软件工程》是计算类专业本科生工程基础类课程,但部分学生未能将软件工程思想应用到毕业设计中,没有采用有效的开发方法。通常出现的问题包括:需求分析不充分,忽视了软件需求的不稳定性,甚至有学生忽略需求分析直接进入软件设计,导致后期反复对修改系统;没有对软件进行总体设计,在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随意进行软件开发,整个开发过程随意无序,导致软件结构混乱、代码质量低下、可用性差,发现问题通常为时已晚,稍作改动系统就不能运行;未进行软件测试,只使用少量数据检查了系统的运行情况,没有发现系统存在的其他问题或错误;开发中未编写软件文档,部分学生到毕业设计的最后阶段才撰写毕业论文,出现论文内容与系统不一致、论文质量低下等情况。

2.3过程参与不足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要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参加就业考试,或到某单位实习3-5个月,无法每周接受教师的指导或检查,部分学生有问题也不和教师交流,过程参与不足导致后期手忙脚乱,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3在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中应用增量开发模型

为了达到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的预期目标,自2015年起,学院通过强调软件工程思想、应用增量开发模型、加强过程管理等措施,有针对性地控制毕业设计的过程和进度,进一步改进毕业设计的质量。

3.1强调软件工程思想1968年的NATO会议上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使软件开发开始了从“艺术”、“技巧”和“个体行为”向“工程”和“群体协同工作”转化的历程[6]。为了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软件产品质量,必须改变手工作坊式的开发方法,采取工程化的开发方法和工业化的生产技术[7]。为了让学生能顺利、有序地开展毕业设计,在与学生见面的第一次毕业设计指导例会上,向学生再次系统地介绍了软件工程思想,着重从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及测试等各阶段如何开展,各阶段要完成的任务及提交的文档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3.2应用增量开发模型增量模型也称为渐增模型,由Mills等人于1980年提出,使用增量模型开发软件时,将软件产品作为一系列的增量构件来设计、编码、集成和测试[8],如图1所示:采用增量开发模型,可以将毕业设计要完成的软件系统分解为一系列的增量构件,通过迭代开发逐步实现系统目标。在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中应用了增量开发模型,相关步骤如图2所示:3.2.1选题为了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学院要求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要选虚拟题目。对于学生不了解但又想做的题目,指导教师给学生讲解,指导学生查询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多次交互,让每个学生的选题都符合其实际能力,难易适度、大小适中。3.2.2系统分解确定选题后,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软件需求的演化性,学会区分需求的优先级。通过认真分析软件系统的需求,指导学生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定义每个子系统中的功能模块,并给出各子系统的接口定义。分解时可依据学生的开发能力将子系统定义为不同的增量构件。通常建议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可将第一个增量构件定义得简单一些,这样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看到一个可运行的软件子系统,增强其完成软件系统的信心。后期在逐步增加软件功能的同时,学生也有时间学习和适应下一个增量构件的开发,从而降低毕业设计失败的风险。3.2.3增量构件开发基于系统分解方案,根据图1的增量开发模型进行各增量构件的开发,并在开发过程中完成所需的软件文档。由于各增量构件交付前都需经过测试,最终完成的系统质量是能够得到保证的。3.2.4撰写毕业论文软件文档是软件开发规范的体现和指南,按照开发规范完成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将产生一系列的软件文档。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开发过程中完成的相关软件文档是毕业论文的主要素材。

3.3加强过程管理为了确保毕业设计顺利进行,除每周定时的指导例会外,还在各增量构件的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阶段结束时进行软件系统开发的检查和汇报。此外,针对阶段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增加了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跟踪及解决环节,以此训练学生解决问题及协作交流的实践能力。通过学生汇报和教师讲解,总结、交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收获,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对于长期在外实习的学生,要求其每周提交工作进展报告和阶段文档,并与该生实习单位主管进行定期交互,或委托实习单位进行阶段检查后将结果反馈给指导教师,以便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4增量开发模型在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实践

2015年11月-2016年5月,学院在5名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中实践了增量开发模型。5名学生编程能力各有不同,其中有2人于2016年2-4月外出实习,其余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均有请假参加招聘考试等现象。通过应用增量开发模型,所有学生均顺利完成毕业设计,1人被评为学校优秀毕业设计,3人成绩为良,1人成绩为及格。经过分析后发现,学生可以应用已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开展毕业设计工作,部分学生在知识的应用和实际动手方面表现出色。

5结语

实践表明,增量开发模型可以保障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此外,增量开发使学生更多地去思考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而不是仅关注代码编写,为毕业后的工作实践奠定了基础。学院将鼓励更多的学生尽早参与到实际的软件项目中,进一步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学辉.新就业形势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15):127-128.

[2]张文静,卢海霞,杨捧,等.软件工程思想在毕业设计环节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4):69-71.

[3]王光琼.软件工程思想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9(9):98-100.

[4]冶红,蒋波.软件工程思想在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9):76-79.

[5]郭海凤.软件工程思想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8):87-90.

[6]杨芙清,梅宏,吕建,等.浅论软件技术发展[J].电子学报,2002(12A):1901-1906.

[7]杨芙清.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思索[J].软件学报,2005(1):1-7.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5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