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子》阅读理解答案【最新4篇】
【导言】此例“《梯子》阅读理解答案【最新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梯子阅读答案【第一篇】
爬 窖
芳燕曾
女儿考上了初中,可只上了一天的课就不上了。她说有人笑她。我一点办法也没有。女儿今年13岁,她天生残疾,左手左脚都是畸形。她爸早就去世了。因为她的残疾,我觉得对她有还不完的亏欠。
那天,我干完农活刚回家,女儿神秘兮兮地拉我去后院。后院有一口多年不用的废窖, 十几米深。女儿放好梯子,让我下去。我问下去干啥,她说下去了再告诉我。
我下到窖底,里面光线很昏暗,什么也看不清。我问女儿她到底要干啥,女儿不应声。我有点心慌,摸索着想要上去,哪知手触到了一条软乎乎凉冰冰的东西,仔细看竟是一条死蛇!我尖叫着要爬上去,可梯子竟然被抽走了。女儿在上面大笑,让我自己爬上去!不管我怎么求,她都不肯放下梯子。我趴在窖壁上哭了:“你恨妈恨了13年了!妈想把你生成这样吗?”女儿大叫:“你能不能爬上来?”
我哭着吼:“谁能爬上去?蛇掉下来都死在这里了!你下来爬呀!”话音刚落,女儿把梯子放了下来。
我刚一爬上来,女儿就抱着我说:“妈,我以前错了! 我还去上学!”我没火可发了。她就是这样让我摸不着头脑,捉弄了我一场后才去上学,哪个妈能理解呀?
可这次,女儿真的变了。以前每天早上我叫好几遍她都不起床,现在自己早早就起来了。晚上回来不用我说,自己摆桌子做功课,有时还去同学那里请教。不仅如此,她还每天笑眯眯地帮我干活。过去她左手一年四季都戴着手套,现在也不戴了,连左脚都不太跛了。
我心里又高兴又奇怪,也不敢细问,生怕犯了忌讳,怕她再变回从前的样子。
慢慢地,惊喜成串而来,女儿拿回一个又一个奖状,成绩追到了班上前三名。老师几次来家访,很想知道我是用了什么办法将她培养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我说我真的不知道。女儿笑着圆场:“我妈太苦了嘛!我大了嘛!”我很感动,但也明白这不是真正的答案。
六年过去了,女儿成了全乡唯一的大学生!收到女儿从大学里给我写的第一封信,我明白了一切。
我叫来村里六个孩子的妈妈,让她们帮我做一件事:我踩着梯子下到那个窖底,让她们把梯子抽走。我说我要自己爬上来。
我开始往上爬。窖壁是用土夯实的,我用指甲在上面抠出一个小坑,蹬上去,再抠另一个,蹬上去。再抠第三个……没抠几个,我两只手的指甲全没了,鲜血淋漓,疼痛揪心。我吼叫着拼命地抠!上面的人起初是大笑,到后来,她们笑不出来了,都求我别傻了,要把梯子放下来。我大吼:“不许放!”
我终于爬上来了!她们看见我鲜血淋淋的两只手,全都吓得发抖。我对她们说:六年前,有六个孩子,叫一个残疾女孩来这里爬梯子玩。他们放下梯子,一个接一个地下窖,然后再上来,比赛看谁爬得快。残疾女孩下去后,六个孩子抽走梯子跑了。那女孩在窖底看见了一条蛇,她最怕蛇。但她想,她本来就是让人瞧不起的人,活着死了都一样,这次要不能爬上去,就会死在里面!所以,她一声也没喊,自己拼命往上爬。
残疾女孩终于爬上来了,她忽然觉得自己的心境换了个天地:原来自己什么都能做到,连别人做不到的她也能做到。为了证实她的感觉,她骗妈妈到窖底,抽了梯子,让妈妈往上爬。妈妈根本不敢爬,她认定谁也爬不上去。后来,女孩还叫过几个男孩下去试, 结果他们都做不到。于是,她坚信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她成了最好的学生,考上了大学。
听到这里,那几个女人都低下了头,她们就是那六个孩子的妈妈。
女儿在信中让我一定要谢谢那六个孩子,因为是他们让她有了崭新的人生!
女儿信中最后是这样说的:人和人只有起跑线的不同,而没有命运的不同。只要认准自己的起跑线,无论这线比别人落后多远,他都会是最成功的人。所以,真的要谢谢那六个玩伴,是他们让我找到了自己的起跑线,我的起跑线在地面之下,我的成功是爬窖爬出来的。
(选自《意汇》2007年第8期)
1.请写出题目“爬窖”的两层含义。
2.文章第六段说“女儿真的变了”,“妈妈”感到“女儿”哪些地方“真的变了”?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文章第十一段中,“妈妈”为什么执意要“爬窖”?文章详细写妈妈的过程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六个孩子,“女儿”要说“一定要谢谢”“真的要谢谢”?这表现出“女儿”怎样的思想性格?
5.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给你怎样的启示?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不是我的问题
很久以前,一位女王与她的首席顾问坐在阳台上一边吃米糕、蜂蜜,一边俯看楼下的繁华大街。女王用手指了指远方,米糕上的一滴蜂蜜伴随她的动作落到了阳台的栏杆上。“陛下,您弄掉了一滴蜂蜜。”首席顾问注意到这个小细节,向女王建议道,“需要我叫个仆人过来擦干净吗?”女王听后不禁大笑,“区区一小滴蜂蜜不是我的问题,会有人清理的。”
女王与首席顾问继续边吃边聊。与此同时,和暖的阳光慢慢地融化了蜂蜜,“咚”一声,蜂蜜从阳台栏杆滴落到街上!“陛下,”首席顾问连忙提醒女王,“那滴蜂蜜现在掉到街上了,它很快会招来苍蝇。难道我们不应该立刻派仆人去擦干净吗?”女王懒懒地打了个哈欠,再一次满不在乎地回答:“区区一滴蜂蜜和几只苍蝇不是我的问题,会有人处理的。”
数分钟后,一只蜥蜴爬过来,不断地伸出舌头捕捉那滴蜂蜜周围的苍蝇。稍后,一只猫从面包店跳出,像追逐玩具似的左扑右拍蜥蜴。接着,一条狗从肉店冲出来,开始追着猫咬猫的脖子。“陛下,”首席顾问恳请女王,“您知道吗?苍蝇招来一只蜥蜴,蜥蜴招来一只猫,此时,猫正被一只狗袭击。难道我们不应该派人过去阻止这场战争吗?”
女王舒展开双臂,十分不以为意地对首席顾问摇摇头,说,“你怎么不会放松?一场小小的动物战争完全不是我的问题。肯定会有人看到它的。”事实上,面包师确实看到这一切了。她看到一只狗正在攻击自己的猫,马上抄起擀面杖跑出面包店,打狗。继而,屠夫听到他的狗在嚎叫,顺手拿过一把扫帚出门打猫。没多久,面包师和屠夫厮打起来。之后,附近的店主各支持其中的一方,加入了战斗。再之后,士兵来了。因为一些人认识屠夫,一些人认识面包师,所以,士兵们也各支持自己认识的一方,战争于是升级了。战争的范围逐渐扩大、扩大,直到一场巨大的战争在王国的大街小巷上演。
人们纷纷从自家的窗户往外扔石块,小贩的货车都被打翻了。不知谁从墙上拿起一个火把,掷出窗外。随即,火势肆虐,最后蔓延至王宫。女王和首席顾问不得不由护卫护送到街上的安全地带,她们眼睁睁地看着王宫被大火吞噬。
这天晚些时候,当大火熄灭时,女王和首席顾问去查看他们王国的废墟。突然,女王在王宫阳台底下的大街上停住了脚步。她伸出手,在地上的一个小坑里摸了摸。“是蜂蜜。”她凝视着那一小滴黏稠的液体,无限心酸与悔恨地说,“我应该在第一时间清理它!只是由于它,我失去了整个王宫!”
我们不应该姑息自己轻微的不良行为。因为,对小问题、小状况放任、置之不理或熟视无睹,最终会酿成大事件、大灾祸。
(班超/编译,选自《讽刺与幽默》2015年9月11日)
1.简要概括文章记叙了怎样一件事。
2.围绕“不是我的问题”,女王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对小问题、小状况放任、置之不理或熟视无睹,最终会酿成大事件、大灾祸。
4.本文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请用一个成语或一句格言概括。
梯子阅读答案【第二篇】
一、方法型的阅读理解题
例1 (2012年黔东南卷)问题:
已知方程x2+x-1=0,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2倍。
解: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则y=2x,所以x=.
把x=代入已知方程,得()2+-1=0.化简,得y2+2y-4=0.
故所求方程为y2+2y-4=0.
这种利用方程根的代换求新方程的方法,我们称为“换根法”。请用阅读材料提供的“换根法”求新方程(要求:把所求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1)已知方程x2+x-2=0,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相反数;
(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等于零的实数根,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倒数。
解:(1)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则y=-x,所以x=-y.
把x=-y代入已知方程x2+x-2=0,得(-y)2+(-y)-2=0.
化简,得y2-y-2=0.
(2)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则y=,所以x=.
把x=代入方程ax2+bx+c=0得a·()2+b·+c=0,
去分母,得a+by+cy2=0.
若c=0,有ax2+bx=0,有一个根为0,不符合题意。
故所求方程为cy2+by+a=0(c≠0).
温馨小提示:从课本中学到的解题方法是有限的,许多解题方法需要从课外阅读中学到,把课本以外的方法用阅读的形式呈现,再用所理解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这是中考命题的趋势。这类题主要考查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提示型的阅读理解题
例2 (2012年资阳卷)如图1,在ABC中,AB=AC,∠A=30°,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DE,过点B作BP平行于DE,交☉O于点P,连接EP、CP、OP.
(1)BD=DC吗?说明理由;
(2)求∠BOP的度数;
(3)求证:CP是☉O的切线。
如果你解答这个问题有困难,可以参考如下信息: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小明和小强做了认真的探究,然后分别用不同的思路完成了这个题目。在小组交流的时候,小明说:“设OP交AC于点G,证AOG∽CPG;”小强说:“过点C作CHAB于点H,证四边形CHOP是矩形。”
解:(1)BD=DC.理由如下:
连接AD,AB是直径,∠ADB=90°.
AB=AC,BD=DC.
(2)AD是等腰ABC底边上的中线,
∠BAD=∠CAD,BD=DE.
BD=DE=DC,∠DEC=∠DCE.
在ABC中,AB=AC,∠A=30°,
∠DCE=∠ABC=75°,
∠DEC=75°.
∠EDC=180°-75°-75°=30°.
BP∥DE,∠PBC=∠EDC=30°,
∠ABP=∠ABC-∠PBC=75°-30°=45°.
OB=OP,∠OBP=∠OPB=45°,
∠BOP=90°.
(3)设OP交AC于点G,则∠AOG=∠BOP=90°.
在RtAOG中,∠OAG=30°,
=.
又==,=,=.
又∠AGO=∠CGP,
AOG∽CPG.
∠GPC=∠AOG=90°,
CP是☉O的切线。
温馨小提示:这类阅读题,给出了解题思路的提示,其实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三、填空型的阅读理解题
例3 (2012年绍兴卷)小明和同桌小聪在课后复习时,对课本“目标与评定”中的一道思考题进行了探索。
思考题:如图2,一架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竖直的墙AC上,这时B到墙底端C的距离为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米,那么点B将向外移动多少米?
(1)请你将小明对思考题的解答补充完整:
解:设点B将向外移动x米,即BB1=x,则B1C=x+,A1C=AC-AA1=-=2,而A1B1=,在RtA1B1C中,由B1C2+A1C2=A1B2 ,得方程 ,解方程x1= ,x2= ,点B将向外移动 米。
(2)解完“思考题”后,小聪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①:在“思考题”中将“下滑米”改为“下滑米”,那么该题的答案会是米吗?为什么?
问题②:在“思考题”中,梯子的顶端从A处沿墙AC下滑的距离与点B向外移动的距离,有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请你解答小聪提出的这两个问题。
解:(1)(x+)2+22=,,-(舍去),
(2)①不会是米。
若AA1=BB1=,则A1C==,B1C=+=
+=,=
A1C2+B1C2≠A1B2 ,
该题的答案不会是米。
②有可能。
当梯子顶端从A处下滑米时,点B向外也移动米,此时,它们移动的距离相等。
温馨小提示:这类阅读题,在展示问题全貌的同时,在关键处留下一些空白,让考生填补。 此类问题相当于给出了解题思路,只需运算或验证,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四、定义型的阅读理解题
例4 (2012年临沂卷)读一读:式子“1+2+3+4+…+100”表示从1开始的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由于式子比较长,书写不方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将其表示为n,这里“”是求和符号,通过以上材料的阅读,计算:= .
解:式子“1+2+3+4+…+100”的结果是,
即n=;
=1-,=-,…,
++…+=1-+-+…+-=1-,
=++…+
=1-+-+…+-
=1-=.
温馨小提示:理解新定义是解这类题的关键。
五、操作型的阅读理解题
例5 (2012年咸宁卷)如图3,矩形MNPQ中,点E,F,G,H分别在NP,PQ,QM,MN上,若∠1=∠2=∠3=∠4,则称四边形EFGH为矩形MNPQ的反射四边形。图4、图5中,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AB=4,BC=8.
理解与作图:
(1)在图4、图5中,点E,F分别在BC,CD边上,试利用正方形网格作出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
计算与猜想:
(2)求图4、图5中反射四边形EFGH的周长,并猜想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的周长是否为定值?
启发与证明:
(3)如图6,为了证明上述猜想,小华同学尝试延长GF交BC的延长线于M,试利用小华同学给我们的启发证明(2)中的猜想。
解:(1)反射四边形如图7、图8所示。
(2)在图7中,EF=FG=GH=HE===2,
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8.
在图8中,EF=GH==,FG=HE==3,
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2×+2×3=8.
猜想: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的周长为定值。
(3)如图9,
∠1=∠2,∠1=∠5,
∠2=∠5.
而FC=FC,
RtFCE≌RtFCM.
EF=MF,EC=MC.
∠M=90°-∠5=90°-∠1,∠HEB=90°-∠4,而∠1=∠4,
∠M=∠HEB.
HE∥GF.
同理:GH∥EF.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FG=HE,而∠1=∠4,
RtFDG≌RtHBE.
DG=BE.
过点G作GKBC于K,则KM=KC+CM=GD+CM=BE+EC=8,
GM===4.
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2GM=8.
梯子阅读答案【第三篇】
2012年安徽卷的作文试题,要求学生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写1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这是一道好的作文试题。同样的温馨提示,但是转换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内涵和效果便迥然不同:前者在提醒,后者在解决;前者在机械,后者在灵动;更为关键的是后者排除了梯子倒下砸人的隐患。其实,我们的生活不乏这样“做得细、做得精和做得妙”的小处:看到地上的乱纸屑,不如弯腰自己捡起来;看到自来水管坏了,不如你先把水堵住;看到小树被风吹倒了,不如给树培点土等等。
从口号式“注意安全”到行为式“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正告诉我们,只要敢于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再大的难题也会有更好的破解之法。
“梯子是竖放还是横放”昭示着高考作文正在告别“务虚”的诗意迷失,开始“为时而著”、“为事而作”。在语言张力和表达空间开放的同时,今年的作文试题引导考生用心思考、解决问题,用心观察生活、社会,测试“90后”的考生是否心智成熟,是否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比如“道德之问”是过去一年热得发烫的“网络热词”:“小悦悦惨遭碾压,路人为何见死不救?”“走了‘郭美美’来了‘卢美美’,中国慈善能否恢复元气?”“‘汉代玉凳’闹笑话,假拍乱象何时休?”在愤怒与反思的交织中,我们应以实际行动唤醒道德火种、照亮冷漠的心灵,这是回答“道德之问”的“本”。
尽管考生有话说了,但大多说得肤浅,说得胆战心惊;教师无言以对,煞费苦心经营的一套东西(经典的素材、精巧的架构和拔高的立意)没有太大的市场,走出考场的考生直言了,老师教给我的一些东西,我怎么也没“套”上。因为,我们的教师大多迷恋“麦当劳化”的作文教学。“麦当劳化”是由社会学家乔治·里兹在《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提出,指速食餐厅的准则正在支配社会:以标准化的程序生产和控制员工,仅是考核量化的指标,譬如“销售量”,而非“味道”。比照当下通行的作文教学,似有“异曲同工”之玄:以素材样板、结构模板和主题母板排列或整合文章,评价就是看它是否符合上述“板块”,而非“写作素材的实有化、写作情感的真诚化、写作态度的负责化和写作思想的深刻化”。以此下去,高考作文异变成又一种专门考核知识的职业性、技术性的考试,也就见怪不怪了。
写好1篇作文不难,讲好一个道理也不难,难就难在言行合一,标本兼治。“竖放还是横放的梯子”高考作文试题需要考生整体观照、细心揣摩,更需我们语文教师直面和深思:这种贴着“注意安全”标语式的作文教学套路,怎能保证下一届走出考场的考生不再直言呢?
2012年安徽卷作文试题偏偏又在写作思维上做足了功夫。一是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从已有的因果关系中,变因为果、倒果为因地去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根据事物某一状态的对立面来认识事物;或从原有事物功能的相反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二是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避免仅仅局限于一种思路、一种规则,尽量多地增加思考问题的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以问题为圆心,向四面八方扩展,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组,寻找更新更多的途径、答案或方法。
早在1984年,叶圣陶先生就在《中国教育报》上著文说:“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路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至关重要。”在《集体习作实践记序》一文中,叶老则更为明确、具体地指出:“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语言是出声的思想,思想和语言是合二而一的,因此,练习作实际上也就是练思想。”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是写作教学的核心,这道作文试题再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了这一核心。治标(应试技巧的训练)源于治本(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本于治本,治本当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作文教学的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一方面要给学生一个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序”,促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观察积累、体验感受、联想想象、分析综合、提炼加工、语言表达等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要“知”,而且能“行”。叶老也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老师自己经常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
作文就是“写”,不提“说”,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但我们一直以来置若罔闻。语文“三老”早就提出“口头作文”的必要。吕叔湘先生这样告诫我们:“以作文教学为例,多做口头作文的练习就很有好处。”张志公先生指出:“全部以书面训练(读,写)为内容,完全忽视口头语言的训练,这是不全面的。”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一文中建议:“要考查学生对于生字生语的认识程度怎样,可以看他的笔记,也可以听他的口头回答。”现已陷入进退两难的作文教学不妨在此开拓,或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梯子阅读答案【第四篇】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28
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起始阶段,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会引导学生的不同发展,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简单探究,以期有利于初中数学课堂教育教学的改革。
一、趣味性导入
简明切题、新奇有趣的开讲,可以刺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奋点,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确保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趣味和魅力,设计种种奇妙的开讲。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处理手段,就有不同的课堂导入,有些导入简明扼要、开门见山,有些导入新奇独特、用意非凡。下面列举几个典型课的有趣导入:
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有这样一题:“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若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这是一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元二次方程应用的价值。笔者当时没有直接讲解分析,而是采用小组合作,鼓励他们猜测与探索、动手、动脑、动口,发表见解。各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发现有几种不一样的结论,各组同学各抒己见,学习兴趣空前高涨。此时,笔者再适时对题目进行点拨分析,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后来在单元测试时遇到此类题目,全班同学无一出错。事实证明,当一个学生真正认识到这门课成为他实际需要的时候才会对它产生兴趣,只有把所学的东西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
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笔者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天我去逛邮市时,发现又新出版一批面值50分和80分的邮票,我高兴地用身上仅有的9元9角,买了50分和80分的邮票共15枚,问:我买邮票中50分和80分值的邮票各多少枚?学生一看到这道题都拿起笔急着在纸上演算,然后又竞相报出答案,笔者将这些答案一一写在黑板上,那到底谁是谁非,正确的演算方法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就来劲了,思想也集中了。此时,笔者再将此题列式和演算方法一步步讲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列式和演算方法,并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二、分组讨论,点评指导
一些简单、基础的数学知识,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但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和充实学生分组讨论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把好教案关:如怎样最有效引导学生主动高效地自学,学生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排疑解难,设计哪些质疑和讨论的问题,设计哪些训练题,重点难点如何处理,选用何种课堂教学手段等等。
2. 讨论时教师应出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及范围、自学要求及检测方法,如:速读思考,及时圈点标划,自学时间,应达到的要求,揭示如何检测等,强调必须有动笔过程。
3.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走进学生中间,巡回,点拨,“引而不发”,激励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始终保持求知欲,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心理气氛。这样,差生在教师的关注和同学的帮助下,去掉了胆怯怕错的心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自信心,既培养了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又促进了学习的进步和发展。
4.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掌握了学生对本节课目标理解情况的第一材料,进而采取各种策略手段来调控课堂气氛使之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保持饱满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点评,主要是重视培养学生对新问题的敏感性,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般规律,使之形成处理该类问题的最优方法、步骤,抓住处理该类问题的重点、难点及关键。
三、鼓励质疑,及时反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悬念或学习的障碍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勇敢地提出来,或鼓励学生与学生互动质疑,相互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笔者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对某一题目的巧妙解法写在小黑板上,便于同学讨论。每节课笔者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全班性的质疑解难,对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启发式精讲,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进行突破,指出关键,强调重点,剖析难点。笔者认为这一环节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行独立思考,提高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在阅读中,学会无疑处生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产生认知上的飞跃,促进创造性的发展。
四、分层练习,主动达标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围绕教学目标,笔者精心选题,加强课堂练习,以达到掌握目标的目的。笔者把练习分为三类:A类,本节习题,适应基础差的学生;B类,课后单元习题,适应于中等学生;C类,补充练习适应于优生。通过分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可主动达标。练习的方式是黑板演练与独立作业相结合。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确立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方法、模式,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的有机结合。教学不再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拼合,教师的“教”不只是把书本上的既定知识传播给学生,学生的“学”也不是单纯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而是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当前的教育工作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尝试新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促使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同时推动初中数学教师自身得到成长。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