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马说文言文原文和翻译【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98594

【导言】此例“马说文言文原文和翻译【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第一篇】

韩愈《马说》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rǔ)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chēng)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cái)美不外见(xiàn),且欲(yù)与(yǔ)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cè)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cái),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wū)(hū)!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翻译: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是名贵的马,也只能是在低贱的人手中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因为日行千里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无法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打马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马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 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3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 故:因此 。 虽:即使。名:名贵的。

4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祇(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5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6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 称:著称。

7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8 一食:吃一顿。食,吃。

9 或:有时。

10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1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马说【第二篇】

马说

九州生气恃“伯乐”,万马齐喑究可哀。

――探讨《马说》教学中的细节的比较

《马说》是韩愈的1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显著特点就是文辞形象简练,意蕴含蓄,读起来回环跌宕,格调铿锵,好像游历小巧的园林,有咫尺万里之势。

《马说》中的说,也称杂说,是一种文体。“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已意述之也。”意思是说:这种文体是解释义理的,这义理可理解为儒家的思想和观点;述,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阐述。于是作者在“物不得其平则鸣”的思想指导下,联系当时统治集团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身大材小用、屈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开篇就是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中心。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说明千里马与伯乐的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那么我们首先来探讨《马说》中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千里马寓人才,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也是《马说》之所以千古流传的主要原因。人才应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应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应具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虚怀若谷;应具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宽广眼界;应具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舍我其谁”的雄大气魄;应具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吐故纳新;应具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恬淡自适;应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德行?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是伯乐挖掘出来的,是伯乐的培养让千里马发挥到极致,如不然则英雄无用武之地,千里马也平平常常。有伯乐没有千里马是时代的悲哀,有千里马没有伯乐是时代的遗憾,千里马没有伯乐就会被埋没,伯乐没有千里马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二者相辅相成,世上有多少千里马被埋没,所以千里马需在伯乐的帮助才能实现日行千里的理想。杜甫,一代诗圣,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君主的赏识,只能发出“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哀叹了。诗仙李白,卓尔不群,因受同僚的排挤而放浪形骸,只能寄望于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壮语。倘使李杜得到君主的赏识,他们何必发出这样令人伤感的哀叹?

其次,是《马说》中的中心句与主旨句的探讨。“中心”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事物的主要部分”。“主旨”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文章的“中心”应是文章写作内容的集中体现。“主旨”是文章的写作目的或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马说》这是1篇议论文,文章从千里马的悲惨遭遇,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和“食马者”愚妄无知的表现三方面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议论文中文章内容都围绕中心论点展开,所以本文的中心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而作者韩愈写作本文不只是想告诉大家“伯乐非常重要”,他更想通过本文告诉人们:他就是一位千里马,可惜没有伯乐来了解他,驾驭他。从这个写作目的来看,没有哪一句能比“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识马也。”这一句更能表达韩愈对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现象的不满和愤懑之情。因此,理所当然的“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识马也。”是文章的主旨句。其他古文中也有相关的例证。《与朱元思书》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主旨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醉翁亭记》的中心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写醉翁亭秀丽风光和游之乐;主旨句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表达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从这篇文章看,“主旨句”与“中心句”是有区别的。

当然,在绝大多数的文章中,作者通常在揭示文章的中心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捕蛇者说》中“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既突出了文章“赋敛之毒”的中心内容,也在“呜呼!”和“乎!”的感叹语气中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在《陋室铭》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既表明文章内容与“陋室”有关,又表达自身“德馨”的愿望与情操。因此,按理来说,“主旨句”与“中心句”的分别不大,“主旨句”与“中心句”被人们认为是统一的也说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第三,《马说》托物寓意,形象具体。本文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托物寓意和托物言志有所区别,“托物言志”将个人的“志”依托在某个具体的“物”上,通过描绘具体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的创作),“物”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了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个人的“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为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常用于表达高洁志向;“泥土”用于抒发谦虚的情怀;“蜡烛”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马说》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应授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从这一见解出发,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将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比做“伯乐”,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其外《马说》结构精巧,观点鲜明;文章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伯乐不常有”以致千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现实,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接着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从反面论证了论点。又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然而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第四,《马说》和历史典故“千金市骨”里的寓意不同,文章里的“千里马”境遇不同,伯乐也有所区别。《马说》里的伯乐说的是伯乐鉴别人才,推荐人才的道理,用今天的话说,伯乐是专门识别人才的专业人才,是猎头者。“千金市骨”中的涓人是全面认识人性,人心的能者,他带回死马交差,看国君能懂否,是否真心要千里马,若为图虚名,摆架势,则不能容忍;若真心诚意,千里马必会源源不断而来。

第五,语言犀利,饱含感情。《马说》这篇文章语言饱含感情:(1)“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连用了四个“不”字,极写“食马者”的无知,表达作者的愤慨之情。(2)“策之?食之?鸣之?,执策而临之,曰?”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不公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统治者的丑态,而且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辛辣讽刺和抨击。(3)文中有

五个“也”字需要认真体会。“不以千里称也”的“也”字表达了作者愤愤不平之意和无限痛惜之情:“安求其能千里也”的“也”字,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其真不知马也”是对统治者的深刻嘲讽;“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也”表示停顿。“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的“也”字是提示下文内容。

全文共151字,以短句为主,表意明确,逻辑严密,行文流畅,气势恢宏。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个中心,反复进行论述。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已隐含着“不知马”的意思;中间先明确指出“食马者不知其难千里而马说食也”然后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说明“无知”所造成的后果;最后以“不以”“不能”来痛斥“食马者”的无知,由此导出“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全文中心。

最后,《马说》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和谐美。本文托物寓意,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讽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愚妄。表达这样思想的言论或文章应是不少,但本文通过形象思维来描绘千里马的遭遇,借千里马的遭遇含蕴地说理,不把要表达的道理强加给读者,而是一唱三叹,激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自己领悟,也引发封建统治者的反思,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完美统一的地步。

译文及注释【第三篇】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3、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4、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故:因此 。 虽:即使。名:名贵的。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祗(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6、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7、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 称:出名。

8、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9、一食:吃一顿。食,吃。

10、或:有时。

11、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2、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3、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14、食马者:食,通“饲”,喂。

15、其:指千里马,代词。

16、是:这样,指示代词。

17、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

18、能:本领。

19、足:足够。

20、才 :才能。

21、美:美好的素质。

22、外见(xiàn):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

23、且:犹,尚且。

24、欲:想要。

25、等:等同,一样。

26、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7、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8、求:要求。

29、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

30、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31、食之:食,通“饲”,喂。

32、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材:通“才”,才能。尽(2):竭尽,发挥出。

33、鸣:马嘶。

34、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5、执:拿。

36、策:马鞭。

37、临:面对。

38、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9、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

40、其(2):大概,表推测语气。

41、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42、知:懂得,了解,认识。

马说教案【第四篇】

《马说》是1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见韩愈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马说》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命题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所以有人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这句话是错误的。韩愈把它作为语言,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太少。于是作者在下文正面点明主旨,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好的牧马人,而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受无知小人的腌气。这些宝马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不幸、结局悲惨。没有把这些马当做千里马,千里马的死也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千里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透彻,却有很多辛酸痛楚还没有吐露,看似奔放,实则内涵丰富。

作者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有时欲一展所长却有力无处使,最后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实现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由于食马者的原因,千里马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责难和惩罚,往往被痛打一顿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食之不能尽其材)。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还觉得不够,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使文章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愤激。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反而让他面对着千里马不懂装懂,还说“天下无马”。意思是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问题,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马,食马者却对着千里马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马。这是作者的讽刺。文章写至此处,作者立即点明主题,用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结束,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矛盾形成一个高潮。这是韩愈凝聚浓缩手法的结果。

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 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贞元十九年(8)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因天旱人饥,上书宽民徭免田赋,被贬为阴山令。元和十四年(8),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几遭杀身之祸,后又贬为潮州(今属广东省)刺史,后遇赦回京任吏部侍郎,曾代理京兆尹。

韩愈是唐代文学改革“古文运动”的著名领袖,主张“文以载道”,反对浮华文风,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和西汉古文的基础上,又加以创新和发展,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革新精神的散文。韩愈被前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古文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跟《马说》(即第4篇)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龙说》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9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