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活动设计心得体会范文汇聚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90022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活动设计心得体会范文汇聚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活动设计心得体会【第一篇】

[摘要]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的背后假设是通过增加学生好的道德品质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通过外在的要求使学生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这两大假设具有合理性,但在这样假设支配下的教育实践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非道德行为。因此,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必须修正自己的隐含假设,通过帮助学生克服不道德的心理和行为,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道德自主性的人。

[关键词]道德教育背后假设。

田可教育实践活动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拥有隐含的背后假设,这些假设以强大的力量支配着教师的言行。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中的许多做法都反映出教师对道德的基本看法,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

一、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表现与弊端。

无论是直接的道德教育课程,还是学校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其方法通常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榜样示范与角色期待。榜样示范即用正面的道德形象引导学生。角色期待就是希望学生成为理想中的精英人物。而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则被教育者普遍认可,即对学生良好的期待可以使学生朝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是传递各种各样的道德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把关于美好道德品质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且会有相应的考试。

第三是进行道德奖励。奖励作为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正面肯定为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所使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公开表扬等各种各样的评奖方式,而且奖励也分档次。

这些做法的共同特点就是希望把学生塑造成为一个不会犯道德错误的人,通过不断地增加学生好的道德品质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而且,教师心目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即使学生对高标准的道德要求的执行打了折扣,也比没有道德要求强。就这样,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道德要求不断的提高,树立的道德榜样往往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圣人形象,对学生的角色期待也或明或暗以精英人物为标准。但是随着学生的成长,这种道德教育实践就会逐渐显示出弊端来,具体表现为:

第一,榜样失去了激励的作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加深,外在的道德榜样会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加强而日益失色,进而不会再激励学生做符合道德的行为选择,学生还可能对学校道德教育中树立的“圣人”道德形象产生反感。

第二,知行不一。学生关于美好品德的知识并不能决定学生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所以人们才会发现,学生的年级越高,某些道德表现越差。学生明明知道道德要求,就是不执行。

第三,产生道德的伪君子。在奖励激励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很容易为获得表扬而作符合道德的事。比如,故意做作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来赢得他人的认可,把自己的东西当作捡来的上交给老师。

第四,产生道德消极主义者。由于道德要求过高,随着学生的成长越来越对教师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持不信任的态度,产生排斥的心理,成为一个道德消极主义者。

二、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背后假设及其批判。

任何道德教育实践都是有前提性观念存在的,笔者试图把基础教育中道德教育实践的前提假设挖掘出来,从而找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低效的原因。从当前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实践来看,普遍存在着如下的假设:

第一,入之所以能够不断的提高道德水平,就在于不断的增加好的道德品质。这种观点站在了人性善的立场上,采取的是递增的道德教育,从各个方面来增加人们关于良好道德品质的知识。所以,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教育者提供给学生的选择并不是“做”或“不做”,而是在都符合道德要求的情况下,是选择较高的道德水平的做法还是选择一般的道德水平的做法。

第二,学生的道德是可以塑造的。榜样示范、角色期待等都是外在于学生的,都是对学生行为和心理提出要求。教育者普遍认为,只要学生按照要求做,就会不断的进步从而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两种前提假设是有道理的,在教育实践中也都是可以产生效果的,但是从长远的情况看,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首先,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提高是由于增加好的道德品质还是由于克服不道德的行为或者心里呢?实践证明,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的做法多是以圣人的形象去要求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经常会有意无意的提高道德要求,造成道德高标的广泛盛行,学生难以达到高的道德要求。

其次,道德的可塑力量是来自于学生的外部还是来自于学生的内心?学生的可塑性是道德教育存在的基本前提,问题在于使用外在的要求来塑造学生,还是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从而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选择。如果道德选择出自于人的内心,那么道德行为就是自主的,受自我支配的,具有持久性。如果道德选择出自于外在的要求,那么道德行为就是要受到监督的,一旦失去了外在的监督,就会出现道德的失范。实际上,尽管道德教育中也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基本上是以外在的要求和道德行为的监督为主要手段,并没有培养出学生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责任感。

三、对策措施。

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克服不道德的心理与行为,而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教育应该放到高等教育中。而现实状况却是,由于基础教育中的道德目标过高没有实际的效果,以致高等教育阶段不得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进行补课。

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应该给予如下的假设:第一,帮助学生克服不道德行为和心理,从而使学生成为―个符合基本道德要求的人。只有克服不道德的心理和行为,才能维持道德底线;第二,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自主性,基于自己的内心的愿望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只有出自学生的内心的意愿,道德行为才具有长久性。

基于此,提出几条对策措施:

1.正面的肯定是有效的教育方法,但必须慎用。公民道德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做到的,对符合公民道德要求的行为却不应该滥用奖励,因为它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不奖励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具体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这样有助于形成学生的道德自律性。

2.使道德要求与学生的需要相匹配。只有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道德要求才能内化到学生的内心,从而使学生在行为道德要求的时候是基于自己内心的道德责任感。当然,教师也必须引导学生的需要,使之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学生无限制的需求膨胀也会引起不道德问题,而学生不需要的道德要求就可能导致学生成为伪道德主义者。

3.重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成长是在生活中展开的,生活中的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对学生的发展最为有效。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获得道德知识更为学生所认可,因此,可在学生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注重学生的道德体验。这样做,可以使一些道德规则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成为被学生广泛分享的共识,从而成为―个自觉选择道德行为的人。

活动设计心得体会【第二篇】

教学活动设计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和反思,我渐渐领悟到了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五个方面分享我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但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理解。因此,在我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我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比如,在一堂物理课中,我设计了一个小组竞赛的活动,要求学生自行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践探究并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还增强了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要注意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而学生的实际情况则是教学的依托基础。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要仔细研读教材,了解学生的水平和特点,然后根据这些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比如,在一堂繁琐的文言文课上,我设计了一个“文言翻译达人”游戏,让学生通过竞技的方式来学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深了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因此,在我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我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的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实际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四,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因此,在我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比如,在一个小组合作的英语口语课上,我设置了一个情景对话的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通过这样的合作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英语口语水平,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最后,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要注重评价和反思。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因此,在我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我注重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反思。比如,在一次语文课上,我设计了一个“写作展示”环节,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并提出建议。通过这样的评价和反思,我不仅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总之,教学活动设计是一项复杂而有挑战性的工作。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我逐渐领悟到了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我将继续努力,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注重评价和反思。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我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活动设计心得体会【第三篇】

作为一名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在学习课程的同时也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为了更好地展现学习成果和培养自身的素质能力,学校为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并开设了课程《活动设计》帮助我们提高活动设计的能力和素质。我的这篇文章将从本课程的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悟与体会。

第二段:分析课堂教学。

在《活动设计》课堂上,老师讲授了许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如活动策划、实施、管理、落地以及如何评估活动效果。这些知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具有很大的价值。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讨论,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活动策划的重要性和细节难点,令我收获颇丰。

第三段:分析实践环节。

在课堂上学习是为了实践服务的,与此相符的是,我们也有许多实践的机会。通过本课程的实践环节,我有机会参与到了多个校内外的活动中,不仅锻炼了领导组织能力,还锻炼了我同伴之间的沟通协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的策划,我体验到了“让活动更加贴近群众,更加有价值”的目标。

第四段:自我反思。

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因一些锅失误而受到教训,从中学习到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比如我曾经在一个活动的安排及会场布置上疏忽大意,导致活动无法按照预期进行,这次教训让我意识到细节和环节的重要性。我认为能接受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方面之一。

第五段:结语。

总体而言,本课程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设计活动,更重要的是教育了我们许多有用的人际和组织能力。这些经历和技能对于我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将会有所帮助。我希望自己能够继续积极地参与到各类活动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力。

活动设计心得体会【第四篇】

毕业是每个学生从学生生涯跨入社会的一个重要节点,毕业活动是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时刻而举办的庆祝活动。作为一名参与毕业活动设计的同学,我深感责任重大,也付出了辛勤的努力。通过这次经历,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体会到了毕业这一阶段对学生来说的意义。

首先,毕业活动的设计需要准确把握毕业生的情感需求。这是我在设计毕业活动中最大的体会之一。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我们希望这个活动能让我们回忆起在校时光的美好,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能够与同学们共同庆祝我们的成长和毕业。因此,在设计毕业活动的过程中,我积极与同学们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我们举办了一次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大家的意见,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到毕业生的心声。这对于活动的成功举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毕业活动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我们要考虑到课程安排、场地选择、预算限制等诸多因素。在与学校领导和老师沟通时,我们要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与他们合作,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此外,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紧密配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这种综合考虑和协调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也非常重要。

再次,毕业活动的设计需要注重有意义的内容。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我们要给同学们带来一种回忆和思考的机会。我们安排了毕业回顾视频、校园游览等环节,让同学们能够回忆起在这所学校度过的美好时光。同时,我们还安排了一些有深意的活动,比如毕业留言墙,让同学们能够表达对校园生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同学们的情感需求,也能够让他们在毕业之际有所思考和收获。

另外,毕业活动的设计需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在毕业活动设计中尤为重要。我们要考虑到宴会厅的布置、音效灯光的调试、活动时序的组织等方方面面的细节工作。我们在活动前进行了多次的现场排练和技术演练,确保活动能够在预定时间内顺利进行。我们还请来专业的项目经理进行活动现场的控场,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精彩呈现。这样,我们才能给同学们带来一次完美的毕业活动。

最后,通过这次毕业活动的设计,我深感毕业这一阶段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毕业不仅仅意味着离别,更意味着新的起点和可能。在活动中,我看到了同学们无尽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信心。这让我明白到,毕业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小部分,我们要在未来的各个阶段中充满信心、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

总结起来,毕业活动的设计不仅需要准确把握毕业生的情感需求,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注重有意义的内容和细节。通过这次经历,我收获了深刻的经验和体会,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毕业这一阶段对学生来说的意义。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这些经验和体会将对我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使我成为一个更加优秀和有责任心的人。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09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