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党的创新理论论文 用党的创新理论实用成果(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72770

【导言】此例“党的创新理论论文 用党的创新理论实用成果(最新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党的创新理论课件【第一篇】

10月16日

今天参加了米甸镇党委政府的党政工作会议,主要讨论4项议程:1、20xx年米甸镇党员发展工作的状况;2、20xx年米甸镇实施项目的通报及安排状况;3、米甸镇城乡居民低保规范化管理形势状况;4、乡镇人大、政府换届工作安排。

作为米甸镇新农队队长,同时也是米甸镇挂职副镇长,这一年对我来说,更重要的就是学习工作方法,乡镇工作的复杂程度,远比其他上级部门及事业单位要繁琐,每次参加会议,总能学到不同的东西,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今天的会议,在项目实施通报及安排环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项目工作是乡镇发展的根本,按照李茂松镇长的话讲,“不抓项目,那么青山依旧,河山未改”,并且,“抓了就要实施好”。话听起来简单,但是意义深远。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国家的重头戏,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历年来不断出台各种惠农政策和项目,但收效总是不尽如人意。我想关键在于农村自身的发展模式的影响,没有更多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资源的独特性。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将努力协助李梅副书记努力完成2个城镇建设的项目,我自己也将努力的做好米甸社区文化广场的道路硬化项目。

10月17日

今天,陪同祥云县副县长李斌,米甸镇党委、政府领导,参观了祥云县煤管站金旦分站。作为新落成的分站,金旦分站坐落在米甸镇香么所村,该村是本镇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也是米甸镇经济发展的和煤炭安全的重要场所。

金旦站坐落在山间沟谷中,四周被群山环抱,所处位置是往来煤炭运输车辆的必经之路,这既便于煤管站员工对煤炭运输和安全进行保障,也便于周围煤矿资源的管理和维护。一行人主要参观了煤管站的会议室,职工宿舍,食堂等房屋设施,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2022年党的创新理论【第二篇】

在七一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了13次,“科学”一词出现了29次。胡报告深刻指出,“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一定要按照七一讲话提出的要求,在理论研究上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下面,我简要谈谈自己关于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不当之处望首长和战友们批评指正。

一、党只有结合实际不断进行思想理论创新,才能保证站在时代的前列。

苏联是共产国际的发源地,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奠基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挽救国家民族的典范。苏共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开辟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尝试,这一伟大的社会实验曾经取得过辉煌,1920xx年11月~1920xx年3月,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20xx年12月30日,苏联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联盟条约》和《联盟成立宣言》,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成立,这是中共中央根据当时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性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继苏联之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二个红色国家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政权首次以国家形态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从社会历史背景来看,俄罗斯这个国家有370年沙皇专制主义统治的传统,它缺少资本主义民主宪政的实践。沙皇专制的传统,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对民众有影响,这是客观原因。列宁是彼得堡大学法律系毕业,又在西欧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生活20xx年之久,因此在俄国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得到了广大民众拥护。

列宁领导的俄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夺得政权走上执政地位,就是因为列宁正确地分析和把握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并根据新的时代特点提出了用以指导俄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科学理论,即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无产阶级能够在一国范围内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邓小平文选》这样评价:“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以,在当时的环境下,苏联共产党史无前例的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以自己的执政行为,引领和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首先得保证自己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20世纪80年代初,中英开始香港主权问题谈判。当时的中国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政治开放程度,都和香港存在很大的差距。“一国两制”总设计师的邓小平,突破意识形态局限,放弃原有的政治底线,显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中华民族从来都重视统一,统一是我们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常态,也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理想的政治状态。在我们的文化里,从来对分裂、独立这些事情都是不赞成的。而“一国两制”跳出了中国文化的框架,跳出了传统思维的束缚,用一个比较务实的策略,把统一的标准降低到最低要求来实现。说的比较通俗点,这个也是最低成本的方案。

1997年7月1日,回归后的香港,在“一国两制”原则下,不仅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以及生活方式不变,而且成为实行社会主义的中国内地和资本主义世界沟通的桥梁,以及中国吸收国际先进文明成果的重要基地。同时也使传承了几千年东方智慧的中国,嫁接西方理念之后,在21世纪重新崛起的契机和起点。胡在七一讲话中提到:“我们要一如既往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团结一切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力量,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体现了我党领导人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博大的胸襟和超前的意识思考着发展和民族统一问题,是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人类史无前例的社会制度试验。最终,实践证明了其正确性,也为世界各国解决历史遗留的主权领土问题,提供了崭新思路。

然而,我们也可以举出很多负面的例子。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有一些党派被时代所淘汰。包括当年在列宁领导下夺得政权的苏联共产党,统治世界第一大国69年,但还是在九十年代初期轰然倒塌。前苏联是一个巨大的联盟国,包含了15个加盟国和数十种民族,苏联共产党由于不能根据时代要求提出正确的思想理论来指导党的工作,教条的搬动马列主义的条条框框去套现实情况,导致体制僵化、经济衰退、腐败盛行、国内传统派和激进派分歧严重,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却面临内忧外患,从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独立开始,各加盟国陆续宣布独立。1991年12月2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共最终被历史无情地淘汰。而在这同时,中国共产党却大大的发展了。

究其原因,根本的一条就在于我们党在理论上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深刻地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本质特征,反映了中国现实国情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需要。这面旗帜得到了全党的衷心拥护,并引导全党在极为复杂的国内外新环境中胜利前进。苏联经济崩溃的原因不是不注重经济发展,而是发展战略不科学,用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计划干预市场,造成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失调;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不是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制度的危机,也不是民族问题,而是自己的执政党不能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列。

这里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如果当年苏共能够以更加宏大的格局和长远的目光来看待世界形势,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晚于我国一点时间,进行改革开放,能不能挽救苏联经济?如果实行类似中国“一国两制”,或者少数民族自治区(州)的做法解决民族问题,不要将宪法中规定的加盟共和国“主权”束之高阁,对部分加盟国给予一定的自治权限,那么历史的轨迹是不是可能将得到巨大的改变?恐怕全球社会主义国家的格局如今会大不一样。

以史为鉴,我们伟大的国家在1989年那场浩劫中“幸免于难”,虽然付出了一定代价。但实践证明,我们的领导人是高瞻远瞩的。我们要知道在那样一个年代,已没有什么比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稳定更重要的了。

二、党只有结合实际不断进行思想理论创新,才能使执政为民的宗旨得到真正体现。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群众之中,党的生命力的来源在人民群众之中,只有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党才能永葆生机。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就必须使自己的思想理论始终保持与社会实践的统一,使自己的思想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党成立初期团结广大人民,掀起的土地革命运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等在当时环境下都是思想理论的创新,都是选的前人没有做过的东西。当解放战争中小米加步枪重创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加大炮时,国民党才如梦初醒,有的叹息,有的嫉恨,聪明的知道大势已去,顽固的还在垂死挣扎。他们在这个时候才反省得失,那也只是“马后炮”了,思想理论一旦落在后面,就不是创新了。

1977年9月,邓小平同志说:“过去,我们很多方面学苏联,是吃了亏的。”次年,他又说:“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相比苏联解体前后的通货膨胀、民不聊生,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历史性成功。这是因为邓小平同志正确地分析和把握了时代的基本特征,并根据这种特征及时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提出了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思想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这一点上说,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在思想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执政为民的宗旨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内在统一的。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要为人民谋利益,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它必须时刻了解人民的需求,了解满足人民需求的各种条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

而在这一切调整之中,作为行动指南的思想理论的调整是最关键的。因此,在新的变化不断发生的情况下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我们党始终为群众谋利益,应当说,关键的一条就是我们首先要根据这些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不断丰富发展我们的思想理论。把我们的思想观念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化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以为人民谋利益的实践要求为最高准则。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

胡在七一讲话中说到:“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这种毫不掩饰的“揭短”是不多见的,可见我党坚持面向群众,狠抓作风建设的决心。也是我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走向更加坦诚、科学和务实的执政方式的具体表现。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工作就要深入一步,理论宣传工作就要跟进一步。马克思曾深刻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七一讲话的精神只有为广大干部群众所理解、所认同、所接受,才能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巨大动力。因此,我们在深入学习七一讲话精神的同时,还要自觉肩负起理论宣传的重任。要像方永刚同志那样,“趴下身子作桥梁,挺直脊梁作灯塔,满怀激情地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让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之光照亮千家万户”。

党要团结、要统一、要进步、要发展,就必须有被实践所证明,被全党所接受的正确的思想理论作指导。今天,我们党已经是一个有八千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如果我们不能根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在思想理论上不断进行创新,如果我们不能在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党的自身发展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胡在今年七一报告作了明确的结论,指出: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2022年党的创新理论【第三篇】

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不仅擅长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而且尤其擅长对周围环境的任何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在当今世界上,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以不变应万变”,那是死路一条。 什么是管理创新?创新(Innovation),含义为创新(Innovate)行为、发明(invent)行为或者创造(create)某种新事物的行为,即将原有的东西加以改变或引入新的东西。

创新是“形成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即富有创新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创新的含义是有系统地抛弃昨天,有系统地寻求创新机会,在市场的薄弱之处寻找机会,在新知识的萌芽期寻找机会,在市场的需求和短缺中寻找机会。 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任何使现有资源的财富创造潜力,发生改变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创新。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创新实质上就是要建立一个创造性的“生产要素集成系统”,追求最佳“系统组合效应”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管理创新对创新者来说是改变资源的产出效率,不是只有以前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我们发明出来了才叫创新。以前没有建立完善扎实的管理基础(如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与制定),现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基础,同样属于创新。

创新不一定是发明一个全新的创造物,创新也可能是改进和衍生。模仿往往是创新开始的第一步。创新需要审视内外部环境,处理、搜集有关变革威胁和机遇的相关信号,决定组织需要关注的关键信号(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基础)。

摩托罗拉公司铱星计划的案例说明:企业经营处处存在风险,只有通过创新(在这里是通过“风险投资”降低风险)才能避免企业的灭顶之灾。

无数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创新必须从上到下。决策者和执行人必须得到授权,基层员工必须有理解力、责任心和足够的能力,两者缺一都会造成灾难。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把管理活动的动机和原则建立在千方百计调动并保护人们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创新要抓住自己企业的最薄弱环节。

任何一个系统都至少存在一种局限(否则企业都可以赚取无限多的利润),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要把重点放在各种局限上,即把重点放在链条的薄弱环节上,在绝大多数企业里,最薄弱的环节不是客观因素,而是已根植于行为方式中的某种做法。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管理是最短的一块板。创新就是最有效的加长短板的手段。 过于现实主义往往意味着不求进取。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一般都是理想主义者。

实践证明,成功的企业,必将是具有个性化、活力化特征的创新型企业,是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和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的企业。

“创新”一词在英文里有两个词相对应:innovation和creation。innovation是从经济意义上说的,所以两年前全国创新大会说“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这就是从知识创新走向技术创新,形成生产力,出新创意、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形成新产品,到市场上去争分额。这个过程当然是企业为主。这种“新”,以市场评定为依据。一套时装,把三十年代的旗袍拿过来,改头换面一下推向市场,取代了去年的裙装,成为新款式,受到顾客欢迎,为企业争得大量利润,就是“创新”。这当然需要新思路,要了解市场动向,但不一定是过去从来没有的。Creation现在常叫做“原创性”,就是在科学上得到过去从没有过的东西。上帝创造世界用的就是这个词。这当然是科学家的任务。所以我过去曾说,我们大学要更注重creation,

要原创。后来想,其实科学发展也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有些过去提过的一些概念、理论,曾经被证明是不恰当的或错误的,在一定历史时期以后还会发现它有合理的成分,可以拿过来用。当然不完全是原来意义上的,可能是借鉴的。例如,牛顿提出过光的微粒说,后来被波动说替代了,“量子论”出来以后,光于概念又为科学界公认。当然,它己不是牛顿意义上的“微粒”了。50年代核磁共振的“自旋问波”发明以后,曾认为可以用此现象做计算机记忆元件,很快成了无稽之谈。40多年后,量子计算的实验,却在核磁共振中实现了,当然不是用“白旋回波”,但有相似之处。所以科学上也可以“温故而出新”。于是,我就认为没有必要文严格区分innovation还是creation,能创新就行。何况大学还应该把一部分学生培养成企业家,让他们去创业。所以,创新就是创新。能以前人以他人所没有的方法、手段、器物、概念、理论之解队提山米的问题,满足社会的需求的,以及能找到前所未知或没有的事物的,都是创新。?

现在一谈到创新,就要说到诺贝尔奖之类,似乎只有获得诺贝尔奖才算创新。这种观念会误导社会。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尖子人才,杰出的科学家,就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地在全社会提倡创新。我们民族需要创新,就需要大批的创新人才,去迎接国家经济、政治、法制、社会、环境、管理、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健康、人民生活等方面提出来的无数的、层出不穷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多数都不能完全依靠学习、借鉴、抄袭现成的方案,而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以创新的态度和创新的能力应对。我们每个人的职位有高有低,所遇到的问题有大有小,但都要以创新的态度和方法去处理,才能取得实际的成绩,使社会进步。创新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少数人的行为,创新是全民族的任务,应当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所以培养创新人才是对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共有的要求和任务,而不仅只是某些高层次学校的事。这样,培养高素质的、有创造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任务才能完成。

如何理解创新必须坚持两大根本要求?

总结我们20多年持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联系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看到,要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思想上 联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我们都知道,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实践是永无止境的。一个有作为的政党,不仅要投身于变革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而且要善于倾听实践的呼声,把握实践的走向,使自己的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能够随着实践的进程不断地推进和发展。毛泽东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提出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也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成果。由此可见,创新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常常会发生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冲突,就有一个如何在实践中重新认识自己原有的经验和理论的问题。这样,在坚持实事求是的过程中,就提出了“解放思想”的任务。毛泽东当年在延安整风运动时就提出过“要在党内发动一个启蒙运动,使我们同志的精神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蒙蔽中解放出来”。邓小平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过程中,更是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可见,创新的过程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

理论上 坚持与时俱进科学精神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是被动地适应时代的变化,而是以一种历史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能动地适应时代的变化。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深刻总结,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反映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和新觉醒。

这就阐明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推进理论创新时,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时,在理论上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也就是说,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开拓前进

党的创新理论课件【第四篇】

教学目的:认识和掌握确立廉政意识的必要性,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廉政。

教学对象:街道社区全体党员干部

“反腐倡廉”教育活动中,作为党员干部要好好思考“廉政”两个字。今天这堂课我们重点来探讨“廉政”建设。

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共有三大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1、理论创新。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一个政党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永葆生机,不断前进。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2、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历史反复证明,不发展就会亡党亡国、亡国灭种。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腐败。这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二、必须正视当前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当肯定,当前我党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干部是勤政、廉政的。但是也确确实实存在不少问题,个别问题还非常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高度警觉。

(二)干部队伍中不勤政问题比较突出

必须认识到:贪污受贿是腐败,不廉政是腐败,不勤政也是腐败,精神状态不振,工作不作为,不负责任,不执行政令,不履行职责,都是腐败,而且是很大的腐败。

三、我们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决心很大,力度很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 体现在党方针政策上,摆在了突出位臵,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坚定不移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按照xx大的要求,坚持这些宝贵经验,进一步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方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必须围绕发展

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进行,必须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指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依纪依法严厉打击腐败分子。第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以党风建设带动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第三,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第四,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第五,要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指出,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旗臶鲜明,坚定不移地抓好工作,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使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运转起来,形成齐心协力反腐败的良好局面。

(二)体现在案件查处中,重拳出击,严厉惩处。

近几年,先后查处了一批在全国影响恶劣的大要案。如:

1、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受贿、行贿案;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贪污案;厦门重大走私案;原全国人大副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成克杰受贿案;原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嘉廷受贿案。

2、胡星案;陈双全案。

四、标本兼治,切实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力度

一靠自律(自我约束),二靠制度,三靠查处,建立反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切实加强主观世界改造,过好“六观”,牢筑反腐败的思想防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问题,一定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看待世界。

1、世界观:指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积极与消极,主观与客观)

2、人生观:指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理想、目的、态度等的根本看法和观念。(人活着为什么,应怎么样活)

3、价值观:人们断定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为己还是为别人,奉献还是索取)

4、权力观:权为民所用。

5、地位观:公务员是公仆。

6、利益观:利为民所谋。

(二)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坚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变“事后”治理为“事前”预防,逐步建立一套防范

腐败的制度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约束,用民主、公开的办法解决腐败问题。一是制定财务管理办法,完善财务核算制度;二是建立键全党员干部廉政和业务档案,定期检查执行情况,规范、严肃党员干部年度考核;三是继续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狠刹赌博、酗酒、吃请等行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总之,廉政是一个长期的课题,需要我们全体党员和干部能够长抓不懈。

思考题:1、谈谈廉政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结合实际,谈谈你将如何提高廉政意识。

党的创新理论认识的范文【第五篇】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 “一二五”期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体,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3.坚持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是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5.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关键则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6.胡锦涛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要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决策平是各级党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集中体现。 7.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永远是领导人民开创事业新局面的核心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8.我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9.必须划清的“五个重大界限”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中国特色军事制度同西力军事制度的界限。

10.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必须把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作为根本目的。军事斗争准备是我军履行使命的基本实践,是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1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关键是要科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必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12.文化软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I3.党的十七大报告详细阐述“党员主地位”的基本含义包括党员是党的主人、党员是党内权力的源泉、党员是党内行动的主体。

14.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

15.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l6.当前要抓好培养的“四类人才”指的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新装备操作和维护人才。

17.胡锦涛同志把我军的优良传统概括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人民军队必须深入开展军队历史使命、马克思主、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四项重大教育。

18.党的十七大提出,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

19.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首要的是应对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首要的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

20.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是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军队履行职能使命的根本保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生命线。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政上、组织上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史使命。我军政治工作本作风和方法是实事求是和联系群众。

22.当今和今后一较长时期,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适应。

23.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反映我军官兵与党、人民、国家、军队的关系以及我军官兵相互间关系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6.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就业是民生之本。

27.胡锦涛同志“七一 ”重要讲话深刻指出,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另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8.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

年的奋斗历程,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0.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三件大事”的重大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深刻指出“两个不可逆转”,即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31.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一个鲜明的亮点,是概括了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9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三大成就”,即: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33.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四个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34.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四个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35.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指出,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

36.胡锦涛同志“七一 ”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这“四个选择”,是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得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结论。

37.胡主三席“七一 ”重要讲话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做出“两个不愧为”的历史结论,即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38.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五个坚定不移”大政方针。

39.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40.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是和谐文化。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7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