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3年《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通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54670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3年《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通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领悟到学习1篇按事情发顺序写的记叙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

2、提高抓重点词句、前后联系读懂课文的能力,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草船借箭的经过。

认识诸葛亮成功的原因是有胆识,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引导法、自学法,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

《草船借箭》录像幻灯片

三课时

第一课时、第三课时(略)

内容:二、三、四段。

重难点:草船借箭的经过,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造教育渗透点

导入新课

1、周瑜怎样为难诸葛亮?

2、诸葛亮又是怎样做的?

回答:

1、三天造十万支箭。

2、立下军令状。

复习导入,保存持思维的性。

1、周瑜为什么这样做?

2、诸葛亮是怎样做的?

3、哪些词句可以看诸葛亮挺有才干?(自有妙用)

1、自由读课文思考,找出周瑜为难诸葛亮的词句,在书上做记号。(故意延迟,不给齐练)

2、体会心情,自读自练。

3、读诸葛亮说的话,

4、体会心情。

通过读讲引导学生分析明白借箭的实质原因,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突出神机妙算

1、指名读机关句子,诸葛亮是怎样做靠近水寨。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2、鲁肃怎样说的?说明什么?诸葛亮又是怎样说的。

3、曹操怎样说,怎样做的。此时诸葛亮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两者相比较说明了什么?

4、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 样做的。

5、小结

1、自由读课文,用划出诸葛亮做的、说的。用~划出曹操做的、说的。

2、看录像(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3、看幻灯片,比较一定不敢与不一定敢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4、看录像,体会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心情,模仿神态分角色朗读。

5、体会谢谢的含义齐读这一句话。

6、体会理解自有妙用体会周的.心情,朗读长叹一声说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录像、幻灯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引导学生分析,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1、指名读课文,诸葛亮借了多少枝箭。周瑜是怎样说的?说明了什么?

2、小结

师述:借箭的表面原因实质原因表面结果实质结果,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的文章,注意分清前因后果。

3` 幻灯片,填空(略)

板书设计 创造教育得失

草船借箭

赶造十万支箭→借→十万多枝箭

周瑜:妒忌 故意迟延 不给齐全 长叹一声

自有妙用 管保有箭

诸葛亮:才干 只要三天(大雾漫天)靠近水寨

立军令状 一字摆开 擂鼓呐喊

神机妙算(放箭如雨)掉转船头

本课能过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理解人物的内心。弄清前因后果。使学生明白分析问题,要运用多层次多角度思维方式。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第二篇】

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及作品内容,激发学生想阅读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帮助学生识记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抓出故事的主要人物。

通过《三国演义》的相关背景介绍,激发学生阅读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

识记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引导学生抓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并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熟读课文,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资料等。

一、以诸葛亮的相关话题,谈话导入

(一)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他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呢?(引出课题《草船借箭》)

二、简介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一)了解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小说《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隋唐两朝志传》,杂剧《风云会》等。

(二)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期。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将需要识记的生字新词放在幻灯片的蝴蝶图片上,让学生抓蝴蝶识生词,通过游戏,帮助学生识记下面的生字新词:妒忌曹丞相都督委托惩罚鲁肃遮起来私自水寨擂鼓呐喊插满周瑜弓弩手幔子2。理解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推却:拒绝,推辞。

委托:请人或者机构等代办。

调度:调用,安排。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四、默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一)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哪几个人?谁向谁借箭?(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诸葛亮向曹操借箭)

(二)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怎样的?(事情发展的顺序;事情的是由周瑜妒忌诸葛亮,想出让他造十万支箭的办法陷害他引起的;然后诸葛亮找鲁肃帮忙,到曹营“借”到十万支箭;最后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三)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简单概括段意

一部分:(1、2)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起因)

二部分:(3——9)写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妙地做好借箭的准备,再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经过)

三部分:(10)写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结果)

五、布置作业

(一)抄写生字

(二)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讲给家长听。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第三篇】

1.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3.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1篇根据《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写的故事。(出示课题后齐读)

2、简介背景:东汉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

3、从《草船借箭》这个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如:怎样借?为什么能借到?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讲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

第三段(6~9)讲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10)讲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周瑜借造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因借箭而显示才干。通过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基本把握了。请大家以“箭”来总结段意。

第一段,写周瑜让诸葛亮造箭;

第二段,写诸葛亮准备造箭;

第三段,写诸葛亮借箭;

第四段,写诸葛亮借箭成功。

学生归纳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机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的顺序写的。

二、学习第一段。

师:初读了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对白。我读提示语,一、二组读周瑜的话,三、四组读诸葛亮的话。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生读书)

师:这一段对话的提示语太单调,怎么总是“周瑜问,周瑜说”呢?我们学过的提示语中,常常有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只是本文是由古文翻译过来的.,古人写文章用提示语一般很简洁,“某人曰”就好了。那好,我们接下去就来通过人物对话的朗读和揣摩,给文中提示语加一个确切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再读读这句话,更深地体会人物的个性特征、

(学生默读、思考)

讨论交流,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生:我给第一句加“假惺惺”,因为一个大都督怎么会不知道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他这是装的。(读)

生:我认为加“明知故问”好(读“周瑜明知故问地说”)。

师:词用得好。但这儿“问”和“说”有重复之嫌。请再读读,改一改,把句子读好。

生:周瑜明知故问:“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生:我给周瑜第二句话前加“狡猾地”一词。诸葛亮是一个文人,一个客人,他没有兵工厂,怎么造十万枝箭?分明想害他。

生:我说这是“狡黠”。(笑)

师:刚才,大家从周瑜的语言中体会出他的险恶用心,由此加深了对人物的了解,真棒极了。接下去,把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认真读读,仔细想想,从中挑选出你认为有必要的,补充提示语,并说说理由。

(生稍作准备,继续讨论)

生:我认为“军情紧急,可开不得玩笑”一句前可以加“高兴”。因为周瑜看到诸葛亮上当了,心中非常高兴。

生:周瑜虽然高兴,但又要忍着,装模作样。所以,我添上“心中暗喜,嘴上却说”。

师:好啊,从语言交流中体会到人物内心复杂的变化了。

生:诸葛亮愿立军令状之前,应加上“很有把握”。

师:意思对了,若用上一个成语就好了。

生:胸有成竹。

师:请你把诸葛亮的话读一读,读出他胸有成竹的语气。

(生读)还有哪句话也表现出他胸有成竹?我们一起读。

小结:这一段的语言交锋,句句紧扣,可画出两个人鲜明的性格特点。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表现了他心胸狭窄,凶狠狡诈。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第四篇】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孙权、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诸葛亮是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周瑜称其“神机妙算”。从本课内容来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周瑜险恶用心的了然于胸,二是对借箭的通盘考虑和周到安排。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神机妙算”是本课教学重点。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的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诸葛亮 妒忌 都督 惩罚 擂鼓 呐喊 丞相 神机妙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二)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情感目标

1、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民族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意识。

2、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克服嫉妒心理。

3、从古典故事中,体会民族文化之美。

重点: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情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难点: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他的创新精神。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从文中迅速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制作课件;课前收集诸葛亮、曹操、鲁肃等有关人物的资料。

2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①简介背景:东汉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

②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篇根据《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写成的文章《草船借箭》,出示课题,当“草船借箭”这四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的脑海里闪现出什么问题?(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用草船怎样借箭?为什么能借到箭?)

同学们根据课题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文章,边读边想,并勾画出生字。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①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这篇课文有7个生字,请看屏幕(幻灯出示)

诸(zhū) 妒(dù) 督(dū) 寨(zhài) 擂(lèi) 呐(nà) 丞(chéng)

请同学们用笔画出这几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再自由读出这几个生字,看一看它们在字音和字形上,你认为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②整体感知:

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草船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草船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节)、二(3--5节)、三(6-9节)、四(10)

学生归纳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机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的。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①学习第一段。

师生活动初读了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对白。我读提示语,一、二组读周瑜的话,三、四组读诸葛亮的话。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人物对话的朗读和揣摩,给文中提示语加一个确切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再读读这句话,更深地体会人物的个性特征、

点拨周瑜明知故问;假惺惺说;狡黠地说;心中暗喜,嘴上却说。 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

②思考: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计划得逞了,真的是这样吗?诸葛亮在与周瑜对话时心理活动怎样?他为什么答应周瑜如此难办到的任务?

默读1~2节,思考这些问题。

点拨诸葛亮其实已识破了周瑜的计划,但他以国家大计为重,为水战胜利考虑,不顾个人恩怨,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

分组分角色,指名一生读旁白,朗读第1、2节,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设计说明:开放的课堂,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开放的要求,激起了学生读的兴趣和自信;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大大丰富了读的内涵,提高了读的质量。)

(四)小结:

这一段的语言交锋,句句紧扣,刻画出两个人鲜明的性格特点。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表现了他心胸狭窄,凶狠狡诈。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周瑜想害诸葛亮,而诸葛亮更是立下军令状,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一)温故而知新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文章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文章分了四段。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知道了“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用10天造十万枝箭的命令来设计暗算诸葛亮,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就造十万枝箭。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读议、探究、感悟第二段

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的.什么(板书:神机妙算)使周瑜自叹不如的。

②问题:“神机妙算”什么意思?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方面?(课件出示)

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请同学们运用“读、画、思、议、悟”的五字学习法,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研读课文,读后交流。

学生活动质疑问难,教师巡视释疑解惑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点拨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从第一自然段中,我们可以知道,诸葛亮已经知道了周瑜的险恶用心,但他不动声色,并想出只要“三天”就可交箭,而且还遂了周瑜的心愿立下军令状。

因为他算准了鲁肃是东吴的一员大将,他为人忠实、守信,正因为诸葛亮知道鲁肃的为人,所以才料到他不会把此事告诉周瑜。三天后有大雾,他已成竹在胸了。

我从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知道周瑜进一步陷害诸葛亮,也知道了前面周瑜说的“军中缺箭”是假话,从这一段更能知道周瑜的险恶用心。

③问题:周瑜步步紧逼,想置诸葛亮于死地而后快,但周瑜算到了诸葛亮的主意了吗?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来?

师生活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点拨周瑜没有算到诸葛亮的主意,从周瑜与鲁肃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

小结:诸葛亮的确很了不起,不仅算到了周瑜忌贤妒能而且也算到了鲁肃忠厚老实,讲义气。

2、读议、探究、感悟第三段

①问题:那么在草船借箭过程中他又神机妙算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请大家用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吧,读后交流。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②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通过诸葛亮笑着说的话,想一想他当时已充分估计到哪几种情况?

学生活动听录音,感悟文中描述情境,探究交流。

(设计说明:以开放性的活动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强调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点拨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

③问题:听到擂鼓呐喊声,曹操究竟敢不敢派兵。诸葛亮借到了吗?

请同学们随着镜头去感受一下,当年草船借箭的情景。(播放“草船借箭”画面)

学生活动刚才同学们看了草船借箭的情形,再回头看课文8—9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想:你们又学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读后分组讨论,诸葛亮为什么算得这样准?

点拨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琴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诸葛亮方方面面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真是神机妙算。

④问题:什么时候曹操才知道上当了?

投影显示:“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点拨诸葛亮也早已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

(设计说明: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维发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懂得“学必有疑,疑须有问,问才能知”的道理。)

小结:诸葛亮学知渊博,熟知天文地理,所以算到了第三天四更有大雾,算到了回来时顺风顺水;他又善于分析人物个性,所以算到了周瑜忌贤妒能,算到了鲁肃忠厚、讲义气,算到了曹操生性多疑,不敢出兵,只会射箭,所以说他神机妙算。

⑤请同学们自己组织语言,要求用四个字来概括诸葛亮的才干。

(足智多谋、智慧超群、精明能干、知识渊博、神机妙算)

3、读议、探究、感悟第四段

①问题:事情的结果怎样?

师生活动齐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②出示投影: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问题:文末一句与开头一句是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讨论交流

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①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有雾的天气,其借箭的妙计才能实施。

②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大雾满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得放箭。

③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用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诸葛亮神机妙算挫败了周瑜的险恶用心,那么周瑜到底哪些方面不如诸葛亮呢?

从文中已知,周瑜阴险狡诈,诸葛亮宽宏大量,鲁肃忠厚老实,曹操生性多疑,请同学们用心揣摩各人心理,自由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本节课的收获(知道怎样提问题,从哪提问题,如何评价人物)

2、我最想对诸葛亮说……(教育学生想成功就要认真学本领)

3、读《三国演义》试评三国人物(通过学习,会评价人物)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案【第五篇】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课堂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导读、迁移延伸三个部分,体现了课堂的完整性;注重抓住课文的重点,摆脱通读通讲的毛病,注重课堂教学的发展性,摆脱了课时的限制;重视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从而促使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

抓住重点词语切入教学内容,达到教学任务。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内容。

4、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农村小学也可以用小黑板)

1、自学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字典结合课文理解意思。

不理解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文:从文中提出几个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

我想提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前检查预习情况,收集、整理有关信息。(如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明白的词语,以便在课堂上释疑。)

(一)、解读课文。

1、让学生在小组中轮流朗读课文,并及时进行正音。注意下列读音:

才干的干应读gàn

草把子的把应读bà

调度的调应读diào

擂鼓的擂应读léi

丞相的丞应读chěng

2、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为什么周瑜要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为什么诸葛亮敢立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

诸葛亮怎么知道第三天会有大雾?

为什么诸葛亮要把船一字排开并连接起来?

对于学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留到深读课文后再进行解答。

师问:在感知课文内容以后,你对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有什么看法?(从学生的的回答中提炼出妒忌和神机妙算这两个词。并解释这两个词的意思。)(板书:周瑜

诸葛亮

妒忌

神机妙算)

课文中从哪件事来体现两个人的不同性格。(草船借箭)

(一)、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起因,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1、朗读对话,分组讨论(出示问题)

①、周瑜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吗?他为什么要这样问?(引导学生从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托。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等语言,体会周瑜表面客气,暗藏杀机的阴险心理。)

②、诸葛亮知道周瑜是在找借口为难自己吗?他为什么要接受任务?(引导学生从诸葛亮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只要三天,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等语言,体会诸葛亮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大度心理。)

2、指导朗读:我们明白了他们两人的内心想法,那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把他们的内心想法表现出来呢?

(二)、朗读草船借箭部分,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齐读后出示问题,分组讨论:如果你也在场,你会发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哪些巧妙之处呢?(教师参与讨论,随机点拔引导。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词句感悟以下几方面的意思,从而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相机板书:人

天文地理)

(1)安排周密。从准备二十条船,布置草把子和青布幔子,每条船上还站着二十个军士。把船连接起来,一字摆开,两面受箭。等词句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周密安排。

(2)熟悉天文地理。从第一天和第二天都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雾还没有散顺风顺水等句子可以看出诸葛亮熟悉天文地理,对天气早有预测。

(3)了解别人。得请你帮帮我的忙,不能让都督知道,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可见诸葛亮对鲁肃、周瑜、曹操的性格很了解。

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积

极思考给予赞扬,特别要鼓励那些有创见的看法,不要太强调学生见解的正确与否。

从我们刚才的分析,你认为诸葛亮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神机妙算)

1、组织学生即兴表演课本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部分。

分配角色,明确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上台表演。(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表演几组。)

2、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画草图的方法,简述草船借箭的部分。(先指名让两三名学生复述,再让同桌进行相互复述。)

3、拓展作业

①、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

②、抄写新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354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