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随笔感悟(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06063

【导言】此例“随笔感悟(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随笔感悟【第一篇】

一、说教材

读书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把读书教学纳入到校本课程的研究之中,开设“快乐晨读30分”“读书方法指导课”“自主读书课”和“读书交流课”,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学生每天都能沉浸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本节课我通过寓言故事,使学生发挥想象,编写或续写出具有一定意义的寓言故事。

二、说模式

这种读中感悟、悟中练笔、随笔提升的“读写四步曲”教学模式,是在随笔化写作的发起人成浩老师的随笔化理论基础上,与学校的读书特色有机结合进行的实践和探索。在全校所有实验教师和领导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年的实践研究,教学模式得以确立,并在全校进行推广。现在我校的读书随笔课主要有三种教学课型:读书积累随笔化、读书鉴赏随笔化、读书想象随笔化。

读书积累随笔化。这是读书随笔化写作中最基础的一种类型,重视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学会划、勾、摘、记等读书方法。运用读书笔记,学生将好词好句进行摘抄分享,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摘录的再次“盘点”。

读书鉴赏随笔。主要体现在读书过程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感悟,如对故事情节的赏析、写作手法的感悟等进行交流碰撞,也可以和作者说一说,和主人公说一说,然后写出自己个性化的习作。

今天我采用的是第三种读书想象随笔。这种读书随笔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读书来打开其想象,如对作品进行改编,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主人公,进行故事的再创造,还有当堂仿写及进行文章的补白、故事续编等。

三、说设计

下面,我以《寓言故事》随笔化习作为例,阐述我是如何落实并实施我的教学模式的。

第一环节 赏读

首先将学生带入到读书的情境中,然后让学生读《愚公移山》和《鹬蚌相争》两则寓言故事,之后完成读书赏读卡,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并能简单复述寓言故事。

第二环节 积累

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涉猎更多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读书收获。这节课中,我通过创设“看图说故事”“根据题目说情节”以及“说说我喜欢的寓言故事”三个游戏环节,有意识地在宏观上把握寓言故事,从而达到开阔学生眼界,积累相关知识的目的。

第三环节 习作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鼓励学生对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形成个性化的感悟和启迪,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写。同时让学生趁热打铁,把自己创编或续写的习作当堂落笔成文。

第四环节 展示

评价学生的习作要以鼓励和肯定为主,让他们在自信中不断提升习作水平,具体评改放在第二课时评改成文课上进行。

随笔感悟【第二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 引导 积累 感悟 创新 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大多数老师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来说,最难提高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也怕写作文,如有些学生接到作文题后皱眉托腮,望纸咬笔,或者刚开头,就煞了尾等。因此,怎样引导学生作文,如何提高中学生作文的写作能力,便成了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共同探讨的问题。长期的教学实践,经过不断的学习、借鉴和探索,我渐渐地摸索出一条作文教学的路子。尽管还很不成熟,但在实践中效果较为明显,以下淡淡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善于引导学生积累,在积累中孕育写作愿望

每次接手新班,无论是初一的还是初二的,他们的作文中几乎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语言基本功差,或者话说不清,句子写得不顺,无法准确简练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错别字多,或者语言干巴乏味;内容苍白无力,或者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等等,要想从中找出一两篇生动形象、情感丰富、内涵深刻的文章,竟是那么难上加难!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对身边的生活缺乏观察、缺乏体验,缺乏思考是主要的。换个角度说,那就是缺乏平时的积累,俗话说:积累乃作文之本。要使学生作文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首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培养其勤于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所谓“厚积”才能“薄发”。基于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差的原因,我没有单纯地加大学生的作文训练,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几乎没叫学生写什么作文,而是指导学生进行积累。积累的途径很多,有朗读,有背诵,有做读书笔记等等,这都是积累的好方法:朗读、背诵主要适于课内,要有老师当面指导。做读书笔记则主要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做,而记什么,怎么记,记多少,这些问题学生有相当大的盲目性,于是,我加强了对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指导、督促、检查。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于从所读作品中摘录自己需要的内容。何谓“自己需要?”我给学生指出:一是你不懂的,不理解的;二是你虽懂却是浅尝不能自如运用的。符合这两点的内容就是你“自己需要的”。摘录哪些内容呢?我对学生说,摘录的内容包括词汇、优美语句、成语典故及名人名言或名人事例等。除此之外,只要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摘录。

二、善于引导学生感悟,在感悟中萌发写作热情

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积累了不少的语言材料,就一定能提高写作能力吗?未必。语言材料的积累,如果是静态的罗列、堆积,那么它对于写作能力也不会有太大的帮助。法国作家法郎士在《乐园之花》中曾说过一句话:“一本书是呆板乏味,或是生趣盎然,感情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这里的体验就是感悟,而且法郎士认为阅读作品需要用“心灵”去感悟。

只悟文本还是不够的,还得悟生活。“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陶行知语)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宗旨的作文教学自然也不能离开生活而空谈。悟生活,就是要体验生活,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思索,从中获取鲜活的生活素材,形成自己作文的源头活水,让作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指导学生写日志,写随笔,其实质就是要学生学会悟生活,一一用心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体,然后用笔记录。我对日志、随笔的要求只有一条:说真话。对学生的“感悟”,我都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主要看他们做了多少。日志涉及个人隐私,愿不愿意给我看我不会勉强,但是每周交一次自由练笔是必要的。这样我就常在上面读到学生对生活对文本的感悟。读着学生的感悟,我就知道:毋须我做技巧的指导,学生的写作热情已经在蓬勃的萌发了。

三、善于引导学生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写作技能

随笔感悟【第三篇】

当看到孩子《道德与法治》的课本里,有“亲情之爱”这篇文章的时候,感到现在的教育真的是贴合实际,方方面面都在关注着社会发展与人类之间的各种改变,从而在教育上为现在的初中生“量身定制”课本内容。非常感恩为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师们,怀着这样的心情,认真阅读了这篇“亲情之爱”。

家意味着什么?孩子认为,家是一个吃饭,睡觉,写作业的地方,家里有爸爸有妈妈。爱人认为,家是一个婚姻的组成部分,无论他去再远的地方出差,晚上的应酬有多晚,酒喝得再多,都能找到回家的路,家是一个可以照顾我和孩子的地方。我认为,家是一个最温馨的地方。在家,可以随心所欲,不用拘束,不用害怕,自由自在。无论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回到家,就是一个可以让身心放松的地方。

爱在家人之间。每个人给予的爱都是不一样的,孩子的爱给予的天真不做作,爱人的爱给予的保守、直接。我的爱给予的随性、温柔。因为爱给予的不一样,因此就会有碰撞和摩擦。

孩子从小性格就比较外向,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胆子非常大,有点像男孩,小学期间,在班里确实也给老师惹了不少麻烦,小学六年换了四个班主任,但是不约而同给我反映的就是:孩子非常聪明,就是不用在正地方,学习上太浮躁,如果稍微努力一点,考个班里第一对她来说就是轻松的事儿。我和孩子爸爸上班都在铁路上,上班地点离孩子学校比较远,从小学一年级第一天开始,就给孩子报了午托班,在学习监管上面,确实是对她疏于管理,这一点我也是觉得很亏欠孩子。虽然对她的学习没有给予太多关注,但是孩子还是比较争气,小学三年级就竞选上了学校的大队部,每学期都被评为优秀大队干部,当时的我觉得孩子特别棒,也感到自己脸上特有面儿。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和孩子爸爸对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关注度不够,家庭矛盾终于在疫情期间爆发了。

疫情期间,我们一家三口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孩子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所有的时间安排都是在我和爱人的监管之下完成。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状况,我们并没有过多地去思考。发现孩子上网课不够认真,上课时经常趁我们不注意就偷偷玩游戏,当时在网上还报了一些主课的培训班,但是也都没有认真学。于是就有了争吵,双方产生了不信任。当时我们不明白孩子整天玩抖音的想法;不明白孩子为什么看不惯父母;不明白为什么知道是错误的事情还要去做;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不知道好好学习。我们总想试图心平气和的与孩子沟通,从而化解彼此之间的对峙,结果换来更大声的争执和更彻底的失望,以至于孩子后来对待所有的问题都非常的消级,我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才去认真地审视自己和孩子的一些问题,当时的我真的感到自己和孩子都需要一个心理医生,只是没有勇气真正去面对。

冷静下来后,我慢慢接受了孩子的叛逆,接受了我教育上问题,我去买了《解码青春期》、《正面管教》等几本书,从书上了解到了在家庭里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爱,应该如何去爱。我会把我的心得与爱人一起分享,并希望他这个固执的人也可以做出改变。其实父母和孩子都需要有被尊重和被依赖的感觉,不再拿她与别人比较,不再以分数来评价,不再用“是非”来做评判标准,认识到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分出对错,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问题也不同。我们要真正发自内心的认可孩子,肯定孩子,鼓励孩子。

随笔感悟【第四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素养

一、引导“悟读”,培养学生“悟性能力”

“悟读”应从“悦读”开始。教学中,学生如果对文本有了兴趣,有了期待,那么就会产生阅读的冲动,从而给“悟”带来动力。如,在教学《荷花》时,可引导学生品味“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仿佛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努力,感悟到文章描写的形象感。

二、鼓励“演读”,发挥学生表现能力

编者严谨挑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深透的意蕴常使文章言已尽而意无穷。鼓励学生以自己新的创意去表演读,学生就有可能超越文本,生成新的感悟,获得新的启示。如,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后,能初步形成对这个通话故事的整体感知,但对文中精当的词、句和富有个性的语言还不可能有所领悟;能模糊地感知丑小鸭在遭受周围的所有人的讥笑、嘲讽、欺负之后的孤单可怜,但是它没有自卑,没有气馁,经过他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心中那份恒久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终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三、巧设练笔,主动参与体验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采取随堂练笔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作者的情感。如《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是一首很适合学生仿写的诗歌题材,所以在学完课文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以“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开头,仿写两个或三个小结,学生写得非常好,出乎我的意料,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灾区的小朋友们画一所漂亮的学校,让小朋友们再也不会,学不到丰富的知识;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辛苦的妈妈画一个十分能干的机器人,让妈妈再也不用,为家务活操心了;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笔,我要把华夏江山描绘得更加秀丽……这样的训练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进一步促进语言的内化和外显。另外,学生间相互的交流,还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同时也让“给予是快乐的、善良是高尚的”这一美好情感在学生心中深化。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00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