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2023年营商环境的建议和看法集聚(5篇)

网友发表时间 696656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2023年营商环境的建议和看法集聚(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3年营商环境的建议和看法【第一篇】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招商引资,需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做基础。环境是第一招商资源。没有优待的政策,客商不愿来,没有优良的投资环境,客商不敢来;没有优质的服务环境,客商来了也留不住。抓经济必需抓项目,抓项目必需抓招商,抓招商首先要优环境。我区作为我市主城区,近年来在持续推动地方商事制度改革,改善地方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制造力,释放经济发展潜力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财政、金融、创新等方面为企业经营供应了很多便利。但就目前来看,我区在创建优质营商环境方面仍旧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重视不够到位。一方面,改善营商环境工作普遍存在上热下冷、实行力度层层衰减的现象,领导重视,部分基层不见实质行动,活动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了也不动。另一方面,各部门推动实行不均衡,个别职能部门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思维不够,改革意识不强,拘泥于条条框框、按部就班,在处理企业诉求时能拖就拖,能推就推,有时候一个小问题也让企业跑了一趟又一趟。

二是主动服务意识淡漠。部分部门和单位在敬重、支持、善待民营企业家和打造亲商、重商、护商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有效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手段、方式和举措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提高,行政审批事项有待于进一步规范。部门与部门之间工作连接不畅,有时候存在相互推诿、扯皮现象。部分工作人员仍旧存在“官本位”思想,高高在上,思想上缺乏服务意识,看法上缺乏亲和力,让企业“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三是诚信意识有待加强。这里讲的诚信包括政府的诚信和企业的诚信两个内容。在政府层面,少数部门在招商引资时代表政府做出的承诺最终因种种缘由无法兑现,给企业留下坏印象,影响了政府形象。在企业层面,个别引进的企业不讲诚信,不图长远发展造福一方,只想圈占土地资源,捞取政府补贴,给地方留下一堆问题,

四是社会综合服务不成体系。从社会层面来看,为企业供应管理询问、法律服务、技术推广、财务会计、融资理财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还不成体系,服务功能还不完善,产业链不完整,公益性和权威性不足,难以充分企业需求。

二、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实践充分证明,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必先解放思想。我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根源除了当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影响以外,还在于部分干部思想解放不够,主动服务企业意识不强,工作实行不力。因此,要不断推动思想创新,用思想上的大解放、观念上的大更新、措施上的大突破,促进改善营商环境的大发展。。。深化企业,主动指导和帮助解决问题。要真正实行“干部帮联企业”帮扶机制,让各级干部都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贴心人、娘家人和帮助企业化解难题的协调人

(二)推动政策实行。近年来。。。同时要做好政策宜扬和解读,特殊是对一些专业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重要政策措施,要准时宣扬解读到位,并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实行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三)打造沟通平台。。。。更便利地为企业办理审批服务等事项,让企业少跑腿甚至不跑腿,把服务企业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

(四)推动信用建设。要不断完善政府诚信机制,对于招商引资承诺、行政许可打算等事项,只要符合政策规定,坚决予以兑现。。。鼓舞企业诚信生产合法经营,建立企业信用监督大数据,严格实行企业红黑榜制度,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打造公正公正的经营环境。

(五)强化监督问责。。。。鼓舞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切实担当起帮扶企业、服务企业、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责任。

2023年营商环境的建议和看法【第二篇】

要引导村民向经济型农作物转型,为它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要营造一个优质环境给蔬菜农户,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1.

合理流转土地带领村民“转型”

这次街道办事处开展“营商环境大家谈”活动,主要为深化2018年营商环境再提高,充分发挥全街道办事处各界力量再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招商引资,提高服务职能,形成尊商爱商亲商的好氛围,促进企业发展,为同和再发展、再扩大创造一个有利的基础。

我们村地处与蓼兰镇交界处,主要以农业为主,我们把我们村千百年的传统种植逐渐向经济型转变。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重点,统筹共建农村经济建设。以优先发展实现与“四化”同步,以融会发展实现城乡均衡,以全民发展实现利益共享。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使我村经济建设有新的突破,使村民经济收入有一个飞跃提高。

今年以来,我们村重点引导村民向经济型农作物转型,把外村有种植经济作物经验的农民引到我村来,把土地流转给他们,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感觉到在我们村像在自己村一样。种植的农作物生长的要好,争取卖个好的价钱。只要他们感觉环境好,就会有长期住下的信心,就能带领我村村民向经济型转移,使村民彻底转变千百年的种植传统。

我们以新技术为支撑,强化新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终端型、循环型新产业。我们今年成功地引进新型猕猴桃栽培技术,共计栽培新型猕猴桃三万余株,将60亩土地流转给栽培葡萄和花卉,每亩地年收入5万余元。将20余亩土地流转给草莓种植,计划建栽培大棚10余个。让村民向人家学习,向经济型作物转型,让村民富起来,为我村经济转型助一臂之力。

我们要为引进种植蔬菜农户营造一个优质环境,争取上级政策,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现在我们村有40%的土地流转给种植蔬菜大户,今年春天种植土豆300余亩。今年土豆收成不错,每亩地光土豆收入利润1500余元,我们村也有5户村民开始种植土豆和大葱。

我们对引进的蔬菜种植户、草莓种植户多次走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联系保险公司帮助他们把经济作物投上保险,使他们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使他们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巩固和发展起来,进一步带动我村经济转型,造福广大村民,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2.

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

最近街道党工委指出登高才能望远,思想要解放,不仅要头脑清醒,更要看实际行动。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用心情做事情,努力提高店小二保姆式的服务,多为振兴乡村经济做些“雪中送炭”的实事,要让投资者放心、生活舒心、发展安心。这就要求我们村庄基层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提升效能,践行好“快字当头、先人一步、马上就办”的要求。务求敢于担当,打造最佳营商环境。

解放思想,决策事情要快,绝不拖泥带水。凡是涉及项目推进和投资人的决策工作。①要及时开会,不积压会议议题;②要果断决策,不议而不决;③要迅速形成并下发通知,不影响执行。中间协调要快,基层的落实要快。具体负责落实的项目推进和投资服务部门的干部,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会前有谋划,凡事心中有数;二是会后不等待,会上定了就去干,不要等;三是办事不拖拉,在工作上要养成“事不过夜,案无积卷”的好习惯。

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作风务实,控除病灶,大力整改干事激情不足,作风慵懒,缺乏担当的问题。推动项目的工作落实,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为村庄干部,我们要把群众的表情包当做工作的晴雨表。多干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大事,多干有利于民生的实事。工作干得好干得漂亮,至少要符合三条标准:一是按程序办事,这就要求我们村干部在项目推进和干事创业工作中,履行好程序,符合法律法规,遵从组织原则,不破坏纪律底线,经得起推敲和检查。二是要凭专业说话,也就是在技术标准上要做得好。三是要优化政务环境,建立健全创业项目管理服务体系,着力营造开放、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强化和规范“一站式”服务。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把营商环境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挖“慵、懒、散、漫、拖、瞒”等问题,就要从日常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断地用一些小事情打动投资者和创业者,消除他们的顾虑,更好地发展本村经济。

2023年营商环境的建议和看法【第三篇】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招商引资,需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做基础。环境是第一招商资源。没有优待的政策,客商不愿来,没有优良的投资环境,客商不敢来;没有优质的服务环境,客商来了也留不住。抓经济必需抓项目,抓项目必需抓招商,抓招商首先要优环境。我区作为我市主城区,近年来在持续推动地方商事制度改革,改善地方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制造力,释放经济发展潜力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财政、金融、创新等方面为企业经营供应了很多便利。但就目前来看,我区在创建优质营商环境方面仍旧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重视不够到位。一方面,改善营商环境工作普遍存在上热下冷、实行力度层层衰减的现象,领导重视,部分基层不见实质行动,活动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了也不动。另一方面,各部门推动实行不均衡,个别职能部门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思维不够,改革意识不强,拘泥于条条框框、按部就班,在处理企业诉求时能拖就拖,能推就推,有时候一个小问题也让企业跑了一趟又一趟。

二是主动服务意识淡漠。部分部门和单位在敬重、支持、善待民营企业家和打造亲商、重商、护商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有效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手段、方式和举措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提高,行政审批事项有待于进一步规范。部门与部门之间工作连接不畅,有时候存在相互推诿、扯皮现象。部分工作人员仍旧存在“官本位”思想,高高在上,思想上缺乏服务意识,看法上缺乏亲和力,让企业“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三是诚信意识有待加强。这里讲的诚信包括政府的诚信和企业的诚信两个内容。在政府层面,少数部门在招商引资时代表政府做出的承诺最终因种种缘由无法兑现,给企业留下坏印象,影响了政府形象。在企业层面,个别引进的企业不讲诚信,不图长远发展造福一方,只想圈占土地资源,捞取政府补贴,给地方留下一堆问题,

四是社会综合服务不成体系。从社会层面来看,为企业供应管理询问、法律服务、技术推广、财务会计、融资理财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还不成体系,服务功能还不完善,产业链不完整,公益性和权威性不足,难以充分企业需求。

二、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实践充分证明,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必先解放思想。我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根源除了当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影响以外,还在于部分干部思想解放不够,主动服务企业意识不强,工作实行不力。因此,要不断推动思想创新,用思想上的大解放、观念上的大更新、措施上的大突破,促进改善营商环境的大发展。。。深化企业,主动指导和帮助解决问题。要真正实行“干部帮联企业”帮扶机制,让各级干部都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贴心人、娘家人和帮助企业化解难题的协调人

(二)推动政策实行。近年来。。。同时要做好政策宜扬和解读,特殊是对一些专业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重要政策措施,要准时宣扬解读到位,并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实行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三)打造沟通平台。。。。更便利地为企业办理审批服务等事项,让企业少跑腿甚至不跑腿,把服务企业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

(四)推动信用建设。要不断完善政府诚信机制,对于招商引资承诺、行政许可打算等事项,只要符合政策规定,坚决予以兑现。。。鼓舞企业诚信生产合法经营,建立企业信用监督大数据,严格实行企业红黑榜制度,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打造公正公正的经营环境。

(五)强化监督问责。。。。鼓舞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切实担当起帮扶企业、服务企业、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责任。

2021营商环境的建议和看法

为扎实推进以评促改,尽快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河南省营商环境迈入全国一流行列,近日,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1年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整改提升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实现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目标,切实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获得感,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整体提升。

整改内容

《方案》明确以下整改内容:

(一)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二)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三)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

1.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督察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

2.省人大常委会检查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执行情况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3.各级纪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中转办移交的突出问题;

4.各地各部门自查发现的问题。

分阶段进行

《方案》明确,本次整改提升行动分三个阶段开展,12月底结束。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

时间节点:10月20日前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针对评价中发现的、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自查发现的各类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各地负责制定本地区整改方案,各指标牵头省直部门负责会同配合部门制定相关指标整改方案,整改方案要明确具体目标、任务、措施、时限和责任人。各指标的牵头省直单位要切实承担相关指标优化提升责任,组织相关配合部门,认真做好整改提升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帮助。

第二阶段:开展培训

时间节点:11月30日前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将培训作为整改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以培促改,切实推动整改提升工作见实效。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一次综合性培训,全面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各指标领域系统内专题业务培训由指标牵头省直单位负责,省发展改革委协调做好配合工作。有条件的单位可邀请相关国家部委专家进行培训讲解,鼓励各地以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培训。

第三阶段:整改总结

时间节点:12月31日之前

各地、各指标牵头部门要对本地、本领域整改提升行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形成总结报告(包括整改提升行动开展情况和主要做法、发现的主要问题和处理情况、培训开展情况、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对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等)。

《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以整改为契机,解决一批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各地、各指标牵头部门要建立月调度和双周例会机制,研究分析本地区、本领域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存在问题,明确阶段目标任务,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相关配合部门对整改提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报告情况,制定详细整改计划,迅速开展整改落实,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会同宣传部门集中报道一批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充分彰显省委、省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2023年营商环境的建议和看法【第四篇】

优化营商环境用最通俗的话来讲主要追求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公平公正;第二个方便快捷;第三个政策扶持。针对这几点,谈谈优化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议措施:

一、打造公平公正、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只有执法司法公平公正,各类产权所有者才能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推动“找关系”向“讲法治”转变,依法平等保护产权和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同时协调处理好外地企业和本地企业的关系。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城市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尤其在目前疫情背景下的经济模式下,不再盲目的以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不仅需要大规模的外来资本进入,同时也需要本地的创业群体,依托本地的资源大力发展经济,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来促进地区的发展。

二、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弘扬“店小二”精神,强化服务意识,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以市场主体感受为第一感受,宁可自己麻烦,也要让市场主体和群众方便;深入落实“最多跑一次”,避免成为“再多跑一次”,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高频办理的事项,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切实解决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创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推出政务工作“好差评”动态评分体系。形成有力的监督、督促机制,不断优化越城区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我们通过政协委员等窗口还可以向政府反映问题,但是普通的经商者有想法建议却很难向上反映。建议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不论办理何种事项,企业和市民都可以掏出手机扫一扫或进入APP,对政务服务在整体满意度、办理时效性、服务便捷度等方面进行打分并留言补充。提交后,这些评分和内容会全部公开。针对评分体系,越城区内部不但要有勇于有以评促优的“光荣榜”,还要有以评督差的“落后榜”,以优带差,促进各部门各方面互相交流借鉴,不断增强工作合力,进一步推进形成各地区、各部门竞相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局面,共同提高。

三、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应政策。优化相关激励招商政策,在跟周边城市地区对比后,真正做到招商引商有吸引力,有竞争力,有差异化。进一步提高营商软环境,提升城市配套相应的文化、娱乐、餐饮、交通等各方面;创新工作机制,政府企业互促互督、互帮互助, 政府部分职能岗位领导到企业中驻扎,企业部分中高层到政府部门锻炼学习,长期化,规模化,真正做到政企交融;创新优化招商方式,推出招商团队整体激励政策,采取市场化招商等一系列措施。

优化营商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家们的投资信心,创新热心和发展恒心。作为绍兴市“首位度”的越城区更应该勇立潮头,学习全国优秀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争取创造示范引领的标杆性城市,带动整个绍兴地区营商环境的提升。

2023年营商环境的建议和看法【第五篇】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是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公平竞争、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部综合性行政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各地区、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反映了社会各界的诉求和心声,充分凝聚了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是一项史无前例、开创性的工作。

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市场主体需求,以深化“放管服”为主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出了诸多富有成效的改革举措,打出一整套有力有效的组合拳,各地区、各部门在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但是,我国营商环境还存在很多突出的短板和问题,必须坚持不懈地再发力、再加力。优化营商环境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化法治保障,把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纳入法治化轨道。

当前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已经有了不少政策文件、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但从根本上还缺少一部专门优化营商环境的法规,《条例》的出台填补了这一立法空白,在我国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制定《条例》这样一部专门行政法规,一方面可以把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经验做法,变成全社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规范,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另一方面,《条例》的出台也向外界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以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通过法治化手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微观主体创业创新创造活力,有利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对于稳增长、促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条例》针对我国营商环境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从完善体制机制的层面作出相应规定,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系统集成、高效协同,有利于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用实践夯实良法基础

作为我国营商环境领域的首部法规,《条例》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和做法,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人民群众满意、市场主体支持的改革举措用法规制度固化下来,既全面系统又突出重点,既有原则规定又有具体要求,为各地区、各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留出了空间。

《条例》涵盖了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营商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对当前优化营商环境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同时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推广国内最佳实践,明确了一揽子制度性解决方案,推动各级政府深化改革、转变职能。

《条例》围绕建立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进行了制度设计,“比如,明确国家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对待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同时,对压减企业开办时间、简化企业注销流程等反映强烈的问题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在实践中便于操作,有助于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条例》起草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司法部广泛征求了60个中央有关部门、37个地方政府、11个研究机构、37家行业协会商会和5个民主党派中央共计150个单位的意见,还召开了17场专题会,听取了150家内外资企业、50个城市分管市领导、50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美国驻华商会、欧盟驻华商会等机构的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7063条,为良法善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补短板更要抓落实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下一步,重点要抓好《条例》的贯彻实施。《条例》以立法形式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是对各类市场主体作出的庄严承诺,要以《条例》出台为新起点,努力实现5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再推动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进一步清理规范各类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二是进一步推进公正监管。在市场监管领域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共享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促进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进一步做到简政便民。持续减少和规范证明事项,精简公用企事业单位索要的证明材料,2020年6月底前全面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有效解决烦扰群众的各种“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问题。加快整合政务信息系统,构建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力争到2022年前,全国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实现“一网通办”,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四是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信心。落实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证照分离”、简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措施,今年底前在全国将企业开办时间压至5个工作日以内、办理用电业务平均时间压至45个工作日以内。同时,抓好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小微企业金融债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相关政策落实,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降低融资成本。

五是进一步完善制度法规。《条例》涉及面广,与现行的上千部法规文件密切相关,有必要加快配套制度“立改废”,对符合改革方向的创新性做法和具体程序、条件仅作原则性规定的,需要加快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对不符合《条例》精神的法规文件要进行必要修改完善,确保相关法规文件与《条例》保持一致。

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条例精神,以《条例》出台为契机,找短板、补弱项、抓落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69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