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优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645032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优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2、:通过学习条形统计图,3、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5、联系。

6、知识目标7、:让学生认识横向复8、式条形统计图,9、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10、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11、能力目标12、: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1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5、培养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序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统计图:

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统计图:

根据一张统计表,画出了两张统计图,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这个条形统计图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刚才通过两种统计图的比较,我们知道横向复式统计图与纵向复式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其他方面都是相同。如果数据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表示比较为方便。

1、出示教科书第105页的例题2。

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过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昨天我们又学过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请大家利用这两个旧知识完成例题2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这张统计图,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例如:两个停车场有一个共同4、的特点,5、就是轿车停放的数量较多,6、由此可以初步断定其他停车场中轿车的数量也是很多,7、这就体现了一个统计学的思想。

8、完成教科书第106页的做一做。

(3)1985年甲、乙二个地区降水量各是多少?2000年呢?

(4)根据这张统计图,(5)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有没有什么建议?

1、完成教科书第107页练习二十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然后全班进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教师要结合本习题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2、完成教科书第107页练习二十的第2题。

(1)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发现的问题。

(2)根据同(3)班同(4)学家庭人住房面积,(5)合作完成一张横向统计图。

3、完成教科书第108页练习二十的第3题。

4、完成教科书第108页练习二十的第4题。

5、完成教科书第109页练习二十的第5题。

让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6、出示教科书第109页练习。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这个问题可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第二篇】

例2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实物投影仪。

直尺、铅笔、水彩笔。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统计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

(出示课件)。

2、这是一张甲乙停车场车辆停放情况统计表,为了能让同学们更清楚的了解统计表中的信息,老师把制成了一张统计图,(出示课件,并让生说出是什么统计图,并出示板书卡片:复式条形统计图)。

3、同学回忆一下,在制作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生动手制作。

2、展示作品。

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制作的?

3、刚才通过同学们作品的展示,老师觉得你们已经掌握了怎样制作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那在制作过程中,你想提醒大家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呢?4、的确,制作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还真不容易,老师再和你们一起制作一张好吗?(边演示边说过程和注意点)。

4、解决问题。

请同学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从中又能获得哪些信息呢?请同桌交流交流。

5、汇报。

看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拓展与应用。

2、老师在这里还搜集了近三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和奖牌总数。

(出示课件)。

3、你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张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4、生制作。

5、展示作品。

6、你们是这样制作的吗?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感想?

7、预测。

8、总结。

四、课外延伸。

(出示课件)。

老师刚来到大楼小学就发现,四(1)班的男生比女生多,这是一种特殊情况还是普遍现象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调查一下四年级的男女生人数情况,绘制成一张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整理出一份分析报告,到时候寄给老师,老师把它发在学校的校园网上,相信你们一定行!

五、课堂总结。

好了,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共同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这是一节参加上课比赛的课,准备时间只是半天,匆忙之中写出这份教学设计,而且这是第二课时,是在前面一位老师29号比赛上的第一课时,我再接着上第二课时,连试上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事情出乎意料,准备好的课件却是没有用上,因为正当我要上课时,突然停电了,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这一直没有的事情,台下的观众望着我,评委和领导也在积极查找原因,结果是没有办法,因为整个这个街上都停电了,而且是什么东西都烧了。领导告诉我,只能这样上课了,需要什么赶快准备。我告诉领导,我只要小黑板和三角板。

我望着台下窃窃私语的老师们,突然觉得,这也许能更加的锻炼我,我从容不迫的接过三角板和小黑板,快速的画好自己所需要的统计表,并在脑海中快速的把自己的课给重新的定了一下,准备好的时候也就10分钟。

我向评委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

我镇定的站在台前,对台下有些不知所措的孩子们说,看来,今天是想考验老师和同学们,考验我们的信心,孩子们,你们有信心上好这节课吗?孩子们重新又激情四益起来。

一节课下来,轻松快乐,望着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和评委们亲切的'微笑,我知道,自己的自信和镇定也感染了他们。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第三篇】

作为一线教师,管理班级物品不丢失是常规工作。到了大班后,随着孩子们能力的增强,我们经常会请他们帮忙来数数量较少的东西。虽然每次都是请一两个孩子,可总会有许多孩子积极地来帮忙。看到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我便想到通过统计班级物品,让孩子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条形统计图浅显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便于比较多少,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较为规范的统计概念及方法,对其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

每个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和物质的、直观的现实世界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同时也就意味着开始了与隐藏在直观的现实世界背后的数学世界发生了这样那样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他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个由一定的“数”,按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数学的世界,这就为幼儿获取数学体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熟悉的自然资源和感兴趣的事,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体验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

1、每组桌面玩具:穿线板12个,小机器人9个,套筒7套;

3、小统计图人手一张,水彩笔,白纸。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

师:好几天没有清点我们最喜欢的玩具了,今天我请全班小朋友都来帮忙数一数,愿意吗?

幼儿:愿意。

2、感知探索,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1)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玩具的数量。

师:不过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请小朋友认真听好哦:每组小朋友数一数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几个,然后把你数的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2)交流统计结果,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请小朋友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记录结果:点点、照样子画下来、画对勾等。)。

总结统计方法:先画出标记,再记录出数量。

(1)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同伴的统计方法。

我们刚刚的记录中哪种玩具最多?哪种最少?怎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讨论总结:这种记录表和你刚做的记录表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记录表?这种记录表有个名字叫条形统计图。

4、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

(2)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动手制作成条形统计图。

为幼儿提供统计的物品有:幼儿的男女人数和客人老师数,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儿可与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体展示幼儿的统计图,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统计。

5、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小朋友们很棒!回到家我们也用这种方法帮助爸爸妈妈来统计一下家里的物品好吗?统计好了明天带过来贴到展示墙上,大家互相看看,讲讲。

文档为doc格式。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第四篇】

本节课教学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式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的,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设计是:让学生能自主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进行数据分析,难点是:让学生体会出从单式条形统计图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我在课堂中设计的例题是:学生喜欢的课后游戏项目统计图。让男、女生分别画单式的统计图,进而观察其中的数据,发现不明显,让学生体验产生复式的必要性。让学生经历把两个单式男女的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图的过程,即让学生自主探究合并的过程。接着让学生来介绍其作品,如何看图,学习复式统计图的画法及提醒学生画时的注意点。引出图例后课件演示合并的过程,为进一步揭示单式与复式统计图之间的关系,及三个图之间的异同之处。最后根据统计图分析数量关系。

这个例题的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画复式方法,通过比较能够得出,复式是在单式的基础上加一个纵条。

执教后,我感觉自己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和困惑是:

第一:节约时间。

单式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在本节课中只做铺垫,所以在练习纸中,可以直接写生项目名称,不需要投影补充。

展示学生作品时,可以再紧凑一些,让一个学生回答就够了,进而电脑演示的过程,教师也可以自己来介绍。

第二:环节尽量板块式,大胆放手,相信学生。

根据统计图分析数量关系,问题有点细碎,例题的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学会画复式的方法。第一个练习是小超市的棒冰、牛奶的销售情况,让学生会会数量的分析。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第五篇】

1、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能独立完成统计图的填写和比较。

2、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完成统计图的填写和比较,以及对数据的分析。

多媒体教学。

一、课前调查活动需要的数据。

自己班同学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合格情况,收集有关的信息。

二、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1、小组分工整理数据,把数据填入统计表。

项目人数。

性别文字处理绘画上网编程其他。

2、小组内交流统计表的数据如何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

4、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什么顺序填写的。

注:也可以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的项目开展活动。

三、完成练习二十底第3题。

1、分析借阅图书情况统计的数据。

2、根据统计的数据独立完成统计图,想一想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3、指导学生适当重新整理数据,问:如果不分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应怎样整理数据?统计图应该怎样画?(按图书种类把相应的借阅本数相加)。

4、学生再独立完成第2个统计图。

5、分析比较:

(1)这两幅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3)五年级一班本学期平均每人借了多少本图书?

6、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统计方面有什么新的收获?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第六篇】

一、活动生成:

作为一线教师,管理班级物品不丢失是常规工作。到了大班后,随着孩子们能力的增强,我们经常会请他们帮忙来数数量较少的东西。虽然每次都是请一两个孩子,可总会有许多孩子积极地来帮忙。看到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我便想到通过统计班级物品,让孩子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条形统计图浅显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便于比较多少,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较为规范的统计概念及方法,对其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

二、设计意图。

每个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和物质的、直观的现实世界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同时也就意味着开始了与隐藏在直观的现实世界背后的数学世界发生了这样那样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他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个由一定的“数”,按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数学的世界,这就为幼儿获取数学体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熟悉的自然资源和感兴趣的事,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

三、活动目标: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体验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1、每组桌面玩具:穿线板12个,小机器人9个,套筒7套;

3、小统计图人手一张,水彩笔,白纸。

五、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

幼儿:愿意。

2、感知探索,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1)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玩具的数量。

师:不过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请小朋友认真听好哦:每组小朋友数一数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几个,然后把你数的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2)交流统计结果,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请小朋友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记录结果:点点、照样子画下来、画对勾等。)。

总结统计方法:先画出标记,再记录出数量。

(1)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同伴的统计方法。

我们刚刚的记录中哪种玩具最多?哪种最少?怎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讨论总结:这种记录表和你刚做的记录表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记录表?这种记录表有个名字叫条形统计图。

4、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

(2)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动手制作成条形统计图。

为幼儿提供统计的物品有:幼儿的男女人数和客人老师数,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儿可与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体展示幼儿的统计图,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统计。

5、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小朋友们很棒!回到家我们也用这种方法帮助爸爸妈妈来统计一下家里的物品好吗?统计好了明天带过来贴到展示墙上,大家互相看看,讲讲。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第七篇】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初步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搜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也初步接触了简易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从简易统计表和统计图中读取信息。这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学生对统计图表的认识,可以说并不是完整的,大多数还停留在“象形”的层面上。因此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用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将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教材内容的分析与确定。

《读统计图表》(条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统计》第一部分的内容。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选择现实情景中的数据作为统计内容的学习素材。教材首先展现了两幅条形统计图: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以及某地各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这是教材第一次把条形统计图完整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教材还设计了“这些统计图告诉了你们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交流中获取信息,读懂统计图表。教材还安排了一个统计活动:小调查(调查小组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表。

《标准》指出:统计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而要使学生接受统计特有的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产生和发展统计思想的全过程。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地改编,把“调查学生的睡眠时间”和观察“二(2)班同学们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掌握统计的一些知识与方法,读懂统计图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读懂统计图表,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的全过程,能读懂统计图表。教学难点。

根据搜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图表。设计理念。

1、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数据统计活动中学习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2、紧密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敢于创造性地改编、运用教材,使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准备。

《健康歌》磁带、钟面模型、教学挂图、小黑板两块、每生一张学生睡眠时间统计表和一张空白的学生睡眠时间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健康歌》,学生倾听。汇报:要想身体健康,我们应该怎么?师总结:要想身体健康,我们必须要有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心情、充足的睡眠。

二、计算睡眠时间,产生数据。

先计算老师的睡眠的时间,了解睡眠时间的计算方法。学生再独立计算自己的睡眠时间。

三、搜集数据,整理数据。

引导学生讨论数据搜集分享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优推8篇)”,整理数据。可采用学生汇报,画正字的方法进行。

四、完成统计表。

先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分享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优推8篇)”,最后汇报展示。

2、出来空白条形统计图,引导观察,示范完成一项。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体验成功的喜悦,指出不足的地方。

通过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与同伴说一说。学生讨论,汇报总结。

七、拓展视野。

播放《睡眠不足的危害》的录音,学生听后问:结合统计图,你还想对我们的同学说些什么?学生汇报。

教师出示二(2)班同学们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这幅条形统计图和我们刚才制作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你通过统计图知道了什么?你能出哪些问题?如果班上要组织单项体育竞赛,你认为组织哪项比赛会最受欢迎?为什么?教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汇报。

九、全课小结。

十、再次欣赏《健康歌》。

十一、作业。

课下统计小组同学的睡眠时间,完成课本第90页的小组同学睡眠时间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第八篇】

一、教材分析:

《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新课改中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让学生完成两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并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然后介绍这就是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提问:“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更宽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建立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教材处理:

新的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本课以主题情境为主线,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具体地说,本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层的内涵。

通过例题,我认为,本课的教材编排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然而,对于农村的四年级学生而言,城乡的人口发展问题毕竟是个“遥远”的情境。所以,我从调查学生体育活动的爱好为素材。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及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另外,学生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需要成对出现进行比较,如男生和女生、城乡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等,在此基础上,我以学生熟悉的事为学习的`素材,通过主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

(三)、注重知识呈现的完整性,思维过程的灵活性,思维方法的多样性。

本课的设计从调查学生的兴趣开始,让学生完整的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而不是直接出示数据,最后环节通过统计学本节课的表现结果,再一次参与统计,深切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及统计活动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中以主题问题情境为中心,展开讨论,自主探究,允许灵活的不同的处理方法,从不同中找相同点,从比较中得出最佳方案,再运用到实际中,体现了学习活动的完整性、灵活性、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3、能有意识地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教学难点:怎样描述统计图中的多个项目及图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分散教学难点。

二、创设情境,呈现数据素材。

1、谈话,说说各位学生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2、你还会其他形式描述以上的统计结果吗?

三、设置问题情境,探索解决方法。

1、讨论,怎样将上表绘制成统计图合作完成两张统计图。

分析:从这张统计图上能看出什么?感知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

2、打破平衡,促进思考。

(1)提出疑问。

(2)讨论解决办法。

怎么合并?两个直条放在一起,你怎么知道哪个是表示男生,哪个是表示女生?

(3)学习图例,介绍图例的重要。

3、作品展示,体验成功。

4、揭示课题。

四、分析数据。

1、分析上图,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

2、比较两种统计图3、小结。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分析“城乡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1)哪儿表示城市学生的情况,哪儿表示农村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

(4)看到这个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2、课堂表现情况统计。

(1)对本节课的表现作自我评价。

(2)小组统计(收集数据)。

全班汇总(整理)。

(3)绘制统计图(描述)。

(4)分析。

六、小结评价。

1、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

2、评价鼓励。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64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