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实用优质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07569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实用优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一篇】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约3分钟)。

二、自主学习(约7分钟)。

个草莓,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谁来分一分?

2.怎样列算式?

3.如果不是6个草莓,而是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谁来分一分?怎样列式?

个草莓,每人分2个不能正好分完,最多只能分给3人,这余下的1个又不够再分给一人,剩下的这个数在数学上就叫余数,它表示平均分完之后剩余的.数。

5.带有余数,我们就叫它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约10分钟)。

1.如果每人分4个草莓,8个草莓,9个草莓?10个草莓?11个草莓?12个草莓?分别可以分给几人?你们会分吗?有没有信心?好,现在咱们就拿起手中的学具代替草莓分一分。

2.生动手分。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讲评。

4.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四、精讲点拨(约8分钟)。

1.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除法。

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五、测评总结(约12分钟)。

1.达标练习。

(1)完成课后做一做。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最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2)练习十四第1题。

(3)()6=5()。

2.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3.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二篇】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单位间进率。

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1无限循环小数的表示。

比如........表示,第二个3上加一点。

无限循环小数: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不断地出重复现前一个或一节数码的十进制无限小数。如…、…等,被重复的一个或一节数码称为循环节。

无限不循环小数:有些小数虽然也是无限的但不循环。无理数不像循环小数每个数字是重复的,但也属于无限小数。

2无限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所有的无限不循环小数都是无法化成分数的。

比如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设x=……,它的循环节是两位,那么我们直接扩大100倍,变成100x=……。100x-x=……-……,循环部分可以抵消掉,99x=12,x=12/99。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三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自探。

1、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2、引导观察,交流信息。讨论:分不完的怎么办?

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二、解疑合探一。

(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四篇】

上完这节课后,我发觉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语言是一门艺术,由于我平时没有规范用语的习惯,所以出现语言不精练,欠准确的情况。还有语速过快等问题。这堂课让我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针对以上的问题,努力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第一周的星期二我上了一节《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本人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小组平均分小棒,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如:数手指的游戏、有趣的思考题等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比较遗憾。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朴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五篇】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主要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表内除法主要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这个单元中共有4个例题,例1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法,这也是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例2是对有余数除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适合学生的学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我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思维规律,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分为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我们知道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而表内除法应是学生们已熟练掌握的,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除法竖式计算和“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这个知识点来进行教学,这对学生们来说是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的。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横式、竖式写法和试商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3、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弄懂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学会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教学准备:准备小棒卡片火车头图片。

一、创设情境。

1、发小棒,用小棒摆喜欢的图形。

2、引导用小棒摆一个一个独立的三角形。

二、探讨新知。

1、小组交流摆的情况:最多摆几个,怎样列式,为什么?

2、汇报:用12根小棒摆4个。

3、讲解竖式写法。思考:余数表示什么?

4、观察比较:观察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新知。

1、用13、47根小棒摆三角形,怎么摆?列式计算(做一做)。

2、坐车去旅游。看你桌上的题卡,请你认真做对题,可别上错车。(贴火车图)。

3、咱班共有多少人?下火车需要租车,如果一辆车可以坐8人,需要租几辆车?剩下几个人怎么办?(列式计算)。

4、老师还要再考考你们,看谁最快,最先到达目的地。(卡片)这个大红苹果就送给你。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上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六篇】

第7题以及第10题、第12题解答过程。

我们去植树

1.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帮助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发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1.出示场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看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4.各自完成第8页中的填表。即把每班植树的棵树填入表中。

5.校对,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出示第9页场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独立思考:场景中需要我们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一共有几个?怎样解决每个具体问题?

3.小组讨论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4.全班交流。

(1)让各组汇报各自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并引导其他各组学生对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评价。

(2)追问: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知道并利用到什么条件?

1.观察场景图,启发思考: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2.交流汇报。对有创意的问题,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3.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

4.校对,并说说是怎样解答出来的。

1.启发思考: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你能列举一些吗?

2.选择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各自独立解答。

3.汇报交流。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七篇】

教材第59~60页例1,以及练习十四第1题。

教学目标。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

7个草莓磁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1,认识余数。

(1)出示6个草莓磁扣在黑板上。

谈话:老师准备了6个草莓,要把这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怎样列式?

6÷2=3(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小结: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3盘正好摆完。

(2)思考第二个问题: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结果怎样?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摆放结果。

摆了三盘,最后还剩下一个。

7÷2=3(盘)・・・・・・1(个)。

引入余数的概念。

这里的最后剩下的1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余数。余数就是两个数相除时不够除而剩下的数。

三、练习巩固。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圈一圈,独立完成,教师将平时要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摆一摆、圈一圈中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当一些物品平均分时,有可能正好分完,也有可能没有分完,有剩余的部分,后一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余数。

板书设计。

例1。6÷2=3(盘)。

7÷2=3(盘)・・・・・・1(个)。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八篇】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3分钟)。

二、自主学习。

(约7分钟)。

个草莓,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谁来分一分?

2.怎样列算式?

3.如果不是6个草莓,而是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谁来分一分?怎样列式?

个草莓,每人分2个不能正好分完,最多只能分给3人,这余下的1个又不够再分给一人,剩下的这个数在数学上就叫余数,它表示平均分完之后剩余的数。

5.带有余数,我们就叫它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1.如果每人分4个草莓,8个草莓,9个草莓?10个草莓?11个草莓?12个草莓?分别可以分给几人?你们会分吗?有没有信心?好,现在咱们就拿起手中的学具代替草莓分一分。

2.生动手分。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讲评。

4.你能将下面5个算式分类吗?

84=2(人)。

94=2(人)1(个)。

104=2(人)2(个)。

124=3(人)。

114=2(人)3(个)。

5.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1.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除法。

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五、测评总结(约12分钟)。

1.达标练习。

(1)完成课后做一做。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最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2)练习十四第1题。

(3)6=5()。

2.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3.作业布置。

练习十四第2题。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没有余数有余数。

62=3(人)72=3(人)1(个)。

余数。

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

84=2(人)94=2(人)1(个)。

124=3(人)104=2(人)2(个)。

114=2(人)3(个)。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九篇】

教材第59~60页例1,以及练习十四第1题。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个草莓磁扣。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出示例1,认识余数。

(1)出示6个草莓磁扣在黑板上。

谈话:老师准备了6个草莓,要把这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怎样列式?

6÷2=3(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小结: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3盘正好摆完。

(2)思考第二个问题: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结果怎样?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摆放结果。

摆了三盘,最后还剩下一个。

7÷2=3(盘)······1(个)。

引入余数的概念。

这里的最后剩下的1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余数。余数就是两个数相除时不够除而剩下的数。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圈一圈,独立完成,教师将平时要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计算方法。

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摆一摆、圈一圈中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当一些物品平均分时,有可能正好分完,也有可能没有分完,有剩余的部分,后一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余数。

例1、6÷2=3(盘)。

7÷2=3(盘)······1(个)。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第十篇】

7枝铅笔、口算卡片若干张、信封8个、学生每人10根小棒。

一、复习。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出得数)。

4837+558728。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跟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二、新知。

1、动手操作,提高能力。

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自己先分分看)。

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

2、教学教材p55例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观察例2图1,从中你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条件)。

(2)把例2口述成文字题,出现在黑板上:

有32人跳绳,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

学生1,口算:326=5(组)2人。

学生2,笔算。

(4)师:谁能说一说这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5)式子中的32、6、5、2各表示什么意思?

(6)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7)师:对上述解决问题,谁还有疑问的举手说。

三、巩固练习。(开放性练习题)。

做教材p55做一做。

(1)先从图中找信息。

(2)根据信息,选择自己要买的'物品,再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本课小结。(略)。

五、练习作业。教材p56第2、3题。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707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