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实践能力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范例【实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17693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实践能力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范例【实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实践能力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第一篇】

一、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情况

为全面了解情况,我们对山东省20所高校、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高校工委、青岛市高校工委、山东省6个地市的团市委、青岛科技大学的21个社会实践基地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在2012年暑期对青岛科技大学部分社会实践团队进行了个案跟踪调研。在设计调研方案和问卷时,考虑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包含党政部门、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关键要素,我们分别设计了针对高校教师、高校学生、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问卷,从对社会实践的认知、实际参与或支持情况、获得的支持情况、评价和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对政府支持情况的调研收到了团省委和威海、烟台、济宁等6个团市委的问卷回复,对青岛市高校工委进行了电话访谈,也在高校教师和学生问卷中设计了有关政府支持情况的问题。对社会实践基地的调研收到了临沂新四军部旧址、山东鑫泉医药中间体公司等21个青岛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基地的问卷回复。对高校的调研,涉及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普通高校14所,职业、民办高校3所,共收到教师问卷117份,发放学生问卷400份,回收395份。所调研学生的性别比例、年级分布、专业类别、政治面貌、家庭状况等见表1.调查群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统计意义。

(一)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环境氛围初步形成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这个大系统中,高校、政府和社会作为外部支撑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调研的结果,大部分高校都比较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如,有90%以上的高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落实了领导责任制;95%以上的高校建立了考核制度;%的高校采取了一定的保障措施,比如资金保障,大部分高校都设有专项基金,少的2万,最高的50万;大部分高校都能积极寻求社会多方支持,在实现社会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规模化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政府作为牵头部门,发挥了一定的导向作用。2005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后,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制定下发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原则、内容形式和制度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各级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和功能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对于暑期“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山东省共青团每年都有活动通知、表彰决定,还从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支持鼓励一大批学生团队深入开展了社会实践调研。在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因素中,社会环境因素在数量和重要性上排第1位。大学生需要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学习、锻炼、成长。社会实践基地作为校外现实生活与高等教育之间有效对接的平台,成为大学生最终立足社会、服务社会的演练场。根据问卷调研显示,所有的高校都已经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有4所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数量在100个以上,有4所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数量在20个以下。从认知和态度上看,社会实践基地都表示欢迎大学生来进行实践锻炼,并安排相关的部门和人员进行指导,但大多是临时性的,没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专职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学生认为,70%的社会实践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态度是欢迎和非常欢迎(见图1)。学生认为社会所提供的实践项目不能满足需求的接近70%。近60%的高校认为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一般(见图2),可见,社会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环境氛围已初步形成,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二)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内容日趋多元

1.功能定位综合化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最初的指导思想是了解国情、接受教育。而根据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功能作用的问卷调研显示,当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见图3),同时也更加重视与自己所学专业相联系,运用自身所学习和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学校也开始意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几乎涉及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各个领域,如职业、学习、健康、人格、道德、心理、交际等等,有一些还着眼于个性、个别差异和个体需要,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奉献及合作精神,是正规教学的重要补充手段。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广泛、深入的开展,其功能定位也日趋综合化。

2.形式内容丰富化

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要包括“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体、科技、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主要形式和“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勤工俭学”、“钟点工”、“家政服务”、“志愿者翻译”、“会场礼仪”、“基层挂职锻炼”、“理论宣讲”、“社区共建”、“科技支农”、“环境保护”等主要内容。根据调研,学生所喜欢的社会实践形式开始趋向多样化(见图4)。根据对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社会实践团队的跟踪调研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以前的单纯的“三下乡”和“四进社区”志愿服务,开始转向与“科研课题立项调研”、“就业实习”、“特长兴趣爱好”相结合的趋势,选择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形式的学生团队逐年增多,团队的组建形式也更为多样。比如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社会实践除了传统的校级团队和院级团队,还有团中央重点团队3支、中国青少年基金会资助团队1支、中国红十字会资助团队1支、调研山东团队17支、大学生骨干训练营2个、市级调研课题2个等等,2013年的社会实践团队组建既有专业特色的海洋环保、安全调研,又有和校外的公益组织联合组建的社会实践服务团队,还有跨学科组建的宁夏贵州支教团。

3.活动组织社会化

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意识的增强,实践活动组织的社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由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高校的力量组织已很难满足学生需要,必须更多地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参与,这已成为与社会多边的互动行为。以当前的重大赛事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为例,其组织和运作都是由重大赛事或项目的主办方政府或社会团体在进行,高校只负责组织选拔学生报名参与。还有很多社会实践团队的组织是靠社会热心人士或和高校有联系的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资源的单位来提供支持,是靠社会力量的支持来完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当前学校组织的重点团队,其组织和实施有55%以上得益于社会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强,社会实践活动所涉及的社会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锻炼平台。青年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其职业生涯规划,还是就业指导、创业训练,都离不开社会生活的舞台,而这种个体与社会生活不断调适、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要求必然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的日益社会化。更多的社会平台、社会因素参与,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使他们更加明确在校期间的学习方向和努力方向。关于参加社会实践的动机如图3所示,排在第1位的是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排在第2位的就是了解社会。

(三)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尚未实现

全员化参与根据调研,如果按照大实践的概念,包括军训和专业实习,各高校大学生参与度普遍比较高,另外学生在校期间有过校外打工经历的多了起来,学生参加过勤工助学或社会兼职形式社会实践的占61%(见图5),除此以外的社会实践无论是学校统一组织的还是学生自己参加的参与度都很低,不到10%(见图5)。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就业创业实践社会调查挂职锻炼“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社会兼职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类别参与度图5高校学生不同社会实践类别参与情况按照广义的社会实践内涵,从调研的20所高校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老师共117份问卷以每个高校为单位的统计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范围和规模已不断扩大,但除了参与范围比较广的军训、专业实习外,大部分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度不到50%,有的甚至仅为%(见表2)。宣传,而忽视了大多数没有组织形式、没有经费支持的所谓自主社会实践。有组织的、指向性明确的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每个学校每年不过几十支。大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虽然有通知、有部署,但实际上是“放任自流”。这些社会实践大都因学生自己联系单位,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实践盲目性和风险性很大,可行性和实效性弱,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并没有在面上广泛开展起来。根据调研结果,校院统一组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的人数占在校生比例10%以下的占到被调研高校的82%,最高的仅为%(见表3、图6)。所以,社会实践全员化参与的格局并没有形成,当前我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只能称为是精英实践,达不到教育部和团中央要求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及开展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两周的要求。高校有目的地组织少数大学生进行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只是一种示范行为,当前缺乏的是对大多数非组织性的大学生个体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或创造机会,并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岗位供给不足

由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依靠社会资源来开展,而目前我国高校与社会的互动尚不紧密,各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资源有限,社会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数量远不能满足全部大学生的参与需求。关于社会各界提供的项目对大学生的满足情况的调研显示,70%的同学认为一般或不能满足需求。另外,目前所调研的高校基本上都已建立了实践基地,但是社会实践基地数量在100个以上的仅占调研高校的20%,根本满足不了动辄上万名甚至几万名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另外,普遍存在的“重建立、轻建设”现象使得各高校都缺乏稳定及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基地,有些高校只管挂牌,却不重视后续的联系和沟通,使得一些社会实践基地徒有虚名。基地数量少、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的学生实践锻炼。根据对山东省高校调研得出的结果,师生普遍认为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最大的问题是实践项目或实践岗位供给不足(见图7)。

(二)经费来源渠道不畅

根据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社会实践经费应由政府、高校、学生、实践基地等参与主体共同承担。但调查发现,政府目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没有专项经费投入,在全省抽样调查的6个地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均无任何经费投入,更没有像《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文件要求的那样“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奖励和补贴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的主要来源是高校、社会实践用人单位赞助支持和学生个人的自筹资金,大部分高校都有或多或少的专门的经费,但社会实践用人单位的支持一般是随机性的、临时性的,即使是社会实践基地,其连续性和固定化也不容乐观,政府更是没有动力和制约措施设立专项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尽管近年来山东重点团队的评选和支持以及一些影响范围大的公益类项目的申报和奖励逐渐多了起来,但经费来源渠道的不畅确实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广度和深度。根据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调研,表示愿意为大学生提供一定资金支持的占84%,大部分社会实践基地表示愿意提供实践所需经费的20%左右,有16%的实践基地认为没有条件提供实践经费或不应该由基地来提供。从高校来看,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研,有接近60%的学生认为学校对社会实践的人财物的投入一般、比较小甚至没有投入(见图8)。山东省高校开展的暑期“三下乡、四进社区”实践活动中,能得到学校经费资助的学生占参加实践学生总数的3%~5%,实践经费存在巨大缺口。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耗资较大的项目,根据对全省21所大学的调查,大部分高校社会实践经费投入在2万~10万,按照生均经费计算,人均10元以内的高校占94%(见图9),人均实践经费最高为30元。根据我们的了解,还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和保障,而是在组织活动之前,临时向学校申请或向相关部门筹措经费。无论是学校、政府还是社会实践基地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广泛开展社会实践的实际需要。所以,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各高校只能以压缩时间、减少开支、减少参与人数等方法来满足实际的运作。

(三)实践主体动力不强

大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其认识程度和参与情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范围和效果。在对山东省大学生的抽样调研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表示愿意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占71%,无所谓的占27%,不想参加的占2%;主动参与的占55%,跟随其他同学参加的占36%,因学校组织迫于无奈参加的占9%;愿意为社会实践支付成本费的占40%,表示不愿意的占20%;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但也有近47%的学生选择了前4项(毕业需要的学分、物质报酬、提高综合测评成绩和学校及有关部门的表彰),体现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功利性(见图10)。从影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性的调研来看,排在第一位的影响因素是“耽误时间、影响学习”,排在第二位的是“报名审批难”(见图11),这说明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参与的主动性不够、动力不强,对于学校组队进行社会实践具有较大的依赖性。

(四)指导队伍建设不够

指导老师数量不够,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的第二位因素。根据调研,即使是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指导老师也大多是辅导员(44%)和党政干部(23%),业务老师所占比例仅为17%,两课教师占9%,其他占7%。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和指导老师进行培训的情况,很少培训或从不培训的高校占47%。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专业教师的指导,而绝大多数学生的社会实践是自己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的。已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也基本没有专门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负责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都是临时指定人员。可见,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既没有充分利用专业教师这一优势资源,也没有庞大的社会指导教师队伍支持,社会实践的过程指导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队伍建设落后。

(五)管理体制不健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开展过程依赖于党政部门、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自身等的共同参与、协调运作。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组织体系存在着封闭性、离散性、临时性和责权非对等性等问题[1]。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不健全,已经建立有校外人员参加的社会实践领导组织体系的高校仅为14%,43%的高校没有建立,打算建立和正在建立的分别占17%、26%。并且,已经建立的,也存在部门设置不合理或零散状态,或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明;或团委一家孤军奋战,缺乏统一有力的领导和全局、整体的规划,不能形成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良好局面。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使大学生社会实践缺少有效的组织保障。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的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也缺乏一些具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高校还需要进一步从组织、政策、经费、指导、效果、安全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研,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收获很大的不足9%,认为一般和比较小的占63%。当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明显存在着重形式轻指导、实效性不足的问题(见图12)。另外,根据高校的问卷调研情况,约有71%的高校会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购买保险,在社会实践中学生权益受到损害,高校一般会通过法律途径或由学校出面解决,这增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本。但是还有大量的非组织的松散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在工伤保险、劳动报酬等方面难以得到法律保障,非法中介和个别用人单位侵害大学生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社会实践的安全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六)运行机制不完善

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是一个需要各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有规律运行着的动态过程。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缺乏长效性。具体表现为:校际间缺乏资源整合机制,高校间、校企间信息沟通、人员调遣、费用分担、利益分配、社会责任明确的协调机制还没有建立。虽然每年团省委有表彰通知和文件来进行引导,但缺乏统一的评价制度和考核细则;社会实践的激励机制也不完善,缺乏政府对社会、对实践基地的激励政策和措施,缺乏对提供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持的社会单位的财政补贴机制和保护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权益的维权机制;高校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尽管大部分已经建立,但仍有31%被调研人认为管理制度一般或很不完善,还有37%的人认为高校的激励制度一般或很不完善(见图13、14)。大部分高校尽管规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学时学分,却并没有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干部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并没有兑现。效果评价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学生社会实践确有成效,需要科学的效果评价机制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实践教师指导队伍建设不够,没有大量的教师随队指导,加上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的不确定性,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根本无法从社会实践的过程、参与人员的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来进行科学的质与量的分析考评,以至于主要依靠接受单位的公章和评语来进行效果评价,或者根据学生提交的社会实践报告来进行成绩评判。只重视动员组织,不重视成果考察和经验总结,缺乏激励性,因而许多学校的学生社会实践当前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三、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改进对策

当前,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制约着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立足于全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总体情况,针对当前我省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有助于我省主管部门进一步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精神,科学决策和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关注与支持;有助于引导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广泛深入和可持续开展。

(一)转变教育理念,进一步营造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氛围

当前,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保障支持环境欠缺,高校自身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完善不健全,从思想根源上来讲,这和高等教育理念滞后有很大的关系。高等教育理念包括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理念、个体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是关于如何发展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是关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其核心在于大学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或信仰。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型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培养学生的方向也有了变化,更多的是要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性的普通劳动者。高等教育理念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而相应转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缺少一个充分的酝酿与发展过程,沿袭下来的依然是精英教育的人才质量标准和培养模式。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的滞后导致了包括政府在内的整个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保障不足,未能看到大学生充分参与社会实践,可以缩短当地成熟人才的培养周期,提高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从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当地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整个社会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中对实践能力评价指标的重视是不够的。大学教育理念的落后直接导致了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环节仍然薄弱,学校对社会实践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对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激励力度还不够等问题。个人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学生和老师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不够。政府应该转变教育指导理念,通过制定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大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并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环境和氛围。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根据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探索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在长期应试教育和高教精英教育的影响和思维惯性导引下,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多侧重于在精英教育阶段的“知识内容的传授”,更多地把教育视为一种工具,只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情况,关注的是技术层面的知识,而德性内容、隐性知识常常被忽视。这种倾向容易造成人的单向度发展。因此,通过大力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注重学生丰富个性和完整人格的培养,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更加符合新时期高等教育理念的更深要求。在这种更具人本意义的教育理念指引下,高校教师发展理念、学校管理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学科发展理念、专业建设理念等子理念也都应在重视、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有所体现。

(二)理顺管理体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现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按照“合理定位、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强化效能”的原则,建立由政府教育部门主管、高校主办、实践基地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例如成立各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委员会,由省、市政府牵头,由政府、部分高校和企业负责人、各类社会组织代表等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和领导本地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从而加强规范、指导、支持各参与主体开展社会实践。另外还要加强管理监督,对各高校、实践基地和社会有关方面开展、支持社会实践的情况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对策,有效整合本地区各种资源,及时为各参与方提供需求信息、政策咨询、法律服务以及财税金融服务等,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成立由主管领导牵头,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宣传部、财务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院系相关负责人等参加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加强与政府部门、实践基地和社会各方的沟通,维护师生权益,加强监督考核,为实践育人提供保障。建议社会实践基地设立专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部,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实践岗位的调配、指导人员的安排、实践学生的生活保障及相应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管理等事宜,承担履行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社会责任。建议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建立健全《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保障制度》,对实践程序、操作规程、安全保险、安全防护、保险和赔偿责任分担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安全制度保障。

(三)健全法律法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法律和安全保障

大学生社会实践涉及多边多方的参与,包括高校和学生本人,以及家庭、企业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只有不断健全法律法规,才能调动起各方积极性,维护好各方利益,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健康发展。1.通过立法来确立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建立企业和社会组织道德评价机制,把“提供尽可能多的社会实践岗位”作为是否热心公益事业的重要评价尺度,进而使承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任务内化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法定义务。2.通过立法来维护大学生的相关权益。例如,明确和合理界定高校、实践基地和学生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的责任与义务,建立公开公平的纠纷反馈机制、事故处理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制定《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条例》,并可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法》专门法规,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法律保障。3.制定财税优惠政策。建议制定相关政策或法规条文,给予承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单位免税、减税或一定的财政补贴等优惠,调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实践基地承担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任务的积极性。

(四)完善运行机制,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期化和实效化

完善运行机制建设是指在系统理论指导下,整合政府、高校、实践基地和各种社会资源,加强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促进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当前,应着重加强经济利益机制建设、社会责任机制建设、师生激励机制建设、经费分担机制建设等。

1.经济利益机制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客观的经济成本,如果完全由学生或实践基地承担,将会出现学生因经济困难交不起费用而不能参加实践活动、实践基地因无利可图甚至亏损而不愿提供实践岗位的状况。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经济利益机制建设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建立完善经济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经济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主要是指由政府出台的支持学生和实践基地的财税金融政策,分别对参加实践的大学生和提供实践基地的单位给予补贴补助或奖励。二是要建立完善经济利益保障制度。由公共财政统一支付大学生医疗保险和人身伤害保险费用,并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给予生活补助。三是要建立经济利益协调机制。以政府为主导,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多方参与,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依法维护和调节高校、企业和学生的经济利益。

2.社会责任机制建设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05]14号)中指出“培养大学生成才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并指出“有条件的单位可给予参加实践的大学生合理的劳动报酬。企业接纳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活动发生的相关费用支出,按规定计入企业成本。符合税收规定的费用扣除项目和标准的,按规定税前扣除。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事业的捐赠,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这里对于企业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责任进行了强制性规定和政策导向。但是中国现阶段,大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企业家社会公共意识淡薄,因而企业往往把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负担,不能将承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联系起来,不能主动、积极地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所以亟待建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机制。

3.师生激励机制建设

激励机制是指激发、推动、强化人的行为动机的制度化了的方式方法。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师生激励机制建设是指政府、学校、实践基地根据国家政策,制定相互联系的激励制度,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发出激励信息,刺激社会实践需求,激发师生社会实践动机,充分发挥师生内在潜力,努力实现社会实践目标[1]。师生激励机制建设主要包括政府对高校、高校对师生三个层次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政府要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列入对高校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以激励高校抓好社会实践工作;高校要将社会实践作为教师育人、学生成才的基本指标,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激励师生广泛参与。完善的师生激励机制是激发广大师生热情,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4.经费分担机制建设

经费分担机制是指大学生社会实践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承担实践成本的制度化了的方式和方法。在对全省高校的调查中发现,不仅各高校对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的投入少得可怜,即使教学实践(实习)的投入几十年也没有大的增长,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实践的实际需要。为解决我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问题,必须建立经费分担机制,即用制度依法确定和规范相关利益主体承担经费的比例和数额,拓宽经费投入渠道,由政府、高校、学生、实践基地等参与主体共同承担社会实践成本[2]。比如调整现行收费政策,适当提高学费标准,由学生及家长适当分担部分实践经费[3]等。目前我省的学费收取标准相对于兄弟省份的收费标准,还有一定的上浮空间。另外还可多渠道寻求社会资助,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账户,接收社会各界的捐赠以及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获取一定的报酬等等。

实践能力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第二篇】

摘 要: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但现在很多大学只重专业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很多高校毕业生高分低能,理论知识储备量很大,但具体工作实践操作能力较弱,这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当前各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一、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研究能力,同时要加强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和水平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必须的,对于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学理论知识学习后,对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实践非常重要,知识只有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才起到它的指导作用,才算完成它的使命。大学生要自己提高知识的运用率,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对知道大学生就业十分有利。大学生实践能力包括很多,包括综合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大学教育体系完善的必备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

二、目前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1.部分大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高校只重视专业性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从而忽略了对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参与决策等能力的培养,没有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2.理论课多,实践课少,对知识的实践程度不够。很多大学校园课程设置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理论课设置较多,实践操作课设置较少,理论和实践课程比例严重失调,不能够根据教学任务穿插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衔接存在很多问题。

3.教师专业水平较低,教学模式保守,阻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一些大学教师的专业素质较低,对于学生的具体教学缺乏创新理念,在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更是没有见地,这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4.实践课只重形势,忽略内容,教学效果不佳。很多高校有自己的实践课程设置,但在具体教授时只重形势,而忽略了对具体知识的应用,以及一些具体操作流程的教学,实践课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实践课程的设置没有按照学科特点去组织教学内容。

5.实践场地硬件设施不足,影响教学。部分高校实践课的设备不够齐全,场地建设不够完善,硬件建设的不足直接导致实践课的教育效果不佳,而且教师对于很多专业性设备的操作方法不能详尽的告知学生,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

三、有效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大学生实践和创业

1.深化教育改革,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国家提倡教育改革,强调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也是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容忽视。各高校要积极组织,对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有效实施,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开展教学工作,将专业课教育和实践性教育将结合,培养学生多充能力,多种思维发展模式。

2.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

很多大学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按照教材和固定环节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过时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要开船新的教育模式,教师要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的方法实施教学,例如加大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率,让学生代替教师关于知识发表观点,还可以用贴近生活实际的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硬件设施

国家、社会、学校要从发展大学教育角度出发,对大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给予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具体表现为加大投入完善大学硬件教育,购买实践课程所需的设备设施。完善硬件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大学要将软硬件相结合,二者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共同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4.建立专业性较强的教师队伍

专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有效保障,师资力量是否雄厚和专业决定了大学生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大学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教师要找机会深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注重事成评定升级工作。针对学生实践课程的考核也不可或缺,考核评估的力度决定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考核有利于学生给自己增加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是正能量的,能够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从而从自身出发重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5.拓展课外实践

大学课程除了学校设置的必修课程之外,还有很多选修课,还有很多校外组织的实践性活动,还有一些社团联合社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大学生要积极参加这些活动,给自己寻找锻炼的机会,促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国家和学校提供条件鼓励其创业,例如现在有利率较低的创业贷款,还有很多帮助创业的组织等。

一个国家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决定了国家的发展趋势,良好的实践能力是大学生有效适应社会的前提条件,为什么现在有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存在,原因在于思想观念陈旧,学校不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不到位等因素,以上通过几种有效性措施指出了如何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大学生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找到立足之地,以及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否有所建树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践能力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第三篇】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扩招与学生就业多元化的发展,高校的教学和实践教育活动必须迅速适应这一客观变化的要求,但是面对新形势,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制度、机制等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实践效果的瓶颈。只有确立社会实践的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目标,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实践教育机制,才能提高实践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罗韬,韶关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广东韶关512005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5-0181-0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了从“感知”实践到“参与”实践再到服务社会的过程,从单纯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到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发展,从“单向结合”到“双向结合”发展,从无序实践到有序实践发展的过程,因而在大学德育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实践效果的瓶颈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践工作的认识有偏差

目前,部分高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将其简单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设计。一是部分学校认识不到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是“软”任务,只根据学校和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地开展,因而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也没有摆上学校的重要日程。二是部分家长不支持。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课成绩的高低、各类证书的获取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不过是走过场,开展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甚至有的认为社会实践是不务正业。三是部分大学生不重视。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加之没有成绩考核方面的硬性规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参加也抱着一种游玩、观光的态度。

(二)规划设想不够完备,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社会实践作为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因而需要我们把它纳入教学计划作长远规划,制定总体设想,但当前大多数高校缺乏这样一个总体设想和长远规划。每年社会实践的计划都是匆匆制定。尽管每年都有新意,但由于没有长期规划,每年的实施计划往往容易受形势的左右,难以形成规范化。

正如任何一项教育行为的落实都要以制度机制作保障一样,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也应以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前提,否则就会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目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是由团委负责具体落实实施的,但像社会实践这样一种复杂的教育工作光依靠团委的力量是难以完善的,必须要有学校职能部门的参加(如学生处、教务处等),而且必须制定一整套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使社会实践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三)实践活动经费短缺,实践基地不够稳定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需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远远超过他们在校期间的消费水平。自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经济负担。在高校招生“并轨”、特困生比例增大的情况下,动员包括特困生在内的所有学生深入基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组织者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尽管学校每年都要划出一定的专项经费,但对于这个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资金短缺是制约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践基地建设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可以提高基地的育人效果。通常情况下,分散的实践活动由于种种局限,往往使有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项目得不到及时的推广和应有;有些活动和项目一时可以使校地双方保持着联系,但是一旦项目完成,校地双方之间的联系也相应减少甚至中断;基地的教育管理的非正规状态、校地双方尤其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由于种种原因对基地的现实的生产活动缺乏了解,导致了基地建设的不稳定性。

(四)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

“高校社会实践的开展往往存在与教学内容不对口、脱节的现象,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尚未有机结合。”没有把学生放在实践主体的位置上,致使学生社会实践不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精心设计和定向落实。大多数高校的社会实践内容仍局限于支教扫盲、访贫问苦、文艺演出、卫生清扫等常规性工作,缺乏内容的创新和专业的定向。学生在总结时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巩固专业思想和提高专业技能帮助不大,反作用于课堂教育的收获不多。

(五)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泛

由于人力、财力的限制和思维模式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在实践中普遍实行点、面结合的活动方式(即集中组队与大面积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集中组队进行的点上社会实践虽然效果较好,影响较大,却容易导致部分院校只抓小分队的集中实践,忽视对作为实践主体的大部分大学生返乡等松散型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对居于多数分散返乡或自主活动的学生缺乏及时有力的培训指导和检查落实,即使做了安排,但由于实践单位联系困难,实践内容模糊,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实践常常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放弃实践活动,在网上下载社会调查报告以应付院校的检查。使本应是群众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变成少数学生骨干参加的单元素活动,造成了学生见识和能力提高上的两极分化。不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和就业率的提高。

二、对策

随着高校扩招与学生就业多元化的发展,学习、实践、创业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高校的教学和实践教育活动必须迅速适应这一客观变化的要求,在思路观念的更新、实践模式的创新上下功夫。社会实践的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目标是社会实践运行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标性、纲领性的要求,它规定着社会实践工作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只有确立了社会实践的“四化”目标,在新的形势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

(一)加强社会实践领导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校地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组织体系,实现了组织指导体系的社会化、网络化。校内建立了以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干部、教师和实践单位及社会各界的教育指导作用及全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委,设专职部长,团总支和团支部设专职委员,从事日常组织工作。为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党政领导大力支持和参与,成立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委员会,设委员和委员

单位,聘请地方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指导、协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研究发展规划,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金会,为其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服务。这样从组织体制上使高校社会实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事业,有了可靠的领导组织指导服务保障。

(二)加强社会实践制度化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功与否,取决于前期的宣传发动、策划,而效果如何则取决于运作和后期的总结。只有将宣传、发动、运作和总结等实践的各个环节纳入到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度中来,形成统一的、系统的运行体系,才能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运转,才能切实保证社会实践目的与效果的实现。社会实践制度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社会实践制度建设,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制度、社会实践检评制度、社会实践奖励制度等内容。

(三)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保障社会实践资金供应,建立多渠筹措资金的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深入认识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多重作用,扩大拨款比例,使实践地位、实践课时与经费相符。(2)扩大社会交流合作,与企业、公司合作开展互利性质的实践活动,如果是技术服务、产品宣传等实践活动,就要争取企业赞助和报酬。(3)加强同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团体、福利机构、民间组织、非赢利组织的联系,协助他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费用由他们承担,学生提供义务劳动,同时从中受到陶冶和锻炼。(4)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学生参与课题的调查部分,或者操作动手部分,费用由项目经费中出。老师和学生各得其所,也解决了经费问题。(5)有些实践项目费用可以由学生分担一部分。此外,还可以通过选择无费用或低费用的实践项目来减少经费支出。同时社会实践也应该坚持有偿与无偿相结合,对于有偿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收入也可以用于补充实践经费。实现学校支持、社会实践单位和学生个人的多元化投入,投入主体与受益主体的统一。

(四)完善激励机制

高校的社会实践激励机制应该把握当今大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自我表现的需求,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激励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注意对教师以及各个院系管理部门的激励机制建设,使激励机制形成从上到下的完整体系。激励机制建立的关键是要使各项激励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形成文件,保证各个方面按照要求具体执行。单实行激励机制是不够的,必须实行与之相配套的约束制度,约束制度是激励机制得以实现的保证。学校应制定《高校社会实践评比条例》及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及奖励作出具体规定,激励竞争,鼓励社会实践取得的好成绩。对学生而言,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成果要计入学分,并作为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成绩标准之一;作为奖学金评定的标准之一;还可以与评选先进个人和集体挂钩,与团员民主评议、推优入党和推荐免试研究生挂钩。对教师和辅导员而言,根据其所承担课程特点评定社会实践应当完成的工作量每学期完成的社会实践指导工作量、工作效果与单位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与教师工作量和干部业绩的奖惩挂钩。

(五)完善社会实践内容多样化建设

学校积极探索把握新形势下高校社会实践的特征规律,使其在内容上以及深度、广度上不断发展,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种模式循序渐进、递次上升的趋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3]。从活动规模上看,由单人单队向团队型、区域性大规模集中活动方向发展。做到了学生全员参与,干部教师广泛参与。从活动内容和层次上看,由调查访问为主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文化智力优势。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产品开发、勤工助学、社区援助、跟班劳动、挂职锻炼、知识培训、便民服务、高新科技产品技术推广等内容形式多样化,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活动。传统的社会调查也向专题化、重效益、重应用方面转化。通过社区援助站,拓展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平时课余经常搞、周末重点搞、寒暑假集中搞,社区援助、勤工助学、科技服务、科学研究活动贯穿全年,遍布校内外。

(六)加强高校社会实践骨干队伍建设

骨干力量,就是指在总体工作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或事物。任何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需要全体人员齐心协力、团结合作以求成功的活动,都需要建立一支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骨干队伍。社会实践是新时期大学生走向社会、锻炼成才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需要学校的认真组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因此社会实践骨干队伍的组成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力量,即学校指导教师骨干队伍、校外指导教师骨干队伍、学生骨干队伍。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使其走上正规化、制度化轨道,才能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应有的效益。建立一支稳定的骨干队伍是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的重要措施,是具体落实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实现社会实践总体目标的重要保障。

实践能力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第四篇】

第一:在学习上自觉性不够,对岗位新知识,新技能,满足于一般性的掌握,不求深度的学习,总是等到有用户询问的时候,才知道学习的不牢靠,才去翻书查看。

第二:在工作中有偷懒的现象,主动性、热情不够,领导安排的工作有时候强调自己家庭的客观原因,没有想着克服一切困难,做好党员先锋作用,奉献精神不够。

第三:在生活中对周围群众说过的过激言论,没有及时制止,有时自己还会附言,总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想着自己是一名党员,应该大胆的去做这些事。

第四: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在开党员会的时候,书记在询问有关党的知识时候,才想到自己这一块没有掌握,才临时翻资料去学习。

第五:工作上创新意思不够,只想着等领导安排事情,没有主动想着为集体出谋划策些事情。

改进措施:

通过“两学一做”的学习,对以上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从本职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身作则,发自内心地去为单位和他人做一些事情,生活上严于律己,用正确的心态,真正做到奉献比别人多一点,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01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