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河南省优质课大赛获得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范例3篇

网友发表时间 923027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河南省优质课大赛获得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范例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河南省优质课大赛获得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计划采用六个步骤“自读感知,思考提问,查阅信息,讨论交流,熟读成诵,存疑留问”,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存疑留问”放在课外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读感知,学生思考提问,学生查阅信息,学生讨论交流,学生熟读成诵。教师在这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一、自读感知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其次给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抒情的语句。

明确:

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再次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的主要内容复述下来,注意段落之间的联系。

明确: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着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却很好,我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确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胧和谐,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静,只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最热闹,而我什么也没有。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巳无福消受了。采莲令我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回到了家里。

二、思考提问

首先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

学生先后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采莲与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其次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第二类问题是局部的细节问题。按照先后依次罗列如下: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三、查阅信息

针对上述问题请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查阅资料。

四、讨论交流

首先讨论第一类问题,即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学生交流上网查阅的有关资料。明确: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其次讨论局部细节问题。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人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再次讨论本文的评价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的好处。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这个问题不必回答。

五、熟读成诵

要求学生背诵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师要求学生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六、存疑留问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题目让他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说说你对这个“梦”的理解。

河南省优质课大赛获得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朗读、学生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请同学们看书本彩页部分的“近春园荷塘”,这是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地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周敦颐却独爱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描写同一事物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什么样的独特情感!

二、解题——整体感知

1、问:大家觉得题目“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为什么?

明确:并列短语,因为第四段是写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2、朗读、播放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1)请同学们朗读PPT展示的字词。

(2)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色荷塘——塘上月色——)、赏四周、回家门

(3)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是全文的“文眼”(“文眼”顾名思义就是文章的眼睛,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眼”就是文章中最生动传神、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

(4)你能找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吗?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交流探讨)

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明确:联系背景、文眼、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1)句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且”字表明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一丝喜悦。

2)句“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3)句“可惜”又从热闹的采莲盛说中返回了灰色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4)句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和赞美江南灵山秀水的文章,到清华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难以摆脱,身处忧烦,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3、朗读全文,把握感情脉络: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

4、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第4~6段。

第二课时

一、导语

荷花

[清]曹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该诗通过对荷花开放的季节和荷花的香味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荷塘晚香的美好感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的这篇散文《荷塘月色》。

二、阅读文本,赏析艺术美。

他找到宁静了吗?

(一)鉴赏第四段,让学生自由发现鉴赏点,教师适当引导。

1.下面我们一起细细品味“惊异”之美。先鉴赏第四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注意读准字音、停顿,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生有感情地读)

同学们说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

不错。在情感上还稍微欠缺,读本文应该带有怎样的情感?

斯人独处,朱自清先生于荷塘暂得于己。身处良辰美景,由衷感到“淡淡的喜悦”。

2.那么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情自己读一下第四段,思考课后第一题中的问题:本段中

作者具体描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荷叶:田田,层层,亭亭,舞女的裙;荷花:点缀着些白花,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如明珠,如星星;荷香:渺茫的歌声,不绝如缕;荷波:像闪电,霎时,凝碧,脉脉)——清幽、

朦胧、恬静的意境之美。

3.朱自清先生用了7句218个字描绘荷塘,但有人为了精炼,把这段文字精简到69个字,变成这个样子:“看荷塘上面,有很多叶子,叶子中间还有些白花,有的开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些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效果哪个好?(毋庸置疑)

4.下面同学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进行对比分析,朱自清先生文笔高明在哪里?谈谈你的理由。(给学生二三分钟思考时间)

(1)叠词:“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亭亭的”、“一粒粒的明珠”、“层层的”、“密密的”、“脉脉的”。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

(2)比喻: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相似点:圆形,舒展,形态相似;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相似点: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体:清香;喻体:渺茫的歌声;相似点:若有若无,轻淡缥缈。

④这时候叶子与花……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本体:颤动;喻体:闪电;相似点:速度极快。

(3)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博喻: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在淡淡的月色中,荷塘里的一切是朦胧而不真切的,因而荷叶间零星点缀的白花,“明珠”(温润透亮),“星星”(忽明忽暗、晶莹闪烁微风拂过,动态美),而窈窕妍媚的美人刚出浴时免不了有一种“犹抱琵琶”的羞涩与一种洗铅华的清纯,用此来比喻那些“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花蕾,充满静谧、优雅的韵味。(读出荷花的迷人)

(4)通感:顾名思义,通感就是感觉相通。一种感觉一重美感,两种感觉就是双重美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外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指感觉的沟通、感觉的转移,也叫“移觉”。

①“微风过处……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似的。”

嗅觉—听觉。清香比作歌声,烘托环境的优雅和宁静。歌声来自远处的高楼,它会时断时续、隐隐约约,而“荷香”则伴着阵阵微风,时有时无、如丝如缕,放在一起,香中有声,声中有香,怎么不让我们陶醉呢?

②“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听觉—视觉。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缓缓流淌,“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请大家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我想听一听你是如何陶醉其中的)

这种手法并不少见,能举个例子吗?

还记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吗?红杏绽放在枝头,本来是靠视觉感受到的,作者说红杏在枝头喧闹,多么生动。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啊,这个人爱说“甜言蜜语”,这个南方人操着一口“吴侬软语”,都是。

(5)词语:“点缀”:有装饰的意义在内,好像是有意为之;“袅娜”:开的正艳;“羞涩”:含苞待放,赋予荷花一种少女的柔美与娇羞;

(6)小结:这一段视线是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作者集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正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比喻,才多侧面展现了月下荷塘的宁谧、素雅之美。花叶婀娜,荷香如歌,流水脉脉,此时的作者还依然颇不宁静么?就让我们带着微笑,带着“淡淡的喜悦”之情齐读这一段吧。

(二)鉴赏第五段,重点体会动词的用法。

月下荷塘的美真像一幅工笔画,但画家说,光线是绘画的生命。所以,朱自清先生能暂得宁静,首先应该感谢的是荷塘上的月色。下面我就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1.能否用几个形容词概括这个夜晚月光的特点呢?(朦胧淡雅)

2.月光是无形的,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描绘它呢?(叶子和花,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树影,交织的光和影)

3.找出本段中的动词:泻、浮、洗、画。可否改为“照”“升”

①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泻”字将月光写活,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泻”可否改为“照”或者“铺”?有倾泻意,与“静静地”配合在一起,准确地写出了月光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有形而无声,显示了月光的幽静之美,。“照”字太直白,缺少蕴含。

②“浮”可否改为“升”?一个“浮”字,写出荷塘之上,薄雾轻扬而上,又漂浮不定。无色胜似有色,无形更显绰约。朦胧之中,显出花更柔美,叶更飘渺的姿容。“浮”显示出雾的轻飘状态,是轻而缓地出来;“升”字太硬,无法突出雾的轻和柔。

③“洗”,牛乳洁白无瑕,细腻如丝。比之水洗,更多些许柔和温润。

④“画”,含有人为之作,大自然为画师,以月光代清水,以树影当浓墨,把荷塘当画纸,轻点晕染,明暗有致。与“倩影”搭配,表现出一种情趣,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三)课堂练习

朱自清先生很厉害先生很厉害。月色本无形,他却能以荷塘为依托,化无形为有形,使我们眼前叶朦胧、花朦胧、默默流水之上缕缕清香迎面。月色无处不在。宋徽宗也曾给画师们出过一道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香气如何表现呢?聪明的画师画的是,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诗句中化无形为有形的例子?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如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但诗人们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的长度

2.只恐双蚱蜢猛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的重量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合铸青.玉案)愁的数量

4.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徐志摩)——愁的味道

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要求就是化无形为有形。这些词语是“风”、“寒冷”、“孤独”,时间三分钟。

(四)诵读、鉴赏第6段(引入第2段对比阅读)

1、齐声朗读。

2、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提)

明确:

相同点: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点: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热闹了许多。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①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②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总之,叠字叠词的使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五)学生齐读第7—10段,学生思考:

1、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2、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

明确: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作者苦闷、忧愁、烦躁、困惑,这时候作者想到《西洲曲》和采莲,折射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是时代变化在作者心灵的投影。

(六)探究文章的“线索”:行文线索:“物线”与“情线”交织

①“物线”(副线):“坐着乘凉”、“带上门出去”——背着手踱着”——赏荷、赏月——归家,随着空间位置的转移,作者的足迹所到、目光所及,再现了月下荷塘的迷离的美妙的景色。

②“情线”(主线):心里颇不宁静——渴求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获得片刻宁静(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三、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四、布置作业

1、背诵4、5、6段

河南省优质课大赛获得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1.文本的特点和地位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这是1写景抒情的散文。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美景。语言优美典雅,是著名的美文。这篇文章构思巧妙,写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巧妙地将荷塘的描写与月色的描写相结合,突出了优雅、朦胧、宁静的意境之美。语言优美,适当运用隐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学生们仔细阅读,反复品味,理解作者渗透到文章中的情感和独特的想法,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对课文四、五、六段的欣赏。学生第一次接触通感的修辞手法也是重点之一。主要有两个困难: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相当不安”的心情,二是写江南采莲的旧习俗。

二、目标分析

(1)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本文写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读课文理解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原因。)

(2)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法分析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五、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从朱自清的《匆匆》、《春》到《威尼斯》,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2、学习方法: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教具的使用:收录机、朗读带、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分析

(一)激趣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像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1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像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轻声朗读,配以轻音乐,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设计遵循渐进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取感受和认识,并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同时教师可提供以下问题供同学思考:

(a)文中所写的景物有哪些?

(b)文中内容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的段落有哪些?

(2)分组交流讨论各自的认识及相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参与交流讨论。

(3)教师主导,师生互答。

主导问题:

(a)、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b)、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明确这些问题后,从4-5段切入)

(三)品读--赏析

1、局部研讨,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1)学生朗读4-5段,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

(2)赏析月色下的荷塘,品味语言的妙处,体会景物特点。

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动态美、静态美。

此段作者集中笔墨描写月下的荷塘,但已远不是平日走过的荷塘了,而是作者心中的荷塘。通过这些景物作者表现了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和洁身自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情怀。景物描写融进了作者的感情,景物便有了生命力。

(3)荷塘月光的赏析

1、在第四段分析基础上由学生自由讨论品味几个动词的妙用,再次明确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教师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体会。经过探讨,荷塘月光朦胧和谐美便也呈现于眼前

2、小结。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四)讨论

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阅读欣赏4—5段基础上以讨论形式完成教学内容。(课件展示)

讨论一:

回想4—6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讨论二:

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

讨论三:

作者引用《采莲赋》《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五)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

课后练习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七、板书设计(略)

八、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之作,其清新的语言、灵巧的构思、写景状物的高超技艺让人叹服!经常听老师上《荷塘月色》的公开课,没发现好的使人难忘的好课,自己上来也觉得无趣。1篇如此优美的抒情散文到了老师手里怎么就变样、变味了呢?

抒情散文不好上,我想是许多老师一致的看法。原因不一:情感不好把握有之,分析不到位有之,不知从何讲起有之,等等。而《荷塘月色》是众多散文中比较难上的1篇,不好找突破口,我上课喜欢找突破口。你从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始,但不好继续讲下去,想去开导学生,课堂死气沉沉。你从作者行程开始,显得单调肤浅。你从朗读开始,课堂重点不突出。难,真的难。大多老师上公开课喜欢分析描写荷香月色的那几段,因为比较好驾驭。

现细细想来,觉得有几点值得我好好反思的。

1、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听课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引导还需要大胆一些。

2、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3、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4、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语文教学的天地大大拓张了,影像、图片、音乐、文字资料更是让语文教学左右逢源,于是在《荷塘月色》教学中我也寻觅了大量的图片影像资料,有夏日荷叶荷花,有雨中月下荷花,有特写的荷花,有古诗意境的荷花,现代气息的荷花,还配上了许多古人咏荷之诗句,还有动态的荷叶荷花影像。有清华园朱自清夜游的荷塘,我精选采用了一些用于《荷塘月色》教学中,学生对那精美的图片,鲜活的影像确实很感兴趣,注意力大部分被画面所吸引,结果在《荷塘月色》文本的解读和鉴赏上反而图片化、浅表化,难以入情入境,体味不出其意境之美,对作者心理的微妙变化,语言的品味也难以披文入情。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92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