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2023年包村领导党课讲课稿范例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457165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2023年包村领导党课讲课稿范例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3年包村领导党课讲稿1

中央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把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强化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大意义。

“党员不抓、一盘散沙,党员不优、组织堪忧。”党员的思想意识强不强、党性修养高不高,合不合格、能不能发挥作用,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党的执政根基。当前,一些基层党员队伍学习教育匮乏、理想信念缺失、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等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党员由于长期缺乏严格的政治生活锻炼和学习教育,价值观念日趋多元,逐渐远离了最初追求,与党员标准相去甚远。一些党员对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掌握不够,认不清形式,履行不了职责和义务,树不起形象,发挥不了作用。一些党组织“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执行不好…解决这些问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无疑就是一场最好的“及时雨”,既是基层党员所需,也是广大群众所盼。

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两学一做”这场“及时雨”要在全体党员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重点应该在“学”和“做”上精准发力,下足功夫。一方面要打牢“学”的基础。着重以支部为基本单位,以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严格落实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制度,全面深入开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和道德品行教育,在全体党员中形成学的风尚、学的氛围、学的自觉。确保让广大党员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另一方面要树立“做”的表率。“做合格党员”是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首先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立好标杆、作出示范。广大党员要通过学习教育,不断提升政治理论、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有效增强政治意识、规矩意识、纪律意识、看齐意识、责任意识,弄清楚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要怎么做,守好共产党员为人做事基准和底线,树好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形象,构建争做合格党员良好风尚,积极作为,主动参与、投入、融入到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中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2023年包村领导党课讲稿2

同志们: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礼记大学》中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深刻诠释,并且,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古人还讲“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百行以德为首”。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修身正己最主要的就是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对党忠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孔繁森精神之所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正是他们坚持严于修身的思想根植于心的具体体现,在于自我崇高思想情操的塑造。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古人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这就鲜明地告诉我们,公权民用,一丝一毫不能私用,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身为领导干部,时刻应当把秉公用权作为底线,做到公私分明、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确保公权行使不越轨、不谋私。否则,上行下效,带坏了队伍,败坏了风气,严重的违反了党纪国法。长言道:“公不畏严,而畏廉”,归根结底,要当好官、清官、廉官,就是要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谨言慎行,一切在制度的框架内办事,才能保证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以权谋私,注定要身陷囹圄,这样的警示案例有许多,不胜枚举。古有大贪官严嵩、和,今有苏荣、万庆良。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所以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古人还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讲的就是自我修炼,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起考验。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真的要慎独慎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始终不放纵、不逾矩,谨防得意忘本,保持一身正气,才能经受住错综复杂的考验和形形色色的诱惑。常言道:“苍蝇不盯无缝儿的蛋”,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手中有了实权或兜里有了“资源”,便会如花招蝶,头脑稍不清楚,便会飘飘不知所以然,不知不觉中变化、变质、变腐、变坏。作为领导干部时刻应把自己管得严严实实,建好自身的“防火墙”,才能对“四风”百毒不侵。对自己严,就是对自己的爱;对自己宽,无异于对自己的害。对自身要求要严、标准要高、行为要正。特别是做官从政者,对自己要求应更紧一点、苛刻一点、自律一点。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其本质要求就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共产党成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大法宝。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急功近利、不好大喜功、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因地制宜,接地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盲从、避免因照抄照搬而引发的历史悲剧重演,给革命、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和灾难。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马上就办”。看一个人或一个班子集体创业实不实,就是要看是否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要以“敢于担当为镜”,检查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尤其在联系服务群众、切实为基层解决问题方面的实际表现。众所周知,创业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番风顺的,不仅有成功,也有失败。在鲜花、掌声背后有的更多的是艰辛、付出和不懈努力。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责任和担当意识,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脚踏实地,在实干中破解难题,在实干中抓到机遇,在实干中造福社会和人民。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古人讲,“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应;以诈御人者,人亦以诈应”。这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你怎么对别人,别人也怎么对你。正如《论语》中所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帮无怨,在家无怨”。党员领导干部为人处世做官就应当诚实守信,坦坦荡荡,思想上与党和组织同心,行动上与党和组织同步,对群众真情实感,对同志真心实意,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

2023年包村领导党课讲稿3

讲奉献、有作为是党员的义务和时代要求。奉献就是“能吃苦、能吃亏、能吃气”,要有吃苦的品格,甘为人梯的精神,海纳百川的胸襟。感恩是奉献的动力、实干是奉献的基础、进取是奉献的需要。作为就是人在事业中的建树与成就,体现在本职岗位上默默付出,勤勉敬业,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讲奉献、有作为是为党之基,是党内法规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性质所决定的。我们讲奉献、有作为不能停留在嘴上,必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要从本职岗位上做出佳绩来体现对党的忠诚,对审判事业热爱和执着。要立足岗位奉献,践行为民宗旨,勇于担当尽职,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要直面司法改革,投身改革,积极参与支持改革,法院的发展靠我们法官去坚守和奉献,我们必须义无反顾、砥砺前行。

讲奉献、有作为是党员的责任担当。责任担当是党员的基本素质、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品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官避事平生耻”,高度概括了担当精神。作为党员我们必须要具有担当的素质,挺起脊梁为党的事业去奋斗。当前,在国家各级机关中存在着不讲责任担的“为官不为”现象,由过去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变成了现在的“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消极不作为的懒政、怠政。概括为三种情况,即能力不足而“不能为”动力不足而“不想为”,担当不足而“不敢为”。上述情况,我院党员干警中也多多少少存在诸如缺乏责任心、工作不主动、务虚不务实等担当不够的问题。如何克服和改变担当不够的问题,应当通过“三个教育”,打牢“三个基础”来实现:一是加强党性教育,为讲奉献有作为敢担当打牢思想基础;二是加强学习教育,为讲奉献有作为敢担当打牢能力基础;三是加强宗旨教育,为讲奉献有作为敢担当打牢精神基础。

做合格党员法官要带头讲奉献、有作为。我们绝大多数干警既是党员又是法官,必须要把“做合格党员”与“做合格法官”结合起来,既要以合格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又要以合格法官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要带头讲奉献、有作为,对党忠诚,对审判事业负责,牢固树立核心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看齐意识,不辱使命。具体来说,讲奉献、有作为,必须要有全身心投入的精神、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废寝忘食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必须坚守法律信仰,加强党性修养,提升司法能力。只有这样,讲奉献、有作为在工作中能够得到践行和升华,心系党、心系国家、心系群众,“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就会实现。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457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