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优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36077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优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一篇】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够正确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关系。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弄清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生活中成正、反比例量的实例。

设计理念: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正、反比例意义,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观察、比较、分析,从而在生活中寻找、发现成正、反比例量的实例,弄清正比例、反比例量的意义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回顾整理1、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这节课,我们练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2、回忆正、反比例意义。

学生口答,相互补充。

二、比较分析。

区分特征1、出示练习十三第9题。

观察两张表格并思考回答书中第69页的问题。(表略)。

2、全班交流。

3、引导比较、总结正、反比例的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讨论: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或者反比例关系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

小组讨论、交流。

相互补充与完善。

讨论、交流。

三、巩固练习。

感知应用。

1、出示练习十三第11题。

先填一填、想一想,再组织讨论和交流。

要求学生完整地说出判断的思考过程。

2、练习十三第10题。

看图填表。

3、练习十三第12题。

先独立判断,再交流判断理由。

4、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b=c。

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比例。

如果b一定,那么a和c成()比例。

如果c一定,那么a和b成()比例。

5、判断。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

(2)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周长和它转动的圈数成反比例。

()。

(3)x和y表示两种变化的相关联的量,同时5x-7y=0,x和y不成比例。

()。

6、练习十三第13题。

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实例,用表格表示出来。

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说说是怎样想的?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填一填,议一议。

判断、讨论。

独立思考。

大组交流。

判断并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四、总结评价。

质疑反思。

评价总结。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二篇】

第4课时(总第23课时)。

一、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进一步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判断简单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

3、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内容分析。

原来我国小学数学教材中只有统计而没有概率,并且只占很小篇幅。这可能与我国传统文化重整合轻分析,重人伦轻自然,重义轻利,重道轻器有关;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遇到更多的是确定的现象,没有感受到统计与概率的必需。而在《标准》中“统计与概率”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苏教版的这一套新教材共安排了四次概率知识的教学。一次安排在二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的含义。第二次安排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让学生体会事件中的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第三次安排在四年级上册,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可能性不相等会影响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从而修改或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最后一次安排在六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分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并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阐述自己的理由。

概率是一个既难教又难学的内容,因为概率有其固有的思想方法,有别于讲究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和确定性思维。特别是学生在正式开始学概率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些错误概念,我们的教学即便是基于对错误概念了解之上,某些错误还是顽固得难以消除。因此,教师在复习中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用真实的数据、活动以及直观的模拟实验去检查、修正或改正自己对概率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将统计与概率、分数与百分数等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内存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建议。

容易出错之处。

1、对于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由于学生头脑中固有的错误认识的影响,学生对于“不可能、一定、可能”等可能性含义仍会发生混淆,教师在复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现实性的例子来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让学生独立设计一些游戏规则,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在交流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定的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规则进行适当的检验,以确认选择的方法是否符合指定的要求。

策略提示。

1、练习与实践的第1题要让学生说说连线的思考过程,突出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而不确定中,有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会大一些,而有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2、第2题(2)要突出判断的理由。交流后教师可再引导学生思考,任意摸1个球,球上的数是素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合数的可能性大?还可以让学生说说球上的数是大于3的可能性大,还是小于3的可能性大?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加深对可能性含义的认识。

3、第3题要先让学生说说对“明天的降水概率是80%”的理解,然后再进行判断。

4、第4题学生对做“石头、剪刀、布”游戏,来判断谁先套圈的方法,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六年级上册教材关于这个问题,书上出示了游戏产生的所有结果,再让学生进行判断。教学中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统计出游戏的所有结果,再作出判断。关于第(3)题设计游戏规则,教师要提醒学生,设计的方法应该有可能出现三种结果,而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要相等。

5、第5题(2)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不同的选法,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也要提醒学生在每次选择后及时进行验算,以确认选择的方法是否符合指定的要求。教师也可以同桌互相出题,设计选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

三、知识链接。

1、三年级上册p95.

2、四年级上册p81。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下列四个图形。

3.师小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用分数来表示图3、4的口袋中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大小.

二、完成后进行交流。

三、完成练习与实践的1-3题。

1、完成第1题,要让学生连线后,说说连线时的思考过程。

2、第2题在学生独立判断的基础上,再说说思考的方法。

3、第3题,要抓住怎样理解“明天的降水概率是80%”这句话的?再让学生按要求进行判断。

四、复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判断游戏是否公平,为什么?

2、启发学生思考,要使游戏规则公平,你认为口袋里可以怎样放球,为什么?

3、小结:不管怎样放球,只要使参加游戏的小朋友摸到指定的球的可能性大小相等,这样的游戏规则就是公平的。

五、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的4-5题。

1、让学生交流对题目的理解。

2、让学生各自判断第(1)题中的三种方法是否公平,再交流思考的过程。

3、交流时可让学生排一排“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4、完成第5题。着重要让学生说说每个分数的思考过程,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六、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可能性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课后再收集一些有关可能性的例子,从中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三篇】

教学目标: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通过有效练习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学生通过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与难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课前准备:。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

创设情境。

二、

组织探究。

分乘整数的算理数。

复习:1、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多媒体示题)。

2、16+26+36=。

29+29+29。

教学例1。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书上。

的结语。(分母不变,只用分子与整数相乘,能约分时,先约分再计算)。

通过复习连加巩固乘法的意义及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方法及意义。

通过乘法算式与连加法算式的联系理解分数乖整数的算理和归纳出分数乖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

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

练习八第3-5题。

通过练习明确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进一步巩固。

分数乖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四、全课小结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

反思重建。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四篇】

一、教材分析:

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

二、学情分析:

本文语言生动、凝炼,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高原之柳的敬畏之情。在课堂组织材料时,可以以“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为主线贯穿全文,引导学生潜心阅读。

三、教学要求: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

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

(1)贺知章的《咏柳》(2)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

(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

(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

3.教师示范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三、学习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2.抄写课文生字2遍。

教学后记。

青海高原一株柳作为课题有什么好,同学们说了很多,有的说突出了“一株”,有的说让我们想象到了青海高原这柳树一定非常的奇特,也有的说能吸引我的阅读兴趣……可以发现带着问题读,的确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2.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

二、反复读文,理解柳的特点。

1.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一到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写第一节内容?

理解:神奇、望而生畏、伫立。

(2)指导朗读这两节重音:神奇、望而生畏、伫立。

(3)3、4节a读“在青海高原,……悲壮和苍凉”,想一想:走在青海高原上作者面对的是什么?心头弥漫着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回忆一、两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理解苍凉和悲壮。

b思考我一眼瞅见了大柳树,为什么会不由得“哦”了一声?

2.学习第二部分。

b朗读第五节。

(2)默读课文,想想哪几节写“我”的猜测和想象?

三、七两节a、填空练习:第六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来历),第七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经历)。

b、口述“我”想象的内容:(一粒柳絮……抛洒……恰遇……有幸……)。

(一团团柳絮……抛洒……一片……只有……)。

c、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理解“不可思议”

(3)理解“依然”的作用,联系上下文。a、口述“我”想象这株柳的经历:(经历过……)理解它的顽强精神。指导朗读这两节。

(1)平原和水边的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

(2)这株柳树的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

(1)讨论(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发扬抗争精神,坚强不屈。)。

(2)齐读这节。

三、扣题结题,体味文章的主旨。

2.默读全文质疑问难。

教学后记。

本文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运用形象贴切的词语来描写。语言准确、凝练,特别是运用联想与想象,使得语言更加活泼,富于变化。所以课堂上我不断要求学生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与段落,并提供了一些相关的文学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提了一些如贝多芬、霍金、桑兰的事,让他们真切体会到这一柳的精神。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五篇】

授课课题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基本。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理解“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算理。

2、使学生经历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及难点理解、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及手段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学法指导探索、理解。

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

预习例1。

一、引入新课。

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分数除以整数。

二、展开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

(2)提问:量杯里有45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怎样列式?为什。

么?(板书45÷2=)。

(4)提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

当学生在阐述第一种思路时教师可以配合着画图进行说明。

教师提问:谁能再说一说,45除以2为什么可以用45×12来计算?12是2的什么数?(倒数)。

2、教学“试一试”。

(1)提问:如果45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喝,每人喝多少升?怎样列式?(板书:45÷3)。

(2)45÷3怎么计算呢?能不能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算出得数?为什么?可以怎么算?

3.总结方法。

提问:你觉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么算?怎样算比较方便?

教学环节设计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练习后问: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用这个分数与谁相乘?

3、做“练一练”第3题。

各自练习后,指名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4、做练习十一第2题。

提问:每组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

作业。

板书。

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周次7课次(本周第几课时)2。

授课课题整数除以分数。

教学基本。

内容。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2、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及难点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进行应用。

教学方法。

及手段。

使学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类推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学法指导分析、比较。

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

预习例2、例3。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38÷345÷4。

95÷6413÷2。

2、揭题:整数除以分数。

二、教学新知。

教学。

环节。

设计。

追问:为什么用4÷2?

继续提问:如果每人吃1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2、出示第(2)题。

问:解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也是用除法计算?

出示挂图,请根据图的意思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4÷?

把4个橙子每个分成一份,可分成几份?4÷是几?

板书:4÷=4×2。

看到这个等式,你能想到什么?

3、出示第(3)题。

(1)提问:你能在图中分一分,再想出计算结果吗?

(2)出示:4÷=4×()。

4÷=4×()。

提问:从这两个式子中,你又想到了什么?

1、出示例3。

2、教师要求学生请根据每米剪一段,在图上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

3、想一想:4÷可以怎么算,为什么?

板书:4÷=4×=6。

4、归纳和总结:想一想,整数除以分数可以怎么算?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作业。

板书。

设计。

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后,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六篇】

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练习七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圆柱的体积公式。

2、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应用的价值。

教学过程:

预习作业检测。

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内直径是30厘米,高是60厘米。

(1)它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如果1立方分米可装柴油千克,这个柴油桶可装柴油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

合作探究。

完成练习七第3题。

引导学生仔细读题,并在小组讨论“题中的数据为什么要强调是从里面量的”。

让学生说出解题的思路。

汇报、交流、评价。

完成练习七第4题。

帮助学生审题。

指名说出自己想的过程。

生独立完成。

投影展示、交流、评价。

完成练习七第5题。

指导学生分组量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形茶杯的高和底面直径(从里面量)。

小组派出代表说出解题思路。

同桌共同完成解题过程。

投影展示、交流、评价。

完成练习七第6题。

生独立完成。

交流、评价。

当堂达标检测。

完成补充习题。

文档为doc格式。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七篇】

一、教材分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这两首都是哲理诗。可以采用“三读”的方法。三读,即“会读”、“读懂”、“读通”。1、会读。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读懂。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感知诗意,然后小组交流,提出不懂的问题,统一在班级里交流。3、读通。细细品味古诗,能读懂没一个词,每一句话。然后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为读通全文做好一切准备。

三、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1、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呀?陆游一生渴望的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只有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他一生辛勤创作,一共留下了九千多首诗。在我国历代诗人中,他的创作是最丰富的。

公元12,这位八十六岁的爱国诗人病重。临终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把儿孙们叫到床边,念了他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

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无遗力:不遗余力。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第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遗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3)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

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老师范读。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后评价,再练读。(教师点拨学生在朗读中细心体会知与行的关系)。

(4)齐读。

(5)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课外查找并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陆游写的古诗。

教学后记。

采用多种形式的说干朗读,读背与评议相结合,以调动学生朗读背诵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

2.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二、学习《观书有感》。

1.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

出示自学提纲:

a.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b.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c.记下不懂的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而准确理解一些词语。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

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边读边理解边想象。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学生自由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3)指名读后练习背诵。

(4)积累忆诵:劝学的词语或名言其他古诗句。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记忆字形,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聿”“鉴”“徘徊”这几个字的。你认为哪个容易写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2.练习正确书写。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由学生推荐课外自学的古诗。

3.分享的“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优推8篇”,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做学问。

板书设计2:

观书有感(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池水清澈读书。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不断地读书使人__________。

教学后记。

本课的两首诗都是围绕读书生发出的一定的道理,在朗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能大体领悟,还有一些同学生也能由此生发出新的感悟,如书要多读,就像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八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掌握圆锥的特征。

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学生利用教材附页制作圆锥。

一、复习。

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圆柱,谁能说一说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二、新课。

1、圆锥的认识。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着圆锥看一看,摸一摸,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圆锥有多少条高?为什么?(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2、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读数时要读平板下沿与直尺交会处的数值。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5、虚拟的圆锥。

(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小结:谁能归纳一下圆锥有什么特征?

三、课堂练习。

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

(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四、总结。

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836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