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非公企业党组织党课讲课稿集聚【实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06086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党课讲课稿集聚【实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非公企业党组织党课讲稿【第一篇】

(一)标题、日期和称谓

1.标题

讲话稿的标题有两种写法。

一是单标题。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如《xx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也可以省略讲话人姓名,如《xx大会上的讲话》。

二是双标题。写法是:将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概括为一句话作主标题,再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副标题。如《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xx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日期

将讲话当天的日期用汉字书写,加括号置于标题下方中央。

3.称谓

根据会议的性质、与会者的身份,分别使用“同志们”(党的会议常用)、“各位代表”(代表大会常用)、“各位专家学者”(学术会议常用)、“女士们,先生们”(国际性会议常用)等。

(二)正文

1.引言

讲话稿的引言有多种写法,归纳起来有下列主要类型:

A强调时间、空间,概略描述场面。

庆祝大会比较多地采用这种引言。如:表示慰问和祝贺。

上级出席下属某部门或系统会议时的讲话,较多采用这种引言。如:

今天,我来参加这个会议,主要是表示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并且向你们,向全国教育工作者表示慰问。

B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话题。

在传达精神、布置工作的会议上的讲话,较多采用这种引言。如:

最近,中央强调一个重要精神,就是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我在xx届xx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以及在北京、西北、广东的考察中,都讲了这个问题。党内外普遍认为,现在强调这个问题很有必要,也很重要。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再讲点意见。

2.主体

作为讲话稿的核心部分,讲话稿在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无非是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表达通畅、文字准确。关于内容、文字问题无需多说,这里重点强调结构的安排。

主体部分的层次安排主要是并列和递进两种方式。

并列式结构就是将几个方面的问题相互并置地排列起来,说完一个,再说一个,各个层次之间如果相互交换位置,一般不影响意思传达。在布署工作的会议或总结性的会议上的讲话,这种写法比较常见。

递进式结构是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层到深层的层次安排方法,各层意思之间呈现逐层深入的关系。在统一思想的会议上,较多采用这种讲话方式。

讲话稿的主体,因会议不同、讲话人的身份不同、内容侧重点不同、之间先后讲话的次序不同,其写法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以上说的两种结构方式,只是就大体而言,具体操作起来还需要灵活处理。

3.结尾

相当多的实用文体都不一定要有结尾,但讲话稿不同,它一定要有一个结尾。否则,听众会认为,××还没有讲完怎么就转身下台去了?

写结尾要注意两点:

首先,结尾要结在必然收束的地方。主要内容表达完毕了,主体部分结构完整了,文章就到了要结束的地方。这时如果还不结束,听众就会不耐烦。反过来,如果内容还没表达完,主体还不完整,既使有一个专门的结束语,文章也不完整。

其次,可采取自然结束和专门交代两种结尾方式。自然结束不用专门的结束语,但听众都能听得出来,讲话到这里结束了。专门交代则使用模式化的结束语。

非公企业党组织党课讲稿【第二篇】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对年轻干部提出要求,“要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党员干部必须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大考中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今天我就如何做新时代忠诚清廉担当的好干部,讲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始终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寄语共青团要“永远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地上,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这是我们党做好青年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全体党员的前进方向。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是鼓舞和激励人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础。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眼下,有的同志平时只顾埋头工作,对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逐渐地淡忘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逐渐地淡化了,没有把加强政治建设内嵌到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还没有完全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思想自觉、纪律要求、实际行动,没有深刻意识到,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从而放松了理论武装,不主动抓住点滴时间进行学习,不善于从深层次、从本质上去思考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实质;学习与个人思想、工作结合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净化思想、提升德操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差。有的同志,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化,优越感和自满情结在不断滋长,逐步淡化了党的性质和为民宗旨,淡忘了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对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执政基础认识不清醒,对党群干群的鱼水关系、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理解不深刻,没有摆正与群众的关系,没有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主人、当作老师、当作工作成效的检验者,导致没有切实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缺乏足够的警醒,对腐朽落后思想抵制不坚决,对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不好,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运用的不好,没有时刻以“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面对浮躁喧嚣的外部环境,还缺少高度的淡定、从容的心态。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生命线,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前提,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化政治素养的重要基础。要强化政治自觉,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任何时候都与党中央同心同向,时时处处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强化思想自觉,从内心深处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追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聚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强化行动自觉,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凡是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确保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政令畅通。

二、强化理论武装,不断锤炼“看家本领”

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理论是领导干部把握方向、提高能力的保证,如果理论不成熟或者丢了理论武装,就会犯错误,吃大亏。有的同志理论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往往是上边要求学什么就学什么,自觉主动地抽时间静下心来学习比较少,利用工作空闲和业余时间学习也比较少,没有真正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工作方式。日常工作存在“只顾埋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问题,对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建设抓得不够牢,没有完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不强。

党员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一要坚持以理论武装为根本。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强理论武装工作体系建设,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和完善党支部学习计划。党员干部运用“学习强国”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学习材料,原原本本学,扎扎实实学。二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认真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对党忠诚教育、爱国奉献教育的重要内容,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微党课、干部培训等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引导党员干部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实下去。三要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突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机关工委相关要求,开展“我来讲党课”,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参观革命教育基地,弘扬共产党人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和党性锻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坚守理想信仰。

三、坚持忠诚干净担当永葆党员干部本色

“忠,敬也,从心;诚,信也,从言。对党忠诚是党章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是每个党员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也是共产党人的底色。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为政之魂、立身之本,是党和人民的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党员干部对党忠诚要坚定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明确政治信仰和政治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党忠诚就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坚定的政治信仰把党的政治目标融入血脉。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在党章中规定,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这不仅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更是对党员的政治要求,是每一位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同志曾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

对党的忠诚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念的。要对党的信仰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精神上‘补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经常补、不断补。”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经受各种风险困难考验,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对党组织的忠诚。“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党组织是党员的“家”,是党员的“根”,是党员力量凝聚的磁场、党性锻造的熔炉、干事创业的舞台。必须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重要的政治纪律、最大的政治规矩,时刻牢记职责使命,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决不搞表态性服从、选择性服从、应付性服从,决不在党面前装“两面人”、耍两面派。要对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下同欲者胜。”党的理论是我们攻坚克难、走向胜利的航标,指引我们党由弱变强、发展壮大,从革命到建设不断创造奇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的行动准则,一旦确立,服从和执行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要深学细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中国化最新成果,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坚决践行路线、坚决执行方针、坚决落实政策,确保原汁原味、不搞变通,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当下、成在实处。

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思想能力作风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正风肃纪反腐是一项长期的持久战、复杂的攻坚战,必须消除“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必须消除“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必须“消除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抓下去,不能浅尝辄止,否则,歪风邪气就绝地重生,变本加厉。个别同志在纪律方面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要求,没有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没有以党章党规来检验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没有对照初心和使命来衡量自己,缺乏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缺乏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对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工作认识的力度要加强,抓得不严格,存在“老好人”思想。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腐败使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才能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确保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报告、述责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紧盯“四风”新表现,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正反典型教育,确保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深入推进党章党规学习,严格落实党内监督,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突出“关键少数”,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批评教育,坚决防范和杜绝违纪违法问题发生,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实施细则,持之以恒纠“四风”、转作风,严防“四风”反弹回潮。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绷紧党风廉政建设这根弦,将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植根于思想深处,努力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同志们,新时代、新征程、新赶考之路已经吹响了集结号,全体干部职工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风雨中强筋健骨,在攻坚克难中提升本领,牢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意识,当好时代答卷人,干出一片新天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非公企业党组织党课讲稿【第三篇】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讲好党课提高思想认识,引导广大党员学做合格党员,是落实“两学一做”的“关键动作”。对新形势、新任务,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党员讲活党课,提高党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用活会议“大平台”,因地制宜讲党课。党课讲得有无效果,关键要看党课讲稿是否把握准受众特点、地域特征的不同差异。

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有时候看上去距离基层群众很远,其实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有人来解读、来宣传。讲形势教育课不能高高在上、照本宣科,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地讲、因地制宜地讲、深入浅出地讲、情理交融地讲,用老百姓的语言讲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要走到群众中去、走进群众心里,融会贯通、吃准吃透,群众才会想听、爱听,才能听得进去,才会成为主动去听党课的“粉丝”。

党员教育培训中要解决好“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就必须让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让教育培训活动“热”起来,达到效果。二要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突出“随时学习”理念。“流动课堂”“网上党校”“网络课堂”等利用新兴媒体开设的培训平台,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

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随时学习的理念,切莫再因为“忙”而影响到“学习成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能力上取得新进展,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非公企业党组织党课讲稿【第四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出发,深刻阐释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概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凝练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从而支撑起“两个确立”这一重大政治命题。

一、理论意蕴:“两个确立”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坚定的前提。只有从理论上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才能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时势造英雄,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在承认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个人特别是领袖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历史地看,人民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是需要政治领袖引领的。因而,“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领袖人物在凝聚群众、组织领导、领航定向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重要条件。

确立和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权威,就必须确立和维护党的领袖的权威,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无产阶级同机器大工业相联系,是最先进的阶级,承担着人类解放的使命。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事业,这样的事业离不开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无产阶级政党也离不开政治领袖来统揽全局,领航掌舵。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革命胜利后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有权威的领导核心。马克思恩格斯都对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进行过深刻总结。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革命胜利后组织新政权、维护新政权、建设新政权都需要权威。恩格斯则指出,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他强调,“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以列宁为政治领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在共产党执政后,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更要重视维护党的领导核心,他认为必须牢固树立工人阶级的领袖权威和政党形象,坚决反对一切不利于党的团结统一的党内派别活动,指出“任何派别活动都是有害的,都是不容许的”。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来看,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可以没有领袖。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是“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我们之所以有今天,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列宁凭着他在党内的崇高威望和强大影响力,亲自制定了武装起义的计划,亲临一线指挥,才有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才有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同志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才有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出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邓小平同志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才“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才“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要始终成为无产阶级领袖,就必须一身兼备理论力量和实际组织经验”。无产阶级领袖既是实践家,也是理论家。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列宁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结合起来,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创立了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因而,这一科学理论到了中国,就要实现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党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推进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对党的独创性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同志、xx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成功开创、坚持、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道路方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任务问题、“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主体力量问题,提出了许多原创性思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理论指导至关重要。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9500多万党员的大党、有着56个民族和14亿多人口的大国,如果党中央没有核心、全党没有核心,那是不可想象的,是很容易搞散的,是什么事情也办不成的。党中央有核心、全党有核心,党才有力量。

二、历史意蕴:“两个确立”体现党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结晶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没有前人提供的蓝本可以遵循。唯有向实践学习,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才能推动事业前进。“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最为深厚的依据,在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中。

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党的事业屡遭挫折和失败,先后犯了一次右倾错误和三次“左”倾错误,与我们党没有形成过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指导是有直接关系的。邓小平曾指出:“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党没有自己的核心、没有自己的理论,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逐渐成为党中央实际的领导核心。党有了自己的核心,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但是,全党真正认识到维护核心、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大意义,并成为自觉行动。在1938年9月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要“以毛泽东为首”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毛泽东同志的政治领导地位。此后,经过延安整风,从中央领导层到全党都“已经空前一致地认识了毛泽东同志的路线的正确性,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中国革命也开始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1945年党的七大,选举毛泽东同志为党的主席,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高度统一,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历史表明,党确立毛泽东同志的核心地位,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推动中华民族站起来具有决定性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面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兴的局面,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表明,党确立邓小平同志的核心地位,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国崛起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内外因素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面对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我们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都更加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党中央,都更加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习近平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鲜明指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全党的核心、党中央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必将具有决定性意义。

回顾百年党史,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党、一个国家,没有集中统一,没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权威是不行的、不可想象的。”“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是一般问题和个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是党性,是大局,关系党、民族、国家前途命运”。

三、实践意蕴:“两个确立”承载着新时代党的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和理论指引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强调一定要以实践而不是以书本作为认识社会主义的标准。他说:“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实践,是党的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两个确立”,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取得的显著成就作为最直接的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我将无我的历史担当精神应对风险挑战、进行伟大斗争、破解发展难题、增进人民福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时代特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要求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淡化、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党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进行审视,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历史基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图景;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突出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出了推动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就是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经过持续努力,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实现,我们开启了实现第二个奋斗目标新征程,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制度强则国家强,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还包括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部署了推进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方向,描绘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九个方面的远景目标,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基本特征: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主体,就是中国共产党。“打铁必须自身硬”。党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持打虎、拍蝇、猎狐,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带领我们党科学把握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效地化解了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网络、外交等领域的众多风险挑战,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战略主动。特别是20xx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洪涝灾害多地发生,经济发展倍受冲击,外部环境风高浪急,在这样的一个危难的关键的重大关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研判,精心部署,用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

四、制度意蕴:“两个确立”凝结着党的制度建设的艰辛探索,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党历来注重制度建设。“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邓小平强调:“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确立和维护核心,是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这项制度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正确实行集中有机结合起来,是科学合理又有效率的制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民主是形成全党意志、作出党的决策的必要程序,集中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制定和贯彻执行的必须程序。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必然要通过党的领袖来具体实现。领袖的权威,是按照民主集中制法定程序产生的权威,是严格依照民主集中制维护的权威,是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权威,是带头遵循党章党规的权威。因此,确立和维护核心,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确立和维护党的核心要有相应的制度保证,这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遵义会议后,虽然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核心地位,由于没有相应的制度维护,才经历了来自张国焘、王明的挑战。党在纠正这些错误的过程中,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强调“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党的一切工作由中央集中领导,是党在组织上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各级党的委员会的委员必须无条件地执行”018“各政治局委员未得到中央政治局之委任,个人不得用中央政治局名义或全党名义发表对内对外的言论文件”。1943年3月,中共中央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确定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为主席制,政治局推定毛泽东同志为主席;规定中央书记处是根据政治局所决定的方针处理日常工作的办事机关,并决定毛泽东为书记处主席,所讨论的问题“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

1948年1月党开始建立和完善党内报告制度,以确保中央的统一领导。1954年2月,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明确规定:党的团结的唯一中心是党的中央,必须反对任何妨碍中央统一领导、损害中央的团结和威信的言论和行动。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强调,“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的所在。在党内不容许有违反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的行为,不容许有分裂党、进行小组织活动、向党闹独立性、把个人放在党的集体之上的行为”。

改革开放以后,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全党服从中央,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首要条件,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党的历史表明,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这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大问题。”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有一套制度和规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十分重视以科学的制度安排保证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落到实处。

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确立习近平同志核心地位的同时,在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此后,维护习近平同志核心地位的要求又载入党章,载入相关的党内法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性安排,坚持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稳固“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健全落实民主集中制的体制机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健全党的政治监督体制机制,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推动维护习近平同志核心地位和党中央权威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近年来,中央xx局常委会每年专门听取各国家机关党组、全国政协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每年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书面述职,已经成为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

确立党的指导思想,要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为保证。党在历史上确立了以党章确立和保障党的指导思想的制度安排。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年党的十六大党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年党的十八大党章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年,党的十九大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落实机制、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具体制度安排,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用制度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贯彻落实。

制度强则国家强。在世界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崛起必须有强大的国家治理体系、强有力的领导和强有力的思想引领。“两个确立”的制度安排,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五、文化意蕴:“两个确立”凝结着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智慧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区间的差异很大,这样的国家必须要有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领导。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改变了诸国林立、战乱不已的局面,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格局。这就开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地方分权的政治文化传统。福山认为,“中国成功发展了统一的中央官僚政府,管理众多人口和广阔疆域,尤其是与地中海的欧洲相比。中国早已发明一套非人格化和基于能力的官僚任用制度,比罗马的公共行政机构更为系统化。”“它在很多方面为欧洲几乎一千年后的历程树立了先例。”秦朝以来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统一时期大于2/3,分裂时期不到1/3。分裂的原因,无非就是地方做大和内生分裂,而中央集权是遏制地方做大和内生分裂的最有力武器。我国发展历史证明,中央集权强大,中国就要统一稳定;中央集权衰落,中国就陷入分裂和战乱。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先后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但没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能改变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直到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才把56个民族团结起来,把几亿人民凝聚起来,在真正实现了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才使中华民族形成一个完整的命运共同体。经过长期奋斗,我们迎来了由衰落到再度兴盛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处于中国政治架构的顶端和政治运行的枢纽,是中国政治方向的引领者、政治体制的统领者、重大决策的决断者、国家治理的领导者。大党治理大国,大国走向强国,今后一个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坚持的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都更加需要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都更加需要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是保证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马克思主义同我国优秀历史文化和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是融通的。毛泽东同志十分注重中国文化传承,他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的最新成果。

总之,不论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还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史,都充分表明,中央政权坚强有力,国家才能富强、安宁、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两个确立”,符合人民利益,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得到了人民广泛拥护,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得出来的宝贵经验。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006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