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25823

【导言】此例“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精编3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1

笔者认为,本轮培训应采用专家解析问题、教材编写者或有经验的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梳理、骨干教师讲(说)课、优秀教案交流等形式,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立体化培训模式,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先进经验的推广进行全方位促进。

专家讲座应重点解析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

新一轮培训工作不能照搬以往培训的模式与内容,因为教师对专家所讲的基本教育思想、教学思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教学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实践,所以需要改变讲座模式。专家应该以教育理论与课堂实践为主,着力解决老师们在实践中已经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深入介绍教育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落实效果,以及目前有何新的突破;另一方面,解答一线教师在思想、方法、教材等方面产生的实际问题,以及出现的优秀案例。

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梳理,在如何提升上多下功夫。

信息技术新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相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内容的组织方法都有了更强的综合性,其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也有相应的变化。要请教材编写者或者对教材把握较深的教师对教材中的内容与方法进行总结介绍,突出实验基础上的内容梳理,能与已有教学经历的教师产生更多的共鸣。对教学内容进行回顾性梳理,应该在如何“提升”上多下功夫。

新课程强调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也强调每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其相对性,而不是认定一个模式套用。比如,以前任务驱动法比较流行,则全国上下都用任务驱动法,后来主题教学时兴,而又大都向主题教学靠拢。实际上,每一种方法本身也是发展的,只有扬长避短才能符合教学实际,提高教学效益。

骨干教师讲(说)课应起到具体指导作用。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各地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通过具体的现场讲(说)课或者播放课堂实况录像,结合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够达到经验交流的目的,起到具体指导作用。

在选取课例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照顾内容特点,既要选取知识类内容,又要选取技术类内容,以便容易看出两类内容是如何处理的;二是要照顾教学方法,尽量选取教学方法不同的课例,以便开拓教师的思路。

交流优秀教案,推动新课程实施。

实践论心得体会2

[论文摘要] “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可以从其所主张的学习形式、教育原则、师生关系几方面借鉴该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道德学习理论不同于以往的道德教育理论 ,它重视对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道德学习”是与“道德教授”相对而言的,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讲,探讨学生在道德上的发展变化,也就是他是如何学习道德的④。“实践一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是:道德学习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实践 ,个体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进行借鉴,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特征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种道德学习理论,“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理论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即道德学习是实践的,是具有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中,有两点是比较突出的:一是缺乏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不够。

道德的习得和其他知识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它必须通过人的感性实践,通过亲身的参与,才能被人直接体验、感受和建构。因为道德这种“知识”在本体意义 l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 ,认识、掌握、创造道德的根本途径只能通过亲自去实践道德、体验道德来实现。同时,道德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统一体,这些要素无法分割地统一在人的道德实践中,单纯的内部心理活动尤其是理智上的活动绝不能直面真实的道德。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都不同程度地缺乏训练和实践活动 ,单纯的知识传授现象 比较严重。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勇于实践的态度与能力。单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应该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但实际上,学生的实践活动常常流于形式,这就必然导致我们将社会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愿望落空,更难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为。

“实践一建构”学习观认为,道德学习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在面对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实现道德的发展,这就是道德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道德学习之所以有这个特征,一方而是因为道德弥散在社会生活中、弥散在人际交往的氛围中、始终见诸于具体情境的,没有抽象的、独立于生活和实践之外的道德。从书本上、从课堂里学到的“道德”并不是真实的道德,也没有内化为学生心理、道德经验的一部分。所以,较之其他方面的学习,道德学习对环境、社会情境的依赖性更强。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学习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因素在个体道德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体尽管可以选择和超越,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它们的影响。因此,个体的道德学习始终是在真实的、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能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大学生热衷和关注的一些颓事物、新现象不能给予相应研究和及时指导,难以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道德认知上的困惑,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心理欠成熟的时期,结果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和行为方式乘虚而入,误导甚至贻害了大量学生,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现实面前变得脆弱和无力,不能全方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二、“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从“如何学”逆向理解道德教育“如何教”的问题,必然催生了对道德教育课程、教育原则及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这些问题具有革新意义的理解。从解读“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角度来观照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会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及其启示。活动课程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在一般的理解中,它又被称为“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其目的不是传授与实际生活脱离、与生活经验脱离的所谓系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当前认为主要的问题②。“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是人际间社会交往的需要和过程的产物,对个体而言,也只有通过个人的社会交往,通过自主构建,才能将外在于己的道德约束落实为自己的道德发展。所以,道德教育的影响只有被个体纳入到“实践一建构”的自主活动中,才会产生实际效用。在高校中,和活动课程相对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与各种实践活动,但是,这些环节和活动并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流于形式和被忽视掉。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而:一是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和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作用;二是客观上的经费 、师资、时间等投入不够。实践环节和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要把实践环节和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与教学大纲,并付诸实施。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 、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基本教育原则、形式及其启示。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不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问题,还有一个依据什么原则实施教育的问题。从 “实践一建构”这种新的道德学习理论出发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贯彻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心理匹配原则。

主体性的教育把学生当做主体来看 、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丰要 目标。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因此,要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首要的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主体觉醒阶段,需要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太多的呵护下成长,有些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以至于少数大学生不敢直面社会。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在帮助大学生确立主体性上下工夫,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既具有独立人格,又能够适应社会的人。

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工具来使用。坚持实践性原则,意味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自觉履行道德标准,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不排斥,但是觉得政治理论与现实实际的距离太远 ,也不知道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因此,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拟定周密的实践教学调研课题 ,确定实践调研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与每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等活动紧密结合 ,安排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调研 ,组织教师对学生的调研报告进行评阅、计算成绩,逐步形成制度化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外实践教学模式。要以课外社会实践为途径,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民情、世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民主化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趋势,民主性原则体现在德育的方法上 ,就是指主要采取平等对话、说服疏导、实际锻炼、自我评价等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师生间、学生间的平等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民主化原则主要强调的两点。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关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发挥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主体性。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性格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要和他们“互相信任”“平等对话”。我们要及时、不断地了解他们的心态,关注他们心理的发展,尤其是他们的物质观 、自由观、爱情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出发,从他们的实际意图出发,正确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融入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成为朋友。

心理学的研究与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教育者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中汲取大量养料,有效的道德教育不仅有赖于一种适当的和成熟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且还有赖于人们对思想发展过程的理解,对学生发展水平和人格构造的理解。心理学及其所揭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对道德教育来说,意义是重大的,心理匹配原则要求道德教育者在工作中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心理学的结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心理匹配原则落实到实处,要做到: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心理学的规律其次,关注有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再次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3.“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师生关系及其启示。因为教育活动是在师生之间展开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一建构”理论认为,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对话合作的关系,通过一定媒介的师生对话,产生精神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接,可以增加学生的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与对话合作相对应的师生关系应该包含这样几个内容:平等、尊重、宽容、信任、爱。在高校中,师生之间以进行涉及内想法和真实感受的对话机会并不多。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相关课程教学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而这两种方式往往是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即大班授课或对学生的日常规范与服务,这样就使得学生和教师没有机会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而在一些集体讨论之类的环节中,由于场合、时间、自身等因素的限制,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去表达自己。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谈话往往也仅限于专业知识的讨论。今天 ,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甚至 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也能经常听到,如果师生之间进行过对话,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了释放 ,不正确的观念得到了矫正 ,获得了帮助,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再有,进行对话 ,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良好心态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活动课形式,还是它提倡的教学原则和师生关系,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注释]

实践论心得体会3

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范围深入开展“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央精神,是构建有利于开创科技新局面,发展适应时代要求,联系平凉实际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教育引导,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观在山东的实践。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活动,就是要找准思想、能力和工作方面存在的差距,努力破除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着力解决以下的问题:一是有的地方和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还不够强,科学发展观还没有真正在思想深处扎根、在工作实践中到位。二是有的地方和部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没有真正把工作重点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三是有的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式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机制还不健全,有关发展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完善,没有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的认识,全面准确地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深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四个深刻”和“两个前所未有”阶段性特征的认识,正确把握实践实际,正确把握各地各部门的实际,正确把握面临的形势。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方向,明确思路,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充分肯定成绩、认真总结经验、深入查找差距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切实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在“四个着力”上下功夫,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在“落实”二字上下功夫。关键要看“三个有没有”。看看本单位有没有真正树立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有没有真正落实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有没有真正取得又好又快发展的成效。要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剖析在思想、能力、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使学习讨论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成为转变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过程,使“大讨论”的成果最终体现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实现崛起的实际成效上来。要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贯彻总书记“四学习、四提高”的要求,学习好真知识,掌握到真本领,切实做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研究问题、改进方法、推动工作,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82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