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内矛盾纠纷处理制度集聚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小学校内矛盾纠纷处理制度集聚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校内矛盾纠纷处理制度1
为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推进和学校大局的稳定, 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切实做到“早发现,能化解,善控制,处理好”,特制定矛盾纠纷处理工作制度。
1、学校要认真做好师生的思想建设工作,加强对师生安全法制教育。提高思想觉悟,使之能在相互融洽理解支持的基础上团结合作。
2、对校园内发生的师生有关人员的矛盾纠纷进处理,坚持逐级处理的原则,对本班内发生的学生之间,学生与科任教师间的矛盾原则上由班主任进行协调处理。班主任不能处理的交由教导处处理。挂教导处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报告校长处理。
3、对教职工之间的矛盾纠纷调解,由校长处理。
4、对家校之间的矛盾由分管教导处处理,教导处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报告校长处理。对家校之间的矛盾,要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学校教育,争取家长及社会人士对教育的更大支持,创“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学校。
5、对学校与周边社区之间的矛盾,要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和校长。
6、在矛盾纠纷处理的过程中,全体教职工必须做到不推诿责任,不把小纠纷都推向领导,不把矛盾上交;在处理中,还应兼顾学校及其它教职工利益,做到以人为本。
7、对校内外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处理后,要定期进行检查、了解现状,要找当事人谈心,听取当事人意见反馈。如果当事人在心里还有不服或不满,要进行开导与说服教育。以达到彻底化解矛盾,增强内部团结的目的。
8、在矛盾纠纷调查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公正无私、治病救人的原则进行调解工作。
9、对以下几种人事将进行责任追究处理:
1矛盾纠纷当事人蓄意扩大事态,不服从有关处室调解的。
2其他教职工拉帮结派、扇风点火、搬弄是非制造矛盾的。
3调解人员对本校发生的矛盾不及时妥善处理或不公正处理的。
对违反以上三条的教职工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纳入年度考核、调离工作岗位、移交上级部门等处理。
小学校内矛盾纠纷处理制度2
为了维护学校的安定团结,保障学校的安全稳定、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化解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制定本制度。
一、由校长牵头,由各处室负责人和各班主任参与,建立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机构:
二、进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受理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以及校内发生的其他纠纷争议事项,对争议事项进行调查和调解,或者提交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三、调解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责任的前提下,公开、公平、公正地调解。调解人员不得担任任何一方当事人的代理人。
四、调解人员应当认真、详细地审阅和研究纠纷的全部材料,抓住案件争议的关键性问题,从法律上和情理上帮助当事人分析争议的要点和当事人各自的责任,引导当事人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逐步减少分歧,缩短距离,以期最后达成和解协议。
五、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不得有偏向一方当事人的言行,应尊重由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的原则。如果调解成功,调解员应及时地制定调解书;如果失败,调解员应及时地声明调解程序的终止并以书面通知当事人。
六、调解员应当严格保守秘密。不得对外透露任何有关案件实体和程序上的情况,包括案情、调解过程、调解商议、调解结果等情况。
七、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校期间由所在班级的班主任调解,做到调解时心平气和,使学生心服口服。
八、班主任尽可能了解本班学生的心理活动,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和家长及时沟通,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一旦发生矛盾,平等对待、互相谅解,使问题迎刃而解。
九、不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间出现矛盾,都要化解矛盾、互相谅解。
小学校内矛盾纠纷处理制度3
为了更好地树立学校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消除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加强校园内外综合治理工作,创建平安校园,我校特制定该制度。
一、健全机构,规范制度,畅通渠道。
学校在校长办公室设立信访办公室,由专职人员具体协调处理全校的信访工作。
二、学校建立多种沟通形式,保证信访渠道畅通。
三、坚持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将信访工作落到实处。
四、坚持分级负责,协调处理原则。
五、实事求是、按章办事的原则。
处理师生的来电来信来访,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和有关政策、规定为准绳。既要对群众负责,又要符合政策规定。
六、坚持解决实际问题和加强思想工作相结合。
学校在每项政策出台前,都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宣传解释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于群众提出应当且能够解决的问题,都积极解决;对于一时难以解决和超出政策规定范围的问题,向群众耐心解释,说明情况,讲清道理,求得理解。
七、发挥信访信息功能,为校领导决策服务。
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意见要求、议论热点,是沟通群众与学校领导联系的重要渠道。做到守信用、讲效率原则。